- 772.01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1 论述类阅读之概念筛选
夯实基础
1、【2018 届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徽州祠堂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是建筑艺术的典范。徽州祠堂在徽州古建筑中,
无论建筑设计、工艺美术还是雕刻装饰等都是高档次的,它在村镇中一般是最华丽高大的建
筑。一般是三进,分别为门厅、享堂、寝室。门厅由大门和过厅组成。大门后是天井,天井
两边为厢房,供预备供品和分胙【注】之用。天井中间用石板铺设过道,过道两侧各种植一株
柏树,象征宗族兴旺,四季发达。享堂是祠堂的主体部分,高大雄伟,壮观气派。这里是祭
祀祖先、处理本族大事的场所。大姓的厅堂能容纳几千人,小姓的亦可容纳数百人。寝室(也
叫“寝”)是供奉祖先牌位之所。为表示时祖先的崇敬.体现祖先至高无上的思想,寝室地
基要高出祠堂其他建筑丈余,祭祀时沿高高的石阶而上,体味尊祖敬神的感觉。整个祠堂的
建筑从大门到寝室,由低而高,循序渐进,展现庄严肃穆的格调,给人以神圣威严的感觉。
祠堂的地址亦是讲究的,必须是面河枕山的开阔阳地,供大典时升旗之用。祠堂集徽州山川
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结构复杂严谨,雕镂精美,玲珑剔透,风格独特,建筑技艺高
超精湛。无论是总体规划构思,还是单体平面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
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各建筑部位上的砖雕、木雕、石雕都是古代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并
雕刻的艺术品。现存著名的家祠有黟县南屏祠堂群、绩溪龙川胡氏宗祠、歙县棠樾祠堂、歙
县郑氏宗祠、歙县罗东舒祠、歙县昌溪祠堂群、歙县许村祠堂群等。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以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为主导
的伦理道德观,即极力提倡孝道和对祖先的敬祭,强调和谐有序的价值观。这种道德观形成
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和宗教体系,也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的宗
法型文化。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徽州的宗法文化也非常发达。尤在南宋之后,特别是受了
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尊祖敬宗、崇惫孝道便成了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和宗旨。在宗法文
化的建设中,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历来是其中的重点工程。如何强化呢?这里,祠堂
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徽州人把同一宗族同一个姓氏几十代上百代的家族历史完整地记
录在案,并供奉在各自家族作为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的祠堂中。族人围祠而居。古徽州流行
着“相逢不必问姓名,但问高居是何村”的谚语,意思是路上相逢莫问对方名娃,只需通报
居住何地何村,便知是否同宗亲邻。所以从古至今,祠堂被看作宗族的象征,族谱是祠堂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后,按照朱熹的理论,若三世不修宗谱即为
不孝。通过修宗谱,彰善除恶,推行伦理道德,缓和宗族内部贫富矛盾等。族人们正是以祠
族宗谱为载体,通过家族慎终追远活动,宣扬宗法理念,将族民紧紧地扭结在同一神圣的宗
祖牌位之下形成严密的血缘组织。
【注】分胙:祭祀完毕分享祭神之肉
(节选自刘欣《徼州祠堂:血缘组织的载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徽州祠堂在村镇中通常是最华丽高大的建筑,承载着徽州的人文思想;其建筑设计、
工艺美术等在古建筑中档次较高,它是建筑艺术的典范。
B.徽州祠堂的门厅由大门和过厅组成,大门后的天井两边为厢房,供预备供品和分胙
之用;天井中过道上种植两株象征宗族兴旺、四季发达的柏树。
C.高大雄伟的享堂是祠堂的主体,它是祭祀祖先、处理本族大事的场所,大可容纳几
千人,小则容纳数百人,而寝室则是用来供奉祖先牌位的。
D.寝室地基高出祠堂其他建筑一丈多,这是出于对祖先崇敬,体现祖先至高无上思想
的考虑;寝室建筑由低到高,展现庄严肃穆的格调,神圣威严。
【答案】C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
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
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徽州祠堂地方特色鲜明,徽州山川锦绣之灵气、风俗文化之精华被包蕴其中;复杂
严谨的结构、精美的雕镂、独特的风格等,显示出建筑技艺的高超精湛。
B.徽州祠堂各建筑部位上有古代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并雕刻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艺术
品;徽州祠堂确实有很多,现存的著名宗祠集中在黟县和歙县。
C.以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观,极力强调和谐有序的价值观;受这种
道德观影响,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
D.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既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和宗教体系,又让中国传统
文化成为”伦理政治”的宗法型文化,也使徽州的宗法文化非常发达。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
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C 项,强加因果,“几千年来,中国人
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并非因为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根据文意,
“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先提出一个观点,而后举“以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观,即极力提倡孝道和对祖先的敬祭,强调和
谐有序的价值观”的例子加以证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州人因受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以尊祖敬宗、崇尚孝道作为重要理念和宗旨;
历来把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作为宗法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工程。
B.微州人把几十代上百代同一宗族同一个姓氏的家族历史完整地记录在案,并且把它
供奉在各自家族作为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的祠堂中,旨在避免流失。
C.“相逢不必问姓名,但问高居是何村”两句谚语,言下之意是相逢无需互问名姓,
只需知道居住地,便知是否同宗亲邻,足见徽州人强烈的宗族认同感。
D.修族谱旨在彰善除恶,推行伦理道德,缓和宗族内部贫富矛盾等;以祠族宗谱为载
体,通过家族慎终追远活动,将族民扭结在一起,形成严密的血缘组织。
【答案】B
2、【2018 届重庆高三科研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公正既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方式;公正既是伦理的,又是政治的,
还是法律的。古代人对“公正”与“正义”的痴迷,东西方相同。古代人的智力尚未发展到
精密区分的程度,在抽象的一般意义上,“公正”与“正义”通用。
西方人对公正的学术表达,一般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公正是一种免于极端的中
间状态,中国的翻译者也将亚里士多德的“公正”翻译为“中庸”,这也许是古代中西相通
的一种表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称,“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在
亚里士多德那里,极穷会觊觎他人的财产,易犯小罪,极富则恣意妄为,易犯大罪。唯有中
产阶级才具有中庸的美德,是城邦最好的统治者。相似的表述同样存在于《论语》之中,“过
犹不及”是最精练的提法,相似的,“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最佳的状态则是“中
行”。年少时,血气未定,壮年时,血气方刚,年老时,血气已衰。因此,要做个君子,就
必须在不同时期要“三戒”:戒色、戒斗和戒得。
西方后世学者将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归结为两个基本范畴: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分配
正义是讲一个人的所得应该与他的身份、财富、地位和才能成正比的关系。几个人合伙做生
意,投钱多的人得到的回报就越高。分配正义是贵族政治下的正义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
不平等。矫正正义是讲原本平等的人因为他种原因而不再平等,比如杀人与被杀,打人与被
打,那么就需要矫正,将不当多得一方的所得矫正给不当所失的另外一方。矫正正义是平民
政治下的正义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后世的法学家延续了这样的思路,当哈特把“法
治”理解为“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时候,他对正义的看法也是亚里士
多德式的,前者类似于矫正正义,后者类似于分配正义。
优士丁尼在《法学阶梯》中开宗明义地说,法学就是关于正义的学说,正义就是给予每
个人他的应得。法律的基本原理有三:为人诚实,不损害别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康德则把优士丁尼的三原则衍生为法律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公式,第一,“正直的生活”,换
言之,人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他人达成目的的手段。这是“我”的生活准则。第二,“不侵
犯任何人”,这是社会交往的一般原则,涉及“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属于公法的范
畴。第三,“把各人自己的东西归还给他自己”,这是指我自己与他人一起加入到生活的生
活,涉及“我”与“特定他人”的关系,属于私法的范畴。这样,“我——特定他人——不
特定外在世界”的三维关系如果和谐一致了,就可以达成正义的法律秩序。
(选自徐爱国的《“法律与公正”的古今观念比较》,有删节)
(1)下列关于“公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正与人们多个生活领域相关,它既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是一种社会交往的方
式。
B.古代东西方人们对“公正”与“正义”痴迷,他们眼中的“公正”与“正义”可以
通用,是因为当时他们在智力上尚未发展到精密区分的程度。
C.极端的中间状态是古代中西方文化在“公正”上都在追求的,所以中国的翻译者将
亚里士多德的“公正”翻译为“中庸”,是有道理的。
D.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唯有中产阶级才具有中庸的美德,是城邦最好的统治者”和
《论语》中所说的“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都可理解为是对“公正是一种
免于极端的中间状态”这一观点的表达。
【答案】C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
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
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都关注了“平等”这一话题,虽分属于贵族政治和平民政治两
个范畴,但都体现了平等原则。
B.“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是哈特对“法治”的理解,前者类似亚
里士多德的“矫正正义”,后者如同“分配正义”。
C.优士丁尼认识到法律与正义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他强调法学应当关注给予每个人
他的应得这一观点。
D.康德提出的法律权利与义务的三个公式建立在优士丁尼的三原则基础之上,二者都
思考了个人、他人、外在世界这种三维关系。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
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分配正义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提出想成为君子必须在不同时期要自我调整,做到“戒色、戒斗和戒得”,
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中行”才是君子应当有的最佳状态。
B.根据“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现行的分配形式中的
“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原则都类似于“分配正义”。
C.在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根据康德的三个公式,我们如果构建了“我——特
定他人——不特定外在世界”的三维关系就能够达成正义的法律秩序。
D.在康德看来,在权利义务上法律应当既要认识到人是一个目的而不是别人达成目的
的手段,也要关注公法领域和私法领域。
【答案】C
3、【湖北省 2018 届高三 4 月调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国古代,“伦理”实际上是建基于“礼”这一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及其秩序之上
的。
一般说来,“伦理”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秩序。但在古代,这种“关系”有其特殊
的内容:一是指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以及朋友之间具有双向义务的关系,也就
是双方各以对对方的义务而成为“伦理”关系。所谓
“慈”“孝”“良”“恭”“仁”“忠”“惠”“顺”“信”等则是诸种双向义务的规范
形式;二是指这种双向义务关系的构成以亲情、友情为纽带和基础,所谓“君臣关系”则是
“父子关系”的延伸。第三,除了“朋友”一伦,其他以亲情为纽带的关系都不是平等的,
而是有上下尊卑等差的,体现了传统“伦理”既亲亲又尊尊的宗法等级性特点。由此可见,
“伦理”作为一种“关系”的实体存在,不是任意的。没有血缘亲情关系就不构成家庭伦理,
没有友情关系就构不成朋友伦理。但在中国古代,虽有血缘亲情关系,如没有上下、尊卑之
别,也不构成“伦理”关系。传统“伦理”的这种结构,其实就是“礼”。而正是这样一种
“礼”制型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和秩序,即所谓“伦理”。
中国古代社会之“伦理”,首先是指具有宗法性的“家庭”“家族”,由之而延伸为一
个等级有分的社会关系及其秩序,借用黑格尔的话也就是一个“伦理实体”。而正是这样的
“伦理实体”,规定了处于这一宗法伦理实体的各个角色的各种规范形式的道德义务,从而
成为宗法“道德”的基础。朱熹注释孔子“志于道”说:“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
也。”而能行“道”(义务或规范)就是“有德”。可见,研究中国传统道德,首先要从人
际等级关系结构入手。这里的“人”只是作为“伦理”中的一个角色,而不是独立的、孤立
的个人。这就是说,等级有分的人际关系规定了处于不同等级地位的人的角色义务,而行为
符合角色义务要求的就是“有德”。但这里所说的“有德”是指行为之符合“伦理”所规定
的规范要求,而真正之有“德”,还在于得之于“心”。朱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认为“德
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所以,“道德”的重点在于“德”——德性、品德。
有道德或有德,不是形式的,而是内心中稳定的德性。因而,为了尽自己所应尽的角色义务
而有“德”,就应正心、诚意、修身,这才有了道德修养问题,才有了道德践履问题。作为
伦理关系中的一个角色而有德,因而通过“修身”而达到“身修”,也就能“家齐”;“家
齐”而后能“国治”“天下平”。就是说,伦理角色之“有德”也就稳固了“伦理”关系,
稳固了“礼”的社会结构和秩序。
这样,据“伦理”而论“道德”;为有“德”而论心性修养;通过修养心性而“成人”;
“成人”而后“家齐”“国治”“天下平”,一个“各安其分”“各得其宜”即“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伦理由此而“和”,达到古人所梦想的“国泰民安”。而为了
论证“伦理”的合理性和崇高性,以及论证成就德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于是就有了“天人
合一”“心性之辨”“义利之辨”“和同之辨”等道德哲学,从而形成了古典中国伦理学的
基本的理论进路、理论构架和话语体系。
(摘编自朱贻庭《伦理与道德之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伦理”是指在“礼”制统领之下建立起来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应的秩序。
B.“伦理”不是任意的,是一种“关系”的实体存在,没有亲情与友情构不成伦理。
C.“道德”要讲究德性和品德,具体来说是指行为符合“伦理”所规定的规范要求。
D.“道德”与“伦理”关系紧密,“道德”的建立既得之于“道”,更得之于“心”。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关系”作为论证的要素之一,阐释了传统“伦理”的具体内涵。
B.文章举朱熹注释孔子“志于道”的论述,意在表明能行“道”就是“有德”。
C.文章以“修身”而达到“身修”为立论依据,并由此引申出尽义务的问题。
D.关于伦理与道德之辨,文章从“伦理”谈起,论及“道德”,再辩证阐述。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
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C 项,“立论依据”有误,原文是论证
思路;“引申为义务问题”也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伦理”有亲亲又尊尊的宗法等级性,呈现出看重等差而轻忽平等的特点。
B.传统“伦理”建立在宗法伦理实体的基础上,规定了各个社会角色的相应义务。
C.伦理角色只要“有德”,就会正心、诚意、修身,就能使社会结构和秩序稳定。
D.古人梦想的“国泰民安”试图通过伦理道德的建立而实现,这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
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就会正心、诚意、修
身”结论不当,过于绝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
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
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临门强化
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8 届高三四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
梁文道
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
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
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
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
族主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
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
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
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
导精神。
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
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
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
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
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
“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
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
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
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
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
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
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
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
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
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
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
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
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
“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
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
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衣服”,仿佛电影、香烟与衣服和人一样都
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析,
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
为我是中国人。
(选自《噪音太多》,花城 2009 年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抵制日货的指导
精神。
B.“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
往不利。
C.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
发展。
D.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
护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
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 项,“从而”强加因果逻辑。B 项,原文“几乎可以
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混淆必然与或然。D 项,“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
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无中生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
步分析。
B.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
定批判。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
性思考。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
的特点。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
的一厢情愿。
B.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
大意识形态。
C.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
中脱颖而出。
D.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
消费本国产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
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
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原文“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
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只是抵制日货的人搬出的推理,抵制日货的人不等于
“消费型民族主义者”,据第二段可知。
2、【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 2018 届高三四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翰林院与翰林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
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
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材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
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
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
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
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
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
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
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
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称
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
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
层次学者的场所。
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
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考,还
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
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
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
科举制度的终结。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
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又多出一个
层次——翰林。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当
时条件下一项很公正的选材制度。
B.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
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
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
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在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答案】B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
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
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首先叙写了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度而产生的,并进一步阐述了科举制度
在当时对于维护封建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B.文章第二段阐述了自唐代至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
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C.文章第三段详细阐述了清代科举制度下要进入翰林以及已经进入翰林的都必须经过
严格的考试。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四级人才结构。
【答案】B
【解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
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
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 项,第二段
阐述的“不是明清时期”没有说到清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
可谓一箭双雕。
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
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合格者由皇帝亲
笔勾定,称“钦点翰林”。
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
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
【答案】A
3、【广东省 2018 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
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
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即理,即道,即法则,即常性。人文,即人之理,人之道,即做人
的法则,即人之常性。人文科学即人的科学,即人心人性的科学,即关于人的法则与人之精
神的科学,简单地讲,就是研究做人之道、做人之理的科学。这些人之道、人之理,都显示
着人心人性的本质,都透露着一种人的精神,故称之为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育、充实、大化,无疑要靠道德教化,要靠人心人性的涵养培育,特别是
礼乐文化及整个教育的发展。但人文科学能否担当得起墙养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重任,是需
要深思的。现在人文科学门类很多。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人类
学、语言学、人口学、文学以及艺术等,无不属于人文科学。经济学原属历史哲学的一部分,
自然也应属于人文科学。可以说人文科学几乎等于整个哲学社会科学。这些所谓的人文科学,
虽然门类很多,但由于受浅薄的知识论哲学的影响,已经很少阐明人性的本质,很少具有人
的精神了。例如,伦理学已不把人伦看成是天理,看成是人性的自然法则,而把整个伦理道
德从属于经济活动与社会集团的利益。心理学已经没有“理”,而把人看作生物有机体,把
心看作一块血肉,在进行刺激反应的观察实验。历史学撇开人性、人的精神,大谈经济活动
作为整个社会历史存在的本质与基础。人口学变成出生率、死亡率一类的统计,更是缺少人
性,缺少人的精神。凡此种种,我们从这些所谓的人文科学中,哪里还看得到人性的存在呢?
哪里还感觉到人的精神存在呢?不研究人心人性,不研究人的本质,只是在“物”的层面上
游说,算不得科学!因为它舍去了根本。
因此,发展人文科学,必须以人心人性为基础,必须以人的灵明之心与永恒的道德本性
为基础。这个心,是仁心、义心、理心。这个性,不是食色之性,不是情欲性欲之性,而是
仁义礼智之性,是符合天道法则的“天命之谓性”,是继善成仁的性,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
追求美好事物与品德的本性。我们只有把人心人性看作是美好的、永恒不变的,又把人的具
体存在看作是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浩然同流,日日以新,共同迈向更加完美的生命境界,
才能看到人人性之美、生命之美、精神之美,才能用人文科学以满心的赞叹展现雄浑、波澜
壮阔的生命气象,谱写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新的生命圣歌。
(摘自司马云杰《论文化复兴》,社会科学文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一词源远流长,古老的《易经》已经提出这个词并对其内涵作了具体阐释。
B.人文科学门类繁多,囊括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经济学也属人文科学的范畴
C.当前人文科学研究之所以把研究对象全“物”化了,是因为受浅薄的知识论的影响。
D.伦理学研究,不仅要看到伦理道德的社会属性,更要把人伦看成是人性的自然法则。
【答案】D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
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
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先对人文等关键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这为后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B.第二段末用反问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现在人文科学研究存在的不足的不满。
C.人性之“性”是“天命”,联系后文,“天命”是人先天就有的追求美好的本性。
D.末段的总结指出,只要研究人心人性,我们就能看到人性、生命、精神之美。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
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项,遗漏了还要“把人的具体存在看作
是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浩然同流,日日以新,共同迈向更加完美的生命境界”里的一
项重要内容“人的具体存在”,即要研究人心人性和人的具体存在才能“看到人性之
美、生命之美、精神之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者概念有别,但彼此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B.因为只关注社会历史存在的本质与基础,历史学忽略了对人性人心的研究。
C.对人灵明之心与永恒的道德本性的深入研究,是人文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
D.如果能谱写出人类新的生命圣歌,人文科学就担起了培养人文精神的重任。
【答案】B
高考提升
1、【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
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
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
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
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
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
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
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
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
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
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
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
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
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
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
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
生了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
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
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
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
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
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
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
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
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
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
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
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
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
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
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
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
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
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
进行比较、辨析。B 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
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
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
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
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
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
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
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
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
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
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要注意因果关系,看是否有强加因果、
倒置不当等。
2、【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
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
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
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
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
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
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
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
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
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
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
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
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
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
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
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
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
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
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
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
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
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
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
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
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
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
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
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
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以偏
概 全 , 张 冠 李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
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
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
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B 就是对文章第一段内容
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选项将文中“通常丢掉”,混淆范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
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
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
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
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
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 C
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
素 , 人 们 更 注 意 故 事 之 外 的 附 加 意 味 ” , 曲 解 文 意 , 原 文 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
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
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
差别,C 项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文中的“那些小说家”概括
成“人们”,范围扩大,而且曲解文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
期小说接近的文 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
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
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曲解文意,
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
断。B 项“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文章第三段“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
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第四段“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说明未
降低对虚构依赖。A 项根据第二段“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
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来理解。C 项根据第四段“契诃夫曾
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来分析理解。D 项根据第
四段“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
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
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
力的障碍之一”来分析推断。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
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
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
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B 曲解文意。
3、【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
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
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
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
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
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
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
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 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
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
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 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
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
中的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
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
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
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
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
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
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
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
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
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
而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
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
但客观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色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
不是所有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
审视文言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答案】B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
所 在 文 章 语 段 ,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
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
细微的差别,根据文本第一节内容“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
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
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可知,A 项“进而”错误,强
拉因果。
9.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适合做选文标题的,实际上就是能够准确概括文意的,本文主要讲语
言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故 C 项合适。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主要根据各个语段所讲的内容,
分别概括分析,归纳总结。本文主要讲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故
C 项合适。可以用排除法。A 项主要讲“中国现代小说”;B 项主要讲“中国现代文学”;
D 项主要讲“中国现代小说”,都不符合文本意思。
10.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 分)
【答案】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解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根据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
形 式 发 展 中 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仍然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
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实际就是文
言发展带来的好处,明确这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
现作用,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
相互包含。如本题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定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两点作用”。
相关文档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0转换2021-06-0318页
- 202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2021-06-0324页
-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辽2021-06-0311页
-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西湖中学高考语2021-06-0310页
- 200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2021-06-0312页
-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省)课件2021-06-0331页
- 全国版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021-06-038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小题天天2021-06-035页
-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18届2021-06-0315页
- 专题1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战20212021-06-0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