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0 KB
  • 2021-06-05 发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分组练专题四最后阶段押题训练二、文言文阅读押题练1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二、文言文阅读押题练(7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8 分)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唐]元稹 公讳倰,字德长。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 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公始至,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①酱之具寘于担, 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丈十余人与之坐。遍谓里中:“赋输之粗.等者,吾不 复问;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不言,罪且死;不实,罪亦死。”既言之,皆笔于书, 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又一里亦如之。不数十日,尽得诸里所传书,因为户输 之籍,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是 岁前逋负尽入焉。宣使骇异之,当去复留者凡七载。歙州阙刺史,府中宾皆愿去,宣帅衍不 遣去,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累迁转运判官。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襄州湖鄂之税皆莅焉。公乃取一大吏, 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岁余计奏,宪宗皇帝深嘉之。 会凤翔阙节度,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得之矣。”以公为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使。 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薪炭粟刍之数,京师藉赖焉。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 公则求者无所与。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崔之峭削廉隘, 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陛下一旦问宰相,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卒不能 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乃以公为河南尹。理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卒吏无敢 过其门。识事者皆云:“五十年无是尹都者。”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词意 不可遏,朝廷嘉之。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明年春,暴疾薨于家。 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内外死丧婚嫁之不能自持者,莫不己 任之。为理尚严明,勤于举察,胥吏辈始皆难于公,然而终卒无大过。词色朗厉,若不可支 梧②,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此其所多也。 (节选自《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四) 【注】 ①醯(xī):醋。②支梧:抗拒,抵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赋输之粗.等者,吾不复问 粗:大略。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B.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听.郡县 听:听从。 C.负气势者名为相市.,实出于官 市:购买。 D.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 毁:指责。 解析 听:治理,处理。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崔公任南陵县令,广泛调查民情,制定了合理的赋税标准并公之于众,解决了贫富悬 殊而赋税轻重很不相称的弊端,使无人敢隐瞒资产。 B.崔公为政有方,宣州观察使重用其能,让他留任多年,歙州刺史空缺,让他代理。皇 上嘉许他监察税务之功,凤翔节度空缺皇上亲自选用他出任。 C.崔公任河南尹深受百姓爱戴,却上疏直言自己年已七十,应当退休。他态度坚定,无 法劝阻。近代以来,退休的官员在胆略、声望上无人能与他相比。 D.崔公仁孝友爱,内外亲戚无力操办婚丧嫁娶,都由他承担。他治理崇尚严明,勤于考 核官员,属吏虽起初感到在他治下为官不易,但最终无大过错。 解析 应为“近代以来,官员从未有像他这样胆略正强,名望气势正稳,却能自己引退 的”。 答案 C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乃取 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关键字:(1)“度”译为“分担”,“逋负”译为“拖欠的赋税”。(2)“劾”译为 “揭发”,“不发”译为“违法”,“按”译为“查处”。 答案 (1)应缴纳赋税的民户(的贫富情况)相差很远,无法让他们公平分担,因此拖欠的 赋税连年累积,百姓被鞭刑追偿。(2)崔公就选了一名大官,揭发了他的贪赃罪行,对其 余违法的小官立案查处,所到之处官员都很惊慌。 4.对于负气势者的“扬言”,元稹为什么“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请简要说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析 此 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审读题干锁定答题区间(第三段),此段内容介绍崔公为此 官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负气势者“相与”扬言等,据此可归纳出此题答案。 答案 “心知其不然”是因为元稹了解事情缘由及崔公为人,但“惑于众口”是因为负 气势者众口一词,借口又貌似有理。 【参考译文】 崔公名倰,字德长。观察使崔衍委任他为南陵县令,适逢南陵征收赋税钱三万,应缴纳 赋税的民户(的贫富情况)相差很远,无法让他们公平分担,因此拖欠的赋税连年累积,百姓 被鞭刑追偿。崔公刚到任时,一天召来三四个挑夫,把米盐醋酱等放在担子里挑着,带着十 多个随从,径直到乡里的佛寺前,于是召集来十多个年过五十的老人坐在一处。遍告乡里说: “缴纳的赋税与应缴的数量大略相等的人家,我就不再追问了;贫富悬殊,赋税负担轻重很 不相称的,赶快说出来。如果不说,将是死罪;说的不合实情,也是死罪。”说完之后,就 把情况记录下来,之后取出带来的那些米盐醋酱等,设宴招待大家吃饱后再离去。又到了一 乡也是如此办理。不到十几天,收齐了各乡所记录的情况,编制了各户缴纳赋税标准的登记, 百姓承担的赋税有的从十万钱减少到千百钱,也有的从千百钱增加到十万钱。编制完成后把 公文挂到城门上公示,没有人再敢隐瞒资产人口情况少缴纳赋税了,这一年内,把先前所拖 欠的赋税全都征收入库了。宣州观察使对此感到很惊异,崔公任职期满应离任,又被留任, 共任职七年。歙州刺史缺任,观察使府中的官吏都想去补任,宣州观察使没有委任他们,让 崔公代理管辖,这是任用他的才能。 多次升迁担任转运判官。适逢朝廷开始设置两税使,使之管理郡县,所以崔公前往襄州 湖鄂等地监察税务。崔公就选了一名大官,揭发了他的贪赃罪行,对其余违法的小官立案查 处,所到之处官员都很惊慌。年末时核计上奏,宪宗皇帝非常赞赏他。 适逢凤翔节度使缺任,宰相提名的人选都不被认同,皇上说:“有了合适的人选了。” 任命崔公为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使。此前岐山吴山等地盛产可做椽子、栏杆、支柱及栋梁 (建造房屋)的木材以及柴薪木炭、粮食、草料之类,京城所需皆依靠此地供给。有权势的人 名义上是购买,实际是由(产地)官府供应,崔公对来索要的人一概不给。因此有权势的人全 都怨恨他,但又找不到可以指责他的地方,就散布谣言说:“因为崔倰的苛刻褊狭,喜欢说 别人的对错,所以士卒们不愿意他久为将帅。”陛下有一天就此事问宰相,我虽然心中知道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这不对,然而也被众口一词蛊惑,最终未能坚持为他分辩以助皇上明察,幸好皇上仁德圣明 不听信谗言,就任命崔公为河南府尹。崔公治理河南不满一月,百姓家家都说自从有了崔尹 之后,兵士官吏们不敢登门骚扰。熟知政事的人都说:“五十年来从未有过像这个府尹这么 好的。”这年七月崔公上疏直言说:“我已七十岁了,应当退休。”言辞坚定,无法劝阻,朝 廷嘉许他的行为。近代以来从未有过像他这样胆略正强,名望气势正稳,却能自己引退的。 第二年春天,因突发疾病在家中去世。 我和崔公相知交好多年了。考察崔公所崇尚的,是仁义、孝道、友情、爱心,内外亲戚 如有婚丧嫁娶无力自己操办的,没有不是由他来承担的。为官治理崇尚严格明察,勤于考核 官员,下属官吏们开始时都感到在崔公治下难以为官,但最终都没有犯大的过错。崔公言语 神态严厉,好像不可抗拒,然而对比他地位低的人,能以说理来分辩的,他没有不当时改变 自己意见的。这就是他被人称赞之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18 分)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 “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 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追录臻父旧勋,赐爵关内侯,转为户曹 掾。文帝即王位,为散骑常侍。及践阼..,封安国亭侯。帝幸广陵,行中领军,从。征东大将 军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已在濡须口”。臻曰:“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 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 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 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还,复职,加光禄大夫。是时,帝方隆 意于殿舍,臻数.切深。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 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 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幽州刺史毌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 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 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 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 臻迁为司空,徙司徒。正始中,晋爵长垣侯,邑千户,封一子列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数诣.兹议大事 诣:拜访。 B.及践阼.. 践阼:即位,登基。 C.臻数.切深 数:数落,责备。 D.而犹案.甲养士 案:通“按”,压住。 解析 数:多次。 答案 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因其父卫兹随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曹丕继任魏王 后任命卫臻为散骑常侍,称帝后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 B.征东大将军曹休给曹丕送来表章,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 卫臻认为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 C.卫臻将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这件事上奏明帝,明帝认为当初卫臻反对建造宫殿, 自己已经收心,卫臻不应再管殿中监这件事。 D.毌丘俭上疏明帝说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认为东吴连年举 兵,进犯边境,应该寻找机会平定东吴而不是克定辽东。 解析 卫臻没有平定东吴的意思。 答案 D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制侵 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涉:经过。祠:祭拜。焉:代词,他。(2)恶:厌恶。诚:确实。 答案 (1)太祖(曹操)每次从郡境内经过,总是派遣使者前去祭拜(卫兹)。 (2)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 损失大啊。 8.文中哪几件事能体现卫臻的深谋远虑?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 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① 识破吴国降将的谎言。②建议派兵断绝诸葛亮粮道。③反对出兵攻克辽东。 【参考译文】 卫臻,字公振,是陈留郡襄邑县人。父亲卫兹,节操高尚,曾拒绝三公的征召。太祖(曹 操)初次到陈留郡,卫兹就说:“平定天下的人,必定是这个人啊。”曹操也觉得卫兹很奇 特,好几次去他那里商议大事。(后来卫兹)跟随曹操讨伐董卓,战死在荥阳。太祖(曹操) 每次从郡境内经过,总是派遣使者前去祭拜(卫兹)。 正值(曹操)奉诏为汉献帝到魏地挑选贵人,他借此上表让卫臻留下来担任参丞相军事。 为追念其父卫兹旧日的功勋,又赐封卫臻为关内侯,转任户曹掾。曹丕即王位后,任命卫臻 为散骑常侍。等到当了皇帝,曹丕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曹丕亲临广陵,让卫臻做中领军, 陪同前往。征东大将军曹休上表,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 卫臻说:“孙权虽然有长江作依靠,却也不敢和我军抗衡,这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 言。”待详细审问降将后,才知道果然是吴军守将制造的谣言。 明帝曹叡即位,卫臻被晋封为康乡侯,加封为侍中。诸葛亮进犯天水,卫臻向明帝建议 说:“应该派一支奇兵急赴散关,断绝蜀军粮道。”明帝就任命卫臻为征蜀将军,授予他符 节,让他监督指挥这次军事行动,刚到长安,诸葛亮就退兵了。卫臻回到洛阳后,继续担任 原来的职务,又加封为光禄大夫。当时,明帝正热衷于修建宫殿,卫臻多次恳切地规劝。等 到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卫臻又把这事报告了明帝。明帝下诏说:“宫殿盖不成,我 已经收心了,你怎么又管起这事来了呢?”卫臻上疏说:“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 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臣每天观察这类事情,大多 如此,我担心将来各职司会逐渐越职,以至犯了大罪。” 幽州刺史毌丘俭上疏明帝说:“陛下即位以来,没有做出得以书写记载的业绩。眼下吴、 蜀倚仗地势险要,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平定的,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 卫臻对明帝说:“毌丘俭所说的都是战国时代使用的琐屑的计谋,并非成就王业者应该做的 大事。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 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况且辽东的头领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对辽东的 统治已经延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少数民族,对内整修武备习练战阵,而毌丘俭却想用一 部分军队长驱直入,早上到达,晚上就回来,他的想法太狂妄了。”毌丘俭出兵果然失利。 (后来)卫臻升任司空,转任司徒。正始年间,卫臻晋爵为长垣侯,食邑一千户,他的一个儿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子被赐封为列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8 分) 给季弟书 魏 禧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 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 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 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 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 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 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 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 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 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 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 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 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每念吾弟介.然不苟 介:耿直。 B.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 坐:因为。 C.谏而不听,遂薄.其人 薄:接近。 D.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婉:和顺。 解析 薄:轻视。 答案 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自己的弟弟坚强、果敢、质朴、谨慎,但是唯独在“刚”这一方面有所缺憾,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不但不“刚”,反而成“疏”成“褊”,进而至于“傲”了。 B.作者由于自身具有优柔寡断、迁就纵容的缺点,所以一直以来对弟弟疏于管教,甚至 纵容,为此,作者非常后悔。 C.弟弟在性格上有“疏”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常常缺乏周全的考虑、遇事不避艰难险阻、 不关注日常事务中的细节等。 D.文章最后作者列举了子夏向孔子请教孝的故事,目的是告诫自己的弟弟要注意养成和 顺之貌,以之来柔化那刚直和高傲的品性。 解析 “一直以来对弟弟疏于管教”有误,原文语句为“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 年……多为姑容”。 答案 B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此不 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 (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句子翻译,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 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本题关键词:“匡”,纠 正,匡正;“不逮”,不足;“隐”,不知不觉地,暗暗地;“畏”,敬重,敬畏,尊重。 “惩”,警戒;“矜己”,夸耀自己;“傲物”,傲视他人;“驯”,逐渐;“弊”,过错。 答案 (1)我弟弟你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 朋友。 (2)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不有所警戒,自视甚高而傲视他人,(就会)逐渐招致大的过错。 12.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简要概括。(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析 解 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 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例如,最后一段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可概括为虑事周详;以此类推,再从心胸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阔、为人亲和、保持刚正等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 ①虑事周详。②心胸开阔。③为人亲和。④保持刚正。 【参考译文】 辛卯年,我客居粤地已有二十来天了。常常想到我弟弟为人耿直做事谨慎,很期望你有 远大的前程,圣人所说的“坚强、果敢、质朴、谨慎”,你大概都靠得上了;只是“刚”本 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我弟弟却在这方面变成了一个“疏”字,再变为一个“褊”字,后又慢 慢变成了一个“傲”字了。 过去我对弟弟你管教很严,最近五六年来,看到弟弟你所确立的志趣及操守,很有建树 和气象,能看出你已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常想慢慢培养出我弟弟的一腔正气与傲然自立的 精神,所以总不忍心过于压制你,再加上我自身常有优柔寡断、迁就纵容的缺点,我弟弟你 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友,大凡小的偶尔的 过失,我都会宽容你,让弟弟你不会因此而有所犹豫顾忌,能正直做人而又无所顾虑。因为 这两点,所以我现在管教你也还是很宽松的。但我这样做就是一种纵容,很想回去跟你畅叙 一番。 弟弟你和人一同做事,也是很尽职的,常常缺乏周全的考虑;遇事你从不回避艰难险阻, 却不能事先考虑清楚,总认为这样做不会损害大的原则。不关注日常事务中的细节之处,似 乎并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因此而做错了事贻误他人,从而又害了自己的事是常常有的。这 就是我所说的“疏”啊。你恨世间恶事,视同仇敌,总是表现在言辞和脸色上;亲朋好友有 了过错,你劝了他们还是不听,于是你就轻看那个人;别人不看重你,你总是很生气地远离 他;别人的行为中有一点不如你所愿,你就整天心怀愤恨、郁郁寡欢。这真的是心胸狭窄, 不能不改变啊。有些人属平庸之辈,你就把他当作平庸之人而轻视人家;有的人地位微贱, 你就把他当地位低的人而拒绝往来;你的傲气,总是不肯因为别人而稍稍委屈一下。因此你 总是不可一世,欺凌排斥他人。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不有所警戒,自视甚高而傲视他人,(就 会)逐渐招致大的过错。为人粗疏就要坏事,心胸狭小就会接近刻薄,高傲就会隔绝他人而 最终被他人隔绝:这三点都是刚直之德的害处啊。但是这几点毕竟是出于刚直,如果能扬其 长避其短,就能在古今之人中独自拥有一种造诣了。子夏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孔子说:“(对 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先贤们认为“内心有真情的人态度一定会平顺温和,平顺温和的 人就一定会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就一定会有和顺之貌”。我的弟弟对待父兄总是很 恭顺谨慎的,但是和顺之貌怎么反而这么少见呢?难道你没有快乐缺少关爱吗?大概是还缺 少一种学问来柔化你那刚直和高傲的品性,使得你想要谦为人下而又不能谦啊。弟弟自勉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8 分) 给事中孔公墓志铭 王安石 宋故朝请大夫、给事中、知郓州军州事,赐紫金鱼袋孔公者,孔子之四十五世孙也。公 讳道辅,字厚济。其仕当今天子天圣、宝元之间,以刚毅谅直,名闻天下。尝知.谏院矣,上 书请明肃太后归政天子,而廷奏枢密使曹利用、上御药罗崇勋罪状。当是时,崇勋操权利, 与士大夫为市;而利用悍强不逊,内外惮之。尝为御史中丞矣,皇后郭氏废,引谏官、御史 伏阁以争,又求见上,皆不许,而固争之,得罪然后已。盖公事君之大节如此。此其所以名 闻天下,而士大夫多以公不终于大位,为天下惜者也。 初以进士释褐,补宁州军事推官。年少耳,然断狱.议事,已能使老吏惮惊。遂迁.大理寺 丞,知兖州仙源县事,又有能名。其后尝直史馆,待制龙图阁,登闻检院,以吏部流内铨纠 察在京刑狱,知许、徐、兖、郓、泰五州,留守南京,而兖、郓御史中丞皆再至。所至官治, 数以争职不阿,或绌或迁,而公持一节以终身,盖未尝自诎也。 其在兖州也,近臣有献诗百篇者,执政请除龙图阁直学士。上曰:“是诗虽多,不如孔 某一言。”乃以公为龙图阁直学士。于是人度公为上所思,且不久于外矣。未几,果复召以 为中丞。而宰相使人说公稍折节以待迁,公乃告以不能。于是又度公且不得久居中,而公果 出。初,开封府吏冯士元坐.狱,语连大臣数人,故移其狱御史。御史劾士元罪,止于杖,又 多更赦。公见上,上固怪士元以小吏与大臣交私,污朝廷,而所坐如此,而执政又以谓公为 大臣道地【注】,故出知郓州。 公以宝元二年如郓,道得疾,以十二月壬申卒于滑州之韦城驿,享年五十四。其后诏追 复郭皇后位号,而近臣有为上言公明肃太后时事者,上亦记公平生所为,故特赠公尚书工部 侍郎。 (有删改) 【注】 道地:代人事先疏通,留有余地。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尝知.谏院矣 知:主管。 B.然断狱.议事 狱:案件。 C.遂迁.大理寺丞 迁:贬谪。 D.开封府吏冯士元坐.狱 坐:定罪。 解析 迁:调任,升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答案 C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道辅刚强坚毅诚信正直不畏强权,在朝廷上敢于弹劾强悍霸道的枢密使曹利用和把 持权力的上御药罗崇勋。 B.明肃太后被废,孔道辅率领谏官、御史一起跪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又求见陛下,最后 因此而获罪。但后来又因为这事而被追赠孔道辅尚书工部侍郎的名衔。 C.孔道辅凭借进士的身份而为官,尽管年纪轻轻,但他断案议事的能力,令那些资历老 的官吏们也都感到惊讶。只是他从不屈从逢迎的为官原则,让他有时被罢免有时被调任。 D.孔道辅不肯低头屈己,尽管皇帝让他担任中丞一职,但不久就因为开封府吏冯士元一 案外放他管理郓州。 解析 B 项把“肃太后归政天子”和“皇后郭氏废”两件事混在了一起。 答案 B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此其所以名闻天下,而士大夫多以公不终于大位,为天下惜者也。(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至官 治,数以争职不阿,或绌或迁,而公持一节以终身,盖未尝自诎也。(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就是孔道辅为天下人所熟知的缘由,然而士大夫们大多认为孔道辅在高位上 没有善终,是天下值得惋惜的事。(要点:“所以”,判断句式,句意通顺) (2)孔道辅所治理的地方官场清明,他多次因为在职权范围内尽力谏诤而不屈从逢迎,(所 以)有时被罢免有时被调任,然而孔道辅始终坚守节操如一,从来都没有自我屈服过。(要 点:“治”“争职”“诎”。) 16.文中哪几件事表现了孔道辅的“刚毅谅直”?(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析 解 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刚毅谅直”这一关键词,并在文中找到表现孔道辅“刚毅谅直” 的主要事件,答题区间集中在第 1、2 段,筛选出相关信息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 ①上书要求明肃太后归政于天子,廷奏枢密使、上御药罪状。②率谏官御史谏诤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废后之事。③所至官治,正直不阿,持节终身。 【参考译文】 宋朝已故的朝请大夫、给事中、掌管郓州军州事务,并被赐予紫金鱼袋的孔公,是孔子 第四十五代孙。孔公名道辅,字厚济。他在当今天子天圣、宝元年间出仕为官,因刚强坚毅、 诚信正直而为天下人所熟知。他曾经主管谏院,上书请求明肃太后把政权归还给天子,并且 在朝廷上奏明枢密使曹利用和上御药罗崇勋的罪状。在当时,罗崇勋把持权力,与士大夫勾 结;而曹利用强悍霸道没有礼貌,朝廷内外的官员都害怕他。(孔道辅)曾经担任御史中丞, 皇后郭氏被废,(孔道辅)率领谏官、御史一起跪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又求见陛下,都不被答 应,但他坚持力争,获罪之后才作罢。孔道辅侍奉君王的节操就像这样。这就是孔道辅为天 下人所熟知的缘由,然而士大夫们大多认为孔道辅在高位上没有善终,是天下值得惋惜的事。 最初孔道辅凭借进士的身份脱去平民的衣服,补任宁州军事推官一职。年纪轻轻,然而 断案议事,已经能使资历老的官吏们害怕惊讶。不久升任大理寺丞,掌管兖州仙源县事务, 又有能干的名声。这之后曾经在直史馆、龙图阁等待诏命,任职闻检院,凭借吏部流内铨一 职,纠正审察在京城的刑事案件,管理许、徐、兖、郓、泰五州,留守南京,并且兖州、郓 州御史中丞都是两次担任。孔道辅所治理的地方官场清明,他多次因为在职权范围内尽力谏 诤而不屈从逢迎,(所以)有时被罢免有时被调任,然而孔道辅始终坚守节操如一,从来都没 有自我屈服过。 他在兖州的时候,有一个向皇帝献诗百余首的近侍大臣,执政请求皇帝授予他龙图阁直 学士的职位。皇帝说:“这人诗虽多,不如孔道辅一句话。”于是让孔道辅担任龙图阁直学士。 在这时,人们都揣测孔道辅为皇帝所念及,他在外为官的日子将不会太久了。没过多久,皇 帝果然又召见并让孔道辅担任中丞一职。然而宰相派人劝说孔道辅稍微低头屈己来等待升 迁,孔道辅却拿自己做不到这样的话告诉宰相。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揣测孔道辅在朝廷任 职不会太久,后来孔道辅果然被外放。当初,开封府吏冯士元定罪下狱,供词牵连好几位大 臣,所以把他这个案子移交给御史。御史判决冯士元罪名,仅仅判他杖刑,又多次更改赦免 他。孔道辅拜见皇帝,皇帝本来就责怪冯士元凭着小官吏的身份与大臣们私下勾结,玷污朝 廷,又这样牵连甚广,并且执政又说孔道辅替大臣事先疏通来留有余地,所以外放他管理郓 州。 孔道辅在宝元二年前往郓州,路上得病,在十二月壬申日死于滑州的韦城驿,享年五十 四岁。之后朝廷下诏追认恢复郭皇后的封号,有近侍大臣向皇帝进言,说孔道辅当年上书明 肃太后还政一事,皇帝也记得孔道辅平生的所作所为,所以特追赠孔道辅尚书工部侍郎的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