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 M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20届浙江省浙北五校联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伦用激动的口吻痛惜姐姐护理形容枯槁(gǎo)、行将就木的老者是虚置年华,索菲娅则每天在晚祷结束时特意为可怜的犯了罪孽(niè)的女人背诵一段经文。
B. 让她烦闷(mēn)的不只是学业,她瞥(piē)了一眼教室,只看见一颗颗埋在教材中的头颅,四周鸦雀无声。韵锦心里自嘲地想,就算四周闹哄哄地笑闹成一团又怎样,自己始终溶不进里边。
C. 到处是女人们急促的木屐(jī)声。她们佝着腰蜷(quán)着腿跑得飞快,自从那种叫原子弹的东西把广岛和长崎移为平地,中国人就常常来这打一阵枪或扔几颗炸弹。
D. 这条路艰苦又黑暗,每走一步,泥沼(zhǎo)就要把他们吞噬(shì)进去;而树木则像一堵牢固的墙壁,挡住去路。树枝缠住他们,树根像蛇一样地到处伸延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和字形的识记能力。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以及对形近字的识别。注意“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方言要纠错”的原则。辨析字形要结合字义进行。
A项,“虚置年华”中“置——掷”;
B项,“烦闷”的“闷”应读mèn,“溶不进”中“溶——融”;
C项,“移为平地”中“移——夷”。
故选D。
【点睛】字音积累法:①以点连线法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②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如以“千”(qiān)为声旁的形声字大致有“歼”jiān、“纤”qiàn或xiān、“跹”xiān、“钎”qiān、“迁”qiān等,“歼”“纤”“跹”等字都不发声旁的音,这几个字就是考查记忆的重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 29 -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有自由,也要有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互联网是一把“杀手锏”,是“宝库”还是“魔盒”,取决于国际社会的治理水平和能力。[乙]一方面,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鸿沟到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不完善,再到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全球公害,互联网领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和挑战表明,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网才能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丙]“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国际社会只要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定能实现全球互联网善治,从而让互联网释放出造福人类的强大正能量。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杀手锏 B. 参差不齐 C. 凸显 D. 从而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C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A项,杀手锏,原意为小说中搏斗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杀敌人的绝招,现指出其不意击敌制胜的招数,比喻看家本领。根据语境,此处是说互联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应当用“双刃剑”。
B项,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此处是说互联网发展水平差距大,使用正确。
C项,凸显,意思是指清楚地显露,也指突出,显著。此处是说互联网的各种问题逐渐突出,使用正确。
D项,从而,连词,上文指明原因、条件、方法等,下文用“从而”引出结果、目的等。此处上句说的是国际社会应对互联网问题的办法,下句展望这样做的结果,用“从而”使用正确。
故选A。
【3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使用较为复杂,不同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各不相同,需要学生识记理解句号、都好、感叹号、引号、破折号、冒号等使用方法。
C项,丙句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间的“,”使用错误,两句之间是小并列,应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故选C。
【点睛】句号,表示说完一句话的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顿号,①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②表示次序后的停顿。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冒号,用来提示下文。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感叹号,表示赞美、愤怒、惊奇等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引号,①引用说话或文章晨一段文字。②表示特指的词语或反语、讽刺。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影片等名称。省略号,①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未尽。②表示声音断续。③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破折号,①表示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②表示意思的转折。③表示声音的延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把风险和困难降到最低,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争取最好结果。
B. 应届毕业生出现第一份工作“闪辞”固然情有可原,但它折射出的缺乏职业规划、好高骛远与眼高手低的缺点则需要应届毕业生克服。
C. “醉驾不再一律入刑”最近引发争议,有网友担忧法律松动之后,酒驾、醉驾行为会反弹,尤其是对一些权贵之人酒驾会更容易得到“法内开恩”。
D. 对于摩拜单车充值车费最低为10元的设置,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强制推行“最低消费”的极其不合理的行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A项,语序不当,“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与“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应互换位置;
B项,搭配不当,“缺点”不能“克服”,将“克服”改为“改正”;
C项,成分多余,去掉“对”或“得到”。
故选D。
5.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 29 -
人类的智性创造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①________。科学总是朝前看,强调进步,需要不断否定和更替既有知识中过时或错误的成分。人文思考则追求的是意义,要靠良知和智慧来推进;而智慧是不会逐代增长的。因此,②________,后人必须超越前人,比如爱因斯坦一定是超越牛顿的。而艺术的创新要复杂的多,③________,艺术成就很可能是并列的,比如活跃于十九世纪初的贝多芬与活跃于十八世纪中叶的巴赫,在各自的领域和表达范畴,都做到了尽善尽美,是很难分出个伯仲来的。
【答案】 (1). 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或科学世界与艺术世界) (2). 科学要创新(或进步或发展) (3). 并非都是后人超越前人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题中依据“科学总是朝前看,强调进步,需要不断否定和更替既有知识中过时或错误的成分。人文思考则追求的是意义”“ 后人必须超越前人,比如爱因斯坦一定是超越牛顿的”“ 在各自的领域和表达范畴,都做到了尽善尽美,是很难分出个伯仲来的”答题。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6.感受和理解下面三个画面形象及其内涵,完成下列小题。
【示例】:
- 29 -
画面一: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
画外音一: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画面二:一个行动缓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车礼让他的司机深深鞠躬致谢。
画外音二: 。
画面三: 。
画外音三:他搀起的不只是一位老人,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良知,一种心系社会的责任,一种古老民族的美德。
(1)仿照示例,请为画面二设计一个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为画外音三设计一个画面,要求语言简洁,有画面感。
(2)综合并串联以上画面和画外音的内涵,以“美丽中国梦”为开头写一段话。(60字左右)
【答案】(1)画外音二:人心在互相体谅中温暖,世界在相互礼让中美丽。
画面三: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快步搀扶起一位突然倒在人行道上的老人。
(2)示例:美丽中国梦,固然需要我们每个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是,它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颗美丽健康的心灵,奉献爱心,文明真诚,恪守良知——这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考查画外音的设计以及串联词。画外音通俗点理解就是:注解,题外话。事实上它就是旁注与补充,以便人们对事实能更详细、明确地理解,它往往与主题有点相关,可作为辅助之用。写串词需要用一个中心话题将不同内容统一起来,表达要优美。本题要求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和内涵,设计画外音。
首先分析例句,画面一是一个女孩儿将硬币投进零钱箱,用来给需要的人提供便利。画外音便用“良善”“便利”“感恩“爱心”这样的关键词将这件事的内涵揭示出来,并用对仗的形式让情感和哲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1)画面是一位老人向为他停车让路的司机脱帽鞠躬。分析这件事的内涵,司机为行动缓慢的老人停车让行,是出于对老人的理解、体谅和关爱;而老人脱帽致敬,是体现人的礼貌和对对方的感激。综观这幅画面,它告诉我们,互相“体谅”“理解”和“礼让”,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美好。
- 29 -
而画面三的画外音,由“他搀起的不只是一位老人”可知事件应当是有人搀扶起了跌到的老人;描述画面的时候,可以用主谓句“他搀起了老人”概括事件,然后用定语、状语等丰富情节,比如可以写什么样的年轻人,在哪里跌到的什么样的老人,怎样搀扶的,描述动作等,使得画面感更强。
(2)本题要求以“美丽中国梦”开头写一段话,串联起以上画面和画外音。这就说明这三幅画面都能够体现“美丽中国梦”。那么考试可以思考,这三幅画面各自从哪些角度阐述“中国梦”呢?第一幅应是“爱心”,也就是心灵的健康美丽;第二幅是“文明”“礼让”,也就是从文明礼仪的角度阐释;第三幅是“良知”“责任”,是从恪守做人的良知的角度阐述。在具体表述的时候,可以采用关联词语串联内容,比如用“美丽中国梦,不是……而是……”这样的句子,或者“美丽中国梦,只要……就……”等形式来写。
【点睛】画外音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把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镜头和画面之外,不仅使观众能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影片的视听结合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的声音及视像互相补充,互相衬托,可产生各种蒙太奇效果。声音与画面实现对位式分离之后,成为一种特殊的银幕形象,因此,画外音具有强大造型能力.它能突破画幅的限制,把电影的表现空间扩展到画面之外,来丰富画面的内容和表现力.画外音还用以创造真实的声音环境,烘托气氛,加强生活场景的实感。它们在塑造人物、结构时空等方面的作用也受到电影创作者的重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国家必须是全球最重要的出口国之一。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SDR成分货币代表性日益下降,扩大SDR篮子货币的呼声日渐高涨。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势不可当。人民币国际使用大幅增加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是一个长远的趋势。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国家均支持将人民币纳入货币篮于,这在西方七国集团峰会上已释放出积极信号。
- 29 -
很多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之一就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适合全球经济发展。新兴市场占据全球经济很大比例,但全球货币体系还是以美元为基础,新兴市场国家又以大量美元为外汇储备,所以美元的波动直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澳大利亚华人金融专家协会理事长郭生祥说:“人民币不纳入这个篮子显然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全局。”
2017年9月统计的世界核心产油国与中国交易石油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一览表
结算
方式
人民币结算
非人民币结算
国别
沙
特
俄罗斯
安哥拉
伊拉克
阿
曼
伊
朗
委内瑞拉
科威特
巴
西
阿联酋
其
他
比例
15%
13%
11%
10%
9%
8%
5%
4%
4%
4%
17%
(摘自网易财经《人民币“入篮”能带来什么?》,有删改)
材料二:
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被正式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也由此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储备货币之一,这意味着国际上对人民币将有更高期许和更严要求。人民币“入篮”后,整体上,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会提升,它将是一个更稳定、更被广泛接受的货币,人们会更有信心持有人民币资产,进而“减少钱包缩水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境外使用人民币的阻力,国外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也会提高。
以往很多国家不支持人民币直接兑换,必须先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再兑换成当地货币;今后则有望拿人民币直接兑换当地货币,省去兑换美元环节,避免多次购汇造成的损失。在境外如果用人民币投融资,能更好地管控汇率风险。而且人民币流动性增强,相应的交易成本和财务成本会下降。以往,中国公民想在海外有资产,必须用美元,国内资产也缺乏国际性,但以后在国际上进行资产配置组合的选择和获得海外投资的机会将更多。
人民币“入篮”能降低国际贸易风险。目前石油、化肥等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和结算,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国,中国的国际贸易受到美元制约,一旦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进口成本就会上升。
- 29 -
境外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政策发力,也离不开微观主体的努力。人民币“入篮”并非一劳永逸,中国需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使人民币成为接受程度更高的货币。
(摘自《人民日报·人民币“入篮”》,有删改)
材料三:
IMF总裁拉加德曾说,人民币将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为可自由使用的国际货币。IMF亚太部副主任李昌镛表示,许多人说人民币“入篮”后国际使用并未大幅增加,这种观点目光短浅。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一年后,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影响力继续提升。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份额为10.92%,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共同构成新的一篮子。去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使得人民币国际适用范围扩大。在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下,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突破万亿大关。2017年9月份在全球交易中所占份额为1.85%,是全球第6大支付货币。报告指出,考虑到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可以预计人民币未来将在国际支付上占据更多份额。
- 29 -
专家指出,人民币“入篮”既是人民币国际化跃升的重要标志,也给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提出更高要求。受益于经济前景向好和市场化改革等利好因素,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而稳定的汇率又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了支撑。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塔米姆·巴尤米表示,如果中国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展顺利,预计未来全球可能出现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储备货币格局。
(摘自新华网《“入篮”一周年,人民币拓展国际“朋友圈”》,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特别提款权货币挖根生日益下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崛起,因此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势不可当。
B. 世界上83%的石油产油国都用人民币与我国开展石油贸易结算,促使主要欧洲国家支持将人民币“入篮”。
C. 美元的波动直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所以许多国家用人民币取代美元结算,动摇了美元霸权的地位。
D.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适合全球经济发展,很多人认为这是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8. 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创立了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即特别提款权。
B. 世界上许多产油国为了规避美元风险,与中国做生意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美元霸权的挑战。
C. 人民币进入货币篮子后,对旧有成员没有绝对影响;旧有成员排队依然故我,毫不动摇
D. 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未来可能与美元、欧元平起平坐。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原因。
【答案】7. B 8. C
9. ①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可以自由使用自由兑换。
②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出门国之一。
③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和市场化成功改革。
④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⑤加强的金融管控保障了中国经济安全。
⑥特别提款权成分货币代表性日益下降。
【解析】
- 29 -
【7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概念含义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B项,“世界上83%的石油产油国都用人民币与我国开展石油贸易结算”错,根据原文材料一的表格,“83%”是指与中国做石油生意的核心产油国,不是所有产油国家。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旧有成员排位依然故我,毫不动摇”说法绝对,应该会有变化。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综观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原因,有中国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
比如材料一中提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国家必须是全球最重要的出口国之一。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SDR成分货币代表性日益下降”,这里包含着“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出门国之一”和“特别提款权成分货币代表性日益下降”两个原因;
再比如材料二“以往很多国家不支持人民币直接兑换,必须先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再兑换成当地货币;今后则有望拿人民币直接兑换当地货币,省去兑换美元环节,避免多次购汇造成的损失。在境外如果用人民币投融资,能更好地管控汇率风险”,可概括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可以自由使用自由兑换”和“加强的金融管控保障了中国经济安全”两个原因;
- 29 -
比如材料三“在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下,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突破万亿大关”,其中就包括“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和市场化成功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两个原因。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斯拣了一条腐败狗
万芊
(1)李斯去牌友刘渊家打牌回来时在那边的小区里拣了一条狗,一条似乎有着很纯血统的棕色沙皮狗。李斯是开着新买的“雪佛兰SPARK”迷你车去的,那车正散发着高贵的皮革味道。那狗是在李斯开车门之际趁李斯毫无防备时,从花丛中敏捷地蹿出来钻进李斯爱车的,怡然自得地趴在副驾驶座上,一副死皮赖脸的模样。李斯先是吃了一惊,继而试图赶那狗儿下车,可那狗儿贪婪地嗅着车厢里浓重的皮革味道,愣是不肯下车,那眼神充满着哀怜与乞求,那小小的尾巴使劲摇着,一副谄媚的样子。
(2)刘渊接了李斯的电话赶紧下楼来,说那是条人家的弃狗,已经在小区里转悠几天了。只要一见新车,就拼命往里钻,若是没车的人逮它,它就发了狂地乱叫乱蹿。几个驾摩托、骑单车的牌友,在一旁撺掇着李斯说:“这狗一定是条富贵人家的狗,像我们这些没有轿车的主儿,它还看不上呢!李斯你就带它回去吧,你好歹也是有车有房奔小康的人,没有一条贵气一点的宠物狗,还真缺点啥呢!”
(3)李斯想想也是,家里女儿早就嚷嚷着要养条有点品位的狗,这沙皮狗,虽然是条弃狗,看上去还是挺体面的。李斯心一软,也就把这人家的弃狗带回了家。
(4)女儿自然喜欢,还专门为它起了个挺洋气的名字,叫拉克。
(5)可拉克进了家,李斯妻子便发现这狗很特别——骨子里有一种特别的贵气。
- 29 -
洗澡,它拼命挣着不愿洗盆浴,偏要洗上淋浴才舒坦,而且近不得低档的洗涤品,喷点普通的香水还老打喷嚏,一换上名贵的香水,它就跟你耍嗲。拉屎呢,它自个会像模像样地蹲在抽水马桶上,如是洗手间关着,它宁可憋着满屋子转。睡觉呢,不是软和的床毯或沙发巾,它根本不睡。那吃呢,更是让李斯他们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小店里买了便宜的香肠它嗅也不嗅,那牛奶,它也是尽挑口味可口的喝,最气人的是,自来水,它是滴水不沾的,就是纯净水,它还挑着喝呢。那贵气、那娇气、那挑剔,李斯自叹就是他们一家人加起来也没有它这般。它最大的本领就是能察言观色,整天变着法子讨主人们的喜欢,以至更宠它,更怜它。
(6)于是,李斯打电话给刘渊,问刘渊:"知道不,这狗是谁家抛弃的,咋这般贵气,简直是腐败!”过了几天,刘渊还真有了回话:“说你知道不?!市里的那个权力挺大的头头和他老婆一起被人告发了,这狗原本是他老婆的宠物,平常时家里雇的人有一半时间就在伺候这宝贝,这么由着性子宠着,不腐败才怪呢!”
(7)一听说这个,李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想当年他和妻子想从北方工作的城市迁回老家来,因为这位权力挺大的头头,不知托了多少人,求了多少情,送了多少礼,好不容易才把这天大的事给办成了。但李斯因此却倍觉心里堵得慌,而眼下却收留着那贪婪人家的宠物,心里更不是滋味。
(8)于是,李斯跟妻子女儿商议说,把那狗远远地送人吧。为了不再能看到它,李斯开着车,带着它到了郊外一处朋友的鱼塘,骗下拉克。鱼塘上原本有几条草狗,突然见到了这条陌生而贵气的狗便狂吠不止,正当拉克不知所措的时候,李斯蓦然上车启动,而当拉克发觉自己再次被人遗弃时,便发了疯似地跟着李斯的车,凄厉地叫着拼命追赶。
(9)看着拉克孤立无助的可怜模样,李斯几次心软,想停下车来,但一想起那贪得无厌的人,心一横,油门一加,便驾车飞驶而去,那再次被遗弃的拉克,便在后视镜中渐渐缩小,渐渐消失。
(10)李斯很快跟鱼塘的朋友打电话,央他把拉克唤回鱼塘,好生照料它。朋友告诉他,那狗还在路边发呆,凄凄地叫唤着,那模样确实挺可怜的,但狗毕竟是狗,没人宠它照样能活着。
(11)半年过后,李斯在鱼塘边的草棚附近,见到了那条曾经被唤作拉克的沙皮狗。半年多来最大的改变,便是不知是哪条草狗,玷污了拉克高贵的血统,而拉克竟然还为它生下了一群怪模怪样的小杂种。做了母亲的拉克,神圣而又警觉,为了护卫那些小杂种,完全是一副不容侵犯的样子。
- 29 -
(12)李斯见了,不由得生出一份同情来,叫了声“拉克”,可对曾经献媚以博一爱的主人,拉克现在竟是一副漠视的样子。李斯这才知道,那狗早已淡忘了他,早已淡忘了以前曾经贵气的生活习性,看上去它早已不需要名贵的洗涤用品、香肠、牛奶和纯净水,更不需要抽水马桶和柔软的被褥,它已经回到它的同类当中,它已不需向任何人献媚、乞求收留。而当李斯试图接近它,试图对它有所亲近,试图唤起它曾经有过的殷勤时,拉克竟然冲他大声吠叫,并护着其胯下的小杂种们,并且越吠越凶,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势。直到李斯退到远得再也不可能对它们构成威胁的时候,拉克才转为平静。
(13)李斯突然觉得,拉克已经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尊严当中,早已不再需要奢侈,不再需要贵气,不再需要娇气,甚至不需要因此而低三下四、死皮赖脸、竭尽谄媚之能事,真正活出了狗的骨气。
(选自《金山》,有删改)
10. 结合情节,按照情节的一般模式,以“拉克”为视角,用第一人称完成下面对拉克命运轨迹的概括。
开端:我在市里的权力挺大的头头家里过着公主一样奢华的生活。
发展:
高潮:
结局:
11. 赏析第(5)段中划线部分。
12. 小说以“李斯拣了一条腐败狗”为标题有哪些好处?
13. 这篇讽刺小说主要有哪两重讽刺意味?请联系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0. 发展:头头落马,我被遗弃,一个叫李斯的男人把我捡回了家,我又过上了奢侈的生活。
高潮:李斯得知了我的来历,又将我遗弃在郊外的鱼塘边,我伤心欲绝。
结局:我在鱼塘边和乡下的一条草狗结合了,并且生下了我自己的宝宝,过上了自己真正的生活。
11. ①从李斯视角,运用一连串的细节描写和讽刺性语言,从多个方面极力渲染铺陈拉克的贵气、娇气、挑剔;
②呼应标题,突出拉克以前的腐败生活,影射它的前权贵主人的腐败奢华生活;
③情节上为下文李斯探听狗的来历,最后将它遗弃的情节作铺垫;又与最后拉克的鱼塘边落魄却有尊严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思考究竟哪一种生活才是拉克真正需要的。
12. ①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提领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正是围绕“李斯拣了一条腐败狗”这一情节展开的;
③直击
- 29 -
小说的讽刺主题——腐败。标题中“腐败狗”,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说这条狗娇气挑剔,生活腐败;另一方面是影射这条狗的原主人生活腐败奢侈,这就使得小说的批判意味更加耐人寻味。
13. ①借“市里的那个权力挺大的头头”的权力腐败和生活腐败,讽刺了社会上的所有贪腐分子,告诫世人腐败分子终究没有好下场;
②借宠物狗拉克的命运轨迹,讽刺了社会上那些谄媚阿附权贵、失去自我的人,告诫他们一味追求物质享受是可悲可怜的,人的尊严和骨气比奢侈的生活更重要。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按时间顺序理层次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者按空间顺序抓场面概括,一个场面(地点)就是一个情节,场面变化情节就变化;或者寻找线索后概括,可以寻找事物线、情感线、对比线等。本题的特别要求是,以“拉克”为视角,用第一人称完成下面对拉克命运轨迹的概括。本题可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开端已经给出。
发展涉及到的应当是小说的1——5段,是写李斯收养了拉克。从拉克的角度,首先说明被遗弃的原因是头头落马,然后说明谁收养了“我”,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
高潮涉及到小说6——10段,还是要说明被遗弃的原因,“市里的那个权力挺大的头头和他老婆一起被人告发了,这狗原本是他老婆的宠物,平常时家里雇的人有一半时间就在伺候这宝贝,这么由着性子宠着,不腐败才怪呢”“但李斯因此却倍觉心里堵得慌,而眼下却收留着那贪婪人家的宠物,心里更不是滋味”,可概括出“李斯得知了我的来历”;然后写遗弃的地点、经过,比如“李斯开着车,带着它到了郊外一处朋友的鱼塘,骗下拉克”,以及拉克的感受“朋友告诉他,那狗还在路边发呆,凄凄地叫唤着,那模样确实挺可怜的”,可概括出“将我遗弃在郊外的鱼塘边,我伤心欲绝”;
结局涉及到小说11——13段,结合“半年多来最大的改变,便是不知是哪条草狗,玷污了拉克高贵的血统,而拉克竟然还为它生下了一群怪模怪样的小杂种”“看上去它早已不需要名贵的洗涤用品、香肠、牛奶和纯净水,更不需要抽水马桶和柔软的被褥,它已经回到它的同类当中,它已不需向任何人献媚、乞求收留”,可概括出“我在鱼塘边和乡下的一条草狗结合了,并且生下了我自己的宝宝,过上了自己真正的生活”。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段话中运用的手法;其次可从用词、句式等角度分析语言的特点;还可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与上下文、主旨之间的关系。
- 29 -
本题是从李斯的视角写拉克到他们家之后还保留的生活习惯。其中运用了很多细描写,比如“洗澡,它拼命挣着不愿洗盆浴,偏要洗上淋浴才舒坦”“睡觉呢,不是软和的床毯或沙发巾,它根本不睡”等等,从洗澡、喷香水、拉屎、睡觉、吃饭、喝水等一系列生活细节方面,极力渲染铺陈拉克的贵气、娇气、挑剔。
语言上运用了讽刺的风格,比如“那贵气、那娇气、那挑剔,李斯自叹就是他们一家人加起来也没有它这般”,写出了拉克以前生活是多么奢侈,比人都娇贵。
情节这段描写呼应了标题“腐败狗”,同时也为后文李斯再次遗弃拉克做铺垫;
主题上,暗示它的主人是个权贵,过着腐化奢侈的生活。后文拉克被遗弃后,慢慢融入了普通狗的生活,这段描写与后文拉克的生活形成对比。作者说“不需要名贵的洗涤用品、香肠、牛奶和纯净水,更不需要抽水马桶和柔软的被褥,它已经回到它的同类当中,它已不需向任何人献媚、乞求收留”“拉克已经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尊严当中,早已不再需要奢侈,不再需要贵气,不再需要娇气,甚至不需要因此而低三下四、死皮赖脸、竭尽谄媚之能事,真正活出了狗的骨气”,这就启发读者思考,究竟哪一种生活才是拉克真正需要的。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几方面思考。本文标题“李斯捡了一条腐败狗”。
首先从标题本身效果来看,什么样的狗叫“腐败狗”?狗何为“腐败”?李斯是如何捡到它的?结果如何?看到标题,读者会有这一系列的疑问,因此这个标题设置了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次,从情节来看,这个标题主谓宾都有,完整的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本文恰是从李斯捡到“腐败狗”开始的,后续一系列情节都与此有关。因此这个标题提领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最后,从主题来看,“腐败”一次有明显的双重含义,表面是说这条狗在吃、喝、睡等方面要求很高,生活“腐败”;实际上是映射它的第一任主人,那位“头头”生活腐败奢侈,这就使得小说的批判意味更加耐人寻味。因此这个标题还有暗示主题的作用。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主题的鉴赏能力。一般来说,小说中有几个主要形象,围绕他们发生了哪些故事,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如何,透过这些就能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窥见小说的主题。本题问,这篇讽刺小说主要有哪两重讽刺意味?请联系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 29 -
既然是“讽刺”,那就得从反面形象入手;而“两重”,说明讽刺对象有两个。由此不难发现,应当从“头头”和“腐败狗”两个形象上分析。
关于这位“头头”的描写有刘渊的话“市里的那个权力挺大的头头和他老婆一起被人告发了,这狗原本是他老婆的宠物,平常时家里雇的人有一半时间就在伺候这宝贝,这么由着性子宠着,不腐败才怪呢!”,以及李斯的回忆“想当年他和妻子想从北方工作的城市迁回老家来,因为这位权力挺大的头头,不知托了多少人,求了多少情,送了多少礼,好不容易才把这天大的事给办成了”。看来这位“头头”位高权重,不给他托人情送礼就不给办事;家里也是极尽奢侈,连条狗都好几个人伺候。但是结果呢?他落了马,连狗都成了流浪狗。由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讽刺内容:腐败分子终究没有好下场。
再来看那条狗,到了李斯家之后的那段描写很精彩“洗澡,它拼命挣着不愿洗盆浴,偏要洗上淋浴才舒坦,而且近不得低档的洗涤品……那贵气、那娇气、那挑剔,李斯自叹就是他们一家人加起来也没有它这般”,看来在原来的主人家,它被惯得不成样子。但是从“它最大的本领就是能察言观色,整天变着法子讨主人们的喜欢,以至更宠它,更怜它”可以推测,它在原主人家里一定是极尽讨好,才得以有那样的宠爱,享受奢侈的生活。而当李斯将它遗弃在水塘边半年之后,“那狗早已淡忘了他,早已淡忘了以前曾经贵气的生活习性,看上去它早已不需要名贵的洗涤用品、香肠、牛奶和纯净水,更不需要抽水马桶和柔软的被褥,它已经回到它的同类当中,它已不需向任何人献媚、乞求收留”“李斯突然觉得,拉克已经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尊严当中,早已不再需要奢侈,不再需要贵气,不再需要娇气,甚至不需要因此而低三下四、死皮赖脸、竭尽谄媚之能事,真正活出了狗的骨气”。当初的“腐败狗”是靠摇尾乞怜换来丰厚的物质生活,这不正像是社会上那些谄媚阿附权贵、失去自我的人的吗?借助克拉,作者讽刺了它象征的那一类人,告诫他们一味追求物质享受是可悲可怜的,人的尊严和骨气比奢侈的生活更重要。
【点睛】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技巧点拨
(1)依本探源。就是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倾向、暗示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内引外联。就是利用命题人在题干中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知识储备,探寻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
- 29 -
(3)扩大储备。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命题人肯定不会让考生漫无边际地瞎猜,对考生不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一般会在题千中或通过注释等形式予以交代,这就要求考生不放过命题人给出的每一个信息;对考生应该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出题人则不会在题面上再去多费笔墨,这就要求考生复习备考时应该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今家诫叙
(宋)苏辙
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或曰:“慈则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臣之于君也,可则谏,否则去。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岂有弃子者哉!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以致其意。既又集《古今家诫》,得四十九人,以示辙,曰:“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吾病焉,是以为此。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辙读之而叹曰:“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之耳。今是书也,要将以发之欤?虽广之天下可也。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
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就利也果 果:坚决。
B. 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 恻恻:伤心。
C. 以几谏不敢显 几:隐约,委婉。
D. 吾病焉,是以为此 病:患病。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故其为之虑事也精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 以深爱而行精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C. 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 29 -
D. 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 夫五人之当刑也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苏辙为好友孙景修编写的《古今家诫》所作的一篇序言,文章深刻阐述了父母对子女的那种至大至深的爱,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人伦的极致。
B. 作者认为,父母无论贤能与否,都深爱自己的孩子,竭尽全力帮助孩子趋利避害,从来没有父母会丢下自己的孩子。
C. 孙景修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感念之心,继《贤母录》后,又编写了《古今家诫》一书,书中总共收录了自古至今四十九人的家诫,非常有意义。
D. 文章有理有据,情理并茂,在论述的过程中突出表现了父母那种无私的爱,同时,对孙景修编写的《古今家诫》给予了很高评价。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以致其意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
(2)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答案】14. D 15. B 16. C
17.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以致其意
18. (1)老师对于弟子,给他们立了规矩来教授他们,贤德的弟子,老师就引导他们;不贤德的弟子也不勉强他们。
(2)即使他们本身并不贤能,但是等到他们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会诚恳并且竭尽所能,更何况那些贤明的父母呢?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D项,吾病焉,是以为此,意思是“我对此感到遗憾,所以编写了此书”。病:感到遗憾,忧虑。
故选D。
- 29 -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项,助词,表句中停顿,无义不译/助词,表判断语气;
B项,均为连词,“因为”;
C项,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转折,“却”;
D项,代词,“他”/助词,表取独,无义,不译。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书中总共收录了自古至今四十九人的家诫”错。根据原文“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可知,截至当时,是收录了四十九人,但是书还未编写完,孙景修打算加以增补。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太常少卿长沙人孙公景修,年幼丧父因而受教于母亲,母亲贤能,能够成就他的学业。年已老,可感念母亲的心意却不能忘怀,写了一篇《贤母录》来表达他的心意。
其中,“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是对主人公的官职名字的介绍,后面可断开;两个“母”字中间断开,第一个“母”是前句的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后面的“母”是后句的主语;“母贤”主谓都全,意思完整,后面断开;“能就其业”的主语仍是“母”,承前省略,“就其业”是谓语和宾语,意思完整,后面断开;“而”字一般放在句子前面,其前断开;“念母之心不忘”意思完整,后面断开;“以”字一般可放在句子前面,其前断开。
- 29 -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于,对于;为,介词,给;规矩,名词作动词,立规矩;以,目的连词,来;授,教授;引,引导;强,勉强。(2)虽,即使;为,介词,对;言,说话;忠,诚恳;尽,竭尽所能;其,代词,那些。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老子说:“因为仁慈所以能勇敢,因为节俭所以能宽广。”有人问:“如果仁慈的话,那怎么会勇敢?”回答是:“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爱得深,所以他们替孩子考虑事情很精细。因为爱得深,所以行事殚精竭虑,所以他们为孩子躲避灾祸就很迅速,为孩子谋利也十分果敢,这就是仁慈能够导致勇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父母比其他人贤明,这是因为形势所迫才必然到这地步啊。”我小时候读书,看见父母告诫他们的子女,恳切教导惟恐有没考虑到的地方,惴惴不安惟恐孩子不能全部听进去,他们感叹道:“唉,这就是父母的心啊!”老师对于弟子,给他们立了规矩来教授他们,贤德的弟子,老师就引导他们;不贤德的弟子也不勉强他们。君主对于臣子,给他们号令来告诫他们,对贤能的臣子就给予官职,不贤能的臣子就不选用他们。臣子对于君主,可以进谏的就进谏,可以进谏的就离去。儿子对于父亲,用隐约的言辞劝谏,不敢太直露,这都是因为礼仪的存在。父母却不这样,即使孩子不好,哪有父母遗弃孩子的呢?所以他们竭尽所有来告诫孩子,直到没有遗憾才停止。所以父母对于孩子,是人类伦理的极致。即使他们本身并不贤能,但是等到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会诚恳并且竭尽所能,更何况那些贤明的父母呢?
- 29 -
太常少卿,长沙人孙公景修,年幼丧父因而受教于母亲,母亲贤能,能够成就他的学业。年已老,可感念母亲的心意却不能忘怀,写了一篇《贤母录》来表达他的心意。既而又编辑《古今家诫》一书,收集了四十九个人,拿来给我看,说:“古代就有编写这种书的人,但他们的文章不完整。我对此感到遗憾,所以编写了此书。集中天下众多父母的心意,用来馈赠给天下的人,或许有好处吧?”我读了这本书后感叹道:“即使有凶悍的孩子在集市上发怒斗狠,没有人能够阻止他,听到父亲的声音就收敛罢手退去,集市上指责他孩子的人也没有不感动落泪的。慈孝的心,人人都有,只是担忧无法激发它罢了。如今这本书,大概将会激发发人的慈孝之心吧?即使推广于天下也是可行的。自从周公以来到如今,父训四十五人,母训四人,孙公又要将加以增补,还没有编写完成。”元丰二年四月三日,四川眉阳人苏辙记述。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淲①
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19. 颔联中“行藏”是成语 的省略,暗含了诗人 的人生轨迹。
20. 赏析首联与尾联的写法和作用。
【答案】19. 用行舍藏 从仕/归隐或入世/出世
20. 首联因景即事,引用他人诗句开头,写出了重阳佳节临近之时,城中却满城秋风秋雨的萧瑟景象,烘托出诗人满腹的悲伤,为遣忧愁,于是诗人独登吴山看大江。尾联以理带景,以景作结。前句议论,总结颔颈两联,点出壮志难酬是古今诗人的共同遭遇;后句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力烘托出诗人的悲怆,可谓言尽而意无穷。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识记能力及对诗歌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根据题干提示联想与之有关的成语,并能抓住诗歌中的主要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行藏”是“用行舍藏”的省略,用行舍藏,意思是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结合诗歌后面的注释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可以看出“行藏”暗含了诗人“从仕/归隐”或“入世/出世”的人生轨迹。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手法及思想内容、情感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翻译诗句的大意,然后分析诗句用到了手法,最后再结合情感或者上下文来分析诗句的作用。
- 29 -
首联是“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意思是“满城的风声雨声,原来是重阳佳节悄悄地临近;我独自登上了吴山,眺望着浩荡的大江”。此句中“满城风雨”是眼前景色,这是即景抒情;而根据注释②可知,“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作者这是引用他人诗句开头,也属于用典;由“满城风雨”,我们可以想见秋风秋雨、满城肃杀的深秋景色,也由此能够窥见作者满腹愁绪,无法排遣,只好登上吴山,眺望大江,期望一舒胸中块垒。此联在邠老原句“满城风雨“的背景上,突出了抒情主人公形象:出句即是借用,也是即景;对句使人物出场,两句共同说明时间、地点、环境、人物,毫无摘引之痕迹,一位在风雨飘摇中独立吴山之巅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尾联“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意思是“古今诗人都是如此,与我相仿,我眼看着晚潮澎湃,一片苍茫”。结尾两句,从内容上看,前一句是议论,后一句写景。“今古骚人”指的是古今的诗人、文人,“如许”,这样,“今古骚人乃如许”意思是说从古到今,诗人们都有着共同的感受,点出壮志难酬是古今诗人的共同遭遇。按照常规思维,诗人应在下句点明感受的具体内容,然而本诗却以“暮潮声卷入高茫”作结,写出傍晚时分,潮水涌动,声音入耳,一片高远苍茫的景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有力烘托出诗人的悲怆,拓展诗歌的意境,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①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不器②。”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③也。”
(《论语·公冶长》)
注①造次:危难时。②器:某种器具。③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
21. 孔子对子贡的评价是“器也”“瑚琏也”,他的言外之意是 。
- 29 -
22. 综合以上材料,评说孔子的君子观。
【答案】21. 子贡还不是君子(子贡只有某个方面的才能)
22.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君子之本,任何时候君子都不能舍弃仁;君子不应该只有一种才能,而是拥有多种才能。这种立德在先、又重多才的君子观,也是现代人人生修养的指南。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孔子对子贡‘器也’‘瑚琏也’评价的言外之意”,然后到文中找到孔子对子贡的评价,理解其意思,再分析言外之意。从《论语•为政》中来看,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应是多才多艺;再看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孔子认为子贡“女,器也”,认为子贡是“瑚琏”,“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孔子以瑚琏比子贡,是说子贡对于国家社稷,乃是大器、具有超才、足堪重用、贮可裕养,容重厚德,但前面孔子又说过“君子不器”,可见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的言外之意是说子贡还不是君子,子贡的修养还有所欠缺,没有达到“君子之器”。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综合以上材料,评说孔子的君子观”,然后到材料中圈出孔子眼中“君子”的内容,理解其意思,再概括孔子的“君子观”,最后做出评价。从材料来看,孔子认为“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君子离开仁德,怎能配得上君子之名?君子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急遽紧迫之时一定要这样,颠沛流离之际一定要这样”,这是强调“仁德”对于君子的重要性,作为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能舍弃仁德;“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应是多才多艺”,这说明君子应该拥有多种才能,这就是孔子的“君子观”,明确了这些内容之后,还要对此做出评价,分析该“君子观”对于现代人的意义。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怎么样去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匆促急遽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子贡问孔子:老师,我是什么呢?孔子说:你啊,可以用一样祭器来形容。子贡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瑚琏啊。
- 29 -
(四)古诗文默写。
2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诗经·氓》)
(2)知者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者寿。(《论语》)
(3)今夜闻君琵琶语,_____________。莫辞更坐弹一曲,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答案】 (1). (1)隰则有泮 (2). 言笑晏晏 (3). (2)仁者静 知者乐 (4). (3)如听仙乐耳暂明 (5). 为君翻作琵琶行 (6). (4)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7). (5)苔痕上阶绿 (8). 谈笑有鸿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隰”“泮”“晏”“知”“鸿儒”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四、写作
24.观察下列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看了这两幅漫画后,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不要做冷漠的旁观者
- 29 -
2014年7月4日22时许,在福建福州的一辆公交汽车上,一名男子突然猥亵一名女乘客,在此过程中,55岁的公交车司机欧阳农益连喊了5次“快来帮她”,却无一人出手相助,事发后,经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人们在谴责暴行的同时,现场冷漠的旁观者也成为了被人诟病的对象。
对突发事件的自觉性救助,往往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集体性的良知麻痹,折射出消极文化带来的人心冷漠和道德萎缩。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水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面对他人的危难,旁观者义务上的不作为其实就是社会责任感分化后的不担当。
1964年3月13日,美国纽约的一名妇女在回家的途中遭遇劫匪,女子的呼救引起了其28位邻居的注意,但在匪徒持续35分钟的施暴过程中,却无人出手相救,最终该女子被劫杀,该案曾一度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广泛讨论,后来,有心理学家做了类似的实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实验证明“现场的旁观者越多,被害者得到救助的机会就越小”,社会学家将这种集体性的良知麻痹定义为“旁观者效应”。
试想,将一份没有明确分工和限定责任的任务分配给多个平等主体去完成,在这种如同“吃大锅饭”的体制下,总有人会抱着“就算我不去做,也会有人去做的”的思想,而彼此间一旦缺乏道德的督促,必然会出现拖拉推诿不作为的情况,就如对于没有特定责任义务约束的旁观者而言,在现实条件的影响下,往往也会扮演冷漠的角色,于是,在“你不管我也不管”的集体性失声中,救助他人的社会责任被分化扩散,甚至就连个体的内疚感和自责心也都会在自我安抚中被弱化,最后,一件“谁都有责任”的事件就变成了“谁都没责任”的笑谈,彼此间也都能心安理得,由此来看,提升民众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是促使旁观者勇敢作为、积极担当的内在推动力。
个别旁观者的积极作为对解决危难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不可否认,旁观者对于是否积极作为的考量除了与其自身的道德素养有关外,受现场环境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在事态不明的情况下,谁都不愿自作聪明的去多管闲事,而危难的突发性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加之个人对危难的理解和反应也不尽相同,而出于本能,绝大多数人会在遇见危险的第一时间首先保护自己,这种个人利益的自保行为也是造成旁观者冷漠不作为的根本原因,因此,先知先觉先行的个体旁观者的标杆作用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公交车司机欧阳农益的积极行为,最终还是能够引来部分旁观者的协助,虽然这个结果来的迟了点。
- 29 -
不做冷漠的旁观者需要道德力量的牵引,用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暖化冷漠,用道德力量来推动旁观者积极作为。当下,我们很欣慰地感受到了社会良知的复苏,在危机关头,总会有人不愿再做冷漠的旁观者,他们不惧危难、不顾生死,该出手时就出手,就如被广泛传颂的因勇斗劫匪而牺牲的好小伙沈俊江,他们用鲜血甚至是生命维护着社会正义、宣扬着中华美德,但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唤醒冷漠的旁观者群体,还需要一个漫长的道德觉醒过程,这期间不应只有你和他的努力,还要有我的付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两则漫画材料。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注意细节,尤其是文字部分;然后分析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第一幅漫画是“二十世纪的事故现场”,画面中有一个落水的孩子在挣扎呼救,岸上一个男子顾不得脱掉衣服就急忙跳进河里去救人;第二幅漫画是“二十一世纪的事故现场”,画面中落水的人已经只剩一只手臂露在外面,眼看性命不保,而岸上一群人却都在拿着手机拍摄,没有一个人下去救人。
对比分析两个世纪旁观者对于落水事故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批判时代越进步,人心越冷漠;呼唤抛弃冷漠,奉献爱心,提升国民道德素质。
参考立意:
1.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2.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同胞?
3.精神缺钙,再丰盈的物质也无法让我们站立;
4.冷漠是无情的杀手。
参考素材:
1.旧时秦皇苛政使四境之内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是强权对民众的暴力,是当道者对生命的亵渎;将军李广战胜杀降,这是胜者对败者的暴力,是成事者对败事者尊严的践踏。当如今,我们远离了那个充满战火烽烟的时代,步入现代文明社会,暴力已不能单纯指代一种以武力使人屈服的方式。冷漠,何尝不是我们如今面临的、最广泛也最残忍的暴力?冷漠是一种无声的暴力。它不仅阻隔着温暖的传递,甚至是将那星星点点的火源熄灭。一个人的冷漠并不可怕,整个社会的冷漠才叫人心寒。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有人当街突发疾病无人敢救,这种现状不正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人情的冷淡吗?这与当年鲁迅笔下围观同胞被砍头的人们何异?或许我们还不如那些看客,因为我们甚至都未曾给予那些需要被帮助的人一点关注。这何尝不是对人性的践踏!求助者满是期盼的眼睛被冷漠冻得僵硬,而热心人的友善又何尝不是被冷漠无情地欺骗与玩弄。冷漠也是一种暴力,所以,我们呼唤人性温暖的回归!
2.
- 29 -
有时候,我们自以为积极热烈,却看不出自己真实的冷漠。前几日,网络上大炒育英中学女生“裸跳”事件。对于该女生的死因和自杀动机可谓众说纷纭,沸沸扬扬。我们自以为这就是关注,就是温情,实则这是更大的冷漠。我们对一个自己一无所知的生命妄加论断,甚至扭曲事实,这难道不是对当事人尊严的践踏与摧残?难道不是外表热情实质冷漠的体现?我们“暴力”亵渎的早已不是人们的肉体,而是他们更应被尊重的人格与灵魂。
3. 这是一个奇怪畸形的社会,我们最初的良知被人无情的出卖了,我们仅有的悲悯被人玩弄了,我们本已薄弱的信仰被人践踏了。我们同情街上的乞丐,好心的施舍一元两元钱,但最终我们知道,我们受骗了,那些乞丐乞讨只是在完成他们的工作,或许他们中间有些人比我们还富裕;我们好心的帮助被车撞到的人,可是这样的好心有可能会让你背上一辈子都甩脱不掉的麻烦;国家遭受灾难,人民遭受痛苦,我们热血沸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是炫富的郭美美却使我们最后的一点信念都摧毁的一干二净……我们该相信谁?我们该信仰什么?
4. 我们只知道抱怨,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人世的冷漠,抱怨人性的丑陋。孰不知,其实我们就是这些丑陋现象的制造者和参与者。谁都知道,走要走人行道,不要闯红灯,不要乱抛纸屑,这些连两岁幼童都知道的道理,我们成人会不知道吗?可是你上街看看,这些丑陋现象的制造者就包括你,也包括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偷自行车电动车手机的经验,这些被偷的东西竟成就了二手货市场且生意红火,许多被偷的主儿到这里来买二手货,又成为了这些偷儿的销赃处。这里面包括你,也包括我;在街上看见小偷偷东西,看见坏人行凶,有多少人害怕引火上身而视若不见?这里面包括你,也包括我。在中国办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要塞红包托关系找后门,这已经成了中国人最习以为常的习惯,国人厌恶贪官,痛恨贪腐,可是国人又在不停的实施贿赂,不停地制造贪官,我们左手接受别人的红包,右手又去贿赂别人,这里面包括你,也包括我……
参考结构:题目《不要做冷漠的旁观者》。开头以2014年公交车上有人猥亵妇女却无人施救为引子,引出关于“旁观者的冷漠”的话题。接着以西方谚语等理论分析,指出旁观者义务上的不作为其实就是社会责任感分化后的不担当。然后以1964年一位美国女子在家中被杀害为例,分析其28个邻居的心态,论证提升民众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是促使旁观者勇敢作为、积极担当的内在推动力。然后再从环境因素分析,指出榜样的力量很重要。最后指出,不做冷漠的旁观者需要道德力量的牵引,用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暖化冷漠,用道德力量来推动旁观者积极作为,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点睛】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看漫画的标题;
- 29 -
漫画的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眼睛”,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首先要看漫画的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我们弄清楚漫画的寓意。
(二)看漫画的画面;
漫画常用夸张而又简单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表达某种观点。分析漫画的画面是审题的重要环节。漫画的主要特点是简洁,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一定要仔细观察漫画,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语言文字。画中的语言文字,往往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对我们理解漫画的寓意很有帮助。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这些文字,认真思考其中所隐含的观点。
(四)看漫画的夸张、变形之处;
夸张是漫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了说明某种观点,漫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的描绘给予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观者共鸣的目的。因此,在审漫画题时,还要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变形之处、夸张、变形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的寓意所在。
- 29 -
- 29 -
相关文档
- 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联考评估卷语文2021-06-0523页
-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1届高三联考语2021-06-043页
- 青海省玉树州2020届高三联考(二)语文2021-06-0411页
- 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2021-06-0412页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九中石嘴山三中2021-06-0426页
-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1届高三联考语2021-06-048页
- 语文卷·2018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2021-06-0411页
- 2021年10月-11月名校高三联考作文2021-06-047页
- 湘赣皖·长郡十五校2020届高三联考2021-06-039页
- 河北省邢台市2020届高三联考语文试2021-06-0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