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9.01 KB
  • 2021-06-04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2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讲含解析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2 论述类阅读之思路概括 精讲目标 1.回顾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思路概括要点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和运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分析思路概括要点类试题答题技巧。 精讲考向 考向一:结构思路 【真题典例】 1、【2017 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 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 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 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 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 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 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 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 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 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 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 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 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 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 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 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 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 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 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答案】D 【解析】A 项范围扩大,原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 项说法绝对,与 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的“限制排放”问题。C 项对象错误, 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D 项是总括了二三段的内容得出 的正确结论。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 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答案】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 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 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 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 项关系错误,不仅是 “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 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 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2、【2017 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 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 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 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 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 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 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 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 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 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 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 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 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 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 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 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 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 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 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 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答案】A 【解析】B 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C 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 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 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D 项,“从而推动了 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 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找准答题的区间,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位置,然后仔细 分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答案】A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 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 年间社会变化很快”于文无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研读每个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 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的表述是否一致,最后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考点直击】 论述类文章的基本结构是“三段论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 上,又有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照式等。因此,阅读论述类文章, 就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思路,理清它的结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 路”可单独设题,也可将该考点与概括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呈现一种综 合命题趋势。从高考试题来看,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 次。 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技巧揭秘】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 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常见题型、命题规律及选材范围,有效提高复习 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分析能力。 论述文的结构有其特点,学生可在复习中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类文章来读,并通过强化 训练,掌握论述类文章的结构特点,提高分析能力。 3.掌握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方法: ⑴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①要扣住文章的题目,题目或点明中心论点,或提出论述的问题,或点出议论的范围(话 题)。 ②要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或出现在题目,或出现在文中开头(首段), 或归纳于文尾(末段);分论点往往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 ③抓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包括引用材料)、正面论据和反面论据。 ④抓论证,论证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并列、层进、正反四种形式。一般来说,大多议论 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或并列、或层进、或正反的结 构模式。 还要注意的一种是驳论文,一般会采取或先驳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驳论文主要从 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错误,即驳错误论点、驳错误论据、驳错误论证(推理过程),然后由 此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⑵寻找标志性词语。 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 “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可以作为 标志性词语的有:A.关联词 B.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关联词 C.顺序词 D.范围词 E.过渡 词。 ⑶寻找关键语句。 论述类文本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往往能体 现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⑷注意答题规范: 思路①:首先(从、由-----写起)……接着写(引出)……然后……最后…… 思路②: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思路③:以“……”为线索,选取了那些材料来表现主旨。 思路④:作者构思文章的思路:时间、地点、逻辑[并列、递进(层层深入)、正反对照]、 情感变化等。 【训练提分】 1、【2018 届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秦孝公的历史难题 “秦孝公难题”是《商君书•定分》记栽的一段谈法治的经典对话。商鞅开启变法大幕 之初,秦孝公问道:“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无 私,奈何?”大体上说,困扰秦孝公的难题是变法之后,如何使官与民都能做到知法、懂法、 守法。 面对秦孝公的困惑,商鞅的回答是:治道运行,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厉行法治以后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 变法图强所带来的兴盛局面奠定了秦一扫寰宇,统一六国的基础,但令人不解的是因法而兴 的大秦帝国却在短短十几年间便土崩瓦解,不复存在。对此,历代史家大多都将“以法为本” 看作秦二世而亡的首要原因。秦法条目繁多,法网严密,繁如秋荼,密如凝脂,严刑峻法将 百姓的尊严和自由剥夺殆尽,恶法视民为草芥,可畏却不可信。缺乏道德滋养的秦法让官与 民都感到窒息和绝望,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又将法的机械性发挥到了极致,“失期,法 皆斩”点燃了大泽乡起义的烽火,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最终在自己编织的法网面前土崩瓦 解。 秦法残暴而至覆亡让之后历代统治者认识到“以法为本”所带来的弊端。他们虽也都注 重修法订律,但更加强调德的作用,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从法律的价 值导向上看,中国传统社会对待法律的态度从用法总揽一切,变成倾向于“无争无诉”,老 百姓不渴求用法律来伸张正义,总把实现公平的希望寄托在人而非制度上,一部部体系完备 的法典远远比不上人们对“明镜高悬”的渴望,世人对法律的崇拜远远低于对明君清官的期 盼,法治的信仰变得虚无不切实际,知法、懂法逐渐变成了官的专利,而老百姓只有单纯守 法的 余地。没有被全民所信仰的法律至多是一条条干瘪的规矩而非治国安邦的重器。一旦 律法废弛,人亡政息,总免不了江山易主,黎民涂炭。 历史证明,破解“秦孝公难题”答案在于我们能否丰富法治的内涵,用道德的养分让人 与法、法与社会形成一种良性包容的互动,进而使全体社会成员都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 思维,让法律成为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须臾不可分离的工具。今天,我们重新审视“秦孝公 难题”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可以发现,单纯的知法、懂法、守法其实并非难事,难的是要如何 实现良法之治,让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法律真正成为全民的信仰和追求,这才是破解秦孝公 难题的应有之意。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说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法铸 在鼎上是我国揭开法律神秘面纱、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开端,那么由“秦孝公难题”所带来 的反思则让我们认识到良法之治和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想只有全社会都能做到对 良好法律秩序足够的敬畏,使法治精神内化于心才能让“秦孝公难题”得到彻底破解。 (选编自“求是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让天下官员和百姓知法、懂法、守法,不徇私而害法,这不仅是秦孝公在商鞅 变法之初的困惑,更是后世历代君王不得不面对的历史难题。 B.官员百姓缺乏广泛的法治信仰,政权却强制推行法令制度,短时间可能会如秦王朝 —般因变法而兴盛,但终究逃不出人亡政息的结局。 C.秦王朝“以法为本”的治国方略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是秦帝国“二世而亡”的最重要 的原因。秦法残暴这一弊端警醒后世人君,应修法但更应重德。 D.秦帝国的严刑酷法根本无视百姓的尊严与自由,且秦法从根本上讲,对百姓很不信 任,视人民为草芥,所以人民不堪忍受而奋起反抗,推翻了它。 【答案】B 【解析】A 项,“更是后世历代君王不得不面对的历史难题”无中生有。C 项,“秦法残暴这 一弊端警醒后世人君”偷换概念。D 项,强加因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思路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商鞅回答秦孝公的困惑及推行变法之后秦国的强盛说起,进而由秦亡的反思 否定了商鞍对“秦孝公难题”的回应。 B.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秦王朝土崩瓦解的原因在于“以法为本”不加变 通,从而强调了老百姓知法、懂法的重要意义。 C.历代统治者对“以法为本”的弊端都有反思,文章总结后认为在百姓缺乏法律信仰 的环境下,破解“秦孝公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D.文章层层论证,最后得出了结论:只有先树立良好的法令制度,再继之以坚定的法 治信仰,才能彻底解决“秦孝公难题”。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证明,只要我们不断丰富法治的内涵,在人与法、法与社会之间通过道德滋养 形成良性包容互动,就可以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 B.如果知法、懂法只是官员们的专利,老百姓只有严格遵守法令的义务的话,那么法 治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并不能发挥其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 C.—味地强化道德礼仪的作用,弱化法律总揽一切的力量,会让百姓把对公平公正的 追求寄托在清官廉吏身上,法治信仰就逐渐淡化乃至消失了。 D.假如全社会都能对良好的法律秩序心存敬畏,让法治精神成为—种坚定的信仰,那 么如何让官员百姓知法、懂法、守法的历史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A 【解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 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 微的差别。A 项,“丰富法治内涵”与“形成良性包容互动”是“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 与法治思维”的先决条件。而在原文中,“丰富法治内涵”“形成良性包容互动”与 “进而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是递进关系。 2、【湖北省荆州中学 2018 届高三 4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哲学性格,深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上。主 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挥的自觉追求。比 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 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经世致 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 却可以不断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 践中则是进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 断发展。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子的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 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 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 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 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 “自我”,成就“本我”;探求实现“本我”“真我”“大我”之终极路径。 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在相处中的交融,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主体 与客体不是尖锐对立的两极,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而是一种“和”的“存在”和“存 续”。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 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 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修身立德志向,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是 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情怀。 (摘编自黄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以及性格 气节和精神魂魄。 B.追求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体现了主体人格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进取精神的高扬,是中 国人能够达到的人格。 C.传统哲学包含着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不断批判“小我”“自我”,努力实现“本 我”“真我”“大我”。 D.“和”的哲学理念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深刻反映出中华文明和平、包容、尊 重、和谐的特点。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点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哲学性格的关系,然后从三个方面 进行较为具体的阐释。 B.文章以主体为切入点,以儒家思想为论据,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入世、批 判、和谐的哲学性格。 C.文章在论证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其哲学性格,并彰显该哲学性格对个人 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D.对于“和”的哲学理念,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别强调了个人的修身立德和 国家间的大同情怀。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主体人格意识下的积极入世、主体自我认知下的批判自省、 主客体和谐关系下的大同情怀等哲学性格。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人格特质,能有效地激发主体追求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 实现主体人格的 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C.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强烈批判精神,深刻反省人性本真,成就“本我”“真 我”和“大我”,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就是“和”的哲学理念的反映,这种理念有利于人们 坚守内心的安宁,减少对立,促进相互交融。 【答案】D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 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 一致。D 项,说法片面且偷换对象。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 的哲学性格是‘和’的哲学理念的反映”说法不当,应该是“和平、包容、尊重、和谐 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故选 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 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 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 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 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 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 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 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 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 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 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 系。 考向二:内容要点 【真题典例】 1、【2017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26~28 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 一体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 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 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 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 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 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 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 改用文言则可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 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节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语言》,有删 改) 26.请分别解释文中“滞销的奢侈品”与“畅销的牙膏”的含意。(6 分) 【答案】滞销的奢侈品: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却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畅销的牙膏:一时很 受欢迎但艺术价值很低的作品。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明确词语的词性、有无使用比喻的修辞,然后找到该词 语的出处并标明;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 答案。“滞销的奢侈品”和“畅销的牙膏”都为名词性,应是指代一个事物,同时此处 使用了比喻,应是把某个事物比成了这二者,回归文本可以发现,“我们宁愿自己的作 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 膏”,这二者应是指作品;“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也不愿成为……”表明前者是 有价值的,只是不被大多数人欣赏,后者是没有价值的,只是短时期内受欢迎。 27.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3 分) 【答案】在新诗写作中,只应使用纯净的白话,而不应掺杂文言。 【解析】题干要求 “依据材料,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 从 文 章 最 后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概括的要求,“概括‘纯净主义’的信条”,先理解 “纯净”的意思,“无掺和物、无杂质的”;然后浏览文本,看文中的话题,本文的话题 是“新诗”创作;从文中来看,有关“纯净”的内容不多,好像更多的是“不纯净”, 即新诗创作不单有白话,还有文言。再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可以发现作者是不认可“纯 净主义”的,故只有把作者的观点反过来说即可,即只运用白话,不掺杂文言。 28.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6 分) 【答案】诗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使用得好,可以增强美感;文言与白话各有优势;艺 术的精湛贵在调和不同的语言因素。 【解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有哪些”。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信 息的能力。从第一段来看,“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 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 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起死回生’,加强美感”,从第二段来看,“文言宜于表现庄 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愈能使不同的因素 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最后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题干中筛选概括的要求,“作者反对‘纯净主义’的理由 有哪些”,“哪些”说明不止一点;“纯净主义”指的是“只运用白话,不用文言”,那么 考生应到文中找出“白话”和“文言”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结合的优势。第一段中,“其 次”说明后面有一点,前面应也有一点,故可以确定两点;第二段中,“白话宜……” “文言宜……”,说明二者各有优势。以此类推,即可解决问题。 2、【2017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 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 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 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 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 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 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 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 动称为 B 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 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 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 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 A 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 A 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 B 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 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 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 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 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 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 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 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 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 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 A 类传播行为和 B 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 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 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 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 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分析重要概念。题干显示概念为“A 类传播行为和 B 类传播行为”,具体 解题内容在文本第一、二两段。如第一段中“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 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及第二段中的“按 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这些内容需要先筛选,再与题干进行分析 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该类题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 信息进行整合。信息主要有: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②表达文 章主旨的语句;③文中的概括句;④文中的过渡句。选择题: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 方式有:①义项增加或减少;②表述对象变化;③角度转换;④语境转换;⑤正面和反 面转换;⑥限定、修饰语变化;⑥不成因果。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 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 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 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 A 类传播行为者,A 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 B 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 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答案】D 【解析】D 项,“不需要加工讯息”错误,原文说“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 中间步骤”。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做这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全文,把握全文要点,然后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 向,弄清题目的限制与提示,确定有效的阅读区间,将题干、材料、选项三者对照,将 选项与原文对照,排除干扰项。辨别清楚题干中的“不符合文意”与“不属于”。“不符 合文意”是指该选项与本文信息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不属于”则是指不管该选项所表 述的内容是否正确,只要它不属于该重要概念的范畴之内,就应判定它为错误选项。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 分) 【答案】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 类传播行为与 B 类传播行为)。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 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考核归纳与概括,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研究标题、开头、结尾,提炼主 旨);审准要求“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筛选关键信息(筛选关键词句,整合信 息)——“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借助分层,圈画中心句、 概括句(借助句子位置,分析作用);运用求同思维归纳(摘取关键词,流畅表达)。 【考点直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在对某一语段、某些语段或整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归纳内容要点侧重检测考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对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总 结与把握;概括中心意思则侧重检测考生能否着眼于文章的整体驾驭文章,通过理清文章内 部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章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这一考点是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必考考点, 一般为单独命题,个别省市将这一考点与理解概念、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 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试题内容一般要求考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 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整理。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 点。 【技巧揭秘】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 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试题常见题型、命题规律 及选材范围,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论述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 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文来读,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归纳 概括要点能力。 3.掌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解题思路: ①通读选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 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寻找答题点; ③精读相关语段,抓住关键语句、字词; ④综合句意,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整体把握,得出答案。 (2) 注意事项: ①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 句子常常是归纳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依据。 ②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 现,不可忽视。 ③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 限制准确,表述要精练确切。 ④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 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必要条件。 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 确答题。 【训练提分】 1、【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 2018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 伴随着中国乡村的急剧衰落和消失,由政府推动的新农村建设也在各地展开。同时,一 些民间组织和企业也投身于乡村建设(简称乡建)中。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民间自发,其 目标都在于振兴乡村,避免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衰落。。 在多年的乡建实践中,尽管存在着各种理论上的争议和实践上的分歧,但各方达成的共 识就是乡建是在保持乡村固有的自然风貌、经济形态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将之进一步优 化,使其与现代生产生活有机结合,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对于保持乡村的经济形态、传统 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乡村手工艺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为满足农民日常生活和 生产需求而生产的。而村落本身就是传统手工艺人的产物,私人的民居和亭廊等公共空间就 是泥瓦匠、木五、雕师、画工等手艺人协作建设而成的,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乡村手工艺品 大多具有价廉物美简洁质朴的特点,加以一定的现代设计,更容易转化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 的曰用品。而材料天然、加工过程对环境零污染或低污染的特点,更符合当今绿色无污染的 消费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对于就近解决就业、解决乡村空心化 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效应。但是由于乡村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乡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正面临 着比城市更为巨大的挑战。因此,在乡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实现传统手工艺与現 代生活的结合,这需要设计力量、营销团队与艺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传统手工艺获得传 承的外在市场动力,吸引年轻劳动力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生产。 在市场发挥作用的同时,新农村建设和乡建的组织者也需要制定系统的计划,通过一定 的激励措施,鼓励年轻人从事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经营和设计。营建修缮传统手工艺的相关 空间,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増加对传统手工艺相关文化内涵的展示,并成为村落人文 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对村落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挖掘记录,对尚且活态 传承的各类民间表演形式、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加以保护传承,使这些非物质文化 遗产成为为村落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为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的村落传统文 化获得一个稳定且持续发展的空间,使整个乡村重新成为传统手工艺的最为重要的生产和展 现空间。 (摘编自王燕《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手工艺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特征,而村落本身就是这样的智慧的结晶。 B.乡村手工艺品最初就是为满足农民日常生活生产需求而产生的,所以不会过时。 C.乡村手工艺都具有价廉物美简洁质朴的特点,而且材料天然,符合消费趋势。 D.只要有设计力量、营销团队,传统乡村手工艺就可以获得传承的外在市场动力。 【答案】A 【解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 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 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所以不会过时”有误,文中“加以一定的现代设计,更容易 转化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日用品”可见,乡村手工艺会过时。C 项,文章是“大多具 有价廉物美简洁质朴的特点”。D 项,设计力量、营销团队不是充分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分析背景及主体,提出了乡村建设的目标,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从实用性、艺术性、环保性等方面论证了传统手工艺品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C.文章针对乡村传统手工业传承这一问题分析了其意义和困难,提出了解决重点。 D.文章论证了发展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经营,对乡村建设、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答案】A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的能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 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 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的乡村急剧衰落和消失,可见旧乡村已不适应这个时代。 B.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村具有现代生产生活的特点,避免乡村年轻劳动力流失。 C.修缮传统手工艺的相关空间,既可以用来从事生产又可以展示其中的文化内涵。 D.传统手工艺是村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今天仍然有稳定且持续发展的空间。 【答案】B 【解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 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 微的差别。B 项,原文是新农村建设要“保持乡村固有的自然风貌、经济形态和传统文 化的基础上,再将之进—步优化,使其与现代生产生活有机结合。”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 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 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8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社会诚信总是根植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传统的影响。守信重 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当代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命脉。作为一种德性伦理,中 国传统诚信没有彼岸世界的上帝或神的终极关照,不依赖外在法制或契约的规制,也不是依 靠后设利益的刺激,而主要靠个体德性的自觉和自律,靠行为者的自我担当;对诚信的评价 也不是靠外在的规则或后果,而是依据行为者行动所体现的德性。但中国传统诚信伦理并不 否认或排斥外在约束机制,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诚信的实现常常需要将道德诚信与制度诚信 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如传统社会的道德与法律关系一样,道德诚信一方面需要制度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道 德诚信可以直接上升为具有强制力的制度。《周礼》中就有记载人们为规避失信,交易双方 订立契约性文件“券书”,一旦失约,失约方就得按照约定赔偿,这可谓诚信制度化的早期 雏形。 作为中国传统商帮的典型代表,晋商、徽商具有儒商的特色,堪称信义诚信在商业领域 中的具体实践。商人的德性自律及商帮的相与互助是晋商、徽商取得成功的关键,但我们也 应明晓晋商、徽商诚信伦理也需要强有力的外在支持。严明的法律制度保障了商业诚信活动 的有序开展,同时商帮的诚信伦理也具有制度化倾向乃至直接成为制度。就规约诚信而言, 晋商、徽商会将宗法、家训、族规等作为道德诚信制度的现实载体,以晋商祁县乔家为例, 乔致庸制定了“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嫖妓、不准吸毒、不准赌博、不准酗酒”“六不 准”家法,对家族成员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教。 在浓郁的地域诚信文化的关照之下,晋商、徽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亦建立了各具特 色的商帮诚信制度,来保障商帮活动的有序开展。如晋商开创性地创立了票号制度,建立了 东家、票号员工、客户一体化的诚信网络,使得东家、掌柜、员工和普通商户成为不可脱节 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然,以现代文明法制理念来看,传统诚信制度也存在缺陷或不足:一是在国家法律制 度方面,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缺乏宪法的根本保障,也没有保护自由原则、平等主 体的民商法体系,因此,晋商、徽商无论是作为商帮团体还是个体企业,在与强权的政府打 交道时,明显处于劣势与不利地位,不得不依附于政治势力和官僚集团。二是缺乏也不可能 产生现代性的产权制度。三是缺乏建立在契约精神上的现代诚信制度。晋商、徽商还主要是 以“人情信任心理和人情道德的自为调节功能”为主,缺乏独立于交易双方而且被双方认可 的第三方机构,没有对交易活动进行仲裁、评价、监管及惩处的常设外部力量,更不可能有 成熟的市场运作和监管机制。制度化的缺陷是其自身所无法解决的阿喀琉斯之踵,在西方制 度化诚信逐步建立乃至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风云裂变的社会变局中,传统商帮必 然摆脱不了与法治社会,市场经济时代断裂的命运而走向衰微。 (节选自《论中国传统诚信的运行机制》沈永福 邹柔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诚信是一种德性伦理,主要依靠个体德性的自觉和自律,行为者的自我担 当而存在。 B.守信重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经济领域,中国传统诚信伦理要将道德诚信 与制度诚信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C.晋商、徽商是中国儒商的代表,凭借商人的德性自律及商帮的相与互助,商业诚信 活动就能有序开展。 D.各具特色的商帮诚信制度,使传统商帮成为不可脱节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 损俱损。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 述和文中内容 损”。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 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 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中国传统诚信”,先后阐述了传统诚信的特征、诚信与制度的关系、诚 信在中国传统商帮的具体表现以及诚信制度的缺陷或不足。 B.“社会诚信总是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是本文的立论前提,文章 用较大篇幅阐释了中国传统诚信对于制度维系的诉求。 C.文章多次举引晋商、徽商的典型例证,说明中国传统商帮的诚信伦理具有制度化倾 向,通俗且具有说服力。 D.文章结尾部分,从国家制度、产权制度、现代契约制度等多个层面,正反对比,中 西对照,论述了传统诚信制度的不足。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诚信不依靠外在的规则或后果来评价,不代表其否认或排斥外在约束机制。 B.传统道德诚信需要制度的有力保障,甚至可上升为具有强制力的制度,可见道德和 制度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 C.为严格约束和管教家族成员,乔致庸制定“六不准”家法。这“六不准”也是诚信 制度的现实载体。 D.传统诚信制度的缺陷是多方面的,即便建立了现代性的产权制度,传统商帮也有可 能走向衰微。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 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B 项,“相互促进、相互转 化”错,强拉因果,或无中生有。 考向三:作者观点态度 【真题典例】 1、【2017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 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 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 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 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 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 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 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 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 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 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 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 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 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 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 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 365 天平分为 24 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 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 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 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 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 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 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 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 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 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 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 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 产和日常生活。 【答案】A 【解析】A 项“‘阴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不当,本选项 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后半部分,由原文可知“夏历”“农历”俗称“阴历”“旧历”, 是“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 是阴阳合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 “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解答 时首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然后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 文比对理解,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本题通过与原文对比就会发现,B 项对应信息 在原文第二段,C 项的依据在原文第四段,D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这三项都与原 文内容相符;而 A 项则曲解了文意,以偏概全。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 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 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 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答案】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是天津卷 的常考题型。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信息比较丰富,必须 准确把握。这类题目的命题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曲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理解 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 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 A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前半部分,B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中间部分,D 项对应信 息在原文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对比分析,可知这三项都与原文观点一致,C 项则改变 了原文的表述,偷换了概念。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 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 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 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 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答案】D 【解析】A 项,“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 二 段 , 由 原 文 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天津卷的常考 题型。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淆已然未然、强加因 果、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 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本题四个选项通过与原文比对,可 知 D 项正确。 2.【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 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 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 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 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 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 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 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 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 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 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 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 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 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 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 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 (《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 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 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 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 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 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 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 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 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 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 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 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 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 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 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 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 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 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 与以往古风不同。 【答案】D 【解析】A 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 项“因而”,强加因果,由文中内容可知,“格 律限制并不严格”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 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点。2014 年和 2015 年山东卷第 6 题考查的是概括论述文主旨的能力,今年改为考查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 体现了向全国卷过渡的思想,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理解概念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分清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 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 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前三个选项的信息主要集中在 文本第一段,但 A 项中的“逐渐走向衰微”和 C 项中的“更似绝句律诗”需结合全文内 容来判断,B 项原文中各特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因果联系。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 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 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 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 失之偏颇。 【答案】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 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这类题目是山东 卷必考内容。本题指向明确,难度适中。从选项设置来看,四个选项所涉及的信息集中 在文本第二自然段,位置都比较明显,考生稍加梳理筛选就可以找出,再将找出的信息 与选项内容一一对照,很容易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 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 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 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 扬顿挫,铿锵成韵。 【答案】C 【解析】C 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正确,引 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 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为了说明王士禛对唐代古诗有偏见。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 中“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不仅考 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还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指向明确。A 项信息在文本第二自 然段后半部分,B 项信息在文本第三段,C 项信息在文本二、三两段,D 项延续了 2015 年高考本考点的命题形式,要求考生用选文文本内的观点解读课本内容,根据选文中 “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不 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 挫,铿锵成韵”,可判断出 D 项正确。 【考点直击】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其论述的具体事物或谈论的某个 问题的主观倾向,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讴歌什么,批判什么。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作 者借助文章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阅读者自己的观点态度。2017 年高考天津卷单独设题,其 他试卷将此考点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呈现综合命题趋势。题型 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出现。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技巧揭秘】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 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常见题型、 命题规律及选材范围,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论述文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 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文来读,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 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 3.掌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方法: ⑴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进行分析概括。 这些内容一般可通过分析题目、注释、题干以及字里行间的暗示性语句来获得。 ⑵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 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文中的点睛之处,有人物、 景物描绘之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使用较多之处等。抓住这些因素,通过辨析词语、句子, 划分段落层次等方法,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通读全文之 后,应知道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能从中明白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这样就可推 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⑷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分散在多处,需要我们认真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 【训练提分】 1、【天津一中、益中 2018 届高三四月考质量调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统 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我国古代书院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其中的“成人”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颇有启发 意 义。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 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 嗜 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 的 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认为书院教育“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 乎?” 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古代教育家批评的 功利化 教育,同样存在于当代教育中。例如,片面鼓励学生以考上重点大学为唯一目标, 大学只 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不能很好地培 养学生 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代书院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综合了早期儒家 “成 人之教”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 等多方面 对学生进行引导。南宋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明确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读书 多少并不 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唯一标准;读书不多的普通人,只要心地纯正,也可以 成为君子。 他创建象山精舍讲学,就是为了实践其教育理念。当代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忽视人格教 育的问题,出现了片面知识化、商业化的倾向。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性问 题。当今中国 教育可以吸收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古代书院还将“成人之教”引向家国情怀培养。书院教育的“成人”并不是“独善其 身”的自我人格完善,而是要求将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家国天下的事业结合起来。史书记 载: “长沙之陷,岳麓诸生,荷戈登陴,死者十九,惜乎姓名多无考。”宋末岳麓书院学 生参 加抗元斗争,大都壮烈牺牲,这正是“见危授命”的“成人”作为。2010 年,联合 国教科 文组织主持召开教育面向 21 世纪国际研讨会,将“学会关心”作为本世纪教育的 基本方 向,与会专家学者希望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 件,等等。 这正与我国人文教育传统相呼应。 (朱汉民《书院“成人”教育理念的当代启 示》) (1)下列对书院“成人”教育理念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去功利化 ,不以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 功为 主要目的。 B.“言忠信,行笃敬”体现了儒家圣人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强调人格教育的重 要 性。 C.宋代大儒朱熹认为当时的官学不能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的地方,应该以立学教人 为 本意 。 D.宋末岳麓书院学生参加抗元斗争,大都壮烈牺牲,体现了自我人格完善的“独善其 身”的教育理念。 【答案】D (2)下列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我国高等教育中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借鉴采纳中华优秀传 统 文化中的教育思想。 B.文章从去功利化、强调人格教育和培养家国情怀三个方面阐述了书院“成人”教育 对 当今教育的启发意义。 C.受到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中也普遍存在,使得学校教育不能 突 出以人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关心”作为 21 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关心他人、关心 社 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等理念与我国人文教育传统相呼应契合 【答案】B 【解析】A 项,原文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C 项,“普遍存在”扩大范围。D 项,“契合”与原文不符。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教育功利化的问题不只是现在有,古代也同样有,一些有识之士对此有着清醒的认 识 并主张教育去功利化。 B.我国古代的书院教育具有优良的传统,巳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成熟的“成人”教育 理念和方法。 C.学校教育不能只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D.当今的中国教育也要发扬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立德树人,培养高品 质 的人才。 【答案】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 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 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江西省 2018 届高中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教师“祖师爷”,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尊师的传统,但这 一传统并不始于孔子。孔子孜孜矻矻,以身作则,以己示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高尚 的人格、好学的精神、博通的学识,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赢得了全社会和后 世的尊重和礼敬。 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和《晋语》中,有这样的文字:“民生于三,事 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 这里已经将君、父、师并提。战国末期的荀子,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 在他看来,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师是政治的根本。缺少了这三者之一, 就不会有社会的秩序、人民的安宁,更谈不上生活的幸福。所以,礼仪就是用来敬祀天地、 尊重祖先、推崇君师,用来树立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和权威的。高度尊崇礼法的荀子, 认为教师是礼法的守望者。他认为,如果没有教师,世人就不懂得礼法,只能是偏离正道, 流于匪辟,遭致灾难和祸害;相反,人有了教师、懂了法度,就会通达事理,明辨是非。正 因为如此,所以在荀子看来,是否尊重教师,是一个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他指出:“国 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先秦诸子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观点冲突,相互争鸣,但在尊师这个问题上,却难得的一 致。道家的《道德经》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墨家的《墨子》也说:“夫 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法家的《管子》中,收录有《弟子职》一篇,详 细地规定了学生对教师各方面恭敬的态度和服侍的礼仪。杂家的《吕氏春秋》不仅说明了尊 师的必要,而且指出了尊师的具体方法。主张“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外,学生能 够勤奋学习,虚心求教,也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 尊师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师使我们的民族更加笃信教育,从而促进全社 会的向学之风,强化整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当然,我们也不必忌讳,尊师的片面化和 极端化,也对我们民族及其文化具有负面影响。比如,恪守师法,不许学生自出机杼,在一 定程度上束缚了后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了一定的阻滞 作用。 (摘编自徐梓《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虽然不是中国尊师传统的创始者,但却为后世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榜样。 B.《国语》中已将君、父、师并提,当时的人们认为三者的地位同等重要。 C.荀子视教师为礼法的守望者,因为学习和执行礼法,都需经由教师来完成。 D.除了在尊师上取得一致之外,先秦诸子在其他问题上的观点都是相互冲突的。 【答案】A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 本内容的筛选和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所以在论述中国的尊师 传统时,作者选择了从他说起。 B.文章在列举先秦诸子尊师的论据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其中,“面”为荀 子的言论,“点”则为其他诸家的言论。 C.在充分列举论据之后,文章进而深入剖析了“尊师传统”的本质:尊师既是尊业敬 德,也是重学、重道。 D.文章在充分肯定尊师传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明了将尊师片面化、极端化的负面 影响,从而体现了辩证说理的特点。 【答案】B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 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 点和论证的方法。B 项,“‘面’为荀子的言论,‘点’则为其他诸家的言论”错误,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 的概括描写,本文是论述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作者详写的是荀子的言论,故‘点’为 荀子的言论,概写的是其他诸家的言论,故‘面’为其他诸家的言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如果对老师态度恭敬,服侍周到,但不愿勤奋学习,不肯虚心向老师求教,也 未必可以说是真的尊师。 B.教育事关他人前途和家族命运,如果不接受教育培养,一个人就难以造就才德,一 个家族就难以发达兴旺。 C.是否尊重教师是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因此,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定会人人 尊重教师,反之亦然。 D.尊师传统无形中对教师的才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人格高尚、学识博通, 才能赢得尊重和礼敬。 【答案】C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检 索 区 间 , 确 定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