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29 KB
  • 2021-06-04 发布

重庆市梁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高2021届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了观众关于原著小说抄袭与否的热烈讨论,“融梗”一词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所谓“融梗”,通常是指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汇集各方创意,在作品人物设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有的创作者倾向于用“借鉴”来解释这种行为,有的批评者则指责其实质为“抄袭”。“融梗”究竟是不是抄袭?是否应该受到法律惩戒?这些疑问集中凸显网络文学生产传播过程中有关原创与模仿的界定难题。‎ - 18 -‎ ‎“原创”是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概念,和这一概念相连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作家形象:基于灵感和生命体验,从无到有地进行创作,通过消耗自己的智力劳动,创造独一无二的精神产品。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作家”和“原创”的认识,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类型文学写作时受到挑战。网络文学生产从发展之初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仿和借用,这种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法律保护不够到位,在更深层面上是与网络类型文学生产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类型的决定作用。类型套路是网络文学典型特征,包括穿越、玄幻、修仙在内的几十种大类型、不计其数的小类型,是网络文学20年发展的重要收获。类型绝大多数并非由单个作者独立创造,而是由初始设定出发,经由大量写作者前后相继,才得以陆续展开。再如,读者前所未有的参与性。网络作家的工作通常不再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而是归属于一个复杂的交流网络。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大量互动,读者反馈至关重要,读者对创作的参与性也大大增强,作者和读者共同汇聚创意,实现类型的创造、更新和进化。在这样一种创作机制之下,“套路”和“梗”的反复使用常难以避免。‎ 对于类型化的网络文学创作,“融梗”只是关于写作资源使用的经验式描述,本身并不具备道德或法律上的贬义,但这不意味着,抄袭是可以容忍的。《少年的你》和其他网络文学影视改编作品所引发的抄袭与否的讨论,恰恰提醒我们,网络文学绝不是著作权的法外之地,必须找到一条既能保护写作者合法权益又能保持网络文学创作活力的道路。‎ ‎(摘编自储卉娟《网络文学:既要秩序 也要活力》)‎ 材料二:‎ 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人们经常把它归结为资本驱动下的商业性产物,或是通俗流行文化的一种表征,而网络小说呈现类型化形态的根本缘由、网络小说的创造性则被漠视。‎ 类型化的网络小说,在大众读者的热情推动下不断成型,其发生发展的根本缘由在于人类对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类型小说对人类的情感需求做出分门别类的回应与安置。读者缺少或向往某种情感体验,就会去欣赏能提供某种情感体验的“类型小说”或“类型电影”,在幻想中代入、融合故事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心理的补偿、平衡与满足,产生愉悦感,恢复积极的心态。‎ - 18 -‎ 有些小说类型中的情感体验似乎与快感体验相对立,比如惊悚、恐怖小说,它们通向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体验。这些负面情绪,人皆厌恶,但惊悚、恐怖小说却很流行,它不仅说明人们对每一种情感体验的顽固寻求,更能体现小说类型发生发展的原因。太平岁月,人对危险的警觉水平下降,所以会本能地从文艺作品中寻找恐怖刺激的情景,寻求紧张体验,得到生存经验的补偿,这些紧张感、焦虑感、恐惧感获得释放之后,读者会为自己现实的安全处境感到松弛愉悦,这种心理需要就刺激了相关类型小说、电影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小说的类型不断被发明、扩展、更新,以创造人类情感体验的新天地,比如科幻、侦探、推理、悬疑等都是晚近的发明,而有数百年发展史的武侠、历史、玄幻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每种小说类型,都聚集着大量为之着迷的读者,我们必须强调,优秀的网络小说受到追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类型定势之后,总是呈现出的作者个人的独创性。人类对于新鲜事物的需求具有与生俱来、永难满足的本能,而情感体验的情景、方法却永远在求新求变。‎ 玄幻小说是网络小说中成绩最为显著的部分,这种类型的兴起受到了西方玄幻小说、好莱坞电影的启示,并且在寻求“想象的本土化”这一动机支配下,链接了中国古代神话、历史文化典籍、明清小说等资源。在作者与读者求新求变的欲望推动下,玄幻小说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面貌,既有《恶魔法则》《佣兵天下》等创造性地运用西方玄幻小说的魔法、龙、精灵、天使与魔鬼等元素,也有《盘龙》《神墓》等混合了东方神魔小说与西方玄幻小说诸种神力元素,更有《间客》打通了玄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的类型界线,另开小说类型的局面。这些小说,创造了独特的生命、社会文明与宇宙景观,具有文本价值的独一性,丰富了人类的想象力,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少年的你》引发了关于原著小说抄袭与否的讨论,但从法律的角度看它不是抄袭,不应该受到法律惩戒。‎ B.网络小说的创作过程离不开作者与读者的交流互动,网络小说类型化的产生发展也离不开大众读者的热情推动。‎ C.人类对包括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在内的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是网络小说呈现类型化形态的根本原因。‎ D.网络小说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既有与人类新的情感体验相适应的晚近的发明,又有在原有类型基础上的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18 -‎ A.网络小说难以避免反复使用“套路”和“梗”,这导致网络小说创新性不足,网络文学创作活力逐渐丧失。‎ B.人们如果不缺乏某种类型的生命情感体验,就不会通过阅读某种类型化的网络小说来获得类似的情感体验。[来源:学+科+网Z+X+X+K]‎ C.玄幻小说的成就启示作者,网络小说创作既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又要从西方文学作品中获得借鉴。‎ D.网络小说类型化虽然能满足读者对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但也阻碍着网络小说独创性作品的产生。‎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悬念巧妙设置,故事环环相扣,情节紧张曲折,主人公充满个性魅力,是网络小说吸引读者的常用方式。‎ B.现实生活中缺失获取情感体验的机会,生命体就驱动人们创造或进入艺术情境,在想象中形成情感经验。‎ C.大多读者不关心网络文学作品是否完成从无到有的创造,而是聚焦于作者是否完成既有类型的接续和延展。‎ D.必须正视网络文学特殊的生产机制和阅读机制,探索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从而保护和激发创造性。‎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如何实现网络小说写作的创新。(6分)‎ - 18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候鸟的勇敢 迟子建 金瓮河因两岸草木凋敝,陡然开阔了。风儿像一支刚劲的笔,将盛夏时节山林这大块文章,去除枝蔓,删繁就简,使之更有精气神。夏候鸟在迁徙之前,在河里尽兴地搅起涟漪,画出一个套着一个的空心圆,似乎在与河流吻别。雨燕飞走了,野鸭飞走了,大雁见落叶越积越厚,霜也愈来愈重,也做好编队,只待出征了。首度来金瓮河安家的东方白鹳,有一家已经远行了。‎ 张黑脸看着夏候鸟渐次南迁,为那只有腿伤的白鹳而心焦,因为它每一次起飞,都要在地面助跑很久,勉强跃起,也飞不高。‎ 大雁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在河畔聚集,给自己开欢送会似的,呀呀叫着,相互拍打翅膀,分批飞起,在空中集结,排成人字形,离开金瓮河了。它们在天空的姿态,就像一艘远航的战舰。‎ 最后一批东方白鹳,选择的则是黄昏时分迁徙。三只成年白鹳,带着它们在这儿孵育的五只新生白鹳,在落日中起飞。它们选择的列队方式是,那对夫妻白鹳,雄性的在前领航,雌性的在中间,与来自两个家庭的五只新生白鹳并肩而行,断后的是三圣殿上的那只成年雌性白鹳。它在迁徙之前,来到金瓮河畔,看望它的伴侣。它们交颈低语,耳鬓厮磨,恩爱不舍。断后的雌性白鹳追随它们的孩子,飞向天空的刹那,落日血红,它就仿佛衔着落日在迁徙,孤独地留在大地上的那只受伤的白鹳,仰望天空,发出阵阵哀鸣。‎ 一场又一场的霜,就是一封又一封大自然的告白书,它们充分宣示了冬天即将到来。夏候鸟飞走了,山林陷入了短时的寂静。那只无法离开的东方白鹳并不气馁,它孤独而顽强地在寒风中,一次次地冲向天空,一次次地落下,再一次次地拔地而起。每当听到它飞起后又无奈落地的沉重声响,张黑脸都要难过很久。他想着如果它落雪前不能飞走,就把它抱进管护站,饲养一冬。他不能让明年春天它的伴侣飞回时,见不到它的踪影。‎ - 18 -‎ 张黑脸做好了为这只白鹳而留守管护站的准备,甚至要推迟婚期。他修炉子,将掉皮的墙泥抹平,将窗户钉上防风的塑料布,将门槛用棉毡裹上。他还去山里拾柴,一个冬天下来,火炉不知要吞掉多少柴火呢。一日下午,他正准备去拾柴,听见空中传来“嘎啊——嘎啊——”的叫声,是一只东方白鹳飞回来了,它直奔河畔受伤的白鹳。张黑脸欣喜地奔过去,一望,果然是受伤白鹳的伴侣。看来它将孩子们顺利送上迁徙之旅后,还是放不下它的爱侣。‎ ‎“雪就要来了,抓紧飞吧,你们能行的!”张黑脸每日给它们投食时,都要这么鼓励一句。它们似乎听懂了,在与时间赛跑,很少歇着。它们以河岸为根据地,雌性白鹳一次次领飞,受伤白鹳一遍遍跟进,越飞越远,越飞越高。终于在一个天空灰蒙蒙的日子,携手飞离了结了薄冰的金瓮河,渐渐脱离了张黑脸的视线。‎ 那天晚上,张黑脸吃过饭,刮了胡子。不久天空飘起了雪花,簌簌的落雪声,让他觉得那对白鹳走得真是及时。‎ 第二天早晨,张黑脸还在酣睡,被“嘭嘭——”的敲门声惊醒了,是德秀。她为张黑脸做了早饭,他们每人吃了一碗面条,之后去山里拾柴。因为下雪的缘故,柴火被雪掩埋了,分辨不清,再说他们迷恋两个人在雪地无言行走的那种踏实和幸福感,所以忘却了拾柴,一路向南,走了很远很远。直到中午,他们觉得肚子有些饿了,准备回返时,德秀首先看见松林的白雪地上,似有几朵橘红的花儿在闪烁。她拽着张黑脸奔向那里。那傲雪绽放的花朵,原来是东方白鹳鲜艳的脚掌!那两只在三圣殿坐窝的东方白鹳,最终还是没有逃出命运的暴风雪。‎ 这两只早已失去呼吸的东方白鹳,翅膀贴着翅膀,好像在雪中相拥甜睡。张黑脸指着它们对德秀说:“这只白鹳叫树森,那只叫德秀,俺和你,你和俺,就是死了,也要埋在一起,咱把它们埋了吧。要不乌鸦和老鹰闻到了,就把它们给吃了。”‎ 雪下的林地还未冻实,他们没有工具为两只硕大的白鹳挖墓穴,只能动用十指。他们顶风冒雪,干干歇歇,从中午一直挖到傍晚,十指已被磨破。当他们拾白鹳入坑时,那十指流出的鲜血,滴到它们身上,白羽上仿佛落了梅花,它们就带着这鲜艳的殓衣,归于尘土了。‎ ‎ (节选自中篇小说《候鸟的勇敢》,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交代了天气转为秋凉,夏候鸟开始南飞的背景。‎ B.小说详细地描写大雁选择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迁徙,而最后一批东方白鹳则选择黄昏时分迁徙,这是表明它们的迁徙习惯不同。‎ C.从作 - 18 -‎ 品描绘出的环境可以看出,在白山黑水之间,金瓮河,风光美丽,是得天独厚的候鸟天堂。‎ D.“一次次地冲向天空,一次次地落下,再一次次地拔地而起”意在表明东方白鹳的勇敢顽强,为获得自由,付出巨大的努力。‎ ‎7.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候鸟的勇敢》很有诗意、也很有深意,采用象征的手法,不仅写自然的生态,还有社会生态。‎ B.两只勇敢的候鸟与张黑脸、德秀他们两位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映照关系,小说歌颂鸟之爱情也歌颂人间爱情。‎ C.张黑脸做好了为受伤白鹳而留守管护站过冬的准备等情节,既表现了他在工作中忠于职守,也表现了他的爱鸟如命,淳朴善良。‎ D.迟子建的语言唯美自然,富有色彩美、画面感;作者手法细腻,也善于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描绘。‎ ‎8.“文似看山不喜平”,请分析小说在两只东方白鹳迁徙上的情节设置及其艺术效果。(4分)‎ ‎9.有人从《候鸟的勇敢》中读出了苍凉,有人却感觉到了温暖和希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 18 -‎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是时梁兵尽属段凝,京师羸兵不满数千,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以力寡败于中都,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公之攻德胜也,被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窃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后二年,予复来通判州事。岁之正月,过俗所谓铁枪寺者,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岁久磨灭,隐隐可见,亟命工完理之,而不敢有加焉,惧失其真也。公尤善用枪,当时号王铁枪。公死已百年,至今俗犹以名其寺,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一枪之勇,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画已百馀年矣,完之,复可百年。然公之不泯者,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而予犹区区如此者,盖其希幕之至焉耳。读其书,尚想乎其人,况得拜其像,识其面目,不忍见其坏也。画既完,因书予所得者于后,而归其人,使藏之。‎ ‎10.下列对文中画点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18 -‎ A.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 B.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 C.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来源:学科网]‎ D.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欲自经于帝前 经:通“颈”,自杀。‎ B.不能备公之事 备:完备,详尽。‎ C.期以三日破敌。 期:期望。‎ D.羝乳乃得归 乳:生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朝末年,朝臣们因不被皇帝信任,都心怀愤怒而对国事懈怠,军中将领对时局也都抱观望态度,只有王彦章发奋坚持不渝,没有丝毫退缩和懈怠。‎ B.欧阳修在滑州找到了王彦章的孙子王睿记录的《家传》,内容丰富,甚至记录了宰相敬翔动怒梁末帝不肯用王彦章一事。‎ C.欧阳修在通常所说的铁枪寺找到了王彦章的画像。当时画像损毁严重,他赶紧安排工匠进行修复保全,因担心画像失真,而没有在上面增加内容。‎ D.王彦章善用铁枪,举世无双,当时人称“王铁枪”,离世百年后,连小孩都知道“王铁枪”是一位良将。‎ ‎13.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7分)‎ ‎(1)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4分)‎ - 18 -‎ (2) 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3分)‎ ‎14.请用两个词语概括王彦章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浑将军出塞(节选)‎ 高 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 ‎ 远别无轻绕朝策①,平戎早寄仲宣诗②。‎ ‎【注】①绕朝策:据(左传·文公十三年),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国。士会离秦时,绕朝赠之以策。②仲宣诗:即王粲所作之《从军诗》,本为颂扬曹操西征张鲁的胜利,这里喻报捷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宝刀昼夜鸣”与“画角三四声”,营造了塞外战场凄严肃穆的气氛。‎ B.诗歌多角度写人,如“甘”正面写心理,“一年” “万里”是从时空角度描写。‎ C.“黄云” “白草”等意象写出广漠边塞的环境,表达对友人边旅艰苦生活的担心。‎ D.最后两句连用两典,结语悠远,“策”字这里语含双关,也有破敌策谋之意。‎ ‎16.‎ - 18 -‎ 同为送别友人,这首诗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可以用《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表达,也可以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学与思的关系。‎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极言宫廷音乐之声繁盛,堪比闹市鼎沸人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昆明气候好,秋来无一点萧瑟之感,只是百物似乎更老熟深沉了一些。早晚稍凉,半夜夜读书写字须加一件衣服,白天大阳照着,温暖平和,完全像一个稍稍删改过一番的春天。经过了雨季, ① , 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结了籽,远看猩红一片,仍旧像开着花。饭能像一顿饭那样开出,破旧的藤箱里还有一件毛衣,就允许人们对未来做一点梦。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昆明七八年,都只是一群游子,谁也没有想到在这里落地生根。包括老吴和老鲁。教员里有的是想出国的,有的想到清华、北大当助教,也有想回家乡办一种什么事业……有一位老兄似乎自己是注定了要当副教授的。 ② ,三间北房,四白落地,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可以种花种菜。他还把老吴,老鲁也都设计在他的住宅里。老吴住前院,管洒扫应对。主人不在,有客人来,沏茶奉烟,请客人留字留言。老鲁呢,挑水,还可以把左邻右舍的用水都包下来,包括对门卖柿子的老太婆的……‎ - 18 -‎ 他把将来的生活设想这样具体,而且梦麻以求,有点像契诃夫小说《酷栗》中的主人,于是大家就叫他“酷栗”。‎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C.“戴车匠”在我们不但是一个人,一间小店,还是一个地名。‎ D.那样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顶多只能算是一种感觉而已。‎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双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饭后课余,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4分)‎ ‎ ‎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②疫情发生以来,至少98.0%左右的受访者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了。③防疫期间,受访者养成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和多通风等好习惯。④借助这次疫情,使人们认识到了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⑤此前,数次有关部门整治随地吐痰,但未起到根治之效。⑥“公筷公勺”数十年前便已倡导,但难以撼动传统习惯。⑦疫情过后,全社会要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及时引导人们转变观念,也要更加重视开展文明生活教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 18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疫情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以中国智慧贡献抗疫力量。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提出关于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科学评议全球抗疫需要,凝聚世界抗疫共识,反映人类发展的切实需求,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全球战“疫”刻不容缓,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正当其时。‎ (1) 一句话概括新闻报道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2) 请根据上述新闻主要内容,写一段评述性的文字,不超过100个字。(3分)‎ ‎[来源:Z#xx#k.Com]‎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 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厚以责己,薄以责人。——蔡元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我看着你,你却看着手机。——网络流行语 互联网极其发达的今天,这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格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校德育论坛举办以“如何处理当今时代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请结合材料和现实写一篇论坛发言,发表你的看法。[来源:Z§xx§k.Com]‎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8 -‎ - 18 -‎ 高2021届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 2.C 3.B ‎4.采用总分结构,开篇提出网络小说呈现类型化形态的根本缘由、网络小说的创造性受到漠视,接着阐述了网络小说类型化的根本缘由在于人类对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最后阐述应充分肯定网络小说的独创性。(评分标准: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①重视读者的反馈,作者和读者共同汇聚创意;②在情感体验的情景、方法上求创新;③创造性地运用中西方小说元素;④打通小说的类型界线,开辟小说类型的新局面。‎ ‎(评分标准:6分。每点2分,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6.B(曲解文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最后一批东方白鹳对受伤的白鹳的依依不舍,更富有人情味。)‎ ‎7.D(迟子建的小说总是写得很流畅,她很少写复杂迂回的心理活动有关,即使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总是很简洁)‎ ‎8.(1)情节上一波三折:首先是最后一批东方白鹳开始迁徙,但受伤的雄性白鹳不在其中;然后是雌性白鹳去而复返,帮助受伤的伴侣一起起飞;最后是两只东方白鹳在暴风雪中殒命,未能完成迁徙。(2分)‎ ‎(2)艺术效果:照应题目“候鸟的勇敢”,突出了主旨,表现出两只东方白鹳大无畏的勇敢,给读者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震撼。(2分)‎ ‎9.苍凉:①冬天的环境描写,如霜、雪渲染出苍凉感;②情节中,迁徙时留下孤独受伤的白鹳,仰望天空,发出阵阵哀鸣很是苍凉;③凄美的结局很苍凉,最终没逃出命运的暴风雪。‎ 温暖与希望:①雄性白鹳虽然受伤,却勇敢顽强,给人以希望;②雌性白鹳毅然返回,看到了爱情的力量;③张黑脸与德秀爱情的美好以及张黑脸对候鸟的爱护给人以希望和温暖;④从美丽的金瓮河,众多的夏候鸟,看到自然生态的复苏希望。(选择一方面作答,也可两方面结合作答。)‎ - 18 -‎ ‎10.A ‎11.C(期,约定)‎ ‎12.D(举世无双,原文无据,原文是“一枪之勇,同时岂无?”)‎ ‎13.(1)士人不幸出生在这个时代,能保持自身不受污染,终生重视名节的实在太少了!‎ ‎(评分参考:整句通顺,符合大意的前提下“出、污、全、鲜”等四个词语各1分。)‎ ‎(2)又说彦章在滑州时,因为谗言自己回到京城,但是旧史说是皇帝召他进京。‎ ‎14.王彦章其人的性格特点忠贞勇武、用兵巧妙、谨言慎行、有大节等等。(评分参考:概括出王彦章的性格特点,一点1分共2分;分别结合原文分析,2分。)‎ ‎15.C(反衬出战斗英雄形象,全诗并无担忧之意。)‎ ‎16.(6分)《白》诗描写边塞奇异雪景与送别场景,抒写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或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2分)《送》诗塑造了一位族贵兵强、忠勇爱国的名将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浑将军的仰慕和赞美之情;(2分)借“绕朝策” “仲宣诗”两个典故,寄寓了诗人对浑将军塞外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2 分)‎ ‎(细则:因为题目问“情感”,所以不答“《白》诗描写边塞奇异雪景与送别场景” “《送》诗塑造了一位族贵兵强、忠勇爱国的名将形象”也可以得满分。)‎ ‎17.(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3)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18.C ‎19.①草木都极旺盛 ②他设想有一所小住宅 ‎(评分标准4分:每句2分。①句答出“植物茂盛”的意思即可,②句扣住“设想” “住宅”。)‎ ‎20.①原句表地点的状语“在屋前小草坪上”在前,有强调作用;②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评分标准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18 -‎ ‎21.第①句,句式杂糅,删去“据”。第②句,自相矛盾,删掉“至少”或“左右”。第④句,缺少成分,删掉“借助”或“使”。第⑤句,语序不当,“数次”放在“有关部门”之后。(每句1分,共4分)‎ ‎22.(1)全球亟须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灾难,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在历史中汲取智慧、在灾难中反思短板。这是人类社会团结合作战胜疫情的必由之路,也是防范公共卫生危机于未然的人间正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第一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要求考生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这是考查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根据新闻报道的构成要素,找到突破点。首先要浏览新闻,找到新闻材料的对象,材料提供的背景是“疫情蔓延全球”,习主席的讲话中提到“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且材料最后指出“全球战疫”,由此可知,材料的针对的对象应该是全球或全世界;接着思考新闻针对全世界或全球说了什么,结合“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科学评议全球抗疫需要,凝聚世界抗疫共识……全球战‘疫’刻不容缓,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可知,这则新闻主要是说全球亟须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据此概括即可。‎ 第二题是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根据上述新闻内容,写一段评述性的文字,学生所写片段需要围绕观点展开,由新闻材料以及第一题可知,这则新闻是说全球亟须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考生可以评述这一内容的正确性、必需性以及这样做的价值。‎ ‎23.作文(60分) (参考高考评分要求)‎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太师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在后梁任过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殉国,葬在郑州管城。晋天福二年,才赠太师称号。‎ 在后梁,他以智勇双全闻名。到了梁朝末年,小人赵岩等专权,梁的大臣老将多因谗言不被皇帝信任,都心怀愤怒而对国事懈怠。而梁朝也因此完全失去了河北之地。大势已去,军中将领对时局都抱观望态度,只有彦章发奋坚持不渝,没有丝毫退缩懈怠,报国之志虽未成功,但终于以死尽忠。彦章已去,梁也随即灭亡了,可悲啊!‎ - 18 -‎ 五代从开始到结束,才五十四年,却更换了十三位国君,五次改朝换代,八姓先后掌握政权。士人不幸出生在这个时代,能保持自身不受污染,终生重视名节的实在太少了!彦章本来是一个带兵打仗的武夫,不懂文化,言语质朴,平生经常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他的义烈勇敢、忠诚守信都是出自他的天性。我编写《五代史》,曾怀有扬善贬恶的意图,写到彦章的传记,深为他的经历感愤叹息,可惜旧五代史残缺简略,不能详细记载他的事迹。‎ 康定元年,我因担任节度判官来到滑州,向滑州人寻求有关彦章的材料,终于找到彦章的孙子王睿所记录的《家传》,内容比旧史丰富,其中记得胜之战尤其详细。《家传》又提到梁朝宰相敬翔因恼怒梁末帝不肯起用彦章,想在末帝面前自杀。还提到彦章因为用朝笏在地上指画山川形势,被御史弹劾。又说彦章五个儿子,有两个与其一道殉节。这些都是旧史没有的。又说彦章在滑州时,因为谗言自己回到京城,但是旧史说是皇帝召他进京。这时梁军都归段凝节制,留在京城的兵力不到千人,彦章只得保卫着皇帝等500人到了郓州,因为兵力不足在中都失败了,而旧史说他率领五千人去郓州的,也是不对的。彦章进攻得胜城的时候,在接受皇帝军令时,保证在三天之内破敌。后梁的将相们听到这样的话都在暗暗发笑。等到攻破得胜城南门的时候,果然只有三天。‎ 两年后,我又来到滑州做通判。今年正月,经过百姓通常所说的铁枪寺前,又找到并拜谒了王彦章的画像。因时间久远,画像已有磨损,王公画像只能隐约可见。赶紧安排工匠修复保全画像,但不敢在上面增加内容,担心使画像失真。王彦章善使铁枪,当时的人称他“王铁枪”,他虽然离世已有百年,现在人们还在用铁枪作为庙名,连小孩都知道王铁枪是一位良将。我之所以留心这幅画像的原因,只是由于钦佩到了极点。读他的书,尚且想象他的模样,何况得以拜谒他的画像,看到了他的模样呢?所以不忍心看到画像的损坏。画像修好之后,便在背后写下了我的感受,然后送给原主,让他好好保存。‎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