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 KB
  • 2021-06-05 发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滚动天天练5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论述类文本阅读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保分滚动天天练(五) 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值:40 分) 一、语言基础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①北京时间 2015 年 12 月 5 日,火箭客场挑战小牛。最精彩的一次进攻,出现在第二节 最后 15 秒,哈登一对一单挑哈里斯,最终哈登一个转身动作将哈里斯晃倒在地,虽最终没 有投进,但哈登精彩的表观让全场球迷________。 ②中央巡视组新一轮巡视督查工作开始全面启动,在巡查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及中国出 口信用保险公司时,面对暴露出来的账目不清、人员随意任免、监督制度缺乏的现象,巡视 人员________,责令相关部门立刻整改,绝不能再出现这些现象。 ③面对一场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碰瓷”事件,木讷的赵师傅对碰瓷者的辩解和争 执是多么的无力,幸有交警的行驶记录仪,当场揭露了碰瓷者的真面目,惹得围观者 ________。 A.拍手称快 拍案叫绝 拍案而起 B.拍手称快 拍案而起 拍案叫绝 C.拍案而起 拍案叫绝 拍手称快 D.拍案叫绝 拍案而起 拍手称快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拍手称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 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拍案叫绝:拍桌子大为赞赏地叫好,形容赞赏至极。 拍案而起:拍着桌子猛然起立,形容愤怒至极,有时也用以形容对反动势力的极端愤慨、不 屈服。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常态,进入白银时代,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变化, 人们期待 2015 年被看作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 B.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 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C.在本报对 104 国道沧县段黑加油点乱象报道后,引起了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沧县 政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D. 2015 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 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 项,句式杂糅,可改为“2015 年被看作中国房地 产的‘转型元年’”或“人们期待 2015 年是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B 项,搭配不 当,“解开……政策”搭配不当,可把“解开”换成“取消”或把“政策”换成“绳索”。 C 项,主语残缺,“引起”没有主语。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武汉城市形象标识以繁体“漢”字为设计创意点,融入篆书写法。左侧三点水呈人形交 叉状,指代长江、汉水,寓意为上善若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下部形如琴之座,寓意为支撑武汉腾飞之基。 ①中部简化字体形成一个“中”字 ②右侧包含多个楚文化及武汉元素 ③寓意为武汉处中国之中 ④上部为出土的楚国双联玉舞人造型 ⑤是中部崛起的中坚力量 ⑥武汉得水之先天 A.②④①③⑥⑤ B.②④③①⑤⑥ C.⑥②④①③⑤ D.⑥④①⑤③②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综览六句,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的方位词 “中”“右”“上”,原文末尾有“下”,这些词语都表明其方位关系。另外,第⑥句中的 “得水之先天”,提到了“水”,明显承上文“寓意为上善若水”而来;而第③句的“寓意 为武汉处中国之中”,显然承第①句的“形成一个‘中’字”。据此不难选出答案。 [答案] C 二、语言运用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新华区环保局将指挥中枢设置在环境保护网络信息平台上,这个平台的功能一是收集网 格员上报的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按照职能分工,给对口单位下派任务。比如,辖区内发现 破坏环境的,网格员先行处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通过平台进行上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中枢再通过平台,安排职能部门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按 照 法 律 条 文 进 行 处 置 。 无 论 何 时 何 地 , 网 格 员 只 要 掏 出 手 机 连 上 网 络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微信群里有环境执法人员、网格员,区内各职能部门 的领导也“潜伏”其中。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通读语段,了解大意,根据上下文揣摩 推断。根据语段前几句话了解“平台”的工作特点和程序之后,先看①处,由前一句“网格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员先行处理”和后一句“就通过平台进行上报”,可知此处应填“如果网格员处理不了”; ②处,根据后一句“指挥中枢再通过平台……”,可知此处应填“上报的信息通过平台到达 指挥中枢”;③处,抓住前文“掏出手机连上网络”和后文“这个微信群”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如果网格员处理不了 ②上报的信息通过平台到达指挥中枢 ③就能在群 里收发信息(答对一处给 1 分,答对两处给 3 分,答对三处给 5 分;意思对即可) 5.下面是对部分幼儿和中小学生就“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开 展调查的统计表,请写出该表反映的现象,并据此提出一条建议。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不超过 80 个字。(6 分) 年级 妈妈 爸爸 同学、朋友 谁也不说 幼儿园 65.6% 24.1% 3.6% 9.4% 小学 54.6% 21.3% 8.7% 14.6% 初中 24.4% 9.9% 35.3% 27.9%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要认真审读表格内容以及题干中的要求与提 示。根据表格中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当孩子“在网上遇到不良 内容”时,首先跟“妈妈”“爸爸”说的比例在降低,与“同学、朋友”说的比例在提高, 同时对“谁也不说”的比例也在提高。这说明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在增 大,做父母的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答案] 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时孩子与父母交流渐少,与同学、 朋友交流或“谁也不说”的渐多。(3 分)建议:父母要多陪伴、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 (3 分)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 6~7 题。(11 分) 山居杂咏 黄宗羲①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注:①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明亡后起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不仕。 6.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首联中诗人枪刀剑戟,牢笼囚禁都经历过,但仍能弦歌自如,充分展现了诗人充满 豪情的战斗精神。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B.颔联被视为述志名句,意境和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同。 C.颈联通过议论表现了诗人贫穷的生活状况,展现了诗人的落魄与无奈。 D.尾联“胜著”即高招儿,这里指阴险毒辣的迫害,诗人不相信自己隐居后仍然会受 到清政府的迫害。 E.全诗表现了诗人虽然穷困潦倒,但不失乐天安命的情怀。 [解析] C 项,不是通过议论的方式,而是白描的手法;D 项,“诗人不相信自己隐居 后仍然会受到清政府的迫害”说法错误;E 项,“不失乐天安命”错误,全诗表现的是诗人 甘心贫居的坚强不屈的态度。 [答案] AB 选 A 给 2 分,选 B 给 3 分。 7.结合具体诗句简析作者的高尚品格。(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答案] ①坚强不屈,心胸豁达。枪刀剑戟,牢笼囚禁,都不能使作者停止弹琴放歌。 ②贫贱不移,志向坚定。”贫亦其能奈我何”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坚定志向。③充满自信, 豪情满怀。尾联中作者表达了对胜利的自信,万丈豪情,溢于笔端。(每点 2 分) [诗歌鉴赏] 诗歌首联直接表明作者的心胸气概,枪刀剑戟,牢笼囚禁,都经历过,仍 然不能使作者停止弹琴放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更是直抒胸臆,被视为 不畏强暴、贫贱不移的述志名句。黄宗羲早年即继承东林余绪,参与对阉党的斗争,明亡后 曾组织抗清,历尽艰危困苦和死亡的威胁,但他依然保持着从容乐观、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作者晚年隐居,过着“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的贫苦生活,然而清廷数次征聘 均不就。诗的结尾,豪情万丈溢于笔端,体现了作者的自信豁达。全诗所表现的甘心贫居的 坚强不屈的态度,充分表明了作者坚持民族节操的品格和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 节。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文体兴衰之叹 阎晶明 许多人会费解,为什么今天的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浮躁的时代不是更应该把文章 写短吗?这样不是更符合“文化快餐”这个说辞吗?还有,为什么诗人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 度整体上不及小说家?这些都值得对文学文体的流变进行思考。 文体的流变显然是有线索可循的——思想的复杂、感情的丰富,迫使文体不断被突破。 最突出的例证是中国的诗歌流变,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的五言,再到唐诗的七言,直至 宋词的出现,文体流变表现为一个不断扩充的过程。元代戏曲、明清小说,从外部进一步证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明文体的“扩容”势不可当,而与此同时,绝句、律诗则逐渐退化到“闲笔”的境地。这说 明了文体的流变和人类文明发展,和人们表达感情的丰沛程度是同时进步的。 然而,一种文体的兴衰,受文人的追捧或忽视,被读者热衷或冷落,涉及很多因素,外 部环境力量甚至更直接地影响、左右、决定着这种起落。社会需求迫使文化人必须去适应、 去追随,这是跟写作的功利性密切相关的,潜藏着“务实”的、“非文学”的动力,也可以 说是时代风潮影响的结果。20 世纪 80 年代,文学火热,中短篇小说掀起热潮,很多小说家 都热衷于此,那是个观念日新月异、不断突破的年代,中短篇小说表达思想、传递观念更迅 速、更直接。长篇小说之类的“黄钟大吕”“扛鼎之作”何时能出现,成了很多文化人的担 忧。时间过了不到 30 年,世情大变,长篇小说已经不再是需要呼吁的文体,它在各方面的 待遇都远远超过了中短篇。长篇写作也已经不再是一个作家在长期的中短篇创作积淀后的尝 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人们又开始担忧,最能体现作家艺术风格和特色的中短 篇为什么寥落了?这显然和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有关。一部作品靠作者知名度销售,远 不及靠题材、书名更能抓人眼球。市场这个冷冰冰的东西已经推动起一股热潮,裹挟着文体 的兴衰。 近日重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找到了更为久远的证据——文体的兴衰想来是一个 很不文学的问题。谈到唐代传奇小说的兴盛,鲁迅认为,这其实与当时的“社会需求”,说 彻底了是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的。唐时,举子们进京赶考,需 要将自己写的诗抄成卷子,拜名人鉴定,如果能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则“身价十倍”, 及第希望大增。但开元年后,诗歌被人厌倦,应该是名人们也看烦了吧,诗歌不招人待见, 有人就抄小说呈上,结果暴得名声,于是鲁迅说:“所以从前不满意小说的,到此时也多做 起小说来,因之传奇小说,就盛极一时了。” 今天是市场,唐时是及第,它们都关乎生存和现实前程,对个体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 文学的健康发展并非靠作家、评论家呼吁就能实现。 文体流变有规律,其推手却很复杂,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梳理其中的关系。 然而面对许多难以左右的因素,总免不了一声叹息。但愿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文学依然能 够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当今社会,长篇小说热度远胜于短篇,小说家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整体上超越诗 人,这一问题是值得人思考的。 B.文体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逐渐变化的,与人类的情感表达有关;随着人类情感的 逐渐丰沛,文体慢慢发生流变。 C.外部环境力量甚至对一种文体的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人在适应、追随社会 需求的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写作功利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D.只靠作家、评论家呼吁不能实现文学的健康发展,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梳理各种 复杂的关系,才能让文学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梳理各种复杂的关 系”“让文学循着自己的方向前行”只是作者的一种希望。 [答案] D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20 世纪 80 年代,是一个观念日新月异的年代,这就要求文体在表达思想、传递观 念时更迅速、更直接,因此当时人们大多热衷于中短篇小说。 B.长篇小说在不到 30 年的时间里,地位远远超过了中短篇,是因为长篇写作不再是作 家长期积淀后的尝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 C.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对文体的兴衰有很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唐代传奇小说的兴 盛,与士子、文人、“知识青年”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 D.唐时,诗歌颇受欢迎,举子们都想借诗得到“文化名人”的赞赏,从而增加及第的 希望;但开元年后,诗歌不再招人待见,小说反而受到青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是因为长篇写作不再是作家长期积淀后的尝 试,而成了很多年轻作家的处女作”强加因果。 [答案] B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体的流变有线索可循,从《诗经》的四言到汉诗的五言,再到唐诗的七言,再到 宋词、元代戏曲、明清小说,都表现为文体的不断“扩容”。 B.一种文体受文人的追捧或忽视,被读者热衷或冷落,会受到时代风潮的影响,如当 今社会,市场、发行量、改编机会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C.当今社会,市场已经推动起一股热潮,影响着文体的兴衰,一部作品要想抓人眼球, 必须靠题材、书名,而不能靠作者知名度。 D.无论是今天的市场,还是唐时的科考,都对个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文体流变 的复杂推手,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动力源和方向。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必须靠题材、书名,而不能靠作者知名度” 不合文意,原文是说“一部作品靠作者知名度销售,远不及靠题材、书名更能抓人眼球”。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