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3.00 KB
  • 2021-06-04 发布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3课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读书:目的和前提 课前自主预习 生平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 作品 代表作有《在轮下》《荒原狼》《彼得·卡门青》《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其中《荒原狼》于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评价 黑塞爱好音乐和绘画,他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漫气息,以至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1.辨析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他近几天犯了牙疼的毛病,吃牛肉是嚼(  )不动的,只能喝粥,而且还得慢慢咀嚼(  )。‎ ‎(2)如果你的家庭实在困难,可以向老板先索要(  )一部分工资,但千万不可以武力相要(  )挟。‎ 答案 (1)jiáo jué (2)yào yāo ‎2.辨析语境,选用词语。‎ ‎(1)他们经常出入超市这种地方,对里面的商品再    不过了,超市经理是他们    多年的朋友。(熟悉 熟识)‎ ‎(2)阳刚之气、担当精神,体现于内在的    、精神的境界。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    的行为习惯。(教养 修养 涵养)‎ ‎(3)如果距离远了,空空导弹比弹道导弹慢得多,只能在屁股后面追,那必然是“蛤蟆撵兔子”,越追越远,    ,只有    的份了。(望洋兴叹 鞭长莫及)‎ 答案 (1)熟悉 熟识 (2)修养 涵养 教养 (3)鞭长莫及 望洋兴叹 解析 ‎ - 7 -‎ ‎(1)“熟悉”指知道得很清楚,语意较重,可用于具体的人或物,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熟识”指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语意较轻,多用于具体的人或有形的物。(2)三者的区别:第一,行为不同。“教养”主要指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通过教育而养成的某些道德的、文明的或规范的精神或物质行为;“涵养”主要是指一个人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某种情绪的精神行为;而“修养”则是表现出一个人具有某些综合素质的各种行为。第二,侧重点不同。“教养”和“修养”既有精神的行为又有物质的行为,而“涵养”比较偏重于精神的行为。第三,表现不同。“教养”和“涵养”更多地表现为一个人的外在方面;而“修养”更多地表现为一个人的内在方面。第四,内容不同。“教养”比较多地同个人身上的道德水准、文明举止相联系;“涵养”更多地是同个人的心理素质、各种情绪相联系;而“修养”则同个人身上的所有综合素质相联系。(3)鞭长莫及: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望洋兴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鞭长莫及”强调表示距离远,管辖、干涉的力量达不到;“望洋兴叹”强调因实力与对方相差甚远而感到无奈。‎ ‎3.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美国国务卿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不会一劳永逸。(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人虽然跟日本是盟友,但对他们也并非毫无防范之心。美国人对日本侦察卫星的性能与弱点知道得了如指掌,却从来不愿意提供这方面的援助。(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学习,理科成绩优秀喜欢航天专业的李楠考上了北航,文科成绩过人的孙博到人大读了新闻系,这也算各得其所了。(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忆中母亲那抑扬顿挫、温柔悦耳的声音,甚至连厨房里飘出来的葱花炸锅的香味儿,都令人心驰神往。(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形容劳苦一次,可望永远安宁。用这个成语来说“局势”,显然主谓搭配不当,因为“局势”是说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决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2)× 了如指掌:清楚得好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形容对事物的了解非常透彻。成语中与前面的“知道”重复。‎ ‎(3)√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使用正确。‎ ‎(4)√ 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使用正确。‎ 课堂任务学习 ‎1.说说下列句子的含意。‎ - 7 -‎ ‎(1)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 ‎(2)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黑塞认为“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教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提高是生存的手段,而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2)“真正的教养”“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努力的过程,是动态的呈现。“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是说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动力。“真正的教养”是“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的,永远不会消失,也永远不会停止,因此,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 ‎2.为什么黑塞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最后一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3.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的读书观:不追求数量的多少,更在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4.黑塞所说的“世界文学”有怎样的内涵?‎ - 7 -‎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黑塞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我们要“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的“世界文学”就是指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他们的每一部杰作,只要你深入去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都能使你领略到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5.对于世界文学经典,有人认为要“重复阅读”,“精”读;也有人认为开卷有益,要泛读。你认为呢?‎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读书求知既要“精”又要“泛”。如果没有“精”的钻研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看再多知识,懂再多道理,也不知变通。学习还需要“泛”,“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所以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博览群书,又要有所侧重,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益的书籍要作深入研究。‎ 观点二:应先泛读,再精读。作者所主张的“精”读,是指对待经典作品的态度,这样的作品往往历久弥新。但经典是需要筛选的,书海茫茫,不是每一本书都适合自己的品味和个性需求,只有读过了才能明确它的价值,才能确定它是否对自己修养的提升有所裨益。所以,“泛”读还是很重要的。通过泛读,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书,然后就可以精读了。‎ 随堂任务作业 一、基础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    )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    ,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    ,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    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    ,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 7 -‎ ‎1.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B.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C.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人类的渺小和宇宙之大。‎ D.如果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答案 A 解析 承接上句“这也许怪不得他”,应解释原因,B、D项是假设,应排除B、D两项;“人类渺小”是因为“宇宙之大”,故“宇宙之大”应在前,排除C,选A。‎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推而广之 以身作则 煞有介事 锦上添花 B.推己及人 身体力行 盛气凌人 繁花似锦 C.推而广之 身体力行 煞有介事 繁花似锦 D.推己及人 以身作则 盛气凌人 锦上添花 答案 C 解析 ①推而广之: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此处指推展开来,“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故用“推而广之”恰当,排除B、D两项。②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亲身体验。此处指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亲身实践,故用“身体力行”恰当,排除A。③煞有介事:大模大样,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盛气凌人:以威严或骄横的气势压人,今多用作贬义。语境没有“以威严或骄横的气势压人”的意思,故选“煞有介事”。④锦上添花: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繁花似锦: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此处是说脸面上可以靠化妆打扮得很好看,应选“繁花似锦”。‎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教养不但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且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B.不是教养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C.不是教养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D.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答案 D 解析 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教养”,应在关联词之前,排除B、C两项;此处否定“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肯定了“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不属于递进关系,排除A,选D。‎ ‎4.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及其内容特点,用举例的方法扩展两个语句。‎ 进入中学后,我瞄上了“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它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得到了无穷的美的享受:我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流连,        ;时而在高大巍峨的巴黎圣母院前驻足,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时而在烟波浩渺的梁山泊上徜徉 时而在寂静无声的顿河岸边漫步 ‎(示例二)时而在凄风苦雨的潇湘馆里徘徊 时而在耸入云霄的大钟楼里远眺 解析 ‎ - 7 -‎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本题句式是“时而在+形容词+地点+动词”,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画线句中地点是大观园,前面又说“中外名著”,故后面的句子中的地点最好也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地点;第二个画线句中的地点是外国名著中的地点,故后面的句子中的地点最好也是外国名著中的地点。‎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读书:目的与前提》第一至四段,完成5~7题。‎ ‎5.下列对“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获得真正的教养这条路不但是艰难的,而且是永无止境的。‎ B.日积月累地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C.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D.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并与之建立息息相通的联系。‎ 答案 A 解析 文中强调“永无止境”的这条路指的是“研读世界文学的路”而不是“获得真正的教养的路”。‎ ‎6.下列说法符合作者阅读观的一项是(  )‎ A.研读世界文学,由于书太多,所以我们不必多读,选择最感兴趣的小部分来读即可。‎ B.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或者一篇论文,要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 C.研读世界文学,要让自己与书中人物的情相连、心相系,让心随书中人的心脏跳动而跳动。‎ D.每个人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应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选择那些能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的作品。‎ 答案 B 解析 A.“不必多读”表述与原文不符,作者的意思是能否获得教养的关键不在于读书的数量。C.文中的意思是: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D.“选择那些能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的作品”错,文章第三段是说“还有人觉得阅读……作品”,并不是“每个人”都应“选择那些……作品”。‎ ‎7.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对教养的追求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并不包括“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故两句话不矛盾。‎ - 7 -‎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