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 MB
  • 2021-06-05 发布

第10课《劝学》《师说》部编高一上

  • 9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荀子》 劝学 劝学 虽有槁暴 ,不复 挺者 ,使 之然 也。 ① 虽 :表假设连词,即使 ② 有 :通 “ 又 ” ③ 槁 :gǎo,枯。 ④ 暴 :p ù ,通 “ 曝 ” ,晒 ⑤ 槁暴 :枯干、晒干 ⑥ 挺 :直 ⑦ 者 :因果复句中表提顿,可译为 “ … 的原因 ” ⑧ 之 :它,代词,代 “ 木直中绳 ” 中的 “ 木 ” ⑨ 然 :代词,这样 译文 :即使又晒干,不再挺直的原因,是(用火烤)使它弯曲,令它这样的。 3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材笔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使它弯曲,把它做成车轮,它弯曲符合圆规。即使又晒干,不再挺直的原因,是使它弯曲,令它这样的。 学习的意义还在于,经过了这一过程,人性得到改变,不会再回到过去的那种状态。 劝学 故 木 受绳则 直, 金就砺 则 利 , ① 故 :所以 ② 受绳 :经墨线量过 ③ 则 :就 ④ 金 :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⑤ 就 :动词,靠近、接近 ⑥ 砺 :磨刀石 ⑦ 利 :锋利 译文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金属制成的刀剑靠近(放在)磨刀石(磨过)就锋利, 劝学 君子 博学而 日 参省乎 己,则 知明而行 无 过 矣 ① 博 :广泛 ② 而 :两个为表递进连词,意为 “ 并且 ” 或 “ 而且 ” 。 ③ 参 :cān,动词,检查 ④ 省 :xǐng,与 “ 参 ” 同义 ⑤ 乎 :介词,相当于 “ 于 ” ,意思是 “ 对、向 ” ⑥ 知 :zh ì ,通 “ 智 ” ,智慧 ⑦ 明 :明达。指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 ⑧ 行 :行为 ⑨ 过 :过失 译文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就聪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金属制成的刀剑靠近磨刀石(磨过)就锋利。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就聪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本段旨在论述 学习的意义 ——学习对人性改造的价值。 ☻ 检测字词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 于 蓝,而青 于 蓝;冰,水为 之,而寒 于 水。木直 中 绳, 揉 以为轮,其曲 中 规。虽 有 槁暴 ,不复挺者, 揉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 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从) (比) (通“又”)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 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并概括: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习的意义 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 比喻句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 以为轮, 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木、金 人 变化 提高 变化 不可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 学习的 意 义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輮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则知 明而 行无 过矣 提高 改变 劝学 第二段 吾 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 须臾 之 所学 也; 吾尝 跂而 望矣,不如登高 之博 见也。 ① 尝 :曾经 ② 终日 :整天 ③ 而 :两个“而”均为表修饰的连词 ④ 须臾 :片刻 ⑤ 所学 :“所”字结构,学习的…… (收获) ⑥ 跂 :踮起脚后跟 ⑦ 之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⑧ 博 :广博,宽广 译文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收获;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比不上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劝学 登 高而 招,臂非 加 长也, 而 见者远 ;顺风 而 呼,声非加 疾 也, 而闻 者 彰 。 ① 高 :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② 而 :第一、三个表修饰;第二、四个表转折。 ③ 加 :增加 ④ 见者远 :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⑤ 疾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⑥ 闻 :听 ⑦ 彰 :明显,显著 译文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增加长度,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增大,但听的人听得清楚。 闻: (1)声非加疾也,而 闻 者彰 (2)博 闻 强志 (3)不能称前时之 闻 听、听到 见闻、学识 声誉、名声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4、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5、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 强 憎恨 快 嫉妒 病 疾: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噫!原来这里看得更远哩!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喂——!你好吗?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有车马, 轻松喽 ! 嗨 ! 看我“旱鸭子” 过河喽 ! 劝学 假舆 马者,非 利 足也, 而致 千里;假舟 楫 者,非能 水 也, 而绝 江河。 ① 假 :借助,利用 ② 舆 :y ú ,车 ③ 利 :形容词使动,使 … 快 ④ 而 :二个均为表转折连词 ⑤ 致 :达到,到达 ⑥ 楫 :j í ,船桨,代船。 ⑦ 水 :游水,名词作动词 ⑧ 绝 :横渡,横穿,渡过 译文 :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使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绝: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 境 (3)佛印 绝 类弥勒 (4)非能水也,而 绝 江河 (5)以为妙 绝 (6)络绎不 绝 (7) 绝 处逢生 (8) 绝 无仅有 到了极点 间断、断绝 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独一无二 终止 隔断 非常 横渡 劝学 君子 生 非异也,善假于 物 也。 ① 生 :x ì ng,通 “ 性 ” ,资质,禀赋 ② 物 :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译文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资质(和一般人)没有不同,(可是聪明能干差异很大,这是因为他们)善于凭借和利用外物啊。 于: (1)青,取之 于 蓝 (2)而青 于 蓝    而寒 于 水 (3)善假 于 物也 (4) 箕畚运 于 渤海之尾 (5)暴见 于 王    受制 于 人 (6)其一犬坐 于 前 介词,从 介词,比 引介动作对象,不译 介词,到 介词,表被动,被 介词,在 假: (1)善假于物也 (2)乃悟前狼假寐 (3)是以时人多以书假余 凭借、借助 假装 借 找出第二段的中心句并概括: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学习的作用 作者是如何来阐述学习的作用的? 用了一系列比喻,比喻论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要靠后天学习 见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分论点 比喻句 学习的 作用: 弥补不足。 吾尝 跂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学习 空想 闻 水 陆 借助学习弥补不足 22 学习的作 用 弥 补 不 足 提 高 自 己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登高 而招 顺风 而呼 假 舆 马 假 舟 楫 见者远 闻者彰 致千里 绝江河 善假于物 又快下雨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第三段 这深潭里有蛟龙!! 你也看到过吗?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劝学 第三段 积土成山,风雨 兴焉 ;积水成 渊 , 蛟 龙生 焉 ;积 善 成德, 而神明 自 得 ,圣心 备焉 。 ① 兴 :起 ② 焉 :前二个为兼词,意为 “ 于此 ” 、 “ 于是 ” ;第三个为语气助词, “ 了 ” ③ 渊 :深水 ④ 蛟 :jiāo,一种龙 ⑤ 善 :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⑥ 而 :表顺承,“就” ⑦ 神明 :指人的高度智慧 ⑧ 得 :获得 ⑨ 备 :具备 译文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从那里兴起;积聚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最高的智慧就会得到,通达事理的思维就具备了。 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焉用亡郑以倍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 焉 ,曰: “ 泯然众人矣。 ”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 兼词,于此 助词,不译 副词,怎么 代词,代这件事 劝学 故不积 跬 步, 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 ,功在不舍。 ① 跬 :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② 无以 :固定句式,没有用来 … 的(办法) ③ 骐骥 :骏马 ④ 十驾 :马拉车一天走的路叫“一驾” 译文 :所以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聚细小河流,就无法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我是千里马,我怕什么?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我不是骏马,我要努力才行啊! 分析 “ 至 ” 和 “ 致 ” 有何区别?     “ 至 ” 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 “ 鸟飞从高下至地也 ” ,引申为 “ 及,达到 ” ,1句强调指出自身累积 “ 跬步 ” 达到的结果,用 “ 至 ” 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     “ 致 ” 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 “ 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 ” 含有 “ 使 … 达到 ” 的意思,2句强调 “ 善假于物 ” 的重要作用,用 “ 致 ” 恰当地表达了语意。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锲而 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 不舍,金石可 镂 。 劝学 ① 锲 :二个 “ 锲 ” 均意为 “ 雕刻 ” ② 而 :二个 “ 而 ” 均表假设关系,如果 ③ 舍 :二个 “ 舍 ” 均为动词,放弃 ④ 镂 :雕刻 译文 :如果雕刻几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会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上 食埃土, 下 饮黄泉, 用心一 也。 劝学 ① 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 ② 强 :qi á ng,强劲的意思 ③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 ④ 上、下 :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⑤ 用心 :不是合成双音词, “ 用 ” 是引介原因的介词,意为 “ 由于、因为 ” , “ 心 ” 意为 “ 心思 ” ⑥ 一 :数词作动词,专一的意思。 译文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泉水,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 “ 者 ” 字煞尾,构成 “ 中心词+定语+者 ” 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 “ 者 ” 相当于结构助词 “ 的 ” 。   如: 太子及宾客 知其事 者 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 · 荆轲刺秦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 “ 而 ” 字,再用 “ 者 ” 字煞尾,格式 “ 中心词+而+定语+者 ” 。   如: 缙绅 而 能不易其志 者 ,四海之大,有几人与?(张博《五人墓碑记》)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 “ 之 ” 字,构成 “ 中心词+之+定语 ” 的格式。   如:居 庙堂 之 高 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数词作定语有时也后置,构成 “ 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 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 粟 一石 。     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 注意: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 修饰关系 的句子,表 领属关系 的定语则不后置。 试比较: (1)马之千里者(  )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 修饰关系 领属关系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定语后置句。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 2.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者。( ) 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是 是 是 强 挽弓当挽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有力的弓 强劲 有余 竭力,勉强 蟹 六跪而 二 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躁 也。 劝学 ① 六跪 :跪,蟹脚;蟹实际上是八条腿。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 “ 跪 ” 里面。 ② 而 :表并列,和 ③ 螯 : á o,蟹钳。 ④ 躁 :浮躁,不专心 译文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的原因),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思考:第3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习的方法、态度 思考:第3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谈学习的方法的? 学习的方法、态度 积累 4个比喻 比喻论证 正反论证 坚持 4个比喻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专一 2个比喻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分论点 比喻句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学习方法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积 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 水成渊,蛟龙生焉 正面设喻 不积 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 反面设喻 积累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 不舍 对比 锲而 舍 之,朽木 不折 锲而 不舍 ,金石 可镂 对比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 一 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 躁 也 对比 坚持 专心 小结:荀子是 怎么劝 学 的 ? 人要不断地学习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作用 态度和方法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弥补不足、提高能力 积累 坚持 专心 特点:论证结构严谨、善用比喻说理 关 于 设 喻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 “ 比喻论证 ” 。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 “ 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 ” ,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 “ 刻舟求剑 ”“ 守株待兔 ” 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设喻的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 ① 正面 设喻,如 “ 青出于蓝 ” 、 “ 冰寒于水 ” 、 “ 輮木为轮 ” 、 “ 金就砺则利 ” 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 正反 设喻,如 “ 蚓 ” 和 “ 蟹 ” 、 “ 骐骥 ” 和 “ 驽马 ” 、 “ 锲而舍之 ” 和 “ 锲而不舍 ” ,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 反复 设喻,如 “ 跂而望 ” 、 “ 登高而招 ” 、 “ 顺风而呼 ” 、 “ 假舆马 ” 、 “ 假舟楫 ” ,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 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 如 “ 青出于蓝 ” 、 “ 冰寒于水 ” ; “ 锲而舍之 ” 、 “ 锲而不舍 ” 。 ② 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 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 “ 善假于物也 ” 的道理。 ③ 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 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 “ 积土成山 ”“ 积水成渊 ” 设喻,引出 “ 积善成德 ” 的道理,再用 “ 不积跬步 ” 、 “ 不积水流 ” 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 比喻 ,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这些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写作特点 从《劝学》看《荀子》的特色 1.用博喻( 集中许多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论述问题 ) 2.采用对比,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文字说服力。 3.句式整齐,在排偶中适当的夹进散句,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作业 1、背诵全文。 2、翻译全文,写在作文本上,并按照议论文模式分析结构(如“ 中心论点 ”、“ 分论点 ”、 论证方法 都要 标注 出来)。 师说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 )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 韩愈 “说”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 《 马说 》 、 《 捕蛇者说 》 、 《 爱莲说 》 、 《 师说 》 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 师说 》 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 《 师说 》 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中的一段话里看出。 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 《 师说 》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 《 师说 》 ,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字词注音 句 读 ( dòu ) 或 不 焉( fǒu ) 经 传 ( zhuàn ) 读 书( dú ) 不 能( bù ) 传 道( chuán ) 聃 ( dān ) 蟠 ( pán ) 苌 弘 ( cháng ) 冉 ( rǎn ) 潘 ( pān ) 长幼 ( zhǎng ) 从 师 (cóng) 贻 (yí) 近 谀 (yú ) 从 容 ( cōng ) 怡 ( yí ) 须 臾 ( yú ) 通假字 传道 受 业解惑 “ 受 ”通“ 授 ”,传授。 或 不 焉,或师焉 “ 不 ”通“ 否 ”。 段落大意 第 1 段 :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学者必有师” ),并阐明老师的作用及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第 2 段 :通过对比论证批判 “士大夫之族” 的 “耻于学师” 。 第 3 段 :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 4 段 :说明写作缘起。 课文分析 1. 古之 学者 必有师 者: 辅助性代词,这里指“人 ”。 学者: 即求学的人。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 第一段 2. 师 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 。 者: 辅助性代词代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也: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的语气。 “ …… 者, …… 也” 是判断句的标志。 ( 1 ) 表示“ …… 的原因”。 ( 2 ) 表示“用来 …… 的东西”。 道: 道理,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 业: 学业; 惑: 疑难问题; 受: 同“授”。 译文: 老师,是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3. 人非生而 知之 者, 孰 能无 惑 ? 知: 动词,懂得,明白。 之: 代词,代道理,知识。 孰: 谁,疑问代词。 惑: 名词,疑难问题。 译文: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4. 惑而不 从 师,其 为 惑也,终不 解 矣 。 从: 动词,跟随,追随。 为: 动词,作为,成为。 解: 理解。 译文: 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疑难问题,最终也不能理解。 5. 是故无 贵 无 贱, 无长无少,道之 所 存,师之所存 也 。 是故: 所以,因此; 无: 不论,不分,动词; 之: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 代词,代方位,是动词的前置宾语,这里可译成“地方”; 也: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译文: 所以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课文探究 1. 人为什么要从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2. 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第一段: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 中心论点: 学者必有师。 1. 句读 之不知, 惑 之不解, 或 师焉, 或 不焉。 句读,惑: 都是前置宾语; 或: 肯定性无定代词,有的人。 译文: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 ,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第二段 2. 小 学而大 遗 ,吾未见其 明 也。 小: 小的方面; 遗: 遗漏,丢掉; 明: 明智。 译文: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3. 巫医乐 师 百工之人,不 齿 相 师 。 师: (前)名词,表示“ …… 的人”。(后)动词,学习。 齿: “以 …… 为耻”,意动。 译文: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4. 士大夫之 族 , 曰 师曰弟子 云 者, 则 群聚而笑之。 族: 类。 曰: 称,说。 云: 说,与者合在一起,表示“诸如此类的说法”; 则: 连词,就。 译文: 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5. 彼 于 彼 年相若也, 道 相似也,位卑则足 羞 ,官 盛 则近 谀 。 彼: 代词,当老师的(或当学生的); 道: 学问道德水平。 羞: 可羞愧; 盛: 地位高; 谀: 阿谀,奉承。 译文: 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6.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 齿 ,今其智 乃 反不能及, 其 可怪也矣! 齿: 队列,不齿,不以为伍; 及: 赶得上; 其: 副词表反问,难道? 译文: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课文探究 1. 第二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 第二 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这种做法作者怎样看待?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 第二段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局面? 不耻相师;群聚而笑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 第二段: 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古圣人 -—— 今众人 择师教子 —— 自身耻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士大夫之族 5. 作者从哪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 ( 1 ) 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 2 ) 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 3 ) 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 1. 孔子 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 徒 ,其贤不及孔子 。 师: 以 …… 为师,意动。 徒: 类,辈。贤:道德、学问、才能。 译文: 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 第三段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 有专 攻 , 如是而已 。 术业: 学问和技艺。 攻: 研究。 如: 动词,象。 是: 代词,这样子。 而已: 句末语气词,罢了。 译文: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课文探究 1. 联系第一段、第二段,分析第三段举出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 第三段: 说明谁可为师。 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 李氏子蟠,年十七, 好 古文, 六艺经传 皆 通 习之。 好: 喜爱; 六艺经传: 六艺,指 《 诗 》 、 《 书 》 、 《 礼 》 、 《 乐 》 、 《 易 》 、 《 春秋 》 ; 通: 普遍。 译文: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 《 诗 》 、 《 书 》 等六经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习过。 第四段 2. 不拘 于 时,学 于 余。余嘉其能 行 古道,作 《 师说 》 以 贻 之。 于: 前一个是介词,表被动,被;后一个也是介词,从; 行: 做; 贻: 赠送。 译文: 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 《 师说 》 来赠给他。 课文探究 文章第四段交待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哪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的观点? 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 第四段: 说明写作原因。 分论点: 不拘于时行古道。 古今异义 1. 古之 学者 必有师 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 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来 …… 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 …… 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 无 贵 无 贱, 无 长 无 少 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4. 小学 而大遗 古 : 小的方面;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 : 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 句读 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6. 今之 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 T H A N K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