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6.51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4探究小说的主题和标题(含解析)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24 探究小说的主题和标题 1.探究小说的主题 2.探究小说的标题 热点题型一 探究标题意蕴 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渡 船 王往 渡船是水上的邮票。 涟河的东岸是牲畜市场,一个叫红蜻蜓的女人在东岸的渡口开了个小卖部。她在大堤上 用木头搭了个小屋子,外间摆货,里间摆张小床。 红蜻蜓的小卖部前有一个水缸。有人要喝水,红蜻蜓就一指小卖部前的水缸。水缸里的 水总是满的,是红蜻蜓一担一担从涟河挑上来的,碧清碧清的。 红蜻蜓每天起得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涟河里挑水,把水缸挑满了,她就站在窗前, 朝对岸看。她看着小谭先生走上大堤,小小的影子轻快地掠过一棵棵树,大树,小树。小谭 先生朝渡口走来,河风吹起他的衣角,显得很清瘦也很利落。小谭先生上了渡船时,红蜻蜓 的心会紧张,有时是因为浪太大,船晃得厉害;有时是因为小谭先生的目光朝着她的窗口。 小谭先生下了渡船,上了坡,一步一步走上来,红蜻蜓就笑微微的,好像小谭先生是奔她而 来的。但是,很快她又失望了,小谭先生从她的小屋前经过,从来不看一下她的小屋。她又 转到另一个窗口,这下她只看到小谭先生的后背。她想小谭先生要是回头看一下多好,但是 他从来没回过头。 小谭先生是河西人,在河东的学校做民办教师。红蜻蜓出嫁前,有个好姐妹给她和小谭 先生牵过线。当时,见面的地点就在渡口。两个人都喜欢对方,但是,因家人的反对,没有 成亲。红蜻蜓早就结婚了,小谭先生还是单身。 那天,临散集时,红蜻蜓看见小谭先生牵着一头才成年的水牛往渡口走。红蜻蜓想:小 谭先生不教书了? 下一个逢集,红蜻蜓又看见了小谭先生。红蜻蜓问他:“你不教书了,老来集上?”小 谭先生说:“教呢,把牛牵来卖了。”红蜻蜓还想和他说说话,小谭先生已走了。 红蜻蜓感觉小谭先生瘦多了,头发也乱了,走路有些跌跌撞撞的。红蜻蜓想刚买的牛又 牵来卖,肯定是做贩牛的生意了,又教书又贩牛真是难为他了。 一天晚上,红蜻蜓已经睡了,听见敲门声。 拉开门,小谭先生一头就撞进来。 原来,小谭先生上回牵的牛让涟城北一个老头在宝滩买后,回去没两天就死了,媳妇和 儿子一抱怨,老头喝药自尽了。 红蜻蜓一惊,说:“哪能这么巧,不会是你卖的那头牛。” 小谭先生说:“肯定是的,我那头牛一买回去就不吃草,我叫来兽医,兽医说是水肿病, 一时治不好,没几天怕就不行了,我一吓就卖了。这些天,我难受,我又不敢说出来。” 红蜻蜓给他倒了一碗水,说:“你喝口水,慢慢说。” 小谭先生喝了一口水,还是难受:“我想死,我没有说话的人。” 红蜻蜓说:“看你说的,我不是在和你说话吗?” 小谭先生点点头,又摇摇头,泪珠掉了下来:“我跟你说了也没用,我只想死。” 红蜻蜓一惊,不知怎么安慰他了。 第二天,红蜻蜓没见小谭先生从渡船上过来。红蜻蜓急了。 红蜻蜓想来想去,想到常常给人治些邪病的肖奶奶。 红蜻蜓对肖奶奶说:“要是有人做错了事,心里后悔,得了病,怎么办?” 肖奶奶说:“叫他去佛祖那儿烧个香,认个错。人身上的衣裳要是脏了,洗干净了穿着 才舒坦,人做错了事就像衣裳脏了一样,要把灰洗了,到佛祖那儿认错就和洗灰一样,灰洗 了,心里就好了。” 红蜻蜓点着头,心里亮起来。 红蜻蜓到了小谭先生家。就见他家还是三间老式的瓦房,低低的檐口长满了青草。他家 的邻居有楼房有平房,又新又美,气派得很。 小谭先生的老妈妈一边带着红蜻蜓到了儿子床头,一边叹道:“唉,这孩子,又教书, 又种地,累呀!”小谭先生一见红蜻蜓就坐起来了。 红蜻蜓说:“我来,是叫你明天和我去能仁寺,我们给佛祖烧个香,说说心里话,好不 好?” 小谭先生说:“好,我听你的。” 红蜻蜓心里一阵暖和,她知道自己为什么来看他的! 坐了一会儿,小谭先生又说:“你来了,我感觉有些好了。” 红蜻蜓就笑了:“瞎说的吧?我又不是佛祖。” 红蜻蜓回到船上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船慢慢地向前走着,她看见自己的影子,像一 座小小的佛塔,跟着渡船走。 (原文有删改) 小说的标题是“渡船”,也有人认为将“小谭先生”作为标题更好,还有人说这两个标 题,都不如“红蜻蜓”为标题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渡船”这个标题好。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看,两个人在“渡口”相识, 红蜻蜓在“渡船”附近生活,小谭先生每天坐“渡船”来往于河东河西,“渡船”是红蜻蜓 与小谭先生故事的见证者,同时“渡船”也是作者叙述故事的线索之一。从人物形象塑造的 角度看,红蜻蜓对小谭先生,由爱慕到助其净化灵魂,都是与“渡船”有关。从主题表达的 角度看,小说的主题不在于表现“爱情”,而在于表现将“爱”升华为“善”,由此看来“渡 船”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其实,红蜻蜓是一条灵魂的“渡船”,将小谭先生从“自私的泥潭” 里,“渡”到“善”境。 示例二:“红蜻蜓”这个标题好。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看,“红蜻蜓”的活动是故事的主 线,作者始终是围绕这个人物安排情节的。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红蜻蜓是小说的核心 人物,是作者倾力表现的人物,也是作者赞扬的对象,在小说中她的形象也最鲜明。从主题 表达的角度看,红蜻蜓的身上,寄托着作者对朴实、纯真、善良等优秀人格精神的赞扬之情, 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最为直接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另外,“红蜻蜓”还是一个很有色彩、动感的标题,也为小说增添了一些灵动的气息。 示例三:“小谭先生”这个标题好。从故事情节的角度看,小谭先生的活动牵引着整个 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谭先生“卖牛”,引发其“生病”,才有红蜻蜓的“探视”等情节,因 此小谭先生才是作者组织情节的关键。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小谭先生才是小说的核心 人物,是他吸引了红蜻蜓的目光,是他完成由“自私”到“向善”的转变,从而释除了心灵 的重负,而红蜻蜓只是他转变的外因。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涤除自私、向善修德,这是小 说的核心思想,而这个核心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小谭先生这个人物的活动当中,因此,他是作 者表达思想的核心人物。 作用的角度,认真分析。这里宜从标题在故事情节方面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表现主旨方面的作用等角度进行探究。 【提分秘籍】 标题对于一篇小说,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标题是 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探究标题意蕴,需要 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还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 等。对于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常见设问方式】 (1)小说的标题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认识。 (2)小说为什么拟题为××? (3)小说题目能不能换为××?请陈述你的看法。 【方法技巧】 探究小说标题意蕴的 4 个思考角度 思考 角度 具体方向 标题 与 环境 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标题 与 情节 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是否暗示了情节 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 标题 与 人物 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标题 与 主题 是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隐含、比喻、象 征某意义;是否揭示主题;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热点题型二 探究情节 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黑 锅 李培俊 小麦家的红公鸡丢了,一大早小麦打开鸡窝,那只红公鸡率先钻出鸡窝,拍打着翅膀飞 上墙头,撒过欢儿,落在榆树下的阴凉里,叨食着一串串肥大的榆钱儿。可到了傍晚,鸡子 该续窝了,那只红公鸡却没影了,不见了。小麦和朝晖两口子分头走出家门,在房前、屋后、 路沟里寻找,两口子在家门口重新会合时,摇着头叹了口气。 这只公鸡是两口子的宝贝,火红火红的不带一点杂色,脖颈那儿有一圈金黄的毛羽,像 戴了个金色的项圈。红公鸡的叫声也很特别,纯净、清脆、嘹亮,那声“喔喔喔”,先高后 低,中间拐个弯,然后长声扬起,尾声拖得特别长,有点女高音的味道。 红公鸡没了,丢了,夫妻俩的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晚上躺在床上,两口子唉声叹气一 番,惋惜一番。小麦说,你说,咱家的公鸡咋就丢了呢?朝晖说,可能让黄鼠狼拉走了吧。 小麦说,不像,要是野物吃了,总得留下点鸡毛啥的。朝晖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人 捉去吃了。小麦挺身坐起,说,瞧我这脑子,咋没想到这回事呢。接下来,两口子把村里人 过了一遍筛子。最后,两口子把焦点集中到王五身上。王五是村里有名的穷汉,因为穷,老 婆跟一个收中药材的外乡人跑了,一去 10 年没有踪影。王五心凉了,地也不好好侍弄,收下 的粮食仅仅够填饱肚子。 吃鸡子要煮要炖,煮了炖了就会有香味飘出来,正好抓个现行。两口子半夜起身,偷偷 踅摸到王五家附近。王五已经睡了,屋里黑洞洞的不见一星灯光,隔着破窗户,能听见王五 粗重的鼻鼾,长一声短一声的。 不过,两口子还是断定,红公鸡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馅儿,今天没煮没炖。 第二天一早,小麦便“路过”王五的门口,清清嗓子,骂起阵来。小麦说,我家红公鸡 被人逮去吃了,谁吃了让他口舌长疔疮,让他拉肚子。小麦性子绵,不惯骂人,骂声显得有 气无力,只是比往常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而且脸还红着。不大一会儿,王五家门口便围了 不少人,大家的目光紧紧盯住王五家房门。王五出来了,他问小麦,出了啥事?小麦说,我 家红公鸡让人吃了。王五说,你家公鸡让人吃了,跑到我这儿骂啥?小麦说,不吃盐不发渴, 我骂偷鸡子的贼,你吃啥热呢?王五说,你这是怀疑我了?小麦说,谁吃谁知道!小麦又把 刚才骂人的话重复了一遍便草草收场。 下午三点多,二嫂匆匆跑到小麦家,说,应了!应了!小麦就问,啥应了?二嫂说,我 去村卫生所拿药,正碰上王五也去看病,你猜咋了?他真拉肚子呢,人软得像根面条。 小麦却高兴不起来,二嫂一走,小麦对朝晖说,都是你,叫我骂人家咒人家,咒得王五 真拉肚子了,看这事弄得!朝晖脸上木木的,没说话。小麦说,不就一只鸡子吗?值几个钱, 丢了咱再养,总比人家害病强吧。朝晖说,病都骂出来了,你说咋办?小麦说,拉肚子这病 我有经验,光吃药不行,甜汤里打鸡蛋,最补肚子。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 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朝晖很不情愿,小麦就把脸挂起 来,说,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发啊。朝晖忙说,我去,我去。 王五也是有个性的人,小麦骂了他,让他很没面子,窝了一肚子火,越想越气,中午也 没做饭,吃了一碗昨天的剩饭,把肚子吃坏了。可他没有想到,朝晖竟送来一碗鸡蛋甜汤。 王五下决心找回小麦家的红公鸡,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两天后,王五还真在小山的一个 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公鸡被野藤缠住脚了。王五一阵狂喜,亮起巴掌,对着红公鸡虚 挥一掌,说,我打死你个小东西,让老子挨骂背黑锅。 王五把红公鸡送到朝晖家,小麦接了,说,朝晖,还不让五哥去屋里坐?小麦还说,今 天五哥别走了,我给炒几个菜,你哥俩儿喝二两。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 王五说,小麦,你……你……小麦说,你啥呢,不就一只鸡子嘛,比人的情谊还要紧? (原文有删改) 小说结尾“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有人认为很精彩,也有人认为 是败笔。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 观点一 小说结尾“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这 个情节安排很精彩。(1)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前面小麦做汤,朝晖送汤,他们一家人对王五 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后来王五又送来了红公鸡,因此,“杀鸡待客”,既出人意料,也 在情理之中。(2)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杀鸡待客”进一步表现小麦一家朴实善良,重 视乡情。(3)从主题表现的角度看,更明确地表现出作者对小麦优秀品质的赞美。 观点二 小说结尾“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这个情节是一处拙劣 的败笔。(1)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丢鸡—找鸡—得鸡,故事已经圆满,费尽周折,失而复得的 公鸡,转眼之间又被宰了,让人难以理解,因此,“杀鸡”这个结尾画蛇添足,是一处败笔。 (2)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朴实的小麦夫妇把鸡子放在重要位置,前面有大量笔墨渲染这 只公鸡在小麦两口子心中的地位,现在鸡子找到了,理应珍惜才对,“杀鸡”不符合人物的 性格、心理。(3)从主题表现的角度看,由于这个情节与小麦的性格、心理相矛盾,反而冲淡 了作者寄托在小麦身上的思想倾向。 成支持自己观点的若干理由。论述结尾这个情节存在的合理性,考生宜从情节发展的逻辑、 与相关人物性格的关系、与小说主题思想表现的关系等方面来思考。第三步,有层次地组织 答案。对于每个答案要点,都要说明阐述角度并进行具体分析。 【提分秘籍】 情节类探究题主要是探究情节结构技巧、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尤其是结尾安排的合理性。 【常见设问方式】 (1)小说的结尾似乎与主旨关系不大,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2)×××情节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小说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方法技巧】 情节类探究题“四考虑” 第一,考虑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 第二,思考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轨迹。 第三,思考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 第四,思考情节的安排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 热点题型三 探究人物形象 例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马 裤 先 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 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 气。 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 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 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 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 李呢?” “我没有行李。” “口欧?!”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 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手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 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 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 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 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 “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 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 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 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 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答案】 (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 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 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 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提分秘籍】 人物是小说的中心,自然也是探究的重点。人物形象探究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探究人 物性格的特征,如人性弱点,命运成因;二是探究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三是探究人 物性格、人物命运给人的启示。 【常见设问方式】 (1)×××的成长历程,代表着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认为×××不是现实中的人,你认为呢? (3)×××的性格给你怎样的启示? 【方法技巧】 人物形象类探究题“五角度” 第一,情节角度。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探究人物应与情节密不可分。如《马裤先 生》一文,如果同意,在整个坐车的情节中“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 之,可见存在人性弱点;如果不同意,“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是线索人物。 第二,人物自身角度。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如《马裤先生》一文,如果同意, 从“我”的言行中可以看见人性刻薄的弱点;如果不同意,从“我”在事件中言行较少,不 是主要人物方面谈。 第三,主题角度。主题主要从人物中体现出来,要看人物对主题所起的作用。 第四,环境角度。即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看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五,真实角度。即人物塑造是否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热点题型四 探究艺术特点 例 4、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六 指 猴 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 “六指猴是江洋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地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城的凤凰墩。凤凰墩背 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州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 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 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 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了,是该成家了……” 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盗不来。”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 的性命!” 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 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 “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 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 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 东家取下玉佩递过去,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 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 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 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 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么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 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 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 人更是宝哩!” 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 东家也不挽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 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 平原大道,晨光如金。 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 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 侯六感慨地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 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 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 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 己年轻时的影子。 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 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 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 听着,听着,东家会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 (本文有改动) 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 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①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适合本文丰富、复杂的叙事内容的表现 需要。 ②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 ③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适合本文于多场景中叙事、写人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头的 效果。 ④本文段落虽然短小,但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 想象。 【提分秘籍】 艺术特点类探究往往从文本的某一艺术特色切入,要求探究其使用意图或表达效果。如 探究情节构思或艺术手法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探究叙事风格对小说内容的表达作用。 这类试题的探究点不是局限在艺术的某一方面上,如情节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而 是在小说艺术的整体构思和布局上,它涉及了小说艺术的方方面面,如情节线索、表现手法、 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主题及其象征意蕴等。文学味很浓,难度很大。但题干往往只要求从某 一方面或角度来探究,因而降低了难度。 【方法技巧】 解答艺术特点类探究题“三步走” 第一步,因为艺术特点类探究应以“艺术技巧”为基础,所以应先掌握考查艺术技巧的几 种题型:①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 务的;②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欲抑 先扬、先抑后扬、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③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 作用;④结构方式(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⑤在语言运用上有 何特点(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 第二步,审题干关键词,明确题型,找到探究方向。 第三步,把艺术技巧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等结合起来,从“特色”与“效果”两方 面组织答案。 热点题型五 探究小说的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 例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 琴 祭 梁晓声 ①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 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棵树同时做两把 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 ②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 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 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③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 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 ④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 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 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 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⑤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 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⑥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 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 ⑦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 ⑧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不久,就有了他们之间孰高孰 低的种种说法。而寂寞的传媒则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⑨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 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⑩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相见。 ⑪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 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 ⑫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竟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 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 他们成为仇敌。 ⑬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 ⑭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 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⑮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 有憎恨,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 ⑯他那一把琴被换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 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⑰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 【答案】 ①惋惜双琴一毁一废;②同情两位演奏家一死一疯;③哀叹美好的事物被世 人的“古怪心理”毁灭;④悲悯世人毁灭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 【提分秘籍】 所谓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者的思考和 认识。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思想意蕴探究 重在探究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情感意蕴探究重在探究作者的倾向性。 【常见设问方式】 (1)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3)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方法技巧】 “三‘从’、一‘联’、一‘掌握’”解答思想意蕴 与情感意蕴探究题 三“从” 第一,从小说的标题入手。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等。 第二,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如《枪 口下的人格》一文可以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物的对比中理解作者所倡导的风度和尊严。 第三,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入手。 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把握。如《枪口下的人格》一文中“一双狼似 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不难看出作者的思想倾向。 六、【2017 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 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 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 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 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 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 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 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 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 “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 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 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 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 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 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 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子做 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 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 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 “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 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 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 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 难免会染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 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 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 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 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 “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 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 “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 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 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 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 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 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 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 分) 6.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 分) 【答案】 4.B 5.①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②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 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6.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③整体上形 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 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这是考查学生理解句子 含意的能力。先找出画线句,“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看有无修辞,如没有,圈出句中 的关键词,句中的关键词是“干什么”“都一样”,再回归文本,找出这句话的语境,前文 说“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 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干什么”应是指谋生 的职业,“都一样”指的是在“辛苦”这一点上,裁缝与其他职业一样,再结合下文在做裁 缝的时候,那种难忘的体会让“我”对裁缝这种职业有了独特的感情。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6. 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应先确定句子的位置,看有无修辞,圈出关键词,结合前后语 境解答即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七、【2017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 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 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 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 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 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 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 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 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 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 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 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 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 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 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 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 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 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 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 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 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 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 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 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 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 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 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 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 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 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 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 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 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陌生的光....(2 分) (2)陌生的气息.....(2 分) 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 分) 12.“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5 分) 1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答案】 10.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①与平时家 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11.①“示意”“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 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②“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 状态中。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 担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12.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 欲的一种“美味”。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 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 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13.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 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 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 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 种美味”构成呼应。 【解析】 (2)句“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中的“陌 生的气息”,根据前文“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 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 话”“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和后文“豆腐到来时,母 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 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 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句话中的“陌生气息”是指和平时家里因为 生活艰辛的苦涩沉闷气氛不同的气氛,也就是“他”带回一条鱼为家里每位成员带来对即将 品尝到的美味的期待的情形。 11. 仔细阅读画线句子,这句话主要是对母亲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母亲的这些动作和神态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这句话中,“出神”这个词出现两次,结合 句子内容分析该词出现两次有什么强调意味。这句话最后的景物描写“黑糊糊的夜空”,显 然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要指出它有什么象征。 13. 本文的结尾是“他”在一家人享受过“鱼汤”美味以后,发现鱼竟然在厨房的柴草里。 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出人意料。这个结尾其实在前文有多处伏笔,比如前文“掀锅 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这个结尾安排说明全家人感觉鲜美的“鱼汤”,其实 鱼并没有入汤。提示“美味”的含义不只是表层所写的“鱼汤”,引发读者对“美味”深层 含义的思考。同时还和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深化文章主旨。 八、【2017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 “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她叫我 “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 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 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 小车旁。 三个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 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 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 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 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 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 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 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 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 在尘土飞扬中嗖地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 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 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 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 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 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 回家的路”。 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做了只风筝。 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 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 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该睡了还不肯走。我 的兴奋不亚于她,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热得不可开交的夏天夜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 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 的水果蛋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你的手比以前大 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是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 我上了军事学校。我也有了新家,但那不算数。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而 我再也没回去过。 她还待在那里,有奎尼做伴,后来只剩她一个人。(她写道:“昨天,梅西的马踢伤了奎 尼,伤得很重。谢天谢地,她没有太痛苦。我把她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地……”) 以后几年的十一月里,她还是做水果蛋糕,她一个人,没有从前做得多,不用说,总是把“最 好的那个”寄给我。渐渐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起来。 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 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有删改) 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6 分) 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4 分) 15.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 分) 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 分) 【答案】 13.贫穷、孤单,却热爱生活、充满快乐。从卖破烂来筹集水果蛋糕基金、自己做风筝 作为礼物、凑五分钱买牛骨头等情节,可见其贫穷;从只有“我”和小狗陪伴她等情节,可 见其孤单;从满怀欣喜地做蛋糕、送蛋糕、准备礼物等情节,可见其热爱生活、充满快乐。 14.对“我的朋友”深沉的爱与依恋;为自己再也没有回去过而感伤、遗憾。 15.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 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幸福;小狗奎 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 16.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 世带上感伤的色彩;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叙 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解析】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5.本题主要考查作用题。题干要求“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抓住关键词“映衬” 分析。如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善良与平等;快乐幸福;孤单寂寞。结合文本 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6.本题是探究题。探究小说结尾段的表达效果。主要结合小说的要素分析,从情节发 展、主旨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分析。如呼应开头;给作品带上感伤的色彩;清冷的氛 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等。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 究 F。 一、【2016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 ~16 题。 会明 沈从文 ①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 一带的血战。事情已十年了。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 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地缠裹着, 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②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 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三双草鞋、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他算 定这热闹快来了。在开向前线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还唱歌。一歇 息,就大喉咙说话。 ③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 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 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地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近哨兵旁边,问:“大 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我好像听见枪声。”“说鬼话。”他身上也有点 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他还记得去年鄂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 糜烂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全身就有小蛆虫爬行。为了那太难看、太不和鼻子相宜的六月 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 ④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 情。人人都并不欢喜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 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于是,他逢人就问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 关心,好像一开开火后就可以擢升营长。可是这事谁也不清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 可了。 ⑤去他们驻防处不远有一个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紧张,就有些乡下人敢拿鸡蛋之类陈 列在荒凉的村前大路旁,来同这些副爷冒险做生意的。 会明常常到村子里去。一面是代连上 的弟兄采买一点东西,一面是找个把乡下上年纪的农民谈一谈话。他一到村落里,找到谈话 的人,就很风光地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譬如本来 只见过都督蔡锷两次,他说顺了口,就说是四五次。他随后做的事是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 取了下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他送我们的,他 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插到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摇头,他 就慢慢地一面含着烟管一面说…… ⑥因为这慷慨的讨论,他得到一个人赠送的一只母鸡,带回帐篷,用一个无用处的白木 子弹箱安置了它,到第二天一早,木箱中多了一个鸡卵,第三天又是一个,他为一种新的兴 味所牵引,把战事的一切全忘却了,他同别人讨论这只鸡时,也像一个母亲与人讨论儿女一 样。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地叫。鸡卵到后当真积到了二十枚,就 孵小鸡,小鸡从薄薄的蛋壳里出到日光下,一身嫩黄乳白的茸毛,啁啾地叫喊,把会明欢喜 到快成疯子。白天有太阳,他就把小鸡雏同母鸡从木箱中倒出来,尽这母子在帐篷附近玩, 自己却赤了膊子咬着烟管看鸡玩,或者举起斧头劈柴,把新劈的柴堆成塔形。遇到进村里去, 他把这笼鸡也带去,给原来的主人看,像那人是他的亲家。从旧主人口中得到一些动人的称 赞后,他就非常荣耀骄傲还极谦虚地说:“这完全是鸡好,它太懂事了,它太乖巧了。”看 样子,为了这一群鸡雏发育的方便,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战主义”了。 ⑦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 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 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 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 (有删改) 13.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6 分) 14.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4 分) 15.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 分) 16.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 分) 【答案】 13.战争让他重温三十三连的荣耀,体现他作为一名士兵的价值;战争如拖到六月,死 伤士兵的腐烂会让他不忍直视;打了,无论胜败,对他而言都是一种解决。 14.第一处,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满足虚荣心,体现内心的空虚,第二处,从喂鸡 的成就中获得满足,体现内心的充盈。 15.这个细节贯穿全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会明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 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 16.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明对此感到欣慰;在喂鸡的行为中,会 明体验到幸福感;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想提升的快乐;心灵世界 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体。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4.题干中问“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首先找到画线句, 分析句子所写的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此处体现出的精神状态。第一处,可以联系前面 的“他得意”和后面的“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烟管一面说”来分析;第二处,可以联系前面会 明的表现分析。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5.题干问的是“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这是作用题。题干说到“多处”,这是暗示了“插军旗”在情节上的一个作用——贯穿全文 的线索;然后再分析这一细节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和对主题的作用即可。此类题目的答题角度 主要有:情节结构上、人物形象上、主题表达上。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6.题干要求“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这是探究题。首先找到结尾 “微笑的意义”这一内容,然后结合文章的主旨探究其意蕴。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多角度。该 短语出自文章最后,故应结合最后几段的语境分析理解“微笑的意义”,可以联系“但他喂 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看样子,为 了这一群鸡雏发育的方便,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战主义’了”这些句子分析。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 探究 F。 二、【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 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 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 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 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 一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 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 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 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 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 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那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 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 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 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 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 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 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 巷,眼前出现了一个四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挂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熟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抱, 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 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他喝茶。马骁驭咨 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 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 头。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 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 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柱,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 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 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藩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 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 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 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一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19.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 分)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 分)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 分)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 分) 21.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 分) 22.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 【答案】 19.①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份,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抱”对孩子的重要性; ②交代吴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③引出下文,马晓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新认识; ④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做铺垫。 20.(1)马晓驭对吴秋明敞开了心扉,把吴秋明放进了自己的心里。 (2)细节描写,用“趴”“摇晃”“埋”等动词,描写出一个充满母爱光辉的温馨而圣 洁的画面,体现女孩子对吴秋明深深的依恋和吴秋明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21.吴秋明是一个细心、耐心,有爱心,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 22.①三次心理冲动将马晓驭对吴秋明的了解认识逐层展开,使小说脉络更加清晰;② 三次心理冲动写出了马晓驭不同的思想感情,从侧面塑造了吴秋明形象;③三次心理冲动都 源于吴秋明对孤儿的独特关爱所呈现的善心和爱意,吴秋明付出爱的同时也获得了爱,深化 了主题。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0.本题考查对小说语言的鉴赏。(1)题要求答出句子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抓住重点 词语“栏杆……抬起来……通过的”来理解。(2)题要求答出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首先要 找出手法,“趴”“摇晃”“埋”运用了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头发湿漉漉”运用了细节 描写;展现出一幅充满温情的“母女”相拥的温馨惬意画面,表达出马骁驭内心的感动,赞 美了吴秋明的善良与爱心。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1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从文中看,吴秋明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 她有很高学识,熟知儿童心理,知道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亲情的关爱,能够学以 致用;“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可以看出她为人质朴、细心;她善良,有爱心, 她真心关爱儿童村的孩子,经常去看望他们,并用自己的怀抱温暖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 母爱。考生依据这些信息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2.第一次“冲动”是在吴秋明讲了“‘绒布妈妈’实验”之后,马骁驭“忽然有了一 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表明马骁驭开始关心吴秋明;第二次“冲动”是在马骁驭听老师们 讲述儿童村孩子的情况后,马骁驭“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表明马骁驭已经从内心里 开始关心儿童村的孩子们;第三次“冲动”是在马骁驭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 的时候,“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表明马骁驭被吴秋明感动,对 吴秋明产生了爱意和敬意。考生解答时可先从原文中找出题干中所说的“三次心理冲动”,然 后逐一分析每次冲动的原因,再思考其作用。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三.【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 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 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 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 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 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 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 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 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 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 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 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 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 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 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 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 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 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 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 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 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 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 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 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 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 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 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 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 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 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 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 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 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 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 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 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 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 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 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 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答: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 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 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 分) 答: 【答案】 (1)D B(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A.C 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 以上,不给分。) (2)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1 分)②锄喻示劳动者和土地 的亲密关系;(1 分)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1 分)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 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1 分) (3) 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资基础;(3 分)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 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3 分)(第一点必答, 后面两点,任答一点即可) (4)六安爷层面(4 分):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 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2 分)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 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2 分) 小说主旨层面(4 分):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2 分) 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精神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 思。(2 分)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7.这是一道标题含意分析题,要想答对答全,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必须是挖掘标题的 寓意,然后简要回答其对表现人物与主题的作用。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8.本题考查语言艺术的魅力。数量词的使用能让表达更有力度,更震撼。小说较为夸张 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能够更好地突出百亩园对百 姓的贡献,突出六安爷对土地的不舍,也与现代工业进驻农村,田地荒芜形成鲜明对比,凸 显主题。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9.本题考查关键语句对小说的人物及主题的理解。作答时应抓住“不是锄地”“是过瘾” 等词语,体会六安爷的内心世界,他是在抓住最后的机会与土地告别,读来令人唏嘘,也表 现了他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守护。从中不难看出小说的主题,即现代科技对农村产生的冲 击,引发作者的思考。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四.【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战争 【美】 迈尔尼 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 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 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 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 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 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 20 多分 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 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 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 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 8829 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 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 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 45 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 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 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 她的情况,17 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 36 岁,唯一的儿子 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 18 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 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 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 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 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 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 12 个月,我 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 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 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 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 8829 的地址, 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 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以“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 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 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 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 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 分) 【答案】 (1)答案:D 项 3 分,C 项 2 分,B 项 1 分,AE 不给分。 (2)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 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 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3)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 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 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4) 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 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1 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 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 节变化的背景。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可以依据“我”的感受和她的表现来概括其性格特点。其中有“我”的感受,“第二天整整 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也有对她的描述,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 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题干问的是“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这其实是考查物象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思考。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以 及本身的特色角度思考作答。因为是电话交流,故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居多,这样可以更好地 塑造人物形象,透露出人物的心声;两人因电话而结缘,更有戏剧性。 【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4)题干问的是“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 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本题考查小说的表达技巧。对于本 题,首先要注意答题的模式,应先表明观点,然后再陈述理由。题干的表述中已经给出了暗 示,“小故事”“战争”“大题目”,这是对比的写法,凸显了战争的残酷。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 探究 F。 五.【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25 分)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 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 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 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 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 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 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 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 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 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 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 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 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 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 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 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 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 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 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 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 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 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 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 “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 害怕酒店追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 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 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 谈你的观点。(8 分) 【答案】 (1)答 E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A、B 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 不给分。 (2)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 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 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每答出一点得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点 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 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每答出一点得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4)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 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理由不够正当充分; ③王有福害怕受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 福放弃索赔是担心上当受骗,说明他缺乏法律常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 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5 分,答出三点给 8 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 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 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此题考查小说中人物设置及其作用的分析鉴赏能力。题目问到“我”的作用,可根 据第一人称的写法对小说所起的一般性作用,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此题考查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分析欣赏能力。分析欣赏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主要应根 据小说对该人物所做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其他叙述性 语言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4)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探究性题目,答案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而且,这道题 还暗中考查了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法律常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这是一道颇有综合考查性质 的试题,出得很好。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六、【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母亲 何家槐 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 “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 “是的,阿南婶!” “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这 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 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 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象春天。 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 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象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会裂开,象珍珠似的散满一地。 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竹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 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 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 下了工作,忘情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 “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 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 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 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旁,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 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 “看见了没有?” “自然看见了,阿南婶!” “象蛇一样的长吗?” “有点儿象。”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 “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 “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 “我自己?” 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象是永远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然没有谁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 里,象钉子一样。 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悠长的,古怪的汽 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 另一个世界。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 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 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不熟, 就是烧焦了半锅。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 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 “火车跑得很快吗?”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说话了。” “那末比航船还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么跑的呢?” “那可说不上来。” “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 这究竟是怎样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 “……” 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苏,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 “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 “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 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 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 (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号) 11.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2 分) 12.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 分) 13.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4 分) 14.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5 分) 15.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6 分) 【答案】 11.①忙碌②辛苦 12.①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②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③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 感。 13.①同样写看火车,内容有变化,在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②反映了母亲向往又 犹疑的复杂心理。③询问的不厌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形式对照,丰富了母亲的形象。 14.①通过比喻、排比,渲染了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火车的痴迷。②通过神态、动作等 细节,细腻描写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③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 15.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 新生活的内在倾向。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 【解析】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12.本题考查“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 构上作答,内容上写出了母亲内心的急迫。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结构上为下文写母亲对 火车的好奇和一直没有亲自去看过做铺垫,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 赏评价 D。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14.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考查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 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 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如本题通过比喻、排比,渲染了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火 车的痴迷。通过神态、动作等细节,细腻描写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叙事上有过 渡、舒缓节奏等作用。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15.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母亲的形象。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 并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应该紧紧围绕“母亲”这一中心问题,即她个人具有的内 在、外在的特点特征,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如本题“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她一生很少出门, 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可知,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一 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可知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 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可是一转念她 却深深地叹息了”“母亲一直也没有亲自去看过”可知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 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孤 城 非 鱼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围都是人,但这 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乡下,那里鸡鸭成群,小桥 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钥匙。他只有走 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他什么也看不到。李生停下来, 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从他身 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没有回头。 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远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就是打不出去。 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110、120、119,甚至 114,他都拨了, 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出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像一直在原地打 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尽管它不会说话, 但也是个伴儿。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并行。李生默默 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蹿过去,李 生喊“站住”,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终于,到达出城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排,如果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李生 根本看不到他们。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根本穿不过去。 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们其 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理他,好 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喊起来,他的恐惧已经蕴集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大声地哭,绝望 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衷。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必须尽快离开这 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他只能盯着那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线的黄背心,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妹妹在一起,和姬小 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雾什么也没有。 就在李生一屁股坐到地上,丧失一切信心的时候,天居然一下放晴了。浓雾像缕缕的丝 帛一样被轻轻抽走,霎时,阳光遍地。 他恍惚地站起来,看看前方,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往他家乡的路,路上全是等待进城的 人和车。看看身后,一座座美丽的大楼高高挺立,楼上的招牌清晰可见。 一切就像梦一样。 一个小警察过来对他说:走吧,现在可以走了。 去哪儿? 你不是要回家吗? 我回去干嘛?又没事,我上个月刚回去过。 可是,你刚才哭着喊着说要回去的。 我现在又不想了。 李生转身向回走,一座大楼的十一楼上,有他打开的电脑,没干完的工作。 (选自《小小说》,有删改) 1.(标题意蕴类探究题)“孤城”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 “孤城”内涵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标题“孤城”,一语双关。①表面上指一座被大雾封锁、交通中断(出城的道路 被封锁)的城市。②暗指主人公自己就是一座孤城:处境上,作为外来的农村人孤独地在城市 里打拼;心理上,在这个城市,与亲人隔绝,没有朋友,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内心倍感孤 独。 2.(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题)当大雾锁城时,李生拼命要出城回家,雾散之后又不 想回家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矛盾的心路历程。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李生 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诚实的考验 [英]赤哥黎 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 9 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住在一所有 4 间屋的房子里。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所以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 他 16 岁。 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法官多恩那儿去要一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 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法官说约翰的父亲欠他 40 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给我你父亲欠 我的钱?”法官问约翰。“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说,“他是个懒汉,从不卖 力气干活。” 那一年的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在 自己家的地里干活。到了夏天结束的时候,约翰积攒了 5 美元交给法官。 冬季天气太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塞夫教 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塞夫告诉他,靠狩猎能够挣很多钱。但需要 75 美元买一杆枪和捕 猎用的绳、网,以及过冬的食物。约翰去见法官多恩,说明了他的打算,法官同意借给他那 笔钱。 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一间小木屋前。这所小房子是塞夫几年前 搭建的。这年冬天,约翰学到了很多东西,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 200 美 元。 约翰打算回家,但是塞夫想继续打猎直到 4 月份。因此,约翰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家。塞 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能够背在背上。 到了下午晚些时候,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 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就要到家了。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高度足以达到 河的对岸,他砍倒大树,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 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枪,跨到放倒的树上。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就在他快要走到河 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 的工具也从他的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约翰破冰而行,挣扎到河岸。他在雪 地上躺了一会儿。然后,他爬了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一连几个小时 他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最后,他放弃了。 他径直来到法官家。天已很晚,但是法官仍在他的办公室里。约翰敲门进去,浑身冰冷, 衣服潮湿。他向法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等他把话讲完,多恩说:“这对你和我都很不幸。 回家去吧,孩子。” 约翰拼命干活。他又攒够了 5 美元付给法官。但是他还欠法官 30 美元——那是他父亲欠 的债,还有用来买捕猎工具和枪的 75 美元。 10 月的时候,法官派人叫来约翰。“约翰”,他说,“你欠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 回这些钱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如果我再借给你 75 美元,你愿 意再去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好半天才开口说:“愿意。” 这一次,他必须独自一人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那个漫长而孤独 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一直到 4 月底。到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 300 美元。约翰 付给法官 150 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打猎用具的钱;然后他又慢慢地、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 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的手里。 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这以后的十年里,他每 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最后他用这些钱头了一个大 农场。 约翰 30 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那一年法官去世了,他把他的那所大房子 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他还给约翰留下了一封信。约翰打开信,看了看写信的日期。这 封信是法官在约翰第一次外出狩猎向他借钱那天写下的。 3.文中用了大量篇幅写约翰,对此,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约翰,也有人认为是法官 多恩。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法官多恩是小说的主人公。 ①从思想意蕴看,作者意在表达热情善良、慷慨大方、解人危困的美好品德,而法官多 恩这个人物则是这些思想意蕴的载体。 ②从情节设计看,多恩两次借钱给约翰,促成约翰两次狩猎行动,改变约翰的人生境遇, 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人物。 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写多恩的笔墨虽然相比约翰少一些,但是,两次借钱、一次留 言的细节,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他热情、善良,相比约翰性格更为鲜明,更为作者所 钟爱。 示例二:约翰是小说的主人公。 ①从思想意蕴看,作者意在表达自立自强、艰苦创业、诚实守信的美好人格,而约翰这 个人物则是这些思想意蕴的载体。 ②从情节设计看,约翰两次借钱,两次狩猎,构成了小说的故事框架,约翰的活动牵动 着整个故事的走向,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 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约翰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因此调动了多种描写手法,有正 面的动作、细节描写,也有侧面的环境衬托,极力突出其自立自强、不怕艰辛的鲜明个性, 是小说的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