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1 KB
  • 2021-06-05 发布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散文阅读题汇编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5 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散文阅读题汇编 1.(北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⑴—⑹题。(24 分)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 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 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 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 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 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 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 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 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 “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 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 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 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 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 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 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 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 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 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 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 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 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 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 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 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 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 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 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 “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 鰲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 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 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 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 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 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 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 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 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 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 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 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 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 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 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 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 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⑴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 分)( ) A 游说 B 说和 C 话说 D 学说 答案:C(本题考察对实词的理解“说起梅花“的”说“意思为提及、提到。 A “游说”中“说”的意思是用话劝别人。B “说合”中“说”的意思是从中介 绍,说和。C “话说”中“说”的意思是提及、提到。D “学说”中的“说”意 思是言论、主张) ⑵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 怀。 B 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 弄”。 C 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 解。 D 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 答案:D(本题考察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 选项为因果颠倒,作者虽然觉 得这个名字极美,但又觉得梅这个名字太俗,闷声闷气,难以启齿,所以才给自 己起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B 作者只是说这个意大利人有艺术感染力,并没有 说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期待。C 作者并不是“无意 识”的表现。D 文章中出处提及梅花,并且梅花也象征民族精神) ⑶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 美。 B 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年代。 C 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 “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 材。 答案:B(题目侧重考察文学常识。B 选项林和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众芳 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体裁上来 说是七律,所以是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唐以后才出现的,所以不是魏晋时期所作) ⑷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 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 分) 答案: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 来谋篇布局,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 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名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 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⑸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 调?(6 分) 要点一:万木萧瑟,大雪压境,凌霜傲雪的风骨 要点二:千年老梅,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 要点三:淡云晓日,薄寒细雨;小桥清溪,明窗疏篱;诗酒横琴,林间吹 笛,超凡脱俗的品质 ⑹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 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答案:“书香”“诗心”传达了历代文人几千年的书写绘画、题咏吟诵中赋 予了梅花的精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内 涵。 “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绘画作品以及梅花所蕴含的疏,瘦, 清,斜之美。“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在文中指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咏梅佳 作,呈于书本,萦绕于心,把梅花的品格深入到血液灵魂和心里。并且给了我们 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陶冶人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爱梅,种梅,写梅,赏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 落,梅花诗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征,表达作者对 梅花这种品格的赞美。 2.(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 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 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 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 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 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 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 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 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 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 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 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 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 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 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 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 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 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 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 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 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 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 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 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 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 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 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 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 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 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 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 年第 4 期) ⑴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 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 “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一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 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 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 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 “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 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E 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 代的作用,突出主题。 答案:BE(B “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内心深处的一丝不 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E 强调对故 乡的思念) ⑵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精神层面 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4 分) 答: 答案:①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②红色文 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 ⑶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6 分) 答: 答案: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 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 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 3.(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小题。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 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他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 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已它为 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 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 空的手掌,它期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 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 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①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 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近小城来 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 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的给 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梯,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 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 最终还是②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 手心,情意殷殷。 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他看到楼前有块空 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中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 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 味,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门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 眯的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很,它越是繁衍得茂 盛。” 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 道:“掐就是了。”邻居脸一红,说:“够了。” 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 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的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心 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 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很荒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 嫩、齐整、油亮。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的好,然后退隐到 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 苏的空地上,应该再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再 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 苏,有了高楼,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是,是,自然是哩。”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 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 食者随性摘取。 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群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 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的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 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 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作者凸凹,文章选自《散文 2012 精选集》,百花文艺,2013 年,有删改) ⑴请结合上下文赏析划线的词语。(4 分) ①徒让邻人的手①凝固在半空之中。 答案:“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跑掉的的尴尬之 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 ②但最终还是②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 答案:“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 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之间的隔阂。 ⑵对人们采摘紫苏,老人的表现前后有什么不同?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分 析。(5 分) 答案:因为紫苏掐的越狠长得越茂盛,所以老人让大家摘,人们不摘紫苏老 人感到不解;后来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的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 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前者是老人出于本心种植,可以让大家采摘,后面是 老人真正的融入这些人之中,才感到真正的喜悦。 ⑶善行是如何“蔓延”的?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答案:从老人对狗的“善行”让老人得到回报,然后要为楼里的人做些什 么,因为是刻意而为而不被接受,后来真正的从心里为楼里的人做一些事而感到 欣喜,也和楼里的人真正的融合,并且感染了楼里的人,最后善行逐渐的蔓延; 身形的蔓延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自己的你内心真正的做起。 4.(湖北)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⑴-⑷题。(20 分) 头脑中的旅行 彭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 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 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 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 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 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 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 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 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 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 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 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 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 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 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 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 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 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 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 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 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 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 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 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 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 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 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 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 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 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 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 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 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 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 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 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 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 验。 ⑾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 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⑴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 分,两项都对得 4 分,答对 一项得 2 分,有错项得 0 分) A 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 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 B 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 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 C“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 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D 第⑨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 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 E 今天,科技的发达既使现实的旅行更加便利,也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帮助,瞩 目于网上的各种图片,在头脑中旅行,我们可以“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 答案:CE(A “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错误。 B 应为“中外对照”。D “比拟”错误,应是通感,“目光流连茶楼”却似乎 “嗅到……清香,用视觉来写嗅觉) ⑵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 分析。(4 分) 答案:①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 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 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 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分析:本题是考查句段和引用的作用,其中应更侧重于引用,因为题干中问 的是“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而不是直接说第②段波 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可见这里是一个暗示。 ⑶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 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①因为借助想象描绘出的风景并不完全是现实的复现,而是作家的艺 术创造,其中蕴含了作家连通诗和美的生命感受。②作家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 的艺术世界,是源于其善感的灵魂、丰富的心灵。杰出作家想象中的旅行实乃心 灵的探寻,他们描绘的动人风景,映现的正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奇景。 ⑷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 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 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 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 神,领略远方的精彩。③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 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补, 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 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 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 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 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 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 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 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 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② 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 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目睹,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 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 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 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5.(湖南)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⑴—⑷题。(21 分) 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木心 (节略部分内容提示)母亲、姑妈等人在睡狮庵请和尚做佛事。“我”随着在山上 呆了一段时间后,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 回家啰! 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 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 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 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 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 琅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 “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 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 “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碗却有 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 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 气。” 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对的,是越 窑,这只叫夗,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 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 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 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碗!” “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夗。”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 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夗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 —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 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 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 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 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 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 到,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夗,棉纸湿了破 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 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 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 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 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 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对母亲怎说——那船夫。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 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夗,珍贵百倍千 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夗,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15.文章以为叙事线索;第 3 自然段在文章的记叙顺序上属于。(4 分) 答案:盌(碗) 插叙 16.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5 分) 答: 答案:⑴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衬(橹声、水声、语声反衬“异样 地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相宜。⑵从听觉(橹声、水声)、触觉 (风“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水中倒影鲜活闪袅)描写景物,有声 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 17.“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 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轻 很轻,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 答案:⑴母亲的话含义丰富:美好的东西要珍惜,但未必要占有;即使失 去,也要以平常心对待。⑵母亲的话是深谙世事的感喟,这句很轻很轻的话,影 响了“我”的一生。 18.综合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6 分) 答: 答案:⑴兴奋地回家,登船时发觉忘带心爱的盌,固执而任性的“我”执意 要取回,不肯妥协。⑵等盌时,心生懊悔,得盌后,心怀感激,“我”有了自 省。⑶失盌后,“我”觉得难以面对母亲与船夫,既惋惜又自责;母亲的劝慰与 教诲,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6.(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⑴—⑷题。(20 分)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 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 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 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 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 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 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 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 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 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 也是浓烈的,“扑冶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 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 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 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 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 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 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 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 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 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 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 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 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 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 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 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 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 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⑥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 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 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 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 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 此地聚集在了一处。 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 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 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 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 (有删改) ⑴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 析。(4 分) 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 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解析:这家人的生活风格,文中是有交代的(注意概括、总结句),在第② 段把握好这么些词语:“火爆”“认真劲”“实打实”,第③段末有“耐心,持 恒,积极,执着”,第④段末尾有“照常进行”。 ⑵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4 分) 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 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 解析:此题应该说是简单之简单的题目了,只要把握住作者的评价语,对接 “孱弱”的意味和对比第一家的风格,答案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⑶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 分) 答案:⑴线索:气味。⑵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 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 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解析:文章呈现了从自家排油机里窜出来的四种不同的“气味”,而这不同 的“气味”又分别代表了这四家不同的生活特点或情趣,所以“气味”串联了不 同的生活状态,也象征了不同人家的生活风格。基于这种理解,“气味”的确是 全文的线索。另外,在主题上(这是必须考虑到的),这一线索串联了四种不同 的气味,而且作者的心地又如此地细腻,对每一种气味都是那样的认真体味甚至 是享受、羡慕,而不因别家的油烟窜入自家而恼火,表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博 爱的心胸。我想,考生如果能朝这个方向来答,应该也算正确的。 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 分) 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 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 净的平衡。 解析:从写作思路上看,前文写了四种不同的生活风格,呈现散文“散”的 状态,至此收尾时必须要“束”了,所以,此划线句很巧妙,它是“束”的形象 表述,将各种生活风格进行一个统一,表明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但在相同 的文化背景(应由“端午节”上升开去)中亦有相同的生活方式,这是整个中华 民族的共同的文化心理,也是共同的文化表现,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烙印, 同时也将前文的四种生活风格进行了一个上升,属于主题上的一个升华。在情感 上,作者也表达了自我的赞同与称许,甚至是一种骄傲。 7.(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18 分)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 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 衰,惟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 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 兴趣与审美融人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 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 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 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 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 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 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一双脚站在连城、清流、宁化与长汀交界处。 地远天偏,人少车稀,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 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 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屋连屋,院套 院,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 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 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俏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 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 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 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 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 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 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 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 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 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 么? ⑦应该说当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 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 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 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 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 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知道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 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那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 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个迷。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 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 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 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 19 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 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 但再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 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 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 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⑾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 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 了? ⑿那么谁救四堡呢? [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兴业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 用建安之名 ⑴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答案:⑴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⑵写 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 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⑵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 分)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 分) 答案: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 “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 现状的失望。 ②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2 分) 答案: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 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 ⑶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 分) 答案:⑴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⑵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⑶民间对先 人文化遗产的漠视。⑷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⑷文中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 答案:⑴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 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 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 进行拯救。⑵五个问句,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 兴衰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脉,串起全文。 8.(四川)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⑴—⑷题。(22 分)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 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 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 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 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 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 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 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 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 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 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 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 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 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 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 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 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 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 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 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 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 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 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 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 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 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 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 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 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 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 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 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 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 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 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 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 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 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 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 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 到的,写了些许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 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⑴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 A 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 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 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 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 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 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D 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 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E 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 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答案:CD(C“四围山石被削取”错误,文中是说“石公山像斧削过”。D “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错误,没有想象) ⑵文章第②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 概括。(6 分) 答案:⑴文章第二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 美;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 勇敢,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⑶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 分) 答案:⑴“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 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⑵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 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 太湖的全貌。⑶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 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⑷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 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 分) 示例一: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 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釐“云气”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 远眺所得。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 全局之胜。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 界。 示例二: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 细微之美。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的奇景。现实 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悟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 实人生。 9.(天津)阅读下面文章,完成⑴—⑷题。(20 分)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 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 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 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 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 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 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 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 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 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 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 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 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 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 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 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 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气氤氲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 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 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 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 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 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 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 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 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 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 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 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 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 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 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 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 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 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 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 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 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 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 土流失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 而来? 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 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 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 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 21 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 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 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 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 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4 分) 答案: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 ⑵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 答案:①依山就势,形状各异②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③山水与耕 地完美交融,体现中国农人的智慧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 果。 ⑶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6 分) 答案:①引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加上引号以后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 物,更是一种象征。②“移动”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梯田”是传统文化的象 征。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⑷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 A “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这两句话词 语间不加标点,使语气连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B 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 感。 C 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 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D “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颇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 云影共徘徊”的摹景神韵。 E 文章通过对云和梯田的优美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反映出 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答案:AD(B “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错误。C “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 物”错误。E“对农耕生活的向往”错误) 10.(重庆)阅读下文,完成⑴—⑸题。(23 分)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 到一棵,天上的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 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的大脑神经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就这样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子,一眼 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 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 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 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以及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 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的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温室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 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 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 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在 一块制作精美的广告铝合金板上,上方写着:“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 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 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 言,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 愿。教导员宋代勇说:“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 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觉得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 的深情厚意。” 宋代勇的女儿是这样留言的:“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 法自由飞翔,多爱护身体。”郭光元的儿子:“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 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青海土族职 工甘述文的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上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 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 有些模糊,手有些颤抖,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 甘森是蒙古语音译,意思就是“苦水”。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原油输送管道,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 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它距花土沟镇二百三十多公里,距格尔木市二百七十多公 里,海拔两千九百一十米。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 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就扬沙,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十吨左右 的沙子,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其数。 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我的思绪飞越到了新中 国成立初期的峥嵘岁月。1954 年初夏,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到祖国最 需要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来到异乡。尽管黄沙漫漫,寒风呼啸,气候异常干 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他们不悔,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虔诚而辛勤 地经营着。1958 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八百吨,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做出了巨大 贡献,也使冷湖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敬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别说工作,只要能待住,就是睡大觉,生活下去,也是 英雄啊!”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 美德,积六十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 一步一回头,一生一世情。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我都不 会忘记柴达木沙海中的那座绿岛,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 们亲切的笑容和特别珍贵的亲情文化。 当然,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我得说,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 美的西红柿。 ⑴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2 分) 答案:既表现甘森的明显、清晰,又突出沙海中甘森的令人难以置信。 ⑵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 何表达效果?(5 分) 答案:途中自然景物的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的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 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 ⑶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艰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 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4 分) 答案:远离市镇,社会依托条件差,海拔高,风沙大,自然条件艰苦。 由初建油田时环境条件恶劣的荒漠,变成了环境优美的沙海绿岛——石油人 的新家园。 ⑷文中为什么要写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请简要分析。(5 分) 答案:⑴为表现并赞扬甘森石油人的精神风貌。⑵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 懂得爱与亲情,有家庭幸福感和责任感。⑶写出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⑸文中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7 分) 答案:⑴点题。⑵西红柿是甘森石油人在荒漠中种植出来的果蔬,特殊而珍 贵,显示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甜美生活。⑶西红柿又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它寄 寓着作者对甘森石油人的美好情感,文章借西红柿赞扬甘森石油人的伟大精神和 崇高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