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现代诗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冲撞与融合:回望20世纪中国新诗 吴思敬 历来的文学革命,其倡导者为了冲破巨大的阻力,往往会从两个方向上去寻求助力:或是面向古代,高张“复古”大旗,其实质则是革新;或是面向外国,从异域文学中借来火种,以点燃自己的文学革命之火。新诗的创始者们采取的便是这后一种办法。郭沫若坦诚地宣称:“欧西的艺术经过中世纪一场悠久的迷梦之后,他们的觉醒比我们早了四五世纪。……我们应该把窗户打开,收纳些温暖的阳光进来。”当然,中国新诗受外国影响,除去新诗人希望“迎头赶上”西方的急迫感外,更深一层说,是由于现今世界上始终存在着一系列困扰着各民族哲人的共同问题。尽管各民族有其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但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依然在起着作用。实际上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运动便构成了人类的文学发展史。 ‎ 到“五四”前后,西方近百年的文艺思潮已经历了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演变。不过,这三大文艺思潮对中国早期新诗人的影响却不是同等的。客观上说,外来的东西能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是受着当时的国情制约的。从新诗诞生的情况看,创始者们更多的是借鉴了西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郭沫若从歌德、雪莱那里汲取营养,那狂飙般的激情,天狗吞月式的自我扩张,均使他的诗歌显示了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刘半农、朱自清等人的早期诗作则大多揭示当时社会中种种黑暗与不平,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然而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有时难免泥沙俱下,导致艺术上的不精致;一些如实描绘社会弊端的诗篇,又由于写得太“实”而失去了诗味;大革命后的普罗诗人又普遍存在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的直接说教的倾向。特别是,“五四”落潮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陷于苦闷、彷徨之中,于是年轻一些的诗人开始把眼光转向西方的现代主义。 ‎ - 14 -‎ 应该指出的是,在新诗现代化的潮流之中,新诗人们对西方诗歌的借鉴并不是全盘照搬的,而是结合汉语的特点和中国诗歌固有特色,对西方的东西既有吸收,又有扬弃的。一些在现当代诗歌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人,如冰心、徐志摩等,无不是从取法于西方开始,但没有跟着西方诗人亦步亦趋,而是把西方的东西与本民族的特点融合起来,因此他们的作品有西方诗歌的某些特征,但决非西方诗的翻版,有中国诗歌的某些传统风貌,但又不是“国粹”式的传统诗。 ‎ 中国新诗是在西方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中孕育并成长的。这种冲撞,使我们的新诗从诞生伊始就伴随着无尽无休的责难、争论与困惑,而且这种责难、争论与困惑一直持续到60年后的新时期的诗坛一一回想一下围绕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的争论,以及伴随韩东、于坚等后朦胧诗人而出现的喧哗与骚动……两种文化的冲撞为新诗发展带来了契机,一方面这种冲撞冲决了诗人固有的审美观念和思维定势,为诗的创造开辟了新的途径;另一方面这种冲撞带给读者审美习惯的变革,造就了一批批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 尽管当前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的潮流使诗人处于空前的窘境,尽管当代的诗歌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中国诗人在寂寞中坚持着,中国诗坛的圣火并没有熄灭。 ‎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中国新诗“冲撞与融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新诗人们结合汉语的特点和中国诗歌的固有特色,吸收并扬弃了西方诗歌。‎ B. “五四”前后,中国新诗人受到了西方三大文艺思潮——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不同程度的影响。‎ C. 历来的文学革命的倡导者欲冲破巨大的阻力,变革方向一般会选择古代和外国,中国诗歌变革也是如此。‎ D. 在新时期的诗坛中,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以及韩东、于坚等后朦胧诗人都曾经遭遇过责难、争论与困惑。‎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中引用郭沫若的言辞,意在说明西方文化领先中国文化,我们应该借鉴其精华部分,并且迫切希望中国新诗能迎头赶上。‎ B. 中西文化的冲撞为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对诗人固有的审美观念和思维定式以及读者的审美习惯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C. 冰心、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取法于西方诗歌的同时,又融合了中华民族的特点,不是西方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的翻版。‎ D. 中国新诗的创始者借鉴的全都是西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郭沫若、刘半农等人的现代诗歌因此形成了鲜明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特征。‎ - 14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有差异,但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作用依然存在,人类文学发展史的轨迹是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运动。‎ B. 中国诗人借鉴西方浪漫主义直接抒情的方式,产生了艺术上不精致的弊端。“五四”之后,一些陷入苦闷、彷徨的年轻诗人开始转向西方的现代主义。‎ C. 中国新诗糅合了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到现在都伴随着无尽无休的责难、争论与困惑,但是中西文化的这种冲撞也造就一批懂得艺术和欣赏的大众。‎ D. 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对当代诗歌的冲击,使诗人陷入窘境,但中国诗人没有放弃,仍然在寂寞中坚持,中国诗坛圣火没有熄灭。‎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C根据原文“新诗的创始者们采取的便是这后一种办法”可知,中国新诗变革的方向是面向外国,而非古代。‎ ‎2. 试题分析:D根据原文“从新诗诞生的情况看,创始者们更多的是借鉴了西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 ‎3. 试题分析:B原文是“特别是,“五四”落潮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陷于苦闷、彷徨之中,于是年轻一些的诗人开始把眼光转向西方的现代主义。”并不能说明这些年轻诗人是有意识的以现代主义来反对浪漫主义。‎ ‎(二) 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 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B. 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C. 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 14 -‎ D. 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5. 开头前三句,点明了观看大自然景色的季节、地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 “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和“争”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1)在内容上,显示了诗人在激烈斗争的风暴中昂扬豪迈的革命风度和坚韧刚毅的英雄气概,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2)在结构上,为下边抒情做了铺垫,也以“独立”与下文的“百舸”遥相呼应。 ‎ ‎6. (1)“染”字形象地写出了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丽美景。(2)“争”字让碧绿无尘的江面充满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解析】‎ ‎4. 试题分析:D对虚实手法的分析正好颠倒了,“游水搏浪”是回忆的内容,是虚写,“人生奋斗”是作者要说的本意所在。‎ ‎5. 试题分析:开头前三句主要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作用。‎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 14 -‎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于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7.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年代里仍然执着地相信未来。‎ B. 诗中的“固执”并非贬义,显示出作者相信未来的执着。‎ C.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作者当时还很幼稚很年轻。‎ D.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8. 对诗中“我”“我们”“她”三个形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的“我”是一个虚构的形象,不是指作者自己。‎ B. “我们”包含作者自己以及千千万万对生活失望的人们。‎ C. “她”泛指未来的人们。‎ D. “我们”和“她”指代的内容相同。‎ ‎9. 请简析本诗主要采取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答案】7. C 8. B ‎ ‎9. (1)主要采取的意象有炉台、灰烬、露水、枯藤等,渲染了悲哀凄凉的意境,(2)很好地突出了人生的挫折与困厄,突出了逆境中仍坚定相信未来的可贵与不易。‎ - 14 -‎ ‎【解析】‎ ‎7. 试题分析:C用“孩子的笔体”并非说明作者年轻、幼稚,而是突出“我”相信未来信念的纯净、执着、神圣而又充满希望。‎ ‎8. 试题分析:A诗言志,诗中的“我”是抒情主体—作者本人;C“她”指未来觉醒的人们;D不符合文意。‎ ‎9. 试题分析: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其作用一般是借以委婉含蓄地表达诗文的主题。‎ 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 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A.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B.‎ - 14 -‎ ‎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C.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D.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11. 下面对文章中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侯”“秦伯”,文中分别指晋文公、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天子对贵戚与功臣的封赐。‎ B.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 “子犯”,晋大夫狐偃的字。“字”往往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如诸葛亮字孔明,岳飞字鹏举。‎ D. 古人在与对方说话时,十分讲究称呼的谦与敬,如文中的“执事”就是对所求之人的谦称,“君”是对诸侯的敬称。‎ ‎12.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其实已经说明当时外敌已经大军压境,郑国的情况已是十分的危急。‎ B. 在“子犯请击之”时,晋文公十分冷静,一口拒绝,这也表现了他善于审时度势、善于机变的性格。‎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 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再说到晋灭郑后必然进犯秦国,烛之武步步深入的说理,有很强的感染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答案】10. B 11. D 12. C ‎ ‎13. (1)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自由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 14 -‎ ‎【解析】‎ ‎10. 试题分析:原文标点为: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11. 试题分析:D执事是敬称。‎ ‎12. 试题分析:C “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不对,应是“晋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13. 试题分析: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古代诗歌阅读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①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 B. 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一位女子的诗,诗中描绘了离别后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淡淡的愁思。‎ C. 从诗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怜惜世间万物,因为芭蕉不舒展,丁香不开放而忧愁。‎ D. 这首诗写思妇之离愁,是作者以女子的口吻写与情人离别的愁思。‎ E. 丁香既指眼前所见之景,也喻指诗中的人物,“丁香结”写其愁怨与思念。‎ ‎15.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4. BC 15. ‎ - 14 -‎ ‎①借景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借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抒发了她失望、愁苦的情感。②比喻(或象征或拟人)。芭蕉喻情人,丁香喻女子自己,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 ‎(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见到情人但又不得见、心情复杂矛盾、失望又孤寂无聊的女子形象。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眺望情人,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欲望还休,表达出了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 ‎【解析】‎ ‎14. 试题分析:B这首诗写思妇之离愁,是作者以女子的口吻写与情人离别的愁思。C“诗人怜惜世间万物,因为芭蕉不舒展,丁香不开放而忧愁”理解不当,失之浅薄。‎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到中流砥柱作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巧妙地借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 ‎(2)《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3)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得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4)李白在《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中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答案】 (1). (1)到中流击水, (2). 浪遏飞舟 (3). (2)到了颓圮的篱墙 (4). (3)夏虫也为我沉默, (5).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6). (4)直挂云帆济沧海 - 14 -‎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遏”“沧”不要误写为“谒”“苍”。‎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赋予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21世纪的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但是一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却看不到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仍然书生意气,到国外谋取就业。‎ 每次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位解放战争时期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总会显得非常激动。‎ A. B. C. D. ‎ ‎【答案】B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据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报道表示,他“从未向中俄攻府提供情报”,中俄“也没有从其笔记本电脑里提取信息”。‎ B.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为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C.‎ - 14 -‎ ‎ 《五四放歌》《天路》《致橡树》……近日,2016年“三节”群众文化活动——“迎新春·诵经典”大学生专场诵读会在一首首激情澎湃的诗歌中拉开了序幕。‎ D. “公车腐败”的原因大多是监管不严、审批不当、部分领导干部享乐主义、贪图小便宜造成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句式杂糅。“据……报道”和“斯诺登通过……表示”两种句式杂糅,删去“据”和“报道”。B项,最后一句缺少主语,可删掉“使读者”。D项,句式杂糅,“原因大多是……造成的”不当,应删去“的原因”。‎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失陪”为谦辞,只可用于自己;C项“寒舍”只可用于谦称自己的居所简陋;D项“千金”为敬称,只可用于称别人家的女儿。‎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①,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答案】示例:(1)想变成什么颜色 (2)事实并非如此 (3)是需要外在条件的 ‎【解析】试题分析:“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解答本题的正确步骤应是:①阅读——认真阅读语段,确定文段中心意思;②推导——将文段划分层次,做到瞻前顾后;③检查——得出答案后应代入原文,最终求得语句连贯。‎ - 14 -‎ ‎21.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              ‎ ‎【答案】示例:(2)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3)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言表达。推断时应在用词准确、合乎情理的情况下进行,如“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只要表限定,后面接的内容限定这一种,那么就能有“就……”的结果。一般用来叙述比较确定的事,“避免环境污染”是不能确定的事。‎ 点睛:准确,这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该题中考核“这样可以”“只要”“就能”这些用词。‎ 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 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   ‎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   ‎ 读了上面的这几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定一个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答案】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现代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这些都道出了一个至真的道理: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 14 -‎ ‎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一个人如果有紫罗兰的这种精神,他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因为宽恕了别人,就等于善待了自己。‎ ‎  古往今来,多少有识之士、大度之人用宽容之心,换来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事业的成功。‎ ‎  赵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一,后来受到秦国的威胁。赵王破格提拔了地位低下的蔺相如。蔺相如与秦王交涉几次,均巧妙地挫败了秦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之后蔺相如又被提拔几次,位在廉颇之右,这使廉颇心中极为不快,他扬言要让蔺相如难堪。而蔺相如却以宽容之心待他,为此还主动躲避廉颇。后来廉颇听说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才躲避他,羞愧难当,敬意顿生。于是负荆请罪,最终两人握手言欢,成就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也正是蔺相如的这种宽容之心使赵国在短期内未受到秦国威胁。如果蔺相如鼠肚鸡肠,与廉颇斤斤计较,不宽恕他,恐怕会两败俱伤,而且还会危及赵国的安全。可见,蔺相如宽恕别人不仅善待了自己,还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  齐桓公曾与管仲有过一箭之仇,但他不计前嫌,依然重用有才能的管仲,任用管仲为相。这需要多么宽广的心胸!正是这种宽容使管仲对齐桓公忠心耿耿,帮助齐桓公力挫群雄,成就霸业。‎ ‎  一次,楚庄王在宴请群臣时,灯火忽然全灭,有大臣便趁机非礼许姬,许姬告诉楚庄王有人非礼自己,非礼者的帽缨被拽了下来,要求楚庄王点灯察看,但楚庄王阻止了她,并命所有大臣都摘下帽缨后才可点灯。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一员虎将单枪匹马舍命护救楚庄王突围。经询问,楚庄王才知道那个舍生忘死救自己的人就是那次宴会中自己宽恕的人。楚庄王宽恕了臣子,换来了臣子的感恩戴德,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事例不正说明了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吗?‎ ‎  曾国藩说:“善莫大于恕。”其意非常明显,即宽恕别人等于善待自己。这种处世原则适用于古代的君臣,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于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 ‎  宽恕别人吧,因为宽恕别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解析】试题分析:审视这道新材料作文试题后,可以把作文立意确定在“宽恕别人与善待自己”之类的关系型话题的范围之内。宽恕别人是一种美德,是大度的表现,所以人生在世,要以宽容之心待人;当然宽恕别人也不能过分,要把握好分寸。另一方面,宽容是一种美德,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因而宽恕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 14 -‎ 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同的方面,注意围绕“宽容”立意行文。‎ ‎ ‎ ‎ ‎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