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66 KB
  • 2021-06-05 发布

河南省巩义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巩义四中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 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 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 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 难道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此言差矣。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 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 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 材,古代冶金技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 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 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囯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 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 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 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 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 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 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囯就不这么看 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 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 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 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 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 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为人服务的。 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 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 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囯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 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 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 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 2 -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比较中西古建筑后,提出许多国人觉得中国古建筑难以与人一较高下,作者当即予以 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角度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 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 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 西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 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 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 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 为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5 月 17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中国企业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也就是说,华为被美国政 府“封杀”了。事情的影响很快显现。美国谷歌公司表示将停止对华为新制成终端设备的支 持,毫无疑问,这对华为智能手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面对美国凌厉的攻势,华为启动了“B 计划”。使用海思研发的芯片作为手机现有芯片的 替代品,同时华为也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最晚于明年春天面市。该系统打通了手机、 电脑、平板、电视、汽车以及其他智能穿戴设备,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和 WEB 应用,是面向 下一代技术设计的操作系统。但是,这样的新系统是否为市场、用户所接受,仍然是个未知 数。 不过,如果认为华为受特朗普政府的禁令影响,仅限于此,那么就是对华为公司的低估。 华为绝不仅仅只是一家 5G 网络或智能手机的供应商,同时也是一家在物联网、云计算及 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具备相当实力的综合型企业。在 2018 年的年报中,华为将公司愿 景描述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因此,尽管美国政府针对华为,频繁对其欧洲盟友施压,但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摘编自郑伟彬《美国制裁华为,背后不可忽视的变量》,《新京报》2019 年 5 月 26 日) 材料二: 日媒《日本经济新闻》6 月 27 日发表一篇名为《解剖华为 P30 Pro》的报道,称华为公 司智能手机在全球销量中排名第二。在其最新机型 P30 Pro 手机当中,美国制造商的零件占 比仅为 16%(以价格计)。 - 3 - 依据日媒统计的 P30 Pro 的零部件成本数据,一台 P30 Pro 手机当中,来自美国的零件 为 15 个,总价值为 59.36 美元,占总价的比例为 16.3%;来自中国大陆的零件为 80 个,总价 值为 138.61 美元,占比为 38.1%;来自日本的零件为 869 个,总价值为 83.71 美元,占比为 23.0%;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零件为 83 个,总价值为 28.85 美元,占比为 7.9%;来自韩国的 零件为 562 个,总价值为 28 美元,占比为 7.7%。 (摘编自《日媒把华为最新款手机拆了,发现一组惊人的数据!》,环球网 2019 年 7 月 2 日) 材料三: 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全面制裁。美国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美国之所以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制裁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因为美国已经意 识到,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美国并没有充分的比较优势。美国对中国华为公司采取 制裁措施,目的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制裁,使世界其他国家在与中 国华为公司合作的时候有所忌惮,不要为了商业利益和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建设而 加强与中国华为公司的合作。第二,美国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全面制裁,试图迫使中国 华为公司开放自己的知识产权系统,放开自己的设备和通信网络,随时接受美国通信安全专 家的检查。 实际情况是,德国公司和法国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有竞争关系,因此,虽然德国和法国 的企业并非不想采用行政手段将中国华为公司的设备和技术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但是,他 们知道,如果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离不开中国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因此,他们不能 充当政府的帮凶,公开拒绝中国华为公司的第五代设备和技术。现在中国华为公司已经改变 了自己的战略,一方面加快生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另一方面改变了自己的经营 战略,不断地收缩阵地,以便让中国华为公司在未来的商业合同谈判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如 果中国华为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设备或者网络技术,屈从于一些国家的压力,被迫开放自己 的商业秘密,那么,中国华为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必然会一败涂地。 美国在通信领域采取的是“两步走”战略: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采取制裁措施, 要求中国华为公司必须开放自己专利技术和商业秘密,另一方面则试图采用跨越式发展战略, 开展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工作,争取在未来的通信技术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乔新生《美国制裁华为的真正目的》,中评网 2019 年 4 月 23 日) 4.下列不属于华为应对美国制裁措施的一项是 ( )( 3 分) A.使用海思研发的芯片作为手机现有芯片的替代品。 B.加快生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 C.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战略,不断地收缩阵地。 D.向世界各国公开其经营策略和网络技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面对美国政府的强大攻势,华为因为有众多的智能业务这个基础能够从容应对,可见, 美国的禁令对华为不可能产生大的影响。 B.根据日本媒体的数据,华为一台手机的零部件成本以价格计,虽然中国的企业所占比 例名列前茅,但美国、日本等国也占有不低的比例。 C.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全面制裁华为导致华为产量下降,包括美国在内的与其相关的日本、 韩国、中国台湾企业也将受到影响。 D.华为手机的一个新机型就有着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的产品,可见,一项技术创新往 往需要借助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 4 - 6.美国制裁华为的两个目的有可能实现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豹子头林冲 茅盾 这一夜,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 日间那个失了花石纲的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不知怎地只在林冲心窝里打滚。 他林冲一年多前何尝不曾安着现在杨志那样的心思;但是在这月白霜浓的夜半,那几句 话便只能像油煎冷粽子似的格在林冲胸口,如鲠在喉。 虽说莽撞粗拙,林冲有时候却也粗中有细;当他把一桩事情放在心上颠来倒去估量着的 时候,也会想到远远的过去,茫茫的将来。那时,他朴野粗直的心,便像被朴刀尖撩了一下, 虽然有些疼,可是反倒松朗些,似乎从那伤处漏出了一些的光亮,使他对于人,我,此世界, 此人生,都仿佛更加明白。 月光冷冷地落在床前,林冲睁圆大眼看着发愣,幼年生活朦胧地被唤回来。本是农家子 的他,素来没有什么野心:父亲辛苦一世,还不够供应官家的征发;庄稼人的生活是受得够 了,这才投拜了张教头学武,想在边庭上一刀一枪,也不枉父母生他一场。 他从没到过“边庭”。父老传说,那是一片无边无垠、水草肥沃的地方,胡笳声动,“胡 儿”扫过,只剩下烧残的茅屋:每逢这样的图画在林冲想象中展开的时候,便朦胧地觉得学 习武艺不仅为养活一张嘴。 “边庭”呐!曾使豹子头林冲怎样的激昂! 但在“八十万禁军教头”任上第二年,他看见了许多把戏;他断定那些权贵暗地里是怎 样地献媚胡儿!一伙吮咂百姓血液的凶狠恶魔! 林冲拿起拳头在床沿猛捶一下,两只眼睛更睁得大了: “咄!边庭上一刀一枪!——哈!” 那个杨志不是还在做这样的梦么?“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从前是不明不白 掉了官职,现在又想到高俅那厮手里弄回个官儿来!林冲现在是再也不信那些话了,他倒觉得 杨志有点可怜。虽然他杨志只不过想封妻荫子,但这一片孤忠终要被辜负吧!那献媚妥协的行 径,林冲只觉得太卑劣。他不想占便宜,可亦不肯忍受别人的欺侮。那时候,他要报复!才不 管是高太尉、高衙内,或是什么陆虞侯,简截也要他们的命!自从那天冤屈地被做成发配沧州 的罪案后,他除了报仇什么幻想都没有。 流血,他不怕。但无缘无故杀人他亦不肯。因此那个白衣秀才王伦要他交纳什么“投名 状”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泼皮原也是高俅一类,不过住在水泊罢了。为个人的利害去杀一个 无仇无怨的人不是豹子头的性情!可是形势所逼,他只好应承。 他原打算杀一个看来不是善良之辈,不料最后碰到这倒霉的杨志! 暴躁在林冲胸头炸开,他皱眉向墙上的朴刀一望,翻身离床,拿了朴刀,便开门出来。 宿雪还没消融,白皑皑的照得聚义厅前如同白昼;朔风又把残雪吹冻,踏上去只是簌簌 作响。林冲低头倒提朴刀,只顾往前走。大柏树上一群鸟忽然惊飞起来,林冲猛可曳住了脚 步,抬头看,半轮冷月在冻云中浮动,像是泼皮涎着半边脸笑人。几点疏星远远地躲在天角, 也在对林冲眨眼。 林冲剔起眉毛,再往前走。然而一个“转念”——“到底要结果哪一个?” 这青面兽原也是无仇无怨,但不是无抵抗的善良百姓,林冲觉得在“刀枪无情”的理由 下原是问心无愧的。可现在呢?这汉子虽已剥露出更卑污的本相,但若乘他睡眼朦胧就一刀了 - 5 - 事,也不是豹子头做的,须吃江湖好汉们耻笑呐! 遥望聚义厅前两排戈矛剑戟,林冲的杀心便移到了第二个对象。是那王伦!了江湖上好汉 的招牌却在这里把持地盘,妒贤嫉能! 林冲睁圆怒自四下眺望。好一个雄伟的去处呀!港汊环抱,四面高山,进可攻退可守!争 不成给王伦那厮把持了一世,却叫普天下落魄好汉,被压迫的老百姓,受尽腌臜气! 重下决心,林冲挺起朴刀,托开左手,飞步抢过聚义厅前,便转向右首耳房。 “来者是谁?” 听到这声吆喝,林冲摆开步式,朴刀在怀,定睛前瞅。 “呀,林教头,是你!” 巡夜的小喽啰做出一副吃惊的脸相。林冲眼瞅着不说话。不是没了主意,却是在踌躇; 他不忍多杀不相干的人。 “林教头,半夜三更到这里做什么?” 一句平常询问蓦地勾起误入“白虎堂”那回事,抬头一望,明明是“聚义厅”,不是白虎 堂”! “林头领好武艺,这早晚也还打熬力气!” 林冲竟下意识点头,随即耳根发热,惭愧有生以来第一天说谎。 看着喽啰走远的背影,林冲倒提朴刀,头微微下垂,踏着冻雪,又走回卧房去。心中再 次估量:腌臜畜生的王伦自然不配作山寨之主,但谁配呢?要有胆略,有见识,江湖闻风拜服 才配呐!不乏自知之明的林冲想法和提刀出房时颇不同了。这压迫者的圣地固然需要一双铁臂 膊,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 “梁山泊又不是他的!我在此又不是替他卖力!只是这地方可惜!” 这时清脆的画角声已经在寒冽的晨气中呜咽发响。 (有删 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品开头虽未直接引述青面兽杨志的话,但从下文林冲的心理活动可似推知,杨志还 存着顾念家人,期待能另找门路图出身的想法。 B.文中用抒情性的笔调描绘林冲早年的“边庭”理想,“无边无垠、水草肥沃”“胡声动, 胡儿扫过”,边塞豪情的画面却与冷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 C.作品景物描写凝练传神,文中画线部分段落语句,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也隐约透露出 林冲内心的犹豫,为下文的“转念”埋下伏笔。 D.文中对林冲行为的延宕多有表现,人物的本性与刺杀的意志始终处于紧张的矛盾中, 但最终,林冲还是因为不忍杀害无辜的喽啰,而放弃了刺杀王伦的想法。 8.本文以林冲心理活动为线索,采用第三人称叙述重写经典,这样的写法有何艺术价值?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9.本文中的“豹子头林冲”与课文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教头”形象有何 不同?请结合相关文本加以说明。(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 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 6 -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 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 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 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 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 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 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 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 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 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 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 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 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 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 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 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 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 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 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5 分)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7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此诗为杜甫避乱蜀中时所作。传说月宫中,有个叫吴刚的仙人被罚砍桂花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句点题,将八月十五夜的满月比作“明镜”;“飞”写出了月亮升起的动态感。 B. 次句是诗人的想象:月宫中吴刚也思归情切,无心砍树,以致折断砍树的大刀。 C. 颈联描写中秋夜色,运用侧面衬托手法,虽无一字写月而处处可见月光的皎洁。 D. 就在诗人眺望时,林中跳出一只白兔,简直能数得清它的毫毛,足见月色明亮。 15. 诗歌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鸦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山光水色, 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鲁迅认为:“自有《红楼 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三国演义》是男人的世界,女人 是附属品;《西游记》中女子无非是些点缀;而《水浒传》中女人或淫荡如潘金莲或粗暴如母 夜叉孙二娘。唯有《红楼梦》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叫作“水做的骨肉”。豪 迈如史湘云,(①);稳重如薛宝钗,(②);敏感如林黛玉,(③);而薄命如香菱,跟着黛玉 学诗,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令人悲欣交织;即使风趣诙谐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 变不惊、势利狠毒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红楼梦》与其他的作品相比绝对是__________的。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曹雪芹 __________,“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 80 回。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 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对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 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__________是要不得的。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令人喜欢,甚至值得 欣赏。 B.即使精明强干如王熙凤,她的势利狠毒、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 喜欢。 C.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 喜欢。 D.王熙凤势利狠毒,即使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令人喜欢,甚至值得欣 赏。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①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B.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②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C.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②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 8 - D.①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出类拔萃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B.与众不同 处心积虑 生吞活剥 C.鹤立鸡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D.卓尔不群 处心积虑 生吞活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① ,阅则是人类的天性。阅更容易被记忆。科学的词忆法就是利用图形,这已被学 界广泛应用。写作要形象,说话打手势,也是让受者更易形成影像。字符的缺点在于它是间 接信息,在解码中可能添加受者的东西,这就是联想。但联想只是提取了受者脑中既有的信 息,并未增加新东西,而原信息则可能走形。用图表达一匹马,传递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而 用“马”字来表达,无论再加多少形容词,受者的脑中都 ② 。其实,阅并非必然妨害想 象力,因为读中的联想完全可以变成阅后的联想,只是思维方式变化了。从总体上说,阅时 代将 ③ 。因为许多想象是文字难以表达的。 21、请将下面这段新闻压缩成一句话。保留关键信息,压缩后的句子不超过 50 字。(5 分) 2019 年 10 月 24 日,“雪龙 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 36 次南极科学考 察队队员,从东经 148°42′由北向南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雪龙 2’号首次穿越赤道, 从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是前往南极的‘成人礼’。”中国第 36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徐世杰 说。“雪龙 2”号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15 日从深圳启航,按计划将首 先奔赴中山站开展作业。与此同时,与“雪龙 2”号一道执行中国第 36 次南极考察任务的 “雪龙”号也于 22 日从上海出发,向南极挺进,按计划将在中山站与“雪龙 2”号汇合。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对于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中国的概念非常简单:我的祖国,我自豪。他们从小在 这个环境里长大,对国家有种天然的认同感。当然,等他们更成熟时,他们也会意识到要向 世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中国”这个词,以及背后那一整套文化符号,对他们有着 强烈的吸引力。 2020 年,淘宝上好几家汉服店,销售额不声不响过了亿;600 年的故宫成了文创产业的 头号 IP,故官 IP 带火了一批网红爆款;李子柒中国古风美食文化视频在海外“圈粉”无数; 华为科技公司,注册下一代商标时,操作系统叫鸿蒙,实验室叫玄武,还有昆仑、浩天、灵 豸等商标,均出自《山海经》,这些字词读起来总让我们内心澎湃。你该怎样解释这种内心感 受呢?只有一个解释,因为它们是我们文化的根,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符号。 你认为的中国文化符号是什么?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中国的文 化符号”为中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 9 - - 10 - 巩义四中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A 项,“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不正确。原文指的是“保存下来的古建筑”。 C 项,“轻观赏价值”于文无据。D 项,强加因果;且“西方古建筑”扩大范围,原文为“一 座哥特式大教堂”。故选 B。 2.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D 项,“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说法错误。文章认为,中同传统建筑 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故选 D。 3.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筛选整合文中信 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 项,“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故 选 A。 4.D D 项,“向世界各国公开其经营策略和网络技术”错误。由原文材料三相关表述“如 果中国华为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设备或者网络技术……必然会一败涂地”可知,“经营策略和 网络技术”属于商业秘密,不能向世界各国公开。 5.A A 项,“美国的禁令对华为不可能产生大的影响”有误。原文材料一相关表述为“华 为被美国政府‘封杀’了……毫无疑问,这对华为智能手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6.不能实现。理由是:①面对美国发起的凌厉的攻势,华为启动了“B 计划”来应对, 而其他国家由于离不开中国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很难不与中国华为公司进行合作;②中国 华为公司改变战略,在加快生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的同时,收缩阵地,最大限度 地保护商业秘密。(每点 3 分,共 6 分 ) 7.(3 分)D(“因为不忍杀害无辜的喽啰,而放弃了刺杀王伦的想法”与原文文意不合,让 林冲停下杀手的是林冲对自我、对梁山泊的反思,下文的“不乏自知之明”固然需要一双铁 臂膊,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等文字说明了林冲放弃刺杀的真实想法) 8.(6 分)①以林冲的心理活动为线索,有利于串联起林冲一生的遭遇,使人物形象更完整; ②以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角度灵活自由,便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更全面的生活图景; ③重写将林冲内心的思想矛盾更尖锐地展示出来,对王伦和梁山泊的看法超越了原著的内涵, - 11 - 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性。(每点 2 分,共 6 分) 9.(6 分)①“林教头”是朝廷罪囚,“豹子头林冲”已是流落梁山泊的江湖人物。②“林 教头”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豹子头林冲”情绪激烈、反抗意识强烈。③“林教 头”是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豹子头林冲”则是开始冲动暴躁,后来冷静反思,忍而不发。 (每点 2 分,共 6 分) 10.A 11.B 12.C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句意。这里断句的关 键是“不肯云”,“云”在这里理解为“说”,如果不断开,意思就是不肯说,那么不肯说什么? 需要结合后句,然而后句“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显然是说的话,所以 逻辑上就矛盾了,因此要断开,表示他不肯投降接着说了一番话。另一处是“闻宛之赵氏有 孤孙熹信义著名”,这里“孤孙熹”联系到一起是指赵氏家族单传的孙子赵熹,如果断开,“孙 熹”就做了句子的主语,并不准确。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及文化知识的把握情况。B 项,“然后再作考察” 错。“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 12.试题分析:句子“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的主语是“他”,指的是赵熹,但原文中是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主语是皇帝。另外“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这句话在原 文中没有。原文只是建议“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13.(1)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 说话。 (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第(1)句中,“奉”,奉行;“枉”,违犯;“欲”,要 求。第(2)句中,“辄”,就;“岁屡”,连年;“歌”,歌颂。 参考译文: 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郡人。年轻时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 时常想着报仇。于是他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报仇。但仇人们全都生病了,没有 人抵抗。赵憙认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事,就暂且放他们离开了。 他看着仇人们说:“你们如果病好了,就远远地躲开。”更始帝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 李氏占据县城不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县赵 氏有个孤孙子赵憙,以信义闻名,我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于是召见赵憙,赵憙年纪不到二 十岁,被引见后,随即被任命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去舞阴,李氏就投降了。光武 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任命为中郎将,被封为勇功侯。邓奉在南 阳造反,赵憙一向与邓奉交好,几次写信严厉斥责他,而造谣的人就说赵憙与邓奉合谋,皇 帝怀疑这件事。等到邓奉 失败,皇帝搜查到赵憙写给邓奉的书信,于是惊讶地说:“赵憙真 是有道德的人啊。”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原先先做过琅琊相,强横而狡猾, 百姓害怕他。赵憙刚到任,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没有被揭发,立即追查他们的恶行,逮 捕拷问李子春,他的两个孙子都自杀了。京城里替李子春说情的有几十人,最终赵憙都没有 听从。当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皇帝)亲自去看望赵王,问他想说什么。赵王说:“我平素 和李子春交情深厚,现在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想杀他,希望能留住他的性命。”皇上说: “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这一年,赵憙升 任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很多盗贼,赵憙与各郡一起声讨追捕,杀了他们的大帅,余党受株 连的有好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惩罚坏人应只限于他本人,可将这些人全部搬迁到京城附近 的郡。”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将这些人都转移安置到颍川、陈留 。于是赵憙提拔推荐 有义行的人,诛杀铲除奸恶的人。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 - 12 - 百姓歌颂。二十七年,拜任太尉,赐予关内侯的爵位。当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 朝拜,皇帝命令赵憙主管边塞事务,考虑作长远打算。建初五年,他患病期间,皇上亲自前 往慰问。等到他病逝,皇帝亲自前往吊唁。享年八十四岁,谥号为正侯。 14. D【解析】D 项,“就在诗人眺望时,林中跳出一只白兔”不正确,诗中的“白兔” 指的是月宫中的玉兔。诗人说,此时仰望月中玉兔,简直能数得清它的毫毛。以此形容月色 明亮。 15. 含意:我身如飞蓬,辗转飘零在遥远的异地;想要攀折月中桂枝,无奈天空如此高远。 (2 分)表达了诗人饱受战乱、漂泊无依的悲伤(2 分),以及远离朝廷、怀才不遇的苦闷(2 分)。 16. (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7.(3 分)A [解析] 原文所给语句不合逻辑,“值得欣赏”的是王熙凤的“精明强干、 处变不惊、风趣诙谐”,而“势利狠毒”则不值得欣赏,据此排除 BD。另外,“值得欣赏”与 “令人喜欢”语序不当,应该先是“令人喜欢”,继而“值得欣赏”,两句形成递进关系,据 此排除 BC。故选 A。 18.(3 分)B [解析] 请注意联系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的性格和故事。“醉卧芍药” 体现湘云的“娇憨”,对应前面的“豪迈”;“花间扑蝶”体现宝钗的“稚气”,对应前面的“稳 重”;而黛玉葬花则是大家熟知的故事情节,借花喻人,对应“幽情”,据此得出答案,只有 B 项语序最恰当。 19.(3 分)A [解析] 卓尔不群: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优秀卓 绝,超出常人。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语。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 出类拔萃:指超出同类。可以形容物。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句中指《红 楼梦》优秀非凡,不同凡响,故用“出类拔萃”更恰当,故排除 BCD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句中指曹雪芹 费劲心力创作,故用“呕心沥血”更恰当,故排除 BD。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圆囵吞枣:把枣 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句中指拜读《红楼梦》时,不能不加分 析地笼统接受,故用“囫囵吞枣”更好,故排除 BD。故选 A。 20. (6 分)①读是后天习得的技能②难以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那匹马③极大地激发人们 的想象力(每句 2 分) 21. (5 分)2019 年 10 月 24 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雪龙 2”号科考破冰船首次穿 越赤道后,前往南极执行考察任务。 22. 写作提示: 看到作文,我们都知道要精准审题。何谓精准?就像,一道数学题所给的题设条件都不 是白给,必将运用到推导之中。写作文读材料时,必须将关键词圈画出来,作为“已知条件”; 然后,找出关键词之间的内在逻辑。行文时,要做到像数学排列组合一样“不重不漏”。关于 此题,我的“破解”过程如下: “年轻人:天然的认同感;更成熟后:1.向世界学习 2.一整套文化符号。”这是我从 第一段中提取出来的几个关键词。本段体现随着年龄增长,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更深入,视 野从国内到世界,情感由热烈到客观、深沉,具有递进性。 “汉服——网店;故宫(建筑)——文创;李子柒(美食)——视频;鸿蒙——科技” 这是我从第二段提取出来的关键词。本段为重要的写作提示,给出了几个文化符号供学生参 考。这也暗示了“符号”必须具体到“衣食住行”,而非“××精神”、“××品质”。这一段 - 13 - 材料是决定你偏题还是切题的关键。 看任务:“你认为中国文化的符号是什么”是什么,可以是多种,但必须形成有机关联, 若强行牵扯则显生硬;可以是一种,但必须有从古至今、由浅入深、自狭而广的阐释,若反 复赘述则显干瘪。这就是这篇文章的难点,既需要清晰的思路,更需要丰厚的文化积累,还 需要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中国文化真正有一股深沉的热爱之情。 比如“书法体现方正品格”“园林建筑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等等。所选关键词要形成有机 关联,体现思考,形成整体。如茶道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国是茶的故乡,制 茶、饮茶、品茶、鉴茶的历史近五千年,茶与人们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中华茶文化博大精 深,名茶荟萃、茶具斗奇、茶艺精湛、茶宴飘香,茶人茶事、茶礼茶俗、茶诗茶画,无所不 容。茶,与儒释道都进行了深入融合,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参禅悟道的重要门径。 参考立意:①中国文化艺术之美;②传承文化符号,增强文化自信;③传统与现代并存, 促进文化符号发展……写作文需要理性与感性的高度融合。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你从古老的龟壳上走来,带着甲骨文的深奥;你从天朗气清的兰亭中走来,带着宣纸的 墨香、行书的飘逸。你,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是汉字,是龙文,是图腾。 若不是你,汉字,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张扬鲜艳恐归于灰白;那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宫商角羽恐湮于风沙;那“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滚 烫愁绪,恐囿于时空的局限,无法令今人感同身受。于数万汉字中,挑出几十言,以精妙构 思与才情,创作出古风诗韵,勾勒出一幅幅独具“中国风”的唯美画卷。 若不是你,汉字,那“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仰天长啸无法振聋发聩;那“还我青岛”的 血红印染无法令群情激愤;那“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的铿锵字眼无法于潜移默化中教化国 民。除了国风唯美,汉字还承载着深厚的爱国热情,穿古越今,经年不变。 放眼国内,我们仍欣慰于小学生们一笔一划地练着方块字,而非学习拼音打字,因为这 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应该从小就被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基因”。放眼世界,国际友人们 热衷刺中文纹身,认为这很“酷”;带有中国文化印记的“鸿蒙”“麒麟”等电子科技产品热 销欧美,广受好评;“神州”飞天,“玉兔”登月,简短的中文编号却寄寓着国人自古以来“上 九天揽月”之理想。其航天任务的完成,令外媒交口称赞。这些’“硬实力”透过汉字的取名, 使世界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硬实力”上的文化自信,“软实力”上的文化力量也不容小觑。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晦涩难懂,更不用说中华文化了。为此,我们需要许渊冲这样的文化使者,将中国文学译成 优美的外文,使世界听见中国人在汉字中流露出的和谐仁美。我们需要孔子学院在四海扎根, 通过教授的每一个汉字,输出中国人愿与世界融通的心意与独有的东方智慧。我们本身,更 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写好每一个汉字,才能免于被外人指责“忘根忘祖”的尴尬境地。同时, 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贡献,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横竖撇捺点,筑构汉字筋骨。刚劲苍遒或飘逸灵动,彰显国人性格。愿以汉字为基因, 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愿以汉字为纽带,沟通世界,彰显国之自信。 中华文明的墨香 君可见汉服复兴之热潮如火如荼,亦可见子柒“洗手作羹汤”之身影远洋海外;疫情期 间日本抒下“山川异域,日月同天”让文化跨越地域阻隔,而今华为以“鸿蒙”、“玄武”为 名,让文化淌过历史长河…… 一个个灵变生动、异彩纷呈的中华符号越古穿今,迎光而来。究其原因,在其底蕴之博 大精深,源远流长。于我而言,中国的文化符号便是那泅渡时光却隽永不变的墨香——那形 - 14 - 神具备的汉字,组字成词,连词成句,它们见证了时代变革,却永驻于历史长河。 汉字以形致意,借多样偏旁为你我描绘出古时图景。西方人敬仰普罗米修斯,他为人类 盗得火种,延续物质文明;我却偏爱那位于泥泞之地绘出文明草图的先辈仓颉,自他指尖漾 开为后世所仰的精神食粮。“广”字头包容万象,于是杜甫道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广 阔胸襟;“之”字底辽阔无际,于是舒婷落笔“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中”。然不 论是这广阔胸襟亦或远方之火,其载体皆为这横竖撇捺点所构成的汉字,成为中华文明最直 观的生动映现。 汉字以意代形,使人“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不用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雄奇壮阔,亦不用言“一庭春雨,满架秋风”的恬静怡然;读苏子,其“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之豁达乐观让多少受挫失意者如见明灯,读鲁迅,其“俯首甘为孺子牛” 之动情呼吁又让多少爱国志士热泪盈眶!我们心中每一份微小的悸动都来自于这墨香古韵中 的共鸣,而这共鸣又早已融入华夏子孙的血脉,浸润你我的心灵,引领我们走向自己的辽远 征程。 但咀嚼中华文明的墨香并不意味着限于中国这一地域,也不意味着囿于历史传统,而是 不断汲取世界各地的源头活水,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我们当然要认真审视希腊民主, 罗马法治,借鉴英美宪政,追赶现代科技文明;也要立足于自身优秀文化传统,以文化自信 自持,又敢于迎接未来文化的碰撞。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于是屠呦呦从古籍《抱朴子》中采颉灵感,研制出青蒿素;于是毛泽东从《共产党宣言》中 汲取精华,开辟革命新征程。唯有在中西古今文化的激荡中遵循人类共通的价值,也不惮于 做自己的新梦,才能让中国文化符号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让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熠熠 生光。 咀嚼中华文明的墨香,感受古韵中华穿古越今却亘古不变的微光,让映亮你我人生的光 点汇聚成家国的万丈光芒,让中华文化携着自信与披靡走向世界,更加辉煌。 山川星河在诗中 写在前面的话: 小时候,中国文化的概念在脑中还很朦胧,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囫囵吞下诗词, 不知滋味地抿一抿嘴唇,只有淡淡的余香。直到长大了,某一次,看到被月晕环抱的月亮在 辽远的夜空中皎洁;某一次,看到秋天的枫树飒飒地洒下满目红叶;几句诗词自然涌到了嘴 边,那时,便真的在景中嗅到了诗歌的酒香,真的抚摸到了诗中山川星河的轮廓。 中国人称国家为社稷,一个是土神,一个是谷神。中国人与自然的姻缘,浪漫而悠长。 山川河流,先祖用脚丈量它们的长度,感知它们的温度,风月星河,先祖抬头,估摸彼此的 距离,惆帐它们的无垠。 在山川星河的冷暖、快慢、远近中,月光穿云,风送花香,令人心旌摇曳,使人油然而 生了情思、怀远,便有了诗。人在山川星河游,山川星河在诗中! 诗载着美,徜伴在物换星移中保管着初酿的清香。曾游秦维河畔,七年后却只忆得游人 如织、汗面雨下。那名声响亮的十里秦淮只能把它的万种风情缩入这斑驳的人影中,黯然失 色。幸而一次读得李白的南京诗赋,一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真就以旧瓶 中倒出新酒,花香入鼻,人声入耳, 多年前夫子庙庙会的盛况又重新让记忆中的秦准河回春, 那华灯大放,灯红酒绿的场景一下子游回脑中,多奇妙!一千年前的景牵动起七年前的景, 好似“何处春江无月明”所展现的天地无私,同一种美晕开在诗中,醉了两处人! 诗培育有着美,让山川风光更多彩,曾在江西、湖南看漫山油菜、稻穗,同是一片晃亮 - 15 - 的金黄的广阔,便没有什么描述比得上“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凝练而精巧, 诗将田园富于动态、静态的美一并述于纸上。 去年元旦见橘洲烟火,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 斑斓地活跃了整片天空,火光与烟雾活泼地上下蹿动,波光粼粼的江面倒映着这五光十色的 画布,便不禁脱口而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眼所见景迥,心所会意同, 每睹奇景后借古人诗歌一吐为快,说出这瑰丽的每一个字,心中便荡漾着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惊叹,真就有了王勃笔下“遥襟甫畅,逸兴湍飞”之感! 诗不仅有美,更有人思想的光辉,引人深思。见三峡,便忘不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 峡星河影动摇”读之,铿锵顿挫,山高水冷天地悠悠,引得悲壮之情即使历经千年依然鲜活。 见月,便有“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天一色,物我两忘,独余诗人与月,此 景,正是一次天地与人深入心灵的交谈,是展视一个民族想象力和浪漫情怀的考场,作为后 人,读着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同,江定何年初照人”的对月沉思,掂量着诗句中穿过千年 来叩问人心的问题的份量,便想对这山川星河感慨,对这天才诗人感激。 如果让我形容古诗词,那便是中华文化的符号,它是一支花,山山水水孕育着它的花苞, 才子佳人催促着它的绽放,日月星河环抱着它的芬芳,最后。它洋洋酒酒地留下可以承前启 后的果实,供后人摘取。 如果古诗词有一天的幻化成人,他(她)揣着酒袋,乘着风月,对着山川星河,料想会 说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