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1-06-05 发布

江苏省苏苑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江苏省苏苑高级中学 2020 至 2021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月考高一语文学科质量分析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1(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 已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 ‘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 点苏诗》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 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用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 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 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 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 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 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 “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 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 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 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 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 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 的。 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 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 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 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 2 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 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 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 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 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 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 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 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 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 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 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与 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 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 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 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 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 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 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 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 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对“闹”字的认识,说明古人对“通感”手法运用的妙处还未能领会。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3 A.有读者不亲自体察而凭常有经验质疑“月夜蝉声”一说,朱自清最后确认自己无误。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3、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4 分) (二)现代文阅读 2(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人类发现社会也可以计划,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也就是说人类已走出了乡土性的社会了。在乡土 社会里没有这想法的。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做人们行为的指 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段,是有所为 而为的。总是有个“要”在领导自己的活动。我们说人类行为有动机的。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两个意 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 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自觉是说行为者知道自己要 的是什么。人类依着欲望而行为,他们的行为是否必然有利于个体的健全发展,和有利于社会间各个 人的融洽配合,社会的完整和持续? 每天人都在吃淀粉,吃维他命 A……你回去在实验室研究,淀粉供给热料,维他命 A 给人这个那 个--合于营养,用以维持生命。但是你去找一个乡下老问他,为什么吃辣子,大蒜,他会回答你,“这 才好吃,下饭的呀。”好吃,是欲望,那是自觉的。直接决定我们行为的确是这些欲望。在乡土社会 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两者所以合,那是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 我说它是文化事实,意思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的。譬如说,北方人有吃大蒜的欲望,并不是遗传的, 而是从小养成的。所谓“自私”,为自己打算,怎样打算法却还是由社会上学来的。问题不是在要的本 身,而是在要什么的内容。这内容是文化所决定的。 我说欲望是文化事实,这句话并没有保证说一切文化事实都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文化中有很 多与人类生存条件无关甚至有害的。以吃一项来说,如果文化所允许我们入口的东西样样都是合于营 养原则的,我们也不至有所谓毒物一类的东西了。再说得远一些,我常觉得把“生存”作为人类最终的 价值是不太确切的。人类如果和其他动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 外找到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 乡土社会是个传统社会,传统就是经验的累积,能累积就是说经得起自然选择的,各种“错误”-- 4 不合于生存条件的行为--被淘汰之后留下的那一套生活方式。不论行为者对于这套方式怎样说法,它 们必然是有助于生存的。在乡土社会中有很多行为我们自以为是用来达到某种欲望或目的,而在客观 的检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为却在满足主观上并没有自觉的需要,而且行为和所说的目的之间毫 无实在的关联。譬如驱鬼,实际上却是驱除了心理上的恐惧。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陶冶可以 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但是这种印合并不是自觉的,并不是计划的,乡土文化 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力,虽则文化是人为的。乡土社会环境不很变,因之文化变迁的 速率也慢,人们有时间可以从容的作盲目的实验,错误所引起的损失不会是致命的。 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的带来生活上的满足知,人类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 的关系了。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于是人开始注 意到生存条件的本身了--在社会学里发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功能”。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 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是营 养而不是味觉。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用以别于“欲望”。现 代社会里的人开始为了营养选择他们的食料,这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 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 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 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从欲望到需要》)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两个意思: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就是所谓意志;人类 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就是欲望。 B.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并不是行为 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 C.人类如果和其他动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 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 D.现代社会里的人开始为了营养选择他们的食料,这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 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乡土中国•从欲望到需要》论述乡土社会的变迁,“从欲望到需要”是乡土社会发展到现代社 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5 B.为了说明现代社会的特征,作者把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对照起来论述。如,乡土社会变动慢、 小,现代社会变动更快、更大。 C.作者用事实论证“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北方人爱吃大蒜不是遗传的生物事实, 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事实。 D.乡土社会是依托经验传承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是知识即权力的理性社会;乡土社会里欲望 支配行动,现代社会里需要支配行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乡土社会里,行为是不自觉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不明确;现代社会里,行为是自觉的,手 段和目的的关系明确。 B.乡土社会的经验是经过自然选择的,是合乎生存的;现代社会的计划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制 定的,是科学的。 C.乡土社会里,行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不明确,比如用来达到驱鬼目的的驱鬼行为,没能够驱 鬼,却驱除了恐惧。 D.在乡土社会中欲望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不 作人们行为的指导。 (三)现代文阅读 3(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遍野荆花 厉周吉 在怪石嶙峋的山坡上,王亮小心翼翼地攀爬着。爬累了,就坐到山石上挠一阵头。遇上难以解决 的事,王亮有挠头的习惯,挠来挠去,头发越来越少。这不,今天又把本就稀疏的头发挠掉了无数根。 崮崖是个小山村,全村 500 多口人,只有不到 300 亩山岭地,却有 6000 多亩山场。可这么多山 场有什么用?这是水源缺乏、土壤贫瘠、几乎连一棵大树都长不起来的山岭呀!凭自己的本事,让老 百姓靠这些山岭富起来,那真是痴人说梦! 可即便是梦也必须做呀,谁叫自己是县里派到这个村的第一书记呢!带领这个村快速脱贫是自己 义不容辞的责任。 爬到山腰,王亮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站在这里放眼四望,山野怪石遍布,植被稀疏。多数植被 是一种叫荆棵的低矮灌木,偶有几棵针叶松、刺槐之类的,也长得歪歪扭扭,一副苦大仇深的架势。 他的心里更加迷茫了。 再往上爬,山坡更陡了,王亮虽然累得浑身冒汗,但还是硬撑着继续往上爬,他在心里暗暗鼓劲, 6 一定要爬上山顶! 快到山顶时,他脚下一滑,多亏拽住手边的一株荆棵才没摔倒,当他站稳身子时,发现已经几乎 将那株荆棵拔出来了。 他仔细一看,这棵荆棵植株虽小,根部却遒劲有型,像极了奔跑的骆驼,非常好看。他把荆棵拍 照后发到微信朋友圈,竟有好几个人争着买,争来争去,把价格抬高到 100 多元。一棵 100 元并不多, 可是几百万棵呢!这里的 6000 多亩山场几乎全部长满了荆棵呀!如果把这些荆棵加工成盆景,即便 每棵卖三五十,也是一笔很可观的财富呀! 回到村里,王亮很快就拟好了脱贫方案。这夜,他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是村里的议事日, 等大家到齐,王亮就匆忙宣读了脱贫方案。他们听完,面面相觑了许久,最后又把目光汇聚到王亮身 上,王亮顿时被他们看得心里发虚。 “这办法真好!我们以前怎么就想不到呢!”直到村主任张凯带头说好,大家才纷纷跟着称赞起来。 王亮做事干脆,再加上第二天他要去县城参加一个培训,就当场把任务安排了下去,有负责挖荆棵的, 有负责整理定型的,有负责网上宣传的…… 等半个月的培训结束,王亮兴冲冲地回到村里,才知道工作几乎没有一点进展。王亮气得随手拿 起一块山石,奋力扔出去,山石落地时惊得一只正在打盹的瘦狗落荒而逃。 “我算是知道你们受穷的原因了,思想跟不上,行动也跟不上!你们不知道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 天,半个月的时间有多么重要……”王亮把村主任张凯一顿好训,“你必须给我解释清楚,你们在这件 事上,为什么迟迟没有行动!”张凯沉默了许久,才解释说:“那天您事先没和我们交流就宣读了脱贫 方案,因为您是上级刚派来的,大家都没好意思直接提反对意见,其实荆棵值钱的事村里人早就知道, 不过以前谁也没想把荆棵刨出来卖钱。这地方自然条件差,即便一株很不起眼的荆棵也可能是经过几 十年甚至几百年才好不容易长成的,如果把这些荆棵刨掉了,环境就更差了。这些日子,我们讨论来 讨论去,最后还是形成一致意见——宁愿继续受穷,也不发这样的财。” 张凯说完,王亮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比被人当众打了几耳光还难受。 转眼间,荆花遍野的夏天来临了。这天,王亮和张凯爬上村东的一个山头,站在山顶放眼四望, 整个山野到处是淡紫色的荆花,微风徐来,荆条轻摆,花间蝶飞蜂舞,鸟鸣啁啾,空气里弥漫着淡淡 的清香。 他们禁不住相视而笑。 原来,王亮的脱贫方案被否决后,经过集思广益,崮崖村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宜的脱贫之路,那就 是利用这遍野荆花,大量养蜂并生产纯正的荆花蜜。 崮崖村生产的荆花蜜,色如纯净琥珀,入口留香绵长,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从此,这遍野荆花 成为村里永不枯竭的财富之源…… 7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亮是县里派到崮崖村的书记,他的责任是带领这个村快速脱贫,但是这个村的自然条件恶劣, 所以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B.通过艰辛的实地考察,王亮找到了将荆棵加工成盆景出售的脱贫方案,但是最终方案没有得到村 民们的赞同,他觉得很难受。 C.王亮迫切地想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但他太急于求成了,并没有了解村民的真正愿望,导致村民 们不敢当面提出反对意见。 D.小说紧扣农村扶贫的主题,既表现了村民们的善良、质朴,也表现了扶贫干部们的艰苦、执着和 睿智,传达出美好的愿景。 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写王亮“今天又把本就稀疏的头发挠掉了无数根”,引出下文,叙写发现荆棵的价值、找到脱 贫致富的路子。 B.小说运用语言、心理、细节等方法来正面塑造扶贫干部的形象,将其置身在农村典型环境之下来 凸显脱贫致富的主题。 C.文中写王亮绞尽脑汁帮村民找到致富办法,村民却“宁愿继续受穷,也不发这样的财”,这样的安 排一波三折,增加了情节波澜。 D.结尾采用留白手法,言有尽而意无穷,让找到致富方法的农村生活富有诗意美,升华了小说主题。 9、小说中有多处关于“荆棵”的描写,请分析其作用。(4 分) 10、小说中有两个脱贫方案,第一个失败了,第二个成功了,说出失败和成功的原因。(4 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 16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 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 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 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 8 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 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 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 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 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 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 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 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 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 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 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辅内侍/每摧辱举子/ 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 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 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9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 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 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4 分)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3 分) (二)诗歌鉴赏(共 9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5、16 题 睡觉闻子读书 陆游 梦回闻汝读书声,如听箫韶奏九成。 且要沉酣向文史,未须辛苦慕功名。 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 老病自怜难预此,夜窗常负短灯檠。 【注】箫韶,相传为舜时音乐名。灯檠(qíng):古代照明用具。 ​ 1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如听”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听到孩子读书声时的喜悦之情。 B.颔联中诗人告诫儿子:学习本身就很快乐,不一定要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C.“人人本性初何欠”与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表达意思相近。 D.颈联中诗人叮嘱儿子:理解书中平易的字句不难,但努力实践才更加重要。 16、有人评价最后一联“苦乐杂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感情。(6 分) (三)名句默写(共 12 分) 17、(1)《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 。 (2)《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却“ ” ,踮起 脚极目远眺,也“ ”。 10 (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 , 。 (4)《赤壁赋》中把人生于长江相对照的句子是: , 。 (5)《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 (6)《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8-20 题 此次进博会,中国馆展区面积约 1500 平方米,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为主题,从六个角度全 景式地呈现了新中国 70 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 从参观者的交口称赞中,可以感受到本届进博会中国馆众多 的设计亮点。中国馆充 分运用了高科技元素,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让参观者可以视听、触及、参与, 地 感受大飞机、中国天眼、深海勇士这些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在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展区,前来参观体验的观众 。自投入使用 以来,“中国天眼”已经发现 132 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 93 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在展区,参观者不仅可以戴上 VR 眼镜,而且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跟随“中国天眼”的脚 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来自江西南昌的参展商李海荣一直以来非常关注“中国天眼”的消息,体验过 后他颇为惊喜:“像置身于时空隧道一样,(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翻天覆地 匠心独运 身临其境 络绎不绝 B. 沧海桑田 别出心裁 身临其境 络绎不绝 C. 翻天覆地 别出心裁 设身处地 川流不息 D. 沧海桑田 匠心独运 设身处地 川流不息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来自天外的陨石扑面而来,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B. 来自天外的陨石扑面而来,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C. 扑面而来的陨石来自天外,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D. 扑面而来的陨石来自天外,带来视觉上的震撼 20、文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11 A.在展区,不仅参观者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而且可以戴上 VR 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 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 B.在展区,参观者不仅可以戴上 VR 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而且能够看 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 C.在展区,参观者不仅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而且可以戴上 VR 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脚 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 D.在展区,不仅参观者可以戴上 VR 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而且能够看 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翻阅《茶经》,想象陆羽的面貌,到底什么样的感动让他写下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茶艺的书?因 为喜欢喝茶,还是因为喜欢在________之中体会茶汁缓缓沿喉而下,与血肉之躯________之后的那股 甘醇?饮茶需要布局,________饮后的回甘,却又破格,多么像人生。同一个杯、同一种茶、同一种 泡法,饮在不同的喉里,冷暖浓淡自知,完全是心证功夫。有人喝茶是在喝一套精制而考究的手艺; 有人握杯闻香,吐纳清浊之气;有人见杯即干,不事进德修业,专爱消化排泄;有人随兴,水是好水, 壶是好壶,茶是好茶。大化浪浪,半睡半醒,茶之一字,________都可以注解。 乌龙茶好比高人,喝一口即能指点迷津。花茶非常精灵,可惜少了雍容气度;冰的柠檬红茶有点 志不同道不合,可夏日炎炎,它是个好人;白毫乌龙耐品,像温厚而睿智的老者。加味茶里,薄荷最 是天真可爱,月桂有点城府,玫瑰妖娆,英国皇家红茶,恕我直言,镀金皇冠....。 还是爱喝中国的茶,情感特别体贴。铁观音外刚内柔,佛手茶春暖花开,柚茶苦口婆心,至于龙 须茶,真像圣旨驾到,五脏六腑统统下跪。 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3 分 ) A. 品酌 融合 但是 诸子百家 B. 品酌 溶合 然而 百家争鸣 C. 品味 融合 虽然 百家争鸣 D. 品味 溶合 即使 诸子百家 22. 根据上下文,请分析加点词语“镀金皇冠”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 分) 23、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如何才能让一种技术手段既有二维码的存储功能,同时又具备防伪功能呢?②“结构三维码”可为 这两方面充分兼容。③它将相关信息和防伪元素集合起来,并用物理方式随机雕琢在结构多层纸上, 12 ④使不同部位具有不同颜色和不同深浅,⑤再使用 AI 智能识别技术将这种结构特征识别出来,⑥ 最终形成专属于每一件产品的独有标识。⑦“结构三维码”是在二维码基础上进行的创新,⑧它较好 地制止了普通二维码的易复制问题。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最近“996”工作制(“朝九晚九,每周六天”)正遭遇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弹和抵制,引发了全社会 的大讨论。马云、刘强东等互联网大佬们持支持态度,他们是从“企业文化”、“员工追求”、“幸 福理念”、“拼搏精神”等方面给出的理由;而反对“996”的人则多为普通员工,他们从“报酬与 付出”、“健康与时间”、“家庭与个人”、“制度与法律”等方面纷纷吐槽。 如果就此举行一场“我们是否应该提倡‘996’”工作制”辩论赛,请你任选一方,针对对方提出的 理由,以“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下面我代表我方重申一下我方的观点:”作为 开头,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总结陈词。 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针对性强.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