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0 KB
  • 2021-06-05 发布

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20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三语文线上模拟考试 ‎(2020.3.14)‎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史诗概念是西方学者根据“荷马史诗”等资料归纳总结的,其要素有三:是长篇巨制、有神话故事、有作者。这样的概念标准适用于西方史诗,对中国汉语史诗却并不适用。19世纪,黑格尔曾在《美学》中断言“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20世纪,中国学者对此观点提出了种种意见,但仍是以西方史诗理论为依据进行探讨解释,均不够准确。‎ 汉语史诗形成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五帝时代,发展于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夏商西周三代,繁荣于中华文明转型的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西方史诗的内涵特征。其一,汉语史诗独立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内部,如虞族内流传的是《韶》乐,夏族内流传的是《九歌》,商族内流传的是《商颂》等,而西方史诗融合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之间,如《荷马史诗》反映了爱琴海周边众多部族的故事。其二,汉语史诗因中华文明的农耕生产、血缘管理等基础原因而在内容上表现为“天体日月崇拜史诗”“山川土地崇拜史诗”“祖先世系崇拜史诗”等类型内容,与西方史诗仅仅表现为“英雄史诗"不同。其三,汉语史诗因中华文明的各种仪式、通神法器而表现为早期的“图”“话”结合到后期的“图”“书”结合的世代传承方式。“图”是永恒不变的史诗主题,“话”与“书”则是不同时期的具体演述。‎ 西方的史诗既可以在宗教场所演述,又可以在民间集体聚会场合演述。中国的汉语史诗,在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只在宗庙社坛中演述,是宗教、政治、伦理的三合一,所表达的是血缘族群共同的集体意识。也正因为如此,原始时代的神话思维、原始意象在中国的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一直延续保存下来,并通过在宗庙现场的演述实践而发扬光大。而西方氏族社会的神话思维、原始意象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便不再延续。由于在宗庙里演述,包含宗教、政治、伦理等内容,所以汉语史诗又称“颂诗”“雅诗”。此外,据甲骨文、青铜铭文可知,汉语史诗还被称为“祝”“典”“册”“史册”“作册”“再册”等。总之,汉语史诗在内涵、外延、称谓、特征等方面都与西方史诗有很大不同。‎ - 28 -‎ 古希腊轴心文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代表原始神话思维的史诗被代表理性思维的哲学所取代。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三卷表示,要把荷马等诗人驱连出他的《理想国》。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指出,这是因为“柏拉图处在希腊文化由文艺高峰转向哲学高峰的时代”。而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农耕生产、血缘管理长期延续发展,宗教、政治、伦理三合一传统有很强的惯性力量,神话恩维、原始意象仍有深刻影响,因而史诗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繁盛;另一方面,社会开始转型,理性思维张扬,宗教、政治伦理逐渐分离,出现了诸子争鸣、百花齐放的哲学繁荣景象。‎ 从五帝文明起源到夏商西周文明早期,血缘部族内独立发展的汉语史诗,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融合转化,创新形成汉语新史诗、颂诗。这些汉语新史诗、颂诗,既继承了以往2500多年史诗的原始意象、集体意识等,又发展了理性精神、个体意识、哲学思维。汉语新史诗、颂诗这两方面的融合,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其后2500多年间中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今天,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科学借鉴西方史诗理论,概括汉语史诗概念、术语,构建中国特色汉语史诗理论体系。‎ ‎(摘编自江林昌《建构中国特色汉语史诗理论体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诗”这一概念源于“荷马史诗”,包括三个要索,但其标准并不适用于中国汉语史诗。‎ B. 对于黑格尔中国人“没有民族史诗”观点,中国学者虽持反对意见,但立论依据不正确。‎ C. 汉语史诗与中华文明密不可分,在内涵外延、称谓、特征等方面与西方史诗相去甚远。‎ D. 西方史诗可以在宗教场所和民间集体聚会场合演述,而汉语史诗只能在宗庙社坛中演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文化比较的视角阐述汉语史诗与西方史诗的不同,澄清了对汉语史诗的错误认识。‎ B. 文章在论述汉语史诗的三个内涵特征时,除了与西方史诗进行对比外,还运用了例证法。‎ C. 文章引述柏拉图和朱光潜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古希腊轴心文明是西方史诗的高峰时期。‎ D. 文章末段归纳了汉语史诗发展史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影响,指出如何对待汉语史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语史诗独立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内部,内容多样;而西方史诗融合发展于氏族部族血缘之间,内容单一。‎ B. 汉语史诗的“颂诗”“雅诗”“祝”“典”等称谓包含了宗教政治、伦理等内容,体现了其在宗庙里演述的特点。‎ C.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转型时期,在此期间,不仅史诗发展繁盛,而且哲学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D.‎ - 28 -‎ ‎ 汉语史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促进了其后中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问题。‎ A项,说法绝对,“‘史诗’这一概念源于‘荷马史诗’”错误。文中说“史诗概念是西方学者根据‘荷马史诗’等资料归纳总结的”,而不仅仅是“荷马史诗”。该项错误。‎ B项,曲解文意,“中国学者虽持反对意见”错误。原文是“中国学者对此观点提出了种种意见”,而并不是“反对意见”。该项错误。‎ C项,正确。‎ D项,曲解文意,“汉语史诗只能在宗庙社坛中演述”错误。原文说汉语史诗“在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只在宗庙社坛中演述”,选项缺少了修饰语“在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该项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C项,“有力地论证了古希腊轴心文明是西方史诗的高峰时期”错误。依据“古希腊轴心文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代表原始神话思维的史诗被代表理性思维的哲学所取代。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三卷表示,要把荷马等诗人驱连出他的《理想国》。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指出,这是因为‘柏拉图处在希腊文化由文艺高峰转向哲学高峰的时代’”可知,文章引述柏拉图和朱光潜的观点,是为了论证“古希腊轴心文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代表原始神话思维的史诗被代表理性思维的哲学所取代”。‎ 故选C。‎ ‎3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D项,“汉语史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促进了其后中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说法均错误。根据原文,“汉语新 史诗、颂诗这两方面的融合,体现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等价值观念”,并非“汉语史诗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依据“这些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发展繁荣”,并非“促进了……发展荣”。‎ 故选D。‎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提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 - 28 -‎ ‎ 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 28 -‎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 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 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 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 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 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仅仅在技术上,而且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 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 - 28 -‎ ‎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骛;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6. 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答案】4. A 5. C ‎ ‎6. (1)问题:①技术上有差距。②缺乏工匠精神,心态、思维模式、文化和环境上有差距,整个制造业比较浮躁。③深层结构不合理,创新力不足。④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2)对策: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①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②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③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本题中A项“这些企业”的说法不准确,文中说“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所以并不是“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的能力。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错误,选项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三段是“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而非“生产一个圆珠笔”;故选C。‎ ‎【6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本题中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作答本题关键在于从文中找出对应的信息:材料二第二段“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材料三第二段“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材料三第三段“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根据这些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问题有①技术上有差距。②缺乏工匠精神,心态、思维模式、文化和环境上有差距,整个制造业比较浮躁。③深层结构不合理,创新力不足。④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而对于发展对策,根据文本“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可以概括出对策①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根据文本“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可以概括出对策②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根据文本“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可以概括出对策③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 - 28 -‎ ‎,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白天,空气中弥漫着窒息的味道,日光榨干了鲜花的最后一抹微笑,皮靴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下一秒,身体就会瘫进柔软的地面……‎ 到傍晚才有了些许生机。‎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伏尔加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 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他说。‎ ‎“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怎么好?”少女不懂。‎ - 28 -‎ ‎“它多大啊!”‎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太阳落下去了。”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来。”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 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 ‎“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 28 -‎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 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 ‎“十年了。怎么?”‎ ‎“没什么……”‎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肖像,聊聊数语,生动形象凸显了生命的沧桑与辛劳,在落日的背景下,颇有画意美感。‎ B. 行文中采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境况,用意主要在于巧妙地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C. 文尾少女听说老人逝世的消息悲痛地哭泣,她十分痛惜没有能够把老人的肖像画完。最后巧用夸张修辞手法,刻画出少女心理微妙的变化,丰富了作品的主旨。‎ D. 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平中见奇。例如“老人总凝望太阳”,“刻满皱纹的脸”“那棵盘根错节的老树”等一些看似平淡的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8. 文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文学文本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分别从历史政治意蕴、伦理道德意蕴以及最重要的生命意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28 -‎ ‎【答案】7. C 8. ①描写太阳落山的情状,烘托老人垂暮的苍凉;②描写老人欣赏赞美太阳,表现老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以及坚强、乐观的品格;③描写老人平静从容地看落日,表现其内心的淡定从容;④描写少女对日升日落的思考,表现她对艺术和人生的迷茫,与文尾女孩的“长大”形成呼应,突出老人对她的影响和震撼。 ‎ ‎9. ①历史政治意蕴:写老人不幸的身世,控诉战争给人民精神造成的创伤。②伦理道德意蕴:写老人孤单寂寞的遭遇,针砭亲情的淡薄。③生命意蕴:老人的一生总的看来是平凡的,但其中蕴含着人生中莫大的痛苦和挫折。这位从容安详地看落日、乐观平和待生活的老人能以平常心面对不平常的遭际,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常。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坚强和乐观。‎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项,“她十分痛惜没有能够把老人的肖像画完。最后巧用夸张修辞手法”有误,“没有画完”这一说法,依据不足;最后“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这应是运用心理描写,没有夸张手法的运用。‎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题干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从情节、人物形象、主旨等多方面去考虑。题干问的是“文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要思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然后通读全文找到有关“太阳”的文段,并思考这些文段与涉及的人物的关系。这是考查物象的作用,且题干中明确指向“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哪些”,说明作用不止一点。文中直接对“太阳”的描写有四处,如“描写太阳落山”,很容易联想到老人垂暮的苍凉;老人欣赏赞美太阳,当然表现老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以及坚强、乐观的品格等等。‎ ‎【9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主题的含义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去思考。题干要求“文学文本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分别从历史政治意蕴、伦理道德意蕴以及最重要的生命意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小说的主题也可切分出不同的小角度,除了人物形象(不同人物、同一人物的命运变化)、情节等常规角度外,还有:①文本背景角度,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②现实角度,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解答本题,先明确探究的方向,是小说的主题;再通读小说,明确主题“赞美像老人一样的平凡人物的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对亲情淡泊的现实的不满”,答题时,还要特别注意老人与少女对话中关于老人儿子死于战争的暗示,体会出“表达对给人民造成精神创伤的战争的控诉”的用意等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遭父忧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久之,除右军安成王参军,俄迁兼廷尉。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自此免黜久之,终无恨意。时中书范缜闻其行业而善焉。会缜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撰为《宋略》二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等集寿光殿以观之,时并叹服。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令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选自《梁书·裴子野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B. 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C. 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 28 -‎ D. 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偏孤,指早年丧父或丧母。古人对死很忌讳,故称父母之死为“见背”“弃养”。如《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 国子博士,学官名。始设于晋朝,最初只有一名,此后历代沿袭此官,唐代时,隶属国子监祭酒,共有六名,分掌六学。‎ C. 五鼓,也叫五更或五夜。因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故得名。文中指五鼓时分,即凌晨五点到七点。‎ D. 中表,古代称父系血统的亲属为“内”,称父系血统之外的亲属为“外”。内为中,外为表,合而称之“中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子野恪尽孝道,感动苍生。祖母去世时,他才九岁就悲痛泣血;父亲去世,他离职服丧,每到墓所,哭泣处草木都为他枯萎。‎ B. 裴子野才华横溢,令人叹服。年少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尚书仆射范云、撰写《宋书》沈约甚至高祖,都对其文才赞美有加。‎ C. 裴子野施行德政,以理服人。任诸暨县令时,不施行鞭打刑罚,以理服人,以理息讼;大家都称赞他,全县没有诉讼事件。‎ D. 裴子野自守操行,舍家济人。家里没有住房,借用官地二亩修建茅屋得以栖身;妻子儿女常挨饿受冻,所得俸禄分给贫困的亲戚。‎ ‎13. 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 ‎(2)俄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 ‎【答案】10. B 11. C 12. B ‎ ‎13. (1)当时廷尉三官共同签署判决文书,裴子野曾不在场,同僚就签署了他的名字,上奏后皇帝不同意,子野因受牵连获罪被免官。‎ ‎(2)不久皇帝又命令裴子野写文书晓谕魏国宰相元叉,当天夜里接到命令,裴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 ‎【解析】‎ ‎【10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来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子野写文章的特点和他人对子野文章的态度。“速”与“典”,是子野写文章的两个特点,不能断开,排除CD,“古”是动词“法”的宾语,故中间不能断句,排除A,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C项,“凌晨五点到七点”错,“五鼓”指凌晨3点到5点。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B项,“都对其文才赞美有加”以偏概全,据原文“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可知范云是赞美子野的品行,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通:共同,一起;尝:曾经;辄:于是,就;署:签署;坐:受牵连;(2)俄:不久;敕:(皇帝)命令;喻:使……知晓,明白;旦:天明;方:才;未之为:宾语前置句,没有写这篇文章。‎ ‎【点睛】翻译句子之前,应先明确翻译的要求,即信达雅。然后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有无特殊句式,有无专有名词(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没有姓,易被当做实词翻译),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通假等现象,理解大意,最后逐字进行对译。‎ - 28 -‎ ‎【译文】裴子野,宇凡原,河东郡闻喜县人。于野刚生下来母亲就去世了,被祖母抚养。他九岁时,祖母去世,他悲痛泣血,家人感到诧异。年轻时好学,擅长写文章。子野出仕后,做了齐武陵王封国的左常侍,因父丧离职。他守丧时充分尽到了礼节,每次到墓地,他哭泣的地方连草木都为之枯萎了。天监初年,尚书仆射范云很欣赏子野的品行,要上表向皇帝启奏,恰逢范云死了,没有结果。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裴子野被授以右军安成王参军,随即迁任缣廷尉正。当时,刑事判决文书是由三方官员共同签署,有一次裴子野不在,同僚就署上他的名字,奏章没有批准,裴子野受牵连被免职。自此被罢免很久,始终没有遗憾之意。当时中书范缜与裴子野没有交往,听闻他的品行业迹也褒扬他。恰逢范缜升迁为国子博士,(范缜)立即上表推让裴子野。有关部门认为从裴子野的资历来看,他不符合按惯例提升的条件,没有通过。出任诸暨县令,在县任时不实行鞭罚,百姓有争执时,向他们明示道理,百姓称赞,全境无诉讼事件。到了齐永明末年,沈约所撰写的《宋书》已经流行,子野将自己所撰写的删改为《宋略》二十卷,他的叙事坪论有很多好的地方,沈约见了,感叹说:“我比不上他啊!” 普通七年,王师北伐,皇帝命令子野写讨伐魏国的辙文,子野接受了诏书立刻就写好了。高祖因为这件事关系重大,就召来了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等人一起看文章,当时所有人都很叹服。不久皇帝又命令子野写文书让魏国宰相元叉明白自己的意思,当天夜里接到命令,子野认为可以等到天亮后再回奏,就没有写这篇文书。等到五更,皇帝下令催促,让子野开始写檄文并赶快交上去,子野慢慢起床拿起笔,拂晓就写好了。上奏后,高祖十分赞赏他。从此,凡是各种命令檄文,都叫子野起草。子野写文章典雅而迅速,不崇尚华丽的词藻,他的作品多仿效古人,和现在的文章体例不同。刚开始有人指责,到了后来都完全看重他了。裴子野在皇宫任职十多年,静沉缄默,洁身自爱,不曾有什么要求,母亲家与父亲家亲戚贫困,就把所得俸禄全分给他们。没有住宅,借用官地二亩,盖草屋数间。妻子儿女经常受饥寒,而他只以教诲为本,子侄敬畏他,像侍奉父亲一样。晚年深信佛教,严守教规,终身只吃麦蔬素食。中大通二年,在官任上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友人至 严嵩 下马柴门日已曛, 灯前悲喜话同群。‎ 空江岁晚无来客,远道情深独见君。‎ 瓦瓮细倾山郭酒,藜床閒卧石堂云。‎ 莫言古调秪自爱,且诵新篇慰我闻。‎ ‎[注]严嵩:字惟中,明朝权臣。他在飞黄腾达之前,曾在故乡的钤山隐居读书七年。‎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交代友人到来已是黄昏时分,“悲喜”揭示出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复杂心情。‎ B. 时已岁暮,江中来往船只稀少,而友人不辞路途遥远前来看望,足见友情之深。‎ - 28 -‎ C. 颈联描写见面后情形:把酒话旧,卧床闲聊。“细倾”表明饮酒之多,时间之长。‎ D. 尾联改用对话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在为友人朗诗新作诗篇的情景,情趣盎然。‎ ‎15. 有人说,本诗带有“山林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从遣词用语看 ,诗中写住处用“柴门”,写饮酒用“瓦瓮”和“山郭酒”,写闲卧则有“藜床”和“石堂云”,突出了山林生活的环境气氛;从情感表达看,诗人以简陋的生活条件衬托出朋友间淳厚朴素的情谊,渲染出山林隐居生活特有的情趣。‎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D项,“诗人在为友人朗诗新作诗篇的情景”不正确。“且诵新篇慰我闻”是诗人要友人把新创作的诗朗诵给自己听。‎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风格能力。应对这类试题,首先要判断风格,然后结合诗歌用语,诗歌包含的意象、营造的意境,诗歌的情感来加以分析说明。‎ 本题已经明确了诗歌的艺术风格,即“山林气”,所以只需要结合诗歌的用语、意象意境、情感等对其进行分析即可。‎ 情感方面:本诗诗人隐居钤山,某一天的黄昏时分,朋友远道探望。久别重逢,二人把酒闲卧、畅叙同群、诵诗慰情。“山林气”体现在朋友间醇厚朴素的情谊中。‎ 意象、意境方面:诗中写到“柴门”“瓦瓮”“山郭酒”“藜床”,营造了自然幽静、恬淡闲适的意境,带有“山林气”。‎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28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比喻论证,得出了“用心躁”的结论。‎ ‎(2)秦统治者对珍宝搜刮净尽却糟蹋浪费的行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了质问。‎ ‎(3)《马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千里马被埋没终身的现状。‎ ‎【答案】 (1). 蟹六跪而二螯 (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 奈何取之尽锱铢 (4). 用之如泥沙 (5).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6). 骈死于槽枥之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螯”“鳝”“锱铢”“骈”“槽枥”。‎ ‎【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一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扯,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 28 -‎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于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有钱能使鬼推磨。”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翻译完成之后,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B. 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C. 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D. 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引用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B.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C.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 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女高音歌唱家张鹤将在天津音乐厅举办“永恒的记忆——‘美丽中国,青春之歌’公益音乐会”。‎ B.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 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D. 社会上总有一些“聪明”的人铤而走险,以传销的形势贩卖鸡汤课程,轻轻松松就能骗得你倾家荡产。‎ ‎【答案】17. D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 28 -‎ 首先来看一下画横线的句子的病因在什么地方。“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原句的病因有两个:一是语序不当,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在主语之前,从而排除BC两项;二是句式杂糅,“原因是……”和“……造成的”是两套句子结构,原句可删掉其后的“造成的”,从而排除A。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引用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诗歌引用是否得到,重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去分析和把握。括号前面的语句是“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是说明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不能挽留住的意思。‎ ‎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朱熹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意思是那时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不要辜负这大好时光。‎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由时光的流逝,自然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这样,诗意自然而然地转到对光阴的珍惜。‎ 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时间飞逝之感,不能留住的意思,更符合文意。‎ 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是要对各标点符号表示的作用要清楚地了解,二是要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具体而言:(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确的书写位置;(3)注意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规范。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首先要判断文章中的引号的作用,“杀时间”在文中是表示特定称谓,即消磨时间,浪费光阴。‎ C项,“子曰诗云”中的引号也表示特定称谓,即过去读过的书本,这与例句用法相同。‎ A项,“永恒的记忆——‘美丽中国,青春之歌’公益音乐会”表示活动名称;‎ B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句中表示引用名言。‎ - 28 -‎ D项,“聪明”表示反语,即褒词贬用,说反话。‎ 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香港近期暴力行为不断升级,激进暴力分子不断蓄意制造暴力事件,令所有关爱香港的人痛心不已。任何文明和法治社会都不会容忍暴力横行。我们看到,整个事件蔓延过程中,作为__________,香港警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针对香港社会的和平游行集会,特区警方一直依法批准并提供必要的协助。然而,__________,每每突破法治底线,使用有毒有害液体、粉末袭击警察,甚至咬断警察手指,其行径之残忍令人发指。香港警队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令人敬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香港的繁荣稳定,__________,更事关国家的主权、安全,事关“一国两制”的前途命运。中央政府坚定地支持香港警方、有关部门和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违法行为,追究暴力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答案】 (1). (1)社会秩序守护者 (2). (2)激进暴力分子以和平游行作掩护 (3). (3)不但事关700多万香港市民的福祉 ‎【解析】‎ - 28 -‎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一处,结合“香港警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特区警方”“香港警队”等分析可知,主要讲警察的职责,可以填入“社会秩序的守护者”。第二处,结合“针对香港社会的和平游行集会”“每每突破法治底线,使用有毒有害液体、粉末袭击警察,甚至咬断警察手指,其行径之残忍令人发指”分析,主要讲激进暴力分子以和平游行作掩护。第三处,结合“更事关国家的主权、安全,事关‘一国两制’的前途命运”分析,需要用关联词“不但……更……”,可以填入不但事关香港人的幸福等。‎ ‎21.根据下面房产公司客服与客户的通话记录,整理一则公司的“事务记录”,便于体现客服的工作效果和客户跟踪情况,不超过50个字。‎ ‎——“喂,您好!请问是58房产吗?我想询问一下贵公司现售房源情况。”‎ ‎——“是的。请问先生贵姓?您需要什么规格的房子?”‎ ‎——“我姓钱。想了解一下贵公司不久前推出的经济适用房。”‎ ‎——“好的。我们公司的经济适用房有三种规格,分别为35平米、55平米和70平米。不知钱先生想要哪种规格的房子?”‎ ‎——“不好意思,我现在还没法确定。打算先到现场看看再说。”‎ ‎——“好的。欢迎您来看房。几种规格的房子都有样板房。”‎ ‎——“谢谢。那一般什么时候过去看房比较合适?售楼处双休日也营业吗?”‎ ‎——“双休日和节假日我们售楼处也安排工作人员正常上班的。只要是白天规定工作时间,您什么时候过来都行。”‎ ‎——“好,谢谢。我安排一下,打算尽早过去看看。到时候再跟你们电话联系吧。”‎ ‎——“好的。谢谢。恭候您的光临。”‎ 放下电话,客服工作人员看了看时间:15点1O分。‎ 事务记录: ‎ ‎【答案】15点左右有位钱先生来电咨询经济适用房和售楼处上班情况,所问内容已全部告知。顾客表示会再次电话联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以及压缩概括语段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审清题意,按要求作答。本题具体为把一则通话记录整理成“事务记录”。事物记录要求有以下信息:时间、称呼、内容、工作效果、客户意愿。本题中的人物是客户钱先生,时间是15点,事件是咨询经济适用房,客服圆满地解答了问题。结果是钱先生愿意再次咨询或联系。由此整合答案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8 -‎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好友全刷拼多多。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纪或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为什么不断刷小视频?因为你在猎奇,你总在等待着,还有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和精力去读一本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某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 尼尔·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全班同学写一则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珍惜精力,为梦拼搏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对于高三阶段的我们来讲,时间则显得更为宝贵。然而,部分同学依然难以抵御抖音等网络小视频的诱惑,在网络上耗费大量时间。时光不容虚度,生命岂可空耗?我们应当珍惜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为梦想而拼搏。为此,我向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 珍惜时光,不断提升自己。‎ 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如果我们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2018年度“感动中国”栏目中所介绍的程开甲院士,在生命历程中不放过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经常挑灯夜读,后来投身大漠,为祖国的崛起提供战略保障。即便已年过六旬,他依然坚持钻研,努力提升自己。“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同学们,身负国家未来与希望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向程老前辈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吗?我们一定要拒绝手机网络的诱惑,珍惜现在的时光,不断提升自己。‎ 静下心来,积蓄成长力量。‎ 尼尔·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 - 28 -‎ 物种。”无数的事例证明,唯有耐下心来负重前行,才能有所成就,不负韶华。同学们,对于尚未真正成熟的我们而言,外面的世界广阔而神秘,我们的心中也充满着好奇。但了解外界的前提是拥有辨别能力,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裹挟。同学们,现在的我们正应该沉下心来,为成长积蓄力量。“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曾有人卧薪尝胆,终功成名遂;曾有人凿壁借光,终金榜题名;曾有人忍辱胯下,终名震一方。‎ 为梦而搏,规划学习时间。‎ 孟子论治国时曾说:“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信息化、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的娱乐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我们若无节制、无目的地耗费生命,浏览这些信息,则无异于慢性自杀。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我们,应当有一种忧患意识。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娱乐方式,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在人生的关键点上打出漂亮的一仗,不要让日后的自己心怀懊悔。明天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梦而搏,为自己而奋斗吧!‎ 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同学们,我倡议大家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摒弃无节制的娱乐。相信我们终有一天会“胸中有丘壑,勒马震山河”。‎ 倡议人:xx ‎ x年x月x日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写作。这道作文题是时评类作文题的变体。阐述当前一个热点现象,从而引发考生的思考。题中材料描述了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正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在不断地刷小视频,刷抖音、刷拼多多、刷头条、微信养生……命题人由果溯因,说明这是猎奇心理在作怪。接着命题人指出刷多了小视频的危害: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材料又引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理论,进一步指出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的危害。这等于说,命题人已经对材料所述刷小视频的怪象设定好了立意方向,要求考生在这个方向上深入反思批判这种现象,否定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考生不可偏离题旨。题目要求写自己关于材料的认识和感想,如果考生能够由个人的成长发展、个人的精神物质需求,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国家、民族的前途未来等,文章就有了高度和深度。另外,题目设置了个“面向全班同学写一则倡议书”的任务,倡议书的对象是“全班同学”,要有交流意识;考生要结合材料内容及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展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既然是倡议,语言就要有一定的鼓动性。‎ 参考立意:‎ - 28 -‎ ‎1、抵制诱惑,提升自己 ‎2、多读书,少刷屏 ‎3、沉迷抖音,谈何风华 ‎4、娱乐要有度,人间有正道 ‎5、娱乐要监管,文化需规范 ‎6、何惧人生无路,只畏心陷娱乐 ‎7、在娱乐洪流中坚守本我 ‎8、关于重拾少年意气的倡议书 ‎9、青年风华正茂时,读书惜时擎壮志 ‎10、拋浮躁娱乐之风,扬静以修身之气 可用素材: ‎ ‎1、一个没有任何娱乐的社会肯定不正常,过分严肃通常意味着刻板、专制与战战兢兢。娱乐是“开心一刻”,由于紧张因而板结的神经得到了松弛。这不仅是休闲,还可能是制造“创新”的机遇。历史证明,某些大师的灵感和天才构思恰恰出现在精神松弛之际。然而,如果娱乐成为精神产品的主流,“娱乐至死”的主张在市场的掩护下席卷所有的传媒,那将造成另一种不正常。事实上,眼花缭乱的娱乐形式无法掩饰内在的单调与贫乏。娱乐垂青的主题显然是逗趣取乐,开颜一笑是娱乐的最高褒奖。汹涌而至的各种喜剧——有趣的或者肤浅的——正在以无可匹敌的优势覆盖娱乐,这里包含了意味深长的动向。‎ ‎2、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 ‎3、很多名篇名著,都是从历史中汲取灵感。远有《三国演义》演绎历史沉思天下大势,近有《故事新编》以古喻今反思社会现象,无论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都可以更好地让历史说话。而以通俗的方式、大众的视角讲“历史故事”,让公众在“悦读”“悦览”中有所悟、有所得,同样有利于传播历史。但是,无论怎样的“历史讲述”,都需要抱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守住一条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能罔顾常识、颠倒黑白,更不能消解价值、解构意义。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才是“再创造”时需有的历史观。“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国难娱乐化、国耻戏谑化,这类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28 -‎ ‎4、的确,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享受生活、讲求娱乐的生活态度被广泛追求和认可。但是,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却如“大水漫灌”式滋长,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上,从快手到直播,“草根”娱乐遍地开花,形式多种多样,内容良莠不齐,热点频出;娱乐圈则更是如此,有内涵深刻、情怀浓厚的文艺片,也不乏粗制滥造、内容低俗的“流量”网剧。现实生活中,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万人集聚“候场”等待升旗仪式,并不是出于爱国情怀,而是为了“凑热闹”:谈恋爱卿卿我我,三五成群斗地主、狼人杀,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只为发个朋友圈或者现场直播,博得他人关注,刷存在感。然而,就在不远处的“闹市”外围,坐在轮椅上的革命老兵,虔心等待的神情,国旗升起时吃力而又铿锵的“起立、敬礼”,庄严而肃穆,才是参加升旗仪式的正确打开方式。‎ ‎5、娱乐本身是一种增添生活乐趣的方式,它可以是一种“调味品”,但不宜当作“主食”。“娱乐至死”并不夸张,过度娱乐化会让人丧失对生活、人性、史实的基本尊重,社会主体的心理也会变得病态扭曲,社会风气愈发肤浅而浮躁,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因此,不分场合、“疯狂”娱乐的风气必须加以矫正,毫无节制的“戏谑”应当被抨击、被批判。主流媒体要坚守正能量,网络平台应加强监管力度,文化创造者得稳住正向“三观”,人民群众需提高对娱乐化生活腐蚀性的警惕心。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娱乐尺度,守住娱乐底线,让娱乐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践行。‎ ‎6、早在20多年前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玆曼就提出了“娱乐至死”的论调。他指出,“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参考结构:‎ 第一部分,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珍惜精力,为梦拼搏的倡议书”。‎ 第二部分,称呼: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亲爱的同学们”。‎ 第三部分,正文: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本次倡议的背景原因和目的。高三阶段,时间尤为宝贵。然而,部分同学依然难以抵御抖音等网络小视频的诱惑,在网络上耗费大量时间。时光不容虚度,生命岂可空耗?我们应当珍惜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为梦想而拼搏。‎ ‎2、本次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1)珍惜时光,不断提升自己;(2)静下心来,积蓄成长力量;(3)为梦而搏,规划学习时间。‎ - 28 -‎ 第四部分,结尾: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我倡议大家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摒弃无节制的娱乐。‎ 第五部分,落款: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点睛】‎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 ‎ - 28 -‎ ‎ ‎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