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1 KB
  • 2021-06-04 发布

2019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用书 (1)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纲 要求 2018 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明确:①了解政论文、 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②注重文本的说 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新增) 考情 研读 1.考查情况。论述类文本年年考,是高考的必考文体之一,所考文本往往在政论文、 学术论文、书评等文体中择其一考查。但 2017 年高考语文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论述类文本阅读也有着非常大的变化,虽然高考的分值和题量没有变化,但试题难 度较以前增大了 2.试题样式。全国卷近些年对论述类文本考查还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7 年 以后,题干有了明显的变化,三道题的命题层次性非常强,第一题侧重对原文内容 的理解,第二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思路的把握,第三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运 用。这也非常符合高考命题的思路,即依据文本的文体特征命题 根据论述类文本专业性强、难读懂等特点,结合考生在做题时耗时长、正答率低的情况, 本部分准备从以下方面突破:首先,明确高考怎么考;然后,根据高考命制选项特点,通过 “阅读技法”来教会考生运用“三位一体”读文本,特别是第二步“微观勾画”,“勾画” 出高考命题点,节省做题时间;最后,根据每种题型特点,运用便捷实用的技法逐一突破三 种题型,又快又准地选出答案。 (2017·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 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 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 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 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 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 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 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 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 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 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 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 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 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 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 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 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解析:选 D。A 项,“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 文只是说“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 响进行伦理审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 府组织”。B 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 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 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公平地分 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还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 的权利”。C 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 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 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解析:选 C。“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 为……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解析:选 B。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是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 为因素的干扰,而气候系统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不能说“如果气候变化公 约……能落实”,后代的需求就能得到保证。 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于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所论述知识的了解或掌 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 能力。其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语言的能力、把握论证的能力以及判断和推理能 力。因此,需要考生先掌握论述类文本相关知识。 一、核心素养 (一)议论三要素 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的。读写论述类文本都涉及运 用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的推理问题。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 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 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有 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 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第三,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中规中矩的论述类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 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 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 论据是用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判断,它是使论题成立并使人信服的理由或根据,它所回 答的是“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可作为论据的判断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已被确认的关于事 实的判断,另一类是表述科学原理的判断(包括定义、公理、定律、原理等)。有些论证是分 层次的,在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过程中,如果引用的论据(第一层论据)本身还不是很明显 真实性的判断,就要引用其他判断(第二层论据)对这些论据进行论证。以此类推,还可以有 第三层论据、第四层论据等。在一个论证中,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论据一般有多个。 3.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 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它所回答的是“怎样用论据论证 论题”的问题。一个论证过程可以只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 (二)论述类文本的常见种类 1.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 的议论性文章。 政论文谈论的是政治问题,因此政论文的国别色彩很浓。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 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指 一般人书写的关于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要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 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 2.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成果,一般有自 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 真实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学术论文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从表达方式上看,虽然以议论与说明为主,但与传统 的议论文不尽相同,又异于现代的说明文,因为它的说明、记述、引用(包括图表、模型等) 旨在进行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 3.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 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或是针对几件事情、几 个问题进行评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说后议。 4.书评,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 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书评不同于读后感, 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几部分。 书评采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来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籍的 特色等。 二、“思、勾、串”三位一体——快速读文,节约时间 高考对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 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学习论证,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 相关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前面讲了“高考怎么考”,我们知道了高 考命题新动向,因此,这里重点培养考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考生在文本中抓命题点 的“第六感觉”,让考生的思维无限接近命题人,面对一段话或一个词语,达到“一看就知 是命题点”的境界,让考生读文时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内养成抓关键点的习惯,为后 面的解题锁定比对区间做好准备。因此,可以采用“宏观思考——微观勾画——迅速串联” 三位一体读文法,表面上看是三个步骤,实际操作过程中是三个方位同时进行的,所以称为 “三位一体”读文法。 宏观思考 宏观思考,就是在开始读文本前就思考三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或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 度是怎样的。 ②行文中作者为突显论点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③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手段和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立场的,就是文章依照怎样的顺 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也就是文章是怎样论证的。 微观勾画 微观勾画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勾画可能是高考命题点的关键信息文字,具体如下: (一)勾画关键词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括词(多数、少量、部分、凡、凡 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数量、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已经、将来、正在、目前等表时间 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一定、或许、如果、必然、预计等表判断的词语)。 (4)代词(这、那、它、其、如此等)。 2.文中反复强调的词 这类词往往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意思。 (二)勾画关系 关系包含“概念之间的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 1.概念之间的关系 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勾画文本中的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注意它们自身内涵以及与其他概 念之间的区别。当然,这里所说的“概念”比较宽泛,是指语境中的概念(称陈述对象也可), 因为有些选项会着意考查特殊语境造成的同义“概念”现象。 2.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1)因果关系:特别注意标记“因为”“因此”“……的原因”“因而”“由于”“从 而”等领起的语句。 (2)转折关系:注意标记“虽然……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领起的 语句。 (3)并列关系:注意标记“也”“又……又……”“一方面……另一方面……”等领起 的语句。 (4)递进关系:注意标记“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不 仅、不光)……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等领起的语句。 3.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 就是勾画文中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 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段落关 系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引起 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 把握文脉。 (三)勾画论点论据 1.勾画论点 论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发表的观点。一般是一文一个中心论点,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 绕着这个论点来展开议论。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达,也有短论找不到论点句的,这是潜在论 点的写法。一般来说,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 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不过, 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 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 2.勾画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 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 实等充当,称为事实论据;一类是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称 为道理论据。因此,在阅读时,圈注“如”“例”等句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如果…… 那么”,表比较、对比、引述等句可迅速把握道理论据。这样可迅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及其 观点。 迅速串联 迅速串联的目的就是理清思路,把握大意。也就是文本读完后,再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句 或浓缩的每段内容,迅速串起各段内容,从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大意,为阅读 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出该内容在文章中的大致位置做准备,更利于做第二个选择题。 三、读文示范 阅读论述类文本的第一步好把握,关键是第二步、第三步,这里重点示范第二步读文技 巧。 第二步 第三步 勾画文中关键信息点 勾画理由 迅速串联 (2017·高考全国卷Ⅲ)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 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 为核心...(1)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1)“以人为核心”修饰限制 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命题 者可能有意删去,扩大“新型 城镇化建设”的范围。 全文的论点在第一自然 段结尾处:要在城镇化进程中 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 “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 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 镇化的软肋。一些..(2)乡村在 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 焕然一新,但.(3)...很多曾经让 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 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 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 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 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 “乡愁”变成“乡痛”,一个 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 化乡村记忆。(4)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 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 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 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5)如. (6)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 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 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 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 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 机整体。(7)这些乡村记忆是 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 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 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 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 感的尊重。(8)至于哪些乡村 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 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 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 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 合甄选。(9)在新型城镇化建 (2)“一些”是表数量的词 语,命题者可以在命题时有意 删去,就变成了“乡 村……”,范围扩大。 (3)“虽然……但……”是转 折关系,表露出作者的观点是 强调后句,命题者可以从两个 方面命题:一是逻辑关系方 面,把转折复句转变为其他关 系的复句;二是在观点结论方 面命题,变化作者的观点。 (4)这是本文的中心句,是全 文的核心,有引领下文的作 用,措施是“留住、呵护并活 化”,这既可以在论证思路上 命题,又可以在观点结论范围 方面命题,第 1 题的 A 项就是 在观点结论范围方面命题的。 (5)波浪线句是本段论述的主 要内容,也暗含了论证的层 次,这两者是并列关系,这也 是命题者关注的重点,第 2 题 B 选项就是从这方面命题的。 (6)“如”表明后面的内容是 举例论证,注意例子论证的观 点即可。 (7)这句是结论句,具体表明 了物质文化记忆和非物质文 化记忆的关系,第 2 题的 B 选 项后半句就是从这里命题的。 (8)注意品味这句中的“它 们”所指代的内容,命题者喜 欢在指代方面命题。同时,注 意“它们”和“情感的尊重” 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那“乡村记忆”是什么, 为什么进行“乡村记忆”,怎 样进行“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什么 呢?是乡愁的载体,第二自然 段的第一句话就回答了这个 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乡村记 忆”?文本的第二自然段把 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记忆 和非物质文化记忆两个方面 进行了论证。文本中有非常明 显的提示性标志词语“一方 面”“另一方面”。 那怎样进行“乡村记 忆”?文本的第三、四自然段 从“呵护”和“活化”乡村 记忆两方面层进式地论证这 个问题。文本的第三、四自然 段的开头,就摆出了本段的中 心句,第三自然段中的“仅仅 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 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 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 ‘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 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第四 自然段中的“如果说留住和 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 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 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 留住乡愁”。 这样,文本的论证层次就 非常清晰了,文本采用了总分 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 前期规划。 仅仅..(10)留住乡村记忆 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 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 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 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 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 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 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11)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 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 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 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 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 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 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 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 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 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 感与归属感。(12)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 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 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 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13)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 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 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 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 “文”“人”“居”与 “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 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充满生机活力。(14)这需要 之间的关系,这里想说在城镇 建设中留住乡村记忆,就留住 了乡愁,城镇建设和人的情感 并不冲突,第 3 题的 A 项就是 从这方面命题的。 (9)这句话是结论句,含有作 者的观点:哪些乡村记忆真正 值得保留需要评估和甄选,但 没有论述甄选的标准。把握好 这个关键句,就能判断出第 2 题 C 选项的正误。 (10)注意“仅仅”的内涵,是 说这些还不够,这是命题者关 注的关键词之一。 (11)作者的观点句,呵护乡村 记忆,需要对集体记忆场所定 期维护,这是呵护乡村记忆的 一种方式。观点句和结论句是 命题者的关注焦点之一,第 1 题的 C 项就是从这里命题的。 (12)本句是本段的结论句, “既要……又要……”是并 列关系,二者并重,这是逻辑 方面的命题点。 同时,这一结论句是呵护乡村 记忆的目的,不是活化乡村记 忆的目的,命题者喜欢在这里 偷换概念,第 3 题的 B 项就是 从这里命题的。 (13)过渡句,既表明了论证的 层次,又引出了这段的中心 “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 极型的留住乡愁”。 (14)这是活化乡村记忆的具 的结构形式,在具体论证过程 中又采用了“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办”的层进式 论证方式。 把文本的论证思路理清 楚,掌握每一自然段的论证结 构,再根据掌握的论证方法, 就能又快又准地得出答案。 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15)....配 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 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 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 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 愁》) 体做法,解决论述类文本“怎 么办”的问题,是命题者关注 的热点,第 3 题的 C、D 两项 都是从这里命题的。 (15)关注“之”所指代的内 容是“活化乡村记忆”,第 1 题的 D 项就是从指代方面命 题的。 四、真题试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解析:选 C。A 项,“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理解错误。 由第一段末句“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 忆”可知,在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中,要想不留下“乡痛”,应该做的是“留住、呵护并活化 乡村记忆”,而不是“兼顾人文保护”。B 项,“乡村记忆……必须完好保存下来”以偏概 全。由第二段中“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进行综合甄选”可知,乡村记忆中有 一些是不值得保留的,所以乡村记忆不必“完好保存下来”。D 项,曲解文意。由第四段“活 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 活力……产生新的凝聚力”可知,活化乡村记忆应对原来的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 级并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而不是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解析:选 C。C 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无中生有。由原文第二段“至于哪些乡村记 忆真正值得保留……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可知,文章只是简单阐述了用综合甄选的 方式保留乡村记忆,并未举例具体说明综合甄选的标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解析:选 B。B 项,“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偷换概念。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如果游 子在城镇化的故乡中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说明的应是故乡“已呵护了乡村记忆”,而不是 “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2017 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在论述类文本方面命题思路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题侧重 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第二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思路的把握,第三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 运用。而解答每一题时,思路技巧又不一致,因此需要逐一突破。 突破一 突破局部区域选项——注重细节五比较 解答高考论述类文本题目需要用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代入原文或原文的相关区域进行比 对,但是一般论述类文本选择题以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形式出现,有些看似接近文本原句 的语言形式,却在表意上与原句大相径庭。这类题目往往题干要求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类的,2017 年开始往往是在“第 1 题”的位置出现,这类题目命题者常常通过对原 文重要信息的转述、概括、解说、重组、变形等来命制题目选项,在命题过程中往往对原文 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篡改或者进行一定的扩大、删减等,这类选项在原文的区域也往往是涉及 局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重细节五比较”。 注重细节五比较,就是把四个选项代入原文的相关的局部区域,在词语、概念之间等细 节之处进行比对,研究选项信息的转换是不是与原文“等值”。这种“等值”当然不是物理 意义上的“等值”,而是内容逻辑上的等值。在具体比对时,思维趋向是命题者往往设置“干 扰项”,这是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类型。高考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有意把另外三个选项设 置成“干扰项”, 这些“干扰项”往往呈现为以下错误类型: [类型解读] 命题者设计这类选项时,故意增删、变换、改动文中表示范围大小或程度 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常常以整体代部分 (或相反)、以一般代个别 (或相反)、以普遍代特 殊等。 [细节比较] [选项信息] [原文信息] 勾画选项与原文重要词 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的表程 度、范围、数量、频率等的关 键词;然后比对选项句中和原 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 键词,如“全部、都、全、一 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 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 能、似乎”等。 [典例 1] (2017·高考全 国卷Ⅱ,选项 T1—C)明代社 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 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 较开放和进步。 判断:错误 细处比对:“明代社会往 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错误。原 文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 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 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 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 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 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 一个新的认识。 保守的”,此处扩大了范围。 [类型解读] 命题者设计这类选项时,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 说成既成事实,就是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已经发生的事实”,或者把“可能发 生”转述为“一定发生”,也可能反之。 [细节比较] [选项信息] [原文信息] 勾画选项与原文中一些 表时间、结果等的关键词;然 后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 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 词,如“已经、曾经、过去、 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 前、之后、一定、必将、可能、 估计、如果、未必、完成、成 功”等。 [典例 2] (2015·高考四 川卷,选项 T6-A)儒家经典 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 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 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 条件。 判断:错误 细处比对:“这是中央集 权统一的条件”错误。原文是 “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 与 中 央 集 权 的 统 一 相 适 应 的”“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 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也就 是说“中央集权统一”之后, 为了国家政治的需要,汉王朝 才把“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 宣布为国家经典”,选项把其 当成了先行的条件,混淆了时 态。 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 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 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 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 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 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 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 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 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 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 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 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 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 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 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 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 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 以明确确立。 [类型解读] 命题者设计这类选项时,有意将原文材料中肯定了的事情加以否定,或者 将否定的事情加以肯定。 [细节比较] [选项信息] [原文信息] 注意区别原文中作者对 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 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 句,关注否定性词语。比对选 项句中和原文中出现的含有 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 [典例 3] (2017·高考全 国卷Ⅱ,选项 T1—B)原料本 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 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 文化已无关系。 判断:错误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 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 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 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 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 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 有、没、无、无非、拒绝、妨 碍”等。 细处比对:“此时青花瓷 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错误。 由原文第二段的“一种海外 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 土的时尚”可知,外来文化影 响着青花瓷的发展,不能说 “无关系”。 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 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 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 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 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 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 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 界时尚。 [类型解读]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 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 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细节比较] [选项信息] [原文信息] 选项句与原文中的句子 往往相差很少,仅仅增加、减 少一两个词语,甚至是增减了 “的”“了”等虚词;或者换 了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而 改变了意思。 [典例 4] (2017·高考全 国卷Ⅱ,选项 T1—D)中外文 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 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 向多元转型。 判断:错误 细处比对:“从而推动了 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错 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成功推 动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 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仅 仅是“例证”而非“转型”。 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 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 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 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 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 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 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 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类型解读]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往往在一些指代词上作文章,选项句对文中一些指代 词的“指代内容”在范围、类别、程度轻重上有误。 [细节比较] [选项信息] [原文信息] 关注选项句或原文中表 指代意义的关键词。如“这、 这些、此、与之相反”等。注 意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 内容”表述是否正确,是否在 类别上、程度上、范围上等方 [典例 5] (2017·高考全 国卷Ⅰ,选项 T1—C)气候正 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 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 设定义务。 判断:错误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 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 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 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 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 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 面有误。同时,还要注意让考 生先掌握命题人有意设置的 “错误项”,就是在具体比对 时要有思维趋向。 细处比对:“而且要为后 代设定义务”,由原文第三段 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 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 定义务”中的“其”指“后代”, 原文是不为后代设定义务,选 项是为后代设定义务,虽有 “混淆是非”之嫌,但更主要 的是没有理解“其”的指代内 容。 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 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 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 非为其设定义务。 [课堂巩固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周兴杰 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 音”。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 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 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 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 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②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 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 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 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当作 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 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 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 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 世纪 80 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 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 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文本的某些细节,而选择性地 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 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④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 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 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 T 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 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 “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 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⑤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 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 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唱和 MTV 翻拍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 “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 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选自 2017 年 3 月 6 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节) 1.下列对“知音”和“粉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知音”只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 旨。 B.“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没有主 观随意性。 C.“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 理性、客观。 D.“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 原作相媲美。 解析:选 D。A 项,“只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错,原文为“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 题”;B 项,“他们的辨别方式没有主观随意性”错,原文为“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 C 项,“‘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绝对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 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 B.文章第①②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令读者在开 篇便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C.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更清晰的认识,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 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D.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 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解析:选 A。“知音”叙述并不生动详细,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音”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上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知音”,创作 者希望能有“知音”。 B.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他们不仅会欣赏原作本身,还会消费与之有关的衍生产品。 C.金庸的“粉丝”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 小说被淘汰。 D.如果知音的生产力完全释放出来,知音不仅能够创作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也能创作其 他类型的新文本。 解析:选 D。D 项,原文为“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 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论述的是知音生产力的表现,文章没有论述知音生产力“完全释 放”问题。 突破二 突破论证类选项——据文依题,由“此”及“彼” 对论证的考查是 2017 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新的考查内容,论证是作者运用论据证 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式,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高考对任何一种文本的考查都要依据文 本的文体特征命题,论述类文本也不例外,所以对论证的考查是必然趋势。既然高考依据文 本的文体特征来命题,考生也完全可以依据文本的文体特征来答题。因此,需要考生据文依 题,由“此”及“彼”,概括对应,来突破高考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类题型。 一、核心素养 既然论证是逻辑过程和方式,它就有一个由“此”及“彼”的过程和方式,所以考生要 关注的,就是它的由“此”及“彼”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 论证是逻辑过程,涉及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思路,因此,需要考生掌握: (一)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关系类型 意义解说 关注关键词 因果关系 原因产生结果 因为、所以、因此 前提条件关系 实现事件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只要、就可以、才能 目的关系 做事都有目的 为了、使 顺序关系(承接关 系) 事件发生有先后的顺序 然后、之后 并列关系 几句之间是横向存在的 同时、又……又 选择关系 按照目的进行选择 还是、不是……就是、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 一步步地加强或增加性质 不仅……而且、不但……还 转折关系 先肯定,然后部分否定 但是、可是、却、然而、虽然……但是 假设关系 两句之间是假想的情况 如果、假如、要是、如果……那么 (二)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结构 安排 关系类型 子类型 具体特点 相承关系 承接关系 由观点到分析是相承或层层递进的,也有可能段落 之间是相承或层层递进的递进关系 相并关系 并列关系 文章段落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 对照关系 相属关系 总分关系 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 (三)辨识论证方法 考生还需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或论题的方法,它所 回答的是“怎样用论据论证论题”的问题。常用的论证方法: 类型 内涵 事实 论证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 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 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 结论。 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 举个别事实: (1)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 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 (2)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 理论 论证 理论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就是将归纳所得的论点,用人类已知的科学 原理去衡量。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论据。 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理论论证的论据还可以是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 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比较 论证 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 另一类是对比法 ①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 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 具有 a、b、c、d 的属性,B 具有 a、b、c 的属性,所以,B 可能具有 d 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 理。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 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类比论证中的类比对象应 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属性,要防止出现机械类比的毛病 ②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则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 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对比可以分为横向比较和纵 向比较,前者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后者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 的比较 比喻 论证 比喻论证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之理。在比喻 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 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 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比喻论证是以比 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式 因果 论证 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 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 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 二、解题指津 三、解题示范 例:(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首先,据文,把握由“此”及“彼”的过程及方式。 原文勾画 把握由“此”及“彼”的过程及方式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 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 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 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1)从历史事实来看, 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 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 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 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 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 审美观念的更新。(2)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 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 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 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 瓷器的代表。(3)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 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 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 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4) (1)提出话题:瓷器的兴盛。 (2)“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写出 了航海的作用。 (3)把明代瓷器和元代瓷器比较,进一步 论证郑和远航对瓷器发展的作用。 (4)“由此可见”表明下面这句话是对 上文的总结,属于作者结论性质的语句,论 证了郑和远航的三个意义:青花瓷崛起、推 动文明大交融、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 的创新发展。也表明这一段采用了分总的论 证结构。 (5)第二自然段论述青花瓷成为世界风 尚的三大原因:民窑的崛起、商业化模式、 风格变化。这是第二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6)“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 志”既是过渡句,又是论证的中心。 (7)以青花瓷崛起的事例来论证明初文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 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 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 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 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 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 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 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 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5)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 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6)因 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 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 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 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 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 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 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 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 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7)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 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 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 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 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 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 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8)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化的兼容性。 (8)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亚非掀起中 国风、欧美兴起中国风。用这两次高峰来论 证瓷器崛起的影响。 其次,依题,概括对应。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第一步,方格内为标注的 选项关键词) 解题思路展示 第二步 第三步 判断对错 A.文章 第一段 通过 元明 两代瓷器的比较 ,论证 了 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 的关系 。 通过标注的关键词, 可以看出本选项的答 题区域在第一自然 段。第一自然段重点 论述了郑和下西洋对 青花瓷的影响。在具 体论证过程中,运用 了对比论证,把明朝 的瓷器和元朝的瓷器 进行了对比,这在 “首先”中已经阐 述。但本段的主要目 的在“由此可见” 句,这是本段的结论 句 “论证了瓷器发展与 审美观念更新的关 系”错误。由原文 “由此可见,青花瓷 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 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 的硕果,中外交往的 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 融的同时,也推动了 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 的创新发展”可知, 通过比较,论证的是 青花瓷的发展和中外 交往的繁盛有关。“审 美观念更新”是郑和 下西洋对瓷器的作用 错误 B.文章从 民窑崛起 、 商业化 和 风格变化 等方面论述了 青花瓷成为 世界时尚的过程 。 通过选项中标注的关 键词,可以看出本题 的答题区域在第二自 然段,第二自然段共 三句话,论述了青花 瓷兴起的三大原因, 这在“首先”部分也 已经分析 通过比对可以看出, 选项标注的关键词在 原文都能体现出来, 从而可以判断此项的 正误 正确 C.文章论述 青花瓷崛起 的轨迹 ,为 中外交往推动 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 提供了 例证 。 通过在原文找寻关键 词,可以发现此项的 答题区域在第三自然 段。此段以青花瓷崛 起的轨迹为例,重点 论述时尚兴盛则是社 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在论述过程中又以青 通过比对,选项“青 花瓷崛起的轨迹”对 应的是原文“青花瓷 的两次外销高峰”, 两次“高峰”有中有 外,这在原文也能找 到依据;选项中的后 两个关键词直接对应 正确 花瓷与明代的关联为 例 原文的最后一句话, 因此可以判断此项的 正误 D.文章 提出问题 之后,分析了 青花瓷崛起的原因 ,并论证了 崛起带来的影响 。 第一自然段提出了 “瓷器的兴盛”问题, 这在“首先”部分已 经解析,第二自然段 写青花瓷崛起的原 因,第三自然段写青 花瓷崛起对社会的影 响 此项考查对全文论证 思路的把握,通过分 析概括各个自然段的 段意,就能明确文本 的论证思路,进而可 以断定选项的正误 正确 答案:A [课堂巩固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品和人品 肖瑞峰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 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 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 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 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 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 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 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 “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 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 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 系在一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 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 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 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 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 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 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苏轼而不是苏辙。在苏轼的眼里,弟弟的文章超过了他,而世人不理解。 后来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就太多了,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 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 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 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 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 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 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 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 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 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 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 的非正常行为。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 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要正诗品 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 (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作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史 实,也很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 B.世人以为苏轼的才气胜于苏辙,苏轼却认为苏辙的文章超过了他,苏辙其文如其为人, 诗品和人品达到了统一。 C.李白、刘禹锡的“文如其人”和潘安、赵构的“言非心声”形成了对比,说明了“诗品 与人品”能完全统一。 D.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 离的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 解析:选 B。A 项,原文是“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C 项,“能完全统一”错, 应该是并不能完全统一;D 项,根据原文“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 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可知“言非心声”的现象并非只要 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就可以解决的,“只要……就”过于绝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文如其人”和“言非心声”两个角度论述了诗品与人品的联系。 B.本文第一自然“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引出了人品和诗品的问题,第二自然段却具有 总领全文的作用。 C.本文运用大量事实论证,就是为了突出强调作者“欲醇诗品,先正人品”的主张。 D.本文主要采用了递进论证的方式,逐步揭示出关于人品和诗品的问题,层次清晰。 解析:选 D。文章主要采用的是对比式论证方式,把“文如其人”和“言非心声”进行了对 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品与人品是可以统一的,这是对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追求。 B.诗品与人品也有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C.诗品出于人品。诗如其人,从作品中就足见其人的品质、德行,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 造出优秀的作品。 D.诗人应尽量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加强道德修养,实 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解析:选 C。“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此推断于文无据。“诗如其人” 错,文中说“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 突破三 突破观点迁移运用类选项——吃透文本,合理推断 论述类文本观点迁移运用类题目是近几年新考查的题型,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 3 题的位置出现。它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文本,是否真正把握文本观点的能力以及考查考生 的推断能力。对论述类文本观点或结论进行推断,需要对文本内容的具体理解、对相关信息 的准确索检,以及相关知识的储备和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这四个方面是基本的要求,缺一 不可。不仅要会读,而且要会思考,会探究,会从旧知中获得新知,具有从事研究性学习的 能力和素质。 一、核心素养 (一)了解选项特点 1.选项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的文字,有的选项是对文本观点或结论的再分析论证, 需要根据文意来推断;有的选项是跳出文本,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 2.选项本身都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考生具有亲切感和现实感,同时又与文本 观点紧密结合。 (二)认识选项的转述(表述)方式 一般论述类文本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把握文 本的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到试题中,选项的表述不可能照录原文语句, 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或隐或显)的转述。选项常用的转述方式有三: 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1.概括式转述 概念含义 选项设置 原文信息 谨记方法 概括式转述,就 是将原文具体的 表述加以抽象 化,提炼其本质, 上升到一般认识 的转述方式。表 现在语言形式 上,是从一大段 文字或一个较长 句子中抽取关键 词语,重新组织 成一个相对短小 的句子 (2016·高考全国卷 Ⅰ,选项 T1-A)殷墟甲 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 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 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 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 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 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 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 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 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 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 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 而深远的影响。 判断这一转述是否 切合原文语意,一要 注意这种从具体到 一般的提升是否符 合作者的观点,也就 是这种一般性的结 论是否可靠;二要看 由抽取的关键词重 新组织的句子是否 符合原句的整体大 意,是否符合原句中 的词句之间的组合 关系 比对分析:选项中“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 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对 原文第一段“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 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 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内容要点的理解和概括。这一概括式转述与原文语 意一致 2.具体式转述 概念含义 选项设置 原文信息 谨记方法 具体式转述,就是 将原文中抽象概括 的内容用具体的事 例加以表述的转述 方式。从某种意义 上讲,它是对原文 某一个概括性观点 和结论的例证,在 很多选项的表述 中,具有阐释的性 质 (2014·高考全 国卷Ⅰ,选项 T3 -A)亚里士多德 认为悲剧具有 “净化”作用。 他所说的“净 化”,不是指受 众在生理上的发 泄,如呼喊、哭 泣等,而是指他 们道德、精神和 情感的提升。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 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 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 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 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 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 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 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 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 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判断具体式 转述是否恰 当,主要从观 点和材料是 否统一,材料 是否切合原 文表达意图 的角度去思 考 比对分析:选项第二句是对“净化”的具体阐释,通过具体例 子阐释“净化”是指心理的净化而非生理的净化。这一具体式 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 3.同义变式转述 概念含义 选项设置 原文信息 谨记方法 同义变式转述,就 是采用不同的语言 形式,对原文语句 内容不作变更的转 述方式。这种转述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 说的“换一个说 法”。同义变式包 括因果倒置、条件 与结果转换、变换 主体重组句子、长 句与短句互变等形 式 (2014·高考全国卷 Ⅰ,选项 T2-B)在罗丹 的《马身人首》雕塑中, 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 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 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 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 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 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 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 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 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 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 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 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 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 主要因素。 判断同义变式 转述是否正确, 关键在于判断 转述的句子与 原文是否“同 义”。应特别注 意的是,对摘抄 原文较多、结构 形式类似的选 项,不能盲目认 同;而对那些换 了说法,换了表 达形式,在原文 中找不到相应 词语和句子的 选项,也不能轻 易否定 比对分析:选项是将原文“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 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 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 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这句 话,通过同义变式转述而形成的。这一同义变式转述 与原文语意一致 (三)推断类设题方式 1.对原文中的说法变换叙述角度或表达的方式。 2.有些选项是对部分信息的片面理解,或对整体材料中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作用等进 行夸大,从而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3.有些选项是对原文有关材料进行错误的引申与分析,推断出错误的发展趋势。 (四)议论文论证观点常用的“三大”推理方法 1.归纳推理:归纳是从个别对象推知一类对象,从个别性知识推知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 规律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归纳推理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2.演绎推理: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根据一类事物都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 这类事物中的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 3.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已 知其中一个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由此推知另一个事物也可能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 (五)掌握推断形式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过程可以只包含一个推断,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断。这就需要 考生掌握常用的推断形式: 推断形式 意义解说及关注特征 假设形式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 因果形式 推理形式是由因到果还是由果到因,关注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 是否在同一位置以及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 条件形式 充分条件:A 可以推导出 B,A 就是 B 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B 可以推导出 A,但是 A 不能推导出 B,A 就是 B 的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A 可以推导出 B,B 也可以推导出 A,A 就是 B 的充要条件 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 只有……才……”等 反证形式 反证是“间接证明”一类,是从反面角度的证明方式,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 从而得出矛盾。这往往和假设形式一起运用,需要关注“如果、假若、倘若” 等 (六)了解推断不能成立的“四大”原因 原 因 解 说 举 例 以偏 概全 指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 整体的,到了选项就成整体 或局部了 原文: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 来好处 选项:沙尘暴被人类利用 分析:原文是部分现象,选项是对全体的断定 混淆 不同 语气 使用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 “可能”“大概”“也 许”“差不多”“将 会”——推断可能成立,因 为使用了表示必然语气的限 制语,如“一定”“必 定”“肯定”——导致推断 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 原文: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 来好处 选项 A:因为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 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利用 选项 B: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 带来好处,因而在其他地区也有可能被人类利用 分析:选项 A 语气太肯定,选项 B 为或然语气,限 制区域,则能成立 不合 常理 常理就是一般的规律,人们 的认识规律 原文: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 吹向大陆 选项:风将大陆沙尘和海洋水汽相互吹向对方,这 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分析:“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 汽吹向大陆”,不可能“使海平面逐渐升高”,这 不符合常理 相悖 原文 判断选项推断或说法是否与 原文符合,一定要吃透文本 内容 原文:歌德曾说“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 远是人犯下的” 选项: 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 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造大自然 分析:文本引用歌德的名言,意在强调“人为活动 的干预”对环境造成影响,警醒人们要注意生态平 衡;而选项的前提却歪曲理解了原文,推断自然也 就与原文相悖 二、解题指津 “三步走”完胜观点迁移运用类题目 第一步,确定选项区域 把握选项对原文的再分析运用或所陈述现象或事件背后隐含的观点,从而确定选项区 域。选项都很难在文本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匹配的文字,做题时需要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 在文中找到大体的对应区域。根据文章观点或结论进行推断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这是一种 推理。有时选项中虽然也引用文本中的某些语言表述,但不是侧重于确认表述是否符合原意、 语言转换是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而是侧重于思考由原文能否推断出某一方面的新的认知或 结论。因此,仅仅把选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词语、句子等)进行简单对照的方式,将无 法保证推断的正确;还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推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是否一致。 第二步,吃透原文观点 考生要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如每段的首句或尾句,这些语句中蕴含着观点或结论; 考生还要区分文本中的观点句与论据句;还要区分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有时文本中会列出 若干人的观点,有的赞同,有的否定,要注意区分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观点是作者的。 吃透文本,还要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这是解答这类试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文本 中,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现成的表述,但总该有一定的暗示。解 题中就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细致体会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或 者是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的看法;或者是 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而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第三步,比对分析两观点 根据原文对观点的论证分析与选项进行比对,看选项的观点(分析论证所要表达的观点 或文外所设论据所要证明的观点)是否与原文的观点匹配;有的选项还不能只看选项的观 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文意,还应当注意推断关系是否成立,要求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 行由此推彼、由已知推未知的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合理推断。这种推断关系,往往表现 为论据与观点的推断,具体做题时还是需要比对,不过多侧重于比对依据和结论,看内容是 否符合、推断是否成立。具体比对如下: 比对特征 思考趋向 比对方向 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陈述 对象、被陈述对象的位置 张冠李戴 注意选项是否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 述对象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 比对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 是否有依据 无中生有 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 项所说的依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 以偏概全 文中的观点能找到,但故意夸大事物实际的地 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从而与作者所要阐 述的观点或所用的论据不一致 比对选项推断形式 以偏概全 混淆语气 不合常理 相悖原文 看选项前后句之间的推断形式是哪种方式,再 回到原文看原文的推断形式、推理方法,进而 比对选项观点的得出是否与原文相匹配 这三点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很难截然分开,在找对应区域时,往往就要把握选项观点和 原文的观点,以及它们的推断方式。 三、解题示范 例:阅读 2017 年高考全国卷Ⅱ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文本见“突破二”),完成后面题 目。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 项 解题思路展示 第一步:确定选 项区域 第二步:吃透原 文观点 第三步:比对分析两 观点 判断(对错) A.如果不是下西 洋使青花瓷作为 商品大量生产和 外销,青花瓷可 能就不会崛起。 选项中的“下西 洋”“青花瓷作 为商品大量生产 和外销”“就不 会崛起”等出现 在原文第一自然 段 作者在第一自然 段的观点是最后 一句话,“由此可 见”,表明下面 就是作者的观点 ——郑和下西洋 有三大意义:使 青花瓷崛起、推 动文明大交融、 推动了生产技术 根据选项中的“如 果”, 可知选项是 对第一自然段作者 观点的假设分析,原 文有对作者观点 “青花瓷崛起”的 正面分析“作为商 品的青花瓷大量生 产与外销”,可见选 项与原文观点一致 正确 与文化艺术的创 新发展 B.时尚兴盛是社 会快速变化的标 志,可见青花瓷 兴盛的成化年间 社会变化很快。 选项中的“时尚 兴盛”“社会快 速变化的标志” 等出现在第三自 然段开头,“成化 年间”出现在第 二自然段,表明 选项答题区域在 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作者 论述的是青花瓷 成为时尚的原 因,第三自然段 论述的是青花瓷 崛起的意义 选项中“时尚兴盛 是社会快速变化的 标志”的确在原文 第三自然段的开头, 但是此句的前面还 有“一般来说”, 选项中没有了“一 般来说”这一限制, 前提内涵范围被放 大,以此为依据推出 的结论不一定符合 事实;同时,原文是 由青花瓷成为时尚, 推断出“一般来说” 意义上的“时尚兴 盛”,属于由特殊推 导出一般的归纳推 理,选项是由一般推 导出特殊的演绎推 理,推断方法也不对 错误 C.青花瓷外销掀 起世界性的中国 风,可见青花瓷 对明代的世界影 响起了重要作 用。 选项中的“外 销”“世界性的 中国风”“明 代”等出现在第 三自然段,表明 答题区域就在此 段 第三自然段写青 花瓷崛起对社会 的影响 第三自然段以“青 花瓷外销掀起世界 性的中国风”为例, 论证“时尚兴盛则 是社会快速变化的 标志”;以明代为例, 论证“青花瓷对明代 的世界影响起了重 要作用”是正确的 正确 D.青花瓷在明代 引领了世界时 尚,由此带来的 选项中的“青花 瓷”“世界时 尚”“多元和开 第三自然段以青 花瓷崛起对社会 的影响为例,论 选项在原文第三自 然段有直接对应的 内容“成为中国传 正确 启示是,应注重 社会的多元和开 放。 放”等出现在文 本的最后一自然 段 证社会的多元性 统社会从单一走向 多元的例证”,这属 于举例,论证的观点 是“社会的多元”, “开放”二字与原 文“明初往往被认 为是保守的……有 一个新的认识”符 合,从而可以推断此 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B [课堂巩固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8 000 多年以前,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 了彩陶艺术,彩陶上面的鱼纹、网纹、鸟纹、太阳纹等图案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被赋予祭祀、 祈佑、崇拜、吉祥等含义。早期先民对于未知的自然界,有太多的畏惧和害怕,不懂得刮风 下雨的原因,不知道雷鸣电闪的奥秘,不明白生老病死现象,只能求助于神灵,于是便出现 了图腾崇拜,远古图饰多为先民们崇拜的图腾及生产生活场景。从数千年前的彩陶、青铜器、 玉器,到后来的漆器、金银器、木器、纺织品等都不乏各式精美的装饰图案,人们千锤百炼, 精雕细琢,图案纹样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 的社会面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具有民族的文化特色,饱含了丰富的造物思想。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题材广泛,从动植物、器物、人物、风景到几何纹样,或神秘威严, 或浪漫绚丽,或清新自然,或典雅繁复,人们生活中见到的或想到的无所不包。图案中蕴含 着丰富的寓意,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意趣横生,赏心悦目。 动植物是古代装饰图案常用的题材,动物类的装饰图案大多是一些祥禽瑞兽,龙、凤最 为常见,常用的还有被当作长寿仙鸟的鹤、被当作报喜鸟的喜鹊等。蝙蝠和寿桃组成的图案 寓意“多福多寿”,蝙蝠和古钱寓意“福在眼前”。大象性情柔顺安详,象驮花瓶图案寓意 “太平有象”。鹿也被认为是长寿仙兽,常被用来表达祝寿、祈寿的意愿。作为装饰图案, 竹不仅常与松、梅组成“岁寒三友”,还可与松、萱、兰、寿石组成“五瑞图”; 桃又称寿 桃,寓意长寿,常与蝙蝠、双钱组成“福寿双全”。石榴是多子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 月季四季花开不断,瓶插月季常用来寓意“四季平安”。葫芦以其子多蔓长而被当作子孙绵 延的象征,蔓谐音万,蔓上结葫芦寓意子孙万代。 造型优美、寓意吉祥的器物也是常见的装饰图案,如“八宝”“八吉祥”“如意”“八 卦图”等,这些器物多与佛教、道教有关,取辟邪防灾、逢凶化吉之意。吉祥文字类图案是 以吉祥祝语直接进行装饰,我国的文字结构符合图案的构图法则,笔画的长短、粗细、疏密、 转折富有节奏和韵律,各种不同字体的书法又各具美感和神韵,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如寿 字、喜字、百福图。 除以上题材外,几何图形、神话故事以及山水、楼台、人物等也用作装饰图案。装饰图 案大都具有意境,有一定的思想渊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装饰图案是中国 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由祭祀、崇拜、图腾逐渐演变为具 有审美特性的装饰图案,古代人们在陶器、石刻、木雕、玉雕、年画、刺绣、建筑物、家具、 服饰等物品上用线条表现、色彩渲染,运用借喻、双关、象征及谐音等手法,最终形成一定 格式的图案,寄予吉祥如意、喜庆幸福的美好寓意。在中国当下的设计领域中,对传统图案 的借鉴和运用随处可见,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图案更是现代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艺术资源。 (摘编自严旭《中国传统装饰图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最早是原始人在彩陶上记载生产、生活情况的各种纹样,这些纹样包 含了祭祀、吉祥、祈佑等方面的内容。 B.传统装饰图案和人们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丰富及越来越多样 化,寄寓人们越来越多的美好祈愿。 C.寿、喜、福等文字结构符合图案的构图法则,笔画有节奏,书法有美感,和其他题材的 装饰图案相比,它们的装饰效果更佳。 D.蝙蝠和古钱寓意“福在眼前”,象驮花瓶寓意“太平有象”,瓶插月季寓意“四季平安”, 这些图案巧妙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情趣。 解析:选 B。A 项,“这些纹样包含了祭祀、吉祥、祈佑等方面的内容”表述有误,原文第一 段为“不断被赋予祭祀、祈佑、崇拜、吉祥等含义”;C 项,“它们的装饰效果更佳”有误, 文中第四段说“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并没有比较。D 项,“这些图案巧妙地反映出人们 的思想情趣”错,这些图案巧妙地反映出人们的审美情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产生的原因谈起,然后论述了装饰图案的题材,最后挖掘出其 内涵。 B.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谈中国传统装饰图案题材的广泛,领起了第三、四自然段,这部分采 用的是总分结构形式。 C.文章为了论述动植物是古代装饰图案常用的题材,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式。 D.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了装饰图案的题材,目的是突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选 D。“目的是突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错,文章以大量篇幅论述了装饰图案的 题材,目的是强调装饰图案形成的思想渊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意”“八卦图”等器物图案在装饰图案中极为常见,有辟邪防灾、逢凶化吉之意,可 见佛教、道教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B.造型各异的装饰图案形神兼备,意趣横生,饱含了丰富的造物思想,形成了富有民族特 色的装饰文化,这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C.人们之所以能根据传统装饰图案提供的有限信息,获取较为丰富的言外之意,这是因为 它借助多种手法调动起人们的想象力。 D.所有的装饰图案都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今天仍被广泛借鉴和应用,这是人们对高品质生 活的追求、对传统美的热爱的明证。 解析:选 D。“所有的装饰图案都有很强的生命力”有误,过于绝对化,原文最后一段为“在 中国当下的设计领域中,对传统图案的借鉴和运用随处可见”。 论述类文本专题综合提能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雅的产生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雅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礼为衡量的标准。而只有雅 的观念产生,雅乐与俗乐之间才开始真正有了区分。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有 着重要的作用。 雅乐有些是专业艺人的创作,有些却是对俗乐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俗乐”的概念, 是依“俗”的原始含义经过漫长的发展衍变而自然形成的,期间没有经过刻意的艺术加工, 因而保留的原始的、民间的东西多一些。如果俗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与改造,能够遵从礼 的规范,就变成了雅乐。如《诗经》中的《国风》,很多都是乡间的俗乐,但它们经过乐官 的加工后,就成为能在正式场合演奏的雅乐了。对俗乐的艺术加工,实际上涉及材料选择、 金属铸造、丝竹加工、协调音律、乐曲创作、舞蹈编排,以及最后的审查、修订等诸多生产 领域与环节。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分工程度,加工才能顺利进行。可以说, 只有社会分工的出现,才使得从事精神生产的人脱离了物质生产,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精力 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并因此而具有了很高的专业文化修养。如“大师”“乐师”等专职乐 官的出现,就使得音乐的生产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同时也为雅乐的艺术加工活动提供了专 业的人才保障。而《礼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荀子·王 制》:“修宪命,审诛赏,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大师之事也。”更是从 制度上为社会分工和艺术分工找到了依据。因此,在由俗到雅的音乐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 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由俗向雅的艺术加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艺术加工, 一是间接的艺术加工。直接的艺术加工,就是针对音声、曲调、节奏、辞句等等所作的直接 修改。如周代的乐官所进行的剔除邪音的工作,就是直接的艺术加工。间接的艺术加工主要 表现在对不同方言的诗歌进行翻译过程中的加工。原来的作品,所用的语言可能是极为通俗 的方言。但由于翻译者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在翻译作品时,会自觉地根据自己的修养,将 通俗的言辞雅化,再呈现给贵族统治者。这种加工,更多是依靠文人的自觉意识来雅化作品。 如钱穆在《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一文中说:“鄂君子皙泛舟新波,越人拥楫而歌,鄂君 不知越歌,乃召译使楚说之。此所谓越歌而楚说之者,其实即俗歌而雅说之者也。”可见, 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是无时不在的,它是由俗向雅转变的关键因素。由于它的存 在,俗乐可以转为雅乐。同时,雅乐中也可能会包括着俗乐。雅乐与俗乐之间这种复杂的相 互包容关系,正是艺术加工得以产生并长久存在的原因。 综上所述,由俗到雅的艺术加工在雅乐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经过了艺术 加工的音乐不一定就是雅乐,但雅乐的产生,却一定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 (摘编自何涛《“艺术加工”在雅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雅乐与俗乐真正开始有所区分,是在雅的观念产生之后,而雅的观念又以符合礼的规范 作为衡量标准。 B.只有一部分雅乐来源于对俗乐的艺术加工,其他的雅乐则出自专业艺人之手,这些艺人 在创作之初就已经考虑到礼的要求。 C.俗乐之所以能够较多地保留一些原始的、民间的东西,是因为它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中,经过刻意的艺术加工。 D.大师、乐师等乐官的主要职责,是遵循艺术的规律,将采集到的乡间俗乐加工为能在正 式场合演奏的雅乐。 解析:选 B。A 项,原文为“雅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礼为衡量的标准”,范围扩大;C 项,“经过刻意的艺术加工”错,原文为“期间没有经过刻意的艺术加工”,混淆是非;D 项,“是遵循艺术的规律”错,原文第二段为“能够遵从礼的规范”,偷换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先提出“艺术加工”,接着论述其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最后总结强调。 B.文章从雅乐生产过程以及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体现的方面论述了“艺术加工”的重要作 用。 C.文章第二自然段对比论述了有些雅乐是对俗乐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并分析形成这种结 果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 D.文章论述了由俗向雅的艺术加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并重点论述了间接艺术加工。 解析:选 C。文章没有把雅乐和俗乐进行对比,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都是雅乐,就是一些原本源于俗乐的《国风》篇章,也通 过乐官的加工成为了雅乐。 B.在周代乐官对俗乐进行的艺术加工之中,直接修改包括了剔除邪音的工作,这里的“邪” 是相对于“礼”而言。 C.钱穆所谈论的“越歌而楚说之”从艺术加工的角度看属于间接修改,是指俗乐经由诗歌 翻译的过程转变成了雅乐,即所谓“俗歌而雅说之”。 D.只有脱离物质生产,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从事音乐生产的人才能 创作或者加工出雅乐。 解析:选 D。前提条件错,原文第二段为“只有社会分工的出现,才使得从事精神生产的人 脱离了物质生产,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并因此而具有了很高的专 业文化修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 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 的解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 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 “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 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 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 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 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 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 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家人,以火在 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 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 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 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 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 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 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 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 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 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 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 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 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 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 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 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 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 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亲互爱的关系。 这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 (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自然界中,因大气层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地球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 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会有战争。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小人之德与君子之德的区 别。 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 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 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解析:选 C。A.“就会有战争”太绝对并偷换概念,原文为“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 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B.“强调小人之德与君子之德的区别”错; D.十五卦象与十五国风相对应在文中没有依据。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自然界的风谈起,自然引入《诗经》之“风”,详细论述了“风气”的内涵。 B.文章举《诗经》十五“国风”和《周易》十五卦之“风”,都是在论证社会行为规范的 作用。 C.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证了当代人重读《诗经》的目的,并阐述了孔子编纂《诗经》的原因。 D.文章先提出社会风俗习惯,分析了风俗习惯的意义与作用,最后提出了“入乡随俗”的 解决办法。 解析:选 B。“论证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错,是论述“风”的内涵。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 民众的普遍认可。 B.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 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C.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 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睦与世界和平。 D.《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 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解析:选 B。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 有偷偷摸摸去做的人。 论述类文本专题综合提能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肯定美学的悖论与生态文明 在当代的环保运动中,一些激进环保主义者抛出肯定美学,即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审 美价值,自然物都是美的,否定自然界丑的存在。 毫无疑问,激进环保主义者要在美学与伦理之间架构桥梁,通过把所有自然物纳入美的 范畴,从而实现保护的伦理诉求。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往往把对自然的欣赏集中在那些 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观上,而忽视了其他景观——这种精英式的审美姿态极不利于生态 环境的保护,它似乎暗示了某些平凡或丑陋的景观可以被人类任意摒弃甚至破坏。肯定美学 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激进环保主义者主张,自然要按如其所 是的样子来欣赏。第一,拒绝自然的“艺术化”。观看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 一种恰如其分的欣赏,而将这石头迁移至客厅的壁炉,则将自然物当成了艺术品。第二,不 要判断。非判断的欣赏才是肯定美学,因为排斥了任何评价的尺度。第三,不要比较。肯定 美学不仅认为自然物具有肯定的美学性质,且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所有自然物 都一样美。 肯定美学本质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拨。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 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只对人类自身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在以人为中心的美学传统中,审 美价值完全依赖人的赋予。人类中心主义仅关注人而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在此观念支配下 的美学无疑也抹杀了自然美之客观特性。 肯定美学通过解构审美关系中人的中心作用而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与颠覆。重 新审视并消解审美中人的“中心”性是合理的,但肯定美学偏激追求“自然自律”即“去人 化”也表现了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化与片面性。从理论层面来看,肯定美学在消解人 的“中心”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滑入了另一极端——“自然中心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人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以自我为尺度进行活动是一种必然。审美也是如此,它是人类特有 的社会现象,离开人不可能谈论审美欣赏。从现实层面而言,这种“去人化”的思路也使肯 定美学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流于空谈。按照肯定美学的观点,自然界所有事物都具有肯定的 审美价值,且相等,不可比较。既然如此,在自然保护中就必须对各个物种或景观加以相同 的保护。对人类来说,这并不切合实际,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确定哪些为重点,哪些不是重点。 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衡量事物美的尺度来确定物种的价值。而尺度的建立势必要将比较评 价因素纳入其中。最终,没有人的参与,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肯定美学的建构也失 去了伦理价值。 肯定美学的支持者不考虑国家、地区、种族的差异而无条件保护所有物种的伦理诉求, 显然忽视了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时所带来的严重不平等。在当前的环境格局中,若第三世界国 家完全无视人民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响应发达国家环保运动的号召而停止发展,这是一 种平等吗?更何况发达国家在历史上曾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疯狂掠夺。肯定美 学的支持者超越物种差异所追求的平等,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 这场运动一开始就定位为其他物种向人分权的无关国家、阶级等的普遍性行动,从而否认自 己的立场,但它却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无论是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或“生态”中心主义,这种“中心 化”其实仍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与“去中心化”的生态文明相去甚远。生态世 界观把世界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真正的生态文明既关注人的 权利,也突显自然的内在价值。西方的生态运动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根除二元 对立的思维范式,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肯定美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肯定美学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是美的,都具有审美价值,都应该加以保护,而以艺术为中 心的传统美学往往关注自然景观的外形特点。 B.肯定美学追求“自然自律”,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上,重新审视比较评价,最终消解 人的中心作用,主张“去人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颠覆。 C.人们用美丑标准去衡量自然,一些平凡或丑陋的景物就被摒弃甚至破坏了,肯定美学则 要重点保护这些被排斥和边缘化的景物。 D.肯定美学的支持者追求超越物种差异的平等,但事实上,这会带来严重的不平等,因为 它是以牺牲部分国家或人群的利益为代价的,会造成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解析:选 A。B.“比较评价”错,原文是“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C.“重点保 护”错,原文是“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肯定美学 主张所有自然物都有审美价值,应该加以相同的保护,而不是“重点保护”。D.“会造成强 烈的意识形态性”, 太绝对,原文是“难以掩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肯定美学,对比论证了“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 B.文本从拒绝自然的“艺术化”、不要判断、不要比较三个方面举例论述了激进环保主义 者的过激做法。 C.肯定美学的观点对自然保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比较评价就无法确定 保护的重点。 D.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文章论述肯定美学和传统美学都有片面性的前提。 解析:选 B。文本只有拒绝自然的“艺术化”运用了举例论证,并且这三个方面是激进环保 主义者的过激主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激进环保主义者看来,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美,深秋悬崖峭壁上 一棵耗尽生命的枯松也是一种美。 B.对人类而言,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确定重点与非重点,这势必要有人的参与,因此肯定 美学的“去人化”思路难免会流于空谈。 C.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都未超越人与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真正的生态文明要既 关注人的权利,又突显自然的内在价值。 D.只有根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西方的 生态运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解析:选 D。表述绝对化。原文中“这可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中汲取营养” 是作者提出的建议,而非必要条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空间概念,它既是一个传统的居住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 载体和文化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的概念。由于中国古村古镇的地域分布差 异大,古村古镇的特点各异,文化内涵的程度不同,保护与传承价值不一,因此,古村古镇 的保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古村古镇的保护可以根据具体规模的大小和相关政策 的要求,选用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保护、历史街区保护、重点文物建筑和设施保护等;也 可以根据呈现的环境,选择活态博物馆保护、静态博物馆保护、虚拟博物馆保护;也可以根 据呈现的方式,选择实体环境保护、文字记录保护、数字化保护、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等。 数字虚拟博物馆保护和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是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古村古镇保 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方向。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所有专家学者、社会人士、 政府管理者和参与企业,必须高度认识古村古镇保护的重要价值,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没有有效的协同保护就不可能有古村古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古村古镇的保护不 是简单的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而是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古村古镇 的活化不应局限于旅游和商业的目的。古村古镇文化资源的多方位永续利用是古村古镇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古村古镇协同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保护古村古镇的 原真性就是要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聚落的整体格局、 街巷风貌、民居风格、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保护古村古镇的文化景观基因就是要保护和 挖掘各个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 就是为了确保其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从长远来看,保护古村古镇必须依靠立法,我国目前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 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助于古村古镇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的推进,但 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细节。要加强对有利于古村古镇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有法 可依,同时加大执法保护的力度。 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历史与现实相辉映且充满乡风乡情的人居环境。这种 人居环境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思想,这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 居环境思想,不仅为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建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国未来充满人性关 怀与和谐理想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信,关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人居 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理念与行动,将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期待和欢迎,这既是新型城 镇化建设确保“记得住乡愁”的具体行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包含传统的居住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多维空间,是一个 文化载体,也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 B.因为古村古镇存在地域分布的差异,所以它们的文化内涵、传承价值不一,这决定了古 村古镇在保护的形式和途径上要多样化。 C.保护与发展古村古镇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实际问题,而所 谓“保护”并不是指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 D.古村古镇的保护应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古村古镇的活化不是以旅 游和商业为目的。 解析:选 A。B.从原文“中国古村古镇的地域分布差异大,古村古镇的特点各异,文化内涵 的程度不同,保护与传承价值不一”可以看出,古村古镇“地域分布的差异”与古村古镇的 “文化内涵”“传承价值”不一之间属于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果不当。C.“所谓 ‘保护’并不是指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曲解文意,从原文“古村古镇的保护不是简单 的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而是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可以看出,古村 古镇的保护并没有否定“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混淆是非。D.原文“古村古镇的活化 不应局限于旅游和商业的目的”,没有排除“旅游和商业的目的”,否定失当。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古村古镇的保护,文章多角度并列式地论证了多样化的保护形式和途径。 B.假如没有古村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就不可能有古村古镇文化资源的多方位永续利用。 C.文章将协同保护古村古镇分为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主 要方面,并论证了保护和挖掘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 D.文章提出了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的标准,要特别注意保护聚落的整体格局、特殊民俗 及原生环境等,其目的是确保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解析:选 B。原文是“古村古镇文化资源的多方位永续利用是古村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 提和保障”,选项颠倒了论证的逻辑思路。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护与发展古村古镇,要致力于打造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始终贯穿着天人合 一思想的人居环境。 B.历史与现实相辉映且充满乡风乡情的人居环境中蕴含的思想为中国未来的人居环境的建 设指明了方向。 C.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们保护 古村古镇的长远之计。 D.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有机 结合。 解析:选 C。从原文来看,这两部法律只是“有助于古村古镇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的推进”, 并且“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细节”,因而不能说实施这两部法律是“长远之计”,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