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50 KB
  • 2021-06-04 发布

湖北省六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21 届六校第一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表现现实”的传统文学路径不同的是,在网络文学中,现实世界退居幕后,已经不 再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玄幻穿越类网文要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与之相对应,网络 文学对世界的再创造要求其理想读者抛弃现实世界经验和观念的束缚,接受全新的世界设定, 沉浸式地进入网络文学文本当中。 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文络文学的作者创造文本后交由读者解读与评判,作者和读 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读者可以对作品实时评价,作者也可以即时接纳读者的设想与建议, 改变自己原本构思的走向,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文学成为作者与读者群想象的狂欢,成为不 同主体合作完成的作品。 网络文学的作者对于“流量”与“变现”的需求,使得当下网络文学“粉丝向”严重, 大行其道的“爽文”正是“粉丝向”发展的产物。这类“爽文”直白地表达人类的欲望,建 立起一个没有根基的乌托邦。“金手指”泛滥、“套路化”严重,而这类“爽文”永远可以 戳中人们的“爽点”,从而拥有永恒的读者。 不过,无论何种文学类别,其“流量”大小永远不能成为评价它的唯一标准。对于网络 文学而言,流量既是商业的助力,也是资本的镣铐。因此,网络文学要想在商业性与文学性 的拉锯之下寻找相对的平衡,在网络文学中表现现实问题、呈现人类普遍的情感价值与取向, 则不能唯流量是从,要建立其自身的主体性。令人欣慰的是,网络文学中也确实产生了挣脱 镣铐的文学佳作。 邵燕君等人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典文集》中,从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遴选了五 位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其判断标准来看,是否“传达了本时代最核心的精神焦虑和价值指 向”、是否“成为某种更具恒长普遍意义的‘人类共性’的文学表征”等,仍然深受传统文 学评价标准的影响。 然而,网络文学不同话语主体的交锋对文学圈内的评审标准发起了挑战。参与者的普泛 化必然导致更多元、更健康的话语语境的形成,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必须兼顾文学内部与 大众传媒等多个向度。邵燕君等人的这套评价标准,可以说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网络文学 - 2 - 评价标准,但是,网络文学的快速生长性决定了其判断标准的不确定性。 (摘编自《浅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一场文学之间的角力》) 材料二: 一些文学研究者对大众文艺的基础功能与核心竟争力认识不清。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情 感是人类的“生物算法”,用以迅速处理个体生存发展面临的各种信息,以做出有效应对。 情感是生命存在与表达的方式,人类为了变得更聪明,进化出丰富的情感。人类个体的生存、 发展与繁育后代,需要强劲的、时刻运行着的感觉、情绪和情感活动。 艺术发生的内部驱力正在于此。人们的情感体验需求是自我实现与自我服务的。现实生 活中情感体验、获取生命经验的机会不够,为了让情感能力得以提高,生命体就驱动人们创 造或进入艺术情景,进行感觉、情绪与情感体验话活动。而文艺作品的故事情节就是承载大 量生命活动信息的奇异容器,装载生命情感信息越多,越是特异、剧烈,受众体验就越好。 大众文艺通常更强调营造剧烈的高潮体验,把各种感觉、情绪和情感体验激发到极致, 产生情绪爆炸效应。人们把它持久地作用于自身情感信念的建构,从中得到自我肯定,自我 确认与自我完善,因而带来持久的愉悦。对于大众文艺来说,能否令受众得到过瘾到位的情 感体验,帮助读者建立精神秩序,是作品能否受到读者欢迎、对读者是否有价值的基础性评 价标准。 正因为大众文艺创作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所以大众文艺也必然是类型化的。人类的情感 体验需求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一面,人类个体需要在某些作品中,专门体验某些特定的感觉、 情绪和情感,所以大众文艺的一个类型就是指向人类一个愿望情感群组,这使得人类的情感 体验更加高效集中。 (摘编自《不断顺应人类对情感体验的新需求》) 材料三: 如果寄望于把网络文学当作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旗帜之一,就不能过早地为它套上枷锁。 虽然具有多重角色,网络文学的本质依然是一种文学样式,具有其独特的精神追求,这 就要求作者与读者不能被资本太过束缚,网络文学产业的繁荣并不意味着网络文学自身的繁 荣,过早过强的逐利动机难免会扼杀它。有些影视导演就曾直言,现在许多改编自高点击率 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剧缺乏应有的深度。正如尼尔·波兹曼认为的,造成文化枯萎的原因, 不光是对精神的约束,还有可能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其中充满感官刺激、 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此外,在确立评价机制和建立理论研究框架的过程中,还要对网络文学的创作多一些包 - 3 - 容。当前,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刻意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对立的趋势。但是,网络文学与 传统文学的分野,更重要的在于它摆脱了“文学是一种文化精英的活动”。作为“一种为揭 露和批评自己的局限性而存在的艺术机制”,文学总是在现有框架或者同一题材下去探索如 何超越前人,隐含了对文学自身的反思,“新”与“旧”永远都是相对的。不仅如此,在文 学理论发展方面,即便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其也早已摆脱文学自身的的局限。这说明目前的 文络文学的无力感,并不能简单归咎于传统话语体系和批评模式的落后,而是文学理论发展 早已与这个时代拉开了“代差”。 不要过早地为网络文学套上枷锁,它的多样性,就是文化领域繁荣的最大源泉和前进动 力。 (摘编自赵明昊《别给网络文学套上枷锁》)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完成的,而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则不需要考虑读 者的感受。 B. 材料一的“这类‘爽文'永远可以戳中人们的‘爽点’”印证了材料二的“大众文艺通常 更强调营造剧烈的高潮体验”。 C. 当下,网络文学急需建立起自身的主体性,彻底摆脱流量束缚,挣脱资本镣铐,从而创作 出文学佳作。 D. 大众文艺能够营造剧烈的高潮体验,给受众带来持久的愉悦,因而人们可以从中得到自我 肯定、确认与完善。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邵燕君等人评选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经典作品的标准是目前较为全面的网络文学评价标 准,但是其深受传统文学评价标准影响。 B. 网络文学要求其理想读者抛弃现实世界经验和观念的束缚,接受全新的世界设定,所以它 对读者阅读水平的要求比传统文络文学的内驱力来自人们对情感体验的内在需求,其核心竞 争力是它能使受众得到过瘾的情感体验,帮他们建立精神秩序。 D. 要想让网络文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旗帜,就不要让它过度商业化、庸俗化,同时要 多多包容它,保持它发展的多样性。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作者拘泥于读者的好恶,紧密关注着读者的投票和作品流量,怎么能写出好故事呢?” B. “以前,网络文学属于一种非主流文化,但是未来,它会逐渐成为主流文化中的一种。” - 4 - C.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其实没有严格的区别界限,都是文学,只是平台和载体不一样。” D. “网络文学更像是一种大众化、草根化的写作,是读者本位,它与读者的距离更近”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 为什么不能用传统的文络小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B 2. B 3. B 4. 首先指出情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论述人类为了让情感能力得以提高,进行 了艺术创作;接着引出大众文艺的基础性评价标准;最后得出以受众为中心的大众文艺必然 是类型化的的结论。 5. ①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路径不同、创作主体不同、商业性程度不同。②网络文学的快速生 长决定了不能用传统文学相对固定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它。③传统文学理论已经落后于时代。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 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 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 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本 题中, A 项,“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则不需要考虑读者的感受”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更为重要的是, 相较于传统文络文学的作者创造文本后交由读者解读与评判,作者和读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 读者可以对作品实时评价,作者也可以即时接纳读者的设想与建议,改变自己原本构思的走 向,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文学成为作者与读者群想象的狂欢,成为不同主体合作完成的作品。” 并没有说“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则不需要考虑读者的感受”。 C 项,“彻底摆脱流量束缚”说法绝对。根据原文“不过,无论何种文学类别,其‘流量’大 小永远不能成为评价它的唯一标准。……则不能唯流量是从,要建立其自身的主体性。”可 知材料一中说的是“不能唯流量是从”,而不是“彻底摆脱流量束缚”。 D 项,“大众文艺能够营造剧烈的高潮体验,给受众带来持久的愉悦,因而……”颠倒因果关 系,材料二第三段说的是“人们把它持久地作用……因而带来持久的愉悦”。 故选 B。 【2 题详解】 - 5 -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 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 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 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B 项,“所以它对读者阅读水平的要求比传统文学更高”于文无据。原文是“网络文学对世界 的再创造要求其理想读者抛弃现实世界经验和观念的束缚,接受全新的世界设定,沉浸式地 进入网络文学文本当中。”并没有说“它对读者阅读水平的要求比传统文学更高”。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 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 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干要求“下 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 项,符合材料三中“过早过强的逐利动机难免会扼杀它”的观点。 B 项,选项的内容在材料三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观点。 C 项,符合材料三中“网络文学的本质依然是一种文学样式”的观点。 D 项,符合材料三中“它摆脱了‘文学是一种文化精英的活动’”的观点。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然后理清行文思路。第一段讲的是情感是生命存在与表达的方式,丰富的情感是人类进化的 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等,需要情感活动;第二段指出人类为了获取足够的情感体验和生 命经验,创造了艺术,进入艺术情境,并且文艺作品承载的信息越多越特异,受众的体验就 越好;第三段讲的是大众文艺能够营造剧烈的高潮体验,令受众过瘾是其基础性评价标准; 最后一段首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点明了本段的中心,即大众文艺以受众为中心,所以其类型 化是必然的。然后用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连接成句即可,如“首先”“然后”“其后”“其 次”“最后”等。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 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谈谈“为什么不能用传统的文络小说?”有什么看法,并说明原因。 - 6 - 要注意,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 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且不可只孤立地去看一两个材料,特别要对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进 行解读。材料谈论了传统文络文学的特点不同,评价标准自然不同。材料列举了网络文学不 同于传统文学的一些特点:传统文学的路径是表现现实,而网络文学中现实世界不再是故事 发生的主要背景;传统文学是一种以作者为主体的精英文化,而网络文学是以受众为中心的; 相对于传统文络文学商业性更重,有“粉丝向”。另外,材料一最后指出“网络文学的快速 生长性决定了其判断标准的不确定性”,材料三第三段指出传统文学理论已经落后于时代, 由此可知不能用传统的文学评价标准来评价发展迅速的网络文学。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 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 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 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 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 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 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 照,辨明正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筒炮台烟 老舍 阚进一在大学毕业后就做助教。三年的工夫已升为讲师。求学、做事、为人,他还像个 学生;他不吸烟,不喝酒,不会应酬;他还和学生们一块去打球。课后,他的屋里老是挤满 了男女同学,有的问功课,有的约踢球,有的借钱,有的谈心。虽然如此,他永远不敷衍他 们,授课认真,改卷认真,因此,得罪了一小部分不用功的学生。在他心里,凡是按规矩办 理,就是公正无私,而公正无私就不应当引起任何人反感。所以,他一天到晚老是快活的。 但是当他升为讲师的时候,好几位与他地位相等的朋友,都争那个讲师的位子,聘书最 后落在了他的手中。这惹恼了与他竞争的同事们,而被他得罪过的学生也随着兴风作浪。谣 言都已像熟透了的樱桃,落在地上,才被他拾起来。他有许多罪过:巴结学校当局,行为有 乖师道,引诱女生……谣言的袭击,使他歪了几小时的嘴。最后,他对自己说:“扯淡!辞 职,不干了!”他马上递上辞职书,结果辞职书被退了回来。大约有十分钟,他的主意已打 - 7 - 定:学校当局信任我,我再多说什么便是啰嗦!算了吧。他打开了屋门与窗子,叫阳光直接 射到他的黑脸上,一切都光亮起来。 后来他和表妹秀华结了婚。阚进一想,结婚以后的生活应当比做单身汉的时候更简单明 快一些,因为自己有了一个帮忙的人。及至结了婚,他首先感觉到,生活不但不更简单一些, 反而更复杂了。缝缝补补无须他自己动手了。可是,买针买线,还得他跑腿。麻烦! 还有秀华有许多计划随时会提出来:“咱们该请教授们吃顿饭吧?你都不用管!我会预 备!”“咱们还得买几个茶杯。客来了不够用的呀!我已经看好了一套,真不贵!” 进一对抗战是绝对乐观的。婚前只要一听到人们抱怨生活困难,他便发表意见:“勒紧 了肚子,没有过不去的事。我们既没到前线去作战,还不受点苦?民族的复兴须要经过血火 的洗礼!”他想,秀华理应明白抗战时所应有的生活方式。及至听到秀华这些计划,他的嘴 歪得几乎不大好拉回来了。 “别以为我爱花钱请贵客,”秀华不抬头,“我们做事就得应酬,不能一把死拿,叫人 家看不起咱们!” 后来他们有了孩子,也有了更多的花销,进一还是穿着那些旧衣服,还是不动烟酒,不 虚花一个钱,可是一个月的薪水不够一个月花的了。要糊过一个月来,他须借贷,秀华的娘 家相当有钱,她叫进一去求母亲帮忙。他不肯去。他从大学毕业那一天,就再没用过家中一 个钱。秀华问他:“那怎么办呢?” 进一想了一会儿说:“我去兼课,写稿子,一方面是增加收入,一方面也还为教书与作 文章有益于别人的事。我希望你把我凭良心挣下来的每一个钱,都看成我的爱,我的劳力, 我的苦心的一个象征。我们俩是一对儿好马,还怕拖不动这一点困苦吗?笑!秀华!笑!发 愁,苦闷,有什么用处呢!” 秀华很勉强地笑了一笑。她有一肚子的委屈,可是只简单地缩敛成很短的没有头尾的几 句话:“什么也没有,没有交际,没有玩耍,没……” 一位朋友来求他做点事。三言两语,朋友把事情说清楚:三言两语,进一说明了他可以 帮忙。然后,他三步当作两步地去给友人办理那件事。 过了几天,他几乎已经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友人来给他道谢,顺手放下一筒炮台 烟。 “我不吸烟!”进一表示不愿接受礼物。 “留着招待朋友,遇到会吸烟的,你送他一支。”说罢,友人就告辞了。 送客回来,他把筒的盖儿掀开。“钱!”“钱?”秀华探着脖子看。“多少?” - 8 - “管他多少呢,我马上给他送回去!”进一颇用力地把盖儿盖好,就要往外走。 “等等!求你的事必不像他说得那么容易。这点钱,他应当给,应当多给!” “秀华!”进一的脸上很不好看了。“这是贿赂!一文钱也是贿赂!” 说完,进一又要往外走。 从外面进来个二十岁上下的学生,走得慌速,几乎和进一碰个满怀。 “阚先生!”学生的眼中含着泪。 “怎么啦?丁文!”进一关切地问。 “弟弟急性盲肠炎!入院得先交一千,动手术又得一两千!他疼得翻滚,我没钱!我们 家在沦陷区!先生,你救命!”丁文把话一气说完,一下子坐在了小凳上,头上冒出大汗珠 子。 “嗯!”进一手中掂着那个香烟筒,打主意。他好像忘了筒里装的是钱,而忽然想起来。 “等我看看!不要着急!”他打开烟筒,把一卷塞得很结实的钞票用力扯出来。他极快地数 了一数。“嘿,整三千!丁文,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 丁文几乎像抢夺似的把一卷票子抓在手中。“先生,人命要紧!”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磕了一个头起来,没再说什么,像箭头儿似的飞跑出去。 进一把嘴歪到一边,向门外发愣。 “进一!”秀华含着怒喊叫,“我不久也得入医院,也得先交一千,也得花一两千医药 费!你怎么不给我想一想呢?你从哪里再弄到三千元呢?” 进一慢慢地走过来,轻轻地拍了两下秀华的肩。“华,天无绝人之路。无论什么吧,咱 们的儿女必要生得干净!生得干净!” (创作于 1943 年 12 月,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初阚进一“一天到晚老是快活的”,他的这种快乐因为是建立在个人的主观想法上的, 所以注定不会长久。 B. 秀华在提出许多计划时说“你都不用管!我会预备!”“真不贵!”,这说明她已猜到丈 夫可能会反对她的建议。 C. “无论什么吧,咱们的儿女必要生得干净!”突出阚进一坚持做人做事的原则和不愿向艰 苦生活屈服的决心。 D. “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阚进一这样问是想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改 变做人的原则。 - 9 -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筒炮台烟”这个题目,既关联着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又突出了阚进一与妻子的矛盾, 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老舍小说的语言有“俗白精致”的特点,如“要糊过一个月来”中的“糊”,通俗直白, 形象地表现钱少事多穷于应付的窘境。 C. 小说将主人公阚进一设置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记叙和描写他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 举止来表现他与世俗的不和谐。 D. 小说通过叙述和对话描写了阚进一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为后文写阚进一的学生 丁文前来借钱埋下了伏笔。 8. 文中三次写到阚进一歪嘴,请结合文本分别简要分析其作用。 9. 有人说,这是一篇文化寓意小说,阚进一和秀华这两个人物身上各自有所寄寓和象征,请 结合文本及时代背景作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D 8. 第一处描写阚进一遭受谣言的袭击时的神态,表现了他对人心惟危的现实的愤怒和失望。 第二处描写阚进一听了秀华那些生活计划后的神态,突出他对秀华的思想与自己不能达成一 致的无奈。第三处描写丁文拿走钱后他的神态,表现出他对丁文视“不是好来的钱”为教命 稻草的意外和惊讶。 9. 阚进一是理想人物的象征。他公正无私,简单直率,乐观热情,有干劲,肯努力,有理想, 寄托了作者对未来新青年的期望。秀华是现实(世俗)人物的象征。她重视人际关系和应酬, 看重个人利益,在她身上可以看出旧文化的影子。阚进一与同事和秀华的冲突,象征着理想 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是对小说思想 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D 项,“阚进一这样问是想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改变做人的原则。”分析错误。根 据文意,阚进一这样问是想让学生自己掂量一下再抉择。 - 10 -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是对小说艺术 特点的分析鉴赏。 D 项,“为后文写阚进一的学生丁文前来借钱埋下了伏笔。”错误,根据文意,描写“阚进一 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是为后文写他们就如何处理三千元钱而产生的矛盾埋下了伏 笔。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分析语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 面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是否有照应、铺垫,是否是承上启下。内容方面则需要考虑主旨、 感情、形象方面的作用。题干要求分析文中三次写到阚进一歪嘴,有什么作用。“歪嘴”是 神态描写,分析其作用,就是分析这三处描写分别描绘出人物怎样的神态,以及这些神态背 后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时应结合具体语境,设身处地地认真揣摩人物的心理。第一处: “这惹恼了与他竞争的同事们,而被他得罪过的学生也随着兴风作浪。谣言都已像熟透了的 樱桃,落在地上,才被他拾起来。他有许多罪过:巴结学校当局,行为有乖师道,引诱女生…… 谣言的袭击,使他歪了几小时的嘴。”这是描写阚进一遭受谣言的袭击时的神态,表现了他 对人心惟危的现实的愤怒和失望。第二处:“还有秀华有许多计划随时会提出来:‘咱们该 请教授们吃顿饭吧?你都不用管!我会预备!’‘咱们还得买几个茶杯。客来了不够用的呀! 我已经看好了一套,真不贵!’及至听到秀华这些计划,他的嘴歪得几乎不大好拉回来了。” 这是描写阚进一听了秀华那些生活计划后的神态,突出他对秀华的思想与自己不能达成一致 的无奈。第三处:“‘嘿,整三千!丁文,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丁文几乎像抢 夺似的把一卷票子抓在手中。‘先生,人命要紧!’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起来, 没再说什么,像箭头儿似的飞跑出去。进一把嘴歪到一边,向门外发愣。”这是描写丁文拿 走钱后他的神态,表现出他对丁文视“不是好来的钱”为教命稻草的意外和惊讶。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人文精神的发掘。作品意蕴的发掘,可以由浅入深, - 11 - 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题干要求分析“有人说,这是一篇文化寓意小说,阚进一和秀华这两 个人物身上各自有所寄寓和象征,请结合文本及时代背景作简要分析。”本题答题既要分析 人物形象,也要结合小说主题分析。小说中阚进一在与同事和秀华的冲突中,性格相当鲜明: 他年轻,有朝气:思想简单,性格直率:乐观热情:对未来理想化,公正无私,与旧的成人 世界截然不同。由阚进一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他是理想青年的象征。而秀华注重人际交往、 社会评价,认为为别人做事就应该得到报酬,还有些自私。由秀华的形象特点以及她与阚进 一的对比可知,她身上有浓重的世俗气息。从整体看,小说主要写了阚进一与同事和秀华的 矛盾冲突,这象征着简单直率的理想青年与旧的世俗文化的冲突。作为一位有着明确文化担 当意识的小说家,老舍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文化寓意小说。所谓“文化寓意小说”, 是指以小说的形式明确传达某种文化思想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带有某种明确或较明确 的文化指代性。这类小说寄寓着老舍对新国民人格的理想,这一人格的核心是:办事认真, 有国家意识和独立精神等。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 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 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 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 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 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 4 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 分的题答案有三点 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 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 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 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 题义)角度回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阎毗,榆林盛乐人也。毗七岁,袭爵.石保县公,邑千户。及长,仪貌矜严,颇好经史。 受《汉书》于萧该,略通大旨。能篆书,工草隶,尤善画,为当时之妙。周武帝见而悦之, 命尚清都公主。高祖受禅,以技艺侍东宫,数以雕丽之物取悦于皇太子,由是甚见亲待,每 称之于上。寻拜车骑,宿卫东宫。上尝遣高颎大阅于龙台泽,诸军部伍多不齐整,唯毗一军, - 12 - 法制肃然。颎言之于上,特蒙赐帛。俄兼太子宗卫率长史,寻加上仪同。太子服玩之物,多 毗所为。及太子废,毗坐杖一百,与妻子俱配为官奴婢。炀帝嗣位,盛修军器,以毗性巧, 谙练旧事,诏典其职。寻授朝请郎。毗立议,辇辂车舆,多所增损。帝尝大备法驾,嫌属车 太多,顾谓毗曰:“开皇之日属车十有二乘于事亦得今八十一乘以牛驾车不足以益文物朕欲减 之从何为可?”毗对曰:“此起于秦,遂为后式。开皇平陈,因以为法。”帝曰:“何用秦法乎? 大驾宜三十六,法驾宜用十二,小驾除之。”毗研精故事,皆此类也。长城之役,毗总其事。 及帝有事恒岳..,诏毗营立坛场。寻转殿内丞,从幸张掖郡。高昌王朝于行所,诏毗持节.迎劳, 遂将护入东都。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及征辽东, 以本官领武贲郎将,典宿卫。时众军围辽东城,帝令毗诣城下宣谕,贼弓弩乱发,所乘马中 流矢,毗颜色不变,辞气扬抑,卒事而去。后复从帝征辽东,兵部侍郎斛斯政奔辽东,帝令 毗率骑二千追之,不及。从至高阳,暴卒,时年五十。帝甚悼惜之,赠殿内监。 (节选自《隋书·阎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皇之日/属车十有二/乘于事亦得/今八十一乘/以牛驾车/不足以益文物/朕欲减之/从何 为可 B. 开皇之日/属车十有二乘/于事亦得/今八十一乘/以牛驾/车不足以益文物/朕欲减之/从何 为可 C. 开皇之日/属车十有二乘/于事亦得/今八十一/乘以牛驾/车不足以益文物/朕欲减之/从何 为可 D. 开皇之日/属车十有二乘/于事亦得/今八十一乘/以牛驾车/不足以益文物/朕欲减之/从何 为可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恒岳,即恒山,与泰山、衡山、华山、嵩山并称“五岳”,传说为群神所居之地,历代帝 王多前往祭祀。 B. 爵,又称封爵、世爵,专指古代君主对贵戚的封赐,在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 C. 节,指符节,古代朝廷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时用作凭证的东西,用竹、木、铜 等制成。 D. 运漕,古代指将所征粮食押送至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主要是水运,间或有部分陆 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3 - A. 阎毗尊崇祖制,注重礼仪教化。他仔细研究历朝典章制度,建议对帝王的车、轿及仪仗等 立规,但因违背皇上裁减天子车驾的意愿而被否决。 B. 阎毗治军有方,法令制度严明。皇上曾经派高颎在龙台泽举行盛大阅兵,各军队伍多不整 齐,只有他统率的军队风纪严明,他因此受到皇上的赏赐。 C. 阎毗博学多才,技艺出类拔萃。他喜欢经史典籍,曾向萧该学习《汉书》,篆、草、隶皆 通,尤其擅长绘画,深得周武帝赏识,被选为清都公主的驸马。 D. 阎毗性情沉静,临危镇定自若。征战辽东时,他奉皇上诏令到城下宣读谕旨,虽然所乘坐 的马被敌人射中,但是他面不改色,语气高低有节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以雕丽之物取悦于皇太子,由是甚见亲待,每称之于上。 (2)此起于秦,遂为后式。开皇平陈,因以为法。 14. 被贬为奴婢的阎毗,因何重新得到任用?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多次拿奇巧华丽的物品向皇太子讨取欢心,因此很受皇太子亲近优待,(皇太子)经 常在皇上面前称赞他。 (2)这种制度源于秦朝,于是成为后世的准则。开皇年间平定陈,于是就把它作为准则。 14. 炀帝继位,大力整治军用器具,阎毗性情灵巧且熟悉以前的典章制度,因此重新得到任 用。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 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 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乘”不可与前面的数词断开,故排除 A、C 两项;比较 BD 两项,“以牛驾车”意思是用牛 拉车,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 B 项。句子大意是:开皇时期,出行的侍从车是十 二辆,事情也就办了。现在侍从车八十一辆,用牛拉车,不能增加车服、旌旗、仪仗等。我 想减少它,依据什么才能行呢? 故选 D。 【11 题详解】 - 14 -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 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 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 B 项,“专指古代君主对贵戚的封赐”错误,古代君主对爵位的封赐不仅包括贵戚,还有功臣。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但因违背皇上裁减天子车驾的意愿而被否决”错误,从原文中的“帝尝大备法驾,嫌 属车太多”意思是:皇上曾经大力装备天子车驾,嫌侍从的车辆太多,可以看出,皇上的意 愿是大力装备天子车驾,裁减侍从车辆,而不是“裁减天子车驾”。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数”多次;“以”介词,拿;“由是”因此;“每称之于上”介宾短语后 置,正确语序是“每于上称之”经常在皇上面前称赞他。 第二句得分点:“式”准则;“平”平定;“以为法”是“以(之)为法”省略句式。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筛选答题区间,然后 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最后组织答案。题干要求分析:被贬为奴婢的阎毗,因何重新得到任用? 根据题干问题,寻找对应的原文,在其前后筛选归纳出答案。原文“及太子废,毗坐杖一百, 与妻子俱配为官奴婢”提到阎毗受太子牵连而被贬为奴婢,后面的“炀帝嗣位,盛修军器, 以毗性巧,谙练旧事,诏典其职”即此题的答案,准确理解并翻译归纳即可。大意是:炀帝 继位,大力整治军用器具,因为阎毗性情灵巧,熟悉以前的典章制度,下令让他掌管这一事 务。不久授任朝请郎。 - 15 -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 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 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 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 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 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 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阎毗,是榆林盛乐人。阎毗七岁时,继承爵位石保县公,封邑一千户。等到长大,阎毗 外表庄重严肃,很喜欢经史典籍。向萧该学习了《汉书》,大致通晓主要意思。阎毗能写篆书, 擅长草书、隶书,尤其擅长绘画,是当时的妙手。周武帝见到阎毗就很喜欢他,命他娶清都 公主为妻。高祖接受禅让,阎毗凭借才艺侍候皇太子,多次拿奇巧华丽的物品向皇太子讨取 欢心,因此很受皇太子亲近优待,(皇太子)经常在皇上面前称赞他。不久担任车骑一职,担 任太子的警卫。皇上曾经派高颎在龙台泽举行盛大阅兵,各军队伍大多不整齐,只有阎毗这 一路军队,法令制度严明。高颎把这件事告诉了皇上,阎毗特别受到丝帛的赏赐。不久阎毗 兼任太子宗卫率长史,后又升任上仪同。太子的服饰器用玩好之物,多是阎毗置办的。等到 太子被废黜,阎毗获罪,受一百棍杖刑,和妻子儿女都被发配为官府的奴婢。炀帝继位,大 力整治军用器具,因为阎毗性情灵巧,熟悉以前的典章制度,下令让他掌管这一事务。不久 授任朝请郎。阎毗建议,帝王的车辇、车轿,多应增加或减少。皇上曾经大力装备天子车驾, 嫌侍从的车辆太多,回头对阎毗说:“开皇时期,出行的侍从车是十二辆,事情也就办了。 现在侍从车八十一辆,用牛拉车,不能增加车服、旌旗、仪仗等。我想减少它,依据什么才 能行呢?”阎毗回答说:“这种制度源于秦朝,于是成为后世的准则。开皇年间平定陈,于 是就把它作为准则。”皇上说:“哪里用得上秦朝的制度呢?大驾适合用三十六辆,法驾适 合用十二辆,小驾去掉它不用。”阎毗仔细研究过去的典章制度,都是这样的。长城的劳役, 阎毗总管事务。等到皇上在恒山祭祀,下诏命阎毗建造举行祭祀大典的坛场。不久改任殿内 丞,跟从皇上到张掖郡。高昌王在皇上巡行之地朝拜,皇上下令让阎毗拿着符节迎接慰劳, 就准备护送他们进入东都。皇上准备发动辽东战役,从洛口开挖水渠,一直通到涿郡,用作 运粮的水路。阎毗督管这次劳役。等到征战辽东,以现任官职兼任武贲郎将,主管值宿宫禁 的工作。当时各路军队围攻辽东城,皇上命令阎毗到城下宣读谕旨,敌人的弓箭乱放,阎毗 乘坐的马中了乱箭,阎毗脸色不变,语气高低有节奏,完成这事才离开。后来又跟从皇帝征 - 16 - 战辽东,兵部侍郎斛斯政逃奔辽东,皇帝命令阎毗率领两千骑兵追赶他,没有追上。阎毗跟 从皇帝到高阳,突然死亡,时年五十岁。皇帝对阎毗的死深感哀悼痛惜,追赠他殿内监的官 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五首(其三) 贺兰进明 君不见荒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娥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诗就是从这个角度着笔的,反映了思妇与戍边将士 的分离之苦。 B. “春花落尽”“秋风始高”将人物的情感置于时序转换中,揭示出人物望眼欲穿、度日如 年的心境。 C. “荡子事征战”与“娥眉守空闺”对举,前者为“因”,后者为“果”,透露出诗人对征 战的批判之情。 D. “蜂不窥”“燕不栖”是对暮春和初秋景物的描写,营造了冷寂的氛围,衬托了戍边将士 孤独、寂寞的处境。 16.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这 种情感的? 【答案】15. D 16. 第一问: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和对征人的思念。第二问:①抓 住细节描写来抒情,写女主人公“下泪”,借此表现女主人公独守空闺的寂寞和对征人的思 念;②借表达上的层层递进来抒情,借助“自然”与“况复”这两个词语,将凄楚悲凉之情 推向高潮;③以“乌夜啼”烘托女主人公的孤枕难眠之悲,使其悲痛之情更具感染力。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 17 -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中, D 项,“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错误,开头四句是从思妇的角度写的,衬托的是 思妇的孤独、寂寞。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感的内容和情感的体现方式。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 握,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 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 蕴含的情感。第一问,要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结尾两句中的“独宿”“泪”等关键词 即可得出答案。“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独宿:独自夜宿。自然:理所当然, 犹当然。堪:能,可以,足以使人,勉强承受。下泪:落下泪水。何况又时常听闻乌鸦夜晚 啼叫。表达了一种孤独哀伤的心境。结合这一句的上一句“荡子从军事征战,娥眉婵娟守空 闺”可以看出表达了孤独离别之苦。第二问,需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去考虑, 也可从典型意象表达典型情感的角度去考虑,还可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考虑。如写女主人公 “下泪”的细节描写来抒情;借助“自然”与“况复”这两个词语,将凄楚悲凉之情推向高 潮;以“乌夜啼”这个夜晚特定的时间来表现女主人公孤独凄凉的心境。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 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 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 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 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 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 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 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叙写了古代劳动妇女在家庭生活中起 早睡晚、日日不息的辛劳。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 - 18 - 覆辙,意味深长。 (3)《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 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 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 后 再 结 合 具 体 的 语 境 回 顾 诗 句 。 默 写 的 时 候 要 注 意 如 下 词 语 : “夙”“寐”“靡”“鉴”“省”“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下午,几乎家家户户每一堵朝西的墙壁上都落满了蜻蜓,夕阳下它们透明的薄翼 和花纹各异的细长尾巴,像一件精心的刺绣。顺着墙根悄悄溜过去,用手一按,就捉住一只。 一只被捉走了,其他的照旧静静趴着;好像蜻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生怕一拍翅, ① 。 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 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他的影子已经伸 进家。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a) 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b)你爸的影子已经 进屋了(c)她喊孩子(d)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e) 孩子打好水,将脸盆放在地上,跑到院门口,看见父亲还在远处的田野里走着,一个人 一摇一晃的。他的影子像一渠水,② 。 18. 文中括号处的标点符号,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 - 19 - 的人,他并不知觉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 影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18. C 19. 将修饰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姿态、形象特点; 采用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画人物,给读者以深 刻印象。 20. ①那暖暖的光阴就会飞逝;②悠长地朝家里流淌着。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 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 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结合上下文 “先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可知,下句是对上句的补充说明,故 a 处应用破折号,排除 AB;b 处,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描写丈夫的影子,已经告一个段落,故应该用句号;排除 D 项; “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是妻子说的话,故 b 处还应用左引号;c 处话还没说完,说话人处 于句中的位置,故 c 处应用逗号和右引号;d 处应用逗号和左引号;e 处,话已说完,故应用 句号和右引号。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能力,具体考查句式的表达效果。长句与短句的功用,从修辞 上考察,长句与短句自有其各自不能互相取代的功能。长句结构繁复,内涵丰富,集中紧凑, 逻辑严密,能细致地表达思想,多用于论说,书面语中出现频率高。短句结构简单,句义明 晰,简洁明快,一语中的,多用于叙事、描写与抒情,口语中尤为常见。因此,根据不同的 语体和表达的意图与需要,有目的地选用长句或短句,是能够有效地提高表达效果的。文中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 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 他的影子已经伸”是一个短句,从内容的表达上看,修饰语独立成句,强调“走来的这个 人”“个子高”的特点,以及“走路一摇一晃”动作姿态,还有“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 形象特点。从句式的特点上看,采用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 - 20 - 面感和感染力。 【20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 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 一种语言表达题型。要求所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①处,根据上文“好像蜻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生怕一拍翅”分析,语境中“蜻 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如果拍翅,就会破坏此时的宁静,就会惊动“此时此刻 的阳光”;故此处可以填写“那暖暖的光阴就会飞逝”;第二处,上文“他的影子像一渠水”, “渠水”的特点是流淌的,语境中的“他”是走在回家的路上,故此处可以填写“悠长地朝 家里流淌着”。 【点睛】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 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 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 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 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 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 流畅。 俗语有云:“是药三分毒。”①之所以不少人认为药物都有严重的副作用的原因,②是一 些不良商家对这个概念的炒作。一般来说,一种药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③如果有治疗疾病的 作用,也有一些其他作用。④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⑤但是吃 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很多,未必都是由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引起导致的。⑥在合格药物 的常规使用中,如果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不当,⑦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⑧因此,患者 在吃药时一定要谨遵医嘱,⑨切勿不要自行变更用药方式、调整用药剂量等。 【答案】①删去“之所以”或“的原因”;③“如果”改为“既”;⑤删去“引起”或“导 致”;⑨删去“切勿”或“不要”。 - 21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语段修 改题,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 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①中“之所以…… 的原因”句式杂糅,可删去“之所以”或“的原因”;③中关联词使用错误,此处前后语意 表并列,不是假设关系,可把“如果”改为“既”;⑤中“引起”和“导致”重复,可删去 “引起”或“导致”;⑨中“切勿不要”否定失当,不合逻辑,可删去“切勿”或“不要”。 22. 请对下面这段议论性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本报北京 11 月 10 日电 (记者刘阳)日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及芒 果 TV 主办的中外合作节目《功夫学徒》创作研评会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节目的形式内容 创新、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等进行了讨论。 《功夫学徒》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由国务院新闻办监制,芒果 TV、探索频道联合 制作的一档创新节目。节目用外国学徒体验中国职业的创新形式,以点带面,展现了新中国 成立 70 周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展示了更富有年轻活力的中国形象,在海内 外广受好评,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亿家庭,能通过屏幕感受到今时今日的中国发展。 【答案】《功夫学徒》创作研评会在北京举行,此节目用外国学徒体验中国职业的形式展现中 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 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 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 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 量运用主谓句表达。首先找到陈述的对象,即“中外合作节目《功夫学徒》”。主体内容是 《功夫学徒》创作研评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这档节目用外国学徒体验中国职 业的创新形式,以点带面,展现了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展 示了更富有年轻活力的中国形象,在海内外广受好评,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亿家庭,能 通过屏幕感受到今时今日的中国发展。简言之,就是这档节目独特的形式,反映的内容是“中 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展示了更富有年轻活力的中国形象”,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 即可。 【点睛】对于筛选概括类压缩,叙述类的语段压缩,可以根据记叙文要素进行概括筛选,仅 - 22 - 保留主要信息,做到“去粗取精”;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可以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描 写类的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舍弃那些修饰性、限制 性性或补充性的信息;而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可以运用“层次切分法”划 分层次,提炼要点。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我们应该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并以此确定 自 己前进的路径,即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作出一种预见性的设计;也有人认为,对于人生, 与其 执着于设计自己的未来,不如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种可能,因为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 于不确 定性。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为“致远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就“人生是 否需要设计”这一话题,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 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给自己的春天设计一个未来 同学们: 你们好!我认为人生需要设计,我演讲的题目是《给自己的春天设计一个未来》。 一个浪迹天涯的梦想,一句春暖花开的承诺,一身瘦马短剑的行袍,一场千里之外的邂 逅。扬起理想的大旗,怀揣着希望上路,而我要在上路之前,把自己的行程设计到云霄深处, 铺展到光的天边,给自己的春天设计一个明亮的未来。 在这一张恢宏的人生蓝图上,那个执著的梦要永远旁若无人的稳居高处,守住心的渴望, 这个梦就是人生设计的精魂。大器的愚公,将自己的梦设计到天山那端,辟山开路将一代家 族引向宽广世界;执著的精卫将自己的梦想设计到海的深处,一簇青枝一枚鹅卵,矢志不忘 填海救父的夙愿;坚韧的徐霞客将自己的梦设计到秀美山河,一生行一路,携着高山的清风 和日出的霞光,风尘仆仆却将梦想亲手点亮。 为了千里之外与成功的一场邂逅,我们要设计曲折蜿蜒的行程。在设计之中要有雨露多 变的四季,风云变幻的晨昏,激荡起伏的长路,还有一束光芒四射的星光。李时珍的设计, 就是一生之种草采草写草,攀山走岩遍尝百草,以一部开先河的《本草纲目》完成了人生之 旅;司马迁的设计,就是一生只写一部史书,忍辱负重隐忍苟活,最终以一卷荡气回肠的史 家之绝唱为自己的篇章画上完美句号;玄奘的设计就是一生只取一部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 - 23 - 难,最终伴着青卷古灯立地成佛,一路坎坷化成一缕尘烟,包裹住芸芸众生传颂不息。 人生就像是过眼云烟,就像是川流不息的小河,短暂而又急促。而人就像是一张白纸, 洁白无瑕,经过人生的淬炼,造就了每个不一样的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英雄,希望自己 是大侠,希望自己是仙女,拥有万人敬仰,而我却希望自己有着别样风格。 对于未来,要有美好的憧憬。要想拥有美好的未来,必须设计好奋斗的目标,然后为着 这个目标去努力拼搏。就像苍鹰,从一出生起,它们就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展翅高飞。所 以它们开始不断的练习飞行,从不敢飞高到敢于尝试,终于有一天,鹰妈妈把它们领到悬崖 边上,它们为了生存,只有选择奋力高飞,于是,它们成功地实现了自己搏击长空的梦想。 我们都想获得成功。但是,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想去哪里、想成为什么人有一个毫不动摇的理 想,成功才有可能实现。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伟人都是早早的立下了志向。远大坚定的理 想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你走向成功,让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近。 一个人的志向的确能够决定这个人的未来。达尔文 9 岁时对他父亲说:世界上还有许多 未被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而当时的他在老师眼里不过是个异想天 开“不务正业”的学生。可是,达尔文却为了这个梦想一直努力着。终于在 1859 年出版了震 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摧毁了神造论。他 自己最终也成为了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先驱。 歌德说过:“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遇风即灭。这盏灯,就是理想。16 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去读书,临行前,就作诗一首以铭其心志:“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彰显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此 后的 20 多年里他不断地努力,经历了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斗争,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 奋战,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引导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成功 需要一个理想。 给自己的春天设计一个未来,需要不断修正,同时要坚持不懈。只有自己才是这场设计 唯一的参与者与执行者,虽无人知晓,到结束却能收获五彩人生。或许会走不少弯路,这就 需要我们不断修正。或许会疲倦于挣扎沉重,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巴尔扎克曾债台高筑, 安徒生受尽人生冷暖,林肯曾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梵高潦倒一生用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是他们对自己设计的未来坚定不移,他们的目光淡定从容,他们的身躯倔强坚挺,最后我 们不得不叹服:他们赢了。用自己的艰辛努力为自己设计了一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踏一路金风花雨,摇一路驼铃声声,采一路兰芷芳菲,唱一路高歌不倒,努力实践自己 - 24 - 的设计,终会用成功花束在腰间打上漂亮的结,结上飞出朵朵流苏,飞出春天里最明亮的幸 福!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 2015 年 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 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 高。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 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本题,材料中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人生需要设计,一种则反之。 给的任务是: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为“致远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就“人 生是否需要设计”这一话题,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可见,呈现方式是演讲稿。写作时注意 演讲稿的一些基本要求。 态度必须明确,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即可。 [立意] 1、给自己的春天设计一个未来 2、有设计的人生更光明 3、多彩人生,何须设计? 4、人生路漫漫,设计花艳艳 5、我喜欢一眼看不到头的人生 [素材] 1、昨天你撒下一粒树种,今天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棵参天大树,你欣喜,你满足,因为这棵 大树完全按照你的设计成长。你成功了。昨天你埋下一粒花种,今天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株鲜 绿的小草,你失望,失望的是你没有看到鲜花的妩媚,你高兴,高兴的是小草带给了你如春 的绿意。你也是成功者。 2、人生的道路不在于你怎样设计,而在于你怎样去走,不在于豪言壮语,而在于你怎样行动。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巧用你的设计,为你的设计努力,同时又不拘泥于你的设计,你就会获 得精彩人生。 - 25 - 3、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人生的轨道不是那么固定,那么完美。那么固定,那么美,反而让 生命失去了色彩。”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也为自己初设了人生,位居官场,兼济天下, 但官场的黑暗怎容得下他的“人生设计”,于是他修改了自己人生的计划,躬耕东坡,淡泊 人生,然而不就是在这一守一动中,他创造了始料不及的另一片天吗?豪放的诗词铭刻了他 豪放的人生…… 5、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生命也没有固定的法则,只要努力去经营人生,即使 “设计”没有实现,我们同样会创造另一片更美的天……巍峨之巅,一定得沿着一条蹊径才 能抵达吗……成功人生,一定得沿设计的轨道而行吗…… [结构] 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 开头 演讲的开头,也叫开场白。 例文的第一段就属于开场白部分。有问好语,有对自己演讲题目的介绍。 主体 演讲稿在开头后要迅速转入主体,这是演讲的正文和核心部分,也是演讲稿的高潮所在,能 否写好,直接关系到演讲的质量和效果。 例文中作者说“对于未来,要有美好的憧憬。要想拥有美好的未来,必须设计好奋斗的目标, 然后为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拼搏。”强调设计人生的重要性,并要为这个设计去努力。 又说“一个人的志向的确能够决定这个人的未来”,这是讲志向的作用。 “给自己的春天设计一个未来,需要不断修正,同时要坚持不懈。”这是更进一层,人生不 仅要有设计,而且要在前进的途中不断修正,才能有完满的人生。 结尾 结尾时演讲内容的自然结尾,是演讲稿的有机组成部分。例文的结尾非常简洁,只用了“谢 谢大家”四字,表明演讲结束。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