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20—2021学年上期2023届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杨晓燕 审题人:李明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
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B.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C.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D.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11 -
A.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
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
C.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
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
C.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D.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行为方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超过欧洲44个国家的人口总和。最近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脱贫攻坚完成后将有1亿左右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可以说,这种大体量的脱贫规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战斗在扶贫一线,带领群众攻破一个个贫困堡垒,筑起一道道防返贫堤坝,书写了新时代最动人的脱贫故事。
(摘编自《惟愿苍生俱饱暖》,《光明日报》2020年8月13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贫困人数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同时,还应在教育和宣传上,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摘编自常莹《对粮食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光明日报》2020年8月14日)
材料三:
在央视批评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后,各平台迅速响应。8月12日,斗鱼回应:将积极响应中央相关号召,加强对之后的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抖音、快手也回应:吃播内容有浪费粮食,或是以假吃、催吐等方式博眼球的行为,将予以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罚。
(摘编自澎湃网《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推动“吃播”优胜劣汰》)
材料四:
- 11 -
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饮食和碳排放的关系密不可分。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的非营利性组织EAT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不健康的饮食模式不仅增加了人类的疾病负担,与此相关的生产活动也正在挑战地球的承载极限,比如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前所长樊胜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一次营养转型,从营养不足、饥饿到现在的超重、肥胖,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像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它们大多都跟饮食有关系;我们吃的与我们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吃越多的肉就需要越多土地来生产粮食来喂畜牧业动物,而这里头,就有一定的比例,是以砍伐热带雨林和森林为代价的,所以说,饮食上,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健康饮食对减排、对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也同样重要,通过饮食转型可以获得健康和营养,也可以保护环境、延缓气候变化,这两个方向是一致的。
(摘编自良食《疫情之后……》,瞭望智库,2020年8月18日)
4.下列对饥饿贫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这种脱贫规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脱贫的人口数量超过了欧洲国家的总人口,占同时期全球减贫人口的七成多,为世界脱贫减贫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C.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决策指导下,各地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深入扶贫一线,谐写了新时代脱贫事业的动人乐章。
D.2020年全球新增饥饿贫困人口数量悲观预计破亿,联合国新近发布的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是重要原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世界相当大数量人的粮食安全,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的呼吁。
B.我国虽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但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惊人,这成为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诸如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等问题的根源。
C.多个网络平台的一些美食直播严重误导观众,在社会舆论对吃播严重浪费行为进行批评后,各平台迅速出台了对吃播问题节目的处罚措施。
D.相关组织的报告和权威专家都认为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既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又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6.当前我国提出的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有着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灰 黑 麻 雀
安 谅
新任书记到了这个城市不久,便发现了一种北方并不多见的麻雀。它浑身灰黑,不像常见的那种,灰白,或者灰黑夹杂。
那种鸟起先有一只鸣叫着,栖息在他的窗台。
他的目光从文件堆里闪跳出来,充满了惊诧。那只鸟的大小不见异常,那双闪亮的眼睛,也透着几分机灵,但眼神又是奇特的,仿佛有什么冤屈要向他倾诉。那一身羽毛又如同负担深重,时常抖动着,像要努力甩掉什么。
那可怜兮兮的模样,让书记这七尺男儿心生怜悯。
他撇开厚厚的枯燥乏味的公文,蹑手蹑脚走近窗台,那麻雀扑楞扑楞地飞了,让他独自站立着,充满失望。
他喜欢鸟儿,包括麻雀儿。在南方城市工作时,还曾专程到花鸟市场买了一对喜鹊,还配了一只精致的鸟笼。那城市干净清爽,他每天早早上班,把鸟笼也侍弄得干干净净的,鸟儿在笼子里啁啾,他时不时瞅上它们一眼,心情无比愉悦。
- 11 -
他调到现在这个城市,初来乍到,就有点水土不服。这天气也老是阴沉沉的,让人提不起精神。
他本来要下去调研的,这是他从政以来养成的工作习惯,到基层,到群众中走走,能接地气,让人心里踏实。但他身子不太舒服,他的几位副手也劝他,先别太累了,读读文件,了解一下情况,这样再下去,更有准备,也更全面。他不愿拂了大家的好意,而且大家说的也有些道理,他今天就一整天待在办公室里了。
大院门口传来一阵阵喧哗。他问秘书,秘书说是上访的。他问为何上访,秘书说是为城市污染的事。又补充一句,哦,他们常来,这事一天两天也难以解决。
他没再问下去,现在经济发展过快,很多城市都有此类上访户。南方那个城市多的是动迁上访户,他时常被围追堵截。他努力帮助解决了不少,也有的人要求过高,确实不太好解决。
他坐回到办公桌前,脑子里还在想这灰黑的麻雀。这麻雀确实奇特呀。
他把秘书叫了进来,询问道:“这地方的麻雀,灰黑色的,是当地品种吗?”
秘书是当地小伙,此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灰黑麻雀,我,我不太清楚……”
看小伙子一脸窘迫,他就和蔼地让他退下了。现在城里人有几个对花草鸟儿的能说个名堂来呢?不能说“五谷不分”,这鸟类品种,也确实强他所难了。
他又埋首于公文堆中。他看到一份人大代表的建议,说是这城市冬天集中供热,大多是烧煤,环境也被破坏了,建议全部改用天然气,虽花了大本钱,但造福当代和后人。但老市长先批了一行字:美好梦想!
他沉思有顷,不知怎么落笔为好。
这时,窗台上又飞来了一只麻雀,灰黑色的。之后,一只、又一只飞来。一下子十来只,一字排开着,向玻璃窗内探头探脑,模样儿煞是可爱。
他不敢趋前,生怕再惊扰了它们,只是睁大眼睛观察着它们。他纳闷怎么有这么多麻雀拥挤在他的窗台。
忽然一声雷电惊醒了他,原来是下雨了,麻雀们在避雨呢。
但这窗口没安装遮雨棚,渐渐下大的雨,必会把它们淋湿。他心疼它们,轻轻走过去,想把窗户打开,这样它们可以进到屋子里。当窗户打开时,麻雀还是大都惊飞了,只有两只蜷缩在角落里,浑身颤抖。
他只能强行把它们请进屋来,关上了窗户。它们温顺地趴在他的手心,眼神有一丝惊恐。他安慰它们:“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们。”他用手抚摸它们灰黑的羽毛,手上觉得黏黏的,脏兮兮的感觉。
他倒了一脸盆清水,将两只麻雀放了进去。雀儿目光起先惊慌,随之欢快地扑腾起来。
他好高兴,打了一个电话,让秘书进来,说有客。之后,再转身,他愣住了:刚才那两只灰黑的麻雀已经变了样儿,一身灰白的羽毛,湿漉漉地紧贴在它们身上,那眼睛似乎也愈发明亮起来,正昂首望着他……
秘书进来了,见屋里并无他人,一头雾水地问:“哪里,客人?”
好久,他才缓缓说道:“是特殊的上访者……”
(选自2018年第18期《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灰黑麻雀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交代灰黑麻雀形成原因做了铺垫。
B.小说中“老市长”虽没有出场,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含蓄不尽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浮想联翩。
C.第3段“他的目光从文件堆里闪跳出来,充满了惊诧”,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了书记对灰黑麻雀在北方出现的惊异,为后文写他心生怜悯做了铺垫。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8.小说中的新任书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结尾,设置“灰黑麻雀被清水冲洗成灰白颜色”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 11 -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乐黄,字公礼,抚州宜黄人。淳化三年举进士,补伊阙尉。咸平中,徙知壁州,未行,上章言边事,召对,拜殿中丞。久之,直史馆、知浚仪县。俄上言曰:“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伏见唐开元二年选群官,有宏才通识、堪致理化者,授刺史、都督。又引新授县令于宣政殿,试理人策一道,惟鄄城令袁济及格,擢授醴泉令,余二百人,且令赴任,十余人并放令习学。臣欲望自今审官院差知州,铨曹注县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见于御前,试时务策一道。察言观行,取其才识明于吏治、达于教化者充选;其有不分曲直、罔辨是非者,或黜之厘务,或退守旧资。如此,则官得其人,事无不治。”上颇嘉其好古。历度支、盐铁判官,迁太常博士、京西转运使。丁外忧,时真宗将幸洛,以供亿务繁,起令莅职。父寻卒,上复诏权夺。
大中祥符中,使契丹还,改工部员外郎、广南西路转运使。就拜起居郎,改陕西转运使,赐金紫。陈尧咨知永兴,好以气凌黄,因表求解职,不许。尧咨多纵恣不法,有密言其事者,诏黄察之,得实以闻,尧咨坐罢龙图阁职。八年,黄入判三司三勾院。天禧初,马元方奏黄职事不举,遂分三勾院,以三人掌之。黄罢任。逾月,拜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充会灵观判官。黄属辞淹缓,朝议以为不称职。时以盛度知京府,辞不拜,即迁黄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度为会灵观判官,两换其任。
仁宗升储,拜给事中兼左庶子。入内副都知张继能,尝以公事请托黄,至是未申谢,事败,降左谏议大夫、知荆南府。明年,复为给事中,徙潭州。五年,代还,知审官院。数月,求外任,得知亳州。俄而幼子死,闻讣恸绝,所疾加甚,卒,年五十六。
(节选自《宋史·乐黄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
B.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
C.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
D.伏以从政之原/州县为急/亲民之/任牧宰居先/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的称呼,以成绩的高低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B.召对是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文中就是宋真宗召见乐黄回答边防相关问题。
C.权夺,古代官员居父母丧,丧服未满,朝廷强令出仕。古代类似用法的词语还有“夺情”“起复”“夺服”。
D. 天禧是宋真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它不同于庙号、谥号和尊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乐黄崇尚唐开元选官之制。曾向真宗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认为州县长吏对于国家的治理极为重要,要慎选州县官吏。
B. 乐黄处事果敢刚烈。龙图阁大学士陈尧咨凭借骄横的气势欺压乐黄,
- 11 -
乐黄因此上表请求解除自己官职。后来皇上命乐黄查察陈尧咨违法的行为,他据实以报。
C. 乐黄数任漕司。初为京西转运使,出使契丹还,任广南西路转运使,后改任陕西转运使,被赏赐金鱼袋及紫衣。
D. 乐黄仕途多波折。入理三司三勾院被举报不干本职工作而被罢职;担任会灵观判官被朝廷评议认为不称职,后来又接受张继能请托事情败露,都被朝廷降职处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其有不分曲直、罔辨是非者,或黜之厘务,或退守旧资。(5分)
(2) 丁外忧,时真宗将幸洛,以供亿务繁,起令莅职。(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4-15题。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
C.袁诗前两句是说苔花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的精神。
D.“青春”指美好的时光,“青春恰自来”是说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拥有了美好的时光。
15.这两首咏物诗除了托物言志外,各自还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词人用“ ”一句,高度概括了大自然万事万物在美好秋景中的状态。
(2)《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 ”表现了士的悲伤,“ , ”表现了士的愤怒。
(3)《记念刘和珍君》表现作者对流言的态度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垃圾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理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 ______。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 _____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 11 -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 ______,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 )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拉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曼延 重复 层出不穷 责无旁贷
B.蔓延 重复 屡见不鲜 责无旁贷
C.曼延 反复 屡见不鲜 当仁不让
D.蔓延 反复 层出不穷 当仁不让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居民的责任是分类投放,政府的责任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B.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C.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D.政府的责任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居民的责任是分类投放。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B.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垃圾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C.我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垃圾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D.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不计算标点符号)(6分)
流行词本身并不具备褒贬倾向,比如使用“小鲜肉”“颜值”等词语, ① ,使用这类词语说明使用者的格调不高,而在喜欢的人看来, ② ,无须遮遮掩掩。词语无罪, ③ ,因此,喜不喜欢某个流行词,其实是一种价值观之争。
21.下面是某市电力公司的一则通告,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通告
为保障春节用电顺当,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情通告如下:打算于2018年12月20日上午8时至12月21日上午8时,对以下区域采取临时停电措施:北大街酒线、复兴大道沿线、金明大道沿线。停电时候给大伙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9月28日 庚子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举行,五句国人不可不知的《论语》经典公布,分别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对上面五句经典名言你有怎样的经历或思考?请任选其中一两句为内容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材料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11 -
语文试卷答案
1.C。解析: A项,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B项,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D项因果颠倒,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C。解析:不是逐层深入。
3.D。解析: “以和为贵”“自强不息”都是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表现,它们都影响到中国的大国气质,但直接说“‘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属于以偏概全。
4.A。解析:“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应是在“脱贫攻坚完成后”,将未然理解成了已然,时间错位。
5.B。解析:于文无据——文中只提到“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这一现状,并未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
6.①有助于我国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任务的早日顺利完成;
②有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减少粮食生产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影响;
③有助于减轻个人的疾病负担;
④有助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7. A。解析:“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错。小说开头对灰黑麻雀是一种客观描写,不存在“欲扬先抑”。
8.解析: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先概括人物特点,给人整体印象,然后结合情节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新任书记是一个朴实善良、待人宽厚,敬业、负责,执着、理智,富有生活情趣的公务员形象。
①朴实善良、待人宽厚。看到灰黑麻雀“可怜兮兮”的模样,他心生怜悯;担心麻雀淋雨,他感到心疼;安慰麻雀,打来清水给麻雀洗澡;对秘书不清楚灰黑麻雀宽厚谅解,和蔼对待秘书。
- 11 -
②敬业、负责。养成了经常调研的工作习惯,认为“到基层,到群众中走走,能接地气,让人心里踏实”;因身体不适不能下去调研,就一整天待在办公室看文件,了解情况;努力帮助上访户解决问题。
③执着、理智。看到灰黑麻雀的奇特,坚持追根究底;看到老市长对人大代表建议的批示,没有武断批示,而是停笔沉思。
④富有生活情趣。喜欢鸟儿,包括麻雀。曾专程买了一对喜鹊养,每天早上上班,“把鸟笼也侍弄得干干净净的,鸟儿在笼子里啁啾,他时不时瞅上它们一眼,心情无比愉悦”。
9.解析: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因其在结尾处,除情节的一般作用外,还应从深化主旨、艺术效果等角度思考。因此,可以从小说的情节发展、情感变化、主旨表达、读者阅读效果、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①行文(情节)结构上,与前文描写灰黑麻雀“不多见”“奇特”,天气“阴沉沉”等相呼应,又引发了书记的思考。②主旨表达上,深化了小说的主旨。城市污染,灰白色的麻雀被污染成灰黑色,深刻揭示了城市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治理污染,刻不容缓。③艺术效果上,小说不断蓄势,设置悬念,至此悬念解开,使读者恍然大悟,获得阅读愉悦。④人物刻画上,书记不断追寻“灰黑麻雀”的疑团,至此疑团解开,完成了对书记形象的刻画。
10.C。
11.A。解析: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
12.D。解析:“都被朝廷降职处理”错,“担任会灵观判官被朝廷评议认为不称职”是与盛度互换官职。
13.(1)那些不分曲直、不辨是非的官员,或者罢免他们管理政务的职责,或者斥退他们让其从事原来的事务。(“罔”“厘务”“旧资”每点1分,句意2分)
(2) (乐黄)遭遇父亲去世,当时真宗将要到洛阳,因为供给事务繁多,起用乐黄并且让他立即到职开始工作。(“丁外忧”“幸”“供亿”“起”“莅职”每点1分)
参考译文
乐黄字公礼,是抚州宜黄人。淳化三年考中进士,补缺担任伊阙尉。咸平年中,调任掌管壁州。还没去上任,向皇帝上奏书进言边防事务。宋真宗召见他回答边防相关问题,授予他殿中丞的职务。过了些时间,担任直史馆,掌管俊义县。不久又向皇帝上疏说:“臣认为处理政务之本,地方州县之事最为紧要;爱民治民的职责,州县长官处于最前。现在朝廷一品以下的常参官员多次担任官职就被授予知州的职务,主簿和县尉这样的地方官员担任两任官职可以调任县令。这样他们的功过虽然很明显的看到,但他们的才能能否和官职相称很难知道。臣看到唐开元二年时选拔官员,有大的才能和广博的知识,能使地方达到治理和教化的人,授予刺史、都督的职务。又领新授任的县令到宣政殿,玄宗皇帝亲自测试他们一道治民之策,结果只有鄄城县令袁济达到担任官职规定的标准,于是提拔他担任醴泉令。其余二百人暂且让他们赴职。还有十余人一并罢免了县令的职务让其重新学习治民之策。臣期望从现在开始审官院选拔知州,铨曹选拔县令,候选人各达到二三十人,全部领到皇帝面前测试一道农事之策。考察他们的言行表现,选取那些有才能有知识明晓地方治理,能使百姓得到教化的人补充选任。那些不分曲直、不辨是非的官员,或者罢免他们管理政务的职责,或者斥退他们让其从事原来的事务。像这样,那么选拔官员就能够得到真正的人才,州县之事没有治理不好的。”皇上很是赞赏他崇尚古代的做法。历任度支、盐铁判官,迁任太常博士、京西转运使。遭遇父亲去世,当时真宗将要到洛阳,因为供给事务繁多,起用乐黄并且让他立即到职开始工作。父亲不久去世,丧服未满,皇上又诏令他出仕。
- 11 -
大中祥符年间,出使契丹归来。改任工部员外郎、广南西路转运使。不久又担任起居郎,改任陕西转运使。被皇帝赏赐紫衣和金鱼带。陈尧咨掌管永兴,好凭借骄横的气势欺压乐黄。于是,上表请求解除官职,皇帝不答应。陈尧咨平时多肆意放纵不守法纪。有秘密向皇上上报此事的,皇帝下令让乐黄审查,乐黄查得事实上报朝廷,陈尧咨因此被罢免龙图阁的职务。祥符年,乐黄兼任掌管三司三勾院。天禧初年,马元方上奏乐黄不做本职工作,于是将三勾院的职责分开,让三个人来掌管。乐黄被罢免该职责。一个月后,授予兵部员外郎、知制诰,担任会灵观判官。乐黄撰写文案迟缓,朝庭评议认为他不称职。当时,让盛度掌管京都地区事务,盛度推辞不接受。就调任乐黄担任右谏议大夫,暂代掌管开封府,盛度担任会灵观判官,两个人互换了职务。
仁宗成为太子,乐黄担任给事中兼左庶子。入内副都知张继能,曾经因为案件相托乐黄,到这还没有表示感谢,事情败露,乐黄被降职为左谏议大夫,掌管荆南府。第二年,重新担任给事中,后调任潭州。五年,轮换回京掌管审官院。数月之后请求离京做官,掌管亳州。不久他的小儿子死了,他听到讣闻之后悲哀过度而昏厥。所得的病更加厉害,病逝,享年五十六岁。(本文主人公乐黄原名为乐黄目,编题有改动)
14. D。解析:“青春”指春天,“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
15. 《咏牡丹》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1分)本诗把牡丹的大而无用与枣花小却能结实、桑叶柔却能养蚕结丝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牡丹的鄙视。(2分)
《苔》主要运用拟人手法。(1分)它写苔花虽然小,却要学牡丹开放,表达了对不自惭形秽而努力展现自己的精神的赞美。(2分)
16. (1)万类霜天竞自由
(2) 士皆垂泪涕泣 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3) 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
17.B。解析:曼延,连绵不断的意思,描述的是一种线性的扩展。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四周扩展延伸。根据语境“蔓延”合适。 “反复”指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多指不同的事物或动作的重复。“重复”着重于相同的事物或动作又重作一次。语境强调“再一次利用”,“重复”合适。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语境强调这种现象很常见,“屡见不鲜”合适。 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强调的是“责任”。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不退让。前者是强调责任,后者是不退让,前者是不能推脱的,而后者则是自己积极主动的。语境强调“责任”,“责无旁贷”合适。
18.B。解析: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结合前后文,确定选填句子的主语应是“垃圾分类”的内容。再根据后文的照应关系,先讲“分类投放”再讲“分类的目标、途径、处理”,选填句子应先说“分类投放”,再说“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这样句意衔接更紧密。综合考虑,选B最恰当。
19.D。解析:通读画线句可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加快和提高”,陈述不完整就更换了主语,存在“中途易辙”的语病,选项A和C,介词“随着”位置不当,依然存在“中途易辙”的语病。“生活的垃圾总量”搭配有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应为“生活垃圾的总量”“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B选项缺少介词“对”。综上,D修改恰当。
20.①在不喜欢的人看来②则是对美的一 种坦荡追求③该思考的是词语 背后的价值观(每空2分)
解析:①后面说“而在喜欢的人看来.....”可见前面应是说“在不喜欢的人看来”;②此处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形成对照,前面是“不喜欢的人”的感觉,此处应是“喜欢的人”的感觉;③前面说“词语无罪”,后面说“因此,喜不喜欢某个流行词,其实是一种价值观之争”,可见前面应是说要思考这些词语背后的价值观。
21.(1)将“顺当” 改为“畅通”;(2)将“事情”改为“事宜”;(3)
- 11 -
将“打算”改为“计划”;(4)将“时候"改为“期间”;(5)将“大伙”改为“用户”。(每找出一处,并修改正确,得1分,共5分)
解析:“通告”应使用书面语,不能用口语,“顺当”“事情”“打算”“时候”“大伙"等口头语均应作相应修改。
22.作文
参考答案:
第一句:灵活变化,革新,不拘泥;善于坚守,不忘初心。既要坚守,又要善于变革。
第二句: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句:要有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
第四句:德高才能多友,德高才能多助。
第五句: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学生抓住任意一句或两句构思均可。
跑题:
泛泛地写国学、传统、文化、文明、孔子,只写山水或智者、仁者不写其意,对名句含
义理解错误。
- 11 -
相关文档
- 2017-2018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一2021-06-0416页
-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1-06-0424页
- 2018-2019学年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2021-06-049页
- 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23页
- 辽宁省朝阳建平叶柏寿二中2020-2022021-06-0419页
-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一2021-06-0415页
- 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2021-06-0419页
-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2021-06-0318页
- 2019-2020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2021-06-038页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铅山县一中高2021-06-0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