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MB
  • 2021-06-04 发布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四散文阅读第2节立足内容关注位置解答结构思路分析题课件

  • 4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2 节 立足内容,关注位置,解答结构思路分析题 散文结构思路分析题是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试题涉及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题型一般有 3 种:行文思路分析题、线索作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不论散文结构思路怎样变化,都要围绕散文中心主旨行文,也就意味着在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时,要立足“神聚”,关注位置。 题型一 思路分析题:通览谋篇,体悟匠心 一、失误探因 考查方向 失误原因 思路分析题 找不准线索,读不懂文本 缺乏整体意识,只会概括段落大意 不知道从人物心理的情感变化着手梳理 二、得分指导 行 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 “ 梳理 ” 上,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 ( 感情 ) 变化。 [ 典题印证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三幅画 宗璞 ①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②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③ 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④老实说,在 1986 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 40 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 《 家 》 。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哥哥穿一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⑤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⑥时光一晃过了 40 年。 80 年代初, 《 钟山 》 编辑部要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 “ 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入枕边书。 ” 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 5 年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⑦ 1986 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得知乃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 “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 ⑧ 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 ( 注:地名,当时为汪曾祺住处 ) 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⑨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⑩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 ⑪ 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下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 “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 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⑫ 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又寄来第三幅画。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一行小字:为纪念陈 瀓 莱而作,寄与宗璞。 ⑬ 把玩之际,不觉欷 歔。谢谢你,汪曾祺! ⑭瀓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 50 年代最后一年,瀓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相见。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 ⑮瀓莱常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认识! ⑯瀓莱于 1971 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缘由。我曾为她写了一篇 《 水仙辞 》 的小文。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发,还要写一幅。 ⑰ 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我常说的 “ 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 ” 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性情中人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 ⑱ 汪曾祺的戏与诗,文与画,都隐着一段真性情。 ⑲ 三幅画放到 1987 年才送去裱,到 1988 年春节才取回。在家里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赫然在焉。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 有删改 ) 结合文本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题干已明确指出 “ 结构为文 ”“ 分析文章的思路 ” ,可知该题属于直接考查型的行文思路题。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文章围绕 “ 三幅画 ” 而写, 段点明标题,写取回字画,点出 “ 三幅画 ” ,领起全文;第 段写汪曾祺演戏与赠诗,为下文写 “ 三幅画 ” 做铺垫;第 段详写 “ 三幅画 ” ,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第 ⑲ 段,交代送裱、取回 “ 三幅画 ” ,照应开头。 ① ~③ ④ ~⑥ ⑦ ~ ⑱ 答案:① 先 写从荣宝斋取回字画,交代其中有三幅画为汪曾祺所作,点明标题,领起全文;②接着宕开一笔,叙写汪曾祺演戏和赠诗两件事,展现其多才多艺的形象,为写三幅画做铺垫;③然后详写三幅画的有关情况,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④最后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应开头,首尾照应。 答案:① 对 于第一幅画,作者 “ 喜欢,但不满意 ” ,对汪曾祺有所 “ 怀疑 ” ,认为他有 “ 哄小孩心理 ” ;②对于第二幅画, “ 我已满意,天下太平 ” ,并借父亲对诗的赞赏表明自己对画的喜爱之情;③对于第三幅画, “ 不料 ” 点出实属作者意料之外, “ 把玩之际,不觉欷歔 ” ,写出了作者内心的伤感之情。 [ 技法点拨 ] 三类结构分析题型答题要点 ( 一 ) 线索题 1 . 找准线索 线 索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找准线索要依据文体、注意标题、关注反复出现的词语和句子、注意 “ 双线 ” 。 2 .说明作用 线 索的作用有一般作用和特殊作用,答题时,既要注意它在组织材料、揭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又要注意物线、情线、时空线索的作用。 ( 二 ) 谋篇布局特点题 这 类题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比如线索角度、行文顺序、结构技巧、段落布局、叙述方式等。 ( 三 ) 组材特点题 散 文材料组织的方式很多,如时空、观察点、情感或认识过程等,其中要特别关注以物件 ( 象 ) 为中心组织材料的作用。 题型二 句段作用题:精准定 “ 位 ” ,规范要点 一、失误探因 考查方向 失误原因 句段作用题 不明各类句段作用类型,胡乱作答 整体文本意识不强,只注重细枝末节 只将熟记的术语拿出来乱贴标签 二、得分指导 句 段作用分析就是选择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这些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它们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 [ 典题印证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烛台:古老的守夜者 李汉荣 ①母亲用过的烛台,我小心地保存了下来。我保存了一角古中国的夜色。 ②这是她的先人传下来的。先人把他们的夜晚传给她,也把烛光传给她。 ③面对这方烛台,我看见母亲的夜晚,祖先的夜晚,以及祖先的祖先的夜晚。连续不断的夜,一直向后退去、汇聚,终于浩瀚成历史的深海。 ④ 我想象,母亲是怎样用一星烛光,泅渡了她一生的长夜? ⑤ 烛光里,母亲纺织、缝补、浆洗,读经、静坐,她小小的身影,小小的心跳,是无边夜色里最温情的细节。 ⑥ 烛光里,母亲眺望明月,月亮也踱进窗子,天上的光亮与人世的光亮,相会在母亲周围,争着画她的影子。母亲看见了两个影子,两个影子都是她!月亮的手要领她到天上,蜡烛的手要留她在地上。多好的光啊,它们都这样熟悉她、爱她、安慰她。母亲竟然爱上夜晚了。白昼是相同的白昼,相似的人生,而夜晚,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秘密,在烛影里飞过的虫儿都有自己的秘密。母亲于是望望窗外,她看见那么多星星挤在窗口看她,她一眼就认出了她最熟悉的那颗星星,那是多年前,她留在天上的一个记号,一个温暖的记号。而地上,她的两个影子,也望着天上,也在辨认闪烁在高处的秘密记号。 ⑦ 蜡烛是泪做的。它的浑身都是泪腺。它必须把泪水流尽,才能走完自己的一生。烛泪,使白昼变浅,使黑夜加深,使天堂的一角变暗,使人世的一角变亮。我能想象,古中国的夜晚,密布着多少烛台,闪烁着多少烛光。女儿们在烛光里绣花,母亲们在烛光里纺织,儿子们在烛光里喂牛,父亲们在烛光里劈柴;僧人们在烛光里入定,书生们在烛光里吟咏;最伟大的诗篇里,那动人的警句也是由烛泪凝成;最贤明的帝王,也曾在烛光里,一夜夜打量他的江山 …… 就这样,真挚而忧伤的烛光守望了古中国几千年的夜晚。就在这样的夜晚,积攒了厚厚的记忆,厚厚的文化,厚厚的礼仪,厚厚的诗。所以,如果你用心读,你会发现,古中国的记忆、文化、礼仪和她的诗,都天然地带着蜡烛的特征:是真挚的、半明半暗的、含蓄的、忧伤的、克制的,它不诅咒和指责夜晚,相反, 它尊敬夜晚,洞悉夜晚的无垠和深邃,而同时又固执地眺望黎明,殷切地聆听天道轮回的足音。烛光里书写的文化,扎根于博大浑厚的夜之深处,而又保持着对光的信仰和钟情。它知道浅浅的白昼后面,紧随着的又是更深沉的夜色,更深奥的宇宙。于是,我们的文化,就是在无边夜色里谨慎、羞怯而忧伤的言说,它从来不狂妄、不张扬、不说尽、不道破,因为黑夜无尽,天道高深,岂是人能说尽道破?然而它毕竟说了,但不是咄咄逼人的雄辩,不是滔滔不绝的倾诉,不是小知小觉的抢答,不是自怨自艾的独白,不是真理在握的宣叙,而是欲言又止,欲辩无言:或是以手指月,你看见了月,同时看见了月亮后面的无边夜空;或是拈花在手,笑而不答,你看见花后面的花海,春天后面的无数个春天,无数个坟墓;它以极少的说暗示无限的不可说,它的最深邃部分不是它说出的那部分,而是没有说出的更大的部分,这就是那言外之意,篇外之趣,韵外之致 …… 深幽的意境,微明的光亮,它的底蕴是那深不可测的夜;宇宙的长夜,生命远方的长夜,时间深处那边寂静的永恒长夜。烛的情境,正是生命和人的情境,也是中国文化的情境。 ⑧ 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有着幽暗的深度和夜一样宽厚的寄托,而同时,它所摇曳的光亮,又是那样诚恳、虔敬,它那含泪的目光,使它象征的一切,都带着高贵的忧伤,纯真的气质和深长的情义。 ⑨烛光里,端坐着数千年中国的夜晚。 ⑩烛光里,端坐着一代代母亲,我的母亲。 ⑪ 我凝视烛台,曾经,多少个夜晚在这里停靠,多少个黎明在这里降临,多少个人生在这里走远。你分明是时间的驿站,宇宙里的一个圣坛,人世的一个温暖湖泊。每一个夜晚都有一条天河从你的上空流泻,无数个夜晚的无数条天河,都哗哗流下来了,与你的泪光合流,汇聚在这小小的祭台。 ⑫ 汇聚成古中国记忆的深海。 ⑬ 汇聚成母亲的心海 …… 结合文本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 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 这是一道 题,所指段落在 部分,属于 “ 结尾句段作用 ” 分析题。认真阅读文段,进一步理解把握结尾两段的主要作用。 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结合 “ 结尾句段作用 ” 的几个角度,主要从 、 和 几方面思考,并结合文本分析。结构上可用与作用相关的术语,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等作答;内容上写了母亲和中国文化;注意省略号的作用,表示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想象空间;这两段,独句成段,具有强调的意味。 句段作用分析 文章结尾 内容 结构 读者感受 答案:① 收 束全文,照应前文内容,结构浑然一体;②两个独句段,强调烛台是母亲的写照,也承载着古中国的记忆;③省略号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韵悠长。 答案:① 开 篇点题,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②为下文讴歌相伴长夜、辛勤劳作的母亲形象做铺垫;③引出 “ 烛台 ” 这一全文线索,表达出守望传统和古典之美的强烈愿望。 [ 技法点拨 ] 句段作用题 4 大答题角度 虽 然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但解答此类题均应从内容、结构、表达技巧和读者几方面入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题。 与松鼠共餐 马步升 在都市人的眼里,生活在山区的人随时都有被孤寂胀破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大的误解。都市的喧闹是人造的并以人为主体的,一旦市面萧条,那便是一片真正冰冷的荒漠。以这种热闹的眼光观照人烟稀少的山区,难免就要为其悲悯了。 其实,山区是一个众生喧哗的世界,与人为伴的不仅有人,还有无数生动的生命。且不说,人们整日被自己驯养的家畜家禽所围绕,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异于同类的生命的声音,即使游荡于荒山野岭的生灵也在与人类同奏着生命的旋律。也许正因为山里人对孤独的恐惧,便也格外珍视自己与其他生命种属的和睦相处。客观地观察所得的结论往往有失客观,实际的体验则更具真实性。 我读初中的时候家里和学校隔着十五里山路,在这段漫漫黄土便道上只散落着两个村庄,大部分路段都处在无人烟的黄土丘壑中。那时,村中也只有我一人读初中,学校没有寄宿条件,我每天是后半夜一路小跑去学校,前半夜一路小跑回家,每趟山路都被夜色所笼罩,月明星稀之夜,风雨如晦之夜,解除我内心恐惧孤寂的都是人以外的生灵,雄鸡的长鸣,狗的狂吠,驴的嚣叫,牛的壮吼,每听到一声两声的,虽然我与它们还迢隔甚远,但那种温暖穿透茫茫夜幕,与一颗少年的心灵相呼相应。 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暮秋时节了,山路上有一棵高大的杜梨树,白露甫过,杜梨遭霜杀以后,就褪了生涩而变得绵软可口。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山区农村的贫困实在可怕,放学回家时分早已饿得腿软脚飘了,家中也无足够的饭等候我,乌黑的杜梨便叫住了我的脚步。我爬上树,便边摘边狂嚼起来。那玉米粒大小的杜梨一朵朵地挂在树上,每一朵至少也十几粒。树生得高大也地处偏僻,这树杜梨基本上就是我的独食了。饕餮一通后,肚里有了点儿货,吃相就文雅一些了,拣摘着,品尝着,时不时地还吼几句山歌。我听见树下有松鼠在喧闹,它们一串串地扑上树身又叫嚣着窜了去。我心想,好多的杜梨,碗大汤宽,咱们各吃各的,何必向我示威呢!再说,悬挂于树梢上的杜梨我也没能耐吃到,就赏给你们享用吧。可是,松鼠并未领我的情,还在蹿上蹿下地喧嚣。我茫然四顾,才发现了我犯的错误,原来我恰好蹲在树身的分杈处,居着要津,绝了松鼠的食路。我刚爬向一个大的分枝,松鼠们便欢叫着爬上了别的分枝。这样,我在树的一边津 津有味地吞嚼,松鼠们在树的另一边嘁嘁喳喳地噬咬,有的胆大的松鼠竟然爬到我伸手可及之处进餐,并且将尾巴朝向我,忽闪忽闪的,在夜幕中像我心中那面渺茫的人生之旗。也许,因了我的让路分食使它们对我产生了信任感吧。身处人海,难得的是被别人信任,被素未谋面人兽相隔的松鼠信任,那种幸福和庄严实在是令人激动,我不由得约束了自己的手脚,生怕惊动了它们。如此一个万木萧瑟的暮秋,最容易使无助少年伤怀的季节,我却在快乐中度过,我不着急回家,不紧不慢地吃着杜梨,观赏着松鼠们的吃相,真有一种暖流滔滔、其乐融融的温馨。每天,当我唱着山歌,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时,往往已是午夜前后,随便吃几口饭,眯一会儿觉,又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有一年暮秋我回了趟老家,发现那棵杜梨树已没有了,山路两旁,一览无余,村中还有一位少年仍整日奔波在这条去学校的路上,我既感动,又遗憾。我不知道,没有生命的相伴,他还能否坚持跑完这条孤独的山路,能否将少年希望的旗帜插在事业的城头上? ( 有删改 ) 答案: 内 容上:通过对比,指出都市人对山里人的误解,不能以表面热闹的眼光去认识山里人的生活。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山区众生喧哗的世界的描写,为写 “ 我 ” 与松鼠同树共餐的和谐场景做铺垫。 答案:① 文 章先从都市人对于山区生活着的人们的误解写起,引出山区是无数生命共舞的世界这一话题;②再以 “ 实际的体验 ” 带领读者走进山区缤纷的生活之中,特别写到与松鼠分枝而食杜梨的场景;③结尾处叙述一位少年带给自己的感动与遗憾,流露出美好记忆失去后的感伤情怀。 [ 综合提能 · 模拟高考精准练 ] 3 .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山里人为了排除对孤独的恐惧,便格外珍视与其他生命种属的和谐相处,共同营造众生喧哗的世界,同奏生命交响乐。 B .文章叙写了作者初中求学时赶夜路的经历,是人以外的那些生灵解除了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寂寞,温暖了他那颗少年的心。 C .作者爬上了杜梨树,边摘边 “ 狂嚼 ” 起来,此处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将作者 “ 腿软脚飘 ” 的饿极窘态写得真实可信。 D .作者写与松鼠分枝而食杜梨的场景,说明松鼠对人的信任,表现了贫困岁月中作者体验到的暖流滔滔、其乐融融的温馨。 解析: “ 山里人为了排除对孤独的恐惧 ” 错,原文为 “ 也许正因为山里人对孤独的恐惧 ” ,此处将或然当必然。 答案: A 答案: 作 者说感动,是因为这个少年有认真求学的精神,从他的身上,作者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勾起了对自己少年求学生活的回忆;作者说遗憾,是因为童年那棵杜梨树已经不复存在,周围的环境已遭到极大的破坏,曾经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松鼠也不见了踪影,无法让这个少年体会与松鼠共餐的欢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