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10 KB
  • 2021-06-05 发布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高三期中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1928 年,在安阳发现了甲骨文和大量物质文化遗存,第一次毫无争议地证实了殷商历 史的真实性,标志着现代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1930 年,安阳的工作因国内战争暂停之后,发掘队转移到山东龙山镇的城子崖。城子 崖出土的黑陶与仰韶文化的彩陶截然不同,而和安阳后冈发现的直接叠压在商文化遗迹之下 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比较相似。来自东部地区的龙山黑陶文化也因此被认为是独立于西部仰韶 彩陶文化的另一个系统。 当发现仰韶文化的时候,安特生决定在中国西北地区寻找文化向东传播的路线。基于在 甘肃地区的发现,安特生建立起一个陶器文化序列,根据这个序列,仰韶文化晚于中国西部 的齐家文化,由此延伸,结果使仰韶陶器起源于更加遥远的西方似乎成为可能。但是国共战 争期间,夏鼐在参加中央研究院在西北地区的考古活动中发掘获得的地层证据显示,齐家文 化实际上晚于仰韶文化。而河南陕县庙底沟的发掘是一个重要突破,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组陶 器组合,将之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代表从仰韶到龙山之间的过渡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在河南郑州附近的二里岗首次发现了早于安阳殷墟的物质文化遗 存。接着在郑州发现了属于二里岗时期的由城墙围绕的商代城址。规模巨大的夯土城團和丰 富的遺迹显示,这可能是一处早于安阳的商代都城。接下来由徐旭生领导的考古调查,在河 南西部的偃师县,揭示出一个更早且规模巨大的二里头遗址,它被认为是早期王朝的一个都 城。 中国南方地区几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尤为重要。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遺址出现了中国 最早的水稻栽培证据,碳 14 年代测定为与仰韶文化同一时期。河姆渡文化似乎被马家浜、 崧泽和良渚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文化所继承,它们在该地区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文化系列。 近几十年来,有数不清的考古发现。其中发现于湖南的八十垱遣址是中国最早带有城垣 的聚落。在长江下游随葬大量玉器的独具特色的贵族墓葬,首先在崧泽文化出现。在接下来 的良渚文化时期开始流行。制作玉器和建造大型坟墓方面反映出的高超的工艺水平,使得一 些考古学家认为良渚文化存在早期国家。长江上游的四川三星堆出现了埋葬大量青铜雕像的 祭祀坑,这些雕像与真人一样大小或更大一些,揭示出一个与中原早期王朝同时且不为人知 的拥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的王国。 在东北地区,辽宁和内古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追溯至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晚期尤其 是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大型公共建筑和贵族墓葬显示,该地区似乎在公元前 3500 前后就 已经进入复杂社会。 中国东部包括山东和江苏北部考古工作者在山东后李发现了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 存,其后则伴随北辛、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出现,形成另外一个文化发展的区域传统。这个 区域也被认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国家水平的社会。 伴随着区域考古学文化知识的增加,学者们有了强烈的意愿,要在考古资料和历史记录 相结合的基础上重建文化史。中国普遍使用“五千年文明”一语概括中国历史,考古学家则 致力于追潮其起源并展示这个历史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国家主导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将这 一努力推向顶峰。夏商周断代工程又催生了一系列研究项目,这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 过使用多学科研究方法,该工程旨在早期王朝的溯源和最早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揭示。 (摘编自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注]安特生,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1921 年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现 仰文韶化。后到甘肃、青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遗址近 50 处。提出过中国文化西来说。 材料二: 文化谱系,就是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和演变传承。就是说一定时间居住在特定自然环 境里的人们共同生活、密切交流,会形成共同习俗甚至语言,而血缘关系则应当是远古人类 共同生活、形成社会的天然纽带。因此,理论上考古学文化和强调血缘认同的“族”就存在 相互对应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建立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也建立了晚商以前 各时期的族属谱系,以谱系对谱系,就如同两张网的对应,一旦基本吻合,那确定性就会高 很多。如果对甲骨文、金文所包含的丰富的族属信息进行研究,大致确定晚商阶段的族属谱 系,再前溯建立晚商以前较为详细的族属谱系,那就能和文化谱系进行更好的拟合,离勘破 古史真相就会更近一步。 近年分子生物学在考古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人类 DNA 序列、Y 染色体、线粒体 DNA 的分析,推断祖先的 DNA 类型,建立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家族之间的遺传距离,建立晚 商以前的基因谱系,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要减小考古学和古史传说局部拟合的不确定性,文化巨变和中心聚落巨变这些关键点的 确定至为重要。巨变的原因往往是大规模迁徙和大规模战争。以考古学文化上的重大变迁来 证实传说中的重要战争或迁徙事件,由此确立若干基点,并进而探索其他细节,就有可能大 致把握五帝时代中国古史的基本脉络。 (摘编自韩建业(传说时代古史的考古学研究方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 世纪 20 年代在安阳的考古发现有力证实了关于商王朝的历史文献为信史,第一次通过 考古证据证明了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的存在。 B.龙山文化的发现动摇了从仰韶文化彩陶得出的中国文化起源于西方的推论,并证明中国文 明源自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 C.中原地区的考古研究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文化发展脉络,仰韶一龙山一股商,证明中原地区 是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唯一中心。 D.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的就是要在把考古资料和历史记录相结合的基础上,将中国文明史向 前追溯到五千年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夏鼐的考古结论推翻了仰韶文化西来说的理论,捍卫了中国文化起源于本土而非外来的信 念。 B.由于河南偃师二里头的物质文化遭存早于安阳殷墟,不难推测该遗址应该是夏王朝的一个 都城。 C.新石器时代的中原以外地区并非蛮荒之地,这意味着要重新考虑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单中 心起源的观点。 D.文化、族属和基因谱系研究,文化和聚落巨变研究,是传说时代古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其 成果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有重要意义。 3. 下列各项表述中,与材料二观点不符的一项是(3 分) A.若从整理传说史料本身来说,史前考古资料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最可靠的参照系。 B. 即便暂时出土不了晚商以前的文献,根据已有后世文献和考古学材料的对证,也还是有 可能逐步推进传说时代考古研究的。 C.利用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证,可以解决传说时代古史脉络 问题。 D.传说时代古史的考古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融合,需要培养一批考古和古史兼通的人才。 4.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影响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四个要素。(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在工地 甫跃辉 阿爸在县城干活,离学校不远,一路找过去,在楼下喊,阿爸,阿爸。不记得喊了几声, 搅拌机的轰鸣声停歇了,阿爸从一栋盖到一半的红砖楼里走出来,听我说钱用光了,他从兜 里翻出钱,一张一张捻出,递给我。不记得拿了多少钱,只记得阿爸转身,朝红砖楼里走去。 搅拌机的轰鸣声复又响起,轰隆轰隆轰隆。 这一年我读高一。再次和阿爸到建筑工地,我已经读大一。 天不亮起床,打着呵欠,很快,困意全无,多少有些兴奋。我和阿爸在昏暗的院子边, 洗脸,刷牙,各自推出单车,跨上去,叮铃叮铃打响车铃,拐出还在沉睡的村庄,朝大公路 骑行。路两边的作物静默着,绿色还没从黑暗里剥离出来。说话间,来到镇上一处建筑工地。 此时,太阳正慢慢拱出东山,照得西山顶一片红。不一会儿,建筑工地也一片红。散落 的红砖,成堆的红砖,砌到一半的红砖墙,在朝暾的映照下,愈发显出红来。周边的水稻、 玉米和山药藤,绿叶闪动着柔嫩的光。 我摘下眼镜,擦一擦镜片,又戴上。那年我刚戴上眼镜,镜框比较松,稍微出汗,就会 往下滑脱。我不时会下意识地伸手扶一下。 阿爸在二楼砌墙。砌墙看上去很简单,抹一点儿沙灰,搁一块砖头,然后用瓦刀敲一敲。 但真做起来,也是很需要技术的。建筑队可不敢把砌墙的重任交给我这戴眼镜的“书生”。 那我负责什么呢?负责搬砖。 从一楼搬到二楼,一块红砖重四五斤,每只畚箕里放不了几块。扁担压在肩头,汗水流 了满头,走了才两趟,肩上的肉已是又酸又痛,汗水流到眼镜片上,前路一片模糊。和我一 起挑砖的,是几个女人,三十岁到五十岁不等,她们一看就是干惯了这活的,粗手大脚,每 趟挑的砖都比我的多,走得还比我轻快。她们纷纷拿我开玩笑,怎么大学生会来搬砖啊,戴 着眼镜看不看得清路啊。 她们说到眼镜时,眼镜似乎忽然意识到了我脸上的汗水,立时变得沉重,不可阻遏地往 下滑。终于,在我歪头耸肩蹭脸上的汗水时,眼镜掉了,跳跃两下,落在脚后。此时,我正 走在一段楼梯的中间。世界,瞬间起了一场大雾。已近中午,目之所见,只是一片耀眼的朦 胧的光。我一时踌躇,乱糟糟的逼仄楼梯上,要放下担子,有可能砖头会滑脱,我便一手撑 住墙,一手扶扁担,前脚立稳,后脚下伸,勾起眼镜,慢慢抬起,同时腾出扶扁担的手,探 下去,终于,手和脚在空中成功会师。幸好眼镜没摔坏,擦一擦镜片,重新戴上,世界复归 原位。没人看到我刚才的狼狈样。 女人们见我许久才上来,又说了些什么,并没丝毫恶意,只是为了调剂无聊的劳作吧。 但那时候我实在内向,只顾低头搬砖。她们便在自说自话里,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笑声。我 在她们的笑声里,扔下砖头,逃也似的下了楼。 楼边装了个滑轮,从楼下拉沙灰上楼。砖垛离和沙灰的地方不远。我站在砖垛边,抬起 头看头顶的滑轮,一桶沙灰正摇摇晃晃地往上拉。天真是蓝,装满泥水的沙灰桶摇摇晃晃, 不时有几坨沙灰掉下,捎带着灰暗的光芒。我知道,这问题没法问,不用问我也知道答案: 如果能多一个滑轮运砖头,还需要我们这些挑砖头的人么? 时间像是陷在了沙灰里,极其艰难地挪动着。一天,竟然可以这么漫长。 不记得午饭是什么时候吃的,吃了些什么,只记得饭后几乎没有休息,又开始了下午的 劳作。阳光更加猛烈,肩膀的疼痛趋于麻木,脚步的挪动也趋于麻木。女人们对我调笑的热 情,似乎也减了许多。只一个上午,她们已然习惯了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跌跌撞撞默默无语 地跻身她们中间。想起自己正在读大学,大学毕业后,是不会做这样的工作的。不由得有些 庆幸,转而又想,阿爸他们呢?五六个蹲在脚手架上打砖的男人,拿砖头,抹沙灰,放砖头, 举手投足,犹如机器;那些女人们呢?她们对我的调笑或许让单调的劳作多了一抹异样的色彩, 也让工地短暂地有了一份快活的空气,可现在她们沉默了,沉默地挑着扁担,上楼下楼,下 楼上楼。 天是怎样黑下来的?不知是谁喊,收工了,收工了!更多的人喊,收工了收工了!男人 们跳下脚手架,掏出烟点上;女人们扔下扁担,一屁股坐在红砖堆上。我卸下最后几块砖头, 挑着空空的畚箕朝楼下走。 西山坡顶,漫天云霞,缓卷慢舒。 田野里的水稻、玉米、山药藤,静滯在浓稠的绿色里。 我们坐拢在工棚里的一盏灯下。饭莱端上来了,一大一小两只铁盆,大盆里装满水煮青 菜,小盆里装满白切五花肉。从来不知道米饭这么香,从来不知道白切五花肉这么香,从来 也不知道水煮青莱这么香。男人女人们,吃到半饱了,方才舒缓了动作,轻松地谈笑,灯光 下看,每一张脸都格外生动。就在这一瞬间,我和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了一种亲人似的感觉。 太阳早已落山,坝子四面亮起灯火。我和阿爸一前一后骑着单车,穿过蚊子织成的罗网, 哪怕戴着眼镜,哪怕眯了眼睛,仍然有两三只蚊子射进眼中。 阿爸告诉我,我一天的工钱是十二块钱。他的呢?记得是二十块钱。 这一夜,梦里我都感到浑身酸痛。迷迷糊糊,听到楼下开门声,刷牙声,泼水声。我知 道,是新的一天了。隐约听到妈说,不喊阿辉了?阿爸说,让他多睡会儿吧。我仄身在现实 和梦境的缝隙,听到阿爸推出单车,出了大门,叮铃叮铃打响车铃。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时间为序,描绘建筑工地的劳动场景,呈现了勤苦而又善良的底层劳动者坚忍中透 着乐观的精神状态。 B.“我”对去建筑工地打工“有些兴奋”,既是因为第一次去工地打工的新鲜感,也是因为 能够稍微分担父亲养家的压力。 C.女人们对大学生的“我"来搬砖的调笑,是她们繁重劳动的调剂,调笑的减少,也反应了 劳动艰辛使她们无暇他顾。 D.同样是在砖垛和沙灰中穿梭,只有“我”能对滑轮进行一番思考,这个细节暗示了读书能 改变人生格局的意涵。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描写阿爸一张一张捻出钱, 递给“我",表现阿爸挣钱不易,与结尾处阿爸告诉“我” 一天工钱的数目,前后呼应。 B. 文章运用排比描写“我”在工地上吃晚饭的感受,表现“我”的饥饿感,暗含辛苦劳作 后“我”对生活有了新认识。 C.文章借贯穿全文的自然环境描写来体现时间的流逝,从侧面烘托工地劳动的漫长和辛苦, 助推了“我”的精神成长。 D.“我仄身 在现实和梦境的缝隙”一语双关,既是描写“我”早晨似醒非醒的状态,又表 现“我”对生存压力的真切感受。 8.作品中多次写到“我”的“眼镜”,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描写“眼镜”的用意。 (4 分) 9.“就在这一瞬间,我和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了种亲人似的感觉” 中“亲人似的感觉”如 何理解?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愿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李道传字贯之,隆州井研人。父舜臣,尝为宗正寺主薄。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 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擢庆元二年进士第,调利州司户 参军,徙蓬州教授..。 嘉定初,召为太学..博士,迁太常博士兼沂王府小学教授。会沂府有母丧,遗表官吏例进 秩,道传曰:“有襄事之劳者,推恩可也,吾属何与?”于是皆辞不受。迁秘书郎、著作佐郎, 见帝首言:“忧危之言不闻于朝廷,非治世之象。今民力未裕民心未固财用未阜储蓄未丰边 备未修将帅未择风俗未能知义而不偷人才未能汇进而不乏 而八者之中,复以人才为要。至 于人才盛衰,系学术之明晦,今学禁虽除,而未尝明示天下以除之之意。愿下明诏,崇尚正 学,取朱熹《论语孟子集注》、《中庸大学章句》、《或问》四书,颁之太学,仍请以周敦 颐、邵雍、程颢、程颐、张载五人从祀孔子庙。”时执政有不乐道学..者,以语侵道传,道传 不为动。兼权考功郎官,迁著作郎。 时薛拯、胡榘等皆以新进用事,贿赂成风,道传言:“今名优儒臣,实取材吏,刻剥残 忍、诞谩倾危之人进矣。”遂求补郡,于是出知真州。城圮弗治,道传甓之,筑两石坝以护 并江居民,益浚二壕,又堤陈公塘,有警则决之以为阻,人心始固。除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 公事。与漕臣..真德秀振饥,道传分池、宣、徽三州,穷冬行风雪中,虽深村穷谷必至,赖以 全活者甚众。 道传自蜀来东南,虽不及登朱熹之门,而访求所尝从学者与讲习,尽得遗书读之。笃于 践履,气节卓然。一日以疾谒告,真德秀造焉,卧榻屏间,大书“唤起截断”四字,知其用 功慎独如此。居官以惠利为本,振荒遣爱江东,人久而思焉。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今民力未裕/民心未固/财用未阜/储蓄未丰边备/未修将帅/未择风俗/未能知义而不偷人 才/未能汇进而不乏/ B.今民力未裕/民心未固/财用未阜储蓄/未丰边备/未修将帅/未择风俗/未能知义而不偷人 才/未能汇进而不乏/ C.今民力未裕/民心未固/财用未阜/储蓄未丰/边备未修/将帅未择/风俗未能知义而不偷/人 才未能汇进而不乏/ D.今民力未裕/民心未固/财用未阜/储蓄未丰/边备未修将帅/未择风俗/未能知义而不偷/人 才未能汇/进而不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教授,古代学官名,一般设在太学或国子监中, 负费苯管奥新、教授生徒、路督科举考 试等。 B.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始于西周,汉以后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统治人才的 场所。 C.道学,是宋元明时期思想学说的通称,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是其主要流派。 D.漕臣,管理漕运的官员,漕运指历代王朝利用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的运输 方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道传慎独修己,为人庄重严肃。他虽处暗室,正襟危坐;在卧榻边屏风上书“唤起截断” 四字,在生活小节上也有严格的规矩。 B.李道传淡泊名利,坚持直道正行。任职王府时,不愿意接受无功之禄;不满新进当权者的 腐败习气,请求补任地方官职。 C.李道传笃于践履,为官惠利百姓。在真州知州任上修缮城墙,疏浚护城河;在池、宜、徽 三州赈灾时,深入穷乡僻壤,许多百姓赖以全活。 D.李道传玩索义理,坚持道学正统。少时研读河南程氏书废寝忘食;向皇帝提议祭祀孔庙时 让周敦颐、程颢、程颐等理学大家随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有襄事之劳者,推恩可也,吾属何与? (2)虽不及登朱熹之门,而访求所尝从学者与讲习,尽得遗书读之。 14. 请简要概括李道传有关人才的主要观点。(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 钱起 怜君展骥去,能解倚门愁。 就养仍荣禄,还乡即昼游。 橘花低客舍,蒓莱绕归舟。 与报垂纶叟,知吾世网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外甥赴任常州长史,既能施展才华又能纾解家人的思念,是一举两得的事。 B.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营造出公务之余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尾联叮嘱外甥告诉家乡的长辈诗人的近况,照应了标题中的“觐省”二字。 D.这首诗技巧纯熟,风格清淡,内容和口吻贴合长辈对晚辈临别赠言的情境。 16.概括诗中隐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 , ”,因而心中满 怀怨愤,于是通过《离骚》来抒发感情。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借用“五丁开山”的故事 介绍了蜀道的来历。 (3)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用“ , ”来描写 女子缓缓起身、慢慢理妆的情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对盛宣怀莫名陌生的人,我的这位作家朋友远不是最后一个。我步履艰难地穿行在常州 的大街小巷中,那景况便如同走进了一座原始部落去探寻火星人的遗迹。面对我 的 打听,不同身份的人都表现了几乎同样的疑感:“叫盛什么—— 没听说过。”一个从常州 走出去的,中国近代史上三井三菱式的经济巨孽,常州人没听说过。 可能是因为常州出的名人太多了,光是清代以后,这里就走出了恽南田、赵翼、段玉裁、 刘海栗、华罗庚等一批巨匠。历史上的常州学派、常州画派、常州词派和阳湖文派都曾经“各 领风骚数百年”。这里的文章和书画档次相当高,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天下名士有 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传”,龚自珍本身不是常州人,他对常州的这两句赞语应当是由衷的。 但 ,这些人大都是文化圈子里的。常州自古文风 ,走出几个文化巨 子并不奇怪,就连一个杂货铺里的跛脚学徒也曾进行过名震世界的数学运算。像瞿秋白、恽 代英这样以政治活动 的常州人, 也都带着很重的文人气质,他们逐历史潮流, 擎时代大浪,挥手风霄,落笔华章,即使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们的名下也该有一段令人 钦羡的书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依不饶 显而易见 峻峭 闻名遐迩 B.不屈不挠 显而易见 腾蔚 载入青史 C.不依不饶 有目共睹 腾蔚 闻名遐迩 D.不屈不挠 有目共睹 峻峭 载入青史 19.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叫盛什么——没听说过。”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三井三菱式的经济巨擘”运用借代来突出盛宜怀在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C.“各领风骚数百年”,引用常州名人的诗句,赞扬常州文化艺术流派的影响力。 D.“杂货铺里的玻脚学徒也曾进行过名震世界的数学运算”,对比强调成就不易。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5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癌症的病根是基因突变引起的,②所以抗癌必须从基因入手。③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早 在 2001 年就被测出来了,④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 20 年左右,⑤为什么似乎未见根本好转呢? ⑧一个原因在于人类基因组太大了,研究起来困难重重。⑦为了改变现状,科学家们成立了 一个“全基因组泛癌分析联盟”,⑧打算按照统的标准, ⑨把所有癌症目前已经发现的全 基因组都测一遍,⑩看看能否从中找出癌症的发生规律,从而解决癌症诊断和治疗当中所遇 到的各种问题。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在罗伯托·阿泽维多却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后,世贸组织将于 2020 年 10 月启动名为 “坦白会”的三轮磋商,届时所有成员都将秘密表达对总干事继任人选的意向,借此逐渐缩 小遴选范围。预计这个基于协商一致原则的过程将持续到 11 月中旬。但随着国际紧张局势 的不断加剧,以及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领导人任命程序的日益政治化,適选过程可能 无法按既定的时间表推进。许多人士表示,这个过程从未如此政治化。有人暗示,世贸组织 可能被迫放弃其长期坚持的协商一致政策,要求成员投票表决。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最近,则新闻引发公众关注。凭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的黑龙江考生赵桂宁,高考结束后 便到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他说自己家在农村,父母年纪也大了,希望靠勤工俭学为父母减轻 一些负担。有人赞他懂事踏实,是励志榜样;反观大多数的同龄孩子则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 所当然,甚至还要不时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小要求。有人则认定这是炒作,还嘲笑说,学 霸靠搬砖挣钱,这孩子没什么经济头脑啊。 赵桂宁的行为是对父母含辛茹苦供养他的体谅,而体谅的前提是感同身受,是理解。亲 子之间是这样,生活的其他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理解与体谅"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现化文阅读Ⅰ: 1 A(3 分) (B 项,“证明了中国文明源自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表述太过绝对,与原文意思 不符,C 项,“证明中原地区是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唯一中心”与下文南方、东部等地的 考古材料不符。D 项,“将中国文明史向前追溯到五千年前”属于无中生有) 2. B(3 分)(原文只说“它被认为是早期王朝的一个都城”,因而断定其为夏王朝都城依据 不充分) 3. C(3 分) (C 项的观点停留在文献学领城,并不涉及考古学文化,同时“解决传说时代古 史脉络问题”与原文的“高勘破古史真相就会更近一步”的意思也不相同) 4.重建中国文化史的民族理想。国家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局势。科学方法与技术。优秀的 考古专业人才。(4 分,每点 1 分)5.首先介绍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 分)接着围绕龙山 文化和夏鼐在西北的考古发现,(1 分)介绍了关于中国文化起源的不同观点;(1 分)然后介 绍新中国早期三代考古的发现,(1 分)以及近几十年来的区域(南方、东北、东部)考古发现 及其意义;(1 分)【或:然后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发现(1 分)以及意义(1 分)】 最后介绍考古发现推进的重建中国文明史工程。(1 分) 现代文阅读Ⅱ: 6. D(3 分) 7. C (3 分) 8.(1)眼镜是学生身份的标志,把“我”和工地上的男女区分开来;(1 分) (2)戴眼镜与挑砖的反差,从被调笑到很快被习惯,眼镜滑脱在地和费力捡起的描写等, 表现了“我”在工地上的辛劳和“我”在劳累中的坚持和努力;(3 分) (3)贯穿全文的有关眼镜的描写,增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内在关联。 9.①在共同的劳动经历中从陌生到熟悉;2 分 ②体验中产生的共情,直面生存的艰辛(生活不易),对苦累的坚忍态度;2 分 ③从生存意义层面感受到生命本质的相似。2 分 (6 分,每点 2 分) 文言文阅读 10. C (3 分) 11. A (3 分) 12. D (3 分) 13. (1)给那些对办成这事有功劳的人,施予恩惠就可以了,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相干呢? (3 分) (2)虽然没有赶得上成为朱熹的亲传弟子,但他访求到曾经跟朱熹学习过的人,与他们一同 交流研讨,搜罗了朱熹留下的全部著作,用心阅读。(5 分) 14. 治理国家人才最重要;培养人才要坚持道学正统;要把人才用在重要岗位上。(3 分) [参考译文] 李道传字贯之,隆州井研人。父亲李舜臣,曾经任宗正寺主簿。道传小时候端庄稳重, 年龄稍大后读河南程氏的书,推究探析义理,以致废寝忘食,即使在暗室之中,他也正襟危 坐,一派严肃的样子。庆元二年考中进士,调任利州司户参军,又改为蓬州教授。 嘉定初年,征召担任太学博士,又调任太常博士兼沂王府小学教授。正逢沂王府母丧, 临终前所写的章表奏请给(参与治丧的)官吏按照惯例增加俸禄,李道传说:“施予恩惠给那 些对办成事情有功劳的人就可以了,和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相干呢?”于是就推辞不肯接受。 调任秘书郎、著作佐郎,向皇帝创议:“在朝堂上听不到忧患正直的言论,这不是国家太平 的体现。现在百姓生活还不富裕,民心还不稳定;国家的财力还不般实,储蓄还不丰富;边防 准备还不到位,将帅还没有遴选;社会风气还没有做到懂得礼仪并且淳朴厚道,国家人才还 没能做到大量吸收而不匮乏。而这八个方面之中,又以人才最为重要。至于人才的盛衰,在 于学术是否昌明,现在虽然废除了学禁,但还没有明确昭告天下。希望陛下颁布明诏,崇尚 正统,选朱熹《论语孟子集注》《中庸大学章句》、《或问》四书,在太学颁行,仍然让周 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张载五人配享孔子庙。”当时有不喜欢道学的官员,在言语上冒 犯李道传,他不为所动。兼任考功郎官,不久改任著作郎。 这时薛拯、胡榘等人都以新入仕途而得势,他们贿赂成风,道传上奏:“现在有名望的 优秀儒臣,沦为能吏,而那些刻薄残忍、傲慢奸诈的人却得以进用。”于是请求外出任职, 出知真州。城墙毁坏,道传命人用砖砌起,筑起两道石坝来护卫沿江两岸的居民,疏通两条 护城河,又在陈公塘四周设堤,有警报就决开堤坝作为屏障,人心开始稳定。又任提举江东 路常平茶监公事。与漕臣真德秀赈济灾荒,道传分管池州、宣州和徽州,严冬时节,穿行在 风雪之中,即使是偏远的山乡村野也一定要到达,很多人依赖他得以保全性命。 道传从蜀来到东南,虽然未能到朱熹门下拜谒,但他访求到了曾经跟朱熹学习过的人, 与他们一同谈道学习,得到了朱熹的全部遗著,并且阅读了一遍。他笃于实践,气节高超。 没有经史方面的论著,他说:“学问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不敢写。”对待诗文也未尝随意创 作,他说:“学问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没有时间创作。”有一天李道传因病请假在家,真德 秀来造访,见他在屏间设一卧榻,屏上写“唤起截断”四个大字,知道他用功慎独到了这样 的地步。他做官把惠利百姓作为根本,赈济灾荒使江东百姓代代受益,百姓一直惦记着他。 古代诗歌阅读 15. B (3 分) 16.①对外甥的肯定与勉励; ②为外甥能在故乡任职、侍养父母感到高兴(羡慕); ③表达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 ④流露归隐故乡的想法。(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名篇名句默写 17.(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6 分,每句 1 分) 语言文字运用 18. B (3 分) 19. C(3 分) 20.①运用对偶、比喻、夸张等手法(2 分); ②句式整齐,韵律铿锵(1 分); ③凸显瞿秋白、恽代英等人引领时代的政治影响力和文学才华。(2 分) 21. (4 分,每句 1 分) 示例: (1)句①,修改为:癌症的病根是基因突变 (2)句④,修改为: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 20 年 (3)句⑤,修改为:为什么抗癌情况(或“情况”)似乎未见根本好转呢 (4)句⑨,修改为: 把目前已经发现的所有癌症的全基因组都测一遍 22.国际紧张局势加剧,国际组织领导人任命程序日益政治化,世贸组织新任总干事的遴选 时间和方式都可能改变。 (5 分) 写作 23. (60 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