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1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面对题量增多、阅读文本增多而考试用时不变的高考实际,很多考生最大的问题就是:
不是不会答,而是答不完;该快的题型快不了,该慢的题型没时间。作为难度中等偏下的保
分类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从整套语文试卷的时间分布上看,就是一个应快速准确突
破的题型,如何既快又准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为其他题目节省更多的时间,本书的思路
是:
读文求快——宏观微观两层面把握思路和关键信息;
答题求准——先知题目怎么命,再析题目怎么比。
第 1 讲 文章怎么读,如何快又准
从《考试大纲》要求看,新《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中有一条是:阅
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从命题实际看,重点考查考生搜索定位信息、分析比对信息的能力。
而以上两点说明,在阅读论述类文本时,如何理清文本的逻辑关系和论述思路,精准定
位关键信息是高效读文的关键。
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
(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1)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
能混为一谈❶。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
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❷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
成小说交给读者。
(2)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❸,经历和见闻是
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
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❹,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
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
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
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
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3)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
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
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❺,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
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
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
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❻,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
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4)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
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❼。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
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❽讲故事的方式,甚
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
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 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
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❾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10把那些不
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
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
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11,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
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
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第(1)段]
段意:提出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不等于小说家的话题。
关键点 准确理解 解题指向
①“也不能混为一
谈”
指出故事讲述人不一定是小说家
抓住了关
键点①②
有利于判
断 T1 的 A
项正误。
②“通常”
概括词,限定了频度,指出了小说家不那么依赖亲身
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第(2)段]
段意:阐述早期小说和故事的共同要素。
关键点 准确理解 解题指向
③“本质区别并不明
显”
指出早期小说和故事在本质上的区
别很小,其中“本质”一词限定了范
围
可帮助判断 T1 的 B 项。
④“受此影响” “此”为代词,本关键词后面的解说 可帮助判断 T1 的 C 项。
指出 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
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
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
统故事的影响
[第(3)段]
段意:阐述虚构使小说和传统故事区别开来。
关键点 准确理解 解题指向
⑤“但是”
转折连词,后面列举的两个例
子,都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可帮助判断 T2 的 A 项。
⑥“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
同”
后面的内容阐述虚构使小说
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
有了差异
可帮助判断 T1 的 D 项和 T2 的
B 项。
[第(4)段]
段意:阐述现代小说家调整讲故事的方式。
关键点 准确理解 解题指向
⑦“不同程度”(程度限制
词)或“逐渐消失”(状态词)
写出了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
也可能消亡
可帮助判断 T3 的 D 项。
⑧“调整” 写出了现代小说家更注重一
个故事如何来讲
可帮助判断 T2 的 C 项,也可
帮助判断 T3 的 B 项。⑨“并不”“而是”
⑩“曾经”(时间词)
后面的内容写契诃夫不大认
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
家”
可帮助判断 T3 的 C 项。
⑪“认为”
后面的内容写现代小说家不
喜欢传统故事模式
可帮助判断 T2 的 D 项。
[考题试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
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
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 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
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
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解析:选 B 原文第(2)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
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
差异,本质并无太大区别。故 B 项错把形式差异当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
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
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
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
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解析:选 C 原文最后一段中说“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
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
讲故事的方式”,由此可见讲故事的方式的重要性,C 项中的“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
如何来讲”表述有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
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
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
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解析:选 B 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中“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
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
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可见虚构对于现代小说的重要意义,
所以 B 项“现代小说家尝试……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说法错误。
通过读文和做题可以看出,考生在阅读论述类文本时常易出现如下问题:
(1)读文不得法
一是考场重做题、轻读文,考场上舍不得花费时间,常一目十行,匆匆而过;二是读文无方
向,纠缠专业知识和术语,缺乏理清思路意识和关键词意识,耗时低效。
(2)比对无方向
对信息集中的题目,因不清楚命题人设误的一般方法和常用的命题手段,找不准比对点,或
不能准确把握句间关系。
(3)分析不到位
对信息跨度大的题目,往往找不全分散在段内或多个段落的相关信息,断章取义,一叶障目,
而导致理解片面或错误;或不能由已知信息推断隐含信息,尤其是由若干论据推断作者的观
点态度。
第 2 讲 题目怎么命,高考怎么考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形式为三个单项选择题,且考查点相对稳定。命题者常常
通过对原文信息的重组、变形、转述、概括、解说等来命制题目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考
生若能了解命题者设置选项的陷阱及设置陷阱时所用的命题手段,在阅读选项时就会有意识
地揣摩选项容易设置错误之处,就能找出选项的设误规律,快速准确地锁定答案。
下面就从命题人设置错误选项的手段及设置选项错误类型的角度作重点分析,寻求答题
对策,以期让考生明确题目怎么命,洞悉高考怎么考,提前预知命题点。
一、题目怎么命——2 个层面把握命题的来龙去脉
(一)命题人设置错误选项的“6 大手段”
在高考中,要想准确确定选项,首先要了解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 6 种手段,这样才
能在解题时定位比对的关键区域和核心信息。
删(删减)
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
味着语意的改变,或是内容的扩大,或是对内容的曲解
添(添加)
一般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偷换概念或对原文内容
的曲解等现象
调(调换)
调换词序、句序,造成逻辑错误,如因果颠倒、主客颠倒、混淆条件等,从
而改变句意
改(改变)
即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曲解文意等现象;或改
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等,造成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
代替猜测……
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
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考生应多加留意
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胡拼乱凑在一起而造成错误,或将望文
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二)命题人设置错误选项的“8 大角度”
了解了命题者设置错误选项的手段,还要掌握命题者的设错规律,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识
破选项错误,从而排除错项。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会在以下 8 个角度设置陷阱:
8 大角度 角度阐释 选项特征
偷换概念
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
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
考生。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
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
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改变或
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
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
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1)选项句与原文中的句子
往往相差很少,只是增加或
减少一两个词语,有时甚至
是增减了“的”“了”等虚
词。
(2)换了一个相近的词语或
句子而改变了意思。
无中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
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
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
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
迷惑考生的。
(1)选项句的意思往往和文
章的整体意思相近,但在原
文中找不到依据。
(2)选项句中的几个词在原
文中都有,但在原文的位置
不同。
张冠李戴
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说
成乙的观点、发现、发明。
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
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
现类似“××的观点是”这
样的句子时,注意是否有此
类情况。
以偏概全(混淆范围或程度)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
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
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
选项句有一些关键词,如:
(1)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如少
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
生。主要指以部分代整体(或
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
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
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
判断。
(2)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如
凡、全、都、所有、部分等);
(3)表程度轻重的词语(如特
别、十分、稍微等);(4)表
频率高低的词语(如通常、总
是、有时、偶尔等)。
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
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
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指已然
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
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
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
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
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
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
实”。“或然”是“可能
是”,转述为“必然是”,
也可能反之。
选项句中有一些关键词,如
已经、曾经、过去、现在、
目前、将要、尚未、之前、
之后、一定、必将、可能、
估计、如果、未必、完成、
成功等。
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
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
“果”,“果”错断为
“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
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
因果关系的说成是有因果关
系的。
选项句与原文相似,需注意:
(1)选项句中的“因”与
“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
位置。
(2)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
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
只要等。
曲解文意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
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
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
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
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关注选项与原文的文字上差
异表述,看是否是改变原文
意思。
混淆是非 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 选项句中往往会出现含有肯
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
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
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
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
定。
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
有、每、无、无非、拒绝、
妨碍等。
二、高考怎么考——2 大题型研透考题的前世今生
(一)区间单一性题目
选项来源:这类题目的选项来自一句或相邻的几句,选项的信息蕴含于信息句之间,选
项是对原句中相关信息的直接转换和整合转换。主要考查词语的比对和句间关系的理解等。
答题时,只要把握住相关信息句之间的关键点,即可对该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 2016 年全国甲卷第 1 题 A 项:
选项信息 原文信息
①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
①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
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
混为一谈
②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
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②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
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
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
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
交给读者
通过比对可以发现,A 项的两个信息点,分别蕴含于两个句子中间,选项信息与原文信
息都相符,所以该项正确。
(二)信息跨度大的题目
选项来源:这类题目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选项信息距离远(语句较长,有时含有几
个分号、句号,至少是三个逗号),并且信息分散在各个段落中或一个段落的不同位置,点
多面广,使考生一眼不能穷尽,“乱花迷人眼”;二是由已知信息推理隐含信息(如“文本
观点迁移类”题目)。前者主要考查通观全段或全篇,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综合判断的能力;
后者主要考查由相关信息推理隐含信息,或是理解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如 2016 年全国乙卷第 3 题 B 项:
选项信息 原文信息
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
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
的新材料
第 3 段: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
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
不是向壁虚构
第 4 段: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
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通过比对可以发现,B 项的信息点,分别蕴含于两个段落的句子中,选项信息与原文信
息都相符,所以该项正确。
又如 2016 年全国甲卷第 3 题 B 项:
选项信息 原文信息
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
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
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①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
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
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
到故事之外
②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
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
意味
通过对原文两点信息的理解,可以推知其中的隐含信息——虚构对于现代小说有着重要
意义。而选项中的“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与原文是相悖的,所以该项错误。
第 3 讲 题目怎么做,怎样细比对 对应学生用书 P5
一、怎么比——选项、原文找对应
[例 1] (2016·全国丙卷第 1 题)
选项 对应信息 比对分析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
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
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
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
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
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
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
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
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
断扩大。
选项中的“不断地扩展”和
原文中的“而且随着……拓
展”是一致的;“各种体裁的
文学作品”与原文中的“不
但文学作品”是一致的。该项
正确。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
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
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
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
法。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
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
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
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
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
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
有一致的看法。
选项中的“比较狭窄”与原
文中的“并非如此宽泛”一
致,“并未广泛采用”与原文
中的“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
也并非史料”一致。该项正
确。
方法一 切片比对法
[例 2] (2014·安徽高考第 2 题)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
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
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原文信息: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
的灯光照射,3D 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
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
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
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
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
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
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
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
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
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
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
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A 项切片 找区间,细比对
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
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
对应原文第①段“然而”之前的所有内容,
是对“然而”之前内容的准确概括
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
对应原文第①段两个问句的内容,是将原文
的问句的意思变成陈述,表意一致
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对应原文第①段最后一句话,选项只是将原
文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概括成了“艺
术领域”,表意一致
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这是第①段的作用,完全正确
通过以上切片分析可以看出,A 项是正确的。
D 项切片 找区间,细比对
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
对应原文第⑤段前三句的内容,是对前三句
的准确概括
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
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对应原文第⑤段第四、五句的内容,是对第
四、五句的准确概括
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
对应原文第⑤段最后一句话,选项与原文表
意完全一致
与①段相照应。
这是第⑤段的作用,综合第①段来看,正好
照应第①段对技术的反思和审视,完全正确
通过以上切片分析可以看出,D 项是正确的。
方法二 分析推理法
[例 3] (2016·全国丙卷第 3 题)
选项 对应信息 比对分析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
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
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
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
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
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
法。
由原文信息“能否成史颇为
可疑”,可以推知选项中的
“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
的史料也未可知”正确。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
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
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
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
题上存在争议。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
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
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
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
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
的看法。
从原文信息看,“这些作品在
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
争议”是“文学作品在大多
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
的结果。选项的因果推理正好
相反。该项错误。
通过以上推理分析,可以看出 A 项正确,B 项错误。
二、比什么——3 大角度细比对
比对词语 比对内容 设误类型 比对
范围、程度词
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的
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
词,如:全部、都、全、
一些、部分、相关、所有、
人人,必须、一定、严重、
以偏概全
注意选项与原文重要词
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的
表程度、范围、数量、频
率等的关键词。
非常、可能、似乎等。
时间词
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的
一些表时间、结果的关键
词,如:已经、将要、完
成、成功等。
混淆时态
注意选项与原文中这些
表时间、结果等的关键
词。
指代词
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的
一些代词,如:之、其、
此、这、那、哪等。
偷换概念
张冠李戴
以偏概全
曲解文意
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否存
在“指代词”信息错误
对接的现象,尤其看“指
代词”所指代的主语、谓
语与原文是否一致,是否
存在远指和近指现象。
注意选项中“指代词”
所指代的对象与原文的
相关信息的对象是否一
致。
注意选项句与原文中的
指代内容是否存在程度
上、范围上的差异。
是非词
比对选项句或原文中出
现的含有肯定或否定的
关键词,如:没有、每、
无、无非、拒绝、妨碍等。
混淆是非
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
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
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
态度的语句,关注否定性
词语。
[针对训练]
请用“比对词语”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打“√”或“×”)。如果错了,请阐释理
由。
1.[选项](2016·山东高考 T7-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
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原文信息]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
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
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判断:×
理由:混淆是非。原文中的词语“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就是否定唐人古诗继承
汉魏古诗,选项中却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通过比对,发现该项混淆是非。
2.[选项](2016·浙江高考 T8-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
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原文信息]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
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
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
判断:×
理由:以偏概全,原文说“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限定为“初期”,
而选项漏掉了“初期”,范围扩大;混淆关系,原文为“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
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选项换成了“孕育了……进而推动
了……”。
3.[选项](2016·山东高考 T6-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
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原文信息]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
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
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判断:×
理由:无中生有。原文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
进”,没有提到古体诗“逐渐走向衰微”,属于无中生有。
比对关系“2 步骤”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
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
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的问题。
比对关系 比对内容 设误类型 类型诠释 比对技巧
因果关系
选项句中的“因”
与“果”在原文中
是否在同一位置
因果颠倒
因果颠倒,就是把“因”
的语句错断为“果”,
“果”的语句错断为
(1)准确认定选项句中
的“因”与“果”及其
位置。
“因”,颠倒了两者的关
系
(2)注意一些改换因果
关系的关键词,如:之
所以、就、只要等。选项的因果关系在
原文中是否存在
强加因果
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
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
选项中“果”的原
因是否与原文一致
变换原因
变换原因,就是选项与原
文的结果一样,但选项把
原因给换了
假设关系
假设的前提及这个
前提下产生的结果
无中生有
不合逻辑
曲解文意
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
或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
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
变成其他关系。
注意关键词:假设、如
果、若……
条件关系
原文是充分条件还
是必要条件
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
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
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
件。
注意关联词:只要……
就、只有……才等。
递进关系
前后句所在的位置
及所表述的内容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
关系,或把递进关系变成
其他关系。
注意关联词:不但(不
仅)……而且(并且、还)
等。
并列关系 选项中表示的并列
关系、转折关系在原
文中是否存在
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
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
系。
注意关联词:一方
面……,另一方面;不
是……而是等。
转折关系
注意关联词:虽然……
但是……等
[针对训练]
请用“比对关系”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打“√”或“×”)。如果错了,请阐释理
由。
1.[选项](2016·天津高考 T6-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
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原文信息]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
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
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判断:×
理由:混淆关系。原文是转折关系: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
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选项变成了充分条件关系:消费者
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2.[选项](2014·天津高考 T6-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
领会与重组经验。
[原文信息]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
力。
判断:×
理由:原文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只是
解释了这种“理解力”的内涵,并没有说明其目的,而选项中却转述为“掌握它的目的”,
曲解了文意。
3.[选项](2016·山东高考 T6-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
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原文信息]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
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判断:×
理由:强加因果。“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并不是“篇幅可长可短……”的原因,另外,
原文中是说古体诗“格律限制不太严格”,而非“并不严格”。
比对内容 设误类型 比 对
比对选项句和原
文中陈述对象、
被陈述对象的位
张冠李戴
因果混乱
曲解文意
注意选项是否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
述对象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
置。
比对选项中的结
果或结论是否有
依据。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曲解文意
(1)如果选项中的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就要看
选项所说的依据在原文中能否找到。
(2)如果选项中的依据在原文中能找到,就要看
能否得出选项的结论。
(3)如果选项中的结论是多种依据推断出来的,
就要看选项是否只是其中一种依据。
(4)如果选项中的依据可造成多种结果,就要看
选项中的结论是否只有一个。
[针对训练]
请用“比对依据和结论”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打“√”或“×”)。如果错了,请
阐释理由。
1.[选项](2016·山东高考 T8-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
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原文信息]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
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
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
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
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
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判断:×
理由:张冠李戴。“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
准确,原文引用诗论部分,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古诗的一些看法。
2.[选项](2015·湖北高考 T8-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
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原文信息]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
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
判断:×
理由:以偏概全。选项“从来就没有”的观点过于绝对,原文中的观点是“次要地位”,
“次要地位”不等同于“从来就没有”。
3.[选项](2014·江西高考 T9-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
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原文信息]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
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
《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
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
的祝福?
判断:×
理由:混淆是非。选项的结论是“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原文用了“是否”,作者没有定论。
[课时跟踪检测]
一、考点针对练
1.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
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
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选项: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
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比对结果:
答案:偷换概念。原文是“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选
项将“工业社会”改成了“艺术生产”。
2.古代还有一种故意作伪的现象,将自己或别人的作品假托为古代或当代名人的作品,
如先秦的不少作品都冠以周公、孔子之名。但除了极少数人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外,这类
作伪者大多是很可怜的。因为无势无名,即使他们的作品很有价值也无法流传,而一旦托名
于古代圣贤或当代名流,就有可能被刻成碑,印成书,传诵一时,流传千古。尽管绝大多数
真正的作者依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自我价值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相反,在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上,从先
秦开始就存在着严格的规范。例如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
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释、
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在《汉书·儒林传》中,对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有明
确的记载。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也有这样的传统,如给《史记》《汉书》作注释的学
者代有其人,但对有价值的注释,后世学者无不尊重作者的署名,即使有些作者名不见经传,
也都一一注明。
(摘自《中国古代也有“学术规范”》)
选项:自先秦以来,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流派分明,次序严密,原文与注释、
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
比对结果:
答案:混淆时态。“自先秦以来”的时间概念出错,第二段原文是“自从在汉代儒术成
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
3.另一个是“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不同的利益、意见、信念在
一个统一体中既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又彼此相容、互补,进而造就一个共生多赢的局面。中
国的传统美食是“和”的典范。精于烹调的人,会借用各种辅料的配合约束主料,去其偏狭
激烈之气,以便更好地呈现其独特的味道。近年的社会文化则极端地强化“同”:大拆大建
之后的千城一面、模式雷同的综艺节目和影视剧情……“和”与“同”看似是审美观念的分
歧,却反映着人把握意义的能力高下。“和”意味着包容力,使人发现相异因素之间的交集,
在共识、共情的基础上促成彼此的互补、互动;“同”则意味着不能理解差异。古人说,“和
实生物,同则不继”,越能尊重和欣赏差异,越能得道多助,建设性的事业越容易展开。一
个“大时代”之所以为“大”,是因为能包容众多彼此相异的“小时代”,为每个人提供登
上时代舞台的机会。
(摘自《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
选项:城市中大拆大建后出现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虽然整齐划一,却是只有“同”
没有“和”,这是因为建设者不理解“君子和而不同”的意义。
比对结果:
答案:因果混乱。建造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与建设者是否理解“君子和而不同”,没有
必然的因果关系。
4. 中国的这种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的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
井有条。所以,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确乎相对低矮,
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
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即使像
万里长城,虽然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则是完全雷同的。它盘缠万里,
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
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
(摘自《美的历程》)
选项:中国建筑群,虽说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比,它确乎相对低矮,比较
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是它结构方正,逶迤交错,也是气势雄浑。
比对结果:
答案:张冠李戴。原文是“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建筑来,它
确乎相对低矮,比较平淡,应该承认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
错,气势雄浑”,可见“逊色一筹”的主语是“单个建筑”,不是“建筑群”。
二、高考综合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双重标准是对国际法治的亵渎
在国际法治问题上,美国等少数国家不仅没有资格做中国“教师爷”,反倒应彻底反躬
自省,摒弃自身由来已久的霸权主义、利己主义、虚伪主义和双重标准。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宣布后,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颇显亢奋,打着“尊重法律”
之旗号企图施压中国。这种罔顾事实、为非法无效裁决张目的行为,本身就不符合法治精神,
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仅让更多人看清这些域外政治力量在整出闹剧中所扮演
的不光彩角色,而且给南海问题相关各方妥善管控海上局势、和平解决争议制造了障碍。
自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一手炮制南海仲裁案以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就频频
借此明里暗里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法,破坏国际规则体系,口口声声要求中国必须执行所谓
裁决。这样的卖力表现,无非是其不可告人战略目的的自然流露,丝毫掩盖不了中方相关立
场的合理合法性,也改变不了国际社会正义力量对中方立场的支持。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西方国家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堂而皇之打出国
际法大旗,同其自身在处理国际法治相关问题时的现实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暴露了其
虚伪与蛮横。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在国际法适用上采取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打造了一
个又一个违法“样板”。作为世界头号海洋强国,美国一直享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项下
海洋权利,却因不甘心海洋霸权受约束而迟迟不加入,规避履约义务。美国《外交》杂志日
前在文章中不无戏谑地指出:“美国从来没有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遭到起诉,这是因为
与中国不同,华盛顿根本就没有批准这部法律。”上世纪 80 年代,尼加拉瓜在国际法院起
诉美国在尼境内非法实施军事和准军事活动侵犯其主权并最终赢得了这场官司,但美国却采
取强硬姿态,拒不接受这一联合国最主要司法机构关于管辖权的判决,拒绝参与实体诉讼程
序,拒不承认、不执行法院的最终判决。时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柯克帕特里克将国际法体系
描述为“半合法、半司法、半政治性的实体”,其逻辑则是涉事国家可以对其决定选择接受
或不接受。
总想当上“国际副警察”的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在与东帝汶缔结海洋权益条约时,它强
行塞入不得进行划界、不得诉诸第三方争端解决程序等内容。东帝汶无奈之下提起仲裁,要
求判定有关条约无效。为阻止东帝汶提起仲裁,澳情报机关被曝采取搜查东帝汶在澳法律代
表处、扣押文件、阻止证人作证等卑劣行为。
日本也是“争先恐后”在违背国际法的问题上展示作为。在南极捕鲸活动被国际法院认
定为违反《国际管制捕鲸公约》。国际法院判令日本停止核发南极捕鲸许可证。日本口头表
示尊重判决,实则并未收敛,也未采取切实措施规范国内捕鲸行为。对此,连作为盟友的澳
大利亚也看不下去,谴责日方违反国际法。
与这些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一直坚定捍卫国际法尊严。习近平主席在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 周年纪念大会上曾指出,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推动
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
和平、谋发展”。这不仅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致力于维护和建设国际法治的郑重承诺,
而且深刻阐释了建设国际法治,归根结底是要在国际关系中用普遍适用的规则明辨是非、定
纷止争、协作共赢,而非借国际法助长霸权强权,也非调词架讼、挑动争端,将国际法治引
向歧途。
徒法不足以自行。与西方国家选择性适用国际法不同,中国一贯坚持将国际法治融入外
交实践。迄今,中国已缔结 23 000 多项双边条约,加入 400 多项多边条约,参与几乎所有
政府间国际组织,与 14 个陆地邻国中的 12 个通过谈判协商划定和勘定了近 90%的陆地边界。
对外交往中,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一律一视同仁,不搞以大欺小,也不会以
强凌弱。
(选自 2016 年 7 月 15 日《人民日报》)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仲裁案裁决宣布后,少数国家打着“尊重法律”的旗号向中国施压的行为本身就不
符合法治精神,违背国际法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B.那些要求中国必须执行所谓裁决的卖力表现,掩盖不了中方相关立场的合理合法性,
也彰显了这些政治力量在整出闹剧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C.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打出国际法大旗来要求中国执行裁
决,这是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给予中方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D.建设国际法治,归根结底是要在国际关系中用普遍适用的规则明辨是非、定纷止争、
协作共赢,而非借国际法助长霸权强权。
解析:选 C 无中生有,“这是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给予中方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
中没有体现。
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世纪 80 年代,尼加拉瓜在国际法院起诉美国赢得官司后,美国却采取强硬姿态,
不执行判决。这就是西方一些国家在国际法上采取双重标准的表现。
B.在与东帝汶缔结条约时,因为澳大利亚强行塞入不得进行划界以及做出的阻止证人
作证的行为,东帝汶最终选择提起仲裁。
C.与这些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一直坚定捍卫国际法尊严。习近平主席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 周年纪念大会上曾指出,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
D.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一贯主张一视同仁,不搞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同时,中国一
贯坚持将国际法治融入外交事件,这与一些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解析:选 B “以及做出的阻止证人作证的行为,东帝汶最终选择提起仲裁”混淆时态,
“阻止证人作证”是在东帝汶提出仲裁后。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的反差,中国一直坚定地捍卫国际法的尊严,致力于维护和建
设国际法治。非借国际法助长霸权强权,也非调词架讼、挑动争端,将国际法治引向歧途。
B.一些国家在南海仲裁案上要求中国执行判决,甚至拿出国际法的大旗,在自身处理
国际法治问题时又放低标准,这是十分虚伪的。
C.美国一直享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里的海洋权利,却怕海洋霸权受约束而不加入,
这又是一个在国际法的处理上采用双重标准的“样板”。
D.日本口头表示尊重判决,实则并未收敛,也未采取切实措施规范国内捕鲸行为。这
也体现了“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双重标准。
解析:选 A “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的反差”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西方国家,而是一
些西方国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
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国的大
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
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
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
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
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
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
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
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
交错,气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
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
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
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
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
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
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
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
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
以及“虚实”的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
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
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
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
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
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8.下列各项中,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的一项是( )
A.少林寺古塔建筑群为纪念寺院历代高僧而建,式样不同,风格各异,是我国古代建
筑、书法、雕刻艺术的文物宝库,也是了解我们佛塔建筑特点的胜地。
B.万里长城每段体制相同,在崇山峻岭之巅逶迤飞舞,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
间中的绵延,使之成为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
C.北京故宫规划严整,秩序井然,中轴线左右两边形制基本对称,殿宇楼台,高低错
落,风貌统一而气势雄浑,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
D.苏州园林极尽变化迂回之手法,虚实相生,高低互现,远近相称,动静相宜,平冈
远山,曲院回廊,竹坞曲水,假山奇石,颇具生活意绪。
解析:选 A 本文所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主要体现为“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
间进程”“严格对称的结构”及“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的渲染表达”三个方面。A 项,少林
寺古塔建筑群是宗教建筑,其目的是纪念历代高僧,不在上述三个方面之中。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不是用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惧而祈求保护,而是通
过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环境的和谐。
B.园林摒弃了方正对称、威严庄重,而追求迂回曲折,趣味盎然,其巧妙的造景方式,
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沟通,形成更加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
C.《论语》中的“山节藻棁”,汉赋中“金铺玉户”“重轩镂槛”,证明了中国建筑的
精致繁富,反映了人们对享受游乐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D.空间变化无穷,时而畅通,时而阻隔,“疑无路”“又一村”的奇特布局,体现着
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与审美思想。
解析:选 B 说法绝对,原文“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并不
意味着“摒弃了方正对称”。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径通幽的园林,结构对称的屋宇,作为中国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物而存在,以玩
赏自由的园林来补足居住整齐的屋宇,在中国建筑中真正体现了儒道互补。
B.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国建筑的风格虽有所改变,但从秦汉到明
清,基本上仍保持和延续着实践理性精神。
C.西方哥特式教堂内高大空阔,凸现的是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中国的宫殿建筑则是
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严肃、方正,井井有条。
D.因为是生活居住的场所,供享受游乐而非祭拜神灵之用,所以中国的建筑充满了各
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绘画、雕塑作品,能带给人艺术的享受。
解析:选 D 曲解文意,原文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
用”,说明也供祭拜神灵之用。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过关练]
专题过关练(一) 学术论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艺不能单纯娱乐化
王 蒙
近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包括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神需
要,以及文化服务的扩大与广大受众的参与。与此同时,也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就是好作
品淹没在平庸、苍白、空心、浅薄以及炒作、消费化、单纯娱乐化的作品当中。
文学艺术当然有娱乐消费的功能,但它们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
精神能量的表现,它体现着也充实着、提升着受众的灵魂。我们应该有鲜明的、权威的、富
有公信力的评论,这种评论能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它们应该告诉世人哪些文学
作品是真正优秀的乃至杰出的。卖得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吗?不一定。点击率和受到时人夸赞
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标准,要有对于真正好作品的体贴与把握,热情
与信心,要取法乎上,攀登精神生活的高峰,不能任由那些准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
所谓评论大行其道。同时,还要告诉受众,有些作品其实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可以包容的;
与此同时,评论家有权利也有义务指出:这些作品是有着相当令人遗憾的方面的,是可以讨
论的,是可以提出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水准更加相称的要求与期待的。
传播在文艺推广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媒体不能带低俗这个头。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是在
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
当反感的说法。尤其是电视节目里,许多都是计划好了的,到了某个地方,要让参与者和观
众流泪。如果感情变成了兜售手段,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文艺呢?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眼泪
呢?还有走光卖萌之类的,令人不齿。有的演员干脆在舞台上向观众要掌声,甚至以掌声能
带来好运将观众的军,未免有失文艺的尊严与风度。我们的文艺不能浸泡在营销计谋、人云
亦云与装腔作势的浑水里,传媒不能成为娱乐市场的附庸,不要与娱乐市场合谋,而要有一
个正大光明、高尚庄重、对文学艺术与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传媒要去呼唤经典、呼唤真
正的好的文艺作品。
现在外国人办一个奖,口气大、规格高、人气旺。法国的龚古尔奖、英国的布克奖、西
班牙的塞万提斯奖,还有诺贝尔奖等等,这些评奖活动都有极高的规格。于是就有一些朋友、
同行,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令人深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国家荣誉
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我们的文艺需要有国家
主体的高端评奖,也要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世界性的至少是华文作品的评奖,形成我们自己在
文艺方面的评价体系与全球影响力。说到底,这方面的推进有助于显现我们的理论自信与文
化自信,有助于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高志向境界,激励创造力与精益求精精神,引导广大
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选自《人民日报》2016 年 5 月 11 日 12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好作品淹没在平庸、苍白、空
心、浅薄作品当中的现象也令人担忧。
B.文学艺术不仅要有娱乐消费的功能,更要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
瑰宝、精神能量的表现。
C.对于文学艺术的评价,我们的评论应该是鲜明的、权威的、富有公信力的,也应该
是能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的。
D.在评判一部文学作品是否真正优秀或杰出时,我们不能以卖得最多、点击率或受到
时人夸赞作为评判的标准。
解析:选 D 混淆时态。“我们不能以卖得最多、点击率或受到时人夸赞作为评判的标
准”说法过于肯定,原文为“卖得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吗?不一定。点击率和受到时人夸赞也
不能一概而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标准,要取法乎上,不能任由那些准
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所谓评论大行其道。
B.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之所以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因为
他们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法。
C.电视节目里,如果用一种计划好了的让参与者和观众流泪的方法,把感情变成兜售
的手段,这样不可能有真诚的文艺。
D.有的演员在舞台上向观众要掌声,甚至以掌声能带来好运将观众的军,这样的行为
有失文艺的尊严与风度。
解析:选 B 强加因果。“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
的风向走”与“他们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法”两句间
没有因果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文艺如果一直浸泡在营销计谋、人云亦云与装腔作势的浑水里,传媒成为娱
乐市场的附庸,与娱乐市场合谋,这对文艺发展是不利的。
B.我们的文艺有一个正大光明、高尚庄重、对文学艺术与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传
媒去呼唤经典,这对产生好的文艺作品是有帮助的。
C.现在外国人办一个奖,口气大、人气旺,评奖活动规格也高,于是就有一些国内的
作家,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这是不可取的。
D.建立文艺方面的国家主体高端评奖,这有助于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境界,激励他
们的创造力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解析:选 C “这是不可取的”混淆是非,原文是“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
令人深思”,不是说不可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
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
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
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
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
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
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
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
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
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
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
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
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
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
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
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
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
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
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
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
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
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4.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
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
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
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
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解析:选 C 无中生有(或曲解文意)。相关信息在第二段。原文是“否则将处罚当事人
及相关官员”,C 项中的“《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表述不正确。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
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
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
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
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解析:选 B 以偏概全。相关信息在第三段。原文是“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
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
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
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可见“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是设立行会的原因之
一,表述不全面。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
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
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
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解析:选 B 张冠李戴。相关信息在第三段,“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
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可见负责商品质量的是各个
行会,而不是宋代政府。
专题过关练(二) 书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对于先秦时期的人而言,神拥有极大的权威,而人则对其心怀敬畏。《国语·楚语下》
便记述楚国大夫观射父之言:“况其下之人,其谁敢不战战兢兢以事百神!自公以下至于庶
人,其谁敢不齐肃恭敬致力于神!”
在很多情况下,先秦典籍所提及的神只是泛称而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类别和形象。
幸运的是,《国语》中的一段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神之具体情况的机会。在《国语·周语
上》中,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周惠王便就此询问内史过。内史过回顾了王朝兴
衰之时的诸神:“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
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其亡也,杜伯射王于鄗……若由是观
之,其丹朱之神乎?”内史过列举的诸神包括融、回禄、梼杌、夷羊、鸑鷟、杜伯以及此次
降于莘的丹朱之神。诸神都是何方神圣?依照韦昭的注解,融即是祝融,《郑语》中称其是
黎,也即是《左传》所说的颛顼氏之子;回禄本名吴回,是火神,又有说其名黎,与祝融为
同一人;梼杌是鲧,即禹的父亲;夷羊是神兽名;鸑鷟则是凤之别名;杜伯是周宣王大臣,
被其冤杀;丹朱则是尧之子。
由此可知,至少在这段叙述中,可进入神这个序列中的,不仅可以有夷羊、鸑鷟等神兽、
神鸟,还有宗神人神,即使人死之后同样可以被称为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神灵,如
《周语下》记载东周王城边的谷、洛两条河交汇在一起,周太子晋称之为“二川之神”,可
见神也包括河神之属。因此,《国语》中的诸神首先包括祖先神,人鬼亦可称为神,还包括
自然神,如河神等,而神兽、神鸟之属也可称为神。
在《国语》中,诸神很多都拥有某种形象,并以其形象降临人间。有神兽、神鸟状貌的,
还有杜伯为人形而“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而鲧则在另一处《晋语八》
的相关记述中化为黄熊的形象。内史过所说的丹朱凭依王后之身而生穆王,与历史上众多的
感神迹而生的故事大体类似,而从“夫神壹,不远徙迁”,以及之后派丹朱之后狸姓往祭来
看,对丹朱的祭祀也符合“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规则,因此丹朱大致属于宗神之列。
依据殷商至周的宗祖神观念,他们死后都是在帝左右的,《国语》也多有这类叙事,如《晋
语二》记载作为天之刑神的蓐收是少皞氏之子该,开口即是“帝命曰”。在虢公梦中,蓐收
的形象是“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之下”。而之所以知道此神是蓐收,主要是因为史
嚚据虢公梦中形象占卜所得。既然可以通过形象而知道神名,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于某一神
的形象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其实,《晋语八》鲧化为黄熊的事例也是如此,晋平公生病而
梦到黄熊,郑国大夫子产根据黄熊的形象而知此神应为鲧,并建议其祭祀夏郊。当然,从另
一方面来说,既然需要通过多识多闻之人的介绍才能知晓神名,这同时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于
诸神形象还没有形成普及性的知识。
(摘编自张永路《 国语 中的诸神形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人们对待神灵“战战兢兢”“齐肃恭敬”,由此可知先秦时期神灵信仰
的至高权威和深刻影响。
B.先秦典籍,除了《国语》中的一段记载让人们掌握了神之具体情况,大多数所提及
的神只是泛称而已,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类别和形象。
C.内史过列举的诸神包括融、回禄,禹的父亲梼杌,尧之子丹朱,周宣王大臣杜伯,
神兽夷羊,神鸟鸑鷟等。
D.依据殷商至周的宗祖神观念,他们死后都是在帝左右的,如《晋语二》记载天之刑
神的蓐收是少皞氏之子该,开口即是“帝命曰”。
解析:选 B 偷换概念,原文第二段说“《国语》中的一段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神之
具体情况的机会”。而不是掌握了神之情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据《周语上》记载,《国语》中的诸神首先包括祖先神,人鬼亦可称为神,还包括自
然神,如河神等,而神兽、神鸟之属也可称为神。
B.在《国语》中,诸神很多拥有某种形象,并以其形象降临人间。如:梼杌化为黄熊;
杜伯被周宣王杀害后,化为人形乘坐白马素车,穿着红衣,手持红弓箭。
C.内史过所说的丹朱凭依王后之身而生穆王,而且从“夫神壹,不远徙迁”以及派丹
朱之后对其祭祀符合“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来看,丹朱应该是属于宗神之列。
D.祭祀、祈祷等敬神行为可以求神降福或止祸的观念,在人们意识中的投射就具体表
现为子产建议晋平公祭祀夏郊来治病的故事。
解析:选 A 张冠李戴,第三段,“自然神如河神等”是《周语下》记载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语·周语上》中,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因为夏商周兴亡之时皆有神
灵降临,所以此次降于莘地的为丹朱之神。
B.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并非所有的神灵都可以
均等地享受民众的祭拜。
C.在先秦时人的眼中,神与人可以相互交通。人可以通过祭祀、祈祷而获得神的降福,
而神不仅可以降福于人,还可以降祸。
D.先秦时期,人们对于诸神形象还没有形成普及性的知识,需要通过多识多闻之人的
介绍才能知晓神名。
解析:选 A 因果失当,由“其丹朱之神乎”可见,降于莘地的为丹朱之神只是内史过
的推测。而且,夏商周兴亡之时皆有神灵降临,并不能得出“降于莘地的为丹朱之神”的结
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面对微妙
曹文轩
《围城》最让我欣赏的还是它的微妙精神。写小说的能把让人觉察到了却不能找到适当
言辞表达的微妙情绪、微妙情感、微妙关系……一切微妙之处写出来,这是很需要功夫的。
小说家的感应能力和深刻性达不到一定份上,是绝对写不出这一切的。而一旦写出了就意味
着这位小说家已经进入很高的小说境界了。一个艺术家的本领不在于他对生活的强信号的接
收,而在于他能接收到生活的微弱信号。中国当代小说家的薄弱之处,就正在于他们感觉的
粗糙,而缺乏细微的感觉。他们忙于对大事件、大波动的描述,而注意不到那些似乎平常的
生活状态和生存状态,注意不到那些似乎没有声响没有运动的事物和人情。而事实上,往往
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藏着大主题、大精神和深刻的人性以及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钱钟书写微妙的意识很执着。《围城》选择的不是什么重大题材,也无浓重的历史感。
它选择的是最生活化的人与事。在写这些人与事时,钱钟书写微妙的意识一刻不肯松弛,紧
紧盯住那些最容易在一般小说家眼中滑脱掉的微妙之处。他要的就是这些——“这些”之中
有魂儿。苏文纨不叫“方先生”而改叫“鸿渐”这一变化,他捕捉住了。褚慎明泼了牛奶,
深为在女士面前的粗手笨脚而懊恼自己时,方鸿渐开始呕吐,于是褚心里高兴起来,因为他
泼牛奶这件事被方鸿渐的呕吐冲掉了。方鸿渐得知韩学愈也有假博士文凭时,觉得自己的欺
骗减轻罪名……所有这一切,都被钱钟书捕捉住了。而这些地方,确实是最有神的地方。
《围城》有数百个比喻句,这些比喻句精彩绝伦。张先生附庸风雅,喜欢在中国话里夹
无谓的英文字,钱钟书说这“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
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形容天黑的程度,钱钟书说像在“墨
水瓶里赶路”……夸大地说一句,《围城》的一半生命系于这几百个比喻句上,若将这几百
个比喻句一撤精光,《围城》便会在顷刻间黯然失色。对于《围城》的这一种修辞,不少人
已注意到,也对其做过分析,指出了它的特色以及它所产生的讽刺性等效果。而我以为,钱
钟书对这一修辞手段的选择,是他在叙述过程中,竭力要写出那些微妙感觉时的一种自然选
择。这些比喻句最根本性的功能也在于使我们忽然一下子把那些微妙的感觉找到了。当我们
面对微妙时,我们深感人类创造的语言的无能。我们常常不能直接用言辞去进行最充分、最
贴切、最淋漓尽致的表述,为此,我们常在焦躁不宁之中。一种语言的痛苦会袭往我们,比
喻便在此时产生了。但不是所有比喻都可以疗治这种痛苦的,只有那些高明的比喻才有这样
的能力。钱钟书的比喻,都是些令人叫绝的比喻。读《围城》时觉得痛快,就正在于它让那
些恍惚如梦的微妙感觉肯定和明确起来了,并让我们从欲说无辞的压抑中一跃而出,为终于
能够恰如其分地去表述那些微妙的感觉而感到轻松。
(摘自《面对微妙》,有删减)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是否具有微妙精神取决于小说能否用适当的言辞将生活中觉察到的微妙情绪、
微妙情感、微妙关系等表达出来。
B.《围城》的成功完全得益于钱钟书创作时的微妙意识,他抓住了一般小说家眼中最容
易滑脱掉的微妙之处,展露了生活之魂。
C.为表现微妙的感觉,钱钟书在他的叙述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围城》若没有
这几百个比喻句,将黯然失色。
D.人类因为常常难以直接用言辞来对微妙进行最充分、最贴切、最淋漓尽致的表述,
而深感语言的无能。
解析:选 B 表述过于绝对,“《围城》的成功完全得益于钱钟书创作时的微妙意识”
不当,原文第二段说“钱钟书写微妙的意识很执着”,也因为他的微妙意识,创造了一个微
妙的《围城》世界(从内容到手法),但原文并没有说《围城》的成功完全得益于这一点。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说家的感应能力和深刻性达到一定的高度,能接收生活的微弱信号,才能创作出
高境界的小说。
B.《围城》中钱钟书抓住“方鸿渐得知韩学愈也有假博士文凭时,觉得自己的欺骗减轻
罪名”这一细微之处,无情地揭露了方鸿渐因有相同欺骗经历的同伴而倍感安慰的阴暗心
理。
C.为了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钱钟书特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批判张先
生附庸风雅的做法。
D.钱钟书小说中比喻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总能使人从恍惚如梦的微妙感觉中清醒过来,
从欲说无辞的压抑中解脱出来。
解析:选 C 歪曲文意,原文中指出“钱钟书对这一修辞手段的选择,是他在叙述过程
中,竭力要写出那些微妙感觉时的一种自然选择”。而不是特意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中国当代小说家往往舍本逐末,忽略从没有声响、没有运动的事物和人情
中去挖掘大主题、大精神和深刻的人性。
B.钱钟书对微妙意识的执着值得中国当代小说家学习,倘若在写人、事时一刻不肯松
弛,就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C.当我们处在焦躁不宁之中,一种语言的痛苦就会袭往我们,于是便产生了比喻。比
喻有高下之分,只有高明的比喻才可以治愈这种语言的痛苦。
D.文本以《围城》为例,抓住小说的内容和小说的比喻修辞,阐释了微妙精神对小说
的重大意义。
解析:选 A 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对大事件、大波动的描述”是“末”,而“平
常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状态”和“没有声响、没有运动的事物和人情”就是“本”。另外,这
些小说家不是“忽略”了去挖掘,而是本身就没有这种能力。
专题过关练(三) 政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秩序”是一个久违的概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自觉的
社会转型,中国不仅到了确立现代文明秩序的阶段,也到了能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产生越来
越大良性影响的阶段。
传统中国长期被称为“礼仪之邦”,这表明那时的中国不仅有秩序,而且有让“近者说,
远者来”的文明秩序。自南宋以降,作为一种大的文化形态的农耕文明开始走下坡路。随着
皇权专制不断强化的,是民气的衰落和思想的萎缩。直到清朝这最后一个专制王朝,中国内
部的“造反”和“起义”都只能充当某家某姓“改朝换代”的工具,脱不出帝王易位、治乱
兴替的循环。
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既有相近或相似之处,又各有其特点。我们知道,西方社会也
曾经长期陷入封闭和停滞的状态。在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 1453 年(东罗马帝
国灭亡)大约一千年的时间里,欧洲处于中世纪。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极其缓慢,并不时受到破坏。然而,兴起于 14、15 世纪的文艺复兴和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
使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番称得上脱胎换骨的改变。由资本和科学技术推动的市场经济,不仅源
源不断地提供着廉价商品,还使人们获得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形成多方面的社会联系,它冲垮
一切闭关锁国的防御,把整个世界都纳入其中。然而,由国家权力介入的殖民活动以及民族
利益的竞争,使得西方文明对非西方世界必定构成欺压和示范的双重效应,从而使后者陷入
既要向之学习又必须加以反抗的尴尬处境。
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提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用“中心”与“边缘”说明
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世界严重的不平衡和依附现象。俄国处于这一体系的“半边缘”,中国则
处于“边缘”。进入 20 世纪,处于一战后期的俄国连续发生政治事变,并通过“社会主义
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自上而下”地推动工业化。由工商文明所主导的西方
列强对中国的挑战和欺压,也造成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巨变”,对外摆脱殖民控制实现民族
国家独立,对内铲除帝制、变“家天下”为“公天下”,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夙愿与使命,这
就是民族和民主革命。革命无疑是对传统秩序的颠覆性破坏和革除,若非如此,中华民族不
可能像火凤凰一样涅槃重生,在现代世界上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历史终有其局限性,现代中国对秩序和规则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我们曾用一种简
单的阶级观点看待传统文化,没有把民族文化与“封建”的政治制度做适当区分,没有把人
文文化与政治文化做适当区分,许多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并继承了民族精神的先进人士,却在
文化上采取了激烈地反传统的态度,结果,蕴含在传统文化中代代相传的许多合理的有价值
的内容如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也被否定或丢弃了。凡此种种,长期的自我折腾,加剧了人
心和社会的失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尤其近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中央对国家转型和文明重建有着更为深邃的战略思想,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提倡大力
弘扬传统文化,在加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以更为开阔的胸襟面向世界和未
来,推动现有的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这又反过来积极地影响着国内文明秩序
的建构。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我们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地解析和理解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辩证地
看待人类社会秩序的性质及历史变迁,把握其中的文明、自由与和谐之道。
(摘自张曙光《论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社会“秩序”发展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中国不仅有秩序,而且有着文明的秩序,南宋以后,随着皇权专制不断强化,
这种文明秩序逐渐衰落。
B.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挑战和欺压,使得中国发生“三千年未有之巨变”,民族和民主
革命爆发,传统秩序被革除。
C.我们曾对秩序和规则的理解存在问题,使得人心和社会失序,改革开放以后,文明
秩序的建构才逐渐步入正轨。
D.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逐渐转型,中国确立了现代文明秩序,并且对世界
新秩序的形成有着良性影响。
解析:选 D 从原文第一段可知,“中国确立了现代文明秩序,并且对世界新秩序的形
成有着良性影响”说法错误,应该是“到了”这一阶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有相似之处,中国也一样经历过长期封闭和停滞的时期,
然后一系列革命使得社会重生。
B.由资本和科学技术推动的市场经济冲垮了一切闭关锁国的防御,把整个世界都纳入
其中,为非西方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
C.清代,也曾经有一些“造反”“起义”等,但这些和后来的民族民主革命不同,并
没有结束皇权专制。
D.关于国家转型和文明重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应该全面依法治
国,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选 B “为非西方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错误,文中只是说西方文明对非西方世
界有“示范”作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于“现代世界体系”边缘的中国,也发动了一系列革命,对外摆脱了殖民控制实
现民族国家独立,对内铲除了帝制。
B.处于“现代世界体系”“半边缘”的俄国,在一战后期连续发生政治事变,并以“自
上而下”的方式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C.许多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并继承了民族精神的先进人士,因为对传统文化认识简单,
采取激烈地反传统态度,以致否定或丢弃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D.构建文明、自由与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对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进行深入解析和理
解,并能对人类社会秩序的性质及历史变迁进行辩证认识。
解析:选 C 曲解文意,文中说的是“用一种简单的阶级观点看待传统文化”。这些先
进人士这样做的原因是“用一种简单的阶级观点看待传统文化,没有把民族文化与‘封建’
的政治制度做适当区分,没有把人文文化与政治文化做适当区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
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
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
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
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
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
系。《左传》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
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
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
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
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
“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所谓“王道”,就
是用道德来感化四夷。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
以制服四夷。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左传》曾谈到军事
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
轨而昭文德也。”于此可见,“兵”只是昭示“文德”的手段。
“厚往薄来”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条原则。孔子所总结的周朝治理天下的九条纲领中
就有“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关于“厚往薄来”,据唐朝孔颖达解释:“厚往,谓
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君子”(统治者,
有德者)应当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不过,孔子并不否定“利”。孔子所否定
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将“义”置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
利”。而孟子主张,“君子”应持“义”而忘“利”。后来的中国封建帝王,为了表现“天
子有德”的风度,对于“四夷来朝”的行为也就一概施行“厚往薄来”的方针。譬如,十分
节俭的明太祖就曾指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
予之物宜厚,以示怀柔之意。”
儒家文明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如上所述的这些涉外理念,今天对于我们也
有十分宝贵的理论价值。
(摘编自陈尚胜《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既要关注古代的朝贡制度、中国中心主义和儒家的天下观,
也要考虑与之配合的涉外理论。
B.儒家认为,“和”是构建理想天下秩序的思想准则,是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应以
此实现“协和万邦”,使各国和平相处。
C.外交上,儒家主张既要有“王道”,又要有“霸道”,但要“以力辅仁”,即以“王
道”为主,以“霸道”为辅。
D.儒家的义利观批判见利忘义,主张“以义制利”,表现在外交上就是“厚往薄来”,
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
解析:选 D 原文中“厚往薄来”的意思是:“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
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本项“尽其所能来回报对方的深情厚谊”的转述
不正确。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左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重要的是要友善地与邻国相处,以达到“亲仁”
的理想境界,这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法宝。
B.儒家认为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处,故其所倡导的“和”是建立在承认并尊重各国间
的文化、信仰和制度差异的基础上的。
C.明朝郑和率领水军巡游诸国时,对“夷狄之邦”奉行“以不治治之”的理念,体现
了与邻国相处“和为贵”的思想。
D.明太祖十分节俭,但是在赏赐来朝使节时却非常大方,这是为了表现“天子有德”
的风度,以显示对蛮夷之邦的怀柔之意。
解析:选 A 原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的“亲仁”不是一种理想境界,而是处理
好国家关系的方式。本项“以达到‘亲仁’的理想境界”的理解不正确。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协和万邦”“天下一家”“厚往薄来”等涉外理念,是建立理想世界秩序的重要
保证,这对解决当今国际问题的困局有借鉴价值。
B.后世儒者提出的“王者不治夷狄”的主张,虽然与儒家所持的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
但同样显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
C.一个国家要赢得别国的尊重,除了施行仁爱、道义之外,还需要拥有显示国家威力
的军队,因此“弱国无外交”是有道理的。
D.儒家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告诉我们不要计较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大
局,这样才有助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解析:选 A 原文中论述的“涉外理念”并不包括“天下一家”,也没有说“天下一
家”是建立理想世界的重要保证,本项的分析不正确。
专题过关练(四) 时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小,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我们读书的数确实不多,可读微信的
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不然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
是任何地方都有的风景。开会、上课,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
信已经成为了常态行为,更何况与微信有关的工作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
候机室里,盯着微信的时间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打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
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
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件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的便捷,可这种如潮
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让人沉迷。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
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
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时间耗费在微信里,就
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是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不思,睡
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异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的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
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
甚至是一步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转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
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
同一个人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
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为掏了家门
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广泛传播外,在微信里也是频频被转发。可
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
不见了踪影。于是,这件事就给只专注于微信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
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
都在相同水平上面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
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也可以被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
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尽管说得很慷慨,可连基本
的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有说对,但又有谁会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变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成为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
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就转”为噱头,可
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有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
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
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选自《中国人民日报》,2016 年 1 月 21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都有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
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也成
为了常态行为。
C.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
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动。
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
群,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解析:选 C 过于绝对、强加关联,原文第二段为“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
致”,选项却换成了“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
还互转互动”并不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二者间构不成必然联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
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
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C.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
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D.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
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
解析:选 D 扩大范围,据原文第五段尾句可知,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在转发中不见了
踪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选项偷换成了“传播微信的
人”。“传播微信的人”包括“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也包括“看微信,也看网络、报
纸”的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
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B.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
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C.转发微信可以变成很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
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
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解析:选 A 因果倒置,据原文第五段首句可知,“个人间转发的大多是单向的”是原
因而非结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
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
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
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
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
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
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
找。“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
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
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
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
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对他们来说,
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让他们
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
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
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他们可能甫一成
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我深知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有幸生在小康之家,接受高
等教育,因此绝不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更强的同理
心,去理解“网红”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说“网红”肤浅也好,低俗也好,既不是“网红”自己的错,也不是“网红”粉丝群体
的错。社会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形式,也需要有通俗的形式。如果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
雅,更加丰富,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社会阶层差距的根源开刀,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能
过得更富裕,更有尊严,让他们能够有余暇和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试想,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每个人都可以抽
出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那人们又何必要依靠追捧“网红”来
填充自己的心灵?努力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社会,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
红”更有意义。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 年 2 月 26 日 05 版)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红”们以秀脸蛋、秀身材等肤浅的方式走红,并成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追捧的
对象,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
B.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因受到教育水平及经济收入的影响,他们只能在网络上
用一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C.在当下,媒体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他们对“网红”几乎都是持鄙夷和批
判的态度,这也成为现在看待“网红”的一种主流舆论。
D.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通过“网红”发自拍、发美食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现实
和未来的幻想,这是“网红”能够赢得追捧的原因。
解析:选 B “他们只能在网络上用一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说法过于肯
定,原文为“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不对“网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这是由于作者幼时的玩
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B.想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我们就应该从社会层面着手,让身处社
会中下层的年轻人有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C.“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是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下
层年轻人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D.让每个人都能有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这远比坐在清谈
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解析:选 A 对“本文作者不对‘网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的原因分
析错误,就原文看原因是“网红”粉丝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大多数无机会接受精英式
教育。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红”原本是指“网络红人”,没有褒贬之意,然而在当下,“网红”却背负着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
B.如果每个人都能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或抽出时间,摊开书本阅读,
那人们就不必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
C.对高雅文化欣赏的困难,以及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这些都挤压着生活在社会
下层青年人的精神空间。
D.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因此在评判“网红”肤浅与低俗与否
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网红”自己或“网红”粉丝群体。
解析:选 D 从原文来看,“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与“因此在
评判‘网红’肤浅与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网红’自己或‘网红’粉丝群体”两
个分句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2017 高考《考试大纲》将原来选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列入必考内
容,这无疑加大了广大考生备考的难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复习“面”的扩大和复习“量”
的增加。因此,复习中再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单打一”,而应两者兼顾,不可偏废。新
的高考模式决定了必须有新的备考方式,才能在同样的复习备考时间内完成“超倍”的复习
量。
一、为什么要分文体编排
凡是高考考查的,就是有特色的。文体不同,考查的侧重点也不同。高考选中哪一种文
体,必考那一种文体最突出的特征。如考查小说的“三要素”、散文的“语言和技巧”、传
记的“传主的事迹和形象”等等。
按文体复习,能让考生在把握各文体特征的基础上,圈定思考范围,准确调用各文体特
有的相关术语,确保答题不说“外行话”,答题答在圈内,答题答到点子上。
二、为什么不同的文体却按基本相同的理解类、归纳概括类、分析鉴赏类、探究类四大
能力层级归拢考点
首先,我们看一下 2017《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要求
文学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
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
手法
3.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
表达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3.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
和判断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
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
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
己的见解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理解”和“探究”能力在考纲中的要求完全一样(个别不一
样的字词仅是对不同文本的更严谨、更科学的表述),“分析综合”基本一样,“鉴赏
评价”多有不同(其不同是由不同的文体特点决定的,这也正是我们分“文体”复习的
原因所在)。按能力层级归拢考点更符合“一纲”多“本”(文本)的高考考查特点,也
更有利于考点的系统归纳、共性整合和提炼出备考的通性通法。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传统复习模式的弊端
传统复习模式是采取“文体→讲次→考点”逐级细化的三级复习法。我们大致统计一
下,2 类文本考纲要求的文体有 8 种,按文体特征分讲次,每文体大约有 4 个讲次,每讲次
下大约有 3~4 个考点,这样复习下来,上百个考点、上百种技法,看似复习得滴水不漏、
细致无比,这其实没能考虑到考生的承受能力和分辨能力。考生学来学去学混淆,记来记去
记迷糊。随着一个个文体的登台,一个个考点的过滤,到最后,彻底把考生弄晕了,分不清
什么“文”,什么“体”了。个个“通”的结果,往往是个个“松”;法多了等于没“法”,
法多了不知套用哪个“法”。考生陷入多考点细化“乱人眼”、多策略解题“迷人眼”的尴
尬备考困境。
最后,我们看一下“分文体编写、按能力层级归拢考点”的优点
1.无论是哪种文体、哪类考点,只要是能力层级一样,其答题的框架、答题的广度和
深度、答案要点的来源或组织、评卷判分点基本一致。如归纳概括类题目,其宏观要求就是
将要点归纳概括全即可,不必长篇大论细分析,其答题关键在“点全”上;而反观“分析鉴
赏类”题目,除“点全”外,还要对每个点细分析,其主要得分点在“析”和“鉴”上。按
能力层级归拢考点,可将“七十二变”考点、“三十六计”答题策略,统一归拢到 4 个能力
层级下、4 个答题基本框架内,做到怎么问怎么答。在框架内答题,做到“形”正“体”范
——就能解决所有文本答题的共性问题。
2.上面说到,各类文体有各自的文体特征,有各自的答题术语,通过审题,明白了题
目考的是哪一能力层级。在确定好这一能力层级通用的答题模式后,再根据所选文体,准确
运用文体答题术语来填充该能力层级的答题框架,做到考什么答什么,让答案圆润饱满——
就能解决文本答题的个性问题。
附:考纲要求下的 4 大类题目答题规范及通性通法
相关文档
-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素材:易用错成语2021-06-0420页
-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4文言文阅读2021-06-043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2021-06-0413页
-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基础知识积累与巩2021-06-044页
- 全国版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021-06-0422页
- 2013高考语文山东卷2021-06-048页
-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42021-06-043页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文2021-06-047页
-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三__2021-06-047页
- 广东省江门市江门第二中学2018届高2021-06-0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