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50 KB
  • 2021-06-05 发布

湘赣粤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22届湘赣粤名校高一(11月)大联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往今来的大多数人类文明对于狗都有正面的认识、高度的赞美。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记录下这些伙伴的身影,赋予它们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与永恒的生命。‎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记载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天,齐王问一位画家:“什么东西最难画?”画家答道:“犬马难,鬼神易。”因为犬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天天都看在眼里,想要把它们画得看起来相像,并不容易;而鬼神之流,谁都没有亲眼所见,自然可以任由画家发挥,好画许多。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得以了解我国古人在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的主张。‎ 若论今天国人最熟悉的猎犬形象,恐怕非《大闹天宫》动画片中伴随二郎神左右的哮天神犬莫属。事实上,猎犬也正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从现存的仰韶彩陶上,我们便可以看到四肢开张、飞奔向前的猎犬图案。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上也有许多类似的形象。它们共同表现出狗对于人类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价值—为人类追击猎物,这也是像“狩”“猎”这样的汉字部首属“犬”的原因。‎ 我国古人曾将犬分为三类,其中之一便是所谓“田犬”,即猎犬。在欧洲中世纪的抄本插图上,也清晰地描绘了狗的四种不同功能:牧羊,逐鹿,追兔和为主人报仇,一半与打猎有关。晋人傅玄在他的《走狗赋》中,赞美优秀的猎犬兼具鹰与成的“劲武”,也谈到了当时西域进献名犬的故事。‎ 自晋代以来,上层社会开始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为乐,而西域国家也常以名犬作为国礼进献给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这时的猎犬不仅仅只会狩猎,还要承担外交的职责。唐代诗人杜甫曾以一篇《天狗赋》尽显天宝年间宫廷所畜西域异犬的风姿。在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室里,有一幅今天被命名为《架鹞驯犬图》的壁画。画中描绘了一位唐代内官装束的男子手擎鹞鹰,回首俯视着一只抬腿示好的猎犬。猎犬身体修长,双耳尖耸,正是佳犬的特征。另一边,一位胡人驯犬师恭敬地随侍其后——正如杜甫赋文中所提到的那样,西域进献的猎犬都由专门的胡人跟随驯养。‎ - 24 -‎ ‎《架鹞驯犬图》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猎犬形象。画中的猎犬不再只是一味地奔跑逐猎,他们开始与主人互动,亲昵而温顺。在一派融洽的画面氛围背后,是猎犬地位的进一步上升与礼仪功能的变化。这一点在更早一些的唐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的壁画中也得到体现⊖—在这幅壁画中,猎犬依偎在猎手的怀里,等待着出击的时刻,尽显待遇优渥。‎ ‎(摘自《光明日报》《画中瑞犬迎春来》)‎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虚构的神话到现实的表达,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画笔赋予狗永恒的生命。‎ B. 《大闹天宫》中的哮天神犬是猎犬形象,猎犬是历代画家最爱描绘的犬类。‎ C. 欧洲中世纪抄本插图和晋人傅玄的《走狗赋》,重点描绘了狗的狩猎功能。‎ D. 《架鹞驯犬图》描绘的猎犬是由西域进献的,能够与主人互动,待遇优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画犬论述熟悉的形象难画,并引申出犬与人类的关系。‎ B. 第二段引用韩非子所载故事,是为了突出我国古人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 C. 第五段引用《走狗赋》中内容,能表现出猎犬兼具鹰与虚的“劲武”特点。‎ D. 最后两段从《架鹞驯犬图》出发,重点论述猎犬从狩猎到被驯养的演变。‎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狗具有忠诚、勇猛、机敏的品质,人类文明对狗总是给予高度赞美。‎ B. 绘画时,熟悉的对象不容易画得相像,没有见过的对象更容易发挥。‎ C. 现存的仰韶彩陶以及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画的都是猎犬的形象。‎ D. 晋代以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成为时尚,西域国家因此常进献名犬。‎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C项,“重点描绘了狗的狩猎功能”理解错误,文中“欧洲中世纪的抄本插图”强调“一半与打猎有关”,“晋人傅玄的《走狗赋》”突出的是猎犬的“劲武”特点及当时进献的情况。‎ - 24 -‎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为了突出我国古人绘画创作时力求形似”分析错误,“韩非子所载故事”这一论据主要是为了突出马难画这一观点。‎ 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人类文明对狗总是给予高度赞美”表述不严密,文中有“大多数人类文明”这一信息。‎ C项,“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原文后面有限定成分“也有许多类似的形象”,因此表述不当。‎ D项,“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成为时尚”随意扩大范围,文中只说“上层社会开始以驯养和搜求异域名犬为乐”,“上层社会”不能代表“时尚”。‎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 24 -‎ 从全球无人机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拥有领先地位。尤其在民用无人机市场上,中国的优势十分明显,全球十大民用无人机企业,中国占据了半壁江山。‎ IDC(国际数据公司)数据分析显示,到2019年底,中国无人机年销售量将达到196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150万架,工业级无人机46万架,预测未来5年无人机驾驶员人才需求量近100万人。在无人机市场份额中,用于无人机试验费用约15%,用于无人机维护服务费用10%到20%,而这些细分的行业配套领域最大需求趋势为无人机驾驶员所能提供的驾驶技能与维护服务。‎ ‎“作为千亿级规模的无人机产业,未来几年中国无人机驾驶员需求量缺口巨大。”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会长任斌说,无人机驾驶员作为一个全新的职业,将极大提高无人机驾驶员的技能、技术水平,解决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空缺,对促进产业发展、解决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李婕《走,去当无人机驾驶员》,《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7月2日)‎ 材料二:‎ 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及预测 中国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及预测 目前,中国无人机行业主要以消费级无人机为主,但商业无人机也正在被看好。2018年6月举办的世界无人机大会预测,未来5年,全球商业无人机行业将保持迅猛发展,到2022年市场总值将达到150亿美元,出货量将达到62万架。‎ 工信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企业实力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势头。建立健全民用无人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及产业体系,实现民用无人机安全可控和健康发展。‎ ‎(摘编自中商产业院《2019〜2024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4 -‎ 材料三:‎ 无人机,这一“酷炫”的前沿科技正在和农业牵手,使用无人机的农民数量正在稳步增加。在土壤分析、肥料农业的靶向施用、风暴追踪、安全监测、污染控制以及空气监测等领域,无人机均有用武之地。未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十分巨大。“无人机的未来在农业”,有人如此预言。的确,当人们试图在城市里将无人机用于航拍、物流、娱乐时,发现会受到空域管制、公共安全等多方面的限制。而在广阔的田间地头,无人机取得了广泛应用。‎ 事实上,英国的农业无人机,渗透率已达到18%,并正在改变农民种植作物和饲养牲畜的方式。在中国,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提高,农业无人机也正在应用于作物健康、水分应用、土壤分析等土地实时信息的收集,帮助农户更好地管理作物,实现“精准农业”。‎ 目前,农业无人机最广泛的应用就是农药喷洒。以棉田为例,实现机械采棉需要喷洒落叶剂,采用人工方式的成本较高,拖拉机开进棉田则会碾压棉花,导致减产。而使用无人机喷洒,不仅可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还可以做到实时、均匀、准确喷洒,最大限度减少渗入地下水的剂量。如今,一些国内的无人机企业已经在新疆等地的农田开展作业,受到农民欢迎。‎ ‎(摘编自何希《无人机推动“智慧农业”》,《人民日报》2019年3月22日)‎ 材料四:‎ 按照相关规定,无人机只能在低空且专门分配给无人机系统运行的隔离空域飞行,不能在有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的融合空域飞行,飞行前还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计划,得到批准后才能行动。除此之外任何飞行都叫“黑飞”。但是,当前很多无人机飞行并未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导致未经许可闯入公共及敏感区域、意外坠落、影响客机正常起降、碰撞高层建筑等“黑飞”事件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闯进军事禁区,撞击建筑物,伤及无辜百姓,窃听、偷拍陌生人家庭隐私等事件。随着5G等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无人机的未来前景会更好,这也让监管显得更加迫切。‎ ‎(摘编自彭训文《发展无人机,监管须先行》,《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8月16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无人机发展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民用无人机企业占据全球的一半,至2019年,中国无人机年销售量已达196万架。‎ B. 目前中国无人机行业主要以消费级无人机为主,预计到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等将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势头。‎ - 24 -‎ C. 无人机这一科技正和农业牵手,使用数量正稳步增加,目前最广泛的应用就是农药喷洒,既可降低成本,又能均勻喷洒。‎ D. 目前无人机飞行缺少监管,存在种种“黑飞”现象,诸如未经许可闯人公共及敏感区域,出现偷听、偷拍家庭隐私等事件。‎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无人机产业达千亿级规模,无人机驾驶员作为一个全新的职业,预测在未来5年内无人机驾驶员人才需求量近100万人。‎ B. 中国军用、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民用无人机同比增长时快时慢,2019年其市场规模将达201.4亿元。‎ C. 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应用潜力巨大,诸如土壤分析、污染控制等均有用武之地,还能帮助农户更好地管理作物,实现“精准农业”。‎ D. 随着5G等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无人机将插上5G的翅膀,其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好,但也给无人机的飞行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6. 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促进我国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答案】4. A 5. B ‎ ‎6. ①政府和职能部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无人机的飞行空域。②企业和相关技术部门要有计划地提供无人机驾驶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服务。解决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短缺问题。③无人机使用者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杜绝“黑飞”现象的发生。‎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至2019年,中国无人机年销售量已达196万架”错误。混淆未然与已然。原文为“IDC(国际数据公司)数据分析显示,到2019年底,中国无人机年销售量将达到196万架”。‎ 故选A。‎ ‎【5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项,“同比增长时快时慢”错误。结合材料二图表“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及预测”“中国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及预测”等分析,应该是“时升时降”。‎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如何才能促进我国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可以结合“按照相关规定,无人机只能在低空且专门分配给无人机系统运行的隔离空域飞行,不能在有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的融合空域飞行,飞行前还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计划,得到批准后才能行动”“中国无人机年销售量将达到196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150万架,工业级无人机46万架,预测未来5年无人机驾驶员人才需求量近100万人”“当前很多无人机飞行并未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导致未经许可闯入公共及敏感区域、意外坠落、影响客机正常起降、碰撞高层建筑等‘黑飞’事件时有发生”概括得出。‎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就算是在鬼都不路过的荒野里,我妈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 我妈锁了门,发动摩托车,回头吩咐赛虎看家。丑丑看地。鸡好好下蛋。然后绝尘而去。我妈此去是为了打水。门口的水渠只在灌溉期的日子里才来几天水,平时用水只能去几公里外的排碱渠取。她每天早上骑车过去打一次水,每次载两只二十升的塑料壶。‎ 我说:“那得烧多少汽油啊?好贵的水。”‎ 我妈细细算了一笔账:“不贵,比矿泉水便宜。”‎ 可排碱渠的水能和矿泉水比吗?又咸又苦。然而总比没水好。‎ 这么珍贵的水,主要用来做饭、洗碗,洗过碗的水给鸡鸭拌食。剩下的供一大家子日常饮用。再有余水的话我妈就洗洗脸。‎ - 24 -‎ 脏衣服攒着,到了水渠通水的日子,既是大喜的日子也是大洗的日子。当然,我妈也没有多少衣服可洗。‎ 她说:“天气又干又热,稍微干点活就一身汗。比方锄草吧,锄一块地就脱一件衣服,等锄到地中间,就全脱没了……好在天气一热,葵花也长起来了,穿没穿衣服,谁也看不到;如果真来个人,离老远,赛虎、丑丑就叫起来了。”‎ 于是整个夏天,她赤身扛锨穿行在葵花地里,晒得一身黢黑,和万物模糊了界线。她没有衣服,无所遮蔽也无所依傍。快要迷路一般眩晕。目之所及,枝梢的手心便冲她张开,献上珍宝,捧出花蕾。她停下等待。花蕾却迟迟不绽。①赴约前的女子在深深闺房换了一身又一身衣服,迟迟下不了最后的决定。我妈却赤身相迎,肝胆相照。她终日锄草、间苗、打杈、喷药。无比耐心。‎ 浇地的日子最漫长。地头闸门一开,水哗啦而下,顺着地面的横渠如多米诺骨牌般一道紧挨着一道淌进纵向排列的狭长埂沟。渐渐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我妈跟随水流缓缓前行,凝滞处控一锨,跑水的缺口补块泥土,并将吃饱水的境沟一一封培。那么广阔的土地,那么细长的水脉。她几乎陪伴了每一株葵花的充分吮饮。地底深处的庞大根系吮吸得滋滋有声,地面之上愈发沉静。她抬头四望。天地间空空荡荡,连一丝微风都没有。世上只剩下植物,植物只剩下路。所有路杨通无阻,所有门大打而开。整整三天三夜,整面葵花地都均勾浸透了,整个世界都饱和了。花蕾深处的女子才下定决心,选中了最终出场的一套华服。‎ 即将开幕。大地前所未有地寂静。我妈是唯一的观众,不着寸缕,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势鼎盛。她是最强大的一株植物,铁锨是最贵重的权杖。很久很久以后,当她给我诉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还能感觉到她眉目间的光芒,感觉到她浑身杨行的光合作用,感觉到她贯通终生的心。‎ 水渠通水那几天跟过年似的。不但喂饱了葵花地,还洗掉了所有脏衣服,还把狗也洗了。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大锅小锅都储满了水。幸亏我家家什多,可省了好多汽油钱。‎ ‎②那几天鸭子们抓紧时间游泳,全都变成了新鸭子。放眼望去,天上有白云,地上有鸭子。天地间就数这两样最锃亮。‎ 大约渠水流过的地方水汽重,加之天气也渐渐暖和了,到第二次通水时,渠两岸便有了杂草冒头。而水渠之外,除了作物初生的农地,整面大地依旧荒凉粗砾。天苍野茫,风吹草低见芦花鸡。两只狗默默无言并卧渠边。鸭子没完没了地啄洗羽毛。在荒野中,窄窄一条水渠所聚拢的这么一点点生气,也丝毫不输世间所有大江大河湖泊海洋的盛景。‎ 后来我离开了。我常常会梦到秋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葵花地金光灿烂、无边喧哗,无数次将我从梦中惊醒,却没有一次惊醒过他的故乡。‎ - 24 -‎ ‎(有删节)‎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语言简洁,刻画人物却很传神,如“我妈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就很简洁地写出了母亲的谨慎。‎ B. 画线①处把葵花将开而未开的状态比喻成赴约前总对自己服装不满意而迟迟不出门的女子,生动而贴切。‎ C. 画线②处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通水后鸭子们的欢快、干净,反衬出家乡生存环境的恶劣。‎ D. “遥远的向日葵地”作为文章的标题,结构上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情感上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 ‎8. 文中多次写到母亲在葵花地里干活不着一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9. 文章最后一段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突出了母亲的粗犷豪放与坚韧乐观,也写出了母亲的洒脱与崇尚自由;②写出了葵花的茂盛,突出了人与土地的真诚贴近。 ‎ ‎9. ①“常常会梦到”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②“葵花地金光灿烂、无边喧哗”写出了“我”对丰收的喜悦;③“却没有一次惊醒过他的故乡”间接写出了整面大地的荒凉,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坚韧顽强精神的赞美与钦佩。‎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C项,“运用夸张的手法”错误。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通水后鸭子们的欢快、干净,反衬出家乡生存环境的恶劣。‎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分析文本内容及探讨作者 - 24 -‎ 材料安排的意图等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中多次写到母亲在葵花地里干活不着一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她说:‘天气又干又热,稍微干点活就一身汗。比方锄草吧,锄一块地就脱一件衣服,等锄到地中间,就全脱没了……好在天气一热,葵花也长起来了,穿没穿衣服,谁也看不到;如果真来个人,离老远,赛虎、丑丑就叫起来了’”分析,通过对母亲的描写,写出了母亲的不辞辛劳的形象;也写出了家庭的贫苦以及母亲对生活的乐观心态。‎ 结合“于是整个夏天,她赤身扛锨穿行在葵花地里,晒得一身黢黑,和万物模糊了界线”“我妈却赤身相迎,肝胆相照”分析,与葵花形成对比,表现出母亲坚毅及朴实,突出了人与土地的真诚贴近。‎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把握人物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章最后一段蕴含了‘我’怎样的情?请简要分析”,立足文本最后一节内容分析。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后来我离开了。我常常会梦到秋天来临”,离开以后,对母亲和故土的思念。“我们的葵花地金光灿烂、无边喧哗”,对葵花地丰收的欢欣,对遥远的葵花地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的热情讴歌。“无数次将我从梦中惊醒,却没有一次惊醒过他的故乡”,是一种希冀吧,对于未知的爱与美好的期待,对灵魂相触的渴望。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母亲勤劳朴实、坚忍顽强精神的赞美与钦佩。‎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察罕,西域人也。魁伟颖悟,博览强记,通诸国字书。奥鲁赤辟为理问,政事悉委裁决,且令诸子受学焉。从镇南王征安南,师次泸江。安南世子遣其叔父诣军门自陈无罪,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从奥鲁赤移治江西。宁都民言:“某乡石上云气五色,有物焉,视之玉玺也。不以兵取,恐为居人所有。”众惑之。察罕曰:“妄也,是必构害仇家者。”核问之,果然。‎ 成宗大德四年,御史台奏金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广西妖贼高仙道以左道惑众,平民诖误者以数千计。既败,湖广行省命察罕与宪司杂治之,鞠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众难之,察军曰:“吾独当其责,诸君无累也。”以治最闻,擢河南省郎中。‎ - 24 -‎ 武宗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拜启日:“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如宗庙太后何?”仁宗辍泣曰:“曩者大丧,必命浮屠,何益?吾欲发府库以赈鳏寡孤独若何?”曰:”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谓得大臣体。‎ 初,察罕生于河中,其夜天气清肃,月白如昼。相者贺日:“是儿必贵。”察罕天性孝友,田宅之在河中者,悉分与诸昆弟。昆弟贫来归者,复分与田宅奴婢。纵奴为民者甚众。故人多称长者。既致仕,优游八年,以寿终。‎ ‎(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史台奏金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 B. 御史台奏金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 C. 御史台奏金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 D. 御史台奏金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玉玺”指皇帝的玉印。古代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鉴称为玺,臣民用的印鉴称为印。‎ B. “治最”是指治理得好,古代设有专门针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分年度进行考核,评定等次。‎ C. “宗庙”封建帝王诸侯等用来供奉历代祖先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是古代重要的礼制场所。‎ D. “昆弟”指兄弟。古代兄弟间一般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次之,叔为老三,季是老四。‎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察罕天资聪慧,博览群书。他通晓多国文字,深得奥鲁赤信任,奥鲁赤任命察罕为理问,政事全交给察罕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们拜他为师。‎ B. 察罕善于言辞,明于事理。跟随征讨安南时,他怒斥安南世子,列举安南世子的罪行,使其哑口无言;他劝说因丧父悲痛的仁宗以国事为重。‎ C. 察罕为政宽容,政绩卓越。在处理广西高仙道妖术惑众一案时,他审讯得知实情,议定诛杀首恶几人,其余的全部释放,并且焚烧了档案。‎ - 24 -‎ D. 察罕孝顺友爱,德行深厚。他在河中的田宅,都分给了众位兄弟;兄弟因贫穷来投奔的,又分给他们田宅奴婢;他还释放了许多奴婢为平民。‎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众难之,察罕曰:“吾独当其责,诸君无累也”‎ ‎(2)曩者大丧,必命浮屠,何益?‎ ‎【答案】10. A 11. D 12. B ‎ ‎13. (1)众人指责他,察罕说:“我一人独自承担责任,你们不会受到连累。”(2)以前国君去世,一定要修建寺庙,有什么用处呢?‎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御史台奏请任察罕为湖南省行政长官,中书省则奏举他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说:“察罕为官廉洁,固然应为御史,但武昌是大郡,非此人不能治。”最终任命为武昌治中。‎ 句中,“路治中”是官名,与上文“武昌”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固”固然,是一个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应在句前断开,领起下句。排除C项。‎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D项,“季是老四”解说不当,“季”应为最小的一个。‎ 故选D。‎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 - 24 -‎ 项,“他怒斥安南世子”理解不当,原文表述是“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应为怒斥安南世子的使者。‎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意思:‎ ‎(1)“难”,指责;“当”,承担;“无累”,不会受到连累。‎ ‎(2)“曩”,以前;“浮屠”,寺庙;“益”,用处。‎ ‎【点睛】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参考译文:‎ - 24 -‎ 察罕是西域人。他体格魁伟,天资聪慧,博览群书,强于记忆,通晓多国文字。奥鲁赤任命察罕为理问,政事全交给察罕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们拜他为师。跟随镇南王征讨安南,大军驻扎在泸江。安南王子遣他的叔父来到军营门前自陈无罪。镇南王命令察罕列举安南王的罪行,并加以斥责,使者哑口无言,安南王子率众逃走。跟随奥鲁赤调任治理江西,宁都的老百姓说:“某乡的石头上有五色云气,有一个东西在上面,仔细看是玉玺。不派士兵去取回,恐怕被持有人占有。”众人疑惑。察罕说:“荒诞!这一定是陷害仇人的。”审查询问,果然是这样。‎ 元成宗大德四年,御史台奏请任察罕为湖南省行政长官,中书省则奏举他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说:“察罕为官廉洁,固然应为御史,但武昌是大郡,非此人不能治。”最终任命为武昌治中。广西妖道高仙道用妖术迷惑民众,平民受他迷惑的达数千人。事情败露后,湖广行省命察罕与宪司一起处理。他审讯得知实情,议定诛杀首恶几人,其余的全部释放,并且焚烧了档案。众人指责他,察罕说:“我一人独自承担责任,你们不会受到连累,”在武昌路以治理卓著闻名,升为河南省郎中。‎ 元武宗去世,元仁宗悲伤痛哭不已。察罕再拜禀告说:“百姓寿命长短,尚且说有天数;圣人的天命,难道是偶然的吗?殿下您掌握着天下,即使让自己痛苦,那么怎么面对宗庙和太后呢?”仁宗停止哭泣说:“以前国君去世,一定要修建寺庙,有什么用处呢?我想打开府库来赈济那些鳏寡孤独的人,怎么样呢?”察军说:“推行政事,施行仁政,这是文王成为圣主的原因。殿下这么做太幸运了。”拜中书参知政事,察罕只是全面主持法度,不屑于琐碎的事务,有见识的人都说他适合大臣的举止。‎ 当初,察罕出生在河中时,那夜天气晴朗,月白如昼。看相的人祝贺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富贵。”察罕天性孝顺友爱,他在河中的田宅,都分给了众位兄弟。兄弟们因贫穷来投奔的,又分给他们田宅奴婢。他释放许多奴婢为民。所以人们多称他是有德行的人。退休后悠闲过了八年,寿终正寝。‎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①,愧我非韩才。‎ 衔戢②知何谢,冥报以相赔。‎ ‎[注]①‎ - 24 -‎ 当年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母怜他饥饿,给他饭吃,韩信发誓日后报答此恩。后来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赠以千金。②衔戢(jí):衔,马勒于口,勒不会掉落,意为永远不忘。戢,收藏。‎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两句写出诗人为饥饿所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窘心态。‎ B. “叩门拙言辞”不是写诗人不善言辞,而是突出诗人不愿低三下四的气节。‎ C.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写出了主人的善解人意。诗情由痛苦惶窘变为欣慰感激。‎ D.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写诗人为有这位新交而真心欢喜,于是赋诗相赠。‎ ‎15. 这首诗的最后四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联系全诗看,这一用典有何用意?‎ ‎【答案】14. B 15. 这首诗的最后四句用了漂母救助韩信的典故。主人的礼待与厚赠,让诗人感愧不已。诗人借韩信与漂母的故事来表达诗人的感激之情。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含着人性美的光辉。主人的急人所难与诗人的感恩图报,已经超越了事情本身,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项,“不是写诗人不善言辞”错误。“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处墟里。由此可见,虽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识中,终究还是有其人的。此人当然应是一可求之人。尽管如此,敲开门后,自己还是口讷辞拙,不知所云。乞食,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毕竟是难于启齿的呵。‎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这首诗的最后四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联系全诗看,这一用典有何用意”,需要抓住诗句里的关键词语分析典故,点明效果。‎ - 24 -‎ ‎“漂母”,在水边洗衣服的妇女。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当年韩信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母怜他饥饿,给他饭吃,韩信发誓日后报答此恩。后来韩信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被封为楚王,果然派人找到那位漂母,赠以千金。诗人借用此一典故,对主人说,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惭愧的是我无韩信之才能,难以报答于您。‎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您的恩惠我永远珍藏在心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够答谢,只有死后我在冥冥之中,再来报答于您。中国古代有“冥报”的说法,如“结草衔环”的故事便是。“冥报”之语,表达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报”之是否可能,虽可不论,但此种感激之忱,则至为珍贵。‎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写鹰在空中自由飞翔,鱼在水里自在畅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诀别时荆轲意志坚决地离去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2). 思而不学则殆 (3). 鹰击长空 (4). 鱼翔浅底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罔”“殆”“翔”“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孝经》说:“移风易俗,善莫于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因为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所以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 )。小小一团面,被塑造出形状________,图案________的月饼;薄薄的一张纸,会被剪成______的窗花。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的多重表达,才能创造出为人民______、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那应该是闻声而令人心从,润物细无声的产品,能够唤起民众对于节庆活动自发、自觉、自愿参与的产品。‎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各异 多变 精美绝伦 喜闻乐见 - 24 -‎ B. 各异 变化 精美绝伦 脍炙人口 C. 异同 多变 美轮美奂 喜闻乐见 D. 异同 变化 美轮美奂 脍炙人口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创造的魅力是无限的 B. 因为喜爱美食 C. 中华民族是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民族 D. 美的影响力巨大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不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不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B. 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C. 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的,一定是真正的美,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D. 之所以真正的美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是因为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第一空:各异: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各不相同。异同:不同和相同之处。语境指面团塑造的形状各不相同。应选“各异”。‎ 第二空:多变:不同种类的,各式各样的,多样化的。变化:事物在形态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语境中面团塑造的图案各式各样的。应选“多变”。‎ 第三空: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或房屋装饰精美漂亮。精美绝伦:精致美妙得没有东西可以比得上。语境中用来形容窗花,应选“精美绝伦”。‎ 第四空:喜闻乐见:喜欢听见,乐于看见。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语境中用来形容文化产品,应选“喜闻乐见”。‎ 分析可知,A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A。‎ ‎【18题详解】‎ - 24 -‎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根据语境分析,从上文的“艺术是人类……”过渡到下文的“中国民间面塑和剪纸艺术”的陈述。‎ A项,“创造的魅力是无限的”与后面内容没有联系,排除A项。‎ B项,“因为喜爱美”与前面内容没有联系,排除B项。‎ D项,“美的影响力巨大”显得突兀,与上下文都没有联系。‎ C项,“中华民族是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民族”正合适。‎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只要……就……”所表达充分条件及下句“而这份喜爱”语意衔接。‎ A项,“而”前后不构成转折或并列关系,排除A项。‎ C项,“一定是”太绝对,排除C项。‎ D项,后句与前句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D项。‎ 故选B。‎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提取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雨中城”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雨中城”的构思,源于新世相2016年在微博上发起的打造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的想法。新世相收到了数百条热情认真的回复。建筑师、艺术家、医生,社会学专业学生等4345个雨天爱好者提供了9999个城市建设提议。几位百度员工在看到这个构思后,萌发了以百度地图为载体、用百度全景技术打造这座“雨中城”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 - 24 -‎ ‎2017年9月25日,“雨中城”正式在百度地图上线。这座线上虚拟城市在真实世界的位置,在东经89.5°,北纬42.9∘的火焰山脚下,一个几乎不下雨的地方。但是在“雨中城”里,你还能听到黑龙江中俄边境伴着江水涌动的雨声,云南苍山洱海旁敲击在瓦片上的雨声,内蒙古通湖草原自驾途中的雨声,也能听到伦敦,神户、普吉岛、斯德哥尔摩等地下雨的声音。这些雨声,都由世界各地的雨天爱好者提供而来。‎ ‎【答案】①构思来源广②全景技术打造③存在虚拟中④汇聚全球雨声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具体为提取关键词题型。找关键词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 通读语段,第一段分析构思来源,通过建筑师、艺术家、医生、社会学专业学生们提供建议,可以看出构思来源广泛;根据“以百度地图为载体、用百度全景技术打造”,可以看出是全景技术打造;根据“你还能听到黑龙江中俄边境伴着江水涌动的雨声……都由世界各地的喜欢下雨的人们提供而来”可知,这些雨声都是想象的,存在虚拟中。同时,从“你还能听到黑龙江中俄边境伴着江水涌动的雨声,云南苍山洱海旁敲击在瓦片上的雨声,内蒙古通湖草原自驾途中的雨声,也能听到伦敦,神户、普吉岛、斯德哥尔摩等地下雨的声音”来看,此城能汇聚全球的雨声。‎ ‎【点睛】概括语段要点技巧点拨 ‎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 ‎2.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做题时可通过跳读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21.依据下列材料写一则通知,文字可以作删减调整,必须符合通知的格式和语体,发通知的时间为2019年11月15日。‎ ‎①学校拟举办2019年课本剧竞演活动,请各年级积极组织本年级师生观看。‎ - 24 -‎ ‎②本次活动的地点在学校体育馆。‎ ‎③本次活动由语文组和团委联合举办。‎ ‎④本次竞演活动将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⑤本次课本剧表演将和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同时举行。‎ ‎⑥本次课文剧竞演的主题是“激活名著,点亮心灵”。‎ ‎⑦本次活动的时间定在2019年11月15日下午三点。‎ ‎【答案】通知 兹定于2019年11月15日下午三点,在学校体育馆举办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激活名著,点亮心灵” 课文剧竞演活动,届时将在全校范围内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请各年级组织好本年级师生观看。‎ 语文组、团委 ‎2019年11月15日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应用文写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写通知。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写通知一般采用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使被通知者能一目了然,便于遵照执行。如本题正文要有演出时间、地点、汇演的主题内容,还要有演出及观看的要求。正文要有演出时间、地点、汇演的主题内容,还要有演出及观看的要求。如本题“2019年11月15日下午三点”“学校体育馆”“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激活名著,点亮心灵’课文剧竞演活动”“各年级组织好本年级师生观看”等。下发通知的单位、时间格式等要正确,如本题单位为“语文组、团委”,时间为“2019年11月15日”。‎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 24 -‎ ‎——习近平 ‎②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 ——张泉灵 ‎③和时代并驾齐驱的人永远年轻。‎ ‎——苏联谚语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与时俱进,方为俊杰 狄更斯曾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每天都发生着新旧事物的更替演变,有新生 ,也有灭亡。智能手机消灭了单反,外卖击垮了方便面,摩拜碾压了捷安特。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要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自我革新。‎ ‎“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消灭其于无形之中的究竟是什么?是科技的创新,是社会的变革,更是时代的发展。‎ 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德斯说过:“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灭亡。”科技发展稳步向前,各领域间核心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广,谁都无法猜测下一个竞争对手究竟是谁,也无法预料明天哪所传统产业会被新兴产业所击败。“创新”与“变革”这两只隐形的大手正搅动着风云,若企业既没有领先其他企业的核心技术作为优势,也没有推陈出新自我变革的意识,那么最终面临的可能就是为时代所淹没被现实所淘汰。‎ 所以,要企业屹立不倒,要事业长盛不衰,要经济盈利不止,要人生恒胜不败,就得与时俱进,常变常新!《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 与时俱进,就要慧眼如炬。风云变幻的时代更迭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放眼未来的长远眼光,立足于全面发展的思维,近听远视,方能统摄全局,领先时代。‎ 万科董事王石立足市场放眼未来,选择打造中产阶级住宅,最终成就了一位房产界大亨;杨璐菡挑战前景开阔的基因工程,攻克了半世纪难题,荣登《福布斯》;作为全球领先的提供商,华为在自主创新的路上矢志不渝,不断挑战自己更新换代,才有而今手机市场的霸气和荣耀。‎ 革新不在数量,而在深度,只有发散思维保持思考,抓住每一个发展的动态,才能领先于时代抓住每一个发展的动态,才能领先于时代的前沿阵地,免于被打败、取代、吞噬的惨烈结局。‎ - 24 -‎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唯创新变通,才能巍然耸立不可战胜,才能化危机为转机,从而绝处逢生险中获胜。‎ 创新需要一种勇敢果决自信的精神、态度。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义无反顾;不惧人言,不怕质疑,不畏失败。‎ 你瞧,固步自封的清王朝,不懂变通,不敢创新,终落得被动挨打的下场。你看,时代在发展,胶卷生产厂不改革不引进新技术,因循守旧陈陈相袭,终究难以捱过数码新潮流的冲击,如材料中尼康被智能手机打败一样。你听,带领自己的员工亲手砸毁残次冰箱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先生这样阐释“创新”一词: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否定自我,创造市场;市场永远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 所以,变通创新,不单是一种做事的方法,一定意义而言就是一个个体,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素和先决条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备变以求进。历史的车轮翻滚前行 ,水是我们的敌人、对手?是科技发展,是创新变通!不革新就古旧,不进步就落后,不发展就挨打。而懂得自我更新,才能与时俱进,终成勇立时代潮头的弄潮儿,扛起社会发展的大旗高歌奋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认真审读每一则材料可知,三则材料都涉及人与时代的关系,考生宜综合三则材料,辨证地谈人与时代的关系。‎ 立意时,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①把握机遇,趋利避害,适应时代的发展;②勇于创新,做新时代的领路人。‎ 可用素材:‎ ‎1.理论素材:‎ ‎①时代环境全部迁流,并且进步,而个人始终如故,毫无长进,这才谓之“落伍者”。‎ ‎--《两地书》‎ ‎②世代继承的意志,时代的变迁,人的梦,这些都是挡不住的。‎ ‎--《海贼王》‎ ‎2.事实素材:‎ 你可曾试想过一位皇帝在你的手机壳上做出“V”字手势,或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咪穿着黄袍的情景。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正在将其丰厚的文化资源开发成符合现代人口味的产品,其中包括“可爱化”的清代皇帝、以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杯子等。这类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 24 -‎ 这是一个大胆却又成功的举措,也是创新精神的明证。通过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不拘一格的设计,故宫博物院把看似冰冷的皇城禁地变成了一个有温度的地方,把人们印象中正经甚至有点无趣的博物院形象变得和蔼可亲。改变思路,与时俱进,传统文化也可以很“潮”!‎ 议论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构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 ‎ - 24 -‎ ‎ ‎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