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9 KB
  • 2021-06-04 发布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 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 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 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 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 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 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 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 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 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 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 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 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 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 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 是保护乡村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 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乡村文化建设只 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 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跟上,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 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 民之间相互协作,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 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 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 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结合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北京青年报》2017 年 11 月 26 日) 材料二: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在参加河南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 - 2 - 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扭住乡村振兴这个“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就能为不合理的城乡二元 结构画上句号,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梦写下惊叹号。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 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 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 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秉纲张目,执本末从,统筹谋划,科学推 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摘编自《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河南日报》2019 年 3 月 15 日) 材料三: 近年来,新疆哈密市五堡镇坚持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基本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 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 近日,在伊州区五堡镇吐格曼博依村,一场中式面点培训课程正在村委会进行,这场培训 是五堡镇为镇里旅游业发展培训后备餐饮人才。吐格曼博依村村民茹孜古丽·沙依木受同村村 民阿木提的影响参加了这次培训。阿木提原是吐格曼博依村的贫困户,2016 年五堡镇举办了 首届桑葚节,大批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吃饭、住宿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阿木提由此找到了商 机,开办起农家乐,第一年就盈利 8 万元,2018 年收入达到 10 余万元。 旅游业发展也促进了五堡镇生活环境的改变。为了吸引游客,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五堡镇 加大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并制定各项制度改善乡村卫生环境。如今,走进五堡镇,现代感十 足的街道,整洁美观的院落,美丽的新农村景象跃然眼中,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摘编自《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央广网 2019 年 3 月 17 日) 材料四: 中新网重庆新闻 10 月 12 日电 12 日,四川美术学院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该研究院下 设乡村建筑与环境研创中心、艺术与社会创新中心,将以具体实践案例和项目为载体,积极促 进理论和研创成果落地,以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美术学院整合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介美术创作实验室、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西部文 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高校创新工程中心等校内外资源,成立艺术与乡村研 究院,汇聚中外艺术与乡村研究人才,构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搭建跨文化的学术平台,开展 在地性的学术探讨。 长期以来,学校在乡村民居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当代艺术走入乡村 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摘编自《植根乡土振兴乡村 四川美术学院成立重庆首个艺术与乡村研究院》,中新网 2018 年 10 月 13 日)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村文化能使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B.节日文化具有联通意义,可使乡村中的个体连成整体,人与自然成为共同体。 C.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的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D.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从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核心地位说起,引出了振兴乡村文化这一论题。 B.本文从生活意义、社会秩序和振兴基础三方面论述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 - 3 - C.本文通过东西方对乡村不同态度的比较,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 D.本文在论证中,以不少篇幅阐述在乡村振兴中应如何践行文化先行的做法。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秉纲张目,统筹 谋划,科学推进。 B.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 策体系是必要的制度保障。 C.新疆哈密市五堡镇环境美丽,产业兴旺,百姓富裕,使得五堡镇的乡村旅游成为引领乡村 振兴的重要途径。 D.乡村民居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等方面的案例和项目,是艺术实践助力 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哪些方面共同努力?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述各方面所起的作用。(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 工作,且已怀孕了八个月。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 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 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了商店。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 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 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 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 4 -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 了。 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 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 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 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 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文字有删改) 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 步地走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 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 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 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 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选自《百 合花》)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篇小说选材精巧恰当,篇幅紧凑短小,结构严谨,主题突出,为我们讲述了一对夫妻和 一位假期打工女生短暂相遇的故事。 B.本篇小说情节简单,但是主题非常鲜明,通过对生活的真实刻画,在娓娓道来中引起读者 共鸣,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篇小说中的阿纯是一个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乐观开朗心地善良美好的女生,具有积极 的现实意义。 D.从文中开书店,为阿纯发工钱,去商店看了百合花布却舍不得买等情节可以看出小说的主 人公是一个勤劳,节俭,善良的人。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6 分) 7.本文的题目“最美是百合”能否改为“百合花布”?课文《百合花》的题目能否改为“百 合花被”?请谈谈你的认识。(6 分) 文言文阅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丁谓,字谓之,苏州长洲人。少与孙何友善,同袖文谒王禹偁,禹偁大惊重之,以为自唐 韩愈、柳宗元后,二百年始有此作。淳化三年,登进士甲科。逾年,以太子中允为福建路采访。 峡路蛮扰边,命往体量。还奏称旨,领峡路转运使。 - 5 - 初,王均叛,朝廷调施、黔、高、溪州蛮子弟以捍贼,既而反为寇。谓至召其种酋开谕之 且言有诏赦不杀酋感泣愿世奉贡乃作誓刻石柱蛮地饶粟而常乏盐,谓听以粟易盐,蛮人大悦。 先时,屯兵施州而馈以夔、万州粟。至是,民无转饷之劳,施之诸寨,积聚皆可给。景德四年, 契丹犯河北,真宗幸澶渊,以谓知郓州。契丹深入,民惊扰,争趣杨刘渡,而舟人邀利,不时 济。谓取死罪绐为舟人,斩河上,舟人惧,民得悉渡。 祥符中,禁火。时谓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 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 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仁宗即位,是时二府定议,太后与帝五日一御便殿听政。谓潜结内侍雷允恭,学士草制辞, 允恭先持示谓,阅讫乃进。谓欲独任允恭传达中旨,而不欲同列与闻机政也。允恭倚谓势,益 横无所惮。允恭方为山陵都监,与判司天监邢中和擅易皇堂地。夏守恩领工徒数万穿地,土石 相半,众议日喧,惧不能成功,中作而罢,奏请待命。谓庇允恭,依违不决。内侍毛昌达自陵 下还,以其事奏,诏问谓,谓始请遣使按视。既而咸谓复用旧地,乃诏冯拯等就谓第议,遣王 曾覆视,遂诛允恭。后数日,太后与帝坐承明殿,召拯等谕曰:“丁谓为宰辅,乃与宦官交通。” 因出谓尝托允恭令后苑匠所造金酒器示之,乃降谓太子少保。坐谓罢者十数人。在崖州逾三年, 徙雷州,又五年,徙道州。明道中,授秘书监致仕,居光州,卒。诏赐钱十万、绢百匹。 (选自《宋史·丁谓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谓至/召其种酋开谕之/且言有诏赦不杀/酋感泣/愿世奉贡/乃作誓刻石柱/ B.谓至召其种酋开谕之/且言/有诏赦不杀酋/感泣愿世奉贡/乃作誓刻石柱/ C.谓至召其种酋开谕之/且言有诏/赦不杀酋感泣愿世/奉贡乃作/誓刻石柱/ D.谓至/召其种酋/开谕之/且言有诏赦不杀酋/感泣愿世奉贡乃作/誓刻石柱/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进士,指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古代科举考试有院试、乡试、会 试、殿试等不同等级。 B.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河北,指黄河以北。在古代,“河”专指黄河,如《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 河南”。 D.致仕,“致”的意思是“获得”,“仕”的意思是“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也常称致事、致政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丁谓才华过人。王禹偁对丁谓评价非常高,认为其文章与韩愈、柳宗元相当,后来丁 谓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进入仕途。 B.丁谓治政有方。朝廷在施州驻军,要从夔州、万州运送粮食,致使百姓劳役繁重,丁 谓允许少数民族用粮食换取食盐,解决了这一问题。 C.丁谓足智多谋。祥符年间,宫中发生火灾,丁谓从近处取土,把汴河的水引入宫中, 救火完毕后又充分利用废弃的瓦砾等物,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D.丁谓独断专行。丁谓勾结宦官雷允恭,他通过雷允恭抢先阅览学士起草给皇帝的诏书, 而且不想让同僚大臣参与政事并且得知内情。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至是,民无转饷之劳,施之诸寨,积聚皆可给。 译文: - 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守恩领工徒数万穿地,土石相半,众议日喧,惧不能成功,中作而罢,奏请待命。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丁谓重修皇宫时,很好地解决了哪些难题?请简要概括。(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 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 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13.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 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 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 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 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14.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 人的情感。(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 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3)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周公自比, 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 7 -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 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 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 ____________,接受了大量国外先进教育,学识和见解均得到极大提升。西方诗潮在中国 ____________,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更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向。( ), 以自己的《尝试柒》率先为白话新诗铺路;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也 ____________,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集《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血液。直到今天,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新诗在中华文化的依托下,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迅速地成长和诞生,两者优势结合从而 指向重生。朱光潜曾指出:“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____________,不能让它流 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 分可以接收。”接受古今中外的诗歌影响是新诗百年来的重要标识,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有 着不同的表现,而如何对持这种交融却仍在摸索中。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风头正劲 炙手可热 劳苦功高 谨小慎微 B.风华正茂 炙手可热 功垂竹帛 如履薄冰 C.风华正茂 风靡一时 劳苦功高 如履薄冰 D.风头正劲 风靡一时 功垂竹帛 谨小慎微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胡适留美归来后在诗歌方面受到了英美意象派的无形影响 B.留美归来的胡适在诗歌方面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 C.英美意象派无疑在诗歌方面影响了留美归来的胡适 D.英美意象派对胡适的影响无疑体现在诗歌方面.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新诗依托中华文化,受外来诗歌的影响,迅速地成长和诞生,结合两者优势从而指向 重生。 B.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迅速地成长和诞生,两者优势结合从 而指向重生。 C.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迅速地诞生和成长,结合两者优势从 而指向重生。 D.在中华文化的依托下,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新诗迅速地诞生和成长,两者优势结合 从而指向重生。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① ,心态上的年轻确是能够永 远保持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方式可以沉稳持重, ② ,否则必定一事无成。只有保持年 轻心态、葆守青春状态,才能自信若胸有成竹,勃发如沐浴春风。 ③ ,流淌出的不只是无 穷的激情,更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刚猛勇毅的魄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小弟家中近来乔迁,事项繁杂,幸得张兄略尽绵薄之力,现已顺利搬至幸福小区三单元 405 号。为表感谢,小弟备下几杯美酒,诚邀张兄明晚拨冗拜访寒舍,请务必前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开学两个多月了,高中生活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而我们自己正在悄悄地改变着。其 实,我们的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改 变。如果我们以变化的眼光来看的话,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请以“改变”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注意:不得抄袭, 不得出现班级、姓名.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1.D 2.C 3.C 4.①国家层面:制定政策,统筹谋划。②乡村层面:积极寻找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途径。③社 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以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 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 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D 项,“必须经历”不当,选项的对应信息在材料一倒数第二段,文中说的是“中国乡村振兴 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而不是“必 须经历”。 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 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 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 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 项,“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作者意在说 明“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 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 则为正确项。 C 项,因果关系倒置,“使得五堡镇的乡村旅游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错误,根据原 文“基本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 村振兴发展态势”可知,“乡村旅游”是原因。 故选 C。 - 9 - 4.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 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一般做此类题时要立足全文,而不应只从某一段 找答案,然后要抓住关键句,再根据关键句概括得出答案。 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材料二“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秉纲张目,执本末从,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可知, 国家应制定政策,统筹谋划;由材料三“2016 年五堡镇举办了首届桑葚节,大批外地游客蜂 拥而至,吃饭、住宿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阿木提由此找到了商机,开办起农家乐”可知, 乡村应积极寻找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途径;由材料四“该研究院下设乡村建筑与环境研创中心、 艺术与社会创新中心,将以具体实践案例和项目为载体,积极促进理论和研创成果落地,以 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可知,社会力量应发挥自身优势,以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5.D D 项,“从文中开书店,为阿纯发工钱,去商店看了百合花布却舍不得买等情节可以看 出小说的主人公”理解错误。本文的主人公是“阿纯”,而 D 选项所指的是“我”的妻子。 6.此处是一处细节描写。“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 书包的最里层”写出了阿纯对这笔钱的慎重态度,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 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 7.标题“最美是百合”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百合花布”的美,更说出了阿纯纯洁、美好 的心灵,也象征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课文《百合花》中,标题“百合花”象征了纯洁的感情, 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的一切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就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无瑕。 所以,这两篇小说都不能改名。 8.[解析] “谓”指丁谓,是主语,“至”是其谓语,“召”是谓语,“至”和“召”之间要 断开,排除 B、C 两项;“其种酋”是“召”的宾语,“开谕”是动词,“之”为代词,指“种 酋”,“开谕之”是对“召其种酋”的补充,二者之间联系紧密,不应断开,排除 D 项。故选 A。 [答案] A 9.[解析] D 项,“ 致 的意思是 获得 ”错误,“致”的意思是交还,“致仕”指交还官 职,即官员退休。 [答案] D 10.[解析] C 项,“把汴河的水引入宫中”错误,根据原文第 3 段“乃决汴水入堑中”可知, 是将汴河水引入沟渠中,而非宫中;“救火完毕后”错误,根据原文第 3 段“时谓营复宫室” 可知,这是丁谓重建宫室后的措施,而非救火后的措施。 [答案] C 11.[解析] (1)是:此。劳:劳役。给:自给。(2)工徒:工匠。喧:喧响,吵闹。中作:做 到中途。 [答案] (1)至此,百姓没有转运军饷的劳役,施州各寨积蓄聚集的粮食都能自给。 (2)夏守恩带领数万工匠穿凿该地,土石各占一半,众人的议论一天比一天大,害怕不能成功, 做到中途停下来,上奏请示,等待命令。 12.[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题干限制了筛选的范围、方向,涉及丁谓重修皇宫时所解决的难 题的段落是第 3 段。根据第 3 段可知,祥符年间,宫中着火。当时丁谓主持重建宫室,担心 取土的地方很远,就下令挖开道路取土,没几天就挖成了大沟。于是挖通汴河把水引入沟渠 中,使各地运输建筑材料的木筏和船只都通过大渠运至宫门口。重建工作完成后,将废弃的 瓦砾等物填入渠中,水渠又变成了街道。根据以上内容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 ①取土困难;②材料运输;③清理废弃物。 [参考译文] 丁谓,字谓之,苏州长洲人。年轻时与孙何关系很好,一起把文章藏在袖子里去拜见王禹偁, - 10 - 王禹偁看后十分惊奇,重视他们,认为自唐朝韩愈、柳宗元以后,二百年才有这样的作品。 淳化三年,(丁谓)考中进士甲科。过了一年,以太子中允的身份担任福建路采访使。峡州路 少数民族骚扰边地,朝廷命令他前去考察解决。(他)回朝上奏,符合皇帝的旨意,任峡州路 转运使。 起初,王均叛乱,朝廷调遣施、黔、高、溪四州少数民族武装来抵御王均,不久(这些少数民 族武装)反而做了贼寇。丁谓到这里,召集少数民族首领,开导、劝告他们,并且说皇帝下诏 赦免不杀他们。首领感动流泪,表示愿意世代进贡,于是立誓言刻在石柱之上。少数民族地 区盛产粮食但常常缺少食盐,丁谓允许他们用粮食交换食盐,当地人十分高兴。以前,朝廷 在施州驻军却吃夔州、万州的粮食。至此,百姓没有转运军饷的劳役,施州各寨积蓄聚集的 粮食都能自给。景德四年,契丹进犯黄河以北的地区,宋真宗亲征澶渊,任命丁谓为郓州知 州。契丹攻入内地,百姓惊慌骚乱,争着奔向杨刘渡,而船夫为谋求私利,不按时开船渡河。 丁谓把犯了死罪的人假扮成船夫,斩杀在黄河岸上,船夫畏惧,百姓才能够全部坐船渡过黄 河。 祥符年间,宫中着火。当时丁谓主持重建宫室,担心取土的地方很远,就下令挖开道路取土, 没几天就挖成了大沟。于是挖通汴河把水引入沟渠中,使各地(运输建筑材料的)木筏和船只 都通过大渠运至宫门口。重建工作完成后,将废弃的瓦砾灰土壤及各种杂物回填入渠中,水 渠又变成了街道。做了一件事情而成就三件事,省下的费用亿万来计算。 宋仁宗即位,当时二府定夺商议政事,太后与皇帝每五天亲临便殿听政一次。丁谓暗中结交 内侍雷允恭,学士起草皇帝的诏书,雷允恭先拿给丁谓看,丁谓阅毕才送给皇帝。丁谓想单 独任命雷允恭传达皇帝圣旨,而不想让同僚大臣参与政事并且得知内情。雷允恭倚仗丁谓的 势力,更加专横、无所畏惧。雷允恭刚担任山陵都监,与判司天监邢中和擅自更换皇陵之地。 夏守恩带领数万工匠穿凿该地,土石各占一半,众人的议论一天比一天大,害怕不能成功, 做到中途停下来,上奏请示,等待命令。丁谓包庇雷允恭,故意拖延不做处理。内侍毛昌达 从山陵下回来,把这件事奏报给皇帝,皇帝问丁谓,丁谓才请求派使臣去调查。不久大家都 说再使用原先那块地,于是皇上诏令冯拯等人到丁谓家商议,派王曾审察,于是杀了雷允恭。 几天后,太后与仁宗皇帝坐在承明殿,召见冯拯等人并告诉他们说:“丁谓担任宰相,竟然与 宦官勾结串通。”于是拿出丁谓曾托雷允恭令皇宫后苑工匠所打造的金酒器给他们看,于是降 丁谓为太子少保。因丁谓事件被免官的达十几人。(丁谓)在崖州超过三年,调到雷州,又过 了五年,调到道州。明道年间,丁谓被授官秘书监退休,住在光州时去世。(皇帝)下诏赐钱 十万、绢百匹。 13.[解析] C 项中“钦佩、敬仰之情”错。 [答案] C 14.[答案] ①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 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②失 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诗人对此感到失望。③同情。诗人对因战乱 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给予同情。 15.(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3)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4)知行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6.C “风头正劲”,某件事或影响等正在强盛的时候。 “风华正茂”,意思是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 有为的精神面貌。此处用来修饰“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应用“风华正茂”。 “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 - 11 - 义。 “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文段中形容“西方诗 潮在中国”的情形,应用“风靡一时”。 “劳苦功高”,形容做事勤苦而功劳很大。多用以慰问和赞颂别人。 “功垂竹帛”,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文段中是对冰心功劳的赞扬,应用“劳苦功高”。 “谨小慎微”,原指说话、做事非常谨慎,现多指对一些事情过于小心谨慎。 “如履薄冰”,意思是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暗示有潜在的危险,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此处是“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所应持有的态度,应用“如履薄冰”。 17.B 此处可以根据后面语境及句式来判断,后面句子“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 响的冰心也……”,后面语境强调的是受西方诗潮影响的冰心在推动新诗发展中的功劳,主语 是“冰心”,那么前一句也应是突出胡适受西方诗潮的影响,并在推动新诗发展中的功劳,且 主语应是“胡适”。选项中 CD 的主语是“英美意象派”,故排除。结合后一句“……的冰心”, 前面也应是“……的胡适”,故排除 A。 18.B 画线句子中,主语应是“新诗”,“两者”应是指“中华文化”和“外来诗歌”,那么 “两者优势”应是指“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 19、 ①年龄上的青春是留不住的 ②但心态决不能染上秋霜(沾上暮气或死气沉沉) ③年 轻心态犹如生命深处的一股清泉 20.[答案] ①“乔迁”改为“搬迁”;②“略尽绵薄之力”改为“鼎力相助”;③“美酒”改 为“薄酒”;④“拜访”改为“光临”;⑤“务必”改为“尽量”。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