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百师联盟2019届全国高三模拟考(一)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它们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
《史记》中的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司马迁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非常关切。他在《货殖列传》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其实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深刻。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史论为例。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在用人问题上,他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何为“贤”?司马光认为必须以德为本、德才兼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
- 24 -
对于史书注释,许多人认为这纯粹是史料性的东西,没有什么理论含量。这是对史书注释的误解。比如,元代学者胡三省不仅对《资治通鉴》在文字方面作了详细注释,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亼注释的错误,而且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这些评论多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比如,《资治通鉴》记梁武帝称:“我自非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所;乃至宫人,亦不食国家之食。”对此,胡三省注:“凡其所食,自其身以及六宫,不由佛营,不由神造,又不由西天竺国来,有不出于东南民力者乎?”这就揭穿了梁武帝的骗人鬼话。尤其可贵的是,胡三省说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国家上下衣食住行,无不出于“民力”。
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使我国史学发展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话语体系提供充足养料。
(节选自仓修良《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中国社会科学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史公曰”、“臣光曰”、史书注释、书目提要等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
B. 《货殖列传》中的史论,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关切,旨在探索社会发展之因。
C. 司马光常通过三种形式发表史论,其关于用人问题的论述,包含以德为本的思想。
D. 胡三省对梁武帝言论所作之注,揭示了其骗人本质,点明了衣食皆出于民的道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提出了发掘和整理史论的观点;尾段予以照应,并指出了这样做的意义。
B. 文章中间三段是并列结构,多方面举例论证了史论确实有着值得发掘的价值。
C. 第三段两次引用司马光的话,充分论证了他的用人理论既丰富又深刻的观点。
D. 第四段先摆出某些人的观点,接着指出其错误,然后以实例证明其确实错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论结合的方式,保留了古代史学家的许多评论,这些评论有着极高的理论价值。
B. 发掘“太史公曰”的内涵,我们定能对其所涉及时代的历史情况有较深入的理解。
C. 如果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就会误解《资治通鉴》中胡三省的注释的意义。
D. 史论为构建中国历史学的体系提供了充足养料,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A项,错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它们并非史论,从原文第一段“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可看出它们中包含着史论。
故选A。
【2题详解】
- 24 -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C项,错在“论证了他的用人理论既丰富又深刻的观点”。它有两种错误:一是偷换概念,本段引用所证明的是“其史论内容”的丰富而深刻,而不是“用人理论”的丰富而深刻。二是论据支持不了论点。本段两次引用司马光的史论,只证明了“深刻”而不能证明“丰富”。只有加上后面的“《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还有很多”,才能证明丰富。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错在绝对化,古代史学家的评论未必都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C项,错在假设关系不准确。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未必就会误解胡三省的注释的意义。
D项,错在把未然当已然。原文所说“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使我国史学发展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充足养料”,表明“充足养料”尚未提供,可见“提供了”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24 -
当前,传统汽油车销量増长乏力,新能源车销量却异军突起。随着政策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成熟,以及认可度持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逐渐攀升,其产销量占比虽不及乘用车市场的5%,但作为新兴产业,行业各界参与热情高,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乘用车市场整体,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成本高、续航不足、充电难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推广面临的3大瓶颈。但是,随着电池价格不断降低,新能源整车的价格也会逐步降低。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能够和相对应的燃油车价格相当,甚至更便宜,才更容易被接受。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国知专利预警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专利分析评议报告》显示,从技术分布上看,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专利中,电池技术专利申请量占比高达56%,说明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池技术的飞跃。
(摘编自《国产新能源市场提速》,《经济日报》2018年12月25日)
材料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车产业今年以来保持了高速增长。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完成3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9%和141.6%。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均完成25.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5.1%和124.7%。
专家分析称,销量的大幅増长是因为不断提升的技术和产品质量,加大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据悉,近年来,在电池成本没有眀显增加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从最早的120公里,逐步提升至200公里,再到300公里,一些去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续航里程甚至突破了400公里大关。
除了续航里程的大幅増长外,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提升,充电桩、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加上产品的外形越来越美观,人们对新能源汽车也就越来越认可。充电联盟信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介绍,目前,各省、区、市公共和私人充电设施保有量在平稳增长,截至2018年5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66231个,从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8273个,2018年5月同比增长59.5%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呈三大变化将推动智能网联化》,《经济参考报》2018年6月19日)
材料三
- 24 -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的主要市场,预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的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但在繁荣的市场背后,中国长期没能掌握新能源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号称电力电子装置“CPU”的l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被欧洲和日本企业垄断。不过,在12月10日举行的比亚迪IGBT4.0技术解析会上,比亚迪太阳能事业部总经理陈刚宣布,全球IGBT被欧日垄断的局面已被打破,随着比亚迪IGBT4.0的成功,中国已与欧洲、日本“三分天下”。
记者了解到,比亚迪的研发团队经过十余年反复研发,成功推出全新的车规级产品IGBT4.0,突破晶圆设计、模块散热、封装工艺和制造等关键技术,打破国外专利和技术封锁,并首创电机驱动与车载充放电复用IGBT的融合设计技术。比亚迪第六事业部高级研发经理吴海平说:在大规模应用的1200V车规级IGBT芯片的晶圆厚度上,比亚迪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可将晶圆厚度减薄到120um(约两根头发丝直径)。
(摘编自《打破欧日垄断,新能源车有了“中国芯”》,《环球时报》2018年12月20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中,电池技术专利申请量占比很高,说明我国电池技术较为优势;不过电池价格还是比较高,尚未能使整车价格达到用户满意。
B. 2018年前五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都超过了百分之百其中纯电动汽车的产销量占了一半多。
C. 我国传统汽油车受到顾客冷落而销量下降,新能源汽车则成为用户的宠儿,其产销量尽管目前不及乘用车市场的5%,但其增长速度快,发展空间很大。
D. 比亚迪的IGBT4.0产品,首创电机驱动与车载充放电复用IGBT的融合设计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可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池技术的飞跃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小,说明在新能源汽车专利中,非电池技术的专利申请量的占比也已经很高。
B. 从整体看,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成本没有明显增加,续航里程却在延长,已由最初的120公里达到400公里,增强了消费者的接受度。
C. 人们对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认可,既有汽车本身的原因,如环保、外形趋于美观、续航里程增长、价格趋于合理,也有售后服务等方面水平提升的原因。
D. 比亚迪成功地推出IGBI4.0,并在1200V车规级IGBT芯片的晶圆厚度上领先于全球,都源于其立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潮头的决心,以及其研发团队的努力。
6. 从以上材料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怎样的良好态势?最大短处是什么?
【答案】4. C 5. B
6.
- 24 -
(1)良好态势: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逐渐攀升,行业各界参与热情高,未来发展空间巨大。②成本在降低,续航能力在增强,充电桩、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③我国电池技术成为本产业的强项。④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的主要市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最大困难:除IGBT4.0外,新能源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尚未掌握,受到了外国的技术封锁。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我国传统汽油车受到顾客冷落而销量下降”错,曲解文意,据材料一的第一段,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比虽不及乘用车市场的5%”可知传统汽油车仍然占有很大市场,不能说“受到顾客冷落”。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扩大范围。错在“从整体看”。突破了400公里大关的,只是一些去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不是所有新能源汽车。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 24 -
根据题干要求,可知本题有两问,即良好态势和最大短处分别是什么。三则材料都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行阐述的,材料一中说,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行业各界参与热情高,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乘用车市场整体,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成本高、续航不足、充电难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推广面临的3大瓶颈”。材料二中说“除了续航里程的大幅増长外,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提升,充电桩、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加上产品的外形越来越美观,人们对新能源汽车也就越来越认可”。材料三中说,“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的主要市场”“中国长期没能掌握新能源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号称电力电子装置“CPU”的l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被欧洲和日本企业垄断”“比亚迪的研发团队经过十余年反复研发,成功推出全新的车规级产品IGBT4.0,突破晶圆设计、模块散热、封装工艺和制造等关键技术,打破国外专利和技术封锁,并首创电机驱动与车载充放电复用IGBT的融合设计技术”。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青釉葵花洗
郭建国
赵泊慌乱地收拾着瓷器,上品一一装箱入窖,只留一般的摆在柜面上。
日本兵在县城闹得凶,光临古董店者寥寥。赵泊三代经营古董,常有京津藏家来访。在古董收藏圈里,赵泊有两个亮点:一个是,眼一扫古董,便知真假;另一个是,嘴一沾酒,不醉不休。收藏圈子曾疯传一件事,说赵泊古董店的镇店之宝是一件宋瓷。到底是盘子是碗,谁都没见,也说不清。赵泊更是守口如瓶,即使醉如烂泥,也不吐半个字。赵泊也有一个小毛病,就是爱吹牛,本来是生意人自夸养成的习惯,时间久了,倒成了一大缺陷。
日本兵和二鬼子到古董店闲逛,赵泊边应承边想:你们愿意抢就抢,反正摆着的也没几个值钱的玩意儿。鬼子们似懂非懂,叽里呱啦,转一圈儿就走。
一天,来了位穿长衫、戴礼帽、文质彬彬的客人,操着南方口音和赵泊攀谈,说自己手上有宋瓷,问赵泊是否收购。
赵泊眼前一亮,便沏荼请他落座:“这位先生,能不能把玩意儿拿出来欣赏欣赏?”客人说:“因为贵重,没带在身上,几日后再来。”说着,屁股没沾板凳,告辞了。赵泊听到“宋瓷”二字就如遇到西施、貂蝉一般,焦急地等待着。一有空闲,他就独自在暗窖里欣赏镇店之宝,那雨过天青色、蟹爪冰裂纹,摸着摸着,就如喝了高粱烧,醉倒在美妙的幻觉中。
- 24 -
那位客人果然又来了,打开一个木盒,是一只天青釉葵花洗!赵泊惊讶之后,一眼便看出是赝品。可是客人并不认为是赝品,和赵泊论起道来。客人自称姓王,南京人,家人全死在大屠杀中了,一人漂泊至此。赵泊听过无数买卖行里的虚段子,对他来自何方不感兴趣,倒是对王先生从景德镇的青白瓷讲到龙泉窑的“梅子青”,从钧窑色釉的“行云流水”,讲到汝窑的“雨过天晴云破处”渐渐入迷。赵泊心想,这是何方高人?于是,赵泊连赞:“行家!行家!”招呼老婆做饭备酒,招待客人。
席间,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王先生见赵泊酒兴正浓,突然问:“听说赵老板有一镇店之宝?”赵泊一听,心里不由得打了个冷战,故意装作稍有醉态:“没有的事儿。做买卖谁不闹点儿玄虚、装点儿门面呀?”又问:“你一个外乡人怎么知道这事?”王先生马上解释说:“你赵老板那是远近闻名啊!我祖上一直为官,原来家里有很多藏品,尤其对宋瓷颇感兴趣。赵泊说:¨难怪先生讲起宋瓷来如数家珍,佩服佩服!”夜深人静,赵泊喝得烂醉。
过了一阵子,王先生领着一群人,来到古董店。赵泊认识,都是古洼城内有名气的藏家。赵泊把他们让到里间喝茶聊天。王先生又拿出了他的天青釉葵花洗,说:“赵老板,今天我把古洼县城的名家都请来了,让大家一起鉴定一下,我这对象是不是赝品。”众人纷纷细瞧,都啧啧称赞是真品无疑。
赵泊见众人都说是真品,心中难免气愤。赵泊说:“你们为什么识不破赝品?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们没见过真品。真品和赝品,往一块一放,不用我说,真假自现。”赵泊不顾老婆劝阻,把镇店之宝天青釉葵花洗,和王先生的摆在起,就如西施和东施肩并肩站立,谁是美人一目了然。
第二天,赵泊正在后悔把镇店之宝示人,一群日本兵气势汹汹地闯进来。领头的是个大脑袋翻译官,命令赵泊马上交出天青釉葵花洗,否则杀死全家。赵泊马上明白了一切,断定是王先生搞的鬼,想瞒也瞒不住了。赵泊怒目圆睁,骂道:“你们这帮狗吃屎的东西!”这时一个鬼子把刺刀逼近赵泊的胸口。赵泊不情愿地答应:“我去拿。”赵泊来到柜台里面,翻箱倒柜地找了一番,从一个角落里端出天青釉葵花洗,不慌不忙地问:¨请问王先生怎么没来啊?我好知道这镇店之宝将来的去处。”大脑袋翻译官说:“实话告诉你吧,他就是大日本帝国著名收藏家茧山松太郎先生,早就想要得到你家的镇店之宝了!”
赵泊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冷冷一笑。猛地,他高高举起天青釉葵花洗,向地板上狠狠地摔去。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赵泊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青花瓷碎片。
后来,赵泊家人拿出一件天青釉葵花洗,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4 -
A. “日本兵和二鬼子到古董店闲逛”的情节,是“日本兵在县城闹得凶”的具体化,充分揭示了故事的时代背景;同时这是主体部分情节发展的关奏。
B. “在暗窖里欣赏镇店之宝”的交代,点明了赵泊收藏天青釉葵花洗的地点,呼应了下文“来到柜台里面,翻箱倒柜地找”的情节,暗示所摔并非真品。
C. 赵泊在喝酒时发现“王先生”心怀鬼胎,觊觎着自己的宋瓷真品,所以就装作稍有醉态,予以否认;又惟恐说话不注意透露了真实情况就真喝得烂醉。
D. 小说借助“鲜血染红了青花瓷碎片”等细节描写,突出了赵泊誓死保护宋瓷真品的心理,赞扬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同时抨击了侵略者的无耻和贪婪。
8. 茧山松太郎为确认赵泊有真正的宋瓷,采取了哪些策略?请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假扮外地客人,用丰富的知识打动赵泊,消弱赵泊的警惕性。②研究赵泊的个性,发现其缺点,取得喝酒的机会,并在酒兴正浓时探问。③采用激将法,以众藏家的谎言激怒赵泊,使其忍耐不住而取出真品。
9. ①以宋瓷真品天青釉葵花洗的出现照应题目,给人深刻印象。②表明了天青釉葵花洗的真正结局,使情节更完整,同时消除了读者读上文产生的遗憾之情。③以真正的天青釉葵花洗受到保护,暗示了赵泊之“智”,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④以“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了感染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错在“发现王先生心怀鬼胎,觊觎着自己的宋瓷真品”,他只是心里打了个冷战,有了警惕性,但并未看穿“王先生”的真面目,不然就不会有后面比较真假宋瓷的情节。
故选C。
【8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围绕关键事件梳理情节,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一一进行展开分析概括。本题的题干要求是,“茧山松太郎为确认赵泊有真正的宋瓷,采取了哪些策略”。
根据题干给出的人物“茧山松太郎”和事件“确认赵泊有真正的宋瓷”,考生在文中按照时间顺序找到对应的答题区间进行作答即可。根据“一天,来了位穿长衫、戴礼帽、文质彬彬的客人,操着南方口音和赵泊攀谈,说自己手上有宋瓷,问赵泊是否收购”“客人自称姓王,南京人”“从景德镇的青白瓷讲到龙泉窑的‘梅子青’,从钧窑色釉的‘行云流水’,讲到汝窑的‘雨过天晴云破处’”,可知茧山松太郎以“王先生”的身份和宋瓷的知识来接近赵泊。根据赵泊“嘴一沾酒,不醉不休”“王先生见赵泊酒兴正浓,突然问:‘听说赵老板有一镇店之宝?’”,可知茧山松太郎借喝酒来探询虚实。根据“赵老板,今天我把古洼县城的名家都请来了,让大家一起鉴定一下,我这对象是不是赝品”“众人纷纷细瞧,都啧啧称赞是真品无疑”“赵泊见众人都说是真品,心中难免气愤”,可知茧山松太郎最后使用激将法来试探赵泊有真正的宋瓷。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能力。小说结尾各有不同,其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考虑结尾的艺术效果,应从其具体内容出发,综合全文,从上下文结构、人物、主旨、氛围、语言、读者等多个层面作答。
“赵泊家人拿出一件天青釉葵花洗,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内容上,交代了故事情节的最后结局,使情节更加完整;在结构上,照应题目;人物上,丰富了人物形象,可见当时摔碎的是假天青釉葵花洗,可以看出赵泊的爱国和机智;在氛围上,增强了感染力和真实性;读者上,消除遗憾之情。
【点睛】小说结尾各有不同,其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考虑结尾的艺术效果,应从其具体内容出发,综合全文,从上下文结构、人物、主旨、氛围、语言、读者等多个层面作答。具体有:
①表现手法上,是否与前文伏笔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与前文形成对比,升华主题,发人深思。
②主旨上,深化升华)主旨,含蓄点明主旨,揭示小说主题
③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品质、经历、命运、能力等。
④故事情节上,是否照应标题和开头,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合情合理。
⑤氛围上,是否形成小说的独特艺术氛围。
⑥读者上,是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体验。
- 24 -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余庆,三至廷试,不遂,因弃去。革颖悟,读书一再诵,辄记不忘。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真定主簿。察廉,迁韩碱令。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丁父忧,起复,签南京按察事。泰和六年,伐宋,革与高霖、孟子元俱被诏,体访三路官员能否,籍存留正官。改刑部员外郎、大兴府治中。知府徒单南平贵幸用事,势倾中外,遣所亲以进取诱革,革拒之。贞祜二年,迁户部侍郎。宣宗迁汴,迁知开封府事、吏部尚书。四年,拜参知政事。革奏:“有司各以情见引用断例,牵合附会,实启幸门。乞凡断例敕条特旨奏断不为永格者,不许引用,皆以律为正。”诏从之。是岁,大元兵破潼关,革自以执政失备御之策,上表请罪。不许,罢为绛阳军节度使。兴定元年,胥鼎自平阳移镇陕西,革以知平阳府事,权参知政事,代鼎为河东行省。是时兴兵伐宋,革上书曰: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攴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革移粟七万石以济之。二年,宣差粘割梭失至河东,于是晩禾未熟,牒行省耕毁清野。革奏:“今岁雨泽及时,秋成可待。如令耕毁,民将不堪。”诏从革奏。十月,平阳被围,城中兵不满六千,屡出战,旬日间伤者过半。左右请革上马突围出,革叹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目见天子!汝辈可去矣。”乃自杀。赠尚书右丞。赞曰:贞佑执政李革,可谓君子,其进退之际,有古人为相之风焉。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三十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
B. 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
C. 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
D. 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复:古时官员服父母丧守期未满即应召赴任官职;有时指官员被革职后复出。
- 24 -
B. 路:宋、元时的行政区划名,宋代时相当于现在的省,元时相当于现在的地区。
C. 刑部: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财经事务的官署,是六部之一,其长官称尚书。
D. 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今之山西。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革品行正直,不媚权贵。他担任大兴府治中一职的时候,知府徒单南平凭着地位高贵、大权在握,派自己的亲信引诱他收取贿赂,他坚决拒绝。
B. 李革主张法制,澄清吏治。他发现官员常援引决断过的事例,牵强附会地处理事务,担心会打开钻漏洞办事之门,就请示完全以法律为准绳办事。
C. 李革心存仁爱,惠及百姓。做真定主簿时,他很廉正;担任韩城县令时,他拒绝盘剥百姓;在河东时,他上书请皇帝顾怜百姓,让他们能够生活。
D. 李革忠于朝廷,为国牺牲。当元兵进攻平阳时,他虽然势力孤单,人马不多,但依然屡屡出战,坚决抗击元兵,情势危急时不肯突围,自杀身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
(2)宣差粘割梭失至河东,于是晩禾未熟,牒行省耕毁清野。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同知州事收受了富商的贿赂,把每年征收的军须钱分摊给下属各县,只有李革不听命令,提刑司认为他有能
(2)宣差粘割梭失到达河东,这时候晚庄稼尚未成熟,粘割梭失下发文书到行省,要求将农作物全部摧毁清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现在的策略应当使军队、百姓休息,蓄养精锐来防备敌人。宋朝虽然挑起事端,只可自我防备。如果不能忍受小的愤怒而考虑长远的谋略,恐怕有人会利用这个机会,那就不能对付了。皇上没有采纳。太原战后缺粮。”
“敌”是“待”的宾语,所以在“敌”和“待”之间不应断开,排除AB;
“不纳”,意思是皇上没有采纳(李革的建议),而非“太原兵”,中间应断开,排除C。
- 24 -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财经事务的官署”错误,掌管财经事务的官署是户部。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引诱他收取贿赂”错误,原文“遣所亲以进取诱革”,可知他是派遣亲近的人用“加官进爵”来引诱李革。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纳”,接受;“以”,把;“课”,赋税;“听”,听从;“以为”,认为。
(2)“至”,到达;“于是”,在这时;“牒”,下发文书;“清野”,清理。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 24 -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亲名叫李余庆,经历三次考试至廷试,不中第,于是放弃了科举。李革聪明机敏,读书一二遍,就记住不忘。中大定二十五年考中进士,调任真定县主簿。监司考查,迁升他为韩城令。同知州事接受了富商的贿赂,将一年的赋税、军用物品分配给下属各县,唯有李革不听从,提刑司认为他能干。遭逢父亲丧事,服丧后恢复原职,担任签南京按察事。泰和六年,攻打宋朝,李革与高霖、孟子元一同接受诏令,亲自查访三路官员能干与否,登记存留的正长官。改任刑部员外郎,大兴府治中。知府徒单南平显贵得宠,执掌政事,权倾朝野,派遣亲近的人用加官进爵来引诱李革,李革拒绝了他。贞祜二年,迁任户部侍郎。宣宗迁汴,任知开封府事、吏部尚书。贞祜四年,授职参知政事。革上奏“:有司各根据自己的情况引用过去决断的事例,牵强附会,实际上打开了侥幸办事的大会。请求凡是断例、敕条、特旨、奏断不能作为久永准则的,不许引用,都按法律为正确判断的依据。”下诏同意。这年,大元兵破潼关,革自己以执政而在防备抵御上失策,上表请罪。不许,免去原职任绛阳军节度使。兴定元年(1217),胥鼎从平阳府调任镇抚陕西,李革以知平阳府事的身份,暂代参知政事,代替胥鼎担任河东行省。这时起兵攻打宋朝,李革上书说:“现在的策略应当使军队、百姓休息,蓄养精锐来防备敌人。宋朝虽然挑起事端,只可自我防备。如果不能忍受小的愤怒而考虑长远的谋略,恐怕有人会利用这个机会,那就不能对付了。”皇上没有采纳。太原战后缺粮,李革运送七万石粮食来救济。兴定二年(1218),(朝廷)差遣粘割梭失到河东路,这时晚稻还没有成熟,下文书到行省要耕地毁苗,清除原野上的全部庄稼,李革上奏:“今年雨水及时,秋天收成在即,如果命令耕地毁庄稼,百姓将不能忍受。”诏令采纳了李革的奏请。十月,平阳城被围困,城里的士兵不满六千人,多次出战,十天内受伤的人超过半数。随从请求李革上马突围出走。李革叹息说“:我不能保卫这座城,有什么脸面见天子?你们这些人可以离去了。”(李革)于是自杀。(朝廷)追赠他为尚书右丞。赞曰:贞祐年间的执政大臣李革,可称为君子。他在进退之间,有古人做宰相的风范。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园秋晚寄杜黄裳少府
钱起
惆怅佳期阻,园林秋景闲。
终朝碧云外,唯见暮禽还。
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
杖藜仍把菊,对卷也看山。
望望离心起,非君谁解颜。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4 -
A. 首句直抒胸臆,抒写不能与朋友如期相见的惆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终朝”与 “晩”写作者向远处终日张望,结果只见暮禽归,不见朋友来。
C. 七、八句描绘了作者闲适洒脱的形象:拄杖,赏菊,有时读书,有时看山。
D. 诗中叠词“望望”强调望的次数多,“非君”句则突出朋友对自己的意义。
15. 诗中“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14. C 15. ①这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泉石思与杜黄裳携手,写烟霞不关门而希望杜黄裳到来。②传达出作者希望杜黄裳前来观赏秋景愿望,照应了第二句的“风景闲”。③表现了作者深切真挚的思念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写“描绘了作者闲适洒脱的形象”错,全诗都是在写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并未显示作者是闲适洒脱之人。七句写作者拿着菊不知道与谁共赏,八句写作者因为思念朋友,不能专心读书。
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具体考查赏析诗歌五六句“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模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本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句子的意思,泉石想要与杜黄裳一起携手,烟霞为了等待他来而不闭关。②看“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携手”“不闭关”,可得出拟人的修辞手法。③看“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结构上,作者描写的风景是对前面“风景闲”的呼应;内容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朋友前来的渴望;情感上,则可以看出两人的深厚友谊以及作者对朋友的相思之情。
- 24 -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四时景色,既生动传神,又高度概括,其中写春、夏两季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先揭露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长期“___”,使珍宝堆积如山;这为后面的假设“____”就足够来抗击秦国作了铺垫。
(3)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对内心所认定的善的追求,态度是“____”;而对于背弃规矩、苟合取容等行为,也是“____”,也不会做出那些丑态。
【答案】 (1). (1)野芳发而幽香 (2). 佳木秀而繁阴 (3). (2)剽掠其人 (4). 使六国各爱其人 (5). (3)虽九死其犹未悔 (6). 宁溘死以流亡兮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芳”“阴”“剽”“溘”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家金庸离世,引发如潮感怀。数十年来,金庸武侠作品一纸风行,深刻启示我们,大众文化作为与大众精神生活___的文化品类,更要以滋养人的心灵为己任。
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是我随身携带、反复阅读最多的作品。所思所想每年都有调整,有对纯粹创作技艺方面的认知的变化,亦有多个文化历史价值观方面的新发现。”金庸写的虽然是武侠小说,但他的群侠更贴近于生活,更像是平民英雄,也有自身的爱恨纠缠,也有迷茫的困顿无助。但如羽化之蝶,历尽劫波,终成大侠。( ),有一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一种____、持守正义、重信然诺的世间道义。在相当意义上说,金庸运用的是武侠这一大众____的题材,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 24 -
金庸作品赢得大众也从另一面提醒我们,那些善恶不辨、以丑为美的作品,那些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的作品,或许能一时____,却终因不能滋养人、感染人,而被大众遗忘,更会被历史尘封。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休戚相关 见义勇为 脍炙人口 引人入胜
B. 息息相关 见义勇为 喜闻乐见 哗众取宠
C. 休戚相关 急公好义 喜闻乐见 引人入胜
D. 息息相关 急公好义 脍炙人口 哗众取宠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所思所想每年都有调整,有在纯粹创作技艺方面认知变化,亦有文化历史价值观多个方面的新发现。
B. 所思所想每年都有变化,有对纯粹创作技艺方面的认知变化,亦有多个文化历史价值观方面的新发现。
C. 所思所想每年都有提升,有纯粹创作技艺方面的认知的变化,亦有多个文化历史价值观方面的新发现。
D. 所思所想每年都有不同,有纯粹创作技艺方面的认知的变化,亦有文化历史价值观多个方面的新发现。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的群侠,不少都有着一种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更重要的是
B. 更重要的是,不少都有着一种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他的群侠
C. 更重要的是,他的群侠,不少都有着一种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
D. 他的群侠,更重要的是,不少都有着一种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语境中没有祸福利害关系,所以不用“休戚相关”。
- 24 -
第二处,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急公好义:形容热心公益事业,爱帮助人。语境中没有公益事业内容,所以不用“急公好义”。
第三处,脍炙人口:比喻好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脍炙人口”与主语“大众”无法搭配,所以不能用“脍炙人口”。
第四处,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依语境,此处应填贬义词。所以不用“引人入胜”。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调整”用词不当,因为后面两句的内容都不是“调整”出来的,而是变化出来的。二是“对”字多余。三是“多个”位置不当。把这三处都改了的是D项。
A项,搭配不当,“调整”未改。
B项,成分赘余、搭配不当,“对”未去掉,“多个”没有同归原位。
C项,搭配不当,有两个错误:一是“提升”与后面的“新发现”不对应,二是“多个”没有同归原位。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句子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做这类试题,要能联系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和语体特点等内部语境,以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对象、场合、目的等外部语境(即语言交际的情景)作为切入点,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合理的续写。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书中群侠“历尽劫波,终成大侠”而言的,所以应以“更重要的是”开头。“有着一种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与后面的两句形成的是排比句式,所以括号中的句子必须以“有着一种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收尾。
故选C
- 24 -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是张某某在元旦给自己的师傅发的微信,其中多有不简明不得体之处,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敬爱的刘师傅,元旦快乐!作为您的高徒,我在您的带领下,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得到您如此深深的厚爱,我心里由衷地感激。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我对您甚是垂念,在此谨向您献上我诚挚的祝福:祝师傅天天开心,生活美满。另,如果有事需要我效力,您只管开口,我定当鼎力相助。
【答案】①将“高徒”更改为“徒弟”。②将“深深的”删除。③将“心里”删除。④将“垂念”改为“想念”。⑤将“鼎力相助”更改为“大力相助(全力以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题干要求找出推荐信中五处使用不当的词语,然后进行修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①“高徒”是敬辞,用来称呼别人的学生,不能用来指代自己,应改为“徒弟”。
②“深深的”和“厚爱”重复,应将“深深的”删除。
③“心里”和“由衷”重复,应将“心里”删除。
④“垂念”是敬辞,上对下挂念,徒弟对师傅应改为“想念”。
⑤“鼎力相助”是敬辞,此处徒弟该用谦辞,应改为“大力相助(全力以赴)”。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 24 -
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下面是对三类高校的心理学教师的调查表,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从学校心理教育总体发展情况、教师胜任工作的认可度及原因三方面归纳结论。
【答案】①总体发展情况:重点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发展不平衡,它们的发展状况依次变差。②胜任工作的认可度:重点院校教师最高,普通本科院校次之,高职院校最低。③原因:专业背景越差,学历学位越低,对胜任工作的认可度就越低,反之越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
- 24 -
本题题干要求,从学校心理教育总体发展情况、教师胜任工作的认可度及原因三方面归纳结论。首先,从学校心理教育总体发展情况看,三类学校发展很不均衡,呈现出阶梯状变化,且重点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认为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工作”“认为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工作”这四个方面由高到低。其次,从胜任工作的认可度看,重点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占比分别是62.9﹪、41﹪、26.2﹪;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占比分别是61.3﹪、42.4﹪、33.1﹪。从中可看出胜任工作的认可度依然由高到低。从原因方面看,从图表的前两个“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在三类学校占比由高到低的顺序,可以得出胜任工作的认可度和这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正当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青年学生们挺身而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个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准备了干部队伍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参加过五四运动的青年们,为国为民,努力奋斗,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9年,你高中毕业了,即将进入大学深造。而包括2049年在内的本世纪中叶,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实现了。在实现它的过程中,你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请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回首五四,展望未来
当新世纪的钟声仍在耳畔回响,当第三个千年纪元史册已被翻开,当嘉兴南湖那艘游船的复制模型跨跃了两个世纪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一个历经近一个世纪风雨沧桑的政党正昂然屹立,她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一路走来!近一个世纪的历程,让世人瞩目,让国人振奋。今天,让我们站在时代的大潮上来回首五四历史,展望未来。以更具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感来迎接和创造我们的新时代。
现代中国的青春记忆,从100年前的五四运动开始,她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中华民族追寻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起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凝聚人民力量、引领时代进步、照耀复兴之路的思想灯塔。从那时起,广大爱国青年积极求索新的救国之道,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踊跃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智慧、激情、热血报效祖国、砥砺奋进,抒写了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镌刻下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
- 24 -
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复兴进程,饱含无数爱国青年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见证五四精神历久弥新的闪光品质。“青年者,国家之魂”。他们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险而始终屹立的重要支柱,是华夏儿女遭遇逆境却决不退缩的活力之源。一代代进步青年用不懈奋斗书写精彩人生,激励、启迪着后来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美好的青春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在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中建功立业、收获精彩。
新的世纪,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华民族的振兴注定要同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下一代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2049年,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要实现了。我们不仅会是见证者,我们更是参与者、奋斗者,我们的奋斗和青春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要继承“五四”精神,筑建属于我们的新时代。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们把为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作为我们的民族责任。我们民族曾经以五千多年的文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步。我们在历经磨难后执着于梦想与奋起,以坚强有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矢志不渝的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纵览历史长河,我们的党领导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东方文明,让全世界为之慨叹;今天,我们作为跨跃世纪的一代人,面对机遇,面对挑战,要能承担起我们的责任,让我们以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取得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更好发展,用我们沸腾的热血染红中华民族美丽的容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千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围绕“在实现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过程中,你应该扮演的角色”这一主题把自己和国家的历史和未来联系起来,谈论个人与家国在历史和未来之间的传承和创造。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历史与未来,并思考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意识,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试题提到了两个三十年,第一个是从1919年到1949年,恰是五四青年们为国奋斗的三十年。第二个是从2019年到2049年,也应该是考生们应该为国奋斗的三十年。写作时要注意:一、立意应该是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扮演个参与者、奋斗者,要把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二、要对五四青年进行评述,强调其为国为民努力奋斗的精神。三、要明确写作对象:2049年的自己。
参考立意:
1、青年要把个体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谋求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中彰显个人价值,实现人生目标。
- 24 -
2、青年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使命,青春应有所担当。
3.青年应该保持积极进取精神状态,而不应贪图安逸享受。
素材:
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十九大报告专列一段阐述青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以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希望。
2.电子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副院长、“90后”教授刘明侦这样说:“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当我们享受了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时候,我们就不仅是单单的个体了。我们应该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我们对这个社会和国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责任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人生思考,博士毕业后,刘明侦坚定地选择了回国。2016年,她牵头成立的研究中心,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她的事迹堪称青年奋斗者的标杆。
3.青春短暂,梦想不灭。“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值青年一代的中国人,踩着改革开放的脚印一路走来,要把握好当下,奋进新时代,努力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继承先辈的精神和勇气,拥有他们的情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回首五四,展望未来》,最常见好用的拟题技巧是巧用四字、六字短语成对偶或对仗结构。其次借助一组排比句引出作文命题——回首五四,展望未来,既有气势,又突出中心。正文主体部分先回顾中国五四的历史,凸显其意义价值,接着联系现实,展示中国的伟大变化,并畅想未来,指出中国的2049与我们这一代人的关联。结尾总结全文,并发出号召——面对机遇,面对挑战,要能承担起我们的责任,用我们沸腾的热血染红中华民族美丽的容颜。
【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 24 -
- 24 -
相关文档
-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艺术实验中学20202021-06-0411页
- 江西省丰城四中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2021-06-0427页
-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2021-06-0424页
- 2016年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模2021-06-0412页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第一中学2020届2021-06-0412页
- 河北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四2021-06-049页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高级中学202021-06-0418页
- 浙江省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1-06-0427页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第一中学2020届2021-06-0412页
- 【语文】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高2021-06-0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