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化在文化拯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误区。
第一是生吞活剥,比如当下流行的汉服运动。穿上那些被简单复制的汉服,就像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演员。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量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而这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其次是文化造伪。浙江某商人要重建圆明园,这个消息让许多人目瞪口呆。你不可能使用原来的建材,也无法还原传统的工艺,结果势必弄出一堆低劣的赝品。还有就是民族节日,借元宵节推销汤圆,借端午节推销粽子,借中秋节推销月饼,这不都是商人进行文化造伪的例证吗?
道德过度也是一个需要反省的问题。一方面道德匮乏,一方面却又道德过剩,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在社会正义方面,比如说对贪官的追踪方面,它扮演过非常正面的角色。有些贪官被摘掉乌纱帽,就是缘于网民的人肉搜索,它是民间政治监督的有效手段。但是对普通公民的搜索和道德围剿,我认为还是过度了。搜索权力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需要尽快加以界定的。
篡义阐释往往也是灾难性的。我们今天阐释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当然你可以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但不能严重脱离原义。《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是儒学现代化的价值瓶颈,今天很多人要继承儒家传统,却从这句话里发现它是愚昧落后的东西。为了完成儒学的现代化,必须对这句话开刀,加以全新阐释。于是就有人说,这句话表明孔夫子对妇女和儿童的尊重,因为“小人”可以解释为儿童,“难养”的意思就是要尊重他们,好好地伺候着他们,这不是非常符合现代价值观吗?但是“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有时是指底层百姓,但更多是跟“君子”相对,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你怎么能把“小人”随意阐释为“儿童”呢?
- 31 -
对历史器物的胡乱开发,常常会制造出新的文化笑柄。奥运开幕式上“击缶而歌”,就是一个典型的礼制错误。这个缶从先秦以来就是专用的丧器,庄周死了妻子,“鼓盆而歌”,敲的就是这种玩意儿。秦国也流行过击缶作乐,那是因为它虽然军事上很强大,音乐和文学却很低级,六国都瞧不起它。汉灭秦之后,缶就只剩下丧器的含义了。到现在湖北民间还有丧歌队的传统,正在申请文化遗产,也就是集体击缶,专门给死者唱挽歌。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让几千个士兵在那里奋力击缶,在下请问导演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
(摘编自朱大可《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想要恢复汉服,使之融入日常,就要依据所测量的人体的18个尺寸来进行改造。
B. 商人重建古迹以及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大肆推销食品都属于文化造伪的行为。
C. “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不能随意阐释为“儿童”。
D. 庄周妻子去世时,庄周“鼓盆而歌”,把生活中使用的盆临时当做丧器使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为总分结构,条理清晰、论析精当,体现了逻辑思辨性和社会干预性。
B. 文章辩证分析了人肉搜索问题,认为应该尽快界定搜索权力的边界。
C. 文章针对文化拯救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举例论证,所举实例古今兼顾。
D. 文章对中国文化拯救过程中的误区从两个方面做了分析和论证,见解深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传统服饰的传承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活因素和现代审美观念,不能完全照搬。
B. 当前社会道德匮乏,但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又是道德过剩的表现。
C. 今人阐释古代文献时,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可以有所发挥,但不能脱离原义。
D. 对历史器物开发要严肃谨慎,应当充分了解其文化内涵,否则容易沦为文化笑柄。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 31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想要恢复汉服,使之融入日常,就要依据所测量的人体的18个尺寸来进行改造”错误,选项条件关系不成立。文章第二段只是以旗袍为例说明这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但并非说都要和旗袍似的要“测量人体的18个尺寸”进行改造。C项,“‘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错误,选项说法太绝对,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是‘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有时是指底层百姓,但更多是跟‘君子’相对,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可见,“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还指底层百姓。D项,“把生活中使用的盆临时当做丧器使用”错误,从文章最后一段来看,文中认为“盆”是专用祭器。故选B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项,“从两个方面做了分析和论证”错误,从文中来看,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如“第一是生吞活剥”“其次是文化造伪”“道德过度也是一个需要反省的问题”“篡义阐释往往也是灾难性的”“对历史器物的胡乱开发,常常会制造出新的文化笑柄”。故选D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但不能脱离原义”错误,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我们今天阐释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当然你可以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但不能严重脱离原义”,文中是“但不能严重脱离原意”,而选项变成“不能脱离原义”。故选C项。
- 31 -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桂林产业扶贫抓出了新特色,全市贫困地区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深度挖掘潜力,坚持市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打造出了多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
桂林为适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富硒农业+扶贫”“超级稻+扶贫”“生态循环农业+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特色产业扶贫模式,100%的贫困村、70%的贫困户有了特色支柱产业,贫困地区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桂林市通过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对接、信息征集互联共享、服务保障、风险补偿等机制,确保有贷款意愿的贫困农户都能“应贷尽贷”“应贴尽贴”,累计为3.4万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余额13.3亿元。
据官方统计,2017年,桂林市共实现7498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96个贫困村摘帽出列。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15.5万人,贫困村减少到290个,贫困发生率下降4.1%。
(摘编自杨志雄《桂林走出产业扶贫新路 贫困村特色支柱产业全覆盖》)
材料二:
- 31 -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创造了世界奇迹。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区域性整体减贫成效明显,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这些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
一是我国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
二是为全球减贫提供中国经验。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
(摘编自《一图读懂新中国70年减贫成绩单》)
材料三:
从产业扶贫到健康扶贫,从教育扶贫到生态环保扶贫,近日举行的2019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总结过往,探索未来多样化、差异化的扶贫形式,可以说是一次脱贫智慧的交流激荡、脱贫思路的集体展示。“要想富、先修路”,这把脱贫致富的“万能钥匙”只适用于贫国人口体量庞大、分布集中的以往情况。当前扶贫进入决胜的冲关阶段,大水漫灌势必造成跑冒滴漏,唯有将“一招鲜吃遍天”变为“一地区一法子”,才能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摆脱贫因。这也是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
- 31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需要“锁找钥匙”,也要“钥匙找锁”。如果说因地施策、因人施策是针对问题找措施,各方也应各展其才、各显其能、带着特长做帮扶。脱贫攻坚的事业不是个人的事,需要社会总动员、全民齐上阵,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四川农业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帮助地方搭建“农业科技110**农业科技网”等信息服务平台;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宜昌市夷陵区政府、电商平台等多方联动举办的“奔跑吧柑橘”扶贫公益活动,让夷陵柑橘成了“网红”,带动了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发挥链接优势,整合资源、支持各地“儿童之家”建设……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各方参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握指成拳,已形成高效有力的大扶贫格局。
每一个脱贫故事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说产业扶植、就业协助、消费扶贫让老乡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光伏扶贫则立足于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弥补公共服务的短板,既有输血也有造血,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方可形成有层次、有质量的扶贫帮扶措施体系。一项措施的效果有限,打出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有大有小的攻坚组合拳,才是“啃硬骨头”“攻老大难”的治本之策。
(摘编自臧荀《多措并举,凝聚脱贫攻坚最强合力》)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
B. 桂林的产业扶贫工作的成功在于完全依托使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发展模式,走地方特色产业的路线。
C. 材料二中2012年全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为1985年的15%左右,说明2012年至1985年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年年持续增长。
D. 中国的减贫工作的经验和方法是中国特有的,为人类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也为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桂林的“超级稻+扶贫”“生态循环农业+扶贫”“光伏+扶贫”等特色产业扶贫方式发挥了科技优势,助力扶贫工作。
B. 地方扶贫工作是政府与社会各方力量的凝聚,例如搭建地方信息服务平台、举办扶贫公益活动、建设格地“儿童之家”等。
C. 从农村贫困发生率来看,2018年中国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高于中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最低,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 31 -
D. 中国特色减贫事业创造了世界奇迹。这其中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一地区一法子”的精准扶贫方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B项,“完全依托使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绝对化。材料一提及“多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富硒农业+扶贫”“超级稻+扶贫”,属于农产品资源不是自然资源。
C项,“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年年持续增长”理解错误,不能单从贫困人口数据变化推断村居民收人年年持续增长。
D项,“也为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理解错误,文中无据。
故选A。
【5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在把握每段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主旨的基础上,逐项去原文找对应句或对应段;对比选项时既要扣住准确的词意,尤其注意限定词和关联词,又要注意把握整体的语意;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合理分析。
C项,“脱贫工作成效显著”分析错误。从材料二的图二中可知,2018年东部的贫困发生率明显最低,但没有2017年或2019年各地区贫困发生率的对比,不能完全认定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故选C。
- 31 -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隐
马宝山
酒一醒,孟浩然就后悔了,他知道又一次失去了求仕的机会。
几天前,襄州刺史韩朝宗约孟浩然吃酒吟诗,谈得甚欢。刺史十分欣赏孟浩然的才学,决定把他举荐给皇上,为朝廷效力。说好两天后一起赴长安去见皇上。
第三天,当韩朝宗派人前来孟家,唤他一同进京时,和朋友喝得醉醺醺的孟浩然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来人见劝不走孟浩然,回去禀告刺史。韩朝宗很生气,一人独自进京去了。
说来,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六年前,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文,唐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王维以孟浩然是布衣不能面圣为由,叫他躲在床底下。皇上与王维谈了一些政务之后,看到桌上有诗笺,便随手拿起来看。这诗正是孟浩然所写的《岁暮归南山》,诗云:“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一句不大高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
皇上走后,王维很是埋怨了几句孟浩然。仕不成还受一顿奚落。那一次的求仕之路也就这样断了。
这两件事,使原本一心报国的孟浩然心寒。加上孟浩然读些史书,发现自己的性格根本无法适应尔虞我诈的官场,决定不再求官,进山隐居起来了。
孟浩然隐于鹿门山的鹿门寺。寺院里有殿堂僧房数十楹。除了一二十个僧人外,没有闲杂人来,十分清静。
鹿门山东南三十里外是襄阳城,有一位叫姚邺宸的长史。这是一个为襄州刺史做文案的七品官。姚长史雅爱诗书,特别是喜欢孟浩然风神散朗、清淡自然的山水田园诗。姚长史听说孟浩然在鹿门山就跑来,想与诗人切磋,向他请教。
- 31 -
头一回进山,孟浩然醉酒,没有见到。第二回进山,说是孟浩然病了,也没有相见。姚长史真是个执着的文人,没过一个月,再次进山。寺里住持告诉姚长史,说孟浩然游山去了。姚长史在寺里等了半天,游山的孟浩然还不见回来。长史告别住持下山去了。走到半路,他看到一个樵夫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见到自己就热情地打招呼:“官家,下马歇歇脚吧。”
姚长史就下马,刚坐下,樵夫就问:“是来见孟山人的吧?”
姚长史奇道:“你怎知道?”
樵夫笑了笑:“时常有读书人来见孟山人,可是,这个孟山人却有些怪异,来人十之八九是见不到他的——您也是来与山人说诗论文的吧?”
姚长史说:“孟浩然是与王维并称‘王孟’的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文名扬天下,我是来向先生讨教的。”
樵夫从腰带上解下两个装酒的葫芦,一个递给姚长史说:“秋天里山风硬,喝两口酒驱驱寒吧。”说着自己先饮了一口,“孟浩然应试不第,仕途困顿,纵情山水,对自然景致、田园风光感慨几句,哪有多少好诗呀。”
“世人说孟山人的诗句句尽堪传,此话不虚啊。”姚长史呷一口酒说。
他们坐在路边石上,好一阵谈论孟浩然的诗文,姚长史才上马走了。他很是奇怪,自己怎么和一个砍柴的人议论诗文这么长时间呢?
说着冬天就到了,姚长史就要随刺史大人进京赴任,他想走前再去拜见孟浩然。姚长史就踏雪进山,进鹿门寺院,在住持僧房里喝茶暖身。住持问:“又访孟山人来啦?”
姚长史说:“年底就要进京了,想见一下孟先生啊。”
“去吧,刚才还见先生往屋子里抱柴,想是暖屋子迎长史的吧。”
姚长史推开孟浩然的屋子,里面暖暖的,却不见主人。长史就翻看先生散放在桌子上的诗笺。许久也不见主人影子,他便走出屋子在院子里一边寻人,一边游览这座始建于东汉的寺院,一直到晌午也没有找见孟浩然。姚长史心中索然,与住持告别。
住持送姚长史出山门,住持问:“可与孟先生畅谈?”
姚长史悻然道:“哪里畅谈,影子都没见一个,满院子寻,只见一个头戴幞头的扫雪人。”
“带紫色幞头的人?哈哈,那便是孟大山人啊。”住持仰头大笑。
姚长史愕然:“失之交臂,看来我与山人真是无缘啊。”
住持笑了:“你们是见过面的,就在路边一块石头上,还说了好大一阵子话嘛。”
此时,他们的脚步已经走到那块路石边。姚长史一下子想起秋天坐在石上与樵夫谈诗论文的情景来了,他“啊”了一声,“那个樵夫就是孟浩然,孟大山人哪!”
住持长笑不止。
- 31 -
人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可谁见过孟浩然这样隐居的呢?姚长史不胜慨叹:“孟浩然乃真正大隐啊!”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主体部分以姚长史的经历、见闻和感受来写孟浩然,与《林黛玉进贾府》中通过林黛玉的眼睛、行动和心理来写贾府有相似之处。
B. 小说语言自然流畅,“吃酒吟诗”“谈诗论文”“仕途困顿”“失之交臂”等四字词语的加入,又让语言显得典雅厚重。
C. 文中两次写到孟浩然醉酒不见人,意在说明孟浩然出仕不成不能全怪别人,他自己醉酒误事也是原因。
D. 孟浩然与姚长史坐石谈诗论文的情节在文中两次出现,前后照应,一设谜,一解谜,给文章添了曲折,也增了趣味。
7. 文末姚长史慨叹“孟浩然乃真正大隐”,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姚长史这样评价孟浩然的原因。
【答案】6. C 7. ①孟浩然生活上隐藏踪迹(不与世俗之人交往):隐居幽寺,远离世俗,不轻易与外界来往,姚长史登门四次才偶得一见。②孟浩然行动上隐藏身份(完全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不以文人身份自居,砍柴扫雪,与当地的山水田园生活融为一体。③孟浩然精神上隐藏锋芒(精神上淡泊名声):谦虚内敛,不以才华傲人,面对姚长史的夸赞淡定谦逊。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意在说明孟浩然出仕不成不能全怪别人,他自己醉酒误事也是原因”理解错误。孟浩然醉酒不见姚长史与“出仕”无关,不算“醉酒误事”。
故选C。
【7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这种题首先注意分析题干,题干要求回答出评价孟浩然乃真正大隐的原因,这是答题的内容;“请结合全文”点名了答题区,“简要分析”点出答题方法。我们要通过梳理情节,分析其大隐的体现所在。
分析本题,第8段,说其所隐寺庙“没有闲杂人来,十分清静”,可见其在生活上摒弃尘俗,决心归隐。后又用姚长史多次寻访难得一见的事实见其真正决心归隐,不与世俗交往。
从第10段起讲姚长史与孟浩然的偶遇,姚长史对孟浩然大加赞赏,而孟浩然则非常谦虚:“孟浩然应试不第,仕途困顿,纵情山水,对自然景致、田园风光感慨几句,哪有多少好诗呀。”可见其在精神上隐藏锋芒,不以才华傲人。第23段开始,讲姚长史没有认出孟浩然,因为他只是“一个头戴幞头的扫雪人”。可见其在行动上也隐藏身份。
【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大夫传
焦竑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童稚入乡塾,雅知自重,不与群儿嬉。家贫不能购书,手写诵读,日夜不少休。弱冠游胶庠①,每试辄出其曹。嘉靖甲午,举乡试。一再上礼闱,不第,叹曰:“母老矣,椎牛不如鸡豚之逮存,何言诎乎!”乃就屯留学谕。
屯留远在山中,人不知学。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束脩问馈却不纳。
- 31 -
一时诸生俛首听命,无敢喧哗者。素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之为文。庚子,之浙江典试,留币为贺,已而三生皆得隽。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
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至忻,严立科条,婚丧不时者禁,赌博奉左道者禁,诸惰窳②颓废为之一新。土风善讼,税粮不时入,又藩封阑夺民田,岁额为损,至此狱讼衰减,逋赋日完,民间去田复还。上嘉之,赐金币,加四品俸。寻晋郡丞。职清军,立保甲,增墩台③,令剽掠者不得骋;摄郡事,入手辄办。邻郡狱不能决者,卒归大夫。廉干之声最畿辅。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先是大夫念母老,屡乞终养,不能得。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晚年喜客弥甚,张筵谈笑,意气霞举。人皆谓为寿征,乃仅六十而卒,惜哉!
(选自《澹园集》,有删改)
【注释】①胶庠:这里指学校。②窳(yǔ);懒。惰窳:懒惰。③墩台:这里指报警台。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B. 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C. 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D. 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嘉靖:明世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 礼闱:文中指科举考试中的会试。会试一般由礼部主持,故称“礼闱”。礼闱还可以指尚书省。
- 31 -
C. 品:封建时代官吏的等级,从一品到七品,一品级别最高,七品级别最低,如“七品芝麻官”。
D. 保甲:古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户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合称保甲。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冯友少志于学,勤读不辍。他小时候进到乡塾学习,向来知道自重,不和其他孩子嬉闹。家中贫穷买不起书,他抄下来诵读,夜以继日,不稍作休息。
B. 冯友尽职尽责,慧眼识才。担任屯留学谕时,一向赞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的文章,不久这三个人都考中了进士。从此,屯留考中进士的人,接连不断。
C. 冯友心怀百姓,体恤民情。担任岢岚州知州期间,面对岢岚州遭受外族侵袭、闹饥荒的现实,他减轻刑罚、减少赋税,当地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D. 冯友宽严有法,深受信任。任岢岚州知州时用宽容的政策处理州中之事;到了忻州却制定严苛的法规来清理州中陋习,收效明显,得到了皇帝的赞许。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束脩问馈却不纳。
(2)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答案】8. D 9. C 10. C
11. (1)大夫每天为学生讲授经义和写文章的方法,对馈赠的礼物拒不接受。
(2)只是因为办事冒犯了元宰,御史迎合元宰的心意,进言中伤他。
【解析】
【8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本题句意为:到这时候他欣喜地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在山上盖了别墅,学习农耕,教育孩子。有时坐在茂密的树间,有时登上他建造的望山楼,随性饮酒,放歌长啸,时常写出新曲自娱自乐。“至是欣然曰”中“至是”做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纵饮啸傲”结构一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或登所作望山楼”中“望山楼”作句子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C项,“从一品到七品,一品级别最高,七品级别最低”说法错误,应该是“从一品到九品,一品级别最高,九品级别最低”。
故选C。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C项,“面对岢岚州遭受外族侵袭、闹饥荒的现实”理解错误,从原文第3段“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可知州中即将闹饥荒。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第一句重点字词: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法度,方法;纳,接受;
第二句重点字词:顾,只是;以,因为;仵,冒犯;希,迎合;“中以萋菲之言”,状语后置句。
- 31 -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是长安人,官做到了奉政大夫。他小时候进到乡塾学习,向来知道自重,不和其他孩子嬉闹。家中贫穷买不起书,他抄下来诵读,夜以继日,不稍作休息,二十岁时进入学校学习,每次考试总能超过同辈人。嘉靖甲午年,通过了乡试。后来多次参加会试,考不中,他叹息说:“母亲老了,与其等母亲去世后杀牛祭奠,不如趁她尚健在杀鸡孝敬她,怎么能说委屈我自己呢!”于是担任屯留学谕。
屯留远在山中,人们不知道学习。大夫每天为学生讲授经义和写文章的方法,对馈赠的礼物拒不接受。一时间,学生们俯首听命,没有敢喧哗的人。大夫一向赞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的文章。庚子年,大夫前往浙江主持考试,走前留下钱币表示庆祝,不久,这三个人都考中了进士。从此,屯留考中进士的人,接连不断,非以前能比。
壬寅年,晋升为岢岚州知州。岢岚州遭受外族之苦,多次被侵袭,当年将要闹饥荒。大夫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一切事都用宽容的政策处理,百姓感谢他。又考虑城墙壕沟是遏制外族的重要设施,他想尽办法,边修筑城墙边深挖壕沟。奇岚州财政收入稳定,没有役夫贫病交加,境内事务井井有条,树立了百世典范,这是大夫的功劳啊。适逢忻州凋敝,一年内三次更换知州。朝中众臣商议要治理好忻州非靠大夫不可,于是调任忻州。岢岚州百姓想留他却留不住,争相画像祭拜他。
到了忻州,大夫制定严苛的法规,严禁不按规定的时间举行婚事、丧事,严禁赌博和从事巫术,各种懒惰、颓废的现象因此得以改变。当地的风气是人们喜欢打官司,不按时交纳税粮,又加上藩王侵夺民田,每年上交朝廷的赋税减少,到现在,诉讼案件减少,拖欠的赋税一天内就交完了,百姓被夺去的民田得以归还,皇帝赞许他,赐给他金币,加四品俸。不久升任郡丞。管理军队事务,施行保甲制,增设报警台,让想来劫掠的外族不能恣意妄为;代理郡中事务,接手后很快办理好。邻郡有不能决断的案件,最终都由大夫处理。大夫的廉洁干练在京城附近地区是最有名的。只是因为办事冒犯了元宰,御史迎合元宰的心意,进谗言中伤他。
- 31 -
此前大夫考虑母亲年老,多次请求辞官回家奉养母亲,不能实现。到这时候他欣喜地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在山上盖了别墅,学习农耕,教育孩子。有时坐在茂密的树间,有时登上他建造的望山楼,随性饮酒,放歌长啸,时常写出新曲自娱自乐。晚年非常喜欢结交朋友,设宴谈笑,意气昂扬。人们都说这是长寿的征兆,他却仅仅活到六十岁就去世了,可惜呀!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雪晚晴出西村
范浚
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
堕梅残白犹明树,着柳暗黄初映堤。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
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工于炼字,一个“犯”字从侧面写出道路难行,突出了诗人寻春之不易。
B. 颔联与“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样都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界新旧交替的感悟。
C. 颈联上句写天快放晴之时白云如絮,下句写天放晴后落日如规,极富画面感。
D. 尾联着眼于近景,用“最怜”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对初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13. 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2. C 13. 全诗以“寻春”一词统领全篇。分析:①首联写寻春之路和寻春所闻。作者冒着泥泞,踏雪寻春,并从听觉角度写春天的鸟鸣,表现了春天的生机;②颔联、颈联写寻春所见。从视觉角度写春色,残梅(或“残雪”)耀眼、杨柳染黄、白云如絮、落日如规,展现了初春景象的多姿多彩;③尾联写寻春所感。“怜”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杖藜傍于横桥,描绘了诗人伫立桥边、沉醉于春景的形象,寄托了爱春惜春之情。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31 -
C项,“颈联上句写天快放晴之时白云如絮”理解错误。“快晴”意思是爽朗的晴天。选项中说“天快放晴”错误。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这类题首先注意审题,问题是“这首诗中哪个词语能够统领全篇”,注意关键词是“统领”,既然是统领,其内容应该全篇所系,其位置应该是在题目或前几句中,很可能在第一、二句,才能起到“领”的作用。
首联中能够起统领作用的词极有可能是“寻春”,我们试着通过全篇来验证。首联中,“犯雪泥”是寻春之路,“鹁鸠啼”寻春所闻。
颔联、颈联中“梅”“柳”“云”“江天”“日”等景色是寻春所见。
尾联中“最怜”意即“最爱”,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寻春的感受。
由此,可见,统领全篇的是“寻春”二字无疑。然后根据全诗逐联分析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使用互文手法,以将士们的感觉侧面描写了边地天气的苦寒。
(2)庄子在《逍遥游》中先评价了列子的御风而行,接着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真正做到无所凭借。
(3)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将军角弓不得控 (2). 都护铁衣冷难着 (3). 若夫乘天地之正 (4). 而御六气之辩 (5). 锲而不舍 (6). 金石可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控”“都”“乘”“御”“锲”“镂”。
- 31 -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育概念出现较晚,但美育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古希腊的柏拉图虽然总体上贬低、排斥艺术和审美,但他在青少年教育上却非常自觉地利用艺术和审美对孩子进行全面良好的教育,他建议,“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 于优美的作品,( ),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可见,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治他们的心灵。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统治者重视诗、乐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 。《乐记》中强调乐教通过疏导人的心灵来产生 的感化功能。到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容置疑 耳濡目染 国泰民安 潜移默化
B. 不容置喙 耳熟能详 国泰民安 耳提面命
C. 不容置疑 耳熟能详 海晏河清 耳提面命
D. 不容置喙 耳濡目染 海晏河清 潜移默化
1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像呼吸优美的作品中的清幽境界
B. 像从清幽境界中呼吸一阵清风
C. 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
D. 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
B. 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
- 31 -
C. 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
D. 柏拉图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教育,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美育教育,以陶冶他们的心灵。
【答案】15. A 16. B 17. C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成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成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本题中,“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別人插嘴说话。依据“美育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可知,句子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不容许怀疑,故填“不容置疑”,故排除BD。“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讲述出来。依据“优美的作品”“它们的好影响”“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可知,句子是说优美的作品对人的好影响,显然是“耳濡目染”,故排除BD。“国泰民安”指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海晏河清”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依据原文“统治者重视诗、乐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以保持民风淳朴”可知,句子强调侧重“民风”,所以填“国泰民安”,故排除CD。“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提面命”意思是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依据原文“感化功能”可知,句中强调产生“感化功能”,故不能用“耳提面命”,故排除BC,故选A项。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是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全文,确定中心,然后联系上下文逻辑关系,结合文本,根据题干要求概括答案,并注意字数要求。
本题中A项,“呼吸……清幽境界”搭配不当,故排除A;
C项,括号前已经把青年所处的“优美作品营造的境界”比作“风和日暖的地带”,故选项中“优美的作品”与前面不连贯,故排除C项;
D项“享受清幽境界”与后文的内容“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中的“来”不连贯,故排除D。
故选B。
【17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句中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美育教育”重复赘余,“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故“美育”后面不能再加“教育”。二是语序不当,应先“重视”,然后才能“提倡”AD项,“美育教育”重复赞余,故排除AD项;B项“重视”与“提倡”的语序不当,故排除B项,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18.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陈述内容,指出其中游离中心和表述不当的两句话。
尊敬的××大学招生办老师:
您好!
①我是来自浙江省××中学的××,很高兴有机会向您表达我对贵校的向往之情,②希望今天的我能博得老师您的垂怜。
③××大学校园风景如画,游人如织,据说每年还能吸引很多外国游客前来游览。④××大学是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重点高校,办学历史悠久,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楷模。⑤学校在很多领域拥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涌现出了如×××、×××、××等杰出校友。⑥所以,在金秋九月,我渴望俯临神往已久的××大学,成为她的一分子。
A. ①④ B. ③⑥ C. ②⑤ D. ②⑥
【答案】B
【解析】
- 31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陈述内容,③句把××大学说成旅游景点,与陈述的主体游离;②句“垂怜”不得体,“垂怜”指在上的人怜悯在下的人,此处可换成“垂青”;⑥句中的“俯临”不得体,“俯临”是屈尊下临之意,换成“来到”即可。A项①④两句均无错误。C项、D项,两句均属不得体。所以选B项。
19.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逻辑正确、表意清楚的一组句子( )
①在从前,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来过。
②1942年,母亲在战争硝烟弥漫的华北大地上度过了她沉默、清贫的一生。
③衡量科学技术进步的尺度,从过去的万年、千年、百年,已经变成现在的十年、一年,甚至日新月异。
④某报刊载一篇关于哲学理论的文章,主要内容是黑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⑤在主持人问及澳大利亚山火危机能否推动政府调整今后减排目标时,澳总理暗示今后气候政策可能会发生改变。
A. ①④ B. ③⑤ C. ②⑤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题干,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本题①前后矛盾,“没有人上去过”,何谈“上去的人”;②不合事理常识。“1942年”与“度过……一生”是矛盾的;④题目结构不严谨引起歧义。既可以理解为黑格尔所批判的是“批判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也可以理解为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本身存在着“局限性”。
故选B。
20.选出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是选文学社呢,还是选天文社呢?
B. 《红楼梦美食大观》以“色、香、味、情趣”四要素,写到了《红楼梦》中“吃”的学问。
C. 多么熟悉啊,那来自土地和绿色的芬芳!
D. 大家都在讨论“虎妈”是魔鬼还是天使?这场有关教育方式的大论战从北美延伸至全球。
【答案】D
【解析】
- 31 -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及准确辨析标点符号的误用,能根据考查的标点有针对性的分析句子的语气、停顿、结构及意义等。
D项, “大家都在讨论‘虎妈’是魔鬼还是天使?” 错误,其中问号应改为逗号,句中“‘虎妈’是魔鬼还是天使”作“讨论”的宾语,是陈述语气,句子无疑问语气不使用问号。
故选D
【点睛】(一)问号的基本用法
①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②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③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二)注意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1. 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一般的情况是,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
示例: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2. 选择问句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
会议是上午还是下午?
3. 选择问句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示例: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4. 倒装句,问号应该放在全句的末尾。
明天放假吗,张老师?
5.使用问号应以句子表示疑问语气为依据,而并不根据句子中包含有疑问词。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同号。
- 31 -
示例:我也不知道他究竞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6. 位置禁则:问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问号使用常见差错
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
*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号应改作逗号)
*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第一个问号应改作逗号,第二个问号应改作句号)
*对于个人独资企业该到哪里申请登记、登记中该注意什么问题?林科长也一一作了回答。(问号应改作逗号)
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
*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改作句号)
*她反复品味着,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问号应改作句号)
21.下列对以下图表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项目
百分比
(1)拉票成为一种人情绑架
29.63%
(2)输入个人真实信息
20.37%
(3)投票后台出售个人信息
30.56%
(4)刷票资金超过奖品价值
10.19%
(5)都没掉过
9.25%
朋友圈拉票,你掉过的坑最讨厌哪一个(单选)
(资料来源于第一调查网)
A. 微信朋友圈拉票,拉票者情感绑架,平台泄露信息,陷阱颇多。参与活动者没有掉“坑”的人是极少的。
B. 微信投票大行其道的背后,是有些不良商家非法出售活动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这个“坑”参与者讨厌度最高。
- 31 -
C. 投票平台对活动参与者的个人信息打起了歪主意,投票要输入个人真实信息,一旦输入,就会被非法出售。
D. 朋友圈拉票不少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有的孩子在投票活动中所得奖品价值低于刷票所耗费的资金。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材料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C项,“一旦输入,就会被非法出售”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从材料的表格来看,“朋友圈拉票,掉过的坑最讨厌”中“投票后台出售个人信息”的只占30.56%,可见并不是所有输入的个人信息都会被非法出售。
故选C。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6 个字。
流行语之所以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因此也有人把流行语跟网络语言等同起来。以往存在两个空间,一个是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_______。然而,今天情况大大不同了。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来说,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是统一体;而对于互联网时代前出生的人来说,__________,无论是“广场大妈”,还是各个领域里退休的老人和没有退休的老人,几乎无不抱着手机,查看新闻,发微信微博,刷朋友圈。网络社会跟现实社会正在融为一体,_______。网络流行的,也就是社会流行的,社会流行的, 也会直接走上网络。
【答案】 (1). ①一个是线下的现实空间 (2). ②网络和非网络的界限也在模糊 (3). ③网络语言和现实语言也正在互动交融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处,结合“一个是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是统一体”等分析,此处应该讲一个是线下的现实空间。
- 31 -
第二处,结合“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来说,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是统一体”“而对于互联网时代前出生的人来说”分析,此处主要讲网络和非网络的界限也在模糊。
第三处,结合“网络社会跟现实社会正在融为一体”“网络流行的,也就是社会流行的,社会流行的,也会直接走上网络”等分析,此处主要讲“网络语言和现实语言”的融合。
23.下面是央视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访钟南山的访谈节选,请用一句话概括钟南山的主要观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问:普通群众应该怎样佩戴口罩才能更科学更节约?
钟南山:一般我们常规说很少用“N95”口罩,也不需要。普通的口罩、普通的外科口罩就可以。现在在疫区的话,戴口罩是应该的,另外只要有公众集会的地方,我觉得应该考虑戴。但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戴。你出去到球场,人也没多少,就用不着戴。口罩没必要每次换着用,一般是4个小时,不是说每戴一次就要丢掉。只要保护得好,而且把贴脸的那一面叠起来,脱口罩时手不要去沾它,这样放的话就可以继续用。
【答案】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戴“N95”口罩;公众集会的地方应该戴口罩,人员不密集不用戴口罩;保护得好的口罩可以继续用。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基本能力。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这种工作,作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语段要求用一句话概括钟南山的主要观点,钟南山是就戴口罩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应写出怎样戴口罩更科学更节约,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对戴“N95”口罩的看法,可以得知看法是一般来说不需要;第二句话表明什么情况下戴,可以得知,疫区和有公众集会的地方需要,接下来表明哪里不需要,“你出去到球场,人也没多少”不需要,即人员不密集不用戴口罩;最后表明口罩戴的时长,“只要保护得好,而且把贴脸的那一面叠起来,脱口罩时手不要去沾它,这样放的话就可以继续用”表明保护的好的口罩可以继续使用。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提炼语意的方法如下:
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②组合关键句或短语;③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 31 -
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我们不计代价停工停产停学停运,是为了早日过上正常生活。
材料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材料三: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倘若我停着不动,我便“生锈”。
材料四:停运不停爱,停课不停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触?请综合理解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脱离材料范文和含义。
【答案】例文:
学会驻足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走是人生的常态,但若只顾埋头赶路,却往往会错过无数的风景。所以,在行路的匆忙中,也不要忘记偶尔驻足,欣赏路途的风景。
在行走中驻足,是一种宠辱不惊的从容风度。
“丘之为人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坚持不懈,求学至老,这是儒学创始人孔子一生的写照。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驾车奔波于各诸侯国的先哲,却也欣赏“暮春三月,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的悠闲之歌。行不忘停,万壑学问在胸,清风明月入怀,共同成就圣贤的从容。孔子的停,不是懈怠的退缩,而是明智的休憩,于行走的够隙间,聆听血液里的钟声。他懂得停下脚步的意义,所以即使在一个个“惶惶”奔走的日子里,他的心灵依然从容翩跹。
在行走中驻足,是一种“浮生偷闲”的趣味。
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意识,以笔为剑,“怒向刀丛觅小诗”是他心灵的劳碌,“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脚步的奔波。然而就在这样的紧张之中,他也懂得稍作停留,在文字之余欣赏版画,用青花瓷瓶插小花,与萧红讨论衣服配色、抱海婴倾听孩童言语这些烟火气的的停留,让他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享受生活的乐趣。如果说奔走呼号、努力前行是他的使命,那么行走之中的停留,却让他浓墨重彩的生命平添一抹鹅黄新绿的温柔。
- 31 -
反观当下,当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常态,当“过劳死”不再让人震惊,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人的人生就像故事里蒙起眼睛的驴子一样,在无休止的所谓前行中,过早地崩断了生命之弦。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46岁骤然离去,亲友回忆说“她生前工作不分昼夜”;均瑶集团原董事长王均瑶38岁癌症去世,熟悉他的人说“他就是累死的”;天涯副主编金波34岁猝然离世,同事纷纷感叹“他就是太拼了”,这一桩桩充满遗憾的悲剧就是一声声警钟,告诫我们——学会适时驻足,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行走之中,要不忘驻足。这短暂一停,是心灵的呼吸,是精神的沉思,是纳兰容若“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欢愉,是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浪漫,是陆游“我与狸奴不出门的”悠然。
生命固然是一场远行,但我愿你在石径中攀登时,也能记得停下脚步,不错过路边“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枫林。
【解析】
【分析】
【详解】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提示语和写作要求者两个部分组成。要想写好这篇作文,要抓住关键句、主旨,全面地挖掘话语的含义进行立意。
审题过程: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四则材料或从正面、或从反面,对“停”字进行剖析,既有“停工停产停运停学”这样的现实社会热点,又有富有哲思的议论句,还有来自于传统典籍中的句子,在选材上做到了立足现实生活,又观照传统文化。相对于单则材料,多则材料更注重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综合能力。基本的审题思路则是求异同法。求异即分析差别,求同即在综合考虑中,寻找共同点。
- 31 -
阅读材料,分析每则材料内涵。材料一:这是网友在疫情严格防控期间的评论,揭示了停工停课停学停运措施的意义。停止一些事情,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更重要的另一些事情。对于这则材料的审视,一定要主要,不能只盯着抗疫一件事情看,而应该探究它的内在含义,联系人生与社会进行思考和延伸。否则就容易陷入狭隘僵化之中。材料二: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一诗中的句子,傍晚时分,行路的人却停下来,因为路边是秋天美丽的红叶,这句诗歌虽是说个人赏景,却带有哲思的意味,告诉我们:美丽的风景值得我们驻足;有时候,停下脚步能让我们看见美丽的风景。材料三:这是一句谚语。由水到人,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解释了“停”的坏处——让事与人僵化退步。材料四:这是某地在疫情期间的一则标语,表面上看只是对大众的号召,其实也是站在具体措施的角度,从内与外两个方面阐述了“停”与“不停”的辩证关系——外在的表现形式或方法可以停滞,但是内在的精神动力和追求不能或不会丧失,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外在的不利条件,突破停滞的状态。从标语的内容来看,则可以看出“停”中有责,不停有爱这一立意。找到材料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综合分析,进行立意通过分析每则材料的立意,我们会发现,四则材料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停”的内涵,材料的要求,其实就是让学生在求同或者求异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化的观点进行表达。四则材料归纳起来,核心其实是两个大问题:要不要停?怎样“停”?
参考立意:
本题立意可以有三种:要停/不要停/两者结合。如:一路向前,永不停步;奋斗,永不停息;停下脚步,发现生命的美;人生需要暂停;停中有大爱;停顿,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停步,也是一种智慧;行与停,都是人生最美的姿态;停与不停,都是人间大爱;“停”要讲究方法。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文章可以在开篇引用古人名句提出中心论点“在行路的匆忙中,也不要忘记偶尔驻足,欣赏路途的风景”,正文采用对比式结构,正面论证部分围绕两个分论点“在行走中驻足,是一种宠辱不惊的从容风度”和“在行走中驻足,是一种浮生偷闲的趣味”,从外在风度和内在趣味两个角度举例论证。反面论证以一句“反观当下”自然过渡,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剖析,并用排比的方式举出典型事例分析论证。结尾处祝愿点题。
参考素材:
1.名言警句类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我们说上市就像我们的加油站,不要到了加油站,就停下来不走,还得走,继续走。——马云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李涉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柴静
- 31 -
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不懂得休息的人,也就不懂得进步。——列宁
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坚持走下去,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你想到达明天,那么此刻就不要停下脚步。你走得多慢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绝不停下脚步。——安迪 沃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事实论据类
今年清明节房间,全国各地纷纷发布通告:为加强疫情期间清明祭扫和疫情防控工作,暂停清明祭扫活动。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国际体坛中,NBA、F1、欧洲杯、欧洲足坛五大联赛纷纷按下“暂停键”。
钟南山院士行程:从1月18日夜驰武汉至三月7日,钟南山战“疫”已50天,整理媒体报道可以发现,50天来他为疫情奔波的行程满满当当,始终冲在前线,几乎没有休息过。在广州新闻专题通气会上发出“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的信心后,又马不停蹄为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中国经验。最新消息显示,在他参与指导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冠肺炎小鼠动物模型成功建立。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多地奔走,甚至飞机上还在研究治疗方案……这位84岁老人,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始终在如铁人般地拼命。连钟南山的夫人也曾心疼地说:“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曾说,他滑雪的时候从未摔倒过一次跤,因为他懂得怎么停下来。
体格庞大的鲸鱼在深海中横行无阻,奋力潜游便可抵百里之外。然而,它们每隔一段时间便停下来,到海面上换气,气足之后才返回深海。
大自然中四季的轮回,植物的春华秋实,动物的春惊冬蛰,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社会中交通的绿灯行红灯停,城市发展的环保与经济增长,教育的素质与应试,文艺的保守与创新等;历史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与乱的交替;人生中学业的张弛有度,生理的生老病死,仕途的进与退,事业的成功和失败。所有这些都是“走”与“停”的展示。
- 31 -
【点睛】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①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②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③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④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 31 -
- 31 -
相关文档
- 湖北省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2021-06-0511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06-0520页
-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2021-06-0521页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2021-06-0512页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2021-06-0523页
-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2021-06-0512页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2021-06-0518页
- 【语文】山西省朔州市怀仁一中云东2021-06-0516页
- 辽宁省大连市师大附中2019-2020学2021-06-0528页
-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19-2020学2021-06-05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