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00 KB
  • 2021-06-05 发布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和诚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三 2 月月考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讲评时要用。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祖国?”“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日前,某研究 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 20 多个国家的青年做了一番街采,得到了这份“歪果仁”心中的中 国“新四大发明”。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身边事物,却成为最受老外关注的“西洋景”,让很多国人感到不 小的意外。细究这些“新发明”,一大特点便是依托先进技术,创新应用模式,便捷人们生 活。比如,先进的支付系统,买卖东西只需“扫一扫”;畅达的电商平台,足不出户便可“购 全球”;发达的高铁网络,让城市之间不再遥远;方便的共享单车,随骑随停自由畅快。前 几天,一篇名为《中国的非现金社会飞速发展已超乎想象》的帖子在日本某网络论坛上疯传, 有日本网友担心:中国人会偷偷嘲笑我们落后吗?不夸张地说,新经济之门在创新之轴的带 动下,迅速向我们开启,“中国制造”正带给世界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改变和奇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起势,在这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推力的变革大潮中,中 国无疑已经走在前列。在“互联网+”的引领下,中国科技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窗口期。以 “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充分说明,我们已超越学习模仿的粗放 时期,开始向外输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短。一千年前,古老中国的 四大发明问世,拉近了世界技术和文化的距离,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如今, 这个古老国度正乘着信息化快车,在“互联网+”的热潮中全面发力,顺势而上、弯道超车尤 为可期。 在人类现代化历程中,科技创新是一个决定性的变量,多少“老大帝国”在因循守旧中 被远远甩在后面,又有多少新兴国家抓住了“创新窗口”实现了追赶超越。对今日中国来说, 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变量来塑造自己的命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让技术创新与生活需求更好对接。其实类似网购、高铁等先进技术,并非我们独有,但 - 2 - 为什么却在中国土地上展现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收获了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很大程度上 就在于这些技术创新对接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和引领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求,一经推出便迅速打开市场、赢得认可。在新技术革命的持续竞逐中,我们还要在 这方面继续探索,凭借技术、产品、服务和品牌等方面的创新,攀上世界产业链、价值链中 更为有利的位置。 技术进步永无止境。今天,中国科技创新已进入收获期,国之重器频频亮相,大工程、 大动作惊艳世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断将技术变革与生活需求有效融合,让科技为人们的 生活带来更多惊喜。“大小”相宜,两翼齐飞,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成色将更足。 (摘编自范荣《“新四大发明”标注中国创新窗口》)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外国青年最想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带回家,充分说明世界各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关注 和认可。 B. 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身边事物成为最受老外关注的“西洋景”,表明中国已经摆脱了对西方 技术的依赖。 C. “新四大发明”的出现,充分说明我国已经超越了学习模仿的粗放时期,全面缩短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 D. 今天,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中国应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决定性的变量,顺势而上,塑 造命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篇借助材料引出中心论点,统帅全篇,为全文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 B. 文章从历史、世界、未来等方面进行论述,赞美中国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成就。 C. 作者灵活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阐释观点,分析问题。 D. 文章结构严谨,结尾对现实的联系,不仅使论证严密,而且使文章内容更加厚重,很好地 升华了主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很多新兴国家抓住“创新窗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追赶和超越,不少“老大帝国”被远 远甩在了后面。 B. 目前,中国的国之重器频频出现,大工程、大动作惊艳世界,主要是因为我国科技创新已 经进入收获期。 C. 网购、高铁等技术能在中国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些技术创新满足和引领着人们 - 3 -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D. 一千年前,四大发明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今天,“新四大发明” 充分表明中国正在赶超世界先进技术,建设科技强国的成色更足。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 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世界各国”范围扩大,原文中说“一带一路沿线 20 多个家”。B 项,“已经摆脱了” 说法过于绝对。C 项,“全面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误,原文中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 大缩短”。故本题选 D 项。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 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 项“作者灵 活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假设论证”错,文中无假设论证。故本题选 C 项。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 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 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 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 文保持一致。B 项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中国科技创新已进入收获期,国之重器频频亮相, 大工程、大动作惊艳世界”。 故本题选 B 项。 【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 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 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 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 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 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 - 4 - (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 “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 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向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 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向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 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即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是对现有无线接入技术(包括 2G、3G、4G 和 WiFi) 的技术演进。中国 5G 技术研发试验在 2016—2018 年进行,分 5G 关键技术试验、5G 技术方案 验证和 5G 系统验证三个阶段实施。5G 第一个标准版本于 2018 年 6 月完成,完整版本或于 2019 年 9 月完成,并有望在 2020 年实现大规模商用。5G 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和移动 用户不断增多的必然产物,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从基础条件来看,中国人 口众多,资源丰富,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更是带动了信息产业的超高速发展,整个数据处理能 力正稳步提升。同时,中国发展 5G 还具有政策红利,国家早于 2013 年进行 5G 发展战略规划; 华为等通信巨头频频完成技术突破,助力中国 5G 技术走在全球前列。 (摘编自《2018 中国 5G 产业市场与商业应用模式研究报告》) 材料三: 5G 可达到 10GB/秒。传输速度的提升,意味着网络容量的扩大,在同一时间内,就可以 允许更多的用户访问网络。5G 通信使用毫米波技术,容量超大。毫米波覆盖的频带范围非常 宽,能够满足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其兼容性也很好,5G 通信选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 部署大规模天线阵列,就能够支持几百根天线同时工作。 - 5 - 对于当前国际形势之下的全球化高科技公司来说,想要生存并发展,首先要把核心技术 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如前段时间,作为全球四大通讯器材商之一的中兴公司由于核心技术 受制于人,元气大伤。其次要有风险意识,以美国为例,其兴趣主要在于美国的经济利益, 不惜为此高筑贸易垒壁。全球化的高科技公司所面临的贸易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在开拓新的 市场时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另外需分散经营,多点开花。如华为的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遭到 抵制,却突破封锁,在印度有所收获。 (摘编自《5G:高科技之争缘何变了味?》) 材料四: 未来 5G 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将是巨大的。根据预测,到 2035 年,5G 在多个行业将会为全 球经济创造 12.3 万亿美元的产出,占 2035 年全球实际总产出的 4.6%。在中国,从产出规模 上看,2030 年 5G 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 6.3 万亿和 10.6 万亿元。中国和美 国有望在接下来的 15 到 20 年都主导 5G 研发与资本支出。在 2020—2035 年间,美国在 5G 价 值链的研发与资本性支出为 1.2 万亿美元,份额约为 28%,中国为 1.1 万亿美元,份额约为 24%。到时排名前两位的美国、中国会共占超过一半的份额。 2019 年将会是 5G 商用元年,5G 的投资会贯穿 2019 全年。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名片,是建 立在京沪高铁 350KM 稳定运营的基础上;中国 5G 则需要建立在华为、中信、移动、电信、联 通和大量的成熟产业链的基础上。目前以华为为首的一批 5G 公司,正在逐步掌握核心科技, 成为 5G 技术的引领者。 (摘编自《中国的 5G 建设,未来会成为中国的名片》)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G 技术有标准版本与完整版本之分,但不管哪种 5G 版本的推进,都与 2G、3G、4G 和 WiFi 等无线接人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B. 在关于 5G 技术对产业链各环节影响认知调查中,认为对设备供应商影响最大的占比最高, 认为对应用开发商影响最大的占比较低。 C. 5G 通信技术容量大,可满足大量数字信号传输;兼容性能也十分好,只要选用多输入多输 出技术就可支持几百根天线同时工作。 D. 华为等公司正成为 5G 技术引领者,我国要把 5G 技术打造成中国名片,就需将其建立在华 为等公司大量的成熟产业链的基础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 5G 技术研发试验分为三个阶段,但试验的推进,主要得益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 - 6 - 用户的增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B. 我国网民认为 5G 技术会应用在很多领域,但对同一领域而言,人们的期望应用领域与可 能应用领域的占比均有差异。 C. 当下,美国全球化髙科技公司主要看重经济利益,即使高筑贸易壁垒也在所不惜,与中国 的相比,其风险意识无疑更强。 D. 据预测,2030 年我国由 5G 技术带动的产出将达到 17 万亿元,因此可以得出,未来世界的 5G 产业市场将由中国主宰。 6.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目前我国全球化高科技公司在生存与发展中有哪些优势,应当要避免 哪些问题。 【答案】4. C 5. D 6. 第一问:①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的超高速发展;②政策支 持,政府较早提出了科技发展战略规划;③华为等通信巨头频频完成技术突破。 第二问:①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②开拓市场时,缺乏风险意识,没有进行风险评估; ③经营过于集中,一时遭到封锁,难以应对。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 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 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 果,曲解原文等。C 项“只要选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就可支持几百根天线同时工作”以偏概全。 根据材料三“其兼容性也很好,5G 通信选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部署大规模天线阵列, 就能够支持几百根天线同时工作”的信息可以看出,除了“选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外,还 需要“部署大规模天线阵列”。故此项与文意不符。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本题属于 非连续性阅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材料中图表的解读,关注数据间的比较。D 项,“未来世界的 5G 产业市场将由中国主宰”表述绝对。根据材料四“中国和美国有望在接下来的 15 到 20 年 都主导 5G 研发和资本支出”“到时排名前两位的美国、中国会共占超过一半的份额”的信息, 可知“由中国主宰”表述不当。故选 D。 【6 题详解】 - 7 -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筛选、概括的能力。可以划记表明重点内容的语句,没有的话 要根据内容概括,同时可以结合材料的标题,表头还有选文的出处等信息。同时注意每则材 料的侧重点。解答时明确信息定位。题干要求指出我国全球化高科技公司的优势和应避免的 问题。关于优势主要才材料一中“从基础条件来看,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近几年经济 的发展更是带动了信息产业的超高速发展,整个数据处理能力正稳步提升。同时,中国发展 5G 还具有政策红利,国家早于 2013 年进行 5G 发展战略规划;华为等通信巨头频频完成技术 突破,助力中国 5G 技术走在全球前列”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优势,考生据此提炼答案即可。关 于应避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材料三。材料中有“首先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要有风险意识因此在开拓新的市场时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另外需分散经营,多点 开花”这样的提示性词语,考生据此筛选信息回答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民工弟弟 胥加山 弟弟背着沾满尘沙的蛇皮口袋,被我们公司的门卫拦了下来。 走出清凉的办公室,我被一阵热浪裹住,远地,看见弟弟坐在烈日下鼓鼓囊囊的蛇皮口 袋上,不停地喝着硕大的雪碧瓶里的自来水。见我走来,他慌地站起身,擦了一下额头的汗, 扶起倒在地上的蛇皮口袋。 我问他怎么不坐在传达室里等我。弟弟嗫嚅着,习惯了,再说怕弄脏人家传达室。看着 弟弟被烈日蒸红的脸,我真想骂几个门卫两句。弟弟帮他们解了围,说是自己不愿意告诉他 们他哥在这里做白领,才用我送他的旧手机给我打了电话。 弟弟在我的办公室只坐了五分钟。他说要在离我家不远的工地上打两个月工,想在我家 住几宿,等工地安置好工棚就回到工地上。看着他被风沙揉红的眼睛,我脱口而出,这次打 工就别住工棚了,天天晚上来家。弟弟激动得不知所措,他急急地说:“哥,你这里太凉了, 我得走,再多坐一会儿,会感冒的!” 看着烈日下小弟的背影,我心中有种揪心的疼——同是一娘所生,我比他大三岁,他看 上去却比我大;我在舒适的环境中拿着不菲的报酬,他却挥汗如雨,拼着死力挣着微薄的工 资…… 我提前下班,买了酒菜,把弟弟住的房间整理一新,等着弟弟。谁知妻却一口回绝我:“这 怎么行,他住家里,我们都会不方便的!“不方便也得方便!”我有点强词夺理,妻不想跟 - 8 - 我吵,进房甩上门。 弟一回到家,我便说他,工地下班怎么这么晚?弟弟说他早下班了,在工地上冲了把凉 水澡。这时,我才闻到弟身上散发出的淡淡的花露水的清香。 我为小弟斟酒。弟小声地问我:“嫂还没下班?”“下班了,她今天工作有点儿累,先休 息了!”弟一怔,不再作声,和我默默地喝着酒。 我安置好弟休息,回房。妻一骨碌起床,“咣”一声关门,准是去了她父母家。声音惊 动了小弟,他慌张地来到我的房间问:“哥,嫂怎么啦?”“别管她!她爱去哪去哪,又不是 小孩子,你去休息!明天还要上工呢!”弟没有再和我说什么。 第二天,我起了大早,准备为弟做早餐,谁知,弟却不知去向,锅中煮好了粥,家中的 物什收拾一新,桌上留有纸条:哥,我还是住工地吧,你家有空调,夜里失眠,睡不习惯…… 看着小弟的留言,我有一种莫名的愤怒要向妻吼叫。 晚上,小弟没有再来,而妻准时而归,眉梢上挂着得意。我还没向她发火,她倒口若悬 河,说小弟如何懂道理,嘴巴多么甜,句句说到人心窝里,哪像你(没等妻把话说完,我随 手把一只碗砸向地面,“咣当”声吓得妻直向后退。我咬牙切齿地连骂带吼:“你高人一等, 你天生富贵……” 妻收敛了些,可还在自言自语:“他住家里我住娘家,我不是让步了吗?到底要我怎样, 再说是他找到我们单位,说他在工地上住习惯了……” 我哪有心情听妻辩白,歇斯底里地痛哭起来,说着和弟的情分——弟上学时,成绩一直 不错,可一见生病的爸爸和病恹恹的我过早懂事的他,14 岁就辍学外出打工,供我读中专…… 妻不知何时,递来了一条毛巾,怯生生地说“你怎么不早说?要不,明天我接他回来!” 妻去工地没有找到小弟,只带回工头的一句话,说小弟自愿去了更远的一家工地,本来 他兴致勃勃地向工友们夸口,要是工头同意他到我家附近的工地做工,他会带他们来我家喝 一顿酒…… 我的民工弟弟走了,工头和工友们受小弟委托,不愿告诉我小弟所在的另一家工地的地 址。其实我也知道,即使我请几天假,满城工地寻到小弟,他也不愿回来打扰我们平静的生 活。而我内心的自责和疼痛会愈加沉重而无法化解…… (有删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标题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以及和我”的关系,故事开端又通过对动作、神态的描绘, 表现了他农民工的特征,也表现了他的性格。 - 9 - B. 文中借对“我”的心理描写,交代了弟弟和“我”在各方面的巨大差距,表现了不同阶层 生活的悬殊,表达了小说批判社会不平等的主题。 C. 妻不愿意让“我”弟弟住在家里,但“我”和弟弟的亲情最终还是打动了她,她去接弟弟, 弟弟却不想给哥嫂添麻烦,去了更远的一家工地。 D. 小说以社会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人物为主人公,选取兄弟之间交往的小事来写,结尾出人 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凸显出主人公的可贵的品质。 8. 小说中“我”的弟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和分析。 9. 这篇小说中“我”的妻子的形象设置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7. B 8. ①吃苦耐劳:对生活的要求很低,十四岁便出门打工,给哥哥做饭,收 拾家务。②淳朴善良:一心考虑别人,小时辍学供哥哥上学;不愿意弄脏传达室、哥哥家,不 想让哥哥难堪。③敏感自尊:不愿攀高附贵,察觉出嫂子的异常,执意离开,也不愿意打扰哥 哥平静的生活。 9. ①情节设置方面,弟弟住进“我”家,“我”妻子的反对使情节平添波澜,推动故事的发 展。②人物塑造方面,“我”妻子的不理解不体谅和弟弟总为别人考虑的做法形成对比,凸 显了弟弟的淳朴善良。③主题呈现方面,妻子对弟弟的疏远反衬“我”和弟弟之间的深情, 凸显了手足之情的可贵。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 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 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 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 些硬伤。题中 B 项,“表达了小说批判社会不平等的主题”错误,对小说主题理解错误,应 是表达对人的自私的批判、人需要自尊和人间真情的可贵等主题。故选 B。 【8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人物的言行分 析人物的性格,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14 岁就辍学外出打工,供我读中专”“锅中煮好了粥, 家中的物什收拾一新”概括其吃苦耐劳;根据“再说怕弄脏人家传达室”“供我读中 专”“哥,我还是住工地吧,你家有空调,夜里失眠,睡不习惯”概括其淳朴善良;根据“哥, 嫂怎么啦?”“在工地上冲了把凉水澡”“他也不愿回来打扰我们平静的生活”概括其敏感 - 10 - 自尊。 【9 题详解】 此题考核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答题时一般首先 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 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此题要求分析,“妻子”这一形象的作用,答题 时注意从情节、对主要人物的作用和文章的主旨分析角度分析,从情节推进的角度看,“妻 不想跟我吵,进房甩上门”“妻一骨碌起床,‘咣’一声关门,准是去了她父母家”使文章 起波澜,推动情节的的发展;才对主要的人物塑造的角度看,“哥,我还是住工地吧,你家 有空调,夜里失眠,睡不习惯……”和“妻子”妻子的表现形成对比,凸显了弟弟的淳朴善 良;从主旨的表达的角度看,妻子的表现反衬出我“他也不愿回来打扰我们平静的生活 这 次打工就别住工棚了,天天晚上来家” “你高人一等,你天生富贵……”“我内心的自责和 疼痛会愈加沉重而无法化解……”的表现中体现出的手足情深。 【点睛】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 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 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初,从 征山东,授骁骑校。后移师安徽,克太湖。历迁.协领。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 靡。 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宁夏平,擢乌 里雅苏台将军。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犹诉军粮 乏,难赴哈密,诏金顺接统其军。十二年,左宗棠至军,约期并进。金顺发地雷东北角,城 渍,乘隙夺据其上,自是老弱扶服者相继,城拔。 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龃。宗棠奏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诏率所部二十 营赴之,规乌城,于是遂发。出营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询之,则曰:“先锋营驻, 有所议。”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敢留者,视此!”军以次行。瀚海 既过,乃列六尸祝之曰:“杂赋不饱,佐以野蔬,天下无若西军苦。此行度戈壁,乏水草, - 11 - 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如国家何?如关.内生灵何?”闻其言者,无不激扬。 途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明年,至古城,与景廉会师。一日演炮,汉、回观者数千百人。观者 欢呼声震远近,回闻之气夺。寻命佐新疆军务。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 克之。连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玛纳斯。调伊犁将军。七年,诏接收 伊犁,按图划界。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道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 为敛。谥.忠介。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一》,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 通汲道/克之/ B.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 通汲道/克之/ C.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 通汲道克之/ D.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 通汲道克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如《贾谊传》中“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 中大夫”。 B. “同治”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贞观”是唐太宗李 世民的年号。 C. “关”,在古代指函谷关,如曹操《蒿里行》中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的“关”, 指函谷关。而这里指山海关。 D.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 修为欧阳文忠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顺颇具孝心。金顺是满洲镶蓝旗人,年少时失去双亲,家境贫穷,由继母抚养,他侍奉 继母至孝。 B. 金顺作战有勇有谋。在挂车战役中,率领骑兵部队勇往直前;在王家瞳战役中采用分兵攻 - 12 - 击夺取了胜利。 C. 金顺治军十分严格。当军吏士兵不愿前行走时,金顺亲手杀死六个人来示众,军队便按照 次序行军了。 D. 金顺宽和为官清廉。为人宽和,所到之处深得民意。为官清廉,死后几乎没有用来下葬的 费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后移师安徽,克太湖。 (2)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起初,(盒顺)跟从(部队)征伐山东,被授官骁骑校。随后调动军队到安徽,攻 克太湖。 (2)这次行军走过戈壁,缺少水和粮草,我不是不知道。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 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光绪元年,(金顺)代替景廉为鸟鲁木齐都统。光绪二年,在阜康驻 军。刘锦棠奔赴他的驻扎之地讨论(军队的)具体安排,商议决定先进攻古牧。于是用轻骑兵 袭击黄田,打通取水的通道,攻克它。” “二年”,时间状语,之后断开,排除 BD; “通汲道”是原因,“克之”是结果,之间断开,排除 CD。 故选 A。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 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 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C 项,“‘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指山海关”错误,这里泛指边关。 故选 C。 【12 题详解】 - 13 -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 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 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 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D 项,“为人宽和,所到之处深得民意”错误,无中生有,在文中没有相关信息。 故选 D。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 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从”,跟从;“授”,授官;“移师”, 调动军队。(2)中“度”,走过;“乏”,缺少;“非”,否定判断。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 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镶蓝旗人,世代居住在吉林。(他)年少时失去双 亲,家境贫穷,侍奉继母至孝。起初,(盒顺)跟从(部队)征伐山东,被授官骁骑校。随后调 动军队到安徽,攻克太湖。先后连续升职到协领。在挂车(今属桐城)战役中,(金顺)率领骑 兵部队直接冲击敌军中最重要、最强大的部分,阻挡的人纷纷倒下。 - 14 - 同治九年,金积堡的安抚局面形成,唯独王家疃未攻下,(金顺)率领他的弟弟连顺分兵 向着敌军的方向攻击,多次取得胜利。宁夏平定,(金顺)升为乌里雅苏台将军。(皇帝)命令(金 顺)奔赴肃州,到达后,驻扎在北崖头,上奏请求调动张曜的军队协助攻击。当时乌鲁木齐提 督成禄尚诉说军粮缺乏,难以赶赴哈密,朝廷下诏让金顺接任并统领他的军队。同治十二年, 左宗棠到军中,(与金顺)约定日期一并前进。金顺向东北角发射地雷,城墙被突破,乘机夺 取占据它的上面,从此老人弱者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地趴伏于地(请求宽恕),城被夺取。 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扎在古城,与金顺意见不合,(他们)互相抵触。左宗棠上奏说金顺 宽厚谦和,符合民意。下诏金顺率领所属部二十个营前往古城,谋划乌城,在这种情况下就 出发了。出关几十里,到达瀚海,军吏士兵忽然不往前行走了。(金顺)询问他们原因,(军吏 士兵)就说:“先锋营停留在一个地方,有议论的话。”金顺知道(行军事情)有变化,快速驰 马巡视,亲手杀死六个人来示众,说:“胆敢停留的人,如同这样!”军队按照次序行军。瀚 海已经过了,才排列六具尸体祝祷他们说:“驳杂的兵赋粮食不能吃饱,用野蔬添佐,天下 没有比得上西军苦的。这次行军走过戈壁,缺少水和粮草,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忍心(杀掉) 你们六个人,全军怎么办?国家怎么办?关内百姓怎么办?”听他说话的人,无不激动振奋。路 途中他被授予正白旗汉军都统。第二年,(金顺的军队)到达古城,与景廉的军队会师。一天, 演习炮击,汉军、回军观看的有几千人。观看的人欢呼声震动到很远的地方,回军听说这件 事后,因恐惧而丧失了胆气。不久,(金顺)被任命辅佐新疆军务。 光绪元年,(金顺)代替景廉为鸟鲁木齐都统。光绪二年,在阜康驻军。刘锦棠奔赴他的 驻扎之地讨论(军队的)具体安排,商议决定先进攻古牧。于是用轻骑兵袭击黄田,打通取水 的通道,攻克它。连续攻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几个城,一直逼近玛纳斯。(金顺) 被调任为伊犁将军。光绪七年,(皇帝)下诏接收伊犁,按照地图划分疆界。光绪十一年,皇 上召(金顺)来京城,用锡纶代替他的职位。(金顺)行路到肃州,病死。死后一文钱也没有, 几乎没有用来收敛(尸体的费用)。(金顺)的谥号为忠介。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书湖阴先生①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 - 15 - 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②排闼(tá):推门,撞 开门。闼,小门。 14. 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 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 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 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 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 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D.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 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15. 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 ②“一水”对“二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对偶)。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 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 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拟人)。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 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借代)。 【解析】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有关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诗歌,粗知 大意,领悟情感,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仔细辨析正误。 C 项,“由远及近”错误,应该是由近及远,先写的是周边的水田,在写远处的大山。 故选 C。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 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茅草房庭院因 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 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前两句写他 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 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 16 -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 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 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 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 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 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 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 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 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一水”对“二山”,整齐美观, 音律和谐。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 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 令人叫绝。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 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 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 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 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见到别人贤能,要想和他看齐;见到别人不贤能,要在内心反 省是否有同样错误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深夜梦到年轻时候的事,梦醒啼哭,泪水融合脂粉流淌 满面的句子是:“ , 。” (3)苏轼《赤壁赋》中,写感慨自身与天地和大海相比极为渺小的句子是: “ , 。” 【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 17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 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 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 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 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应注意“自省”“妆”“阑”“蜉蝣”“渺沧海”“粟”这几个字 的写法。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 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 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 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 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 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完成了一次 的地外 天体登陆。因为嫦娥四号在航运中要经过很多撞击坑、环形山,因此只能把寻找相对大的撞 击坑中较平坦的地方作为着陆区。此次嫦娥四号的落月可以说是“正中靶心”,嫦娥四号全 自主动力下降,通过月面相对测量导航,按照既定制导率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尽管人类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登上月球,但对月球的了解仍然肤浅,抵达月球背面 实地探究,依然具有极其突出和独特的科学价值,是全世界科学家长久以来的向往。嫦娥四 号成功落月将为未来对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期”的探索打下基础。 发展航天具有高难度、高风险。面对重重困难,中国的航天人 探寻中国的航 天发展之路,( )在浩瀚的宇宙中,嫦娥四号降落在行星邻近的卫星,或许看起 来 ,但在人类航天史上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一步,注定要在人类的太空探索史上留 下 的一笔。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石破天惊 呕心沥血 微乎其微 灿烂辉煌 B. 石破天惊 兢兢业业 微不足道 灿烂辉煌 C. 惊心动魄 兢兢业业 微乎其微 浓墨重彩 D. 惊心动魄 呕心沥血 微不足道 浓墨重彩 - 18 -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嫦娥四号因为在航迹中要经过很多撞击坑、环形山,所以只能寻找相对大的撞击坑中较平 坦的地方作为着陆区。 B. 因为嫦娥四号在航迹中要经过很多撞击坑、环形山,因此只能寻找相对大的撞击坑中较平 坦的地方作为着陆区。 C. 嫦娥四号因为在航迹中要经过很多撞击坑、环形山,因此只能把相对大的撞击坑中较平坦 的地方作为着陆区。 D. 因为嫦娥四号在航迹中要经过很多撞击坑、环形山,所以只能把相对大的撞击坑中较平坦 的地方作为着陆区。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为了将科学梦想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努力攻关、大胆创新。 B. 他们大胆创新、努力攻关,将科学梦想一步步转化为现实。 C. 他们努力攻关、大胆创新,将科学梦想一步步转化为现实。 D. 他们为了将科学梦想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大胆创新、努力攻关。 【答案】17. D 18. A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 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 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 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 很大。“石破天惊”,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修饰“地外天体登陆”,选用“惊心 动魄”。“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结合“发展 航天具有高难度、高风险。面对重重困难”分析,语境主要讲中国航天人探寻的辛苦,选用 “呕心沥血”。“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一提。“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结合“但在人类航天史上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一步”分析,语境主要讲“嫦娥四号降落在行星 邻近的卫星”这样的成绩可能不大,选用“微不足道”。“浓墨重彩”,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灿烂辉煌”,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越,十分引人注目。修饰“一笔”, 选用“浓墨重彩”。故选 D。 【18 题详解】 - 19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 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 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 度不大。B 项,语序不当,“因为嫦娥四号在航迹中要经过很多撞击坑、环形山”语序不当, 把“因为”放到“嫦娥四号”后面;搭配不当,“因为”与“因此”搭配不当。C 项,搭配不 当,“因为”与“因此”搭配不当。D 项,语序不当,“因为嫦娥四号”语序不当。故选 A。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 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 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 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大胆”重在构想,“攻关”为具体行为,应“大 胆创新”在前,“攻关”在后,排除 A 项、C 项;从与下文的衔接看,本句的后边应落在“转 化为现实”上,排除 D 项。故选 B。 20. 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 人, ,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 。 【答案】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不狂妄所以有修养;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不胡为所以有理 性。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具体题型为:连贯、修辞与仿写。 注意设题类型:(1)再写两个句子(自选话题或者另选话题不作要求)(2)另选话题再写两 个句子(3)自选话题再写两个句子。审题:注意自选和另选的区别。自选话题的意思是随意 选择话题,可以搬用题中所给话题,也可以另起炉灶。另选话题的意思是不能重复所给句子 中的话题,必须选择新的话题。本题属于固定话题。明晰所给句子特点:(1)必须写两句话 (2)必须有顶针修辞(3)必须套用所给句式: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 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所以……,……所以有……;人要懂得尊 重自然, 尊重自然所以…… ,所以有…… 。依照这个句式,做到结构一致,修 辞一致,字数相同即可。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如 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要注意句子应 当具有哲理性。 - 20 - 【点睛】仿句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找出不变和变化的地方 第二、相对应位置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修辞一样 第三、需要变化的位置不能重复给句(原句、被仿句)中的词语 第四、注意拟人修辞的特点,把人的行为、动作,神态、心理,语言、肖像等特征赋予自然 景物(意象) 21. 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 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书 中这样的意思。要求:①切合题意;②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答: 【答案】参考示例:(1)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2)“○”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 (3)“○”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着回到自己的家园。 (4)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扩展语句的能力,从要求入手考虑,因为“○”字本来就具有形象性很强的特征, 所以我们不妨从形象性入手,将它想象成人的眼睛。也可以从“没有归属”这个特征上,把 “○”和人类联系起来。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④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意大利•但丁) 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古今中外,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 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 21 - 【答案】例文: 勤奋铸就成功 韩愈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开发自己的智能,“勤奋”二字最 紧要的,人的天资是有差别的,但勤奋比天资重要得多。 天才就是勤奋,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而迫使他熊熊燃烧的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这些名人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能否成 功,不是看他有多高的天赋,而关键在于它是否勤奋。 居里夫人,法国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 生两次获诺贝尔奖。多少个孤独的夜晚,多少个寒冷的冬日,她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和自己的 生命搏斗。当有些人行走在繁华的街道时,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衣服,那种欣慰的表情无法表 达;还有些人在自己的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时,而居里夫人却独自坐在实验室里搞研究。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中专生,上的是职业类学校,没必要象名人那样刻苦勤奋,我 们太平凡了,也创造不出什么大发明,我们只要不旷课、不早退学不学都无所谓。其实,作 为一名平凡的人,我们有必要勤奋刻苦,它依然是我们学习中最锋利的武器。我们只要在自 己的岗位上有所突破也就是没有虚度年华,不要等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青岛港桥吊队长许振超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1974 年只上了一年半初中的他截出桥吊后,面对厚厚一本 100 多张的桥吊英文图纸,暗下决 心:不会就学,绝不能趴下。可能许多人认为搬运工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可许振超相信知识 可以改变命运,岗位能够成就事业,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做个能工巧匠, 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港口的培养。他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努力,成为爱岗敬业的“工 人专家”。在他的带领下连续创新装箱单船装卸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不要因学历而使自己的前程毁灭,我们也要象许 振超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我们应该全力以赴投入到学习中,养成独立思 考的习惯,提高整体素质,塑造一个新型自我。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对于我们中专生来说时间与勤奋同等重要。只要我们渗透了勤奋的 源泉,风雨过后会是春色满园,荆棘过后前面会是铺满鲜花的宽敞大道。让我们一起铸就明 日的荣光!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名句都是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 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 - 22 -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 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 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提炼主题。 点睛: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 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 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