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9.5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案3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品词析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纵观近年来浙江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这一考点的命题可以看出,该知识点的命题主要有如下特点:(1)语言鉴赏类命题主要指向“品词”与“悟句”这两个层面;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一考点逐渐淡出简答题,而在多选题中涉及;(2)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这一考点,主要采用简答题型,有时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品词
品词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如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解答此类题应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此类题型的解题步骤:
步骤一:解释该词在句中的含义或用法;
步骤二:展开联想与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指出该词在写景状物方面的作用;
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指出该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用图形表示为:
(一)动词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
- 15 -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思维呈现]
1.题干已点明三、四两句中“斗”“攒”两字用得“ ”,分析时应联系诗句上下文语境,具体解说这两个字“生动传神”体现在哪里,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
答案:生动传神 所写景物特征鲜明
2.“斗”在句中用作动词,山崖本是静态的,用“斗”字,则将江两岸的山崖比拟化,仿佛是两头巨兽在搏斗一样,(化动为静 化静为动√ ),生动形象,突出山崖的陡峭。
3.而“攒”字是“ ”的形态,因为“日隐”,天色昏暗,群峰连绵,重峦叠嶂,宛若攒聚在一处,突出峰峦 的状态。
答案:群峰 密集、重叠、拥挤
[整合答案]
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 15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题干要求找“最精练传神”的字,答题时应重点关注动词。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二)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大多起修饰作用。形容词作为“品词”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
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 15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次北固山下①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①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思维呈现]
1.题干指向很明确,就是要求你在第二联中对比两个词的优劣。
2.“失”字,根据原字意思,两岸都消失不见了。这是写作者看到的(实景√ 虚景)。
“阔”字放在句中,则可以感觉它写出了两岸 的情状。
答案:宽广无际,视野开阔
3.在理解了词语的词典义和 义之后,再适当结合本词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说出它所传递的作者情感、态度就可以了。
答案:语境
4.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整合答案]
(示例一)“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 15 -
(示例二)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玉楼春春景
宋 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①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縠皱:皱纱,有皱褶的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宋祁因此词而出名,人称“红杏尚书”,可见词中“红杏”一句在文人中的影响。尤其是句中的“闹”字,王国维誉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当然,诗词的鉴赏有一定的主观性,即使对这个“闹”字,古代也有人认为“写良辰而用此等字眼,无理甚矣”,因此如果从反面立论也是可以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数量词
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 1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①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三山,山名,在南京市西南长江边,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得名。
请你赏析诗中颈联中数字的使用之妙。
[思维呈现]
1.根据注释和金陵的地理位置可知,本律诗中的“三山”“二水”是实指。
2.由1可以推出,这两句话是(实景实写√ 虚景虚写),即一笔写出了三峰并列的三座山矗立在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而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
3.“半落”写出了山的 , 写出了水与洲的关系,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并且,它气象壮丽、境界阔大,为末联的”作铺垫。
答案:高度与气势 “中分” “长安不见
[整合答案]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实景实写,一笔写了三座山,两条水,一座洲。写出了山的高度、气势及水与洲的关系,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并且,它气象壮丽、境界阔大,为末联的“长安不见”作铺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 15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千里”和“一层”两个数量词?
解析:该绝句第三、四句中,“千里”侧重空间的广阔无垠,而“一层”则侧重空间的高度。作者的本意想要告诉人们:想要赏到远方的美景,只有登上更高层的楼,才能达到。至于这两个数量词背后的深刻哲理,则需要联系人们的行为才可达成: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才有可能取得更高成就。
答案:用“千里”与“一层”以情喻理。“欲穷”两句,形象地说明:只有登高才能远望;只有不断攀越进取,奋斗不息,才能有更惊人的成就。
(四)副词
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至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品词。请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 15 -
[思维呈现]
1.题干已点明“空”这个字在 (即情感主旨)上的作用。
答案:表情达意
2.“空”在此处是个(副词√ 动词),位于动词“伫立”前面,修饰“伫立”,与上片的“愁”一起,共同写出鸟归人不归的 之情。
答案:孤寂惆怅
[整合答案]
“空”字,亦从“愁”字来(步骤一)。鸟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心情(步骤二)。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步骤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苏 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①遥指江东②。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③。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注]①草堂:杜甫在成都时的住所。②江东:杜甫在成都时李白正放浪江东,往来于金陵(今江苏南京)、采石(今属安徽)之间。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③吴侬:吴地口音。
简要解析下阕“犹自”“依旧”两词的表达效果。
- 15 -
解析: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可首先表述包含题干中所提词语的词句的含意,然后说明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案:①“语音犹自带吴侬”写与友人相逢言谈甚欢的场景,“犹自”写出友人乡音未改,令词人听后倍感亲切的欣悦之情。
②“依旧梦魂中”写词人与友人夜阑对酒沉酣,梦中还重现着对酒欢谈的场景;“依旧”一词突出了词人内心惊喜交加之情以及恍若隔世的怅惘感,耐人寻味。
(五)叠词
叠词的表达功能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内涵;此外,有些叠音词具有摹声的效果,使诗歌生动形象。例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作》)句中的“漠漠”与“阴阴”这两个叠词分别写出了水田广漠空蒙,夏木浓荫茂密的特点,前者开阔,后者幽深,形容贴切。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孔雀东南飞(节选)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一句话五个字,却用两对叠字,你能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吗?
[思维呈现]
1.这两个词出现在第三句里,前面写的是马和车,因此,这两词是模拟 的声音。
答案:马和车
2.因为这一部分是刘兰芝被遣后归家路上的情景,因此,骑马的府吏和坐车的新妇, 都不好。
答案:心情
3.作者分别用两个叠词,从(声音√ 视觉)的角度写路上的情景,自然渲染出新妇被遣回家时的 气氛,读来让人觉得沉重。
答案:悲凉
- 15 -
[整合答案]
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刘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分析“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的表达效果。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在内容上,可分析这两组叠音词对表现物象的形态和色彩方面的作用;在结构上,可从叠音词在韵律、节奏和音乐美等方面的作用分析。
答案: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温暖的无边春意。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于是,这两句不仅是一般的写景,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城边千万丝杨柳,会勾起送人的往事。而青青的柔桑,会使人联想到“昼夜常怀丝(思)”的春蚕,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情了。
- 15 -
悟句
悟句与品词属性相似,而综合性更强,更灵活丰富,赏析悟句艺术可以从诗句内容、形象、手法、语言、情感、结构章法等角度切入。如杜甫的名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一联十个字无一虚设。正如《石林诗话》所评点的,“雨细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这一联对仗工稳,描写逼真,表意精准,生动细腻,尤其传神。
1.单问题,分四步走:
首先要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意义;其次,要概括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含义;再者,要注意句式特点(倒装、省略、互文等),解释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最后,要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
2.比较问,分三步走:
首先,要立足全篇,把握不同诗句语意表达的侧重点;其次,要抓住所比较诗句中的相异字眼,仔细揣摩这些字眼在含意、用法、感情色彩、结构关系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者,要结合全诗主旨与章法,简要分析肯定其中一个的具体理由。
用图形表示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思维呈现]
- 15 -
1.题干已点明该句“广受后世称道”,要求赏析其“精妙之处”。
2.先应准确理解句意,该句意为“ ”。
答案:考生们下笔答卷的声音就像春蚕咀嚼桑叶发出的响声一样
3.分析其所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该句运用 手法,将考生们动笔的沙沙声比作春蚕吃桑叶发出的声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考生们 。
答案:比喻 奋笔疾书的壮观场景
4.分析该句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文“无哗战士衔枚勇”(该句写考生们的竞争意识与考场的肃静氛围),“下笔春蚕食叶声”与之构成工整的 ,表达了 。
答案:对偶 身为考官的欧阳修惜才爱才之心
[整合答案]
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的应试场景(步骤一、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士子们奋笔疾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惜才爱才之情(步骤三)。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 15 -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题干要求比较哪一种好,其实是比较用字的不同,而用字与全句乃至全诗的语境密不可分。某个字用得是否恰当与诗歌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密切相关,根据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任选择一句肯定,关键是回答要言之成理,理由充分。
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救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赏风格
首先,要品味整首诗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类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是否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其次,要了解相关知识。不同题材的诗歌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如:田园诗恬淡闲适,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婉而多讽,咏史诗雄浑含蕴,怀古诗幽绵深长,送别诗意蕴深远;等等。
再者,要联系诗歌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第四,要从多角度入手。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角度入手,看遣词造句的特点(通俗、平易、简练、明快、朴素等),看画面色调(清新、华丽、雄浑等),看情感意蕴(悲慨、沉郁、豪放、委婉、平淡、深刻等)。
- 15 -
用图形表示为: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思维呈现]
1.本诗“平中见奇”之“平”表现为 ,以及诗歌中 。
答案:语言的平易朴实,通俗易懂 所写场景的普通
2.“奇”则表现为 ,表现诗人 。
答案:思想境界的超拔 安贫乐道、与世无争的淡然心态
3.分析时,应将“平”“奇”的内涵具体阐释出。
[整合答案]
①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开颜畅饮的场景(步骤一、二)。②思想超脱,见识高迈。诗人能勘破生死,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步骤三、四)。
- 1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白帝城楼①
杜 甫
江度寒山阁,城高绝塞楼。
翠屏宜晚对,白谷会深游。
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
彝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
[注]①此诗作于大历七年(767)岁暮,诗人时在夔州。
简要赏析颈联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解析:语言表达题,除了修辞就是用词。这首诗两者都用到了。
答案:颈联描写登上白帝城楼所见的美丽景象,运用了叠词、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鸣雁声音之急切,写鸥鸟翻飞之轻盈,绘声绘形,逼真细腻,从侧面烘托了白帝城楼高耸之势。
同时,该联写登楼仰观雁鸥的“急急”“轻轻”,是为引出下文的“春色起”的归结,以及放舟出峡之意兴萌动作了铺垫。
- 15 -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2021-06-0511页
-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2021-06-0522页
- 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1-06-0522页
- 山西省吕梁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2021-06-0514页
-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2021-06-0517页
-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1-06-0514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必考点强化训练22021-06-057页
- 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2021-06-0511页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2021-06-0513页
-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上栗中学2020届2021-06-0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