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51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讲含解析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2:论述类文本阅读之筛选概括 讲目标 1.了解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概括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概括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真题导航】 1.【2017 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 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 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 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 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 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 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 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 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 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 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 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 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 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 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 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 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 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 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答案】D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 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首先浏 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 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 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 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 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 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网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 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 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2.【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 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 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 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 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 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 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 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 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 《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 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 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 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 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 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 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 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 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 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 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 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 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 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 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 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答案】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 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 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 C 就是对文章第二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选项 将文中“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理解为不“疑古”的充分条件了,原文中并不存 在这种条件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 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 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 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答案】D 【解析】D 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有误,否定太绝对,根据原文第四段“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 也能从中发掘史料”,可以推出答案。A 项根据第三段“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都视 为荒诞不经,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釆用”推断;B 项根据第三段“以清人编《四库全书》, 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推断;C 项根据第 三段“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先生就写了《〈五 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 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推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 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是对文章第四段 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文中的“也能”概括成“不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 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 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 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答案】B 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第三段“分而治之者”可以推断;选项 D 是对原文第二三段的内 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文中是以《山海经》为例,“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 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 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以清人编《四库全书》……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五 四’之后”“分而治之”。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 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 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 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B 时间范围错误。 【命题思路】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考点,有单独设题,也有与分析结构思路、概括 主旨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重点结合起来综合命题的形式。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 市有主观题出现。主要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考点精析】 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现文章主旨和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筛选并 整合信息的前提是善于区分和辨析信息。能够通过比较分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哪些 是明示信息,哪些是隐含信息;能够辨析内容的性质以及内容之间的关系,分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 材料,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哪些是前提,哪些是结论等。在语言形式上,要特别关注材料中的 指示语、概括语、主旨句、过渡句和标题用语等。 “整合”意味着要根据试题提出的条件,对筛选 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文章中有些信息是明摆着的,叫做“明示信息”; 有些信息则藏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如副标题、注释、文中的括号内的内容等,叫做“隐含信息”。 这些信息是我们阅读论述类文章应该注意的,同样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命题重点之一。 【方法技巧】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筛选信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 可以了解高考筛选信息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 论述文的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有 意识地多读论述文,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信息的筛选并整合能力。 3.掌握筛选信息类题目选项设置的特点: (1)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 事实。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2)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以片面的、 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如空间错位,以部分代整体(或相 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3)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 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4)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主要方面 和次要方面。命题人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5)因果混乱。(强加关系)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 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此外还有递进、条件等 逻辑关系的强加。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 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7)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8)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只有……才 充分条件:只要……就 (9)混淆程度深浅。一定要关注显示程度的副词,并与原文认真比照。 (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 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 文是否一致。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 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断。学/ ⑾答非所问。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 ⑿曲解原文。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故意作出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 ⒀遗漏信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遗漏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选项“错误”。 ⒁指代不明。对原文中出现的代词或指代性短语,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对其指代意义的表述模糊、 不明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4.几个“记住”,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 系; (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能力迁移】 1.(17 届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学形式,必须具有艺术的终极属性,即诗性,必须立足于现实且对现实进 行艺术化和文学化处理,而不能直接描摹现实,过度的绝对的“写实”、过分注重“故事性”,则会 使其沦为平庸。唯有“艺术的真实”,才能使小说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恒久的魅力,才能使读者 感受到浓郁的诗意。当下一些作品过分注重对于真实的开掘和叙写,偏执地沉溺于追求故事性,而缺 乏或者忽略将其提纯为艺术的手段和能力,以致使作品几近于新闻、纪实等体式,迎合了大众猎艳猎 奇阅读心理,却丧失了其原本应有的文学蕴涵和诗性品格。另外,现今某些小说创作者似乎过度热衷 于书写“恶”与“丑”,而忽略了对于“美”的发掘。小说并非不可以写“恶”与“丑”,但写的目 的应是为了反衬出“美”,而且要注意限度和分寸,过度的书写甚或是带着欣赏的眼光、陶醉的心态 去表现“恶”和“丑”,只会使人心生厌恶,从中更不可能感悟到“美”和“诗意”,这显然有悖于 文学的审美追求和目的。 还有,必须要重视小说的语言。语言能力始终是一位小说创作者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语言水平 也始终是标示小说水准的首要特征。而当下某些作家,在创作诗歌、散文时,也许还能重视语言的运 用与雕琢,但在创作小说时,由于过分注重故事性,则往往忽视或者漠视语言。这就造成了一些作品 语言水准的低下,准确性欠佳、冗长、粗鄙、直露的语言在小说文本中大行其道。语言应该是小说的 本体,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小说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实现,小说诗性的呈现,要借助于语言。语 言水平的低下,就是作品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低下,容易造成诗性的缺失。小说创作者们应该秉持汪曾 祺那样的“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的理念来进行小说创作,重视炼字造句,重视叙述语言风格的选取, 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力求“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无可替代性”。此外,还应充分重视汉语作为表意 语言和非形态语言的特点,谨慎过度使用“欧化”句法,而应从古代文言文中汲取营养,在简约和内 蕴上下足功夫,方能彰显出汉语有别于其他语言的特有魅力,使语言更具诗意,从而整体提升作品的 诗性。唯其如此,方能从语言层面上为诗性的建构增加一枚沉重的砝码。 最后,要注重意象的营构。“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曾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 出彩的因子。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创作者应该“窥意象而运斤”。其实,意象并非为诗歌所专 属,它广泛存留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如果在小说中能营构出鲜活的意象,必然能够增强其诗性魅力, 从而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意象应该成为小说内容和意旨的聚合体与浓缩体,它涵盖、表征、提 炼小说文本的终极诉求。一个鲜活的意象能够产生恒久的诗意和震撼力,能够在读者的心中芳华常驻, 让读者时时品味——正如“交叉小径的花园”之于博尔赫新,“边城”之于洗从文,“晚饭花”之于 汪曾祺,“野地”之于张炜……带给读者的诗意感受和宙美冲击力是何其强烈而持久?凡此诗性十足 的小说作品,似乎皆离不开一个鲜活而成功的意象,这昭示出意象的营构对于小说诗性建构的重要性。 当代小说创作者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在自己的作品中苦心经营意象,因为意象是主观和客观、现实 与抽象的统一体,如果能够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意象,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诗性,承载更广阔的思想蕴 涵,而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旨,同时也能够生发出事半功倍的审美效应。 (选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小说作品过分注重对真实的开掘和叙写,偏执地沉溺于故事性追求,就丧失了原本应有 的文学蕴涵和诗性品格。 B.过分注重“故事性”和绝对“写实”会使小说平庸且缺乏诗意,唯有“艺术的真实”才能使 读者感受到作品浓郁的诗意。 C.小说必须要有诗性。诗性不能直接地描摹现实,而是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和文学化 处理,它是艺术的终极属性。 D.小说创作者过度书写“恶”与“丑”,忽略了对于“美”的发掘,就背离了文学的审美追求 和目的,使读者心生厌恶。 【答案】C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下某些作家,在创作诗歌、散文时,还能重视语言的运用与雕琢,但在创作小说时,却往 往忽视或者漠视语言。 B.因为语言能力是小说创作者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语言水平始终标示着小说的创作水准,所 以必须重视小说的语言表达。 C.小说创作者们应该秉持“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的理念来进行小说创作,重视炼字造句,追求 语言表情达意的准确性。 D.语言应该是小说的本体,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小说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实现、小说诗性 的呈现,要借助于语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题关 键词“不符合”,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中 A 项,表述过于绝对,原 文“而当下某些作家,在创作诗歌、散文时,也许还能重视语言的运用与雕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曾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出彩的因子。刘勰在《文 心雕龙》中认为创作者应该“窥意象而运斤”。 B.意象不为诗歌所专属,它广泛存留于各种艺术形式中。如果在小说中能营构出鲜活的意象, 则必然能够会增强小说的诗性魅力,从而使小说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当代小说创作者如果能够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意象,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诗性,而且能够更好 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D.意象应该成为小说内容和意旨的聚合体与浓缩体,它涵盖、表征、提炼小说文本的终极诉求, 也能够在读者的心中芳华常驻。 【答案】D 2.(17 届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是我国古代出版业的“黄金时期”与“经典时期”。宋代奠定了我国书籍雕版的出版方式及 雕版书籍的基本范式,为我国此后的文化传播做出了伟大贡献。宋代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是宋代政 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全面发展的产物。 宋代立国之初,即确立了以文立国、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所谓“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 终宋之世,未改初衷。这是宋代出版业发达的根本原因。宋太宗倡言:“夫教化之本,治乱之源,苟 无书籍,何以取法?”可见,宋代出版业的发达,首先就是宋代重文政策的必然结果。 宋代的出版政策,总体上同其“文治”政策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宋代出版政策较之前代,也是较 为宽容与自由的。宋代对出版业的政治管治,也主要限于时事政治、边事、国家政治内幕、伪书、党 争中人之书籍。总体而言,宋代书籍出版审查、管理、惩治的政治环境是较为宽松的,而其实际管治 效果的宽松则又使这种宽松变得更甚。这也是宋代出版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原因。 宋代建立了一整套文官制度,其庞大的文人官员队伍,不仅从政治制度上,而且从作者、出版者、 传播者、读者诸方面,为宋代出版业造就了一支具有等量效应的国家出版团队。从政府出版的角度考 察,这一队伍又是宋代政府出版人力资源的主体。以宋代一国之官员队伍作为其书籍出版的人力资源 库,岂有书籍出版不发达之理乎!南宋地方官往往把校雠及出版图书作为美好政绩。王明清记载:“近 年所至郡府,多刊文籍,且易得本传录,仕宦稍显者,家必有书数千卷……”文官制度促成了出版政 治制度及文化制度的制度化,并使得出版制度与国家制度一体化。国家政治及文化与书籍出版媒介实 现了制度化联姻。文官制度也必然成为书籍出版制度、体制及机制的制度保障。 宋代扩大、创新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宋太祖积极倡导并推行科举改革的平等理念,以使“文治” 政策推广到社会各个层面。这一科举理念不啻为科举史上的一次观念革命,打破了世家垄断的科举传 统,为天下所有读书人平等地参与科举敞开了大门,同时也为书籍出版培养了政策层面上最大的潜在 读者群体。宋代通过科举考试不仅录取了大批人才,尤为重要的是在全国树立了学习与阅读的普遍理 念,成为直接推动出版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动力。而且,中举入仕者一旦成为上述文官体系中的一员, 则又以文官体系的因子显示出其对书籍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在科举核心价值的带动下,宋代的整体教育及平民教育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宋代书籍出版与教 育发达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教育发展促进了书籍出版,书籍出版也促进了教育发展,从而导致了书籍 出版与教育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教育发展为书籍出版培养了一个持续的巨大的社会性阅读阶层与书籍 消费群体。科举教育的现实功利性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为重要者,是教育的发展在宋代社会 普遍树立了重视教育与阅读的社会公共观念,而这一观念是书籍出版的教育主因 (摘编自田建平《宋代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崇尚文治,确立以文立国、以文治国的基本国策,这为宋代出版业发达提供了政策上的 保证。 B.宋代出版政策和“文治”政策总体一样,都较宽容与自由,这是宋代出版发展与繁荣的重要 原因。 C.宋代科举理念打破了世家垄断的科举传统,在政策层面上为书籍出版培养了最大的潜在读者 群体。 D.宋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书籍出版,同时也在宋代社会普遍树立了重视教育与阅读的社会公共 观念。 【答案】 【解析】本题解答时需要仔细审题,找到每个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位置,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找 出答案。C 项“在政策层面上为书籍出版培养了最大的潜在读者群体”表述不准确,选项对应信 息在原文第五段,根据原文所述,应是“……为书籍出版培养了政策层面上最大的潜在读者群 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出版政策较为宽容与自由,但对涉及国家安全、军政稳定等方面的书籍出版还是有政治 管治的。 B.宋代重文政策催生了数量庞大的文人官员,他们既是书籍著作者、出版者,也是书籍传播者、 读者。 C.文官制度促成出版政治制度及文化制度的制度化,也为书籍出版制度、体制及机制的制度提 供保障。 D.科举教育的现实功利性促使广大学子购买并阅读书籍、从而促进书籍出版和教育的共同发展 与繁荣。 【答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毫无疑问与宋代奠定的书籍雕版的出版方式及雕版书籍的基本范 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B.宋太宗认为可从书籍中取法前代教化之法、治乱之策,书籍是文治的本源;可见宋代重文政 策促进了出版业的发达。 C.王明清记载的郡府“多刊文籍”,说明南宋地方官往往把出版图书作为美好政绩,这间接促 进了宋代书籍出版的发展。 D.宋太祖倡行科举改革的平等理念,让天下读书人都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而中举入仕,显示了 书籍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答案】D 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是“强拉因果”“因 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混淆未然与已然、部分与整体”等类型,答 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本题 D 选项就属于强拉 因果。其他三个选项中 A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B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C 项对应信息 在原文第三段,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这三项都是正确的。 3.(17 届广西南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国产影视剧最受关注的现象莫过于“妖魔”横行。电视剧《花千骨》以平均收视(2)213%的骄 人成绩,再一次打破了由《古剑奇谭》所引领的仙侠剧的收视纪录。而电影《捉妖记》也刷新了内地 电影市场票房纪录。无论是《花千骨》《古剑奇谭》《轩辕剑之天之痕》,还是更早的《仙剑奇侠传》, 这些明显带有仙侠、妖魔、玄幻、神怪、异志标识的影视剧作品以其奇幻的故事、游戏元素的应用在 网生代群体中具有惊人的号召力。 魔幻题材影视作品的故事原型脱胎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传说、游戏和网络小说,在上映之前即 拥有大量受众。中国自古就有神话志怪的文学传统,观众接受起来难度不大。尤其被一系列婆媳剧、 家庭剧、抗日神剧轰炸后,观众急需新鲜的题材和类型。随着观众的低龄化,影视剧制作者也越来越 根据年轻观众的口味进行生产创作。虽然表面充满了妖魔鬼怪,但这类作品走的还是《封神演义》《聊 斋志异》的路子——借妖魔鬼怪写人性。魔幻类影视作品在故事背景的设定上看似逃避现实的沉重, 在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世外仙侠、妖魔的世界展开故事,但在主题的处理上,无论是自我救赎的成 长类主题设置,还是跨越族群的仙与人、鬼与人、妖与人的儿女情长的情感表达,抑或是舍小我,拯 救众生的宏大概念的设定都以其充满想象力的情节设置和情感处理来揭露人性。魔、妖夸张化和脸谱 化的形象处理,直指人内心不断膨胀扩张的欲念,而由妖、魔恢复成人需要的是爱的指引和人性的回 归。无论是妖魔被刻意放大的“恶”的形象,还是神、仙所代表的至高的道德境界,人性的描绘在这 些似人非人的形象中都被刻意放大了。在这里,虽是神是仙是妖是魔,但神、仙、妖、魔亦有人性人 情,亦有七情六欲,人性的力量足以超越一切,也足以毁灭一切,善恶存在一念间,全在于心。 与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作品直面社会现实问题所带来的心理沉重和社会反思不同,魔幻题材影视 剧的故事结局总是善恶有报,正义战胜邪恶,真实的情感、信仰的力量最终拯救一切,观众在观看结 束后得以完成其惩恶扬善的情绪释放。因此,好的魔幻类影视作品的内核,应该是“魔幻+现实”, 以魔幻之皮相彰显现实之精神,其异域氛围的营造、奇幻冒险情节的设定、武侠动作的设计、各种神 秘元素的应用都应着眼于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然而,在现实实践中,创作者让本该成为观众理想自我实现的试验场变成了逃避现实、发泄情感 欲望的自留地。这也是魔幻类作品饱受诟病的地方。因此,一些魔幻题材的影视剧因其粗制滥造的视 效制作、漂浮空泛的故事结构、脱离现实的情节设计、流于表面的角色表演以及对于原作的肆意篡改 被冠以“神剧”“烂片”之名,叫座不叫好。 诚然,这样一些魔幻、仙侠类影视作品以其天生的受众优势以及特有的类型优势,无论是在前期 宣传上还是在对受众号召力上都占得先机,可以取得不俗的收视率及票房成绩。当这种“竭泽而渔” 的生产方式榨干了观众对这一类型、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兴趣之后,其又该何去何从?这应是创作者认 真思考的问题。 归根到底,无论是魔幻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是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都应当具 备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管收视率有多高,影视剧创作者都 应当具有对于现实主义的清醒认识,而不是迷失在赶时髦的大潮中。须知,能够把器和道结合好的作 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千骨》《捉妖记》《仙剑奇侠传》等影视剧作品在网生代群体中具有惊人的号召力,它 们带有仙侠、妖魔、玄幻、神怪、异志等鲜明特点。 B.魔幻题材影视作品在上映之前即拥有大量受众,它们的故事原型脱胎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传说、游戏和网络小说。 C.《封神演义》《聊斋志异》都是表面写妖魔鬼怪,实际是写人性;同样,魔幻题材的影视作 品也借鉴了这一创作手法。 D.魔幻题材的影视作品虽然以揭露人性为主题,但是在故事背景设置上,它们都以在世外仙侠、 妖魔的世界展开故事来逃避现实的沉重。 【答案】D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 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观众接受神话志怪的难度小,对抗日神剧等的观赏疲劳以及影视剧制作者能够根据年轻观众 的品味进行生产创作等是魔幻题材的影视作品风行的重要原因。 B.一般来说,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会给观众带来心理沉重感,可以 引起观众对社会的反思。 C.一部优秀的魔幻题材影视作品应该以魔幻之皮彰显现实之精神,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还 应具备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D.一些魔幻题材影视作品被冠以“神剧”“烂片”之名,是因为观众把理想自我实现的试验场 变成了逃避现实、发泄情感欲望的自留地。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视作品《西游记》《封神演义》有众多的神、仙、妖、魔,它们也有人性人情,也有七情 六欲,但对人性的描绘在作品中被刻意放大了。 B.观众看完魔幻影视剧后能够释放惩恶扬善的情绪,与这类影视剧善恶有报,正义战胜邪恶, 真实的情感、信仰的力量最终拯救一切的美好结局密不可分。 C.一些魔幻、仙侠类影视作品虽然有天生的受众优势和特有的类型优势,但如果其创作者“竭 泽而渔”,这类作品也会逐步失去市场。 D.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只有把器和道结合好的,不关注收视率及票房成绩的影视剧作品, 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答案】D 【解析】原文“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管收视率有多高,影视剧创作者都应当具有 对于现实主义的清醒认识,而不是迷失在赶时髦的大潮中。须知,能够把器和道结合好的作品, 才是真正的好作品。”D.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只有把器和道结合好的,不关注收视率及票 房成绩的影视剧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以偏概全。 4.(17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内圣外王”之说不符孔子圣人规 现代新儒家喜以“内圣外王”四字综括孔子之道及其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殊不知,内圣外王之说 实有悖于孔子圣人观。 孔子本人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他所视之为最高境界的“圣”,内在之德与 外化之功必须兼备,即必须内外兼通。《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 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为“圣”,“圣”圣显然并非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更重外在的惠民济众——甚至连王天下之尧舜 都不足以当此。此“圣”虽然远超仁境,但却以仁为根本,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而立人、达人至其极,即是博施于民而济众,亦即圣。可见,即使是仁境,孔子也不认为其仅指个人 的内在之德,而还必须有外在的立人、达人之功,至于作为仁之极的圣境,其必备化人之功,自不消 说。这一思想,孔子在他处还有更明确的表达。在他与子路的一段对话中,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 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但却远未臻圣境。“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显然,孔子所谓“圣”是指内 外兼通的内德外化,而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 《说文解字》训“聖(圣)”为“通”,则孔子以内德外化兼通为“圣”,可谓不违训诂。如认 为“内圣外王”意指内修圣德而外施王政,是仅把圣解作圣德,此解既不合训诂,又违背孔子的思想。 儒家经典《五行》以“闻而知之”为圣,此解与“圣”之本义正相通。《说文》认为“聖从耳”,段 玉裁注引《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知情”。“聖”之甲骨文像人上着大耳。可见,圣之本 义当与听闻相关,而能闻声知情则可谓之通,故“通”乃“圣”之引申义。《五行》所谓“圣”近乎 其本义,而孔子则取其引申义。无论本义抑或引申义,圣都不能直接解作圣德。故以“内圣外王”概 括孔子思想,“圣”之义即无着落。 孟子已视孔子为内怀圣人之德而外无王者之位之圣人,且其圣人观已有异于孔子。荀子欲合“尽 伦之圣”与“尽制之王”为一体,以成“圣王”之教。然荀子此“圣王”之“圣”仅为“尽伦之圣”, 显然异于孔子所谓内德外化兼通之“圣”。或许正因受孟、荀圣人观之影响,故“内圣外王”之语虽 始出于《庄子·天下》而非孟、荀之口,然现代新儒家却仍喜以之概括孔子及儒家思想。只是他们未 曾顾及,虽可以内修其德、外以德化统括孔子及儒家思想,然无论就训诂抑或思想层面而言,皆难以 将孔子之所思简约为“内圣外王”。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孔子视为最高境界的“圣”,必须兼具内在之德与外化之功,而他本人并未以内、外之分 来定“圣”“王”之别。 B.和个人的内在之德相比,孔子显然更看重外在的惠民济众之举,就此而言,甚至连王天下的 尧舜都不足以称为“圣”。 C.“圣”以仁为根本,而即使是仁境,也必须有外在的立人、达人之功,作为仁之极的圣境, 自然也应该具备化人之功。 D.“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这里的“圣”是指内外兼通的内德外化完全不同于与外王 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 【答案】D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 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D.原文说“不仅仅是 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可见二者不是完全不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说文解字》训“聖(圣)”为“通”,孔子以内德外化兼通为“圣”,两者对于“圣”的 理解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B.把“内圣外王”理解为内修圣德而外施王政,是把“圣”只解作圣德,既不合训诂,又与孔 子的圣人观不相符。 C.由“聖”的甲骨文可知其本义当与听闻相关,而能如《说文》所说“闻声知情”则可谓之 “通”,故“通”乃其引申义。 D.《五行》以“闻而知之”为圣,与“圣”之本义相近,而孔子则取其引申义,无论哪种“圣” 都不能直接解释为圣德。 【答案】C 【解析】C.由“聖”的甲骨文可知其本义当与听闻相关,而能如《说文》所说“闻声知情”则可谓 之“通”,故“通”乃其引申义。表述不当,“闻声知情”出自《风俗通》,而非《说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视孔子为内怀圣人之德而外无王者之位之圣人,他所理解的“圣”和孔子的“博施于民 而能济众”的“圣”完全不同。 B.荀子欲合“尽伦之圣”与“尽制之王”为一体以成“圣王”之教,此“圣王”之“圣”与孔 子所说的“圣”明显不同。 C.“内圣外王”之语虽非始出于孟、荀之口,正因为受二人影响,现代新儒家却仍喜欢以此概 括孔子及儒家思想。 D.作者博古通今、引经据典,所引文段既有孔子自己的言论,又有儒家其它的经典篇章,可谓 材料丰富,论证有力。 【答案】C 【解析】C.“内圣外王”之语虽非始出于孟、荀之口,正因为受二人影响,现代新儒家却仍喜欢以 此概括孔子及儒家思想。理解错误。“正因为受二人影响”错,原文说的是“或许”。 考点二: 归纳内容要点 【真题导航】 1.【2017 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 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 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 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 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 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 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 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 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 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 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 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 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 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 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 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 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答案】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章在作答理解原文内容时,要紧扣原文内容,注意将题目选项与文章内容的一 一对应,然后仔细辨析两者内容上的异同,不要被众多的试题文字弄昏了自己的头脑,要学会把 握其中的主要信息,摒弃次要信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答案】C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最 后提炼整合,明确中心。其中论述类试题设题陷阱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 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 进行判断即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B 【解析】B 项“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是“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标准, 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 态度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 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等等。这些往往直接表明了作 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 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阅读论述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 在表述中的作用。如表示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 忽略了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象,就必然难以准确把握。 2.【2017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 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 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 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 样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 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 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 类传播行 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 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 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 而进行 A 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 A 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 B 类传播行 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 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 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 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 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 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 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 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 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 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 A 类传播行为和 B 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 对方发出的符号。 B.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 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 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 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答案】A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该类题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 整合。信息主要有: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②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③ 文中的概括句;④文中的过渡句。选择题: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①义项增加或减少; ②表述对象变化;③角度转换;④语境转换;⑤正面和反面转换;⑥限定、修饰语变化;⑥不成 因果。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 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 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 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 A 类传播行为者,A 类传播行为 者可以成为 B 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 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答案】D 【解析】D 项,“不需要加工讯息”错误,原文说“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做这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全文,把握全文要点,然后认真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弄清 题目的限制与提示,确定有效的阅读区间,将题干、材料、选项三者对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 排除干扰项。辨别清楚题干中的“不符合文意”与“不属于”。“不符合文意”是指该选项与本文 信息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不属于”则是指不管该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是否正确,只要它不属于该 重要概念的范畴之内,就应判定它为错误选项。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 分) 【答案】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 类传播行为与 B 类传播行为)。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 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考核归纳与概括,应总体阅读,整体把握(研究标题、开头、结尾,提炼主旨);审准 要求“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筛选关键信息(筛选关键词句,整合信息)——“任何讯息 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借助分层,圈画中心句、概括句(借助句子位置,分析 作用);运用求同思维归纳(摘取关键词,流畅表达)。 【命题思路】 这一考点是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必考考点,一般为单独命题,个别省市将这一考点与理解概念、 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试题内容 一般要求考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整理。2018 年高 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考点精析】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在对某一语段、某些语段或整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加以综合。归纳内容要点侧重检测考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对语段乃至整篇文章进行总结与把握;概括中 心意思则侧重检测考生能否着眼于文章的整体驾驭文章,通过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章最 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方法技巧】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 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类试题常见题型、命题规律及选材范围,有效 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论述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复 习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文来读,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归纳概括要点能力。 3.掌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方法: (1)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解题思路: ①通读选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 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寻找答题点; ③精读相关语段,抓住关键语句、字词;学/ ④综合句意,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整体把握,得出答案。 (2) 注意事项: ①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句子常常 是归纳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依据。 ②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 忽视。 ③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 表述要精练确切。 ④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这是准确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中 心意思的必要条件。 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能力迁移】 1.(17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 4 月统一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从漫长的农耕文明中走来,然后快速步入工业文明的,因此,深刻认识农耕时代与工业时代 在文化上的差异,努力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相融相通,在融通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无疑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农耕时代,其主体是立足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农耕文化。农耕时代 生产生活方式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土地具有稳定性,土地生产的过程同样具有循环式的稳定性,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收获, 年年如此,无需月月创新、年年变革,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特征。 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的。这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天人合一”思想,其副产品则是对天地以及土 地主的依赖顺从意识。与“天人合一”思想相联系,天地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和普惠万物的无私大爱, 给人以德性上的启迪。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法自然之德,都可以说是源于天地大爱对人 德性的启迪。 农耕时代家族集群式生产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出以家族利益为中心的家族集体观念。与西方的社 会文化、国家文化不同,它更多表现为亲情文化、家族集体文化。其副产品则是等级观念与家长制。 工业生产赖以进行的资源是无所不包的所有自然资源,人类能够不断从大自然中获取各种生产生 活资料。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形成人定胜天的观念,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对立而不是顺应、和谐。这种 人定胜天的天人对立观念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力量过分自信基础上,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这在工 业时代前期表现得比较明显。这种自信也反映出工业时代文化的特质:肯定人的欲望,张扬人的个性, 崇尚创新和竞争而不是压抑个性以求稳定。这明显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强调稳定性等 思想观念。 在工业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成为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这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观念的发展。比如,货币使商品的交换变得便利、自由, 人与人直接的依附关系因货币的介入而变成人与人通过货币发生间接关系,拥有货币便可以提高人实 现欲求的程度和自由度(尤其是物欲的自由),从而促进自由观念发展。再如,货币的等价性使人们 在拥有等量货币时获得价值上的平等,从而促进平等观念发展。再如,货币的等价性使人们在拥有等 量货币时会获得价值上的平等,从而促进平等观念的发展。这些思想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等级 秩序等的忠孝文化有着明显差异。 工业时代生产生活方式容易导致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重义轻利”“贱货而 贵德”等价值观形成极大反差。 农耕时代文化与工业时代文化也有许多共同性与契合点。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建设实现融通,可 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顺应时代发展、体现中国精神、具有世界视野的先进文化。 (摘编自许建平《在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努力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文化相融相通,在融通中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向工业文化的发展。 B.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农耕文化,农耕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特征。 C.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使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稳定,这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崇尚创新和竞争有明显 的区别。 D.农耕时代对大自然的依赖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副产品是对天地以 及土地主人的依赖顺从意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A 项结合文本内容“努力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相融相通,在融通中实现中国传统文 化创新性发展”可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向工业文化的发展”错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集体观念和家长制、等级观念的形成,都与中国农耕时代家族集群式的 生产方式有关。 B.工业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形成了对自身力量的过分自信,人们相信“人定胜天”,也崇 尚创新和竞争。 C.货币成为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后,人与人之间直接依附关系被冲淡,从而促进了自由民 主观念的发展。 D.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的等价性使人们在拥有等量货币时获得价值上的平等,从而促进 平等观念的发展。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耕时代文化与工业时代文化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当今时代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人定胜天”的观念胜过“天人合一”。 B.中国传统文化虽注重亲情,但忠孝文化里的等级观念和家长制,会在一定程度阻碍自由、民 主、平等等思想的传播。 C.在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中,可以用中国传统文化“重义轻利”“贱货而贵德”等价值观纠正工 业时代的拜金主义。 D.农耕时代文化与工业文化具有共同性与契合点,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实现融通,成为顺应时代 发展、具有世界视野的先进文化。 【答案】A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 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人定胜天’的观念胜过‘天人合一’”不当。 2.(17 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礼是植根于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社会土壤上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而礼治则是依赖这种体系构建 起来的社会秩序。孟德斯鸠曾谓中国古代“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此乃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 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引礼入法,意味着礼治的精神和原则贯彻于法律,完成了传统社会礼治秩序 构建的重要一环,达至“礼法社会”模式的形成。由于礼本身所具有的义理内涵,更使得这种与中国 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礼法社会”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礼本身所具备的道德规范意义不仅使引礼入法成为可能,更使得这个过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道 德与法律共同肩负维系社会秩序的使命,两者相互支持和补充。任何一种法制文明都必须面对并解决 两者关系问题,引礼入法则是传统中国的解决方案:以道德精神挈领和改造法律,并直接将部分道德 规范上升为法律。我国古代民事立法极不发达,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主要依靠礼,“礼达而分定”。 蔡元培说:“我国古代有礼、法之别。法者,今之所谓刑法也;而今之所谓民法,则颇具于礼。”国 家法制层面,德主刑辅、出礼入刑成为精神原则;社会生活层面,由于礼兼具了感召和约束双重功能, 礼的权威性的提升,为民间社会构建良风美俗、自然和谐的道德秩序提供了可能。 法家只迷信暴力,完全无视道德教化的功能,故其律以严刑峻法著称。唐律因“一准乎礼”,而 “得古今之平”。这个“平”,一方面表现为德主刑辅,礼刑互济,使得法律的重刑主义色彩全面消 退,立法上宽严适中,公允平缓。另一方面,与“骨肉可刑,亲戚可灭”的法家立场不同,儒家以家 族为本位,重人伦孝道亲情。唐律中老幼废疾减免刑罚以及亲亲相隐、存留养亲等制度体现出礼的精 神,弘孝敦伦,原情循理,无疑具有积极的义理价值成分。 西周礼治在司法领域提倡慎刑恤狱;主张罪疑从轻、从赦;提出了“中道”“中罚”等概念。孔 子主张“哀矜折狱”,孟子则以“仁政”为诉求,以为“杀一无罪,非仁也”,并重申了“罪人不孥” 的古训。这些具有积极价值的思想和主张,伴随着汉朝以后经义决狱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不同程度贯 彻或体现于司法审判活动之中。 值得强调的是,儒、法两家在追求和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方面并无本质的差异。司马 迁说:“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韩非则首倡“三纲”之说,以为“臣事 君、子事父、妻事夫”乃“天下之常道”。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当然值得肯定,但其中包含的法律 平等意义十分有限,因为其“法”非良法,其“断”则完全落脚在君主个人的独断。儒、法之争主要 体现在手段和策略不同而已,及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思想被奉为一尊,两家即和衷共济了。论 者以引礼入法为传统法律等级化伦理化之根源,或许是对法家有着过多理想化误读,或许是脑海里还 残存着“儒法斗争”成见。沿着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外儒内法的历史线索去把握,应该是评价引 礼入法这一历史现象的恰当途径。 (摘编自马作武《引礼人法奠定中华法系基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礼颇有权威性,且具有感召和约束的功能,因此有利于民间社会建立美 好风俗、自然和谐的道德秩序。 B.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实行严刑峻法,认为“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过于崇信暴力,“严 而少恩”,完全忽视道德教化功能。 C.礼是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也是在我国古代民事立法落后的情况下, 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依据。 D.传统中国采取引礼入法的方案来解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即在道德精神来挈领和改造法 律,并将部分道德规范作为法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礼是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说法不当,根据原文第一段“孟德斯 鸠曾谓中曰古代‘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此乃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白然演进的结 果”可判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律以“礼”得“平”,主张“宽严适度”,全面消退了法律的重刑主义色彩,其中一些制 度体现出以家族为本位,重人伦孝道亲情的精神。 B.从西周开始,我国在礼治方面就提出了一些有积极价值的思想和主张,随着历史的发展,它 们或多或少地贯彻或体现于司法审判活动之中。 C.引礼入法是完成我国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构建并达到“礼法社会”模式形成的重要环节,并意 味着礼治的精神原则贯彻于法律。 D.作为道德伦理规范体系的礼是构建礼治秩序的基础,礼的义理内涵使“礼法社会”的出现有 合理性和必然性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匹配。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法两家其实都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但采取的手段和策略不同,儒家主张德 主刑辅,法家主张刑主德辅,最终两家共尊礼法并用的思想。 B.中国古代“礼法社会”的形成是以法律儒家化运动为背景,通过引礼入法的方式实现,因此, 评价引礼入法应把握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等的历史线索。 C.礼所具备的义理内涵使引礼入法能够有效实现,而引礼入法对中国古代法文化有着重大的影 响,促使中国古代法律呈现出“礼法合一”的特征。 D.从西周司法领域提倡慎刑恤狱到孔孟思想,从汉代以后“经义决狱”到唐律的“一准乎礼”, 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礼法社会”是逐步形成的。 【答案】A 3.(17 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古代,随着香药输入途径的多元化及香药进口数量的增加,中国史籍中关于香药特性的记载日趋 详细准确,香药功用的发掘日益丰富。部分香药虽早在汉代已传入中国,但由汉至隋的八百余年间, 因传入香药种类及数量有限,加之其使用人群多局限于宗教僧侣及皇宫贵族,故史籍中关于香药的记 载较为简略。唐宋时期,香药输入的种类及数量虽较之前代有大幅增加,关于香药的记录也更为详细, 但人们对香药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程度的偏颇,就连世代经营香药的土生波斯人李珣,也误将本是同物 异名的熏陆香和乳香当成两种不同香药。 经过历代本草学家及医者们的不断积累和发现,明代史籍中关于香药的记载,无论从书写体例还 是编撰内容来看,都更为准确详实。 明初以来,随着时人对香药特性的深入了解,东南亚香药在中国的应用重点逐渐从宗教祭祀、熏 衣化妆、医疗保健领域扩展至饮食调味。 从记录香药使用情况的书籍类型来看,明以前记载香药的史籍主要为宗教典籍、本草书籍、药书 及香谱四大类,香药主要作为药材、香品被时人使用。与前代不同的是,日用类书、沿海方志及海洋 图书成为明代记录香药特性及其应用情况的核心资料。例如,《瀛涯胜览》《东西洋考》等海洋图书 对于香药的种类、产地、特性及功用皆给予了详细介绍,从这类书籍的撰写者来看,他们或亲赴海外, 或身居市舶之职,或久居沿海重镇,耳闻目睹香药贸易之盛况,对海舶香药的记载自然颇为准确,也 更具针对性;而《多能鄙事》《便民图纂》等日用类书则以丰富的实例介绍了香药在饮食、保健等日 常生活领域应用的过程,荤素菜肴、茶酒汤水、肉脯果干中加入香药的例子比比皆是。从记载内容及 书写特点来看,香药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重点在明初发生了重要转变,从疗疾保健转向了美食调味。 元代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中,关于胡椒应用于饮食的记录多达三十余条,然而在介绍这些食谱 之前几乎都先强调其食疗保健功效,而明代的记录则多略去对其治病保健功效的介绍,更强调香药的 调味及腌制功能。 明初以来,随着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各类香药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不仅保证了香药在中国市 场的供需稳定,且使这一曾经贵为奢侈品的香药真正进入寻常百姓之家。 这一时期,记载香药应用于饮食的明代书籍则多为面对普通百姓的日用类书,因此,仅从书籍的 类型及适度人群来看,明代的普通平民已开始将香药应用于饮食中。此外,明代的医书常用胡椒来形 容制作药丸的大小,如“丸如胡椒大”“大如胡椒”等,再次说明了以胡椒为代表的香药在明代社会 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泛。 (选自《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香药的输入数量、品类,保证了中国香药市场的供需稳定,使 寻常百姓有机会接触曾经贵为奢侈品的香药。 B.由于香药输入途径、使用人群以及香药本身功用的局限性,所以汉至隋的八百余年间的史籍 中关于香药的记载较为简略。 C.世代经营香药的土生波斯人李珣误将熏陆香和乳香当成两种不同香药的事说明唐宋之际人们 对香药特性的认识并不十分准确。 D.关于香药的记载,明代史籍比唐宋时期的史籍更为准确详实,这与本草学家及医者们的不断 积累和发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题中 B 项, “香药 输入途径和香药本身功用的局限性”不是记载简略的原因。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 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 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细分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日用类书记载荤素菜肴、茶酒汤水、肉脯果干中加入香药,说明人们已经将香药应用于饮食、 保健等日常生活领域而已忽略香药的治病保健功效。 B.对香药特性了解的局限性使香药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熏衣化妆、医疗保健领域,而香药扩 展到饮食领域表明人们对香药的特性已有深入的了解。 C.《瀛涯胜览》《东西洋考》等书籍能够对香药种类、产地、特性及功用皆给予了详细介绍, 是由于书籍的撰写者熟知香药产地、贸易等情况。 D.从记录香药使用情况的书籍类型来看,明代关于记录香药特性及应用的书籍已扩展到日用类 书等,不再局限于宗教典籍、本草书籍、药书及香谱四大类。 【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药不仅具有药用、食疗保健等功能,还具有调味及腌制功能,元代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 要》中就有不少关于香药应用到饮食中的记录。 B.早在汉代已有部分香药传入中国,但直到明初香药才真正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此时,香药的 消费重点也由疗疾保健转向了美食调味。 C.从现存史籍来看,明代记录香药的书籍与前代相比具有香药特性的记载更为详细准确,香药 应用的记录更为丰富及撰写者日益增多等特点。 D.明代的医书常用胡椒来形容制作药丸的大小,如“丸如胡椒大”“大如胡椒”,说明以胡椒 为代表的香药在明代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答案】C 4.(17 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素食传统的国学蕴涵 王汐朋 素食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墨子》记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清人孙诒让 注:“素食,谓食草木”。素食又称“蔬食”,《礼记》曰:“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东汉郑玄 注:“草木之实为蔬食”。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以及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 和蔬菜为主,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舌尖之上是对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 倾向。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蕴涵,饱含着动物关怀精神,包括爱惜、同情和敬畏。其中 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动物视为生活资源,但怀爱惜之情有节制地取用,是古代中国 关怀动物的主流思想。熟知的典故,如成汤“网开一面,德至禽兽”、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等,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爱惜动物是“仁心”的发露,为政者以爱惜动物作为施行仁政的表态, 在后世已成中国政治传统。动物生态伦理的政治化,是古代中国生态伦理的重要特征。 从人类认识的进程来看,在认识到万物与我是有区别的截然两物之后,再认识到万物与我的本原 一体,是更深刻的认识。古代中国早有“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的哲学命题。 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在思维深处对“浑然与物同体”的默会体认。只有默会了鸟兽的疼痛恐惧与我 的疼痛恐惧是同一个疼痛恐惧,鸟兽的生命与我的生命是同一个生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方才 会有发自情感深处的呼应。在此意义上,同情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这在中国哲学中称为“良 知”,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 早期中国对动物的道德化,不唯赋予各种动物以特定德性,亦将动物纳入一个道德谱系中, 是一种深层次的宇宙图景的精神化。《大戴礼记》中有一个本体意味的万物谱系:一般动物(毛羽介 鳞)和人同处于自然世界,麟凤龟龙等祥瑞动物(简称四灵)与圣人处于更高的神圣世界;平行的双 层世界又有垂直的投射关系,四灵是动物之精,圣人是人之精。在哲学意义上,四灵象征从一般动物 抽象出的超越的德性实体,圣人表示从人抽象出的超越的完善人格。《春秋繁露》还记叙了四灵出没 的条件:为政者若爱惜、恩惠动物时,四灵便作为令人崇敬的祥瑞象征而出现;若残酷对待动物时, 四灵便会隐退,并出现令人畏惧的自然灾难。在此意义上,敬畏四灵和爱惜动物不是对两种对象的截 然不同的态度,而是内外贯通的关怀:对动物的爱惜,就是对四灵的敬畏;怀敬畏之心去施行爱惜, 以爱惜之举来表达敬畏。 现代学界的动物关怀思想,大致有“动物权利说”和“动物福利说”两种。动物权利说主张,动 物有其不可替代的固有价值,应平等的考量而不应取用;动物福利说不反对取用动物,但人类有义务 使动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乐生活。以古代中国对于动物的同情、爱惜和敬畏这三重伦理维度来观照, 动物权利说的动机与同情之义相当,动物福利说的动机与爱惜之义相当。目前,源于西方的动物伦理 学,始终在不懈地致力于、也局限于这两种意义上的论述,而以敬畏之心对待动物的态度是不见的。 敬畏是古代中国独有的动物关怀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从《墨子》和《礼记》的记载中证明了这一点。 B.不同的饮食习惯反映的是不同的文化精神倾向,中国及东南亚都以谷物和蔬菜为食物,而西 方则以肉为食物。 C.中国古代古代素食中包含着动物关怀精神,包含着对动物的爱惜、同情、敬畏,这其中有着 深刻的国学蕴含。 D.古代中国关怀动物,爱惜动物资源,为政者“仁心”发露,以此作为施行仁政的表态,将动 物生态伦理化。 【答案】B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人类与万物的关系,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深化的过程,首先认识到两者的截然不同,然 后才认识到两者的本原一体。 B.人类对动物的同情出自思维深处的默会体认,它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不假思索的直接认知, 中国哲学中将它称作“良知”。 C.只要默会体认到动物与人类“浑然同体”,具有同样的感受,生命同等重要,就会对动物产 生发自情感深处的恻隐之心。 D.人类不仅给各种动物赋予特定的道德品性,而且将动物纳入一个道德谱系之中,这是早期中 国对动物道德化的一个特点。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一个本体意味的万物谱系:一般动物和人处于自然世界,四灵与圣人处于 神圣世界,四灵象征超越的德性实体,圣人表示超越的完善人格。 B.由于四灵的出没能反映出为政者对待动物的态度并出现自然灾害,因此,人类对四灵怀有敬 畏之心,而敬畏四灵和爱惜动物是内外贯通的关怀。 C.“动物权利说”主张动物与人类拥有平等的权利,人类不应取用动物;“动物福利说”不反 对人类可以取用动物,但不应造成其痛苦,要使其康乐生活。 D.源于西方的动物伦理学与中国古代动物伦理学比较,就动物关怀精神而言,两者内涵基本相 同,但前者有局限,缺少对动物的敬畏之心。 【答案】B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本题要求考生了解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句段,最后进行辨析。B 项曲解文意,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若残 酷对待动物时,四灵便会隐退,并出现令人畏惧的自然灾难”,“出没”与“出现自然灾害”对 应错误,只有四灵隐退时才出现自然灾害。 考点三: 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真题导航】 1.【2017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 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 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 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 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 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 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 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 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 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 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 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 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 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 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 365 天平 分为 24 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 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 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 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 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 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 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 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 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 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 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 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 生活。 【答案】A 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 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解答时首先整体理解文 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然后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寻找细微的差 别找出答案。本题通过与原文对比就会发现,B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C 项的依据在原文第 四段,D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这三项都与原文内容相符;而 A 项则曲解了文意,以偏概全。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 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 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 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 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答案】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是天津卷的常考题 型。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信息比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这类题 目的命题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曲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 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在 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 A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前半部分,B 项对应 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中间部分,D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对比分析,可知这三项 都与原文观点一致,C 项则改变了原文的表述,偷换了概念。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 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 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 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 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答案】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题 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淆已然未然、强加因果、因果倒置、以 偏概全等,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 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 理解,找出答案。本题四个选项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 D 项正确。 2.【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 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 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 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 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 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 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 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 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 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 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 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 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 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 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 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 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 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 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 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 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 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 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 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 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 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 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 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 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 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 风不同。 【答案】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阅 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点。2014 年和 2015 年山东卷第 6 题 考查的是概括论述文主旨的能力,今年改为考查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体现了向全国卷过渡的思 想,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理解概念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 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 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本题前三个选项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文本第一段,但 A 项中的“逐渐走向衰微”和 C 项中的“更似 绝句律诗”需结合全文内容来判断,B 项原文中各特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因果联系。 7.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 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答案】C 【解析】C 项原文是说“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 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据此可知选项说“继 承汉魏古诗”在文中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阅 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这类题目是山东卷必考内容。本 题指向明确,难度适中。从选项设置来看,四个选项所涉及的信息集中在文本第二自然段,位置 都比较明显,考生稍加梳理筛选就可以找出,再将找出的信息与选项内容一一对照,很容易就可 以得出正确答案。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 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 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 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 铿锵成韵。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阅 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部分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不仅考查学生对作者观 点的理解,还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指向明确。A 项信息在文本第二自然段后半部分,B 项信息 在文本第三段,C 项信息在文本二、三两段,D 项延续了 2015 年高考本考点的命题形式,要求考 生用选文文本内的观点解读课本内容,根据选文中“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 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 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可判断出 D 项正确。 【命题思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论述文常考考点,2017 年高考天津卷单独设题,其他试 卷将此考点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呈现综合命题趋势。题型以客观选择题 为主,个别省市有主观题形式出现。2018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考点精析】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其论述的具体事物或谈论的某个问题的主 观倾向,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讴歌什么,批判什么。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作者借助文章表现出 来的,而不是阅读者自己的观点态度。 【方法技巧】 1.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 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常见题型、命题规律及选材范 围,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多读勤练,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论述文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 的复习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典型的论述文来读,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对论述文作者观点态度的分 析概括能力。 3.掌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方法: (1)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动机、目的进行分析概括。 这些内容一般可通过分析题目、注释、题干以及字里行间的暗示性语句来获得。 (2)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 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文中的点睛之处,有人物、景物描 绘之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使用较多之处等。抓住这些因素,通过辨析词语、句子,划分段落层次 等方法,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 要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通读全文之后,应知 道作者在文中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能从中明白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这样就可推知作者的观点态 度。 (4)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分散在多处,需要我们认真辨别、筛选后才能掌握。 【能力迁移】 1.(17 届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知学问都从活人做出,学问之背后则必然有其人之存在。但人不易知,各人有各人的天赋不同, 智慧不同,境界不同,性格不同。如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同是北宋大史学家,因其人之不同,而史学 上之造诣与精神亦不同。诸位治史学,不懂得所谓史学家其人,试问如何做得一史学家? 读古人书,须能如面对亲觌,心知其人。懂得了古人,像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才能走进此学术 园地。此所谓‚把臂入林‛,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到古人之血脉精神, 以及他们间学问之传统源流。自己才能参加进此队伍,随着向前。否则读书虽多,所得仅为一堆材料, 只增长了自己一些意见。古人是古人,传统是传统,与我全不相干。如此般做学问,尔为尔,我为我, 各自拿到一堆材料,各自发挥一套意见,在人与人间,则绝无关糸,绝无内在精神之传递与贯彻,交 流与影响。此种学问,其实全是假的,并非真学问。诸位今日治学,多蹈此弊,在学术传统上尚无知 识可言,而尽忙着找材料,创意见,想自己出锋头。那实在要不得! 讲学问则必讲其源流承接,此中有人之与人之精神血脉,务要臻于‚意气相投‛境,此是学问入门 后之事。徒知读书,只如听说话。听人说话,却不知那说话的人。读人所著书,却不知那著书的人, 如此则仅成为死学问,死知识,只是一堆材料。如欧阳永叔与王荆公,其文皆学自韩昌黎,但欧、王 两家文字精神意趣各不同。我们读韩、欧、王三家文,应能分别出此三家之异在何处、同在何处。欧、 王两家之学韩,各由何处入,又各由何处出。应能从此三家文字‚想见其为人‛o 应使韩、欧、王三家 之精神笑貌、意兴情趣,历历如在目前。虽在我口里说不出,却要在我心里深深确有此想象。又如读 晚明三大儒著作,也须从其著作透过去了解其为人。于此三家之面目精神各不同处,须能活泼如呈现 在我目前。当知学术有血脉,人物有个性,一家是一家,一人是一人。若不能明白分辨出,即证对彼 无所知。学问到此境界,始能与古人神交于千载之上。否则交臂失之,当面不相识,只听人闲说话, 哪里是学问! 我们的先一步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此即上面所讲‚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之一 项。现在所讲则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之一步。此 一步工夫较难,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诸位当知,一本书之背后,有此一个人。一门学问之背后, 有此一位专门名家之学者。学问倘至此步,始可谓懂得了做学问。到此已是‚升堂‛境界,已能神交古 人,恰如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那是何等的欢乐愉快呀!上述第一步是 ‚从师治学‛,现在第二步是‚升堂‛了,乃是‚从学得师‛。如此,才能说有了师承,才不是跟着前人走, 而是与前人同道而行。诸位今日一心只是要创造,却不在想从师受学,从学得师。也不是要与人同道, 只是想前无古人,别创一格。如此用心,则决非所谓学问之道。 (摘编自钱穆《关于学问的智慧与功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学问,既要研究学问,又要研究做学问的人,如果对做学问的人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心 灵上的对接,便不是真学问。 B.“把臂人林”是说阅读他人学问之书,犹如面对写书人,真切感受其人。唯其如此,方能领 略其掌问的真谛。 C.单纯阅读书籍只会获得一堆材料,增加一些见识,难以让自己与他人的学问融汇,因此做学 问时阅读的作用并不大。 D.作者认为如果治学者不关注做学问的人,就会对古人的血脉精神了解不足,缺乏内在精神上 的传递与交流。 【答案】C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 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 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C 强拉因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以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的比较为例,证明做学问的人在智慧、境界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 会造成其所做学问的差异。 B.“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作者如此言说的目的是要启示读者重视“把臂人林”精神 的践行,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 C.欧阳修、王安石都学习韩愈,但三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作者以此例意在证明讲学 问既讲源流承接,也应研究做学问人的不同。 D.做学问达到“升堂”境界,就像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作者以 此来阐释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 【答案】D 【解析】理据关系表达不准确。要说明的不是“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而是一个人真正 有了学问之后的精神愉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有血脉,不单指学问的相连相成,也指人与人精神上意气相投,阅读古人治学之著作, 要真切感受治学者的面目精神。 B.所谓“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就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要想有此工夫, 则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 C.做学问到达“从学得师”这一步,便能与古人神交,有了师承,与前人同道而行。这也是做 学问需要追求的境界。 D.在学术传统上无知识,就忙着找材料,一心要创造,要出锋头,只想显示个性,不想从师, 作者认为这绝非做学问之道。 【答案】B 【解析】根据原文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的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这一步,而 不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这一步。 2.(17 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的演变发展历程曲折,其经历几个世纪,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词最初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词的产生最初源于燕乐,其作为一种与燕乐相配合的唱词,在晚唐 五代以后才被人们简称为“曲子词”。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以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忆江南》 都属于最早的文人词作,它们标志着词体形成的萌芽状态。这些唐代诗人在词中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曲 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优良传统,不仅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而且其沉郁雄放的词风对后 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唐代的这些文人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至宋初,在题材与语言风格上,大体已经形成定局。尤其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词的内容、 体制、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柳永不仅发 展了长调的体制,而且还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同时,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 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加上北宋词人懂得音律的更多,不仅自己能调 曲,而且尤善作词,因此词调大盛。这一时期,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北宋中期以后,苏轼首先举起改革旗帜,开创了豪放一派,不仅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扩 展了词的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并提高了词的意境。在这之前,宋词依然流连于写作男 情女爱与离愁别恨,而苏轼词的出现开始在词中强烈表现个人的建功立业愿望和明确的爱国主题,其 词风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精神与气概,并且苏轼敢于 “以诗入词”,不仅突破了词在音律方面过 于严格的束缚,而且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这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词发展到南渡时期,其主要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陈与义等。由于时代的巨变, 这些词人都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他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这些 都影响到了他们的词作、词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其词作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情感更显得沉郁 忧愤。他们的词作大多表现出记忆中民族昌盛景象与眼前耻辱地位的对比,昔日享乐生活与眼前窘迫 情状的对比,全社会收复失地的激情呼声与朝廷孱弱懦怯的对比等,因此这些词主要表现出了南渡战 乱时期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尤其是李清照的词,更是确立了宋词词体 独立的文学地位。她自成一家,独创易安体,词风朴素清新,手法细腻完美,并且雅俗兼用,达到了 形式和内容上的和谐统一。因此,她被誉为婉约之宗,她的创作不仅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 内容,树立了榜样,更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词至南宋前期,开始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词坛更是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这一时期 的主要代表词人是辛弃疾、陆游、姜夔等人。他们继承并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派,使得词的内容越 发博大精深,风格更为浑厚雄健,因此把宋词的创作推向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词人当属辛弃疾, 他不仅继承了苏轼的革新精神,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内涵,把词推向了更高的阶段,并且他创新式地以 散文化的笔调写词,并且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尤其是他创作的词风雄壮 慷慨,意境阔大,表现出了词人坚定不移的爱国思想。 词发展到南宋后期,由于时代的原因、文人地位的变化等,因此开始走向衰落。继而被元曲、 元杂剧等取而代之。 比如南宋灭亡以后,元政府的文化政策决定了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倍受歧视,他们变得“门第 卑微”“职位不振”,这些促使当时写词的文人开始从事戏曲活动。加上进入元代以后,只有宋的一 批遗民还在写词,比如张炎、王沂孙、周密等,但他们的影响毕竟有限,因此,宋词开始日渐衰微, 并由元代活泼口语化的、受民众欢迎的新的文学样式——曲所代替了。 宋词从唐、五代、北宋初年的诞生期,到北宋中叶到南渡的发展期,再到南宋前期的繁荣期,直 至南宋后期的衰微期,其演变发展过程可谓曲折而丰富。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深受人们喜 爱的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但不可否认的是,宋词在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一 代文学之胜。 (1)下列关于词演变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词源于燕乐,始于唐代,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唐代诗人创作的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 祖”,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萌芽状态。 B.至宋朝初年,词的题材与语言风格大体已定型;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宋词也作为新 的文学样式、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得到快速的发展。 C.南渡时期,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使词作、词风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 确立了宋词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D.南宋前期,宋词进入繁荣期。这一时期,词坛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词人以文为词,进一步 扩大了词的内涵,把词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白居易等唐代诗人创作的词继承并发扬了民间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传统,增加 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B.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采摘民间曲调人词,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 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C.李清照、陈与义等亲身经历了时代巨变,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词作内容 转而贴近现实生活,情感更显得沉郁忧愤。 D.辛弃疾创新式地以散文化的笔调写词,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词 风雄壮慷慨,意境阔大,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 的差别。题中 C 项错误,原文为“其词作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中期,宋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的原因,一是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集中,二是当时词 人的音乐素养有了整体的提升,可以自己调曲作词。 B.苏轼词的出现,是词的题材与风格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词的文学地位提高及发 展方向改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C.南宁前期,宋词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与苏轼的豪放词相比,辛弃疾、陆游等人的一些 词内容更加博大精深,风格更加浑厚雄健。 D.元代汉族知识分子备受歧视,一些词作者为生活所迫开始从事戏曲活动。随着词人数量减少、 影响变小,宋词日渐衰微并被元曲取代。 【答案】D 3.(17 届广东省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艺术在汉代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且汉代艺术可算是中国本位的艺术,其作品正所谓大块文 章,风格宏伟,作法简朴。最近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其中有一幅是一个人以树枝戏猴,姿态极 其自然生动,可见当时的中国艺术已能充分发挥自然主义的精神。不过从后汉到唐代,约有六百余年, 中国艺术受了印度的影响,尤其是佛像画,大多感染了印度的作风,已看不出汉画的精神。这时的题 材也较偏重于理想的宗教画和人物的故事画,甚少对自然的兴感。直到大诗人王维出世,才建立了新 的中国画派,作法以水墨为主,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成为后世文人画的鼻祖,也完全摆脱了 印度作风的束縛。 中国自然主义的绘画,从质和量来看,都可以占世界的第一把交椅。这把交椅差不多一直维持到 19 世纪,欧洲才产生了几位伟大的风景画家,能够把风雨晴晦、朝雾晚霞表现得非常完美。过去中 国所能做到的,他们已能用另一种面目来完成;而我们自己,倒反而贪恋着前人的成就,逐渐消失了 对自然的兴感和清新独创精神! 可是中国的花鸟画,在世界艺术的园地里还是一株特别甜美的果树。也许因为中国得天独厚,有 坚劲而纯洁的梅花,飘逸的兰草,幽秀的水仙,这些在世界上都要算奇花异卉,为他国所无;而又确 实能表现中国艺人的独特品性、民族的特殊精神。因此中国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花鸟画家,如宋徽宗、 徐熙、黄筌、崔白、赵昌、滕昌祐等,作品均美丽无匹,直到现在全世界还没有他们的敌手。 我国的绘画从汉代兴起,隋唐以后却渐渐衰落,这原因是自从王维成为文人画的偶像以后,许多 山水画家都过分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神韵,而忘记了基本的造型。结果画中的景物成为不合理的东西, 毫无新鲜感觉的东西;却用气韵来做护身符,以掩饰其缺点。理论更弄得玄而又玄,连画家自己也莫 名其妙,如此焉得不日趋贫弱! 到了南宋时期,高宗在杭州建都,太湖附近成为中国绘画的核心。元初文人画发展到最高峰,但 已丧失了庄严宏伟的气象。到董其昌时,由于他多才多艺,收藏又丰,成为当时文人画的中坚。但他 每幅画都是仿前人,一笔一点,都是仿某某笔;其本意或系谦虚,一面表示师古不敢独创,一面表示 不敢掠人之美。不过此风一开,大家都模仿古人,仿係不模古就不是高贵的作品,独创性消失净尽。 尤其是《芥子园画谱》,害人不或:要画山水,谱上有山水;要画花鸟,谱上有花鸟;要仿某某笔, 它有某某笔的样本;大家都可以依样画訪芦,谁也不要再用自己的观察能力,结果每况愈下,毫无生 气了! 过去我们先人的题材是宇宙万物,是切身景象,而且有了那样光辉的成就,我们后世子孙也该走 这条路,不要离开现实,不要钻牛角尖自欺欺人,庶几可以产生伟大的作品,争回这世界美术的宝座! (摘编自《中国画的艺术》,徐悲鸿著,马小起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艺术堪称中国本位的艺术,其作品风格宏伟而作法简朴,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可谓大块 文章。 B.从后汉开始,中国艺术受了印度的影响,绘画题材偏重于理想的宗教画和人物故事画,甚少 对自然的兴感。 C.王维开创了以水墨作法为主,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神韵的文人画派,使中国绘画从印度作风的 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 D.四川出土的汉代石刻画证明了自然主义精神早在汉代艺术中就已得到充分发挥,但其后因外 来因素影响,汉画的精神一度在大部分佛像画中消失殆尽。 【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 19 世纪欧洲几位不逊于中国的风景画家的诞生及中国画家对自然的兴感和清新独创精神 的逐渐消失,中国自然主义绘画失去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B.中国的花鸟画在世界艺术园地里独具风采,宋徽宗、徐熙等许多名家的花鸟画美丽无匹,全 世界至今没人能超越。 C.兴起于汉代的中国绘画从隋唐以后渐渐衰落,与绘画理论被弄得玄而又玄,连画家自己也莫 名其妙有关。 D.《芥子园画谱》几乎包罗了山水花鸟的题材与笔法,但却导致画者因依样画葫芦而失去观察 能力,实在害人不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D 项“导致画者因依样画葫芦而失去观察能力”曲解原文意思。原文说“谁也不要再用自 己的观察能力”是说画者不必运用观察能力去观察生活,观察山水花鸟,并无“失去观察能力” 之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人画始创于唐代,元初发展到最高峰,到董其昌时代,仿古之风盛行,文人画逐渐丧 失了独创性而变得毫无生气。 B.王维及董其昌都以其独特的画技引得时人纷纷效仿,这既推进了文人画的发展,但也都产生 了负面的影响。 C.隋唐以后,许多山水画家过分注重意境和神韵,以气韵做护身符来掩饰其作品的缺点,故其 画中的景物既不合理又毫无新鲜感。 D.我国古代绘画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是先人们以宇宙万物、切身景象为题材, 不脱离现实,不钻牛角尖自欺欺人。 【答案】C 4.(17 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四次质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人合一”的观念被广泛认为是中华思想的主体观念。这一思想最早由庄子阐述出来:“人与 天一也。”后来被董仲舒进一步发展:“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到现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多被 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存的。这固然是正确的,然而当我们逆着思想之流向源头追溯, 就会发现在古人那里,天与人不仅是合一的关系,更是即一的关系。 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先民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形成初步的天人即一观。一方面,先民对于自然的恩 赐物尽其用。许多出土文物表明,先民在衣食住行方面运用自然赐予的事物制作工具、服饰来改造自 身环境,这些是先民对于自然事物为我所用的一面。另一方面,先民对于天地的恩德感激不尽。比如 大汶口文化中的陶尊上刻有人们长跪拜日的形象等。这就是“与天地合其德”的原始表现,德即 “惠”,将自然的恩惠为我所用并回馈自然,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不只是使用,还提供补给,这样 有来有往,表现出先民视自然与其本身为一的观念。 如果说先民是本能地与天地合德,那么伏羲画八卦、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辞、孔子作“十翼”, 则是利用人类理性将天人即一的观念层层推演出来。伏羲洞察到人与天地同出一源,于是用三画将 “天地人”纳于一个卦象之中,意在表明三者本是一体不二。“三才”各有其位,“天生之,地养之, 人成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虽然作用不同,但是发挥作用的还是一个本体,而且各自之间交易变 换、生生不息、紧密相连,反映出一体本然的作用。文王系卦辞,将“三才”共同的德性以文字表达 出来。如“乾,元亨利贞”,在天表示阳气由地而升至天,在人表现为由沉睡而清醒、精力充沛、振 作勤奋,在地表现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周公又将卦象每一爻内在变动的悔吝吉凶用爻辞表达出来, 意在告诫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为人处世,吉凶在己。如乾卦上九爻“亢龙有悔”,因为阳气已经完全 发出,再高亢不止就会后劲不足、转阳为阴,在人事上如果身居高位而不知道有所退让,必然会有悔 恨。孔子作“十翼”感叹天地道德、人参天地,而旨在功诫“君子”重视“进德修业”“反身修 德”“自昭明德”,表达出人道仁义可以转恶为善、化凶为古、与天地同功的宏大气象,古人洞察天 地万物的赜隐几微,由天文回归人文,将人性与天道本一的真相和盘托出,是以《周易》蕴藏着深刻 的天人即一观。 后人在观测天文方面不断推演天人之间的联系,为天人即一观提供大量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在天 人即一的观念下,中国古人将世界万物看作一体,将自己的生命与家国天下紧密联系,以自我修身为 贯通天地的起点和归宿。 (摘编自秦芳《试论天人即一观下的乾道坤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由庄子阐述出来,后经汉代董仲舒进一步发展的“天人合一”观念,被广泛认为是中华 传统文化的主体观念。 B.中国先民在原始社会形成的天人即一观指的是他们对于自然的恩赐物尽其用,对于天地的恩 德感激不尽。 C.与先民不同,伏羲画八卦,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辞,孔子作“十翼”,他们层层推演的天 人即一观都是符合人类理性的。 D.周公为了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顺应自然规律,吉凶在己,便将卦象每一爻内在变动着的悔吝 吉凶用爻辞表达出来。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人即一的观念是中国先民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形成的,先民们对于自然形成了依赖和尊崇的 心理。 B.从许多出土文物可以得知,中国先民学会用自然事物制作工具、服饰来改造自身环境,这体 现先民利用自然事物的一面。 C.伏羲八卦中将“三才”纳入一个卦象中,表明三者本是一体的,文王在卦辞中又用文字表达 其共同德性。 D.后人在观测天文中不断推演天人之间的联系,为汉朝确立的天人即一的观念提供了大世理论 和现实依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D 项,天人即一的观念并非“汉朝确立的”,文中未提到这一观念确立的时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现代的人将“天人合一”的观念理解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固然不错,但 天人之间在古人那里更是“即一”的关系。 B.我国先人认为对待自然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既要使用,还要提供补给,只有有来有往, 才能达到天人即一的境界。 C.大汶口文化中的陶尊上刻着的人们长跪拜日的图画是先民“与天地合其德”的原始表现,是 先民视自然与其本身为一的观念的体现。 D.孔子作“十翼”意在劝告“君子”重视“进德修业”“反身修德”“自昭明德”,认为人道 仁义可转恶为善、化凶为吉,与天地同功。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