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73 KB
  • 2021-06-04 发布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第2课时)教学案2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第二课时)导 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 【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 3——9 段,处理翻译。 2.重点分析“易水诀别”段。 预习案 Ⅰ、预习自测 解释下面词的意思和用法。(对上节 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a. 进兵北略地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指出该句话的特殊用法: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 1.请同学们用 10 分钟时间认真阅读 3—9 段,尝试自己翻译课文。 2.能概括 3—9 段的大意 质疑探究——质疑解 疑、合作探究 1.教师精讲课文,处理语法知识并分析课文。 2.重点处理“易水诀别”段。 3.课上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 a 秦之遇()将军 b 深() c 仰天太息流涕() d 可以()解燕国之患 e 揕()其胸 f 然则()g 将军岂有意()乎 h 见()陵()之耻 i 濡() 缕 j 忤()视 k 偏袒()扼腕 l 樊於期乃前()曰 m 函()封之 n 其人 居远()未来 o 太子迟()之 p 请()辞决()矣 q 皆白衣冠()以送之 r 为()变徵之声 s 发尽 上()指冠 t 终()已不顾() (2)翻译下列语句。(学法指导: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③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3)文段分析、思考。 ①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他慷慨献身? ②荆轲怒斥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③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 训练案 1.在课上学习的基础上,找出词类活用现象以及特殊句式。 3—4 段: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 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⒃见臣。臣 左手把⒄其袖,而右手揕⒅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 伏尸而哭,极哀。既己,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5—8 段: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⑥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 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⑨。 乃令秦武阳为副⑩。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 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9 段: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 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背诵:“易水诀别”段。 知识拓展——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⑴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我的收获 (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⑶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 记》) ⑷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⑸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 “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陶渊明《桃花源记》) 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 (苏 洵《六国论》)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⑺无标志 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是吾剑之所从坠”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 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而有些 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 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 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 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 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 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 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 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 者+所+动词” 。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 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⑸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 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例如: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 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 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 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孔 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 “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 附件 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 权声明 附件 2:独家资源交 换签约 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 参见 :http://www.zxxk.com/wxt/list.aspx?ClassID=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