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00 KB
  • 2021-06-05 发布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六)‎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舞蹈的美学特征 美国音乐史家和舞蹈史家库尔特·萨克斯说:“人类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大事以及部落在求生存中的重大事件构成舞蹈的起因。”他指明了,舞蹈是人们对生存中重大事件的关注和表态的重要形式,在舞蹈的多种形式中表达了人们对于那些事件的观念及情感。‎ 早期人类欢庆节日和喜乐事件时,少不了歌舞,舞蹈使快乐的情绪达到高潮,“实际上是拔高了的简朴生活——这种说法道出了舞蹈固有的全部特征和最完整的定义”。所谓“拔高”就是用舞蹈形式对原生态的生活事实加以创造性的提升和精炼化,一方面是使事实或事件显得更加清晰、突出和鲜明;另一方面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限制的感情迸发岀来,让情感汹涌澎湃,达到火热的或疯狂的状态。‎ 在舞蹈的世界里,个人的激情就像汹涌翻腾的大海中的一小颗水滴,群体的舞蹈才是大海的汹涌翻滚的波浪。群体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舞蹈形式,远远早于个体的独舞。‎ ‎20世纪之前,东方各民族以群体性的环形舞蹈和队列舞蹈为最主要的舞蹈形式;这些舞蹈狂欢的形式表达着部落、氏族和乡镇全体成员共同的激情和愿望。‎ 东方舞蹈积淀着人类舞蹈历史形态的生成过程,具有历史的丰厚性。东方多民族的舞蹈中,保存了人类有历史以来的各种舞蹈形态,展现了人类舞蹈史上主要的、典型的、丰富的形态。东方舞蹈称得上是人类舞蹈博物馆中的“活化石”。‎ - 25 -‎ 传统的东方舞蹈同近代以来的欧洲舞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东方舞蹈同音乐、戏曲、说唱等其他艺术一样到晩近时期才获得了独立的艺术地位。在历史上,东方舞蹈始终冋诗歌音乐、说唱、戏曲、民俗、杂耍等艺术形式搅和在一起,一直处于混合生长的发展状态中。东方音乐、舞蹈、戏曲艺术的混生性特点一方面使东方古代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的传统得以比较完全地保留下来,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东方音乐、舞蹈、戏曲的分化与独立的进程显得迟缓。艺术分化的迟缓是与历史上东方农业社会向来缺乏明确的、细致的社会分工是同步的。东方国家的城市文明及其商业化进程迟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分工和城市商业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门类艺术的独立发展。‎ 东方艺术的混生性不仅造成了后来艺术的繁复性、多样化,而且使各门类艺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甚至可以促成新艺术品种的产生。例如,“跳形象型舞蹈都会进入角色,他们再现人物、动物、鬼怪、神灵时能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变成所再现的动物、鬼怪或神灵。他们的动作必须像所扮演的角色,必须劳动、赠赐或祝福他人”。为了替代这个角色,舞蹈者都采用脸部戴面具的方式来完成替代,“面具舞促进了这种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孕育了观赏性舞蹈的胚胎”。东方民族不同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数不胜数,丰富多彩,与东方艺术的混生性特点是分不开的。东方舞蹈是东方戏曲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和推手。‎ 自古以来,东方舞蹈都同生活息息相关,所表达的情感和生活内容都直接同人的生命、生殖和生活安康紧密联系在一起,东方舞蹈同人们感性的生活需求直接联系在一起,很少有纯精神思想的表现或纯粹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成分。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在少数东方国家的舞蹈中有所改变。‎ ‎(有删改)‎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舞蹈是人们对生存中重大事件关注和表态的重要形式,能够表达人们对事件的观念及情感。‎ B. 人类在欢庆各种节日和喜乐事件时候,常常少不了歌舞,且舞蹈能够使欢乐的情绪达到高潮。‎ C. 20世纪以前,东方民族用群体性的环形舞蹈和队列舞蹈表达全体成员共同的激情和愿望。‎ D. 东方民族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数不胜数、丰富多样,这主要缘于东方艺术的混生性特点。‎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们用舞蹈形式对原生态的生活事实加以创造性的提升和精炼化,因而能拔高许多简朴的生活。‎ B. 舞蹈世界里,群体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舞蹈形式,远早于个体独舞,个体舞蹈寓于群体舞蹈。‎ C. 东方国家的城市文明及商业化进程比西方迟缓,所以各艺术的独立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 25 -‎ D. 东方舞蹈同人们感性的生活需求直接联系,一直没有纯精神思想的表现或纯精神享受的成分。‎ ‎3. 东方艺术的混生给东方舞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方舞蹈艺术的历史,保存了各种舞蹈形态,可谓是“活化石”。‎ B. 获得独立艺术地位方面,东方舞蹈获得独立的时间较迟 C. 东方舞蹈艺术的发展常常孕育诞生新的舞蹈。‎ D. 东方舞蹈是东方戏曲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和推手。‎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人类在欢庆各种节日和喜乐……乐的情绪达到高潮”错误。结合原文“早期人类欢庆节日和喜乐事件时,少不了歌舞,舞蹈使快乐的情绪达到高潮”分析,选项忽视“早期”,属于以偏概全。‎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D项,“一直”错误。结合“东方舞蹈都同生活息息相关,所表达的情感和生活内容都直接同人的生命、生殖和生活安康紧密联系在一起,东方舞蹈同人们感性的生活需求直接联系在一起,很少有纯精神思想的表现或纯粹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享受的成分。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在少数东方国家的舞蹈中有所改变”分析,原文明确说“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在少数东方国家的舞蹈中有所改变”,不是“一直”。‎ 故选D。‎ ‎【3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题干问的是“东方艺术的混生给东方舞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东方舞蹈积淀着人类舞蹈历史形态的生成过程,具有历史的丰厚性。东方多民族的舞蹈中,保存了人类有历史以来的各种舞蹈形态,展现了人类舞蹈史上主要的、典型的、丰富的形态。东方舞蹈称得上是人类舞蹈博物馆中的‘活化石’”“东方舞蹈同音乐、戏曲、说唱等其他艺术一样到晩近时期才获得了独立的艺术地位”“‘面具舞促进了这种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孕育了观赏性舞蹈的胚胎’。东方民族不同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数不胜数,丰富多彩,与东方艺术的混生性特点是分不开的”等分析概括,A项、B项、C项在原文都有依据。D项不是东方艺术的混生给东方舞蹈带来的影响。‎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当消费者权益被侵害,哪怕更占理,也只能通过大闹的方式去解决?“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让人们感受到汽车维权的无奈。这一事件,让一个陌生词汇“PDI”进入了大众视野。“PDI”检测,全称叫“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2017年制定的《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服务指引》规定了新车交付消费者时,应向消费者提供乘用车新车“PDI”检查表,同时还规定了11条必须告知消费者的重大问题情形。但其中也隐含了一个“后门”——如果修复费用未超过5%的问题,则可以不告知消费者。‎ 奔驰车主与奔驰达成和解,不仅退换成功,还获得了其他补偿。有人认为车主其实已经很幸运了,根据汽车三包规定,退换车辆的条件极其严苛——“家用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消费者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责免费更换或退货。”而这辆奔驰车是机油泄漏,按规定,车是不能退的。中消协表示,交付合格产品是经营者的合同义务,三包规定是后合同义务,两者不应混同。一些经营者向消费者交付不合格车辆,却以汽车三包规定为由拒绝承担退货责任或相应赔偿责任,有违法律规定。‎ - 25 -‎ 这一事件中的15000元金融服务费也成为焦点。早在2016年全国消协组织的汽车投诉分析中,就涉及金融服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部分经营者强制消费者在购车时必须在本店购买保险,强制贷款购车的消费者缴纳金融服务费等;汽车经销商规定车主在按揭还贷期间,每年必须在店内续保,否则押金不予退还;宣传零费率车贷,却收取按揭手续费,导致购车纠纷。虽然法律法规明文禁止,但当前汽车销售服务中,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缴纳续保押金或续保保证金等问题较为普遍,有些经销商代办业务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多收上牌费,还不开具发票,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材料二:‎ 图1消费者汽车投诉问题分布 图2 消费者汽车投诉主要售后问题 摘自 《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 材料三:‎ - 25 -‎ 在美国经济学家的研究中,有瑕疵汽车被称为“柠檬”,从表皮很难看出柠檬的质量,而发现变质柠檬时,肯定是在买方将柠檬买回家去、且因已经切开柠檬而无法恢复原状要求重新选换的时候。这与那些有瑕疵的汽车一样,一旦开出店门,就很难说清楚瑕疵是原有还是使用不当,买方只能从表面来判断车况,而卖方对车况却了解更多。为此,美国专门制定了保护汽车消费者的所谓“柠檬法”。现在,“柠檬法”已经被适用于许多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产品如电脑等电器的销售中。按照“柠檬法”的规定,消费者在新车购买之后的特定期限内(百天以上或数万公里,各州期限不尽相同),如果发现重大瑕疵、维修2次难以修复;其他瑕疵、维修4次难以修复;或不论何种瑕疵、30天难以修复,就必须更换新车——以期限来平衡信息不对称。中国的“柠檬法”,应该早日创设。‎ 摘编自《保护汽车消费者正当权益还要靠法》‎ ‎4. 下列关于“柠檬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汽车质量无法简单地从车的表面情况判断,卖方与买方对车况的了解程度是不相等的,“柠檬法”就是为了平衡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制定的。‎ B. 按照“柠檬法”规定,如果消费者在新车购买之后的特定时间内发现汽车有重大瑕疵,维修两次还难以修复,汽车生产者或销售商就必须为消费者更换新车。‎ C. 美国的“柠檬法”是为了保护汽车消费者制定的,它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目前已适用于其他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产品如电脑等电器的销售中。‎ D. 摆脱维权靠嗓门的解决问题方式,还要靠法律,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制定的“柠檬法”,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服务指引》规定的应向消费者提供的“PDI”检查表,规定了11条必须告知消费者的重大问题情形,但其中也隐含了一个“后门”。‎ B. 如果交付的产品不合格,即使产品在规定期限内出现除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之外的问题,销售者也不可以拒绝承担退货责任或相应赔偿责任。‎ C. 2016年全国消协组织的汽车投诉分析就已经关注到了汽车行业存在的金融服务问题,如部分经营者强制消费者在本店购买保险,强制消费者贷款购车以获取金融服务费。‎ D. 据调查,2018年消费者汽车投诉问题种类繁多,涉及售后服务、合同、质量等,而大部分投诉都与经营者不履行三包义务、不履行售后承诺有关。‎ ‎6. 汽车维权难在哪?结合材料分点概括。‎ ‎【答案】4. B 5. B ‎ ‎6. 《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服务指引》有损消费者知情权;汽车三包规定对消费者不利;汽车行业存在乱收费现象(乱收金融服务费);汽车生产者或销售商不守诚信,不履行责任,服务态度差。‎ ‎【解析】‎ ‎【4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下列关于“柠檬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B项,“特定时间内发现汽车有重大瑕疵”错误,原文说的是“特定期限内(百天以上或数万公里,各州期限不尽相同)”。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等。本题A项,“‘PDI’检查表,规定了11条必须告知消费者的重大问题情形”错误,检查表并不包括11条必须告知消费者的重大问题情形,原文说的是“规定了新车交付消费者时,应向消费者提供乘用车新车“PDI”检查表,同时还规定了11条必须告知消费者的重大问题情形”,也就是说应向消费者提供“PDI”检查表“和”11条必须告知消费者的重大问题情形。C项,“强制消费者贷款购车以获取金融服务费”错误,原文说的是“强制贷款购车的消费者缴纳金融服务费”,属于偷换概念。D项,“大部分投诉都与经营者不履行三包义务、不履行售后承诺有关”错误,原文材料二的图表说的是在“消费者汽车投诉主要售后问题”方面是这样。故选B。‎ ‎【6题详解】‎ - 25 -‎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材料、圈出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合概括。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由“2017年制定的《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服务指引》规定了新车交付消费者时,应向消费者提供乘用车新车“PDI”检查表,同时还规定了11条必须告知消费者的重大问题情形。但其中也隐含了一个“后门”——如果修复费用未超过5%的问题,则可以不告知消费者”,可以概括为《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服务指引》有损消费者知情权;由“根据汽车三包规定,退换车辆的条件极其严苛——‘家用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消费者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责免费更换或退货。’”,可以概括为汽车三包规定对消费者不利;由“早在2016年全国消协组织的汽车投诉分析中,就涉及金融服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部分经营者强制消费者在购车时必须在本店购买保险,强制贷款购车的消费者缴纳金融服务费等;汽车经销商规定车主在按揭还贷期间,每年必须在店内续保,否则押金不予退还;宣传零费率车贷,却收取按揭手续费,导致购车纠纷。虽然法律法规明文禁止,但当前汽车销售服务中,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缴纳续保押金或续保保证金等问题较为普遍,有些经销商代办业务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多收上牌费,还不开具发票,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可以概括为汽车行业存在乱收费现象(乱收金融服务费);由材料二《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的两个图表,可以概括为汽车生产者或销售商不守诚信,不履行责任,服务态度差。‎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沙海一苗树 梁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 25 -‎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 25 -‎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用苏东坡笔下的院子和想象中风沙过后官井村的院子相比较,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B. 文中连续运用“万亩”“万头”“万元”等数量词,突出官井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 C. 村民在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沙丘,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体现了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D. 高林树和村民们是改善环境、劳动致富的典范,他们用持续不断的辛勤努力,谱写了奋斗创造幸福的时代篇章。‎ ‎8. 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纪实性: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 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 ‎ ‎9. 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每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②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漠”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由文中“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知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沙丘,不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故选C项。‎ ‎【8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和语言鉴赏的能力。此类题型,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对人物进行采访,有问有答,从纪实性的角度可概括为: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 由文中“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可从文学性角度概括为: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标题含义的能力。概括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经常会融合在文章的结构中考核,又是也会单独命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文中对高树林故事的描写,以及从村长和高树林儿子的话中可知,在沙漠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是高树林克服困难带着乡亲们一点一点富起来的,所以从双层含义来分析,这“沙漠一苗树”既指树本身,也指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同时又运用“对比”手法来突显主题。可概括答案: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每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②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漠”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景皇帝,文帝太子也。母曰窦皇后。后七年六月,文帝崩。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 - 25 -‎ ‎。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生;减耆欲,不受献,罪人不帑,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朕既不敏,弗能胜识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 吴王濞、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皆举兵反。遣太尉亚夫、大将军窦婴将兵击之。斩御史大夫晁错以谢七国。诸将破七国,斩首十余万级。追斩吴王濞于丹徒。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皆自杀。夏六月,诏曰:“乃者吴王濞等为逆,起兵相胁,诖误吏民,吏民不得已。今濞等已灭,吏民当坐濞等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楚元王子艺等与濞等为逆,朕不忍加法,除其籍,毋令污宗室。”‎ 九月,诏曰:“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狱,人之大命,死者不可复生。吏或不奉法令,以货赂为市,朋党比周,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令亡罪者失职,朕甚怜之。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 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甲子,帝崩于未央宫。遗诏赐诸侯王列侯马二驷,吏二千石黃金二斤,吏民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终身。二月癸酉,葬阳陵。‎ ‎(节选自《汉书·景帝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 B. 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 C. 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 D. 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 者辄谳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称谓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 B. 丁未,在此表示干支纪年,十二天干、十地支依照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C. 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D.‎ - 25 -‎ ‎ 太尉,始于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秦时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景帝崇敬先帝。他曾下诏表示高祖皇帝圣明如日月经天,而祭祀的乐舞却不相称,应为他做《昭德》之舞,以彰明其美德。‎ B. 景帝善于用人。吴王刘濞等诸侯王举兵造反,即七国之乱,景帝遣周亚夫、窦婴领兵征讨,平定了叛乱。‎ C. 景帝心怀仁慈。七王之乱后对受牵连的吏民及逃亡的士卒不以连坐之律追究,一律赦免,并且留下遗诏在他死后遣散宫人各归其家,免除终身徭役。‎ D. 景帝勤勉治国。文中多次颁发诏书,涉及礼乐教化、安顿吏民、减轻刑罚、劝勉农桑,对当时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 ‎(2)吏或不奉法令,以货赂为市,朋党比周,以苛为察,以刻为明。‎ ‎【答案】10. A 11. C 12. C ‎ ‎13. (1)唱歌,是用以让道德显扬的;舞蹈,是用来彰明功勋的。‎ ‎(2)有的官吏不奉行法令,用贿赂作交易,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把严苛、刻毒当成明察案情的(方式)。‎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前提是粗通大意,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把握句子特征,结合上下文的理解断句;其次,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如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最后还应注意选项特征以及文体的语言风格。‎ 本题可用排除法。断句完毕,再回读一遍审查。注意“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和“著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如何断句。“伏罪”,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是固定词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D项。‎ ‎“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輒谳之”中,“虽”与“辄”呼应,“辄”前应停顿,“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意思是即使可以引用律条进行判处而人心却不服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D项。‎ 故选A。‎ - 25 -‎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查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官职和科举、姓名和称谓、宗法和礼俗、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考生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看清题干要求,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对选项进行辨析。‎ A项,“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错误,应为“大夫死曰卒,土死曰不禄。”‎ B项,“十二天干、十地支依照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错误,应该是“十天干、十二地支”。‎ C项,表述正确。‎ D项,“太尉,始于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有误,“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的是御史大夫。‎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A项,“他曾下诏表示高祖皇帝圣明如日月经天”表述有误,从原文看,应该是“孝文皇帝”。故选A。‎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自己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注意以下关键词句的解释:‎ ‎(1)所以,用来……的;发,让道德显扬;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彰显。‎ ‎(2)或,有的,有的人;货赂,贿赂;以……为市,以……作交易;朋党,结党营私;比周,排除异己;苛,刻,近义词,严苛,毒害;察,明,近义词,明察的意思。‎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目的。(2‎ - 25 -‎ ‎)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汉景帝,是文帝的太子。母亲是窦皇后。后元七年 六月,文帝去世。六月九日,太子继承帝位,尊皇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尊皇后窦氏为皇太后。‎ 景帝元年冬十月,下诏书说:“常闻取天下的祖先有功而治天下的祖宗有德,制礼作乐各有由来。歌唱,是 用以赞颂盛德的;舞蹈,是用来表达丰功的。为高祖贡 奉醇酒,奏《武德》《文始》《五行》的舞蹈。为孝惠帝贡奉醇酒,奏《文始》《五行》的舞蹈。孝文帝君临天下,开通水陆交通要道,远近如一;除去非议君上的罪名,停止肉刑,赏赐年老有德行的人,收留抚恤那些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尽量满足百姓的愿望;节制嗜欲,不接受奉献物品,不株连罪人的妻子,不让无罪的人蒙受冤屈,严于律己而执法无私;废除宫刑,遣返宫中美女,以免其后继无人。我生性愚钝,(对父皇的功德)还不能全部列举。仅上所述,也是古代的圣帝贤王未能尽行,而孝文皇帝都全部亲自付诸实施,(可谓)盛德配于天地,恩泽普及四海,人人都蒙受到关怀与爱护。他的圣明如日月经天,但祭祀的乐舞却不相称,我深感不安。(为此)应为孝文皇帝庙做《昭德》的舞蹈,来彰明他的美德。”‎ 吴王刘濞、股西王刘卬、楚王刘戌、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都举兵造反。(景 帝)遣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领兵征讨(他们)。斩御史大夫晁错来安抚发动叛乱的七国。‎ 周亚夫、窦婴所指挥的各路将士打败七国叛军,斩 首十余万人。在丹徒追斩吴王刘濞。肢西王刘卬、楚王 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 雄渠都自杀了。夏六月,(景帝)下诏说:“以前吴王刘濞等人造反作乱,兴兵威胁(朝廷),欺蒙吏民,吏民不得已而相从。现在刘濞等已被消灭,对受蒙蔽的吏民及逃亡的士卒不以连坐之律追究,一律救免。楚元王的儿子刘艺等人和刘濞等人叛乱,我不忍绳之以法,除去他们在王室家谱中的名字,不让他们玷污宗室。”‎ 三年春正月,(景帝)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饿的时候不能吃,寒冷的时候不能穿,把它当作货币使用,是不能识别它的本末的。”‎ - 25 -‎ 正月二十七日,景帝在未央宫逝世。遗诏赐各侯王、列侯马八匹,赐两千石以上的官吏黄金二斤,吏民每户百钱。遣散宫人各自回家,免除终身徭役。二月六日,葬在阳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梦 ‎【唐】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 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 C. 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季节的更替,牵动着边塞和家乡两地的人,为尾联思妇给丈夫寄征衣的行为做铺垫。。‎ D. 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思想。‎ ‎15. 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不好。“晨”字虽然清晰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又”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对其守卫边塞的支持。“织女心”仅突出思妇的思念,“天外心”则既写出相距之遥远,又使“心”的包蕴更丰富:不仅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是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好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和热爱之心。诗贵含蓄蕴藉,作者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俗套,具有撞人心扉的艺术力量。‎ ‎【解析】‎ ‎【14题详解】‎ - 25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而无法成眠”错误。“残梦”说明是梦醒后留有余思,“夜断魂”也说明梦醒时分的现实与梦境的对照产生。而选项说成“无法成眠”,即没有入睡,与梦醒相矛盾,是曲解文意。不是彻夜难眠,是梦醒时分。故选B。‎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内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考生要先明确表态,即“好”或“不好”,一般依从诗人的观点,即“不好”,然后分析诗歌尾联“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和题干中所给的改句“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之间的区别,主要针对改动的字分析,即原作中“又”“天外心”和改句中“晨”“织女心”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从诗歌的前面几联来看,诗中塑造了一位思妇的形象,她在秋夜醒来,想起远在边地的夫君,想起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情形,于是“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诗中的“又”字表示动作或事情的重复或继续,说明“寄征衣”的行为发生不止一次,流露出对守卫边地的夫君的牵挂之深,也暗含对守卫边塞的支持;如果换用“晨”,则只能交代“寄征衣”的时间,却无法表露女子“寄征衣”的频繁,在情感的表达上逊色很多。再看“天外心”和“织女心”,“天外”言明距离的遥远,这“天外心”中包含的情感比“织女心”中包含的情感更多,如果说“织女心”中表达的是对丈夫的思念的话,这“天外心”中还有对夫君守边的支持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担忧,而诗人则借助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思想,这就跳出了普通闺怨诗的天地,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题干中该句中字词和诗歌原作中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要重点分析诗歌原作中语言的魅力。而品味诗歌中字词的魅力要从品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字词所营造的意境(景象画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思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明确字词之义,即理解分析所炼之字在诗词句子中的含义,诗句中作者所用的字词已经超越了字词本身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象义,如语境义、比喻义以及象征义。如诗歌尾联中的“又”和“天外心”。然后结合该字营造的意境氛围来分析效果。最后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分析用该字在描写特点、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25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中,山间朝暮之景美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晦明变化。‎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如“____________”表现了乐声婉转流畅的特点;“___________”则表现了乐声艰涩受阻、如泣如诉的特点。‎ ‎(3)《离骚》中作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后悔没有看清道路,犹豫想要退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 云归而岩穴暝 (3). 间关莺语花底滑 (4). 幽咽泉流冰下难 (5). 悔相道之不察兮 (6). 延伫乎吾将反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霏”“暝”“滑”“察”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初的新疆,山寒水瘦,天寂地寥。特立独行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果然又来了。他走近了一个秘密——一个令世界________,并给他带来无上荣誉的秘密。‎ 这一天,驼队意外踏上了一条依稀可辨的古道。突然,在一直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一座被沙漠已久掩埋的古城出现在视野中:成片的古建筑分布在佛塔与运河之间,细沙之下的官署、寺庙、僧舍、马棚、街市、瞭望塔、生活用具、纸本、汉文文书、汉文木简、佉卢文文书静静地躺在那里。‎ ‎(    ),所以对临时雇来的民工宣布,凡找到文书资料的,一定在工资之外另加奖励,并立刻兑现。这一措施,使得既贫困透顶又毫无文物保护意识的民工们为了寻找文物,几乎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后来的斯坦因,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当然同样收到了________的奇效。这也是西域大量古城遗址被________的外国人和见钱眼开的中国人一起盗掘得面目全非的一大原因。‎ 在________的激动中,斯文·赫定将发掘出的文物运回西方,交给了住在德国西部城市威斯巴登的汉学家卡尔·希姆莱,并由希姆莱向世界宣布:“那城名叫楼兰,占地10.8万平方米,在第三世纪极一时之盛。”‎ - 25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瞠目结舌 马到成功 别有用心 不可言宣 B. 目瞪口呆 立竿见影 别有用心 难以言表 C. 瞠目结舌 立竿见影 别出心裁 不可言宣 D. 目瞪口呆 马到成功 别出心裁 难以言表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直在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一座被沙漠掩埋已久的古城出现在视野中。‎ B. 在一直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已经被沙漠掩埋已久的古城出现在视野中。‎ C. 一直在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被沙漠已久掩埋的一座古城出现在视野中。‎ D. 在一直反刍的头驼停了下来,一座久已被沙漠掩埋的古城出现在视野中。‎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名探险家,这些文书无法估量的价值他当然知道 B. 作为探险家的他,当然知道这些文书无法估量的价值 C. 他作为一名探险家,当然知道这些文书无法估量的价值 D. 他是一名探险家,这些文书的价值无法估量,他当然知道 ‎【答案】17. B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1.B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或恐惧而愣住的样子。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结合句意,一个令世界,并给他带来无上荣誉的秘密。说明他的发现令世界惊讶,因此选目瞪口呆。立竿见影: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马到成功:形容人一到那里,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结合句意,收到……的奇效,选立竿见影。别有用心:心中隐藏着其他的计谋,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贬义)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多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结合文意,斯文·赫定毁灭性的挖掘,可以确定是别有用心。难以言表:很难用什么言语表达(常用于感受)。不可言宣: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 (用来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结合文意,在……的激动中,表达的是感受,选难以言表。故选B。‎ ‎【18题详解】‎ ‎2.A - 25 -‎ ‎ 要仔细考察语境,弄清楚所要表达的意思。理顺事理关系,然后依照表意意图和句子的结构规律逐项分析确认。画线句为复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错误。前一句中的“在”位置不当,应放在“反刍”之前;后一句中“已久”的位置不当,应置于“掩埋”之后,由此可排除B项。C项除了具有上述语病外,“一座”作为数量也应置于句首,D项“久已被沙漠掩埋的古城”的表述也不是最恰当的修改。‎ ‎【19题详解】‎ ‎3.B 括号里的句子,是对下文“另加奖励”原因的表述,选句要能突出他的身份,只有B项将“作为探险家”前置为定语予以强调;A、D两项的后半句将“这些文书(……价值)”作为陈述对象,与括号后的主语不一致。C项强调重点不当。故选B。‎ ‎20.下列三种情景中,有五处语言运用不恰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情景一】‎ 祝贺词:“之子于归”(女儿出嫁办喜宴),“宜室宜家”(贺人新居落成),“洙泗高风”(贺校庆),“弄瓦之喜”(贺人生儿子),“齿德俱增”(贺寿)。‎ ‎【情景二】‎ 学校百年校庆,学校拟向全体校友发出短函:“亲爱的校友,母校定于2019年5月27日上午举行一百周年庆典,全体师生恳望您届时务必出席。”‎ ‎【情景三】‎ 小张在收到梅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写作有莫大的帮助,定当珍藏。”‎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答案】①“宜室宜家”改为乔迁之喜,或将“贺人新居落成”改为“贺人结婚”;②“弄瓦之喜”改为“弄璋之喜”,或将“贺人生儿子”改为“贺人生女儿”;③“务必”改为“拨冗”或去掉;④“寄奉”改为“惠赐”;⑤“过目”改为“拜读”。‎ ‎【解析】‎ - 25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三种情景中,有五处语言运用不恰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情景一中,“宜室宜家”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贺人新居落成不合适,可改成“贺人结婚”。弄瓦:古人把瓦给女孩玩,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旧时常用“弄瓦之喜”来祝贺人家生女孩,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弄璋之喜”来祝贺人家生男孩。情景二中,“务必”带有命令的口气,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长辈对晚辈,可删除。也可改成“拨冗”,“拨冗”指(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情景三中,“寄奉”是敬辞,用于自己寄给别人东西,语境中是小张收到梅先生的著作,可用“惠赠”,“惠赠”是称人赠与的敬词;“过目”是敬辞,看一遍(多用来表示审核),可改为“拜读”,“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 ‎【答案】画面内容:一只鸭妈妈全神贯注地低着头看手机,身后跟着三只小鸭,它们正走向开大口的鳄鱼。寓意:漫画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能自拔的现象,呼吁人们理性使用手机。‎ ‎【解析】‎ - 25 -‎ ‎【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能力,要求概括漫画的内容和寓意,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此题注意分析“大鸭子”领着小鸭不知不觉地走进鳄鱼的嘴里,原因是“走路时低头看手机”,由此分析寓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砂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作文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做本真自己 岁月似水无痕,年华却掷地有声,本该,做回本真的自己,方能在滚滚红尘中,无怨无悔,风雨兼程。‎ 诗仙太白,做本真自己。他狂,要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是不羁旅客,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他迷茫过,只因“可怜飞燕倚新妆”的造谣,他幡然醒悟,大喊着“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扬而去。于是,他回归了本真,做回了自己,那个诗仙李白。然而,便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逍遥。花丛独酌,影、人、月,不经意间,三分酒气酿成了月光,七分剑气塑下了半个盛唐。回归本真,他狂,他豪放不羁,带着对未来的期待,无怨无悔。‎ 雕花的老窗,半掩半开,不知为谁低诉着风情。李煜,南唐后主。那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只是他自己却未能回归本真。从他君临天下的那刻起,他就注定了一生坎坷,命运颠沛流离。因为他接过了命运的权杖,却搁下了万民苍生。他是个才华斐然的天子,词人,书法家,只是错生帝王家,他便失去了回归本真的机会。所以,他用千古江山换来了词中之帝。‎ 似乎,只有在词中,他方能逍遥度岁,形骸无我,做回那个本真的自己,那个多情多才的俊朗少年。他似乎是个不合格的君王,“性骄奢,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但是对于他来说,这是他的性情和生活。他本就该做个纨绔子弟,做回他自己。‎ 倘若不要那千古传唱的《虞美人》,倘若时光回流,他是否会选择放弃君临天下,是否会选择做回本真的自己,又是否会和周后泛舟湖海,南山携隐,一生一世一双人?‎ - 25 -‎ 我不得而知。‎ 其实,我们就若佛前的青莲,都有着本真的一面,清尘脱俗。只是宿命流离,经历了太久红尘,会易忘了自己的心,忘了自己。‎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我,正值十六七岁的花季,有着倾城美好,却不想只在茫茫学海中忘了自我,忘记笑在何方。在邪魅狂狷的年华里,我不想做个只会读书的木偶,我想做回本真的自己,带着一点轻狂,一点高贵,还有一点勤劳。在冲刺高考的路上,风雨兼程,无论以后的结果如何,都无怨无悔。我相信,天不绝人愿。‎ 烟雨江南,春深迟暮,燕子满身花雨又归来。我想,明日落红应径满,那是一个美丽的画面,而我们都该做自己,回归本真。临窗而立,听树影婆裟,静静地,品着那些本真的人生过往,想着未来的风雨兼程。低吟浅笑,我无怨无悔。‎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这篇材料作文写作难度不大。材料以寓言的形式设计了山石与卵石的对话,他们对话的关键是怎样看待自己与别人。‎ ‎【审题】这则的材料内容是关于如何正确看待本色、个性与雕饰、圆通之美的。如果说“棱角分明”的石头是一种本色之美、个性之美,代表了人类社会中的那些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的人,那么“圆润光滑”的卵石则是一种雕饰、圆通之美,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温和、成熟、稳重之人。从对话来看,山石对卵石很是不屑,认为卵石细小,不如它自己高大挺拔;认为卵石体肤平滑,肌理莹润,不如它自己体肤糙砺,楞角分明,血性方刚。山石在卵石的面前,是骄傲的、自信的。这些固然没错,但山石的不足在于,它在看到自己高大雄奇、充满阳刚之气的同时,不应当对同出一源的卵石采取排斥、鄙视的态度。大千世界的事物存在的形态是各不相同的,美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固然可敬,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山石的口气比较霸气,唯我独尊,唯我独优,这不是一种值得认可的为人之道。文章既可综合立意,将山石与卵石相互比照提出观点,也可选点立意,从山石或卵石的所具有的某一个小点立意,引申开去。‎ ‎【参考立意】1.若从“石头”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①保持本色之美;②追求人生的个性之美;③做人应“棱角分明”,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有等。‎ ‎2.若从“卵石”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②人应在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重等。‎ - 25 -‎ ‎3.若结合“山石”“卵石”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山石无棱角无以显壮美,卵石不圆润无以显温柔,它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丽着;每一块石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都抛弃了平庸,成就了伟大;平凡不是错,只要活出属于自己精彩,活出自己个性,生命就有价值。②在保持本色之美、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导融合,提倡和谐。③世界需要多元,水中的石就服务水,山上的石就装点上;人有各异的经历,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只要不甘平庸,有所追求,就一定会使他们成就不同的辉煌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我有我的滋味》。开头可以结合材料内容山石和卵石的对话分析,如“山石有其刚正的本质,但在卵石眼中只有粗野;卵石有其柔和的外表,但在山石看来只有懦弱”,引出观点“做好自我”。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不用作比较,万物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轨迹,只要能绽出独特的光彩,那就是成功。可以结合苏轼的大气与豁达,梅花的风韵,莲花的魅力,易安居士的舒缓与柔情等分析论述。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我们不必有统一的理想,统一的见解,只要我们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拥有自己的天地,就让我们保留那些个性,那些独特吧”“百花齐放的春天,每朵花都是独特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每一家都是不同的”等。‎ ‎【素材】柳永吟诵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流传千古,凡有井水处必有柳七词,可见他填词造诣的登峰造极。然而他的词只能风行于烟花柳巷当中,由妓女歌姬传唱,一首首词藻华丽的艳词唱出了江淮的参差人家,道出了宋朝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这个生于温柔乡,死于牡丹下的文人柔肠万转,“十年一觉扬州梦”销蚀了他大丈夫肩挑天下的侠骨,相比之下,苏轼才是那个时代的大丈夫。苏轼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风流人物”的英雄气概,也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暮年雄心,更不乏“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思妻之情。鲁迅有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大丈夫当有国士无双的豪情,有如苏轼笑谈千古风流人物的胸襟气度,足以激荡青史,也要有人性中的真情。‎ 山石和卵石,它们所处的环境和际遇各不相同,但都展示了本真的自我,都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人何尝不是如此?价值取向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却都能演绎一段段传奇。‎ - 25 -‎ 古今中外,成就一番伟业的人物,无不是坚守自我、展示真我的典范。美国伟大的总统林肯,出身于平民家庭。他参加总统竞选时,一个非常富有的竞争对手对其贫寒的出身进行讥讽攻击。大庭广众之下,林肯坦然承认了自己出身的低微和财产的贫困。他说:“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我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他对选民总结道:“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林肯的坦诚赢得了选民普遍的尊敬。由此可见,展示本真是对玩弄权术的政治人物最有力的反击。‎ 做本真的自我,哪怕你是最普通的凡夫俗子,也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广场,有一个做了一辈子煎饼的老头。他的煎饼特别受欢迎,因为他和顾客不是简单的生意关系,他更注重感情上的交流。他沉浸在做煎饼的乐趣中,过得有滋有味。他去世后,《华盛顿日报》头版用半个版面报道了他的故事,为他哀悼的人很多都吃过他的煎饼。他是平凡的手工业者,却拥有了成功的人生。这,就是坚守本真的回报。‎ 然而,有些人却违背了真我,用他人的美好往自己脸上贴金,以至于弄巧成拙。报载,某大学树立了两座古代神话中的女神雕塑。令人惊奇的是,女神的身躯上面竟然是该校女校董的面容。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是威严而伟岸的,有着美丽的神话做想象的基础,女神的崇高形象不言自明。将美丽神话中的伟大意象替换成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这本就是对想象和美的扼杀。两座寄予着丰富内涵的古代女神像,一旦换成了两位校董的脸庞,想象全无是一个方面,这种强加式的、站不住脚的“伟大”,怎能到达真善美的彼岸?‎ 山石有山石的荣耀,卵石有卵石的可爱。参天大树有伟岸的骄傲,径寸小草也有嫩绿的自豪。坚守本真,并不是非要像凡•高一样特立独行,也不必像林黛玉一样卓尔不群,只要认准正确的航向,不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迷惑,持久努力,就是一个立在天地间大写的人。‎ 如果说人生是一枝“凌寒独自开”的梅,坚守自我就是那默默浮动的暗香,只要你耐得住寒冷和寂寞,你的人生就会香远益清。如果说人生是一只小小的鸟,坚守自我便是“精卫填海”的执著,只要你朝着心中的信念永不言弃,你的人生就会张扬出瑰丽的彩虹。如果说人生是一株蒲公英,坚守自我便是那随风飞舞的一簇簇白毛团,正是有了那忽上忽下的飘飞,才会有无数次重塑生命的希望。‎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