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01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之手法主旨(练)(含解析)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6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之手法主旨 练基础 1、【18 届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这一辈子 石钟山 ①家是什么,每个人对家的理解或许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每个时期,对于家的概念也有着千丝万 缕的差别。家是藏在心底里的一个小巢,秘密而又温暖,不管什么人,只要一想起家,心里是热的,眼睛 是潮湿的。 ②童年的家,是放在床头的一本小人书,是藏在床下角落里的一把弹弓,还有母亲的一声声呼唤。童 年对家眷恋而又无知,有一串笑声,有一份梦想就足够了。它不需要有多大,只要能装载下那一点点玩梦 便足够了。童年时对家没有更多的奢望,贫也好,富也好;大也罢,小也罢,它装载的都是童年天真的欢 乐,真实的梦幻。父亲是座山,母亲是条河,父母的风景是流动的,是动人的。 ③青年人的家是一张床,是客栈。因为是青年了,就有了许多在外面的世界闯荡的理由,疲了,累了, 那一张床便成了休身养息的地方。这里有父亲探询的目光,母亲无休止的唠叨。青年人对这一切都习惯了, 吃了,喝了,睡了,力气和勇气又重新回到了身上,一虎身站起来,青年已人高马大,个头早已超过了父 母。父母小心仰视着眼前的青年,青年人无所顾忌地甩一下头,很响地带上房门,走了。留在家里的是父 母双亲担心的叹息。 ④青年人闯荡出了一些眉目,便在家里大着声音讲话,指点江山;失意了,家就是一个港湾,是父亲 伸过来的一条臂膀,是母亲盛满爱意的热面。青年人忍不住,流泪了。在家里流下的眼泪,是咸是淡都不 重要,重要的是换来了同情和鼓励。这时的家,更像是一座加油站,避风港。 ⑤青年人有时对家也会生出烦来,母亲的唠叨,父亲的阻止,让青年人觉得碍手碍脚,然后就一门心 思地想,要是没有家里的管束多好,想干嘛就干嘛,于是就盼着自己有个家。日子复日子地过着,青年人 长大了,大到了谈婚论嫁,成家立业了。 ⑥终于,青年人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家。从父母的家里分离出来,正如当年从父母的身体里分裂出来 一样。青年人有了妻子或丈夫,两个人构筑一个爱的小巢,每天清晨在门口分别,爱意缠在心口,一天都 是温暖、踏实的。终于盼到适于重逢的时候,厨房里是两个人忙碌的身影,然后是饭桌前的恩爱,和着有 一搭、无一搭的拌嘴,这时的家甜蜜又温馨。 ⑦一晃,他们生子了。随着一声啼哭,小家便红火了,热闹了,接下来的日子里,苦苦辣辣酸酸甜甜。 年轻的父母开始为家牵肠挂肚,孩子吃饱了吗,喝水了吗,睡觉了吗?出去玩儿得小心,要注意安全。提 心吊胆了一整日,下班铃一响,抓起包往家赶。推开门,看见孩子仰着小脸正冲着自己笑,叫一声爸爸和 妈妈,这一刻,就是家的全部。 ⑧游子的家又是另一番模样了,在遥远的异地,不管成功与失败,不管成家立业多少年,他们的背后 都仍然有另外一个家,那就是他们曾经出生、成长,后来又离开的家。身在异地他们总是感到不踏实,梦 也总是出奇得多,这些梦大都和家有关。年迈的双亲,儿时的伙伴,还有门前流淌的河——无一不在梦中 迭现。抹一把脸颊,才发现已被梦中的泪水打湿。忙也好,闲也罢,下了决心,挤出时间,焦渴地说一声: 回家。 ⑨此时游子已然忘了自己的小家,想的更多的是故乡那个家。坐火车,坐飞机,回来了,远远地望见 了故乡上空飘着的炊烟,又看见了那条青石板路,还有那条已经干涸的小河,热热地唤一声:到家了。 ⑩直到这时,游子的心才是踏实的,坐在父母面前,听父亲因操劳一辈子而发出的叹息,和母亲衰弱 的唠叨,游子流泪了。泪热热的一直流到父母的心里。 游子心安神泰地住上几日,便又挂念起远在千里的小家了。孩子还好吗,家里还好吗?于是,又心神 不定地踏上了回程。匆匆推开家门,看着熟悉的一切,心踏实了下来。这样的心情不会持续太久,遥远的 那个家,又成了永远的想念。于是又一番的重复,时光荏苒,就有了日子,有了年头。 家,永远是人们心口的痛。 (摘编自《美文》2013 年第 12 期)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比喻,把父亲比作“山”,写出父亲的伟岸、深沉,把母亲比作“河”,凸显母亲 性情的灵动与温柔。 B. 第⑥段画线句意在表明青年人成家,是生命成长的一种必然,这种分离对于父母来说,有欣喜也有 疼痛。 C. 第⑦段着意营造了家的温馨氛围,既表现年轻父母的幸福,也表现青年人随着身份的改变而自觉强 化了的责任与牵挂。 D. 第⑨段画线句,意在抒发游子对家乡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不满和忧伤之情,表明故乡是游子的心灵 归宿和情感寄托。 E. 本文透视生活,领悟人生,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其强烈深沉的抒情性,获得了感人的力量。 【答案】DE (2)文章依次写了哪几个家,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童年的家,简单的,单纯的,装载着童年的欢乐;青年人的家,是休身养息、汲取力量的地方; 青年人自己的小家,是甜蜜温馨让自己牵肠挂肚的地方;游子的老家,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根之所在; 游子的小家,是甜蜜温馨让自己牵肠挂肚的地方。 【解析】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 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此题注意 抓住“童年的家”“青年人的家”“青年人自己的小家”“游子的老家”“游子的小家”的角度分析。 (3)第③段画线语句揭示了父母怎样的内心感受?请简析。 【答案】“小心仰视”表现出父母对子女成长壮大的关心和谨慎的欣喜,“双亲担心的叹息”流露出父母为 不成熟的子女可能遭遇的人生挫折而担心。 【解析】注意抓住“小心仰视”“双亲担心的叹息”等重点词句进行分析。 (4)有人建议把标题“人这一辈子”改为“家是人们心口的痛”,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以“人这一辈子”为题合适。理由:①与文章分阶段叙说人生体验相照应。 ②突出“人 这一辈子”与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③口语化的标题,有生活气息。示例二:以“家是人们心口的痛” 为题合适。理由:①突出人们对家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②“家”是全文的线索,以此为题,使文章 结构严谨。③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 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 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 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 2、【18 届湖南省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11 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稀粥南北味 张抗抗 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 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还顺 便喝出来的许多陈规积习。 少年时代在杭州,江浙地方的人爱吃泡饭。把剩下的大米饭搅松,用水烧开,就是泡饭。泡饭里有锅 底的饭锅巴,吃起来很香。佐以酱瓜、腐乳和油炸蚕豆,最好有几块油煎咸带鱼,就是普通人家价廉物美 的享受了。江南一带,泡饭也就是稀饭,家家离不开泡饭,与北方人爱喝稀粥的习性并无二致。 外婆住在江南腹地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外婆家爱喝白米粥,煮粥必用粳米。用粳米烧的粥又粘又稠, 开了锅,厨房里便雾气蒙蒙地飘起阵阵粥香,听着灶上锅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滚的声音,像是有人唱歌。熄 火后的粥是不能马上就喝的,微微地闷上一阵,待粥锅四边翘起了一圈薄薄的白膜,粥面上结成一层白亮 白亮的薄壳,粥米已变得极其柔软几乎融化,粥才成其为粥。那样的白米粥,天然地清爽可口,就像是白 芍药加百合再加莲子熬出来的汁。温热地喝下去,似乎五脏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 我们家早也喝粥,晚也喝粥,而且总是见锅见底地一抢而空。南方人喝粥就是喝粥,有些单调,不像 北方人那样,还就着馒头烙饼什么的。那个时候,稀粥对于我来说,多半出于家传的习惯,别无选择,所 以偶尔也抱怨早上喝粥肚子容易饿,晚上喝粥总要起夜。外婆就皱着眉头,用筷子轻轻敲着碗边说:“小孩 不懂事,早十几年,一户人家吃三年粥,就可买上一亩田呢,你外公家的房产地产,就是这样省吃俭用挣 下来的……”外婆喝粥有个习惯,她喝饱了以后,放下筷子,必得用舌头把粘在粥碗四边的粥汤舔干净, 干净得就像一只没用过的碗,那时外婆的粥才算是真正喝完。 当我在寒冷的北大荒原野上啃着冻窝头、掰着黑面馒头时,我开始思念外婆的白米粥。白米粥在东北 称作大米粥,连队的食堂极偶然才炮制一回,通常是作为病号饭,必须经过分场大夫和连首长的批准,才 能得此优待。后来我有了一个小家,待后院菜园子的豌豆成熟,剥出一粒粒翡翠般的新鲜豆子,再向农场 的老职工讨些大米,熬上一锅粥,待粥快熟时,把豌豆掺进去,再加上弄来的一点白糖,便成了江南一带 著名的豌豆糖粥。一时馋倒连队的杭州老乡,纷纷如蝗虫拥入我的茅屋,一锅粥顿时告罄,就差没像我外 婆那样把锅舔净了。 在当时年年吃返销粮的北大荒,所有以粗粮制作的主食里,唯有粥还是可以接受并且较为容易适应的 ——这就是大碴子粥和小米粥。 大碴子,其实就是把玉米粒轧成几瓣约如绿豆大小的干玉米碎粒。用一口大锅把玉米碴子添上水,急 火煮开锅,改为文火焖。焖的时间越长,碴子就熬得越烂,越烂吃起来就越香。等到粥香四溢,开锅揭盖, 眼前金光灿烂,一派辉煌,盛在碗里,如捧着个金碗,很新奇也很庄严。大碴子粥米粒饱满又实沉,咬下 去富有弹性和韧劲,嚼起来挺过瘾。从每一粒碴子里熬出的粘稠浆汁,散发着秋天田野上成熟庄稼的气息, 洋溢着北方汉子的那种粗犷和力量。 煮大碴子粥必须在碴子下锅时,放上一种长粒的饭豆。那种豆子紫色粉色白色还带花纹,五光十色的 令人眼花缭乱。五彩的豆子在锅里微微胀裂,沉浮在金色的粥汤里,如玉盘上镶嵌的宝石…… 小米粥喝起来感觉要温柔些细腻些,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易被人体吸收,是北方妇女生小孩坐月子 和哺乳期的最佳食品。在北大荒农场的土炕上生下我儿时,有农场职工的家属送来一袋小米。靠着这袋小 米,我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日子。每天,几乎每餐每顿,我喝的都是小米粥。在挂满白霜的土屋里,冰凉 的手捧起一碗黄澄澄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我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力量活下去。热粥一滴滴温热我的身体烤 干我的眼泪暖透我的心,我不再害怕不再畏惧。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稀粥远非仅仅具有外婆赋予它的功能, 它可以承载人生,可以疏导痛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多年后回广东老家探亲,稀粥竟以我从未见过的丰富绚丽——绿的菜叶红的肉丁黑褐色带花纹的松花 蛋和金黄色的海米,衬以米粒雪白的底色,就像一幅点彩派的斑斓绘画,呈现在我面前。街头巷尾到处都 有粥摊或粥挑子,燃得旺旺的炉火上,熬得稀烂的薄薄的粥汤正咕咕冒泡,一边摆放整齐的粥碗里,分别 码着新鲜的生鱼片、生鸡片或生肉片,任顾客选用。确定了某一种,摊主便从锅里舀起一勺滚烫的薄粥, 对着碗里的生鱼片浇下去,借着沸腾的稀粥的热量,生鱼片很快烫熟,再加少许精盐、胡椒粉和味精,用 筷子翻动搅拌一会儿,一碗美味的鱼生粥就炮制而成。粥米入口便化,回味无穷;鱼片鲜嫩可口,滑而不 腻。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达舒畅,与世无争,别无他求。我在广州吃过烧鹅乳猪,却独独忘不了这几角 钱一碗的鱼生粥或鸡丝粥。却有几位外国朋友,闻粥色变,发表意见说,为人一世,最不喜欢喝稀粥,也 不能理解中国人对于粥的爱好。 而我,喜欢喝在这块土地上所能喝到的或精致或粗糙或富丽或简朴的各式各样的粥。 (选自《张抗抗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吃稀粥的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反映出人生的阅历和世情的嬗变,以 及自己对稀粥的特殊情感。 B. 文中生动再现粥的烧制和模样、人吃粥的情形和积习,而老乡如蝗虫般拥入茅屋喝“豌豆糖粥”的 细节,主要表现了粥的味美。 C. 文章写北方人就着馒头烙饼喝粥最简,写北大荒喝大碴子粥和小米粥最详,这样处理可见作者的匠 心,有直达人心的艺术魅力。 D. 行文围绕喝粥展开故事,最后着落在广东人喝粥上,稀粥从未见过的丰富绚丽,既表现了粥的美味, 也让人对美好生活有了憧憬。 【答案】B. 【解析】B“主要表现了粥的味美”错,主要表现了那个年代物质匮乏。 (2)文章始末写“稀粥南味”,中间穿插“稀粥北味”。请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①脉络清晰。作者走南闯北,依序展开南北喝粥的经历。②主旨凸显。北大荒的粥更能承载人生, 影响命运,故设置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使主旨有张力。③前后呼应。稀粥南味有别于稀粥北味,更清 爽香鲜可口,始末都写“稀粥南味”,更具回味,结构也显整饬。 (3)结合全文,简说对“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的理解。 【答案】①稀粥,南北方人通吃,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和聪明才智。②喝粥的本质也许源于贫穷,但借此 解决了生计问题。③物质不再匮乏的今天,喝粥成为习俗,饱含温情和情趣。④中国人对于粥有独特 的爱好;外国朋友不喜喝粥也不能理解。 【解析】优秀的作者,有时为了表达思想的需要,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写一些语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懂得这些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语句 的丰富意蕴,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句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 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的角度思考其蕴含的丰富意蕴。 点睛: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 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 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18 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万鞋墙 梁衡 陕北多山,千山万壑。有村名赤牛,世代农耕,名不见经传。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高,下决心搜 集本地藏品,建起一农耕博物馆。我前去参观,不外乎锄、犁、耧、耙、车、斗、磨、碾之类,也未有见 奇。当转入一巨大窑洞时,迎面一堵高墙,齐齐地码着穿旧了、遗弃了的布鞋,足有两人之高,数丈之长。 我问:“有多少双?”答道:“13000 双。”我脱口而出:“好一堵万鞋墙!” 这鞋平常是踩在脚底下的,与汗臭为伴,与尘土、泥水厮磨,是最脏最贱之物,穿之不觉,弃之不惜, 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今天忽然被请到墙上,隆重聚会,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顿然感到 它的伟大。不管什么鞋,都已经磨得穿帮破底、绽开线头,鞋底也磨成了薄片。仔细看,还能依稀辨出原 来的形状、针脚、颜色。每一双鞋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从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种田、赶脚、打工等, 一个长长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 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忆。这鞋墙就像是一堵磁墙,又像是一个黑洞,我伫立良久,一时无 语,半天,眼眶里竟有点潮湿。 在回县里的车上,大家还在说鞋。想不到这个最普通的穿戴之物,经今天这样一上墙,竟牵动了每一 个人的神经。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 建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才发现脚上还穿着延安的布鞋,匆忙到委托店里买了一双旧皮鞋上路。大 约在上世纪 60 年代以前,北方农村的人一律穿自家做的布鞋,小时穿妈妈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 布鞋是维系农耕社会中的男女关系、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一根纽带。我想,做鞋也成了农村妇女生命的一部 分,从少女时学纳鞋底开始,一直到为妇为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她们一针一线地纳着青春,纳着生 命。遇孩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负担。男人们很珍惜这一双鞋,夏天干活尽量打赤脚,出门时 穿上鞋,到地头就脱下来,两鞋相扣小心地放在田垄上,收工时再穿回来。每年农历正月穿新鞋是孩子们 永远的企盼,也是母亲笑容最灿烂的时刻。要说乡愁、亲情、家,布鞋是最好的标志。 鞋不但是人情关系的标志,还是社会进步的符号。有人说,看一个人富不富,就看他家地上摆的鞋。 我是 1963 年进大学的,同班有一位从湘西大山里考来的同学,赤着脚上课。老师问,为什么不穿鞋。他说 长这么大,就没有穿过鞋。1968 年大学毕业,按那时的规矩,我到内蒙古农村当农民劳动一年。生产队饲 养院的热炕,是冬季的晚上村民们聚会、抽烟、说事的热闹地方。腾腾的烟雾和昏暗的灯光中,炕沿下总 是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其中有一双就是我从北京穿来的,上面已补了 13 个补丁。90 年代我已 在北京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那时的会议通知常会附一句话:请着正装。“正装”什么意思?就是要穿皮鞋。 那几天在县里采访,虽还有许多其他内容,但脑子里总是转着那些鞋。立一堵墙以之纪念,是人们常 用的方法,最著名的如巴黎公社墙、犹太人的哭墙,还有国内外经常看到的烈士人名墙,但集鞋为墙,还 是第一次见到。鞋虽踩在脚下,不像帽子风光,却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 记。 我们常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却很少人说到“游子脚下鞋”。做鞋,首要是结实。先要用布 浆成“衬”,裁成帮,裹成底。将麻搓成绳,锥一下,纳一针。记得幼时,深夜油灯下,我躺在母亲身旁, 是听着纳鞋底的刺刺声入睡的。现在市面上已找不到人工布鞋了,那天我在县里托人找了一双,不为穿, 是想数一下一双鞋底要纳多少针。你猜多少?2500 针。那堵鞋墙共有 13000 双鞋,你算一下,总共有多少 针呀!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想到脚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 鞋墙不朽。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品开头一段写赤牛村名不见经传和老高建起的农耕博物馆也未有见奇,以此来反衬“一堵万鞋墙” 给“我”的惊奇感受。 B. 第二段通过“隆重聚会”和“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这两个比喻,把无生命的鞋写活了, 一个“请”字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C. 以“赤着脚上课”反映出湘西的贫困,以“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反映出农村的落后, 以“着正装”反映城市的富裕。 D. 这篇散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手法,通过塑造“穿之不觉,弃之不惜”的鞋这个意象,表达了深刻 的主旨,形成幽默的风格。 【答案】A (2)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 【答案】①从鞋墙联想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联想到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皮鞋上路的情 形。②想象农村妇女纳鞋的情景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等。③这些联想与想象,拓宽了思路,丰富 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解析】题干问的是“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这是考查散文的技巧。 题干中已经给出了答题的方向,“第三段”“联想、想象”。第三段主要写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第一个驻 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皮鞋上路的情形、农村妇女纳鞋的情景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等。 前两者是作者看到鞋墙而引发的联想;后两者是作者想象的场景。联想和想象跨越时间和区域,让文 章的内容可以自由纵贯古今中外,拓宽文章的思路,丰富文章的内容。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审题,从题干中审出要求和方向,比如本题中,“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 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第三段”是目标,“联想和想象”答题的方向;然后分析“联想”和 “想象”这两种手法。“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 思维活动,比如第三段中的“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皮鞋上 路的情形”,这都是因为作者观看了鞋墙而引发的联想;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 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比如第三段中农村妇女纳鞋的情景和男 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 (3)作品结尾说“鞋墙不朽”,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作品以这句话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问:鞋子所象征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代表的社会进步,所象征的乡愁、亲情、家等应永远 缅怀,永远传承。 第二问:照应题目与开头,使作品结构严谨;揭示作品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万鞋墙的赞美之情。 4、【18 届吉林省高三 10 月阶段性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草院落 郑飞雪 ①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②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跋的山路,一路 翠竹林立,云雾飘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路愈往山巅,愈陡峭,愈感觉那座院落的离世与神秘。 ③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朴实的村民从村街 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 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 ④空气中飘送着稻草香,小院就座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专为客人引路的,沿 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小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临水的花,映照在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 语。探头,可见院子里摇摆着各色花草,像微信里的图照一样春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 们霸着这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磊落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闻着香,蜂蝶一样来 寻访芳踪。 ⑤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遇见儿时的伙伴,笑 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洇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一眼就叫出它们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 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 人,静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里人尘封的梦。一 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 巧的滕蔓沿着院墙攀升,像一首爱情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这纯 净的颜色,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名。黄瓜,一 个名附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葫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 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变了最初的基因。 ⑥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里冒出来,争着抢着 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出。让人感叹时光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 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⑦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可以在泥土里混杂生 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我喜欢这草木群居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 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提琴、簧管、快板、慢板、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 或热情、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 ⑧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山坡,风雨里走不进 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活的操持性情,就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 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 土培育花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博。母亲细碎的脚步日转星移,从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 边栽种一株苗,结出一个瓜。枝叶蓬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相互牵依, 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位母亲的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 热闹。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盛开土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远程的脚步。 ⑨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 (选自 2017 年第 2 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②段交代了前往乡村路途遥远、坎坷,为下文具体描写院落的情况作铺垫,同时暗示作者对 小院的向往之情。 B. 本文写作者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用方言和他交流,近似的乡音,让作者“错把他乡当故乡”, 使作者感到亲切。 C. 本文描写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自在无拘地生长,让人感受到了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以及生命 的从容与尊贵。 D. 本文虽然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也注重人物的刻画,文章采用了多种手法将“母亲”这一形象 刻画得栩栩如生。 【答案】D 【解析】作品对“母亲”的情况只是一般交代,没有具体描写,也没“采用多种手法”,因而也不会“栩栩 如生”。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文字。 【答案】①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交代院里挨挨挤挤的花草、果蔬。②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 使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③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院内花草的勃勃 生机。 点睛:综合赏析语段的从语段的内容、手法、侧重点和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位置,开 头、结尾还是中间,情感要联系文章的主旨。 (3)本文主要描写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最后两段却交代“母亲”劳作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 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小院之所以弥漫着花草的气息,都是“母亲”劳作的结果,作品赞美小院,更是为了赞美“母 亲”;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的,文章最后两段写母亲的劳动,抒发了对劳动的赞美之情; ③小院里布满了花草果蔬,不仅增添了生活情趣,同时也是包容坚定的生命的象征,而母亲也恰恰像 土地一样包容“性格迥异的孩子”,作品以此作结,升华了作品主题。 【解析】这是一道语段安排是否合理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分析原因注意从 情节、人物、主旨以及文章的姐欧股关系的角度分析,此题如安排合理,然后分析,“前面描写的花香 是“母亲”劳作的结果,情节合理,从主旨的角度看是劳动的赞美之情,升华主旨。 练提升 1、【18 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简单 三毛 许多时候,我们早已不去回想,当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时,只是一个赤裸的婴儿,除了躯体和灵魂, 上苍没有让人类带来什么身外之物。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来的样子,空空如也。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是婴儿,那份记忆也遥远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们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 周围已引出了多少牵绊,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带不去的东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们,日子便不完整。 许多人说,身体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间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这是不错的,可是在我们那么复杂拥挤的环境里,你的心灵看见过花吗?只一朵,你看见过吗?我问 你的,只是一朵简单的非洲菊,你看见过吗?我甚而不问你玫瑰。 不了,我们不再谈沙和花朵,简单的东西是最不易看见的,那么我们只看看复杂的吧! 唉,连这个,我也不想提笔写了。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人类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 中年喜欢将别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较,因而觉得受挫。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 了。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的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 台上。你那么无事忙,当然看不见了。对于复杂的生活,人们怨天怨地,却不肯简化。 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往往找到一个美丽的代名词,叫做“深刻”。简单的人,社会也有一个形容词, 说他们是笨的。 恰好我又远离了家国。到大西洋的海岛上来过一个笨人的日子,就如过去许多年的日子一样。在这儿, 没有大鱼大肉,没有争名夺利,没有过分的情,没有载不动的愁,没有口舌是非,更没有解不开的结。 也许有其他的笨人,比我笨得复杂的,会说:你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一片大西洋的岛屿。唉, 你要来吗?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你 又何必来?你的花不在这里,在你的窗,在你心里,不在大西洋啊! 一个生命,不止是有了太阳、空气、水便能安然的生存,那只是最基本的。求生的欲望其实单纯,可 是我们是人类,是一种贪得无厌的生物,在解决了饥饿之后,我们要求进步,有了物质的享受之后,又要 求精神的提升,我们追求幸福、快乐、和谐、富有、健康,甚而永生。我们不肯节制,不懂收敛,泛滥情 感,复杂生活起居。到头来,“成功”只是“拥有”的代名词。我们变得沉重,因为担负得太多,不敢放下。 其实,快乐,只是国王的新衣,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见。童话里,不是每个人都看见了那件新衣,只 除了一个说真话的小孩子。我们不再怀念稻米单纯的丰美,也不认识蔬菜的清香。我们不知四肢是用来活 动的,也不明白,穿衣服只是使我们免于受冻。灵魂,在这一切的拘束下,不再明净。感官,退化到只有 五种。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感应到其他的人已经麻木的自然现象,其他的人不但不信,而且好笑。 这里,对于一个简单的笨人,是合适的。对不简单的笨人,就不好了。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 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 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 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 求深刻,只求简单。 (选自《三毛全集》,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二段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活的久了,身边就会产生很多牵绊,这些东西虽带不走,但也不可 或缺,因为缺了它日子便不完整。 B. 人们崇拜神童,作者却认为进得了那窄门的都是没有童年的儿童,可见作者对待神童是心怀怜悯的, 她不赞同现在对人的评价方式。 C. 文章末尾两段连用排比,这样写不仅使作者自己的简单生活具体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起 到首尾照应的作用,深化了主题。 D. 作者行文善用比喻说明道理,文中把快乐比作“国王的新衣”,是想告诉我们只有如童话里那个诚 实的小孩,让心无尘埃,就再无迷茫。 【答案】A 【解析】从全文作者所推崇的简单生活态度上看,我们身边引出的牵绊是要去除的东西,“缺了它们日子便 不完整”作者用了反语。 (2)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你忘了自己窗台上的那朵花了。怎么老是看不见呢?你不带花来,这儿仍是什么也没有的。 【答案】①作者认为“你”自己本身就拥有“花”,只是因为比作者“复杂”,心灵对美丽生活视而不见。 ②对于羡慕大西洋岛屿的“你”,假如不带着简单的心灵,即使来到这里也见不到你想要的。 (3)文章的标题是“简单”,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述“复杂”,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①内容角度,作者写现代的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环境里,粗糙的活着,努力使自己深刻,是为 了批判这些无视“美”的生活态度。②结构角度,形成对比,拿复杂的生活状态与作者简单的生活状 态做对比,拿贪得无厌的拥有与能少则少的放下作对比。③艺术效果,突出主旨,作者对复杂否定的 越多,对简单的提倡也就越发明显,这与题目“简单”并不背离。 【解析】解答这道题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进行分析,有关“复杂”的描述本身即传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另外便是形成对比对于表达散文主旨的帮助。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 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 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 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如此题运用对比的手法。 2、【18 届广西区高级中学高三 11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 毕淑敏 那一年,我刚满二十岁,是实习军医。刚当医生的女孩,别提多自豪、多骄傲了,真想照好多幅照片, 对全世界的人宣布,我是大夫啦! 可我所实习的驻军医院,在新疆一座偏远的小城,根本就买不到胶卷。只得给远在北京的妹妹写信, 叫她给我寄来。关山迢迢,第一次寄来的胶卷照出相灰蒙蒙的,一点也不威风。战友们戏说,别是你妹妹 给你买的胶卷是处理的吧? 这当然是绝不可能的。只怨路途遥远,路上大概经了雨雪风霜,曝了光。 只得让妹妹重寄。这回胶卷一到,马上邀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星期天起个大早,一同留影。 先照了几张合影。 年轻的女孩总是这样,她们以为友谊会一辈子常青。今天,我重新面对那些稚嫩得仿佛能滴下水来的 脸庞,有许多已叫不出名字。 然后各自单兵教练。她们都是护士,就照了许多用大号注射器从盐水瓶子里抽药的照片,你照完了我 照,①眼睛都亮晶晶的。 为表示无菌观念强,全戴着大口罩。我说,你们这么照,寄回家去,你妈妈认得出来是你吗? 她们一起回答:看眼睛啊! 是啊,每个女孩青春的眼睛都是不一样的。我怎么连这都不懂? 轮到我照了。我是医生,所取的姿势就同她们不一样。我潇洒地披着白大衣,把听诊器看似很随意实 则很精心地挂在脖颈上,双手老练地插在衣兜里,在病房走来走去,挑病情不太重的病人做我的道具。那 些慈祥的维吾尔族老人和腼腆的小战士,都温和地服从我的检查。我做出给病人检查的架势,然后对着镜 头微笑,要拿机子的人快照。 胶卷像线轴一般卷过去。只剩下最后一张了,摄影师郑重地宣布。我们突然有了片刻的沉默,该照的 都照了,好像不知该如何处置这最后一张胶片。 “你们照一张当医生的相吧。”我说。因为在我照相的时候,我看到她们②眼里跃跃欲试的闪光。 那怎么行呢!我们是护士啊。她们羞怯地推辞着,但③眼里的光更密集了。 那时的部队,等级观念森严。你是护士若要模仿医生,就是不安心本职工作,罪名不轻。 “怕什么呀?我们不过是玩玩的。再说,现在时候这么早,没有人会看到你们的。只要你们自己不说, 我永远也不会说的。没准儿你们以后自己也当医生了,那这张照片只不过算是提前照了一点,不会怪你们 的!”我起劲地鼓动她们。 “好吧……那就依你说的办……”她们之中两个胆大的决定一试。其他的人也保证绝不泄露。 摄影师忠实地跟着我们,表示一定把这张照片拍出水平。 现在轮到我们费斟酌了。她俩不敢到病房里像我那样大张旗鼓地招摇,我们就决定把背景迁到医生睡 觉的值班室,所以照片里的墙上贴有两张地图,这在正规的病房是不允许的;所以面向走廊的窗户上隔有 浅浅的纱帘,这也是病房不曾配备的设施。 好像万事俱备了。两位勇敢的女兵换上了医生的白大衣(护士的工作服样式不同),脖子上也悬挂起具 有象征意味的听诊器……我们突然发现了致命的缺憾——那就是——谁来扮演病人?! 虽说病室里的任何一位病人,都会志愿为辛勤服务的白衣天使充当这一角色,但出于道义和保密的要 求,我们不能再劳驾他们。 好了,现在你想想,还能让谁来出任这一艰巨的形象? 那几个连当医生的魄力都没有的小女兵,自然不会在这最后一张底片上留下倩影。 既然这主意是我出的,关键时刻我就该挺身而出。 义不容辞! 于是有一个人,她脱了鞋躺在医生值班室的床上,手搭在手上冒充病人。因为她实在没有生病的经验, 竭力想做出呻吟的表情,可脸上还是笑眯眯的。她本该躺下,那样才更像重病卧床沉疴不起。可因为摄影 师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她有点不好意思,就取了相片上半坐的姿势……那两个充作医生的女孩,多少 有些拘谨,她们毕竟没有真正地诊视过病人。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们以后都成了优秀的医生。不知道是不 是这张照片在冥冥之中暗示了她们的未来? 现在,你可猜出了相片上的病人是谁?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老照片”中,题眼是一个“老”字,突出这一张照片距离现在遥远、值得 珍藏的特点。 B. 第二段交代作者实习的驻军医院所处的地点和交卷不易得到,主要是突出环境的偏僻和照相的机会 难得。 C. 文章较细腻地描写了作者照相时的姿势、动作、神情等,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位医师的自 豪与骄傲。 D. 文章写摄影师宣布交卷只剩下最后一张时,大家沉默了,不知如何处置这张交卷,这为作者的不寻 常提议作铺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 项,“题眼”是一个“老”字错,题眼应 是“有故事”,后面的分析也不恰当。 (2)文中三处画线部分对护士们眼睛的描写,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要回答。 【答案】①表现了护士们的激动、兴奋;②表现了护士们想照一张当医生的相的强烈愿望;③表现了护士 们表面上推辞,而内心想照一张当医生的相的愿望更强烈了的心情。 (3)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第三人称进行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使用第三人称可以更好地对“我”的表情、笑容进行描写;②在第一人称(或有限视角)的描 写中插入一段第三人称(或全知视角)的描写,能打破一种叙述角度叙述到底的单一、呆板状况,呈 现出描述手段的灵活多变‘显示出构思的新颖。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运用的人称表达方式。本文的主要人称表达方式是第一人称“我”,但是在文章倒数 第二段,将第一人称“我”转为第三人称“她”进行描写,更有利于把“我”即“她”的表情、笑容、 姿势进行细致描写。另外,人称变换的好处,还可以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考虑,如:描述手段的灵活 多变,叙述角度不单一等。 点睛:现代文中,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 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第三人称:能直接地展现 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一篇文章中,人称相互变换可以使文章变得生动不那么古板。 3、【18 届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约在百年前,1920 年 12 月 16 日晚 8 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 8.5,裂度 12,死 27 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是日晚 8 时,忽风暴大起,四野尘霾, 大地颤动。霎时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 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 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 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 237 公里长的大缝, 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 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 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 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 住了半道山沟。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 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半个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 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 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 500 年,就是说地震之 时它已是 400 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 100 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 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 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却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 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 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 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 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 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 人用作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 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 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 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 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 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 27 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 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 摇动着青枝。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不仅概述了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为下文表现 “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 B.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 难的人数等,是为了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C.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 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 D. 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概括了地震的强度,而“阳光暖 暖地抚慰”“细雨轻轻地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 【答案】D (2)文章第五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说明原因。第五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 补充交代。②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 ③照应上文。文章前四段集中写震柳经历强震而不死,第五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结合,相 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某个情节的作用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答出插入语段的内容,人后从内容和 结构的角度分析作用。此文第五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 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同时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结 构上:文章前四段集中写震柳经历强震而不死,第五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结合,照应前文。 点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 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 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3)震柳作为“活化石”给后人带来什么样的意义和启示?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 【答案】①“百年震柳”是灾难的见证者,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②震柳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它可以创造 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4、【18 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范爱农 鲁迅 在东京的客店里,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安徽巡抚恩铭被 JoShikiRin 刺杀,刺客就擒。”大家一怔之后,便研究这刺客是谁。 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物,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不久,秋 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 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 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 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到,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 发电,同他争起来。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 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 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 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良。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 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 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 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 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 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 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 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 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 言辞也愈凄苦。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做了四首诗,现在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 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 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 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乡重逢,作者和范爱农相认后都笑起来,他们在相互嘲笑曾经的剑拔弩张,也为因深深误会而多 年杳无信息感到悲哀. B. 文中画线句集中描述了光复后紹兴当局换汤不换药的现状,巧妙地将范爱农的悲剧命运和革命前后 的病态社会联系起来。 C.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诗句体现了作者对范爱农心忧国事不为民 众理解、终至消亡的悲剧命运的悲悯之情。 D. 本文写人记事朴实平易,刻画人物多用白描手法,人物个性尽现其中,行文感情跌宕起伏,于平实 的叙述笔调中蕴含着真挚深厚的感情。 【答案】A 【解析】其一,他们的相互嘲笑和悲哀主要由此刻境遇生出。曾经胸怀壮志、愤世嫉俗的青年现在只能藏 身于故乡,生活落寞困顿,现实距离理想越來越远,因此深感悲哀,这悲哀里也有对现实的失望、无 奈。所以也只能相互嘲笑;其二,多年杳无音信并不是因深深误会而导致。 (2)从相识到永诀,作者对范爱农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联系文中所叙事件加以概括。 【答案】①东京初识,在同乡会争执,生出憎恶之感,②故乡重逢,饮酒谈心,逐渐相熟相知,友情漸深。 ③身居异乡,惊闻范爱农溺水身亡,深深哀悼、怀念。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内容题目,答题分关键是找到文章中给的时间,然后概括情感,事件注意地 点的变化,主要是“东京”“故乡重逢”“身居异乡”。 点睛: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 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 【答案】范爱农是一个倔强而执拗、觉醒但贫弱、孤独且痛苦的知识分子。①倔强而执拗。白多黑少的眼 球,看人总像在藐视,与“我”争执咄咄逼人,冷峻倔强的外表下是愤慨的心情和几乎不近人情的执 拗。②觉醒而贫弱。酒都不喝,急着要去看光复后的绍兴,对革命抱有热情,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却 无法改变现实,处境艰难,境况困穷。③孤独且痛苦。为当时黑暗的社会所不容,到处受到轻蔑、排 斥和迫害,几乎无地可容,不被别人理解,生活无望,内心孤独苦痛。 练高考 1、(2015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 7—11 题。(19 分) 雪天 张抗抗 ①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一些闲言碎语。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 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 我。 ③不久,我出差去某地,恰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 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 ④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火车意外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 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雪来得很猛,雪烟横飞,急速而强劲。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 色中。我按着地址打听路线,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我有些发懵,但我 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⑤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动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密 集的雪沫子刮得我睁不开眼。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没有伞, 头巾早已湿了,肩上的背包也渐渐沉重,额头上被热气融化的雪水,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⑥那条胡同怎么还没有出现呢?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在风雪中既寻不 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自己一定是迷路了。我饥饿、疲惫、寒冷、烦躁,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 得几乎快要炸裂。 ⑦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泻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 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正在和面做饭,于是 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她眯着眼将那纸条在灯下看了看, 又低头仔细打量着我。她用一只手在那面团上拍了拍,问:“你不是这地方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 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再如何拐弯之类。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 发地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 ⑧她也愣了一下,后来就索性扯下围裙,抓起一条头巾说:“得,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 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⑼她走得快,我闷头跟在她身后,只听见在脚下咔咔响,前方忽闪忽闪地雪片里一个模糊的背影,若 隐若现地导引着我。 ⑽“这大雪天儿出门,肯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咕。我含糊地应了一声,“猜你是去看望 病人吧?看把你累得急得!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我心里咯噔 了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 兴师问罪的! ⑾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而去,只不过应和着恶劣天气中雷电偶尔的喧嚣。她也许出于无知, 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⑿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上,大娘一把将我拽往,“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 “不碍事,不碍事。”她说,一边仍在搓着手指上的面粉,“就快到了,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 数三个门就是。”她抬起一只手,擦着脸上的雪水。我看见她花白的头发上,落满了一粒粒珍珠般晶莹的 水珠。“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就哽咽了。 ⒀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 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⒁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⒂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双肩,遮盖我的眼帘;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掀起我的衣襟, 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和满腹怒气的心思…… ⒃那个风雪之夜,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第(4)(5)段描写大雪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表现了“我”寻人过程的艰难。 B.衬托出此行在“我”心里很重要。 C.渲染了“我”强烈的怨恨之情。 D.为突显作品的主旨做了必要铺垫。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要牢记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常见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有:①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 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8.赏析第(8)段中关于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4 分) 【答案】示例:用干脆有力的“扯、抓、跨”等动词,生动地写出老妇人动作麻利和毫不犹豫,也充分表 现出她的热心善良。 【解析】 试题分析:先找到答题区间,找出描写老妇人动作的几个词语,“扯、抓、跨”等,再分析作用,主要从 塑造人物形象角度考虑。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 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最为 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人物正是在言行中站立起来的。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能突出人物特点 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本题中这几个动词,干脆有力,表现老妇人动作麻利和毫不犹豫,再 结合前文她正在和面做饭,却能主动帮助“我”,充分表现出她的热心善良。 9.请紧扣“蹒跚”一词,赏析第(14)段画线句。(4 分) 【答案】示例:通过比拟和通感的手法,变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用步履的缓慢摇摆表现出声音在 “我”心头久久萦绕,对“我”触动很大,也与句中“苍老”一词相一致。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体会语句丰富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蹒跚”,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 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思想感情角度分析作答,注意结合表现手法。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赏析语句,一般要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声音被托起”是比拟手法,“在空 荡荡的小街上蹒跚”把听觉写成了能看见的视觉,是通感的手法,“蹒跚”是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 摇摆的样子,与“苍老”相照应,正是这一苍老而善良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10.分析“我”在寻人过程中的两次心理转变及各自原因。(4 分) 【答案】示例:第一转变是由满怀烦恼到怀疑、动摇,转变的原因是老妇人善意的揣测触动了“我”。第 二次转变是由怀疑到彻底释怀,原因是老妇人的话让“我”领悟到用善良宽容去化解心中的怨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先找到答题区间,然后总结概括,注意结合心理描写的 句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 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第一次转变是在第 10.11 段,注意关键词的提示,“我 心里咯噔了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就在那一刻,我忽然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 第二次转变是在第 15 段,“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连同我此前沉郁的大脑 和满腹怒气的心思”,根据这些语句可概括出“我”心理转变的过程,原因结合老妇人的言行对我的 影响分析即可。 11.根据作品内容,进行想象,为本文续写结尾。(限 45 字以内)。(4 分) 【答案】示例:轻轻将那张已经揉皱并被雪水浸湿的纸巾撕碎,然后回转身,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和探究写作意图及个性化阅读的探究能力。本题要求给文章续写结尾, 必须尊重原作,合理想象。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善于捕捉文章的暗示性信息,认真揣测作者的 写作意图和感情倾向,语言上要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 2、(2015 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 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 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 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 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 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 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 “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 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 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 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 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 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 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 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 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 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 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 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 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 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 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 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 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 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 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 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 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 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 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大湖者的同情,作会心 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 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 传奇性。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 致,极为生动形象。 D.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 之下的太湖奇景。 E.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 丰富。 【答案】AD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比如 B 项就是针对全文设 置题目,而 A 就是针对文章整体设题;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涉及内容,又涉及手法,比如 D 项就是 从手法的角度来考查;从错因来看,A 项是考查内容的概括,以偏概全,D 项是考查表现手法。 16.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 分) 【答案】(1)文章第二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2)表达了作者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和人民群众改造自 然的伟大力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这是考查学生概括的能力;第二 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前者首先应回归文本第二段, 要抓住“胜”的表现,“胜”的意思是优美的(景物、境界、景象等。第二段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 一部分写东山的物产丰富,第二部分写其自然景象之美,第三部分通过写渔船归来,写劳作之美。从 这些描述和用词中,即可看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设题很细,提问明确,先从筛选概括上设题,再从理解上设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概括题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找出筛选的区域,主要从题干中找到答题区域的暗示,本题直接说明是第 二段;二要明确筛选的条件,“东山的‘胜概’”;三要明确筛选的原则,由近及远扩大范围;四要 注意答题的角度,应从不同角度回答,防止疏漏。而作者的感情可以通过用词和描写感悟出来。 17.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 分) 【答案】( 6 分)(1)“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 的喜爱和赞美。(2)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 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3)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 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 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一般标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 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如何把握深层含义?①答题前,我 们要推敲该文所表达的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②答题时:由浅入深,先答表层 含义,再联系文章宗旨,答出深层含义。可用答题格式。如:这个标题不仅指… …还… ;③标题如 果是比喻义的,但文中不是从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 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只写比喻义)标题能起哪些作用?结构:① 贯穿全文线索 ② 设置悬念,吸引读;内容①表明写作对象,②概括主要内容、情节;主旨,揭示(透 露、点明)主旨;人物,表明人物……性格(品质),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写法,修辞手法, 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B.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 18.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 分) 【答案】(6 分)示例一: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的整体 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云气”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 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 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示例二: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本文作者若仅远眺 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的奇景。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悟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 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实人生。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实这是 设题者给考生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答题,还是从自身的观点入手,答 案的依据都应在文中或者围绕文本。先到文中找到远眺看到的美景,比如东山“云气”的迷蒙奇幻之 美;然后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理解即可。 3、(2015 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 13--17 题。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的飞鸟也不 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的大脑神经一直 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就这样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子,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 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 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 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以 及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的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指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温室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 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 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在一块制作精美的广告铝合 金板上,上方写着:“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 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 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教导员宋代勇说:“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 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觉得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 家人的深情厚意。” 宋代勇的女儿是这样留言的:“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多爱护身体。” 郭光元的儿子:“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 迈向成功。”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的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上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 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手有些颤抖, 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 甘森是蒙古语音译,意思就是“苦水”。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甘森热泵 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它距花土沟镇二百三十多公里, 距格尔木市二百七十多公里,海拔两千九百一十米。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就扬沙,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十吨左右的沙子,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 其数。 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我的思绪飞越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峥嵘岁月。 1954 年初夏,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来到异乡。尽管黄沙 漫漫,寒风呼啸,气候异常干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他们不悔,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虔诚而 辛勤地经营着。1958 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八百吨,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冷湖成为 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敬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别 说工作,只要能待住,就是睡大觉,生活下去,也是英雄啊!”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艰苦卓绝的 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积六十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 一步一回头,一生一世情。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我都不会忘记柴达木沙海中的那 座绿岛,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们亲切的笑容和特别珍贵的亲情文化。 当然,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我得说,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西红柿。 13.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霖?(2 分) 【答案】既表现甘森的明显、清晰,又突出沙海中甘森的令人难以置信。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本题的命题意图很明显,作者在赞美石油工人的精神品质之前,通过环境层面的横向对比和 衬托。目的在于告诉我们环境越是艰苦就越能衬托人物精神的可贵。这种创作上的手法普遍存在于诗 歌(比如边塞诗)、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考生一定要培养这种简单的条件反射意识。 14.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厚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 分) 【答案】途中自然景物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 主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手法题为必考题。手法的作用比较多,该题主要从内容、结构和情感等角度答题。内容上主 要是环境的对比;结构上主要是铺垫;情感上是巨大的转折。同时,注意联系主旨,文中对甘森生活 生活景象的描写,也为下文进一步讴歌生活在甘森的主人公们的精神品质进行了铺垫,这又揭示了文 章的主旨。 15.作者用“甘霖”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艰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霖的发展之变,请分别 予以概括。(4 分) 【答案】远离市镇,社会依托条件差,海拔高,风沙大,自然条件艰苦。由初建油田时环境条件恶劣的荒 漠,变成了环境优美的沙海绿岛---石油人的新家园。 【解析】 试题分析:文本中甘森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苦水”,“苦”在哪里?作者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分别进行了 叙写:“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我们 不难概括出如下的特点:甘森地理位置偏远、社会依托条件差、自然条件差。紧接下来的数据又进一 步强调了海拔高、风沙大等特点。 与 13 题相同,该题的目的是从历史的角度利用往昔甘森的荒凉、 艰苦衬托如今甘森的环境优美、生机盎然。从而赞美创造这一切的石油工人的可贵品质。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该题和 13 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是叙写甘森环境的艰苦。不同之处在于该处是从纵向的角度, 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衬托处着笔。 16.文中为什么要写甘霖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请简要分析。(5 分) 【答案】(1)为表现并赞扬甘森石油人的精神风貌。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懂得爱与亲情,有家庭幸福 感和责任感。(2)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文段中大量引用了亲情文化墙上的孩子们的留言,不难看出,主要的信息有以下几个方面:家 人对石油工人们的思念和关爱;孩子们对父辈精神的敬仰之情;还有他们作为“石油家庭”对整个社 会的贡献。作者要赞美的不仅是石油工人本身,还有他们的亲属、家庭。 【考点定位】该题综合考查了: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 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等能力。 【名师点睛】作者构思非常巧妙,把自己要说的话、要表达的情感借助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此处是 抒情的“重灾区”,同时,作者也进一步将所要赞美的石油工人们扩大到他们的家庭。人情味很浓, 生活气息很浓。考生思考和答题的角度很简单:找主体。此处的主体有:石油工人们;孩子们;他们 的家庭。这三个对象找出来了,答题就简单了。 17.文中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7 分) 【答案】(1)点题。(2)西红柿是甘森石油人在荒漠中种植出来的果蔬,特殊而珍贵,显示了他们的辛 勤劳动和甜美生活。西红柿又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它寄寓着作者对甘森石油人的美好情感,文章借 西红柿赞扬甘森石油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在散文阅读中,物象的作用很固定。教师和考生在遇到这类物象的时候,一定要发出会心的 微笑。该文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三个主要对象:我;西红柿;工人们。作者极力写西红柿的好看好吃, 无非写它的来之不易,突出种植者的艰辛;我赞美西红柿,无非是借赞美西红柿这个物象来赞美工人 们,这种最简单的由物及人的象征手法实在太普遍了。 4、(2015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 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 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 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 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 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 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 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 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 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 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 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汽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 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 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 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 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 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 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 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 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 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 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 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 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 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 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 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 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 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 21 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 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 家园。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4 分) 【答案】(4分)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鉴赏句子的提问方式:赏析、鉴赏、品味句子。此类题目答题的角度:修辞角度、感官角度、 写景方式角度、用词角度、句式角度、选材角度。本题在题干中已经给出角度:修辞和用词中的叠词, “太阳每天都攀着”,用“攀”字来形容太阳升起的过程,使用了比拟的修辞;“……的梯子”,使用了 比喻,把云和梯田比作梯子;“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使用了排比,同时也运用叠词。 17.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 【答案】(6分)①依山就势,形状各异②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③山水与耗地完美交融,体同中 国农人的智慧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考点定位】概括文章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筛选概括类的题目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审题,明确题型及筛选概括的要求;二是拟写答案 的时候,要依据题干所给分值分条作答。本题题干中问的是“体现在哪些方面”,故答案应分条作答, 因分值是 6 分,答案至少写出三点;“云和梯田的‘魅力’”,应该找结论性、观点性、总提性的句 子,凡是具体描写、叙事的内容、使用休息的句子一般不作为答案。 18.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6 分) 【答案】(6分)①引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加上引号以后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物,更是一种象征。 ②“移动”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梯田”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一是引号的作用,一是最后一段的含义,这是学生审题的时候一定要审 出来的东西。这段文字是说梯田的坚守,给梯田加上引号就有了强调和突出的作用;同时“梯田”在 文中的意思就变得丰富起来,其本义指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田地,而到了这里就成了传统文化的象征。 本题还要求“谈谈对该段的理解”,这里考查句子的含义。这段文字很简短,关键词有“移动”“不 可移动”“梯田”“守望”“人类共同的家园”,回归文本联系上文可以知道,“移动”指的是现代 文明,“梯田”指的是传统文化,“不可移动”是说传统文化的地位,最后再把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连 缀成句即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引号的作用如下:1.表示引用的部分;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4.表 示否定和讽刺;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6.特殊疑问表示否定;7.表示话语的引用。一般考查引号 的作用,都是表示强调或者否定讽刺。理解句子的含义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关键词分析法,一是句 子结构分析法,一是语境分析法,一是句子特色分析法。关键词一般是代词、指示代词、动词、关联 词等等,本句中的关键词是“移动”“不可移动”“梯田”。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这两句话词语间不加标点,使语气 连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B.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 C.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 奋斗的精神。 D.“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颇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摹景神 韵。 E.文章通过对云和梯田的优美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反映出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答案】(4分)A D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涉及的面很广,有标点符号的理解,比如 A 项;有内容的概括,比如 B 项;有对主旨的 揭示,比如 E 项。要想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选项,把握提问的方向,然后回归文本,找到提问 的地方,结合上下文及文章的主旨分析其正误。一般的误区会涉及如下几方面:内容的概括、理解, 手法的运用,文章的行文思路。学生需要细细比对、辨析,才能正确选出答案。 5. 【2014 年高考天津卷】阅淡下面的文章,完成 16-- 20 题。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給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破璃瓶中。 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 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 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靜的村庄,呈现出 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 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剌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額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 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 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 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 ”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 ”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 ”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先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 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先……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 ”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 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兩,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 纷玢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 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检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 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 ”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 ”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 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 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 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 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 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翅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 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铰子?不怕累着? ”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焰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噜呼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 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 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 吵架似地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 ”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 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 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参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 根,屹立不倒的枣,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 滋味都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 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 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四年之中。 (选文有删改) 16.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4 分)回忆童年快乐,表现浓浓亲情,增添生活气息;昔日的热闹,反衬出爷爷奶奶晚年的冷清。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7.“哎,这棵枣树也老了!”这句话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情感?(3 分) 【答案】(3 分)叹惜枣树的老去,体现奶奶对老树的深厚感情;奶奶借枣树的老去感慨自己的衰老。 【解析】这种情感是对枣树、自身的感叹,是对时间的感叹。要抓住“老”的多重意蕴。先抓住句子的难 懂的词语理解;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起句,则在句子所涉及的范围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 结句则在上文寻找,是过度句则在上下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 理解。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8.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 分) 【答案】排比、反复、衬托;句式整齐,语意递进,情感浓烈。 【解析】在手法上,“一年又一年”三次出现,是排比,也是反复;用枣树衬托了爷爷奶奶。在句式上,句 式整齐,造成了语意递进、情感浓烈的效果。赏析从修辞、句式特点、句子含义等方面着手。修辞用 排比、类比,主要表达对爷爷奶奶日夜操劳衰老的感伤。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9.本文标题为“枣香解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4 分) 【答案】枣香醉人:“枣”是情感寄托物;“枣香醉人”实际是亲情“醉”人,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文章 以“醉枣”起,“醉枣”结,首尾呼应。 根:“根”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所在。“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老房、老树、老人构成“我”的生命之根 和精神依托。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 力层级为探究 F。 2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描写雪后乡村的荒凉寒冷,是为了突出爷爷奶奶坚守老家的可贵品质。 B.奶奶说他们很壮实,经常包饺子,这都是为了不让“我”担心,宽慰“我”而说的。 C.文章结尾再次提到了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首尾呼应,表现了“我”对爷爷奶奶的依依不舍之 情。 D.爷爷是个固执的倔老头,跟“我”说话像吵架似的,他“吼”的背后是和奶奶一样的对孙辈的关心 体贴。 E.文章在塑造爷爷奶奶形象时运用了细节描写、心里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 【答案】A.E 【解析】A 不是突出坚守乡村的可贵品质,在寒冷中等待我,突出表现了爷爷奶奶对“我”的关爱。E 没有 心理描写。A 项考查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文章的主旨,E 项考查了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1.《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 自选角度,限 80〜100 字.(7 分) 【答案】(略)提示:内容:表达。可选角度:个人、家庭、社会、政府、伦理、道德、法律,等等。 家庭——尽孝要趁早,子女应主动为老人提供更多关爱(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了孩 子的前途着想,即便孩子很长时间不能回家一次,老人也没有怨言。但是,孩子走得再远,始终是父 母心中永远的牵挂。他们嘴上说不用惦记家里,但心里却盼望孩子能经常回来看看自己,陪自己说说 话。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最渴望的不是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是来自儿女的亲情爱 护。医疗技术的进步可以治愈老年人身体上的病痛,但是无法抚平他们心灵上的空虚。即使医院有高 水平的心理医生,也难以排解老人精神上的空虚和寂寞。尽孝应趁早。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子 欲养而亲不待”。对所有人来说,都应该把赡养老人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来完成,不论是节假日还是 平时,能陪伴在老人身边的尽量陪伴,外出打工的能回家时尽量回家,实在回不去的也要经常打个电 话,问候下老人,报告下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只有这样,老人才是幸福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人不仅是家庭的宝,更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他们。) 政府——仍需为“居家养老”提供制度保障(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陈钟林建议建立专门针 对老人群体的保障制度,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公共投入。要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须从老 年人的需求出发,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机制,从“社会 保障”向“社会福利”过渡。目前, 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实行“居家养老”,即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空巢老人”提供免费服务。但 这些服务多数仍限于生活层面,还不能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而且部分从业人员缺少培训,服务质量不 高。“完善居家养老模式,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大政府投入,这些都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 的积极措施。”陈钟林认为,如果空巢老人的生活能得到有效保障,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十分 巨大。) 法律——“常回家看看”入法需要刚性(精神赡养有时比物质赡养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是给钱、给物代 替不了的。许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这些 心理上的问题,并不是子女给予物质就能解决的,他们需要子女的精神抚慰,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 然而,他们仍然无法依靠法律来帮助自己实现意愿,因为“常回家看看”虽然入法,却没有规定谁来 监督执行“常回家看看”,也没有赋予有关组织强制的权力,更没有规定不 “常回家看看”的结果。 对于“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总体上要靠子女自觉来执行,而且,这种道德上的义务、亲情上的 事情,法律也不宜干涉过深。但是,为了让这一条文更能发挥作用,不妨增加一些强制规定。比如, 子女长期不“常回家看”而老人提出要求的,街道、居委会、村委会有义务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 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如造成空巢老人死亡的,法律应当对子女进行相应的惩戒。)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 力层级为探究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