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3.38 KB
  • 2021-06-05 发布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描写手法之动静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诗歌鉴赏描写手法之 动 静 学习目标 壹 贰 明确动静的概念 厘清动静的关系 叁 了解高考题对动静的考查方式和考查方向 明确概念 在诗歌鉴赏描写手法的范畴中: “ 动 ” 有两个含义: ①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 ②有声响 “ 静 ” 也有两个含义: ①安定不动 ②没有声响 厘清关系 以动衬静 动静关系 动静结合 化静为动 化动为静 以静衬动 1. 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示例 1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群山万壑原本是不动的,但是诗人却想象它们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而来。化静景为动景,以一种宏大的气势为昭君的出场提供了雄奇壮丽的背景。把王昭君写得 “ 惊天动地 ” 。 示例 2 正宫·端正好·长亭送别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红色的 霜林是静景,但是作者通过 “ 染 ” 字赋予了它动态,想象是莺莺因离别而伤感的红泪把树林染成了红色。让客观的景物打上人主观情绪的烙印,渲染了浓浓的离别愁情。 示例 3 书湖阴先生壁( 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青山是静止的,诗人却说山为湖阴先生送秀丽的风光,情急心切,居然闯门而入。把青山写得富有动态,并且反映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2. 化动为静(以静写动)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本来是飞流直下的,但是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静止的白色绢布挂在山间。这个 “ 挂 ” 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 3. 以动衬静(动中见静) 示例 1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 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 长年悲倦游。 五 、 六句 是 以动 衬静典型。 “蝉噪”“鸟鸣” 使得 山林 更显 幽静。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正是王籍的首创。 示例 2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 “ 僧敲月下门 ” ,一个 “ 敲 ” 字 却 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 这个 “ 敲 ” 字的出现 ,反而更显 出 环境 的 寂静 。 王维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但作者并没有孤立的写静,而是采用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手法, 从 “ 花落 ” 到 “ 月出 ” 再到山鸟的 “ 惊 ” 和 “ 鸣 ” ,无不有动有声。然而正是通过这样的动态和声响,有力衬衬托出 “ 人闲 ”“ 夜静 ” 和 “ 山空 ” 。 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创造出来的意境, 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 这样的艺术效果是那些一味突出静和无声的描写所难以达到的。 示例 3 鸟鸣涧 王维 人闲 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 鸣 春涧中。 4. 以静衬动(静中见动) 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琴声一起 ,顿时万籁俱寂, 所有人 沉醉 其中,不知不觉,天都要亮了 。“皆静”二字形象地写出人们彻耳聆听琴歌的专注着迷的神态。 愈是言其静,就愈突出琴音 (动) 勾魂夺魄的心灵穿透力 ,就愈烘托出“广陵客”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 5. 动静结合(动静互衬) 示例 1 兰溪棹歌 唐代: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前两句写 月色的清爽皎洁 和 山水的明丽动人 ,是静景。后两句写溪水猛涨,鱼群涌上了溪头浅滩,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与前四种类型,动静有所偏侧不同,动静结合 是指在诗歌中既有动态的描绘,又有静态的刻画,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 清新美好的 雨后池塘春景图。 示例 2 雨后池上 刘 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链接高考 客观题 1 ( 2019 山东模考卷)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刘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考查动静结合 客观题 2 ( 2019 全国Ⅲ)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 夫 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考查动静结合的表达效果 客观题 3 ( 2016 北京卷)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 ,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考查以动衬静 主观题 1 ( 2016 天津卷)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考查动静结合 主观题 2 ( 2017 新课标 Ⅰ 卷 )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 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 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 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 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2分) 考查以动衬静 主观题 3 ( 2017 山东卷)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 对 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考查化静为动的表达效果 小结 动静的概念: “ 动 ” 有两个含义: ①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 ②有声响 动静的关系: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化静为动 化动为静 动静结合 “ 静 ” 也有两个含义: ①安定不动 ②没有声响 更常见,更常考 作业: 认真完成 Word 版相关课后作业。并对照答案,认真订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