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第三部分 整本书阅读
知识清单十四 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素材挖掘
一、《红楼梦》
►►►►阅读指导◄◄◄◄
【内容简介】
京都贾家是个封建大家族,分荣、宁二府。荣国府荣公长孙贾赦,袭一等将军之职,独生子贾琏,娶妻王熙凤;尚有一女迎春。次孙贾政,为工部员外郎,有长子贾珠,早逝;次女元春,被皇帝选为贵妃;再得一子,因衔玉而生,故名宝玉。贾政还同赵姨娘生有一子贾环、一女探春。贾政之妹贾敏,远嫁苏州林如海为妻,有女黛玉。后贾敏不幸病故,林如海官务缠身,便将黛玉送进贾府。宝玉初见黛玉,两人一见如故。贾母视宝玉为掌上明珠,但因他不爱读八股文,不求功名,故贾政对他管教甚严。贾政之妻王夫人,有一同胞姐妹嫁与薛家,生子薛蟠、女宝钗。为送宝钗进京待选女官,合家客居贾府。元春因深得皇帝宠爱,晋升贤德妃,恩准省亲,贾府特意修建了“省亲别墅”大观园。元春省亲回宫后,令宝玉和姐妹们住进大观园。
宝玉每日和众姐妹、丫鬟们吟诗作画,弹琴下棋,无心研读四书五经。宝玉和黛玉终日相伴,虽时有口角,但情感日益浓厚。
夏日,丫鬟金钏正给午休的王夫人打扇捶腿,宝玉悄悄进来,两人嬉闹时被王夫人听见,王夫人打了金钏一个嘴巴,并将其撵出贾府。金钏受羞辱后投井身亡。
- 23 -
贾政因得知宝玉与戏子蒋玉菡有来往而恼怒,又听信了金钏之死与宝玉有关的谗言,将宝玉绑起来鞭笞。多亏贾母、王夫人及时赶到才得以解脱。在前来探望者中,唯有黛玉悲切哭泣。宝玉心中感动,便送两条旧绢子给黛玉。黛玉悟出其中的意思,不觉神痴心醉,便研墨蘸笔,写下三首情诗。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为试探宝玉谎称黛玉要回苏州原籍,致使宝玉痴病复发。紫鹃再三说明原委,宝玉才有好转。王熙凤过生日时,合家相庆。不料贾琏却在房里与鲍二的女人偷情。王熙凤大吵大闹,鲍二的女人上吊身亡。此后贾琏又看上了宁府贾珍的小姨子尤二姐,并将其娶住在花枝巷。王熙凤得知后,设计借刀杀人,逼尤二姐吞金自尽。贾母新赐给宝玉的孔雀裘被烧了个洞,晴雯抱病彻夜补裘。宝玉又心疼又感激。只因晴雯生得妩媚俏丽,被王夫人斥为勾引宝玉的狐狸精,将其逐出贾府。她回到兄嫂家,贫病交迫而亡。此后,元妃逝。
个个女子悄然逝去,使宝玉深感悲戚。为给宝玉治病,贾母决定替他娶亲冲喜。依照王熙凤的“调包计”——明娶黛玉,实娶宝钗,办了喜事。宝玉以为迎娶的是心爱的林妹妹,当他发现新娘竟是宝钗时,痴病又复发。而黛玉正病卧潇湘馆。她万念俱灰,焚去诗稿,憾然长逝。不久,宁荣二府被查抄,贾赦、贾珍、贾蓉被捕,革去官职,流放他乡。贾母受此打击,也魂归地府。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等,也死的死,嫁的嫁,出家的出家。宝玉最终光头赤足,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
【主题把握】
爱情悲剧说。小说以一个贵族之家的兴衰为背景,深刻细腻地描写了宝黛爱情的幽微曲折及其悲剧结局,肯定了追求自由自主的叛逆人物,表达了对青春生命的礼赞以及对悲剧命运的深沉叹息。
家族盛衰说。小说描写贾府从表面上“峥嵘轩峻”“蓊蔚涸润”到“呼喇喇似大厦倾”“树倒猢狲散”的衰败过程,同时也以贾府为中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传统社会的全貌以及它内部复杂而深刻的矛盾,其象征意义是使读者细致深入地看到传统社会肌体的内部结构,昭示了这一“末世”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两个世界”说。以大观园为象征,小说主要是描写一个理想世界的兴起、发展及其最后的幻灭。干净既从肮脏而来,最后又无可奈何地要回到肮脏去。
像《红楼梦》这样的伟大作品,其主要意蕴是难以穷尽的。我们的阅读和欣赏完全可以不受束缚,只要真正沉浸到红楼世界中,我们总能有自己的发现。《红楼梦》的伟大正在于它不断召唤读者的参与和再创造,不断获得新的解释和意义。
【写作特色】
一、人物的描写
1.把人物置于重大事件之中、矛盾焦点之上。“抄检大观园”是封建统治势力向它的反抗者进行的一次集中的大镇
- 23 -
压,通过这个尖锐的矛盾冲突,作者成功地刻画了许多人物: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的王夫人筹划和指使了这一次大抄检;凤姐装作很冷漠的旁观态度,玩弄两面三刀的伎俩;甘心投靠封建统治阶级的袭人,懂得这次抄检于她有利,毫不介意地接受了检查;晴雯则相反,坚决抗拒;紫鹃冷静平和,但显然带着很大的反感;因是庶出而要特别维护自己尊严的探春则满腔怒气;惜春胆小怕事,只能洁身自好,唯恐连累自己;司棋敢作敢为,坚强自信等。
2.善于通过人物的某些奇特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独特的思想性格。例如贾宝玉的奇谈:“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把“读书上进”的人称为“禄蠹”,把胎里带来的那块宝玉叫作“劳什子”,并多次摔砸等,这些反常的言行正深刻地揭示出他的叛逆性。
3.善于通过日常生活反复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例如:凤姐总是那么奸诈泼辣,黛玉总是那么伤感而又尖刻,宝钗则是表面上庄重平和而处处可见城府很深。这些不同的性格都是由人物各自不同出身、不同教养、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思想所造成的。
二、结构的安排
1.多线叙事。作品以贾宝玉作为全书的主人公,以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贯串全书的情节故事,还交织着其他许多各有起讫,自成一面,但又无不和整体交相联系的人物和事件。如甄士隐的穷衰潦落,尤三姐的爱情悲剧,贾雨村的宦海浮沉等。曹雪芹将这许多千头万绪的生活场面一齐抓在手里,然后此起彼伏而又主次分明地展现了一幅气象万千、变化多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生活图卷。
2.精妙伏笔。曹雪芹既要让他笔下的人物在性格所规定的情节中活动,又要将人物性格的逻辑轨道告诉读者,在这种矛盾中,曹雪芹找到了结构的“秘密”,那就是暗示。如薛宝钗元宵节制的春灯谜诗中有一句“恩爱夫妻不到冬”,这既符合谜底“竹夫人”(一种圆柱形竹制品,热天消暑用)的情况,又对宝钗的结局起到了暗示的作用。
3.巧妙衔接。把重大事件和生活小事巧妙地衔接起来,构成相映成趣的审美整体。如第十七、十八回写“元妃省亲”,是全书最“热闹”的文字。而到了第十九回,写的却是静悄悄的潇湘馆里宝玉为黛玉“编造”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表现了宝黛二人之间真挚缠绵的情意。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
- 23 -
这一重大事件,采取了紧锣密鼓、步步紧逼的手法,使这一情节产生了极强烈的戏剧性。而第七十三至七十四回写“抄检大观园”时,却又采取了一步步慢慢展开的手法,有如盘马弯弓,引而不发。其写法各有情趣,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三、语言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以及赞、偈、联额、酒令、灯谜等,都显示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到。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仗整饬。写林黛玉则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几十个字就把林黛玉千娇百媚形容出来了,精湛的语言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素材挖掘◄◄◄◄
【挖掘作者】
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初年,他父亲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巨大反差,他对平民百姓的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曹雪芹晚年迁居北京西郊农村,生活更凄凉、悲惨,“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靠着卖画和亲友的接济过日子。曹雪芹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从事“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的创作。约乾隆二十九年(1762),因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曹雪芹贫病无医,“泪尽而逝”,只留下尚未完稿的《红楼梦》。(有说法认为《红楼梦》应该是全部完成,但只是后半部“被借阅者迷失”)
- 23 -
从曹雪芹晚年的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可知,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曹雪芹的诗,有创新独特之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赞道“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识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
【观点一 人生际遇】 曹雪芹的生活经历了从豪华奢侈到穷困落魄的巨变,给他的身心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把自己的遭遇,把自己的血和泪,凝结成为文字,用它记录下内心的向往和理想,使自己的感情升华,于是写下了《红楼梦》。由此可见,丰富的人生际遇是创作的源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观点二 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人最可贵的是有志向,最难得的是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曹雪芹披阅十載,《红楼梦》终成不朽巨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多么光辉的目标,都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
【观点三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创作是人们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人能力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是思想的载体,是灵魂的升华。曹雪芹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深感世态炎凉,对当时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通过《红楼梦》表达了自己对人性、世事的感悟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抨击。
【言为心声】 文章憎命达、阅历、成功不易、人世无常,等等。
【挖掘形象】
贾宝玉:多情公子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者,唯宝玉一人而已。
中国古代社会,王孙公子天经地义应当接受正统教育,加官晋爵,去维持家族的荣耀。宝玉却是一个叛逆者,他痛恨男性世界的利欲横流,最不耐烦讲经济学问,“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宝玉的生活中,美好的女儿世界鲜明对照着以父亲为代表的统治势力,一个纯净,一个污浊;一个明
- 23 -
媚,一个阴暗。大观园里的小姐丫鬟,形形色色,各有各的辛酸悲苦,各有各的古怪别致,她们都以真诚纯洁的心包围着宝玉,向他展示出各具风姿的美丽。因而,宝玉说出了“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的“混话”。
茫茫尘世,宝玉认为只有女儿世界是一片净土。他热爱、尊重、崇拜女儿。宝玉对黛玉的爱,以同情、关切、尊重、相知为基础,他对黛玉的身世、处境、心性体察最深,《葬花吟》尚未吟罢,他已恸倒在山坡之上。就连画上的美人,宝玉也怕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黛玉和湘云对他不满,他会“越想越无趣”。晴雯和袭人吵闹,也会令他伤心、心碎。他热爱这片净土,也尽力维持这方天地的美好。
贾宝玉对一切美好的人物、事物,都有情且情深。
元春省亲,众人都沉浸在鲜花似锦的繁华幻影里,独独宝玉为姐姐不由自主的命运悲伤;迎春即将嫁给卑劣的孙绍祖,他自去徘徊瞻顾紫菱洲。他欣赏晴雯的率真,纵容她恣意行事;他敬重妙玉的高洁,对其恭谨而谦卑。他不爱交游权贵,却和家世衰落的秦钟、柳湘莲等人亲近,尊重他们女儿般纯洁的人品。
宝玉是一块顽石,人世间的规矩条框、权利富贵,他都不屑一顾,他的评价标准,只有美不美、好不好。他是爱与美的先觉者。
黛玉死后,宝玉出家,不仅因为他痛失所爱,也因为他心中的美好世界已经毁灭。
【观点一 多情善感】 贾宝玉多情且情深,情是他生命的特质。
这也许源自他有一颗敏感而博爱的心。他总能于繁华中隐约看到苍凉,内心深处摆脱不了伤感和虚无的阴影。他热爱和珍重一切美好的事物,却无力呵护它们,眼看着花落人亡,于是,多情人免不了成为悲情人。
【观点二 本性至真】 贾宝玉是任性之人。他藐视封建礼法,追求自由和率性而为。他与朋友的交往有一种自然率性、无拘无束的心灵默契,有一种无视门第、无视贵贱、没有功利需求的人性本真的认同。他在自己的净土世界中着力摒弃封建世俗的功利和虚伪,呈现出一种“绝假存真”的清明澄碧。
【观点三 叛逆者】 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宝玉出身不凡,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
- 23 -
的仕途,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不顾“父母之命”,执着追求纯真爱情,这些彰显了他的叛逆。这些离经叛道的言行,绝不被当时的世俗和社会所容。他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就预示着向悲剧的结局越走越近。
【其他观点】 反抗、不落流俗、至情至性、另类人生,等等。
林黛玉:花泪诗魂
《红楼梦》的女性世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作为众女儿里的冠冕,黛玉的泪尤其多。
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德,使她五脏内郁结成一股缠绵不尽之意,于是她堕世历劫,欲倾一生之泪以报恩。然而,她爱上的宝玉却是假的“侍者”,真的“顽石”。这种种的因果与错乱,注定了她的一生是凄婉、悲凉的。
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但不幸父母早逝,被迫寄人篱下。她身体柔弱,才华横溢,脆弱使她敏感忧伤,才气让她骄傲清高。而无依无凭的身世,又加深了她对世界的疏离和抗拒。她是自我的、纯真的、鄙弃凡俗的,她同宝玉一样,也是一个性灵至上、企图挣脱世俗束缚的叛逆者。
黛玉的情只对心中的情人而发,专注而执着。当这纯洁、炽热的“木石前盟”遭遇世俗的“金玉良缘”的强大挑战时,孤苦无依的她只能用所有的泪和血来抵抗。
见花掉泪、闻曲心伤的黛玉,看似柔弱,实则刚烈、决然黛玉生命的全部就是爱情和诗歌。其爱也真,其诗也真。
黛玉之诗,常给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平凡事物以新奇的构思、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黛玉是将自己的灵魂融进所咏之物中。《白海棠》,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心灵的独白;《柳絮词》,句句似咏柳絮,字字实在写己;《菊花诗》三首,连中三元,艺压群芳。而在《葬花吟》里,黛玉更是以血泪作墨,感叹身世遭遇,抒发“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哀愁与悲愤。
“木石前盟”最终敌不过“金玉良缘”,宝玉与宝钗成亲之日,黛玉将诗稿焚烧殆尽,泪尽而逝……
- 23 -
【观点一 美的极致】 黛玉像是一个生命的精灵,她是那么的楚楚动人,一顰一笑似乎都能触动我们心底的声音和渴望。
她是女性柔美的极致,她的柔美中充满了诗意的优雅与韵味,在这柔美之下,那永不妥协的纯洁灵魂奏响了生命的强音,让我们体味到了生命的无限壮美,这才是她那深刻而持久的永不磨灭的魅力。黛玉的生命至美至坚,至柔至刚,她囊括了生命的两极,走向了生命的极致,有着震慑灵魂的力度。
【观点二 诗意人生】 黛玉的整个生命都是富有诗意的,她将自己的情感人格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沉淀成一首情味深长的诗,这诗情散落在她生命和生活的每个角落里。黛玉的生命、生活、爱情、诗歌在一起共同呼吸,难分彼此,无法分割。
诗歌是黛玉的生命,黛玉的生命就是一首诗歌,她的生命中充满了诗意的寂寥和纯情的光辉,生活对于她是一首哀怨凄美、缠绵超逸的诗,她用自己的生命来谱写,她用自己的生命去沉醉。
【观点三 为爱而生】 黛玉自幼寄人篱下,孤苦无依,性情敏感忧伤。宝玉的爱是她心中唯一的乐土。明知这爱如飞蛾扑火,她却倾注所有的心血,义无反顾,毫无保留。对于唯一的知己和依靠,其强烈的爱足以摧毁一切,包括她自身。在黛玉这里,爱而不得,只有玉碎,没有瓦全。
【其他观点】 刚柔并济、性格决定命运、超凡脱俗、多愁善感,等等。
王熙凤:铁腕娘子
王熙凤,贾府中一人之下、数百人之上的顶尖人物。
王熙凤是一个懂权术、会管理的铁腕“辣”娘子。在贾府掌权,就须讨贾母的欢心。凤姐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到位。下人面前,凤姐脸酸心硬;贾母面前,她百般献媚凤姐第一次出场,即黛玉进贾府时,其权术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黛玉初次与外祖母相见,贾母抱着外孙女大哭,众人“皆敛声屏气”,她却从后院笑着出来,一句“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既赞了黛玉,更奉承了在场的贾家姐妹。
在贾府,凤姐的管理本事首屈一指。她协理宁国府时,一眼就看出宁国府管理的五种弊端,并立即拿出处理的办法,令宁国府的人领教了这个“有名的烈货”
- 23 -
的本事。她又知人善任,不但笼络平儿这位得力的心腹和助手,还在生病卧床时,让李纨、探春、宝钗三人各司其职,使里外下人都不得不更加老实。凤姐的精明勤勉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交口称赞,让贾家这个濒临死亡的钟鼎望族回光返照了好长一段时间。
明察秋毫又身为一家总管,凤姐比任何人都深知贾府的窘境与暗淡前景: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再有几年就会赔尽。于是她开始展露其贪婪、狡诈的本性,为了钱财不择手段。水月庵的老尼姑求她拆散张金哥的婚事,凤姐得三千两银子后,就轻易地毁掉了一桩婚事。她还把仆人们的月钱都挪去放债。
“辣”之外,凤姐还很毒。得知丈夫偷娶尤二姐为妾后,她装腔作势,连环设计,将尤二姐骗进贾府对付,最终逼得尤二姐吞金自尽。
贾母死后,“末世凤凰”凤姐倾尽才华心力,也无法阻止挥霍无度、财源枯竭的贾家的覆灭,自身也归入薄命册之中。
【观点一 贪婪】 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是万恶之源,容易把人引入罪恶的深渊,乃至走上不归路。人世间,一切丑陋、肮脏、腐朽大都来源于贪婪。王熙凤利用自己在贾府的地位,为了钱财和名利,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不择手段,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自食恶果。
【观点二 两面三刀】 王熙凤嘴甜心毒,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王熙凤对尤二姐表面亲近热情,内里算计谋害,一步步诱使尤二姐进入陷阱,最终吞金而亡,尽显心狠手辣的本质。
【观点三 脂粉英雄】 王熙凤的精明能干,能言善辩,见风使舵使得她在贾府独揽大权。“协理宁国府”时,她毫不慌乱,一上来就理清头绪,抓住要害,然后对症施治,责任到人,立下规矩,而且自己是不辞劳苦,亲临督察,赏罚分明,既“杀伐决断”,又“历练老成”,充分显示了管理才能,不愧为“脂粉堆里的英雄”。
【其他观点】 人情练达即文章、强弩之末、人不可貌相、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
薛宝钗:豪门淑女
宝钗恰可放进完美的框子里,举止言行,俱合豪门淑女标准。
- 23 -
宝钗的家世、相貌、涵养、才能,无不出色,堪称豪门淑女中的典范,是贾府的理想儿媳。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世为金陵官商,有百万之富。因皇帝崇诗尚礼,凡仕宦名家之女,皆可备选公主入学陪侍。于是,宝钗进京备选,投奔王夫人,后迁入大观园蘅芜苑。
宝钗相貌之美,不需服饰点缀,“任是无情也动人”。她的妩媚风流,连生活在美人窝里的宝玉也羡慕得发呆。她的才学也有目共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佛学经典,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万般,样样皆通。有一回,诗社行酒令,黛玉不慎说出《西厢记》中句子,被宝钗点破。宝钗告诉黛玉,“西厢”及“元人百种”她都读过,但“女子无才便是德”,应拣正经的书看。
看来,宝钗的谨守礼教、世故庸俗并非出自无知和缺乏灵性,而是她的自觉选择。
要做封建时代的淑女,就不能有自我、天性。宝钗时时注意抑制自己流露出少女特有的纯真娇俏,动辄取出她的“冷香丸”。
她从来都是温柔敦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在复杂的荣国府中,她左右逢源,赢得贾府上下,甚至忌恨一切的赵姨娘的交口称赞。
她熟谙世故,很会“做人”。贾母给她做生日,她就依贾母喜好点戏,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作自己喜吃之物。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她反急忙去安慰王夫人。
未来的婆婆、病中的黛玉甚至赵姨娘都曾得到她的礼物。
可惜,宝钗尽管在“贤”与“德”上做到了极致,也不免“金簪雪里埋”,青春与幸福终被葬送。
【观点一 完美典范】 薛宝钗堪称淑女的典型,她克己复礼,才德兼备;冰雪聪明,善解人意;贞淑娴静,品格端方;沉着冷静,遇事清醒;行为豁达,宽以待人;不轻视别人,而自身又永葆尊严。她的美是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来看,恰是代表了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荣国府这样一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大家庭里,宝钗这种理想化的人格使她深得恩宠,获得上上下下广泛的喜爱与赞誉。
- 23 -
【观点二 处世之道】 如果说宝玉、黛玉从雅,是理想之子,那么宝钗就是从俗,是现实之子,是世俗化、现实性处世哲学的代表。薛宝钗在待人处世的方式上做到了随分从时,按照环境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言行与态度。她善于察言观色,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急人之所急。事实证明,她的这种处世原则的确使她在贾府左右逢源,甚至贏得下人们的尊重和拥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其“智”的体现。
【观点三 时代悲剧】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堪称完美典范的薛宝钗,最终虽然如愿获得了宝二奶奶的宝座,却没有得到幸福,因为她获得的并非真正的爱情,得到的并非宝玉的真爱。宝钗的悲剧意义在于她总是时时严格要求规范自己,处处抑压自己,总是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去迎合封建礼教,甘愿被封建礼教吞噬而浑然不觉。宝钗是封建礼教的虔诚信奉者、自觉的恪守者、可悲的殉道者,是时代铸成了她的悲剧。
【其他观点】 中规中矩、笼络人心、面对现实、美中不足,等等。
►►►►素材运用◄◄◄◄
【佳作欣赏】
耐得住寂寞,成得了大事
有人说,寂寞是一朵没人品味芳香的花,寂寞是一座没人欣赏风景的山。我认为,寂寞固然是人生的一段黑暗,却也是人生的一种洗礼。寂寞是一扇窗,只有坚定者才能孤独守望;寂寞是一盏灯,只有坚韧者才能轻轻点亮。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会发现,最终抵达理想港湾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在寂寞中坚守自我的人。周文王被纣王拘押后,在寂寞中反复推演,终于将先人留下的两仪四象发展成八卦和《易经》;司马迁忍受屈辱,战胜寂寞,终成“史家之绝唱”;居里夫妇埋头实验多年,甘于寂寞,终于从几十吨矿石中提炼出0.1克的镭,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因为不怕寂寞,中国科技工作者扎根戈壁数十载潜心研究,才有了引爆原子弹时举世震惊的一刻。
通往成功的路充满寂寞,对于弱者来说,他们会因难忍寂寞的痛苦而停滞不前;对于强者来说,寂寞让独处的他们更清醒,目标更明确地破浪前行。
我们怎能忘记,当屈原选择寂寞,在汨罗江畔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23 -
时,楚怀王为了排遣寂寞正在后宫与众佳丽寻欢作乐;我们怎能忘记,当李白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寄情山水品读寂寞之时,唐明皇正因四夷宾服、国泰民安而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寂寞而沉湎女色……
有的人逃避寂寞,是因为他们怕在寂寞的阴影中迷失了自我;有的人直面寂寞,这是因为他们敢在寂寞的冷静中不断完善自我。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瓦灶绳牖,四壁如洗,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下,仍旧甘于寂寞,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出了光耀千古的伟大巨作,真可谓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辛苦”中有忍受物质困乏的辛苦,一定还有困居小山村中忍受寂寞之煎熬的辛苦。
人生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有些寂寞实在无法避免。当我们遭遇寂寞的时候,不要怯懦地逃避,而该勇敢地面对。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因为寂寞而成长。”
只有耐得住寂寞,方能成就得大事。
【名师点评】 文章用典贴切稳妥,例证与抒情论说相结合,显示了作者比较成熟的写作能力与情理兼摄的文思特点。
文章开始即用一个比喻句点明题旨,其后以抒情化的语言论述了对待寂寞的不同态度导致的不同的人生路径。本文的亮点是对于名言名句和典型事例的恰当运用,不仅浓缩精练地点明了文意的起承转合,而且提纲式的设置让文章具有整饬感与规范感。二、《论语》
►►►►阅读指导◄◄◄◄
【内容与主题】
孔子之前的西周时期是典型的“王”文化和贵族文化,“民”是不能参与其间的。再往前的殷商时期,推崇的是“神权”与“王权”,“民”更没有什么权力,没有任何话语权。但是到了东周后,诸侯国间征战不断,“城头变幻大王旗”司空见惯,文化和学术开始下移,其根本原因是原有的等级关系发生了变化。有的王公贵族一夕之间成了庶民,而有的平民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挤进了上层社会。
这对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既为包括孔子在内的先秦诸子“群雄并起”创造了社会条件,也为他们传播文化,树“人”立“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甚至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
《论语》的精髓在于人的发现和探索,在于托起了一个大写的“人”。这个“人”
- 23 -
是孔子及其门生所创的,具有原典性、历史性、广阔性、深邃性的特点,当然,这同《论语》产生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分不开的。
生于乱世的孔子及其门生当时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政治失范、价值失范、规则失范、豪强征伐、生灵涂炭、流血漂橹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伦理纲常缺失,使生活异常混乱复杂。所以,孔子及其门生十分怀念西周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礼制有序的日子。他们主张以积极进取的中庸态度和超越现世的理性精神去追寻和发现“人”,去构思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记述周“礼”,是在寻找人性的位置,但是孔子又不拘泥于周礼,因为周“礼”讲的是“先王之道”,忧的是“君”和“位”,而孔子忧的却是人之“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篇》),指的是人不能受“道”的左右和限制,应该积极地去发现道,弘扬道,后世孟子又将其演绎为“忧国”“忧民”。
在教育上,西周时期是“学在官府”,但是到了东周,私学已经成为一时风气。
孔子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开坛授徒,有弟子三千。孔子最为可贵的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不分等级贵贱和贫富,都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人”,这一点完全背叛了周“礼”。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于完全从人和秩序的角度出发,让芸芸众生在安定有序的国家和社会中过上“人”的生活。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让、勇”等。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但这种“忠”是有条件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篇》),并非“愚忠”。
孔子所谈论的忠更多是指交友择友待友的方法,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篇》)。此外,“孝”即“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篇》),“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篇》)等,都是“仁”的思想在处理不同伦理关系时的具体体现。
怎样才能成为“仁人”呢?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
- 23 -
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篇》),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并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的观点。
要建构道德品质的“仁”,必须以“礼”作为行为规范。《论语》中“仁”与“礼”是紧密结合的。“礼”,是我国古代的社会行为规范、仪式的总称,它的内容包括:制度(指官制)、刑法、仪文(指各种仪式和车服、器具的文饰)、伦理、道德规范等。孔子意图使“仁”和“礼”相互作用,并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篇》),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篇》)的西周盛世。
《论语》的政治思想,基本点是贯彻“仁者爱人”这个总的纲领的,其内容主要为,统治者要关心人民,减轻剥削,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克制私欲,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准则;要减轻刑罚,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孔子强调仁德政治,而且认为仁德政治的实现,还必须依靠贤人,即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孔子希望在保持旧的政治结构的前提下,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社会变革,从而达到天下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一统”。
中庸思想,可以说是孔子“仁”的方法论,是其思想的最高层次,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等。
孔子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众人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因此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举一反三”等,提出做人要重视全面发展,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孔子认识到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孔子的教育方针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篇》),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与“从政”互为依存、相互补充的思想。
《论语》第一次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把“人”上升到了自觉自律的高度,从而使“人”从王侯将相逐渐下移至普通人,并且阐述和规定了人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演绎了作为“人”应该具有的学习方向和行为路线,通过文字和竹简把民族文化中的“人”固定了下来。
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精神觉醒!
因为《论语》,因为“人”
- 23 -
,孔子及其门生将有限的生命融入了无尽的历史,创造了中国古代光辉的人文主义精神,否则绝不会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
【写作特色】
1.语言朴素简洁,精练含蓄,韵味深长
《论语》表现的内在的深度和视界的广阔无与伦比。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不仅是对松柏的礼赞,更概括了丰富的生活内蕴和社会现象,象征了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赋予了后世人许多的诗情画意。文学语言力求用最经济的笔墨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使读者感到严谨而丰满,精练而韵味无穷。《论语》中很多语言就是这种语言的最早且经典的创造。
2.语言形象,生动真切
《论语》中的人物刻画、环境描绘、气氛渲染、细节描写,都十分生动真切。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师生同乐的游春图,真是文情并茂,生趣盎然。
3.创造众多成语,开创性地使用修辞格
《论语》所创成语之多,保留至今的成语、格言、古谚之多,古今典籍几乎无一可与之相比。
《论语》开创性地使用了不少修辞格,使语言具有强大的表现力,成为后代范式。以比喻为例,有明喻,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论语·为政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子张篇》),显示出孔子思路阔大开朗,联想高远;有借喻,如“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篇》),以“升堂”“入室”喻人为学的两个阶段,贴切而新颖。
4.用独特的说理方式记录思想的精华
《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著作,用独特的说理方式记录思想的精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首创。它不是纯文学的形式,而是中国古代著述的一种体裁,用看似随意的结构形式驾驭了一个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
►►►►素材挖掘◄◄◄◄
【挖掘作者】
- 23 -
耶稣、释迦牟尼、孔子,同样有门徒无数,同样都是死后被门徒推崇,其思想理念被进一步完善。前二者成了神,孔子却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的学说,不被大众接受,而耶稣、释迦牟尼的理念是可以被普通大众接受的。
孔子少年丧父,随同母亲过着“贫且贱”的生活,对下层社会十分了解,进而产生同情下层民众的仁爱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是宋国国君微子的后代,祖上是声势显赫的贵族,恢复家族的昔日荣光是没落贵族子孙的梦想。但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孔子对此痛心疾首,所以向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希望通过“克己复礼”使社会回到“郁郁乎文哉”的西周时期,这当然不合时宜。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孔子的思想只是被统治者选择性地拿来作为统治工具!但是,孔子思想的真正价值永远不会磨灭在中国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莫过于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而。”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观点一 独立】 要有独立思想,独立判断,不能唯上是从,唯权是从,否则只能成为一个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者。现在网络上某些新闻事件后的舆论狂欢,往往是一些网民没有理性思考没有独立判断造成的,他们最后往往成了某些利益集团愚民政策的牺牲品。
【观点二 敢为天下先】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但并不是完全拘泥于传统。他也敢于挑战传统,比如开坛授徒,让平民接受教育,通过教化来让他们摆脱蒙昧。这与只有官宦子弟才有权进“官学”读书的旧习大不同。
【观点三 矢志不渝】 孔子一直到老都在传播自己的思想,为了实现自己“仁政”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着。
【其他观点】 盲从、追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等。
- 23 -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他安贫乐道,他也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关键是富贵要取之有道,合乎道义。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对孔子善意提醒,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但是孔子依旧初衷不改。
【观点一 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见义不为、见利忘义、为富不仁等社会现象,可以用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名句来论证。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楷模,与他在道德上的严格自律分不开。
【观点二 安贫乐道】 “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但当今一些人却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做事没有底线。孔子称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颜回“不改其乐”,其实也是孔子的做人准则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当今“笑贫不笑娼”,贫困好像是可耻的,不择手段聚敛财富的人成了大家艳羡的对象,这与古圣先贤安于贫困,执着于正义事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观点三 学而不厌】 如今学生中“厌学”现象比较普遍,“读书无用论”重新泛滥。而孔子活到老学到老,善于向其他人学习,比如问道于老子,不耻下问,且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由此成就了自己的学说、思想。
【观点四 初心不改,正道直行】 “不忘初心”如今成了人们常挂在嘴上的话,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己最初的主张或者理想,不管别人看法如何,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依然初衷不改呢?那些出身寒门本想为民多做好事,到最后却贪污受贿落马的官员,就是值得反思的例子。
【其他观点】 见义勇为、嫌贫爱富、忠言逆耳,等等。
- 23 -
“天下大同”是孔子的理想,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21世纪的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在1988年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瑞典著名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当今人类面临道德滑坡、信仰危机、资源危机、战争四起等问题时,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在一次报告中提出:“世界现在最需要的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如果中国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而在如今的中国国内,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国学正在兴起,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意义。
【观点一 和谐】 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地区弥漫着战火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道德问题、民族问题、教育问题、贫富差距等亦急需解决。当今时代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和谐”!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的“仁”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均衡、重视民生的和谐社会吗?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当然,天下大同,也应该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观点二 思想的力量】 世上有两种王者:一种靠武力统治天下,另一种用思想来影响天下。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春秋时期的老人,这位为治国方略的施展,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其他观点】 经典的现实意义、文化自信、共识,等等。
【挖掘名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篇》
【翻译】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
- 23 -
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观点一 担当】 曾子认为,士必须具有两种涵养,即“弘”和“毅”。这是由士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决定的。儒家思想的主体是“仁”,其终极目标是实现身修的人格塑造与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理想社会政治,这种理想目标的实现,若非弘毅之士,实难做到。
【观点二 信仰】 儒家刚健有为、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使得中国士人在生命深处无时无刻不在高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生命赞歌。他们心忧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用生命书写着一曲曲人性的赞歌。在儒家眼里,士是理想人格的典型楷模与儒家社会理想的坚定执行者。
【其他观点】 修养、奉献、知难而进,等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
【翻译】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作为仁人,就是自己想站得住,也帮助别人一同站得住;自己想过得好,也帮助别人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观点一 欲与不欲】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为人处世准则的两个方面,前句是从“欲”的角度来讲,后句是从“不欲”的角度来讲,这两个方面不存在感情色彩的问题,更不存在对立,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完整组成了儒家的一条道德准则。
【观点二 助人与自助】
- 23 -
人与人交往要相互尊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摆脱困境,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振作精神,也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力量和信心。
【观点三 善于借鉴】 别人的成功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启迪、激励和鞭策。要学会把别人的成就作为自己奋发进取的动力,把别人的经验作为自己走向成功的阶梯。这既是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
【其他观点】 团队精神、助人为乐、推己及人,等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篇》
【翻译】 孔子说:“君子的人格修养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观点一 庸人不自扰】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重要的有三点,缺一不可:智的最高修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虽然成为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是常人仍可通过修行接近。因为,当一个人明白人生的真谛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提高心性,增进智慧,进而坦然面对人生的悲喜。
【观点二 真正的勇者】 真正的勇敢,是一种心灵的镇定,而不是一种意气。勇敢其实是一种处变不惊的气度。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当你面对种种疑难问题而不知所措时,你是否想到,办法总比困难多。人生不仅需要仁德,需要智慧,还需要勇敢,一个没有勇敢精神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其他观点】 宽容、理性、把握当下、完善自己,等等。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
【翻译】 孔子说:“
- 23 -
质朴多于修饰,就流于粗俗;修饰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修饰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观点一 内外兼修】 一个人内在本质的东西是诚实、质朴的,它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表达和修饰,就像一件商品还需要包装一样。人内在本质的东西如果不加修饰,不加制约,质胜文,则未免浅陋、粗野;但是如果过分装饰,文胜质,“嘴尖皮厚腹中空”,那更要不得。真正的君子,必须是文质兼美、文质彬彬的。
【观点二 君子风范】 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如同君子的人格模式,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今人过分追求奢华,偏离了君子的行为规范。
【观点三 娱乐至死】 孔子希望求知者既要加强思想品质等内在仁德的修养,又要注重言行礼仪等外在表现,做一个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的君子。但是如今媒体和大众,有的人以粗俗为美,表演无下限,娱乐至死,污染了社会空气。
【其他观点】 过分整容、过度包装、“三俗”,等等。
礼之用,和为贵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篇》
【翻译】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观点一 规则、规范】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如果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过分强调和谐而忽视原则性,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庸俗而没有规矩,也是不可行的。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规章、规则做保障。
【观点二 道德绑架】 “礼”以亲疏贵贱、等级差别为特征,古人云“礼胜则离”,太注重“礼”
- 23 -
而忽视和谐,人与人之间就会疏远、离心,有些事情可能就无法办好。比如,网络上对某些人的某一行为群起而攻之,人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别人必须如何,这就造成了人心的疏离、社会的混乱。有子短短的两句话,可以说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秘籍。制度化的“礼”与精神性的“和”,两者刚柔相济,不可或缺。
【观点三 继承与批判】 有子对“礼”与“和”关系的论述充满着辩证思维的智慧。但我们也要看到,儒家所倡导的“和”是以“礼”为基础的,是基于亲疏贵贱、等级差别的和谐,这种和谐观已不再适用于今天的新时代。这要求我们既要继承古人“和为贵”思想的宝贵遗产,又要充分认识其弊端,要以新时代的和谐观指导我们认识和谐社会,营造社会和谐环境。
【其他观点】 辩证思维、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好心办坏事,等等。
►►►►素材运用◄◄◄◄
【佳作欣赏】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
有一些文字,历经沧桑却美丽如初;有一种文化,跨越千年却魅力不减;有一种人,他站在历史的深处,指引着我们现在的道路。
走近《论语》,做孔子面前一个安静的学生,跨越千古的沧桑,看一看他那淡定的容颜。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苦难。孔子评价过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的意思是:颜回真贤德呀!一箪饭食,一瓢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人们都忍受不了这种贫穷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孔子称赞颜回,不是因为他能在这种境遇中捱过来,而是因为他的生活态度。吃得不好,喝得不好,住得不好,面对如此种种,所有人都会产生困扰,甚至抱怨,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孔子才说“贤哉,回也”,感慨这才是真正的贤德——任何环境下都不改变心境的那种坦然和安宁。
- 23 -
在今天听到这样的言论,其实我们的心里还是挺温暖的。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然在提高,但是人们的不满却越来越多,因为你总会看到周围还有乍富的阶层,总会有一些人让你感到心里不平衡,这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我们习惯比较,总觉得为什么同样的目标别人轻而易举地获得,而自己付出这么多却什么也得不到。生活中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抱怨,甚至在其中纠结,一遍一遍地增加自己的痛苦,把苦难放大,把痛苦放大,总是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最终也错过了星星。
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遗憾。要做到内心强大,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太在乎得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自然也不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苦难,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
【名师点评】 《论语》当中有许多能打动人心、引领人前行的语句,于丹教授说:“那温暖的气息便流淌在心灵,让我们每个人在失落甚至绝望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化就是拯救自己的一种力量。”面对窘困,颜回能不改其乐,其实这是孔子教育的结果,也是最令孔子欣慰的。一个人要能够安贫乐道,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这样的事放在浮躁、功利的今天来看,依旧具有启迪意义。在暂时无法改变我们处境的时候,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如果心态平和,那些所谓的艰难困苦就不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太大的伤害。如果一味地抱怨,不仅自己痛苦,也“污染”了别人。作者敏锐地看到这一点,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古今对比,有理有据,更有说服力。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