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必修五合集 54页

  • 169.30 KB
  • 2021-06-05 发布

人教高中必修五合集

  • 5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语文教案 必修五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 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 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本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推荐 《水浒传》的版本以很多,这里我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水浒传》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记》《离骚》《杜诗》《史记》。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3.请同学找找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的?‎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下面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4.布局已然铺就,下面就要继续发展了。在草料场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又是什么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呢?首先我们看,林冲是怎样发现山神庙的?‎ 去买酒的路上。英雄喜喝酒,况且天寒地冻。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与老军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遥相呼应,使小说叙事周密,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转眼差错之间,就可能不被烧死,这个酒可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只是出门打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不一定!他那破草屋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那么我们看看草屋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天气的确不好!林冲去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等到林冲买好酒,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可见,这雪是越下越大,大到足以压倒草屋,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林冲因此而躲出借住,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时请同学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烘托环境,渲染紧张气氛,催得情节也紧张起来!)‎ ‎5.草料场起火,其中有林冲的过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大家找找看,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6.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小结 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第三部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11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 ‎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板书设计 酒 雪 火 酒店 草料场 古庙 ‎(1~6) (7~9) (10~12)‎ 信息交通 严势相逼 手刃仇敌 前奏 发展 高潮 逆来顺受 随遇而安 忍无可忍 委曲求全 心存幻想 彻底绝望 ‎《边城》教学设计详案 一、 教学目标 ‎ ‎1、 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 ‎2、 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 二、 教学重、难点 ‎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 三、 课时安排 ‎ ‎2课时 ‎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 ‎1、 导入新课 ‎ ‎(1)、简介作者沈从文。 ‎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 ‎(2)《边城》情节 ‎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 ‎(3)、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读课文。 ‎ ‎2、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 ‎(5)、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 ‎(6)、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注意此时翠翠的心理变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 ‎(7)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老船夫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 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 ‎(9)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 明确: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 ‎3、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意图何在,这可能是个复杂问题,可不必在教学中深究。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 ‎4、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 ‎5、教师总结。 ‎ ‎6、 课后训练:‎ 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内容,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提示: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景情结合、烘托 )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目的 ‎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 教学设想 ‎ 一、在讲课时,必须讲清时代前景,让学生真正理解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有条件的课余介绍一些俄国同时代作家的相关作品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思考。 ‎ 二、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切不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笑上。 ‎ 教学时数二教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 提问:初中时我们学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什么小说? ‎ 明确: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其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个见风使舵的警官,他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 布置预习 ‎ ‎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 ‎2.学生自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圈点勾画,思考:①契诃夫创作小说的时代背景;②别里科夫的特点及其社会意义;③契诃夫小说的总特点和本文写作特点。 ‎ 研习新课 ‎ ‎1.提出教学目的。(见前) ‎ ‎2.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 ‎3.议论分段落 ‎ 学生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 ‎4.讲析第一部分。 ‎ 学生默读,划出关键语句,并加上简批。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 讨论归纳:(板书) ‎ 提问: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 提问: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 提问: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 布置作业 ‎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 第二教时 研习新课 ‎ ‎1.讲析第二部分。 ‎ 学生阅读第二部分,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 ‎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 提问: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 讨论归纳:(可预先设计板书表格) ‎ 教师讲析: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 提问: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 提问: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 ‎2.讲析最后两段。 ‎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 提问: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 提问: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 ‎3.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 请同学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这和前面《守财奴》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大家找一两个例子作说明。 ‎ 同学讨论 ‎4.对照本课教学目的,再回到前面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加深理解,每一位同学作简短自我小结。 ‎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要点:①别里科夫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主要内容见预习提示)。②讽刺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运用。③简短的篇幅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平凡的故事里表现了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 布置作业 ‎ ‎1.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 ‎ ‎2.课外读一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3、背诵全文。 ‎ 二、教学重点 ‎ ‎1、课文的思想内容 ‎ ‎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 三、教学难点 ‎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 四、教学课时 ‎ 二课时 ‎ 五、教学设想   ‎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 ‎ 六、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 一、以《花源记》导人课文,分绍陶渊明 ‎ 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 资料链接 ‎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二、写作背景 ‎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 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 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 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 三.文体特点 ‎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2)“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一句读,适当延长读末句时间。(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4)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 四、朗读课文 ‎ 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正音;注意语气、语调及语顿)——集体朗读——自由朗读 ‎ ‎1、一读——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二读--断句读。‎ ‎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3、三读-- 明白音乐美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读出语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 A、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 ‎ 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 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 惆怅”“崎岖” ,叠韵如“盘桓”“窈窕” , 叠字如“遥遥”“飘飘” “欣欣”“涓涓”。(对比《荷塘月色》)‎ ‎4、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 如:‎ 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可让学生分析探讨读法)‎ 第一段的“ 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 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 心里很轻松 ‎ 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另外还要五读六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五、疏通字词 并完成练习三 六、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试着背诵;‎ ‎2、完成练习一、二。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背诵课文 ‎ 一、检查练习 ‎ 二、研习课文 ‎ ‎(一)总体把握 ‎1、归家之因 ‎2、归家之乐 ‎3、综述情态 ‎ ‎(二)具体研习 ‎ ‎1、读悟第1段 ‎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 指名朗读本段。 ‎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两个:一是田园荒芜,二是心为形役(真正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 ‎ 2、读悟第2段 ‎ 齐读本段。 ‎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 ‎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 ‎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 明确: ‎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 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分三层。 ‎ 写归心似箭。以行动、心理表现的。前二句: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后二句: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更写出作者急盼归家之情。 ‎ 写入家门时的热闹场面,满是浓郁的亲情和欢跃的气氛。作者的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然后写家人相迎、幽雅环境。“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松菊喻作者高洁的品格,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可以补充岁寒三友) ‎ 写归家以后闲适有趣的田园生活。饮酒赏树,扶杖游览,自得其乐。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出岫之云”“倦飞之鸟”,既写自然景物,又写诗人出仕与归隐。(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 ‎ ‎3、读悟第3段 ‎ ‎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 ‎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 ‎  明确: ‎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 ‎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再表要与世相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点出与官场格格不入是归隐的原因。然后补充上段再写自由自在的生活:谈心、弹琴、读书、躬耕田地、徜徉山水,无不是乐事。末二句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 ‎4、读悟第4段 ‎ ‎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 齐读本段。 ‎ ‎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文章最后是上升到哲理高度,卒章显志。 ‎ 四、总结 ‎ ‎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 五、布置作业 ‎ ‎1、翻译下列句子: ‎ ‎①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⑤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 ‎⑥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 ‎⑧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2、延伸阅读 :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回答“序”后的问题。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是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 注释: ‎ ‎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 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 ‎ ‎⑴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非矫后所得(勉强去做) ‎ ‎⑵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 ) ‎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亿以惠爱为德 ‎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 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 ‎⑶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 ‎⑷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 ‎3、背诵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 ‎《滕王阁序》教案 教学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介绍王勃和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三、诵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过程:‎ 一、赏析第一部分 ‎(一)集体朗读 ‎(二)具体赏析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4.试背课文 二、赏析第二部分 ‎(一)齐读课文 ‎(二)具体赏析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 ③上下浑成之美;‎ ‎ ④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 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三、赏析第三、四部分 ‎(一)齐读课文 ‎(二)具体赏析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⑧“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2. 请思考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的作用。‎ 明确: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了文章表达效果。‎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序,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篇》评:“对众挥毫,珠玑络绎。”‎ ‎《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  1.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  2.理解掌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 ‎  3.理清思路,背诵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重点 ‎  归纳五个多义词“志、图、名、置、穷”义项,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教学难点 ‎  庄子思想的理解 教具准备 ‎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庄子思想,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今天,我们学习《逍遥游》一课,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  二、庄子及庄子思想简介 ‎  结合注释①教师补充 ‎  投影:‎ ‎  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属于道家学派。他继承老子顺其自然的观点,更进一步认为无可奈何的叫“命”,不可违离的叫“天”,一切都只好任凭它的摆布。他的思想相当复杂,攻击儒、墨,主张回归自然;愤事嫉俗,痛恨黑暗现实,楚威王重金聘他为相而遭拒绝;富于批判精神,但同时又想取消斗争。他的人生观很消极,带有浓厚的悲观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  三、熟读课文 ‎  1.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  2.投影生字难词,通过做练习的形式,来强化掌握。‎ ‎  投影:‎ ‎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  (1)其  ()若垂天之云 ‎  (2)海运则将  ()于南冥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者 ‎  (6)  ()与学鸠笑之曰 ‎  (7)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  (8)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  (9)适百里者,宿  ()粮 ‎  (10)小知不及大知()‎ ‎  (11)斥鴳()笑之曰 ‎  (12)而()征一国者 ‎  (13)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  (14)彼且恶()乎待哉?‎ 学生看课本,查阅工具书,思考,回答。‎ 明确:⑴翼   ⑵徙   ⑶     ⑷    ⑸     ⑹蜩   ⑺   ‎ ‎  ⑻      ⑼舂   ⑽     ⑾     ⑿     ⒀     ⒁  ‎ ‎  3.叫3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掌握字词的情况,如有问题,师生及时纠正。‎ ‎  4.教师做朗读提示。‎ ‎  第一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要把选择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中“且夫”是发语词,读“夫”时可稍拉长一些,“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也”后停顿一下,千万注意,“也”作为语气词应放在上半句尾,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下文如有类似情况,朗读方法相同。‎ ‎  第二段,应重读“此小年也”“此大年也”“此小大之辩也”中“小”“大”“辩”。‎ ‎  第三段,“故夫”“若夫”中“夫”作为发语词,朗读方法同第一段“且夫”的“夫”;最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读得干脆而响亮。‎ ‎  5.各自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标出不懂的地方,向小组其他成员提问,帮助自己解决。教师巡视中可参与小组的活动。‎ ‎  6.学生齐读课文。‎ ‎  四、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  提问: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  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  (那我们看看作者用众多的比喻所描写的物和人是不是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呢?)‎ ‎  提问: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要求学生能合书回答。)‎ ‎  明确:“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提问:形体硕大无比的鲲鹏如何飞上九万里高空的?《齐谐》书里如何说?(学生看书思考,合书回答。)‎ ‎  明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提问:这说明鲲鹏上九万里,非逍遥,有所待。有所待的是什么?‎ ‎  明确: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  提问:课文用了哪些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也是非逍遥的?‎ ‎  明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  提问:蜩与学鸠怎样嘲笑大鹏南飞,作者是怎样解释的?‎ ‎  明确:“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作者反驳:“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  提问:蜩与学鸠“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说明什么?(学生讨论)‎ ‎  明确:照样说明它们也非逍遥,都是不自由的。‎ ‎  教师对第1段稍加点拨,带领学生背第1段。‎ ‎  学生齐背第1段。‎ ‎  提问: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  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教师点评:在五彩缤纷,变换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者小,绝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 ‎  作者以上写的都是物,它们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遥的。‎ ‎  第3段。‎ ‎  提问:这一段作者提到的两个人说明什么?‎ ‎  明确:同样说明两人也还未逍遥。‎ ‎  提问:那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适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  最后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回顾,归纳写作方法,先破后立,从而明确庄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点。‎ ‎  由学生概括、归纳、最后再由教师明确。‎ ‎  齐背第2段,齐读第2、3段。‎ ‎  五、布置作业 ‎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庄子散文风格,并对本课小结。‎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背课文情况 ‎  1.单独背、齐背 ‎  2.小组比赛 ‎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  投影:‎ ‎  1.通假字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  (1)三飡而反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   (4)而征一国者    (5)旬有五日    (6)御六气之辩 ‎  2.特殊句式 ‎  找出下面特殊句式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  奚以……为 ‎  答案:1.(1)“飡”同“餐”  “反”通“返” (2)“知”通“智”  (3)辩”通“辨”  (4)“而”通“耐”   (5)“有”通“又”   (7)“辩”通“变”‎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  (1)志 例句 出处 释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训俭示康》‎ 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 ‎《逍遥游》‎ 记述、记载 博闻强志 ‎《屈原列传》‎ 记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 标记、做标记 ‎  (2)名 例句 出处 释义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逍遥游》‎ 名称、名字 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 命名、起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声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 说出、指出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 名义 ‎  (3)图 例句 出处 释义 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 图谋 图穷匕首见 ‎《荆轲刺秦王》‎ 地图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赤壁之战》‎ 谋划、筹划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 ‎《促织》‎ 图画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郑伯克段于鄢》‎ 谋取、设法对付 ‎  (4)置 例句 出处 释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逍遥游》‎ 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 ‎《郑人买履》‎ 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鸿门宴》‎ 放弃、放下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王忠肃公翱事》‎ 摆、设 ‎  (5)穷 例句 出处 释义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逍遥游》‎ 尽、止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训俭示康》‎ 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走到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尽心上》‎ 不得志,与“达”相对 ‎  三、比较 ‎  教师将《秋水》与课文比较,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等特点。‎ ‎  四、小结 ‎  同学们,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机趣横生,确实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是,庄子本人所表现出来的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逍遥游》中的思想,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他企图以此达到逃避现实、保存自己的目的。我们当代中国的青年,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挑战生活,要去拼、去搏,去创造更好的明天。‎ ‎  五、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说说你对庄子《逍遥游》中“无所待”思想的认识。‎ ‎[板书设计]‎ ‎ [延伸阅读]阅读《庖丁解牛》,完成下面题目。‎ ‎  1.读后了解庄子所讲的人生处世哲学。‎ ‎  2.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陈情表》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设想:通过生活中包括古代和现代的孝行故事导入课文,让大家对作者的真情有一定的感情接受力,然后入情入理引入本文。如:二十四孝、驴子孝。‎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古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熟读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 ‎①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孑立  床蓐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   终鲜兄弟   除臣洗马  刘病日笃  更相为命 ②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臣以险衅   臣以供养无主  猥以微贱  臣具表以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③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  二州伯牧所见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拜臣郎中  拜表以闻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乞终养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不胜…之情    臣之辛苦 ④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简要疏通以上词句。 3、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4、指导学生理解背诵第一段。 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熟读第二段。‎ 察孝廉,举秀才 拜郎中,除洗马 诏书切峻 进退两难 ‎6、指导背诵第三段。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不矜名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笃【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熟读第四段。‎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8、解题:讨论: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那么,李密的这个奏表,题为《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注解没有,那是什么呢? 提示:情: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9、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新课 背诵第三段导入。 二、 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出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孝情 揭示矛盾 沐清化蒙国恩     圣朝恩重如山 忠心 祖母病笃(情) 尽孝日短  分析矛盾    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 先尽孝后尽忠 解决矛盾    3、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引导:这个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4、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实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 6、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三、赏析语言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请轻声朗读课文,画出来自己认为好的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 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说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6、小结: ①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②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③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④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 四、作品评价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引导: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导: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①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②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3、引入前人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引申讨论:‎ 附: 谈谈孝道    ‎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中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中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程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 ‎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得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子孝慈的最高原则是“孝”。相传古代圣王多是造福氏族的领袖。国家组织被看作氏族组织的扩大。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思想体系。这种高度抽象概括意义的孝,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几千年来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五四”以来,有些学者没有历史地对待孝这一社会现象和行为,出于反对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说成罪恶之源,是不对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实际。         孝道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来专门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当然也不是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         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农,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安土重迁,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古代职业世袭,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古人生活于家庭之内,子女对父母要“晨昏定省”。古代父母与子女不是平等的地位,片面义务,所以“天下无不是父母”。古代婚姻不考虑子女双方的感情因素,只凭父母之命即可组成婚配。         进入现代社会,中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双方的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把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地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治乱,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 ‎《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精神。‎ ‎3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4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解说:教学目的的确定最重要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单元要求,二是本课编者提示。这两者新编课本均有,万不可忽视。)‎ ‎[教学重点]‎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①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拎出观点。‎ ‎②确定课文的中心论点。‎ ‎③评价作者观点。‎ ‎2写法揣摩 ‎①学习本文由实例引入,中间才牵出中心论点的写法,以打破中学生写议论文总爱在开头揭旨的俗套。‎ ‎②学习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以克服中学生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的流弊。‎ ‎[教学方法]‎ 自读,理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自由举书中例分析作者如何正确运用例证法;熟悉典故及词语。‎ ‎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在大家预习——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以求能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并借鉴一些文章的写法,让我们的文章也变得美起来。‎ 二、解题 ‎1投影映出: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教师口头说明:清代,安徽桐城出了以刘大???、方苞、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先生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的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2让学生明确本文论题是“咬文嚼字”,它只是圈定论述范围,而其论点要在文章中求取。‎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本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段。‎ ‎②在理清段落层次大意的基础上,讨论中心论点。‎ ‎2具体研习,突破重点、难点。‎ 第1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2题以静态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3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第4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解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旨,中心论点在第3段才出现。二是本文中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中心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习第四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单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为此中心论点的辨析要作为重点,并且让全班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与评析并重。)‎ ‎3欣赏品味。‎ 课文的第3自然段是核心段,可作典型剖析。‎ 第3段计有7个完整句,第①句到第⑦句可以看作一个句群(意群)。第①句又承第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岔开,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面,一句便打住。第③句承①句稍展开。第④句承①③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申说。第⑥句与第⑦句(含例)是从反面证明。如作图解,可这样画。‎ 剖析这个核心段可以确立其在全课中的地位,进而有利于确定它在全文中的地位;再者也可以窥知作为有深厚桐城派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的风格。‎ ‎4课堂训练。‎ ‎①本文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明确:观点与论题的异同(前面题解时没触及):①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②论题多用短语及非判断句,非陈述句表达,而论点则要用判断句或陈述句表达;③论题指示、框定观点;论点围绕、点击论题。‎ ‎②完成课后练习二。‎ 明确:A朱光潜与马南郁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文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文单说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则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情感,最精确地表情达意。‎ B“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读。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函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 C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 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解说:这两道题的设计很有匠心。第1题考查归纳推理(概括能力)。第2题所用的材料曾在旧高中课本第六册选用过。摘录马南邮貌似截然相反的观点及论据,让学生进行比较辨析,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选这两题作为课堂练习旨在巩固对本课中心论点的认识,并初步培养对读书的正确态度方法。)‎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文章论证结构的把握、段落层次关系的分析以及典型语段的品味来揭示文章的中心论点,最后我们还通过做课后第二题,达到对作者观点的进一步认识,并初步评价了作者的观点。‎ ‎(解说:此小结旨在使学生明确本课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的教学目标进行的,专心致志,决不旁鹜。作者的观点总的来说是正确的,但不可拘泥,也不可不看所读对象及读书条件等刻意套用。)‎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三、四题。‎ ‎2自选一个段落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例证法,即怎样运用实例充分展开证明论点的?‎ ‎[课堂板书设计]‎ ‎(预先写在投影塑料纸上,按授课程序逐步显示)‎ ‎(解说:板书显现顺序按①②③④⑤⑥序号,箭号在说明层次关系时再标上。)‎ ‎《孟浩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基础知识,落实字词。‎ ‎②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理清文章结构 ‎③明确人物评论写作方法,掌握主次。‎ ‎ 2、过程与方法 ‎ ①注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搜集资料、人物评点。‎ ‎ ②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对文本的质疑、理解。‎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孟浩然的人品,品味其诗歌“淡”的特点。‎ ‎②把握闻一多对孟浩然“人品与诗品”评价内涵,理解和学习孟浩然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节操。‎ 教学过程:‎ 导入:‎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那孟浩然则是点缀其上的一滴晶莹露珠,其充满魅力与特色的诗风在盛唐独树一帜,也为其在人才济济的诗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同学们能否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孟浩然的诗歌有哪些?(《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我们常说“中国古诗写胸襟,是人格美的自然流露”,那么孟诗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和感受?‎ 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闻一多先生也是一位诗人,所谓“英雄惜英雄”,相同的志向与情趣使闻一多似乎带着我们在与孟浩然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那么同学们在快速阅读文章之后,能否先找出作者是选择了一个怎样的角度对孟浩然评价的?‎ ‎(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分析理解:‎ 围绕这个评价的核心,那我们先来读文识人,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孟浩然的句子,看看闻一多是从他哪些方面来写这位诗人的?‎ ‎(①、相貌:“颀而长,峭而瘦”、“白袍”、“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精朗奇素”。)我们能否闭上眼镜想象一下,孟浩然正向我们走来,他……好请一位同学具体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孟浩然好吗?(落实“淑清”“散朗”具体含义,为下面诗歌风格铺垫。)‎ ‎(②、他的信仰与家乡的紧密关系)你找到了几点依据?‎ 正是这样一个瘦高飘逸之白衣书生,外貌温和俊朗,气质清远超俗;怀着一份对古人隐士无限仰慕的情怀傲视凡尘,超然物外。常言道:有怎样的人品就会有怎样的文品。那么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为我们评价孟浩然的诗歌的呢?‎ ‎(①“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 学生分小组研讨,孟诗量和质不多的原因,结合具体文句交流分析。‎ ‎(②“淡到看不见诗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那么闻一多所说的这类真正孟浩然的诗,都有哪些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呢?你认为作者最欣赏的是诗的什么?‎ 小结提升:‎ 最后作者得出了一句总结性的评价: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忘掉“孟浩然的诗”。看似很简单而普通的一个句子,其间却蕴藏着闻一多的一颗诗心,也是闻一多唐诗研究的独到之处。作者更欣赏得是孟诗中蕴含的那种“风神散朗”“风仪落落”的神韵。正是一份温和俊朗、清秀超俗的外形,与傲视凡尘超然物外的修养气度,才得以形成孟诗的“淡”。 无独有偶,清代也有一位文学评论家沈德潜曾这样评价过孟浩然的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孟诗的“淡”并不是单纯的语言直白。最吸引人的恐怕还是他貌似平淡的言语下,却有着令人玩味的神韵。‎ 对比阅读:‎ 为了更好的感悟孟诗其中的“淡”,那么我们对比同一题材的诗歌,一个是诗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个是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诗如其人,人如其诗”的道理,品味一下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以及孟诗之中的“淡”味。‎ 结语:‎ 在别人诗是人的精华,而孟浩然最好的诗则是孟浩然本人。“诗言志、诗言情”闻一多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了诗人心灵的微妙感受,从而把握其诗歌艺术风格的精髓。最后让我们用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的佳句来结束今天的课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临登。”愿大家更好地学习借鉴孟浩然等古代先贤的求实精神和高风亮节,成为时代的风流人物。‎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㈠、导入:‎ 各位同学,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对我而言,第一次领略到一个字的分量,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评析课上。当时我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赏。记得老师进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有一篇文章,我就冲它用了一个字,我给它打95分。打这样的高分,对我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同学都充满了好奇,老师接着说“这个字就是一个‘悟’字。我们的同学都说我学到了,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而这位同学却用了一个‘悟’字,难能可贵。”这篇文章不是我的,在羡慕的同时,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分量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 空阔 黄色——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 ‎ 疏朗 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 ‎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 展示形象。‎ 总结全文: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㈣、作业布置 ‎《谈中国诗》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 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作文教案 作文教案(一)‎ 让文采在寓言里飞翔 ‎——0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解析及满分作文点评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简析:‎ 从形式上看,今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属于材料作文,然而,读透材料的寓意并结合写作要求来看,相对于以往的话题作文,它只不过是没给定“话题”的话题作文,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其寓意拟定出不少话题,写作时,只需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来写即可,这样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形式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却给了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那么,可以设计出一些什么话题呢?‎ 其关键是读懂材料中的寓意。细读这则寓言,就会发现其主旨就在于牧羊人父子俩的对话中(文中的老鹰只是作为陪衬出现的,不必深做探究),可有以下三点:① 牧羊人说那只乌鸦“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很明显是在批评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盲目追求、东施效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违背客观规律……这样理解,自然是正确的;② 而从那个孩子“它也很可爱啊”的话中来理解,恐怕对有些考生来说,似乎有些难度:它又怎么会很可爱呀?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这不是跟牧羊人的话很矛盾吗?那么,这则寓言究竟对乌鸦所象征的对象是批评还是歌颂呢?其实,从孩子的角度去想就可以理解了,他所赞扬的自然是乌鸦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拼搏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激进意识,他是把乌鸦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来看待的,自然是可爱的;③同时,把牧羊人父子的话对比来看,还会从中发现两种心态:父亲保守、传统、经验主义;儿子激进、宽容、同情弱者(这里不妨把乌鸦抓羊理解成弱者的渴望某种美好的生活)、富有创新意识。明白了这些,再结合要求中的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来立意就很容易了。‎ ‎“全面理解”是指寓言含义与小孩子的话都要考虑到;“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是指从牧羊人的话的角度写可以,从小孩子的话的角度写也可以(当然,全面把握也可以)。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这一条,是指脱离上述两方面内容的作文是不符合要求的。‎ 立意示范:‎ ‎①乌鸦的结局告诉我们:盲目模仿要不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有敢想敢做才会赢得成功。③关爱弱者,关注弱势群体的渴求。④对于同一事物(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会看到不同的结果(着眼于材料的整体含意)。⑤失败的先驱,也会是后人心目中的英雄。⑥认识自我。……‎ ‎1、牧羊人对乌鸦的认识——认清自我 ‎2、孩子对乌鸦的评价——尝试、勇敢精神 认清自己,认清客观实际,不能盲目机械的模仿,缺乏对自己客观清醒的认识,为上等立意。单纯赞美乌鸦勇敢精神,属于理解不全面,内容放在一类下(16或17分)‎ 从这些立意来看,同学们都并不陌生,恐怕还多属老生常谈,那么,此时,最好不要写成议论文,因为很难出新,所以就要在文体上下些功夫,比如可以写成议论式散文、小小说、剧本、日记、访谈、故事新编、童话、书信、网聊等形式,会给人一种新颖感,从而赢得青睐。‎ 评改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 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 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2007年高考开始每个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每用错3处标点扣1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要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满分作文及评点:‎ ‎“百家讲坛”论学习 河南一考生 高三(6)班的教室热热闹闹,人声鼎沸,整个校园都在共振,怎么回事呢?原来呀,读了“乌鸦学习老鹰抓小羊”的故事后,他们组织讨论呢,我不说了,他们开始活动了!(如此开篇,既设置了悬念,又直接切入了材料,真真妙绝)‎ 孔老师(班主任):“同学们,乌鸦学习老鹰抓小羊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寓言,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此类的现象呢,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就以此作为话题,也来个‘百家讲坛’,同学们畅所欲言啊!”(老师姓孔,是否有所指?且看下文)‎ ‎“好!”看来同学们已等不及了,个个摩拳擦掌,子路已把袖子撸了起来,看样子是想大显身手喽!(一个“好”字,再加上“个个摩拳擦掌”,简洁的描写却烘托出了热烈的氛围,言简意赅,作者实乃运笔高手;这里又冒出个子路,莫非老夫子在开什么研讨会?考生为何要安排此等人物?又一悬也)‎ 孔老师:“好!那下面开始今天的话题,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 话音未落,子路同学忽地站了起来,打响了第一枪。(这两段似可略去,有重复之嫌)‎ 子路:我认为,学习别人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条件。老鹰抓小羊,那动作是潇洒,那姿态是漂亮,关键是老鹰拥有强健的翅膀和锐利的爪子,一句话,条件具备,有能力。可你乌鸦就太不了解自己的情况啦,你有锐利的爪子吗?你有强健的翅膀吗?你多大?羊多大?一句话,不量力而行就会吃亏的!(抓住了寓意的一个侧面,阐明观点,简洁明了)‎ 子路同学的话像止不住步的连珠炮排射出来,引来雷鸣般的掌声,掌声刚落,公西华同学就站了起来。(“子路同学的话像止不住步的连珠炮排射出来”,比喻形象,生动而有韵味。接着一笔荡开,巧妙地引出下文)‎ 公西华:乌鸦的错误在于全盘吸取老鹰的经验,照搬照抄是要吃亏的。老鹰的经验乌鸦是可以学习的,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部分学习。比如说,学习老鹰的飞行姿势,那样可以使自己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也能更适应环境变化嘛!(承接子路的话题,进行补充,增强了逻辑的严密性而又不失哲思,且能扣住发言者的特点,这是博学多思的结果)‎ 呵!不愧为学习委员,环境问题也让他联系上啦,看来,这个问题还蛮是问题的,同学们都议论开了。(深入自然,点题精当)‎ 冉有:对对,是需要,我还想到了世界上的政治形势。(啊!眼镜掉了!)乌鸦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给自己准确定位的问题。我看陈水扁、布什就不懂得这个道理,老是看不清自己的位置,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总之,弄清自己的能力是十万分十二万分地重要,好,完了。(由此及彼,联系当今国际风云,怎一个机智了得)‎ 完了?男孩就是粗心,原因还没说出就完了,看来还是让我们的巾帼英雄们说说吧。(笔锋轻转,过渡自然)‎ 这时,有“小别牛”之称的林黛玉站了出来。(好个“百家讲坛”!居然把林小姐也请来了,且美其名曰“小别牛”,绝!看来考生深得“红楼”三昧)‎ 林黛玉:乌鸦虽然有些自不量力,可是他的学习精神实在可嘉,你们没见他那个刻苦劲儿,和香菱学诗没有二样,啧啧,我们如果有他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学习精神,还有什么事做不好呢?(不愧为“小别牛”,就是与众不同。这也正应了材料中的“可爱”,转入了寓意的另一侧面,言约意远) ‎ 底下有说有理的,有说片面的,还有几个凝眉思筹的,这时,李煜同学站出来了。(看似随意的插入,实则紧扣了标题,突出了“论”,而且观点的不同也是符合实际的)‎ 李煜:本人无德无才,但今日诗兴大发,聊赋《虞美人》一首请大家听听:“你争我辩几时了/故事知多少/学习他人要思考/照搬照抄怎能学习好/拼搏精神应犹在/只是方法改/量力而行永不休/恰似滚滚长江万古流。”一词吟罢,叫好声不断。(“词中之帝”上场,怎可无词?果然,一阕《虞美人》吟尽玄机)‎ 孔老师:我们的讨论就要结束了,我知道许多同学的话都是真心话。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我们的同学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李煜同学的词更是意味深长,很值得我们一思啊!好啦 ,今天的讨论就结束啦。(“老夫子”的总结,意味深长,耐人咀嚼)‎ 同学们带着意犹未尽的样子,但每个人都说学到了很多,这一个多小时,值!(收束自然)‎ ‎[点评]借用新词拟题,耐人寻味;以讨论会的形式构思成文,新颖有趣,且有利于把问题争论明白、全面,富有生活气息;古今人物,同台演戏,八百字中,横生情趣;如此美文,实非妙手不可得也。‎ 两 封 信 河南一考生 ‎(一)第一封 沧海一声笑:(妙哉,斯名。以歌名作人名,引人遐思。这就是精心设计开头的目的)‎ 您好!我心里很难受,所以提笔和你聊天。窗外阴霾的天空和我的心情一样,灰暗而又不着边际。(简述原因,交待写信背景。说“窗外阴霾的天空和我的心情一样”,倒置式比喻,令人耳目一新)‎ 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轻轻一问,端倪初现)‎ 我很勤奋,人人皆知。三更灯火五更眠,头悬梁锥刺股的日子伴随着我走过花季。我是如此地热爱着绘画,一张张白纸在我的手下着色、变化,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我的心血与汗水。可是“平庸、暗淡、苍白、平淡”这样的评价却一次次刺向我的心脏。难道我的生活里真的不该拥有绚烂的色彩?(咦——可叹。这么努力都不行,是因为自己不适合绘画吗?哦,怎么有点和材料中的那只小乌鸦的状况很类似?原来考生是以此作比呀。这就抓住了寓意中的一个侧面,如此含蓄地破题,高!但也很玄,阅卷老师一不留神,怕会错过。慎之慎之)‎ 我很执著,人人皆晓。二月杏花八月桂,顶星星戴月亮的岁月陪伴着我越过青春。我是那么地喜爱音乐,一个个音符从我的嗓中飞出、飘荡,每一次演唱都浸透了我的情感与理想。然而“单薄、乏味、呆板、杂乱”这样的评价却一回回让我走向绝望。难道我的生命里注定不该拥有曼妙的歌声?(承接上段,继续以比喻手法进一步深化文章,让人思考其因何在)‎ 我的追求有错吗?我的努力有错吗?我的拼搏有错吗?(引人深思)‎ ‎ 蓝天百声哭(与收信者名字形成对仗,且其含义切合自己时下的心理)‎ ‎ ⅹ年ⅹ月ⅹ日 ‎(二)第二封 蓝天百声哭:‎ 您好!收到您的来信,我的心情也不由得因为您而低沉了许多。那页薄薄的纸儿在我的书桌上沉寂了多日,可我的心灵却为此翻腾了许久。今天,在这样一个晴朗无云、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提笔给您回信。愿我的一叶飞鸿能驱散笼罩您心头的阴霾。(究竟会怎样解决好友的烦恼呢?)‎ 我亲爱的朋友,我想说,你的追求没有错!你的努力没有错!你的拼搏更没有错!你的错在于你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实力,你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一语中的,因之了解朋友的具体情况。所谓“旁观者清”,此即是也)‎ 我亲爱的朋友,并不是所有的鸟儿都能歌唱,并不是所有的花儿都能结出硕果,并不是所有的幼苗都能成为参天大树,并不是所有的土壤都能适合作物生长,并不是所有的角色都适合你去扮演。画家固然令人向往,音乐家固然让人羡慕,可是,我的朋友,或许,这都不是属于你的职业。我知道,你有强健的体魄,你有顽强的毅力,你有敏锐的目光,你有冷静的头脑,所有这一切决定了你或许该成为一个军人、一个科学家、一个企业家。那才是你的位置。(首句排比生动,富有哲理,有余音绕梁之妙,且有劝勉之意;后面结合对方特点,暗示对方要找准“位置”,正确认识自我。这不就是从牧羊人的角度看待那只乌鸦的观点吗?行文中,看似与材料中的内容毫无关联,实则处处都暗中扣着材料,真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我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你看,那只乌鸦不再盲目地想做翱翔的老鹰,它知道它的聪明才智更应该去运用到怎样获取瓶底的泉水。瞧,它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才是聪明的乌鸦啊!(轻轻点一下材料,且回应了小学时的一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了正确认识自我的意义)‎ 希望看到一个崭新的你!(以祈愿收束,表达了良好的期盼,也体现了朋友的真情)‎ 沧海一声笑 ⅹ年ⅹ月ⅹ日 ‎[点评]本文以书信的形式写来,读来如话家常,显得亲切自然而又别有情致;两个富有个性的人物称呼亦很有新意,且较好地体现了人物性格、心理,不能不说是文中的一大亮点;那一问一答的话语,不仅含蓄地契合了材料的内涵,而且巧妙地烘托出了主题;新颖的比喻和陈述、疑问、感叹、排比等变化多端的句式,更使文章读来琅琅上口,余味无穷,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 它也很可爱啊!‎ ‎——小男孩的辩白 河南一考生 我就是那个牧场上的小男孩,那只可敬的乌鸦现在已经成了我的好朋友。最近听了许多闲话,无一例外,都是批评乌鸦的:说什么乌鸦自不量力啦、乌鸦不知变通啦、乌鸦盲目学习啦……反正,都是乌鸦的不是。可是,我依然要说:“它也很可爱啊!”它可爱,不是因为漂亮的羽毛,而是因为它拥有执著拼搏的勇气。(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干脆!把“我”引入故事,作为线索,有利于直陈其事,亦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和趣味性。这也是抓住了寓意的“一个侧面”构思成文的)‎ 勇气与执著,是人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申明观点,并道出其意义之所在。独立成段,有强调意味)‎ 从小,爸爸就教导我要拼搏进取,要富有勇气。于是我在辽阔的草原上四处寻找着“勇气”,直到那一天,我从乌鸦的身上寻找到了这种最宝贵的东西。(表达了对乌鸦之爱绝非信口胡诌,而是有真正原因的)‎ 我总觉得,大人们太过于强调客观因素,太过于注重外部条件,嘴上虽然喋喋不休地教导我们要如何如何拥有某种精神,可一到具体的事情上,就这样不行,那样不妥。岂不知,这样的做法使许多本有可能成功的机会无奈地离开了。(这不正是现实的生动写照吗?该考生的目光真的很犀利而又独到,这正是一般考生所没有的。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也恰恰是这一点,成就了本篇文章。新颖的立意往往是使文章脱颖而出的首要条件)‎ 就在昨天,我和乌鸦共同看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我们流泪了:(笔锋轻宕,过渡自然)‎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不要说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快地跳跃奔跑,就是走一走都做不到。可是她偏偏拥有一个看似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别人一样在赛场上飞翔。(这不就是另一只那样“可爱”的“小乌鸦”吗?相信没谁会觉得她很可笑,相反,甚至会觉得很可敬。这也正是对上面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为了这个梦想,她开始了拼搏,无论多么艰难和痛苦,她都咬牙坚持着。有一点进步了,她又以更大的受苦姿态,来求更大进步。甚至在父母不在时,她自己扔开支架,试着走路。蜕变的痛苦是牵扯到筋骨的。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她要行走,她要奔跑……(正是梦想,才锻铸了她忍受艰难痛苦的毅力;进一步展开故事,形成环环相扣之势)‎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田径运动。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立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挑战命运,使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也正是对那位牧羊人的话有力的回击,自然也是对自己观点的生动例证)‎ 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不仅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获得奥运女子百米冠军的黑人。勇气与执著帮助她得到了在别人眼里似乎是不可能获得的成功!(有梦想,就会有你的舞台。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乌鸦激动得大喊起来,它说:“其实我也可以成功的。”那一刻,我紧紧拥抱着乌鸦,我对它说:“你说的对,朋友,其实你也会成功的。因为你拥有无人可比的勇气和执著。”( 情态描写与语言描写并用,丰富了故事主角的形象性。处处照应观点,无一处闲笔,使得文章很精致)‎ 那一刻,我的心开始飞翔,我知道从此我将拥有世界最锐利的武器——勇气。那么,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明天,我将满怀信心地和我的朋友——乌鸦一同离开这里,去寻找属于我们的新天地!(升华主旨,回归现实;表达决心,力透纸背)‎ ‎[点评]如果说把“我”揉进故事是该考生的聪明之处,那么把材料改写、生发成另外一个全新的故事则是其大智慧的表现了;再者该考生能独出心裁地从材料中小孩赞美乌鸦的话引出感悟,提出“勇气与执著,是人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的这一与众不同的也很符合该寓言内涵的不俗的立意,别具一格,自然使得该文在整个阅卷场上众多千篇一律谈“认识自我”的文章中脱颖而出;考生在写法上采用“小男孩辩白”的方式,形式也很别致;有了这么多创新之处,要想不使文章获取高分,恐怕也真不容易。‎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河南一考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己的优点与弱点。‎ 物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用“仁”治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还是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见,只有找到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外国著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最终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社会在发展,可是道理却没有变,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闪光。‎ 乌鸦敢于拼搏,乐于学习的精神固然值得赞赏,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名师点评] 这篇满分作文立意准确,事例典型,富有文化意蕴。‎ ‎  一、本文根据题目材料准确提炼出“认清自己,勇于拼搏”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议论。文中,为突出主旨,作者多次点题,确保了文章中心鲜明,体现了考场作文的根本要求。‎ ‎  二、事例典型,层次清晰。为论证主题,作者精心选择孔子、卓别林、比尔·盖茨等中外名人事例为论据,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论证,使得文章内容充实丰满。‎ ‎  三、文章根据材料中“乌鸦”意象展开联想,引出曹操名句,并由此再次联想,反复咏诵,由开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疑问引发思考,到最后的“绕树三匝,此枝可依”,做出有力的回答。诗句的巧妙引用、活用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亮点透析]‎ 基础等级 内容充实 围绕“认清自己,勇于拼搏”,多方举例,论证有力,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结构完整 文章开篇结尾均以曹操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为中心,由问到回答,首尾照应,中间举三例进行论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发展等级 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能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对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进行了全面的揭示,透过现象挖掘出了本质。‎ 有 文 采 句式灵活,善于引用。文章语言简练,善用短句,对诗句的引用能做到灵活、变化,内蕴深厚。‎ 当他逝去的时候 陕西一考生 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立于山头茫然凝视远方;马啾啾兮燕山苍,众人表情肃然;音乐的旋律戛然而止,高渐离悲壮的筑声从此打住。众人起立敬送,太子丹奉觞端酒为他饯行,临别之时,突然深深一拜,眼中满含着热泪,声音哽咽地说:“先生,燕国全靠你了……”荆轲接酒一饮而尽,上马扬鞭而去。‎ 走在去秦国的路上,荆轲的思维极为烦乱,以往的事情仿佛历历在目,他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思绪一下子飞回到往日的时光中……‎ 秦国雄师挥戈东向,他们一举扫灭了韩国、赵国、魏国,一时间,秦国的兵锋直指弱小的燕国。燕国地处塞北,兵弱民穷,难于抵御虎狼之师的秦军。一战之后,燕王率师仓皇而逃,太子丹一腔热血发誓救国。他携重金求到自己门下,声泪俱下,一掷千金,赠良田,赐美姬,痛陈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自那个时刻起,自己为了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救黎民免于兵戈之祸,而下决心苦练剑法,闭门谢客。每日练至晚上二更,闻鸡起舞,虽说技艺大进,但身赴险地,强弱悬殊,吉凶难料!田光先生曾劝阻我说,不要以卵击石,况且秦王武艺颇高,身犯险境,事情如果办不成,反而让人耻笑!但为了燕国的百姓,荆轲必须一搏,但愿天佑燕国!‎ 想到这里,荆轲加快了步伐,急忙赶路。‎ 秦王政在诸侯中以凶暴闻名于世,又自负先祖强大的基业,鲸吞六国。而他本人武艺精湛,根本就没有把天下的群雄放在眼里。他听说燕使带来了燕国降书、降表,于是他带长剑,盛气凌人地端坐于朝堂之上,等候着荆轲的到来。‎ 荆轲上前,心平气和地翻着地图,一点一点地向后翻着。‎ 也许弱者永远摆脱不了被命运戏弄的命运。‎ 当图穷匕首见时,荆轲忙上前抓住利刃,朝着秦王猛刺,双方一场生死搏斗就此展开。殿上的秦国武士怒吼声没有使荆轲退缩胆怯,秦国大臣百般阻挠也未能使他有半点分心,但秦王仗着长剑终于将荆轲打败。伤痕累累的荆轲临死之前,使出全身力气,把匕首投向了自己的强大敌人。英雄长叹一声,含恨而死。‎ 后人对荆轲此行的做法往往褒贬不一,但有个叫司马迁的人,把荆轲的事迹列入了《史记》,原因很简单,荆轲挑战强者的勇气令人钦佩:他是一个时代的化身,他虽败犹荣。‎ ‎  [名师点评] 本文角度新奇,故事曲折,语言精练。‎ ‎  一、文章选择荆轲作为写作的主要人物,并且能精确地表达主题,给人以新奇之感。有创新意识。‎ ‎  二、文章围绕人物精心描写,通过动作、语言、心理、肖像等描写方法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勇于挑战强者的英雄形象。‎ ‎  三、文章语言十分精练,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抒情都很讲究用词的俭省,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情。如“太子丹一腔热血发誓救国,他携重金求到自己门下,声泪俱下,一掷千金,赠良田,赐美姬,痛陈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一句就蕴含了众多情结。‎ ‎[亮点透析]‎ 基础等级 内容充实 围绕“勇于挑战强者”,采用叙事手法精心描写,塑造了一个勇于挑战的英雄形象——荆轲。‎ 结构完整 作为记叙文,文章情节完整,过渡自然,结尾段以后记形式点名主题,结构清晰。‎ 发展等级 有创新,材料新鲜,构思精巧。尽管“荆轲”的故事已经在高考中被许多考生使用过,但本文的切入点仍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老素材写出了新鲜感。‎ 有文采词语丰富描写细致 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借鉴了古文的一些特点,词汇丰富,文雅蕴藉,如“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立于山头茫然凝视远方;马啾啾兮燕山苍,众人表情肃然”。此外,文章多用短句,描写细致入微,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现得很好。‎ ‎[失误作文]‎ 勇于挑战 河南一考生 一条蚯蚓,虽然没有强劲的筋骨,锋利的牙齿,但它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一只蜗牛,虽然没有雄鹰那双大翅,不能够飞向高空,但它可以站在金字塔的最上方,来俯视整个大地。‎ ‎  蚯蚓、蜗牛,都敢于向自己挑战,他们没有屈服于自己天然的不利条件,而是克服自己的种种不足,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即使蜗牛没有达到金字塔顶,我想,它也是无悔的,因为他为自己的目标付出了行动。‎ ‎  敢于挑战自己,不仅仅需要心目中的目标,更需要那种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  前几日,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失去双脚的人,要去攀登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当时我想,他是否脑子有问题,没有了双脚怎么登山,或许这是一则假新闻。可是,一个月后,我再读报时,竟然看到这样一个大标题:“双脚残疾,登上世界最高屋脊”。我竟然不敢想象他真的能够登上山顶。看着图片上,他那假肢和他脚下的山顶,我的内心充满了敬意。它的内心充满斗志,它是不屈服的人,它是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人。‎ ‎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抱怨自己有某方面的缺陷,而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以此当作自己的借口,来掩盖自己的懦弱。‎ ‎  学生想,我若有像爱因斯坦的脑子就行了,可以每次考试都拿全校第一。可是他没有考虑到爱因斯坦所付出的努力,他是怎么向自己挑战的。‎ ‎  弱小者想,我若足够地强壮,绝不会向任何一个人屈服。可是,他忘了屈服于别人,不是因为它的弱小,而是他内心没有足够的勇气向强者挑战。‎ ‎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我们不能够失去勇于挑战的勇气。只有敢于向自己挑战,你才能够有成功地希望。‎ ‎  不要抱怨自己的不足,要敢于向自己的不足挑战,即使失败也无悔。‎ ‎[误区警示] 本文根据材料从一个侧面入手提炼观点,赞赏乌鸦的勇敢精神,立意较准确,写作中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论证,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被评为二类卷,得分为45分。但仔细分析,本文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例的典型性不够,如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作者在引述时不严密,前面说“前几日,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后面又说“可是,一个月后,我再读报时……”显然作者对这个材料的记忆是似是而非的,这也让人不能不怀疑其真实性。再如后半部分举例,“学生想”“弱小者想”等等说法都是缺乏典型性的;二是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表达不够准确,病句,错别字,书写影响了阅卷老师对文章的整体评判。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是平时的写作训练还是考场上的二类作文的调整升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加强阅读,学会思考,积累材料。‎ ‎  纵观考场作文,众多失误文共存的一个毛病就是材料不佳。一是缺乏材料,一味空谈;二是材料陈旧,缺乏新鲜感;三是材料粗糙,缺乏提炼。因此,在平日的作文训练中,加强作文材料的积累就显得十分重要。材料的积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多留心、多细心。搜集材料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强化阅读,把阅读材料转化为写作材料,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提炼的过程,材料经过思考之后才会具有精练性、新鲜性。‎ ‎  2.加强语言训练,练就打动阅卷老师的本领。‎ ‎  考场作文,归根结底,要想打动阅卷者,语言是首要的。低分作文大多语言平淡,词汇贫乏,词句不善变化,缺少文采。所以,考前训练一定要重视语言训练,把语言训练提升到第一位的高度。积累词汇,学习造句,学会运用修辞。‎ ‎  3.学会文体创新。‎ 作文教案(二)‎ 话题“差别”讲评材料 ‎“差别”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差别”?‎ ‎“差别”会怎么样?‎ 怎样才能消除“差别”?‎ 论 “差 别”‎ ‎ 站在台上的人意气风发,但那不是你——你惆怅吗?镁光灯下的亮点照的不是你——你失落吗?人们眼中关注的焦点不是你——你自卑吗?‎ 有贫便有富,有苦难便有幸福,正是因为有这千差万别,世界才会充满竞争和生机。‎ 差别是一剂强心剂,为弱者注满拼搏的勇气。‎ 世界时刻都在变化,正如月亮在盈虚间为人们送来了十五的期盼。没有人注定是成功者,也没有人是永远的失败者,世上每天都在上演成败更替的一幕,于是败者努力拼搏,渴求跻身强者之列。有多少企业家不是从小小的工人做起?香港首富李嘉诚从曾经的一无所有到今天的坐拥长江实业;沃尔玛从一家小超市变成今日全球最大的连环商场。一个又一个的事实告诉我们:弱者啊,用自己的拼搏来消除你与那强者之间的差别吧。‎ 差别是一记警钟,敲击在强者的心中,鞭策着他们一往无前。‎ 我欣赏一家企业的铭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差别就如暮鼓晨钟提醒强者世上没有永远的第一,你的背后有多少人在进击。美国电脑巨头IBM不是险些被重重的摔下宝座了吗?比尔·盖茨依然不能有丝毫的怠慢与松懈?相反,南京老字号“冠生园”不是在人们的叹息声中关上了大门的吗?日本“雪印”牌牛奶的董事长不是在电视台上痛心疾首悔不当初吗?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强者啊,听清那记警钟吧,莫让自己被初尝的甜头迷醉,莫让别人把你从成功的颠峰摔下。‎ 差别是真实的生活,让世人从中得到各种启示。‎ 乌托邦的世界是完美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常常有残缺,有不齐,当我们看到贫穷者的苦日子时,我们当学会好好的珍惜眼前;当我们看到盲人的无奈时,我们该懂得享受光明。当我们看到苦难者的不幸,我们要知道感谢生活。‎ 是呵,这形形色色的差别给我们带来了活力,催人警醒,让我们有真实而又多彩的生活。‎ 差 别 人类有差别而使生命诠释得更完美,若没有贫与富的差别,就没有路边乞丐和比尔·盖茨;若没有卑鄙与高尚的差别,就不会有秦桧的奸诈和岳飞的忠诚;若没有苦难与幸福,被卖到美洲的黑人也会成为宫殿的享乐者。‎ 因为有差别,我们就会更坚持自己的目标。‎ 陶渊明与小人有差别,“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与庸者有差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周敦颐与陋者有差别,“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差别,使他们人生目标更明确,使自己心中始终保持一方净土,不同流合污。‎ 因为有差别,我们就应更尽心尽力的去追求。‎ 田横宁赴黄泉不做汉臣,文天祥“不指南方誓不休”,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他们与奸臣、懦夫的差别,使他们的耿耿忠心,将与日月同光。‎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良祝化蝶双飞,刘兰芝与焦仲卿共赴黄泉。他们与大团圆结局的美好爱情有差别。但他们的抗争,使人间又多了一段可歌可泣、流传千古的真情颂歌。‎ 因为有差别,才体现了大自然的美。‎ 千娇百媚的春天为大地披上新绿,为高枝招来百鸟争鸣,为华朵引来戏蝶款款,为春水领来戏水鸳鸯。它与夏天的热情奔放,绿意葱茏中有鸣蝉的赞歌、有蜻蜓立荷叶的悠然、有“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怡人之间的差别造就了自然的美。成熟丰韵的秋季,有金黄稻田里丰收的喜悦,有高枝上霜染大地的片片枫叶,有万花凋零后吐露芬芳的菊花。它与碎琼乱玉的冬雪,与猎猎西风中轻泣的梨花,与冰封大地下潺潺的流水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他们无一不展示自然的美丽。‎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让我们看到了伟大与平凡,让我们辨别出真善美;自然万物的差别,让我们领略到了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美丽图画。‎ 差别完美世界 ‎  差别可以完美世界。‎ ‎  差别是分辩的标致,你是否能够想像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一个模样,那将会怎么样?那样的世界也许永远都称不上完美,而差别是可以帮助其改变的。你也许貌比潘安,我也许平凡普通;你也许官位显赫,我也许布衣百姓;你也许喜欢泛舟游览,我也许乐意徒步戈壁,总之,不同的你我构成了世界这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差别就是变识器,标识着你我的页码。‎ ‎  差别也可以发展世界。哲学上说:“有了创新才有了发展”,所以有了创新才有了差别,才可以发展世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发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保守,守旧的封建制度使十九世纪初的中国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殊不知半个世纪前,在英国一个叫瓦特的工匠,抓住了壶盖跳动时和平常不同的差别,创造了改良蒸汽机---英国工业革命的春天到来,而半个世纪后的中国依旧在循旧,在守着祖宗的基业无所作为,虎门的一声炮响,惊诧了一个个在木藤椅上喝着香茶的中国士大夫。这虽然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社会生活,但却带来了新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生产方式,中国的近代化也由此开始。差别引导了英国工业革命,也引导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此观之,差别发展引导了世界。‎ ‎  差别同样可以丰富世界。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更有着上百种民族。民族地域的差别装点了这个星球。一颗丰富灿烂的星球必须要有差别去完美。‎ ‎  有了差别去分辩你我,有了差别去发展世界,有了差别去丰富世界,世界才可以更完美。‎ 差别是一种完美 没有经过苦难,你就不知道幸福的得之不易,你就不懂得去好好珍惜。‎ 没有丑陋,你的心灵将永远蒙受善良的谎言,永远无法认识到真实的世界。‎ 没有卑鄙,就不会表现出高尚……‎ 世界上绝对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与人的差别,万事的差别,都是定数,都是客观存在的。有差别才能丑的愈见其肮脏,好的愈见其纯美;有差别才能使世界这本无生命的死水变得摇曳不定,富有生气。‎ 差别是一种完美,它就像一面善鉴万物的镜子照出人性的美丑。《巴黎圣母院》那个敲钟人卡西莫多,或是上帝怜悯他的丑陋,让他有了对美的追求,让他在追求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最后成为高尚的人。爱斯梅拉达的美丽,主教的无耻卑鄙,这些都成就了卡西莫多,使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丰富真实的人。可爱的雨果怀着“当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存在的时候,爱是惟一留下来的”的心为我们描绘着爱与恨、美与丑、高尚与卑鄙,在这种放大的差别中让我们自己定位自己的人生,追逐心中的梦。‎ 差别是另一种形式的完美,海之大有其汹涌澎湃,容纳百川的浩瀚与胸怀;河之小,有其流水淙淙,小桥横跨,游玩嬉戏的情调。光明,有其明亮万物的辉煌;昏暗,有其容纳抑郁的胸膛。‎ 世界因为差别而变得丰富多彩,人们因为差别而变得不再简单,大地因差别而变得绚烂斑斓,我们因为差别而变得不再安逸、呆板。只有与苦难并行的幸福才是丰富充实的,感谢这样的差异,让我们对追求真正的幸福始终充满着希望。‎ 所以,我说:差别使世界变得更加完美。‎ 两个世界 两双眼睛,就会看到两个天空;两颗心灵,就会拥有两个世界。‎ ‎ ——题记 ‎“自古悲秋空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同是秋天,在诗人们的眼中,会有如此悬殊?刘禹锡眼中的秋“晴空一鹤排云上”,这种辽阔,全无寂寥之意,更使诗人心胸开阔,“便引诗情到碧霄”,为秋的“空寂寥”作出反驳。而杜甫看到的秋,却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如此的悲壮,如此的凄戚,满目萧条,悲叹时光飞逝,怨愤壮志不能实现,于是就让秋的寂寥成为千古绝唱。秋,给予人们如此悬殊的感觉,不就是因为人们的处境不同,心态各异吗?‎ 杜甫笔下的春雨是喜气洋洋,颇有灵性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在你的心中,春雨也如斯么?他的心中呢?你呢?……在杜甫享受这春雨的喜悦之时,多少人站在淅淅细雨前发呆,发愁?多少人站在淅淅细雨前感慨心中愁绪如绵绵不绝的细雨,剪不断理还乱呢?淅淅细雨,适时的给庄稼带来甘露,给农民带来笑容;同时,却给心中有烦扰的人,带来绵绵愁绪。这,不正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存在差别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李煜,怀着亡国的伤痛留下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你的愁绪,是羁旅之愁?是思乡之愁?是离别之愁?失恋之愁?淡淡的愁丝或是浓浓的愁绪?……细腻的情感,柔柔的划过心房,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经历不同,愁苦不同,领悟就会有所差别,即使同是丝丝愁绪,萦绕不断。‎ ‎“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充满想象……“站在夕阳的尾巴上,我们期待,我们想象,明天,是甜蜜?是辛酸?是苦涩?还是平淡?明天,是崭新的一天,我们期待着,我们想象着。想象中,因为心情不同,态度不同而存在着丝丝差别。或乐观,或悲观,或积极,或消极……‎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正因为丰富多彩,所以,充满差别;正因为充满差别,而更显得丰富多彩!‎ ‎“眼里有泪,心里才有彩虹!”愿两双眼睛,两颗心灵,在差别中,永远架着一桥彩虹!‎ 苦难与幸福之间 ‎ 幸福,如一只蝴蝶,当你想追寻时,总也抓不到,但当你安静地坐下来时,它也许会飘落在你身上。‎ ‎——N.霍桑 ‎ 春去又春回,又见芳草绿,又见燕归来。俗世浮生,短短数十年,总是匆匆。奈何世人不解红尘,随波逐流,总习惯盲目地追寻快乐、幸福,逃避苦难……‎ 奈何呀,世人竟如此无知,不知幸福与苦难之间,不是天渊之别,而是一线相连。‎ 千百年以前,很古很古。一阵秋风起,菩提树沙沙作响,响声不断,却遮断不了那弥弥佛音,佛音响自菩提树下,穿越山谷,响彻山林。佛音震荡着红尘俗世,震下多少颗心上厚重的灰尘,让心自那一刻起,脱离痛苦,超然于俗,变得清灵,洁净……那是佛,佛甘为世人受苦难,怀着无限的慈悲、宽恕、仁爱,轻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此伟大的一颗心啊,如此一颗甘受苦难的心啊,如此圣洁的心啊,让天下世人莫不满怀感激,虔诚地顶礼膜拜,千秋万代皆然,就为那颗心,就为那朵魂……‎ 恩未尽,感激便不断……‎ 不断的心,不断的魂。佛音自响起那一刻,延绵至今。不断啊,那永恒的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老夫子的魂;“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是岳大元帅的魂;“苟以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共产党员夏明翰的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雷锋的魂……‎ 不断的心,不断的思,不断的魂,不断的感激,不断的永恒……‎ 是的,还有不断的震撼,不断的动人。震撼着灵魂的,是古今不变的那一颗心,那一颗甘受苦难的心。然而,这颗心又是那么那么的动人,沾湿过多少英雄的青衫,激荡着多少豪杰的壮志,如此的心,天地动容。那不朽的永恒光芒,不正是对甘受苦难的心的最好的慰藉,最大的幸福吗?‎ 也才知道,原来苦难与幸福紧紧相连,如此的相似,如此的相连,不存在一丝一缕的差别,一丝一缕也不……‎ 也才知道,幸福不需要追寻。想得到幸福的世人啊,请为自己保留一颗甘受苦难的心吧……‎ ‎“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就是梅与雪的差别;‎ 蝴蝶把蜜蜂当作勤劳的笨蛋,蜜蜂把蝴蝶当作是游戏花间的浪子,这就是蝴蝶与蜜蜂的差别。‎ ‎ ‎ 花儿因为有了差别,才为世界写下五彩缤纷的一页;‎ 河水因为有了差别,小溪才向着大海滚滚东流;‎ 树木因为有了差别,才努力向蓝天挺进。‎ 差别,谱写了世界的美丽。‎ 差别也是美 别羡慕别人的荣华富贵,你有的是脚踏实地的勤劳和朴实的宁静;‎ 别羡慕别人的天资聪慧,你有的是谦虚务实的态度和不畏辛劳的双手;‎ 别羡慕别人的国色天香,你有的是和蔼可亲的笑容和洁净纯朴的心灵。‎ 自然存在差别,差别也是自然美。四季更替之中,春有小草油油,点燃希望;夏有艳阳似火,爆发热情;秋有果实累累,收获辛勤;冬有白雪皑皑,净化心灵。昼夜更替之中,日有缤纷、热情;夜有宁静、思念。自然之中,松傲雪挺立,从不弯腰;菊,质朴纯洁,从不斗艳;莲亭亭玉立,不沾污染。差别存在于自然,使自然充满着新奇,使自然放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 差别激励追求 记住:人生是不公平 有的人天生一副如花似月之貌,有的人生来丑陋平庸;有的人一生如牡丹富贵,有的人一生却一贫如洗;有的人身强体壮,而有的人残缺不一。美与丑,贫与富,苦难与幸福,这是客观存在的,上天给予人生命,却不能给人一切。差别,已明明白白摆在了人们面前,智者选择追求,愚者轻易放弃。‎ 天生丑陋的人说:人生的美在于心灵,不在于外表。于是他们行善乐施,用心灵的高尚弥补外表的不足,他们依旧美丽;生活贫穷的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于是他们便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艰苦创业,用意志克服困难。然后,他们一天天富有;残疾的人这样说:上天没有给我健康的体魄,但给了我健康的心志。于是,他们用意志前行,用精神搏击,舞台上,竞技场上赢得千万人的掌声和喝彩。‎ ‎------‎ 塞万提斯说:“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为他打开另一扇!‎ 作文教案(二)‎ 话题“差别”讲评材料 创作引导:‎ ‎ 生活中,“墙”无处不在。有形的,如学校的围墙;无形的,如“可悲的厚障壁”。有形的墙,我们每天都面对;无形的 墙,我们有时也难以回避。有的墙是安全的保障,是迷人的风景,是故事的载体……有的墙是情感的隔膜,是观念的差距,是文明的枷锁……有的墙需要筑,有的墙需要拆;有的人在筑墙,有的人在拆墙,也有的人在读墙……这期间会有许多的生动故事,也有许多鲜明的形象,也有许多深刻的道理……‎ 请以“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可再拟,字数800以上、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 ‎ 话题分析及指导:‎ 中国似乎是一个与墙有缘的国家,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万里长城就是一段很长的城墙。‎ ‎ 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因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的墙,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原该吻合的心灵。有些人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化,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 事实上,每个民族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墙”,或将自身分割,或与其他民族隔开。上个世纪,德国人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推倒了东德和西德之间的柏林墙,组成了统一的德国。然而,当今世界上还存在许多没有被推倒的“墙”,比如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墙”,中国同日本、美国之间的“墙”。‎ 话题可就以上所述内容从某一个侧面突破,就某一点加以发挥。既可以写具体的“墙”,也可以写抽象的“墙”,还可以具体抽象并举。文体可选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 ‎ ‎ 学生名言佳句 是时间堆砌了那堵墙吗?不是的,一次次的责骂,一次次的欺骗,一次次的怀疑、伤害才是它的基石。从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开始,墙便存在了。 ‎ ‎ ――麦娣《心中的墙》‎ ‎ 在我国北方,有着一段又一段的墙,它们有的斗折蛇行在山岭中,有的横铺在黄沙漫天的沙漠上。又的金壁辉煌,有的则已成为断壁残垣,与大地化为一体…….但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城. ‎ ‎――关磊《墙的变迁》‎ 我放飞了我的风筝。希望它把我带向我所想要的世界。随风飘扬,它却落在墙的那头。‎ ‎ ――曾敏怡《世界》‎ 一座皇城的红墙把十四岁的媚娘与外面的世界隔断了,但最终成就了中国女性千年的旷世奇梦――一代女皇武则天。‎ ‎ 一座碧草连绵的校墙将十六岁的林徽音与大千世界分开了,但最终会谱写出建筑史上绚丽之笔――国徽在他手中诞生。‎ ‎ 一座敦厚高大的狱墙将曾经作恶多端的人们固守在里面。但最终会有一批新生命降临在这个社会上——只因他们改头换面。‎ 皇城的红墙很高很高,透过宫中的窗子只能看见雾霭朦胧的终南山……‎ ‎——郭思珺《墙的束缚》‎ 在人生的道路上,并非一路都是鲜花朵朵,芳草萋萋,更多的是充满着弯曲和挫败的道路。庄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因此,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跨过生命中的“墙”。‎ ‎……‎ 面对着生活中的墙,保尔忍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挥笔写下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着后世的千万代;面对生命中的墙,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了父亲生前留下的任务,完成巨著《史记》;面对生命中的墙,张海迪不愿挫败,用自己的能力向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黄浩轩《生命中的“墙”》‎ 其实漫漫人生路,每一天都是一堵墙,有时,我们觉得它轻柔如薄纱;有时,我们觉得它坚硬如钢砖。墙依旧没有变,变了的,是我们的心,我们对待每一堵墙的心。当我们充满斗志拥有自信之心时,墙在我们眼中便若有若无,对我们没有丝毫损伤。就如,刘翔雄心壮志地跨越110米栏打破世界记录;姚明心怀中国13亿人民而突破180公斤臂力的大关。当我们意志消沉,拥有沮丧之心时,墙在我们心里便成了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就如,失去工作而最终以自刎结束生命的人;就如,无法接受亲人背叛而疯掉的人;就如…… ‎ ‎——李晓雪《墙之随笔》‎ 爱可以使两条平行的线相交。 ‎ ‎——张小漫《胜过是一座城》‎ 寂寞的心有一堵高高的墙,不透一点光,不露一点亮,不让炽热的感情外放,哪怕里面万丈光芒,却抚不平别人心中的悲伤。 ‎ ‎……‎ 炽热的内心因高高的墙丝毫不透光变得冰冷,充实的心灵因厚厚的墙不透一丝风而变得空虚,温暖的心房因不倒的墙毫不外放而变得腐化。你在得到的同时意味着正在失去。‎ ‎……‎ 你的墙可以高,可以厚,但不能封闭。 ‎ ‎ ——林嘉杰《心中的墙》‎ 莎士比亚说:“一句责备话入聪明人心,强于责打愚昧人一百下!”‎ ‎ ‎ ‎——黄迪希《墙·无形》‎ 墙里,那是一片和悦的地方。不管墙外如何地风吹雨打,雷电交加,墙里总是风和日丽。‎ ‎———张璐《墙里墙外》‎ 请不要羡慕我的高大挺拔,其实,我也有倒塌的时候,到时候你不会一屑一倒。‎ ‎ 请不要嘲笑我的笨拙,我可以为人类遮风挡雨,去暑避寒,我是人类的朋友。‎ ‎ 请不要羡慕我的坚强厚重,其实,我也可以有空洞的一面,而那面恰似人类的若弱点。‎ ‎ 请不要嘲笑我的面貌,那都是人类自己干的“好事”,我也有干净的一面。‎ ‎ ——张文迪《我是谁,我是墙》‎ 在年龄的成长同时,心灵也日趋成熟,很喜欢将自己的一些记忆的小碎片留在自己的日记天堂里, ‎ ‎——张悦《亲情有时也是堵墙》‎ 墙是自古以来人们为了划分个人领域的一项特殊建筑,如果没有了这面墙,虽然个人领域没有变化,但个人生活却被他人一览无余,我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吧。‎ ‎ ——罗晓丹《坚固之墙》‎ 在小时候的我眼里,天空是广阔的,大地是平坦的。被父母宠溺的我张开小手,赖着那筋骨还为长全的脚试图像鸟儿翱翔般自由地奔跑。记忆里不曾有摔倒的痕迹,但腿和胳膊上逐渐销匿的疤痕向我叙述了妈妈如何用她那粗糙的手扶起我,拥我入怀,轻抚号淘大哭的我,小心翼翼地为我抹药的动人故事。点滴的爱从这里开始。‎ ‎ ——傅安琪《墙,不比爱更强》‎ 这个城市的夜晚,洋溢着巴黎式的浪漫,多少人沉醉在爱中……‎ ‎——叶嘉《泪,墙》‎ 例文(一):‎ 撞开心灵的墙 ‎(53分)‎ 柏拉图曾说过:我就是我的主宰。‎ ‎ 可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真的可以这样肯定、自信、骄傲和铿锵有力吗?‎ ‎ 如果考试考砸了,我们会悲泣;如果比赛比输了,我们会伤心;如果最好的朋友与你绝交了,我们会流泪;如果为了小事顶撞父母而使他们不快,我们会懊恼不已……是的,所有的这些心情都会有:交流有了隔膜、沟通有了壕沟、思想有了枷锁、心灵有了城墙。‎ ‎ 当你自卑的时候,洞悉“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跪在地上”的道理么?当你痛苦的时候,想到“人比神伟大,因为神不懂痛苦;只要还能流泪,就还有希望的种子”的意蕴吗?聂鲁达在《太阳颂歌》中说“过去我不了解太阳,但那时我过的是冬天”,但他还是了解了太阳;鲁迅先生不也曾有过“人最苦闷的是猛醒之后的无处可走”的苦恼吗?但他毕竟走出了心灵的“沼泽地”。我们说再微弱的光,也是刺向黑夜的利剑。‎ ‎ 有形的墙,我们必须面对;这无形的心灵的墙,我们更难以回避。为了思想的安全和心灵的自由,为了自己的信念与身后的两行实实在在的脚印。我们必须撞开心灵的墙。‎ ‎ “轰……”我听到了墙的倒塌声。朦胧之中,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自信、乐观、微笑、言与行的统一、灵与肉的和谐……‎ ‎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走向心灵的成熟。冷静的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不必苛求一草一木的完美无缺;智慧地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保持健康稳定的心境尤为重要。‎ ‎ 不要因为害怕有的种子难以发芽,就拒绝播种,让自己的园圃一片荒芜;不要因为害怕别人的嘲讽,就拒绝迈开尝试的脚步,让自己的将来一事无成。既然青春是我们的资本,活力是我们的骄傲,敢闯敢拼是我们无悔的宣言,那么,我们就可以勇往直前地冲锋,用我们的睿智做抵押,用我们的青春做本钱,用我们的永不言败做支柱!‎ ‎ 相信,撞开心灵的墙,就打开了精美的画卷:清澈见底的淙cóng淙流水,巍峨厚重的绵延群山,争奇斗妍yán的各式花草,美轮美奂的崭新建筑!‎ ‎ 相信,撞开心灵的墙,就铺设了成功的桥梁:体验尝试的感受,品味奋斗的欣喜,借鉴失败的启迪,接受未来那让人心醉的灿烂的微笑!‎ 评点:‎ ‎ 《撞开心灵的墙》是一篇话题作文。本文亮点有三:①作者阅读面广,文章有丰厚的文学内涵,诗文名句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无丝毫斧凿的痕迹。(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文章韵律和谐、清新雅致。③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最后两段为点睛之笔,在讴歌高尚的思想境界的同时,给人以美的启迪和享受。‎ ‎ ‎ 跨越心中的墙 ‎(51分)‎ 有许多的事情,过去了才明白;有许多人,走散了才想起;有许多无奈,品味之后才知道是一种幸运;有许多得意,享用过后才明白是诱人的陷阱。‎ ‎ 这一切皆是因为墙的存在。‎ ‎ 这样的墙无处不在,如雾如障,如谜如网。墙,就是生活中静静流淌的介质,隔断无数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的领域。墙,更代表一种精神的维度甚至限度,支撑起生活中那些微妙的边缘时光。他们是一个无法触摸的影子,让人们在希望和失望的交替中走着脚下的那一条路。‎ ‎ 生活中的墙很多,希望是墙,恐惧是墙;瞻前顾后是墙,信心百倍是墙。因为有墙,人们的生活才会有想象的余地,墙那边看不到的风景,永远是每个人心中最接近理想的彼岸;因为有墙,人们的行程中才有储存永不枯竭的能量的地方,即使身陷墙外的波涛汹涌,也可以在心中默念墙所在的方向,那里面有最执着的生命原动力。‎ ‎ ‎ ‎ 在有的人眼里,墙变化莫测,他们恐惧,他们担忧,他们让周围的墙包围,渐渐地失去了自我,甚至陷入绝望的泥潭,永远找不到生命的出口;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墙却是一种很具体的东西,他们在这墙上描绘蓝图,然后按着这蓝图去跨越墙、跨越生活,尽管墙的那边仍然是墙,但他们不在乎这些,他们所要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跨越。‎ ‎ 有人说:因为活着所以我幸福。这是那些承认了墙的存在又跨越了墙的人对生活的诠释,因为正视了墙而后又跨越了墙,所以他们是洒脱的。也有人说:生活让我好累好累。这是因为那些人过分看中了生活之墙,对墙显出无奈,他们在夸大墙的同时,墙也就真的变得很难跨越了,对于他们,其实不是生活让他们承受了艰难,而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身上加了过重的东西,把自己给压垮了。‎ ‎ 也许,有了墙,才有了思考,有了动力,有了让生命不断砥砺不断飞跃的理由。‎ 评点:‎ 文章运用象征手法,以“墙”暗示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困境和艰难,曲折地表达了生活的真理:人要敢于逾越,敢于逾越困境、逾越自己。‎ ‎ ‎ 墙 一考生 我是一堵墙。‎ ‎ 一堵深灰色并非古老却被人们遗弃的墙。‎ ‎ 我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存在和缄jiān默……‎ ‎ 一群孩子在我的身上大肆涂鸦,乱写乱画,我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厌恶的情感。因为他们还小,还不懂事,当他们长大了就会明辨是非对错,因为在他们充满稚气的可爱的小脸上充盈着一种快乐、一种纯真。我喜欢这纯真的笑靥yè。‎ ‎ 一棵槐huái树依附着我不停的生长,由我承受着它的绝大部分重力,根深深地扎入墙基侵犯着我的领地,一副根深蒂固要横空出世的模样。我没有拒绝它的依靠,更没有为它的侵占而争吵。因为我还是比较怜爱那一片翠绿、那一片鲜亮、那一片枝繁叶茂。‎ ‎ 那一切不论无意还是有意的侵袭,我都没有吭声没有抗争,我并不了解基督教,更不领会“当别人打你左脸,把右脸也给他”的座右铭,我仅仅是以自己的一点儿伤痛换取他人的快乐与满足,那不是懦弱,也不是胆怯,而是忍耐!生活依旧如此,不算暗淡,但也不是多彩。‎ ‎ 又是一群孩子,他们手拿大刷子和染料,仿佛又是要大干一场。我坦然的面对他们,并不想发表任何评论,但是看到他们那认真严肃的表情,我在衷心地祝福他们成为艺术家。而当他们离去,我才发现自己周身大变模mú样,原本沉闷的色彩被一片色彩斑斓极富想象力的色彩所代替……‎ ‎ 还是那棵老槐树,在风雨交加之中,我似乎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然而那宽大的枝叶为我遮蔽风雨的打击,那坚固的根系将我支撑。我安静地面对暴风骤雨……日子一天一天过,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但也有更多的快乐、温馨。渐渐地,我明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 这是我,一堵墙的哲理。‎ 评点:‎ 本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一堵墙的几次遭遇和心理变迁,真实自然,表达了一个简单而有意味深长的哲理: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 ‎ 一枝红杏出墙来 墙,是一道屏障。‎ 具体地说,墙是空间的屏障。因为有了墙,才有了房间;有了墙,才有了门户;有了墙,才有了小巷。‎ 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弟弟,年轻时手足情深,共同帮助父亲打下了大唐江山。也许,他们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富贵吧?兄弟间的猜疑、嫉jí妒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墙。他们之间明争暗斗,终于发展到了兄弟相残的地步。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个人主义泛滥,各种各样的墙到处都是。上司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夫妻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比比皆是,致使公司倒闭,家庭破裂,父子反目。看着这些事实,你难道不想推翻身边的墙吗?‎ 不仅仅在中国,外国的许多小说也都从侧面反映了“墙”的危害。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女主人公就是因为与丈夫之间有一层墙,最终导致卧轨自杀。《茶花女》中的那个可怜的女子,在失去了她的美貌之后,伴随着疾病的痛苦死去。‎ 想象一下没有墙的社会吧,我们看到的是一片辽阔的草原,各国人民欢聚在一起,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服装的人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拆掉你周围的墙,打开你的心窗,将你的快乐与痛苦与大家一起分享。只要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再牢固的墙也会倒塌,再大的矛盾也会化解,再深的仇恨也会消除。‎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风景也别有一番滋味,大家要的都是一个和平的环境啊!‎ 点评:‎ 这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开头用两组排比句对“墙”的含义作了很好的诠释,接着,作者从古(唐太宗)到今(现代社会)论证了“墙”的危害性。为了使论证显得更有力,作者还进一步的列举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例子,使文章的内容显得更加丰富。让人眼睛一亮的还有文章的结尾,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后人们欢聚一起的其乐融融的美好前景。‎ ‎ ‎ 找回温情 ‎ 像是通过了一条幽暗的无尽的隧道,终于在远方灯光的引导下来到了路的尽头。我仿佛听见了那个角落里的欢声笑语,它久久地在我的耳畔萦绕。我憋着内心的一股冲动狂奔到自家的房屋下;然而,我看错了,也听错了,那是邻居家温情的海洋。即使这样,我也愿意被这份温情包围着,伫zhù立着不愿离去;可,没多久,那盏灯也灭了。‎ ‎ 掏出那大串的钥匙,它冷冷地在空气中撞出声响,唱出寂寞的歌,那歌声轻轻地、缓缓地、狠狠地敲击着我的心脏。走进房间,没有开灯,在这偌ruò大的房子里,我独自一人闷闷地苦笑着,难道人与人真的就那样难处吗?曾经的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瞬不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曾经的美好幸福的家庭也经受不住它的考验,它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人们隔离在心门之外。静静地躺在床上,一遍一遍地吟着三毛《蝴蝶的颜色》中的句子:“坚强地活着,明天会比今天更美好……”‎ ‎ 又是电话铃,我拔掉电话线,然后起床。冰箱上照例贴着字条(有关吃的提示),我一把扯下它,不停地撕着,直到将它撕成碎片。“又是纸条,难道人类没有语言了吗?”我噙着一汪泪水愤愤地自语。‎ 第二天,照例没有吃早饭,虽然这两天我的胃已经开始不听话,但我也没有办法,不知道走了多久,我突然失去了知觉。‎ ‎ 等我醒来时,我已经躺在了白色的病床上了,身边同时出现了那两个人,原来,还是可以让他们同时出现的。我没有说话,只是怔怔地看着墙壁,父亲一把抓过我和母亲的手,亲切地说:“孩子,对不起,以后我们一家子会永远在一起的!”不知不觉中,泪水灌满了我的双耳……‎ ‎ 现在,每天放学,我知道那温暖的灯光中定会有两双期盼的目光,他们正等着一个幸福时刻的到来。‎ ‎ 也许隔阂就这样烟消云散了,也许幸福就这样悄然而至了。在生命的每一段旅途中,我们都有着不同的风景,它们或风和日丽、或闪电雷鸣、或晴空万里、或狂风骤雨,演绎着各自人生的每一个时期的每一出戏,在这些戏中,我们会伤心、流泪,但我们最终会找到属于我们的那一份温情。‎ ‎ 点评:‎ 读这样的文章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句,给我们娓娓讲着一个故事,尽管这个故事让人神伤。真的很佩服作者语言有这样的功底,这肯定得益于平时大量的阅读和勤奋地写作。这是一篇用散文的笔调抒写的有关人与人之间先有看不见的“心墙”到“心墙”倒塌的文章,很是含蓄蕴藉。‎ ‎ ‎ 墙 墙只不过是一种构成建筑的东西,有什么图景可以描绘?事实不是这样。不甘寂寞的“人”偏偏在这本是最简单最朴质的墙上做起文章来。人们开始不喜欢那单单的一堵墙,于是上面贴起字画。墙成了一种展示艺术的东西。日子久了,人们不满足这墙上的小字小画了,于是就干脆把画画在上面。你见过敦煌莫高窟吗?没见过就一定听说过吧!其中的壁画被那位“道士”用石灰水“粉刷”之后,依然在国际艺坛享有盛名,墙在人们的作用下成了国家的宝贝,世界的宠儿。‎ ‎ 之后,人们不光不满足于它在外形上的单调。他们利用自己的“作为”让墙有了更奇妙的变化。使它们从“泥土之身”摇身一变,到了现在“金属之身”、“玻璃之身”。他们那“金属之身”被人们安装在重要地方。比如,国防军备处、银行蓄金处。它们成了安全的保障。他们那“玻璃之身”被人们安装在休闲的地方。比如,游览厅、茶室。人更可以把它的名字改掉,称之为“落地玻璃窗”。它们成了人类休闲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 人们还把墙作这样那样的比喻。古诗人说:一枝红杏出墙来。俗话说:墙内开花墙外香。形容费劲儿但只有一时的成效却毫无长远意义,用“拆东墙补西墙”这样的话是再合适不过了。‎ ‎ 墙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东西,让它存在是为了挡挡风,遮遮雨。就是这么单纯的东西在历经了岁月之后变得复杂了。‎ ‎ 永不知足的人类将它创造,又将它改变。可是它能做什么?甚至,人类在厌烦了之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它毁灭。如果让墙去反抗,说起来可能连墙自己都会觉得可笑!‎ ‎ 也许还有更可笑的,因为人类自己也不正是这样?我们本善良,我们本单纯。可是我们在这凡尘世俗中开始厌恶,开始抱怨,变得势利,变得尖锐。‎ ‎ 难怪诗人会迸发出这样的呐喊:“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