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51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探究)第04课新题(含解析)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04 课 新题 一、(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2017 届高三第六次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鲁鲁 宗璞 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树丛中透出一弯新月,院子的砖地上洒着斑驳的树影和淡 淡的月光。那悲凉的嚎叫声像一把锐利的刀,把这温暖、平滑的春夜剪碎了。 鲁鲁原是一个孤身犹太老人的狗。老人住在村上不远,前天死去了。只是这矮脚的白狗 守住了房子悲哭,不肯离去。人们打他,他只是围着房子转。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范先生 养吧。这洋狗只合下江人养。”这小村中习惯地把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 家,拴在这棵树上,已经三天了。 两个孩子从院子北端三间旧房中蹑手蹑脚走了出来。10 岁左右的姐姐捧着一钵饭,6 岁 左右的弟弟跟在姐姐身后。 “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姐姐把手里的饭放在鲁鲁身旁。 鲁鲁用悲哀的眼光看着姐姐和弟弟,渐渐安静下来了。他四腿很短,嘴很尖,像只狐狸; 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颈上套着皮项圈,项圈上拴着一根粗绳,系在大树上。 “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你懂中国话吗?”姐姐温柔地说。“拉拉手吧!”三天来,这 话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突然又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 但是鲁鲁这次没有哭,只是咻咻地喘着,好像跑了很久。 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老人总是抚摸他,从头摸到脊 背。那只大手很有力,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他仍咻咻地喘着,向姐 姐伸出了前脚。 妈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当然还有弟弟。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 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 姐姐垂了头,不说话。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范家人都睡了。只有爸爸仍在煤油灯下著书。鲁鲁几次又想哭一哭,但是望见窗上几乎 是趴在桌上的黑影,便把悲声吞了回去,在喉咙里咕噜着,变成低低的轻吼。 妈妈和姐姐解掉拴鲁鲁的粗绳,但还不时叮嘱弟弟,不要敞开院门。这小院是在一座大 庙里,庙里复房别院,房屋很多,许多城里人迁乡躲空袭,原来空荡荡的古庙,充满了人间 烟火。 鲁鲁来到范家十多天了。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忽然往犹太老人原来的住 处走去了。那里锁着门,他便坐在门口嚎叫起来。还是那样悲凉,那样哀痛。他想起自己的 不幸,他的心曾遗失过了。 他努力思索老人的去向。这时几个人围过来。“嚎什么!畜生!”人们向他扔石头。他站 起身跑了,向着城里跑去了。因为他有一个谜,他要去解开这个谜。 黄昏时,鲁鲁在城里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 旧洋房的门关着,鲁鲁就坐在门外等,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他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 人们气愤起来,下决心处理他了。他很饿,又渴,又想睡。他想起那淡黄的土布衣裳,那温 柔的小手拿着的饭盆。他最后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但是没有。他跳起 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他得到的谜底是再也见不到老人了。他不知道,那老人的去处,是每个人,连他鲁鲁, 终究都要去的。 姐姐和弟弟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你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第三天黄昏,妈妈准备扔掉鲁鲁的饭盆和水盆时,鲁鲁回来了。姐姐冲过去弯身抱起他 的头,他舔着姐弟俩的手,他给爸爸妈妈作揖。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 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 村边小溪静静地流,不知大江大河里怎样掀着巨浪。终于有一天,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 这小村,整个小村沸腾了,赛过任何一次赶集。 “回北平去!”全家人高兴地抱在一起,鲁鲁也连忙把头往缝隙里钻。可是鲁鲁不知道, 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随去的。最后的决定是带他到 t 市,送给爱狗的唐伯伯。 上路第二天,姐姐就病了。鲁鲁一刻不离地挤在她脚前。眼光惊恐而凄凉。 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10 里外便听得水声隆隆。车经这里,人们都下车到观瀑 亭上去看。上车第二天就病了的姐姐,也执意要下车。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 弟弟在后,向亭上走去。急遽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 水气迷蒙,一直飘到观瀑亭上。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幔和雷鸣般的轰响仿 佛离她越来越远。姐姐晕在了爸爸的肩头。 姐姐住进了医院。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 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 范家人到医院接了姐姐上了飞机。姐姐和弟弟为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他们听 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变了声的嗥叫,他们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 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 终于渐渐平静下来的鲁鲁,有一天又不见了。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 他竟又回到唐家。他瘦多了,完全变成一只灰狗,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他曾回去,又一次 去寻找谜底,他戴露披霜,登山涉水;千里迢迢,他重见了小山上的古庙,却寻不到原住在 那里的主人。他并不注意外界的凄楚,他只是要去解开内心的一个谜。他去了,又历尽辛苦 回来,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 唐家人久闻鲁鲁的事迹,却不知他有观赏瀑布的癖好。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 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嚎。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对鲁鲁进行人格化的描述,细腻地展现了小狗鲁鲁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真切地感 受到小狗内心复杂的情感。 B.“村边小溪静静地流,不知大江大河里怎样掀着巨浪”,一语双关,暗示消息闭塞的小村 庄不能及时知道时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C.小说描写范家人及鲁鲁走向观瀑亭,虽然只是用了几个简单的方位词,但营造出和谐温 馨的画面,突出了环境的美好,烘托出鲁鲁的乖巧温顺。 D.小狗鲁鲁曾两次历尽辛苦、几近丧命地寻找旧主人,无果后,出于对旧主人安排的尊重 和新主人善意的理解,又返回了新主人的家中。 E.小狗鲁鲁心底的谜,源于对死的不解——他不知道生命会有终点,源于对生的困惑—— 他不知道旧主人的无奈与艰辛,他只想寻回那份失落的温暖。 8.划线句中,鲁鲁为何会有如此举动?这体现出鲁鲁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9.小说以鲁鲁坐在大瀑布前的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嚎结尾,可谓匠心独运。试探究作者这样 写的用意。 【答案】7.CD 【解析】C 项,“烘托出鲁鲁的乖巧温顺”牵强;D 项,到范家并非旧主人的安排。 【答案】9.(1)情节方面,照应小说开头鲁鲁第一次失去主人时的哀号,首尾呼应,使全文 笼罩着悲剧气氛。(2)形象方面,表现鲁鲁的离别之痛以及对旧主人深切的思念,突出其处 境的凄凉及对旧主人的忠诚。(3)主题方面,借助鲁鲁的悲鸣,反映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者 的哀伤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人性、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呼唤。(每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考查对结尾的探究能力。本题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结合 小说内容,从“情节结构”“形象”“主旨”三个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可。 二、(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17 届高三三诊模拟) 大神的审判 海明威迪克·海伍德扣上厚呢短衣领子的纽扣,领子竖起到了耳朵边上。小木屋里,壁 炉 上方的鹿角挂着来福枪。迪克取下枪,戴上他厚重的毛草连指手套。“皮埃尔,今天我 要 去看看朝着卢恩河的那条布阱线路。”他说道,“天杀的,这天可真够冷。”他扫了 一眼温度 计,“零下四十二度。好了,再见,皮埃尔。”皮埃尔只是咕哝一声作为回应。 迪克穿上雪靴, 在地面上,以一种旅行家在荒地上穿着雪靴迈步的姿势,大摇大摆地出 发了。 皮埃尔站在木屋的门口,看着迪克大摇大摆地往前走。他露出一个恶毒的笑容:“当 他 只能用一只脚在雪地上走,像只兔子一样蹦蹦跳跳,这个小贼一定会知道什么才是真 正的寒 冷。他偷了我的钱,肯定是他。”皮埃尔重重地甩上门,把几根柴扔到壁炉里, 又爬回了自 己的床上。 迪克一边大步走着,一边自言自语,像是在对“寂静地方”的旅行者说话一样。“我 很 好奇,只不过是丢了些钱,皮埃尔为什么要如此光火?我敢说,他肯定是放错了什么 地方。 可现在,他只会像只乖戾的猪一样发脾气。有时,我还能感觉到他在背后用恶毒 的眼光盯着 我。如果他以为是我偷了他的钱,为什么不说出来,跟我对质!怎么会这样! 他以前很快乐, 总是乐呵呵的。在密塞那坝,当我们一致同意要成为伙伴,来翁加瓦这 里布陷阱捕猎的时候, 我还以为他会是个让人愉快的同伴。可是现在,他已经一个星期 没跟我说过话了,除了偶尔 咕哝一声,或者用克里语咒骂。” 天气很冷,却是一种干燥、让人精神爽利的、属于北地的寒冷。显然,迪克很享受 这种 干冷的空气。很快,他就沿着布阱线路走了五英里的路。可是,一路上他总感觉到 有什么东 西跟着他。他几次停下来,四处张望,却什么也没发现。他喃喃自语道:“我 想那应该是库 兹乌兹作怪吧。”在北地这里,只要有人们无法解释某些事情,他们就会 认为是那个“克里 族的坏心眼儿小神”在作怪。然而,当他进入到一片云杉树林时,突 然整个人被猛地抽起, 拉向空中。当他的脑袋从与冰冷的地面碰撞中恢复清醒后,他发 现自己被系在一棵云杉树上 的绳子吊在半空中。这棵云杉树被折弯了,以充当这个陷阱 所需要的弹力,一个像是捕猎兔 子的陷阱。迪克的手指根本无法碰到地面。随着他不断 的挣扎,腿上的绳子越来越紧。这时, 他见到了一直跟随他的东西。一群瘦削的、饥饿 的白毛大灰狼从这片树林里慢慢出现了。它 们慢跑着过来,围着迪克,蹲坐下来。 而在小屋里,正躺在床上的皮埃尔被头顶上传来的啃咬声吵醒了。他懒懒地抬头望 向屋 梁,一只红色的小松鼠正急急地啃着他丢失的钱包的皮革。他想到了自己给迪克设 计的陷阱, 整个人从床上弹起来,抓起他的来福枪,来不及披上大衣或戴上手套,就冲 了出去,沿着陷 阱线狂奔起来。当他跑到那片云杉林时,他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快要喘 不过气来。两只乌鸦 飞走了,离开它们之前一直啄着的食物。眼前这个不成样的东西, 曾经是名叫迪克·海伍德 的人。两只乌鸦拍着翅膀,懒洋洋地飞到旁边的云杉树上。在 这片布满血丝的雪地上,印满 了属于大灰狼的脚印。 当皮埃尔往前走一步时,他听到捕熊用的钢夹子合起来的叮当声。这个陷阱一向是 迪克 负责照看的。现在,这个钢夹子在他脚上合上了。他往前倒了下去。当他倒在雪地 上时, 他说道:“这是大神的审判。我会为这些大灰狼省一点麻烦。” 于是他把手伸向了那支来复枪。 (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集》) 【注】①北美印第安人克里族的语言。②克里族的一个神灵,即“克里族的坏心眼儿 小神”。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以迪克和皮埃尔两条线索共同推动情节发展,两人由亲密到生分,又走向相同的 结 局,整个情节富有戏剧性。 B.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皮埃尔“把手伸向了那只来复枪” 有 多种可能,使得小说悬念迭生。 C.天气寒冷,白雪覆盖大地,这既是客观环境描写,也为下文二人先后落入自己人设计 的 陷阱、身死雪地作了铺垫。 D.“大神的审判”暗示了人物的宿命,难得的友情因为一方的不信任而导致了悲剧的结 局, 陷害对方的同时也害了自己。 8.皮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海明威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 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这就是著名的“冰山理论”。那么,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理论的? 请你联系文本阐释。 【答案】7.B 【解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欣赏小说中人物的形象,主要应根据小说对该人物所 做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其他叙述性语言进行分析。 【答案】9.①情节上,作者写作的情节只集中于整个故事的结局,而事件的起因、经过,则 是通 过人物内心独白间接交代,这样的安排使得情节集中,毫无枝蔓。②人物塑造上,作者 正面直接描写的只是皮埃尔对迪克的咒骂、报复,而皮埃尔在发现钱包以及看到迪克之 死后, 内心的悔恨与自责则是隐藏在对其动作、语言等描写里,需要读者去揣测。③标题的设置耐 人寻味。标题为“审判”,而文章内容却无关“审判”,“审判”更指向小说的主旨,即对人性 中的“恶”的批判。(每个要点 2 分,有其它合理的理由和阐释也同样给 分。) 三、(2017 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 4 月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除夕雪 除夕夜,雪还在下着,对面的山已经成了刚出笼的白面馒头,被霭霭的暮色笼罩着。“咔 嚓”一声,一棵枝桠在雪的重压之下,带着雪沫扑簌簌地落了下来。然后就是静寂,无边无 际的静寂。 一个亮着晕黄的灯光的草屋下,几个孩子倦倦地偎在炭烧火桶边,旁边一只烧煤的炉子, 放着一只铝锅,里面“突突”地冒着热气,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 屋外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声,老大飞快地拉开木门,门像老牛一般哼唧着,光亮由一 根木棍被拉宽,像面镜子躺在雪地里,她喊道:“妈!” 母亲挑着两担雪,拖着一地水迹走了进来,老二老三也都一起站到了地上,眼巴巴地看 着母亲。 母亲摘下头上的围巾,脸颊冻得通红,说:“原以为有最后一班公交,没想到今天三十, 中午就没了──”母亲一早就出门卖菜了。 拨开筐子里的积雪,母亲扒拉出三棵大白菜,老二失望的眼神垂了下来,老三委屈地瘪 嘴,眼圈泛红,老大瞪了他们一眼,就去拎起炉上的锅灌水。 母亲剥去了身上的军大衣,那还是父亲留下的,抻了抻衣袖,看着这三个瘦骨伶仃的儿 女,眨眨眼说:“今天过年我们吃元宝吧。” “元宝?”几乎是异口同声,目光也聚光灯般投向了母亲,老三吧嗒着满嘴的口水。 母亲点头,指挥道:“老大,你把这几棵白菜洗洗!” “老二,去把床下的粉丝拿出来!” 老三才五岁,睁着透亮的黑眼珠注视着母亲,母亲说:“你给我准备一瓢水。” 母亲舀了几碗白面在盆里,吩咐道:“加水!” 老三两只手颤巍巍地端着水瓢,滴了两滴,“不够!”母亲说。又加了一点,母亲直接从 老三手里夺过水瓢,“哗”的一声,水冲到面里,隐了身,母亲操手搓揉了起来,面团像雪球 一般滚大,圆滚滚的像个白胖子,母亲安慰般拍打着面团。 洗净的白菜从热水里捞起,切碎,放到摊开的纱布里拧干,粉丝同样烫软,一起切碎, 放在一个盆子里搅拌,加盐,又一通拌着,白菜也慢慢泛着喜色。 母亲把擀面杖直接压在了面团上,横一道竖一道,胖子被压扁,抻长。直到一张大面皮 摊在桌上,又找来一个罐头瓶子,压在面皮上,一个圆形的面皮就出来了。 “饺子!”老二惊呼道,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包过饺子,父亲擀面皮是掐一小块 面剂,擀面杖搓动两下,一块面皮就飞了出来。不像母亲这样费劲。 饺子七零八落地散在桌上,像一群咧嘴的大肚汉。母亲对老二说:“去烧水吧!”老三在 一旁不安分地用手揉揉捏捏,被母亲拍落了,老三噘着嘴,老大在一旁安静地包着饺子。 当水汽弥漫着整个屋子,一只只水饺“扑通通”地跳下水,沉到锅底,母亲掂着锅铲说: “你们三个把对联贴上!” 等三个孩子回到了屋里,三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就端到了桌上。母亲颇为神秘地说:“这里 面有惊喜,你们谁吃到了,谁明年就有好运哟!” 老二咬了一口,惊叫道:“我吃到了!”就吐出一枚硬币,摊开手掌,熠熠生辉。 老三有些着急,吞了几口溜光水滑的饺子,停了下来,翻着白眼看着老二,母亲吃了一 个饺子,鼓励说:“三子,吃啊!” 老三眉头锁住,又解开,叫道:“我也吃到了!”从嘴里就吐出了硬币,在手里扬了扬, 那样子比吃了开心果还兴奋。 老大看着母亲,说:“我吃撑了!”就把碗里两个饺子拨到了母亲的碗里,赶紧把碗抽走。 母亲牙齿“咯噔”了一声,蹙眉,老三叫道:“妈也吃到了!” 老二拍着巴掌说:“大姐,就你没有吃到了!” 老大鼓起嘴咽着一口,瞪大眼说:“不好,我吞到肚子里了!” 欢乐的笑声爆起,冲破除夕夜白雪皑皑的屋顶张扬开来。母亲转头望向墙上丈夫的照片, 嘴咧开,眼圈却已经红了…… (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16 年 12 期) 7.下列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主要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除夕夜的雪景,突出了过年的热闹和 草屋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通过穿“父亲”留下的军大衣、“父亲”去世后没包过饺子、墙上挂“父亲”的照 片等细节,暗示了“父亲”去世给这个家庭造成的穷困和不幸。 C.第三段划线句子属于细节描写,既生动地展现了那开门后光线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同 时“门像老牛般哼唧着”,也暗示了这个家庭生活的窘迫。 D.小说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孩子们的形象。老三天真烂漫,老二鲁 莽性急,老大贴心懂事,个性鲜活,真切生动。 8.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9.请简要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答案】7.C 【解析】A 项中“突出了过年的热闹”属于无中生有;B 项中“暗示了‘父亲’去世给这个家 庭造成的穷困和不幸”属于强加因果;D 项中“老二鲁莽性急”不确切。 【答案】8.(1)坚强乐观。丈夫去世以后,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支撑起整个家庭,在除 夕夜给孩子们包饺子吃,营造欢乐的氛围。(2)吃苦耐劳。到年三十了,她还到离家很远的 地方去买菜,没赶上公交车,徒步回家,直到除夕夜才回来。(3)聪慧能干。她让孩子们一 起动手,包饺子,贴对联,感受过年的氛围,让孩子们都吃到硬币,预示着他们能有好运, 使他们感到开心和快 1 乐。(4)挚爱亲人。她不仅对三个孩子充满爱,而且对逝去的丈夫也 无比怀念。(每点一分,然后 4 点 5 分) 【答案】9.(1)前呼后应。结尾段“除夕夜白雪皑皑”与标题和第一段形成呼应和照应,结 构更加严密。(2)“欢乐的笑声”与开篇形成对比,营造了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突出了亲情 的温暖和孩子们苦中作乐的坚强乐观,你与主题的表达和主体事件的背景相契合。(3)突出 了母亲悲喜交加的复杂心理。既有对丈夫的思念,又有对迫于窘境、失去父爱的孩子们的悲 悯怜爱,更有对亲情温暖、孩子成长懂事的喜悦和欣慰。(每点 2 分) 【解析】 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 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 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 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 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1)要点须全面;(2)陈述有条理。作 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第一句: 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 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 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四、(河北省邯郸市 2017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乡下佬的劝告 〔美〕威廉·萨洛扬 有一年,我的叔父美立克从弗莱斯诺到纽约去旅行。 在他上火车之前,他的叔父迦洛看望了他一次,告诉他旅行上的种种危险。 “你上了火车,”那老人说道,“仔细拣定你的座位,坐下来,不要东张西望。”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几分钟之后,火车开动了,”那老人说道,“两个穿制服的人会从夹道上走过来,向你 要车票。不要睬他们,他们会是骗子。” “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叔父说道。 “你会知道的。”老人说道,“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你旅行了不到二十英里,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会走到你跟前来,递给你一支香烟。 告诉他你不抽烟,香烟上会有麻药的。”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在你到餐车去的路上,一个很美丽的女郎会故意和你撞个满怀,而且差不多抱住你,” 老人说,“她一定极其陪小心而且动人,你自然的冲动便是要和她做朋友。抛撇了你那自然的 冲动,一直进餐车去吃东西;那女人会是女冒险家。” “什么?”我叔父说道。 “婊子!”老人喊道,“一直进去吃东西,点最好的食品。如果餐车人满了,那美丽的女 人坐在你同桌的对面,不要对着她的眼睛看。如果她讲话了,装做聋子罢。”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装做聋子,”老人说道,“这是唯一摆脱的方法。” “摆脱什么?”我叔父说道。 “摆脱全部邪恶的花把戏,”老人说道,“我旅行过的,我懂得我谈着的问题。”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我们不要多谈了。”老人说道。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我们不要再讲这问题了。”老人说,“这完结了。我有着七个小孩子,我的生活一向是 圆满正经的生活。我们不要再想到它罢。我有着地呀,葡萄呀,树木呀,牛羊呀,和钱呀。 人是不能一切齐备的——除非什么时期有一天两天是如此。”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在你从餐车回到你的座位的路上,”老人说道,“你会经过吸烟间。你在那儿会发现一 批人打着纸牌,赌客们会是三个中年人,指头上套着看上去很值钱的戒指。他们会向你笑嘻 嘻地点头,他们中间的一个会邀你入局。告诉他们,你不会讲英语。”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就好了。”老人说道。 “谢谢你。”我叔父说道。 “还有一件,”老人说道,“当你夜里上床的时候,把你袋子里的钱拿出来,放在你的鞋 子里。把你的鞋子放在你的枕头底下,把你的头整夜搁在枕头上,不要睡熟。”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就好了。”老人说道。 老人离开后,第二天我叔父美立克上了火车,便一直横过了美利坚旅行到纽约去。 穿制服的两个人并不是骗子,带有上麻药的香烟的年轻人没有到来,美丽的年轻女人没 有坐在餐车里和我叔父同桌的对面,吸烟室里也没有人打纸牌,我叔父把他的钱放在他的鞋 子里,把他的鞋子放在他的枕头底下,第一夜整夜没有睡熟,但是第二夜,他却放弃了全部 的规矩。 第二天,他自己把一支香烟递给了另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接受了。 在餐车里,我叔父走到一边去,和一个年轻女郎同桌坐了。 他在吸烟间里发起了打扑克,还在火车开到纽约之前,我叔父认识了火车上的每个人, 每个人也认识了他。 有一次,当火车穿过俄亥俄州的时候,我叔父和那接过香烟的年轻人和到跋沙尔去的两 个年轻女郎组成了四人合唱队。 这次旅行是很愉快的旅行。 当我叔父美立克从纽约回来的时候,他的老叔父迦洛又来看他了。 “看光景你是一路平顺的,”他说道,“你遵守过我的教训了吗?”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老人远望着天空。 “有人靠我的经验得到了益处,这在我是觉得高兴的。”他说道。 (选自《中外微型小 说》,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美立克去纽约旅行前后,叔父迦洛特地来看望他,给他说了一番话,可见叔父是一个 非常热心的老人,也体现了他对后辈充满着关爱。 B.美立克在同叔父迦洛交谈时,态度一直恭恭敬敬,叔父每说一点,他都能积极地做出回 应,表现出他很尊敬这位长辈,认为叔叔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C.从叔父迦洛叮嘱美立克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叔父迦洛的眼里,社会上充满了欺骗、伤害、 邪恶、偷盗等害人的把戏,暗示了他们叔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 D.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一方面老人因为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到别人而欣慰,另一方面老人 又为自己的经验在别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而感到得意。 8. 当美立克返回后,被他的叔父问及是否遵守教训,他回答“唔,叔叔”,这反映了他怎样 的内心世界?请结合文本分析。 9. 小说为什么以“乡下佬的劝告”为题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 【答案】 D 8. 【答案】 ①心有不满,他不想再听叔父的唠叨指责。 ②心有怀疑,他已经不再相信叔父所说的内容。 ③敷衍叔父,他认为叔父既理解不了也无法接受自己的经历,所以就敷衍他。(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两点给 4 分,答对三点给 5 分) 【解析】考查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从结构上起贯穿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的作用;从人物 上突出美立克的心理变化;从主旨上凸显了主题。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 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 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 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推进的角度进行分 析。 9. 【答案】 ①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乡下佬的劝告”来展开的。 ②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去想象他劝告的内容和效果等等。 ③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乡下佬”三个字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讽刺 了美立克的叔父孤陋寡闻、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的性格,同时也赞美了美立克顺应本心的需 求、敢于打破先辈人的规矩的勇气。 ④点明了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和主要内容。(答对其中三点给满分) 五、(云南省昆明一中 2017 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贡米 任林举 仲秋一过,氤氲于天地之间的水汽如领了号令一样,倏然散去。大地恪守着自己的宁静 和沉稳,将攒了一春一夏的阳光收集在一起,再铺展开来,即是遍地耀眼的金黄——千亩万 亩的稻子熟了。 当初,人们交给土地的,是小小的一粒稻种,是人类和土地之间的一份契约或默契。是 规约,是风险,也是信任。农人代表人类立了这个无字也无言的契约之后,就得一步步躬耕 践行,付出自己的力气、汗水、智慧、情感……大地则如一个严格的慈母或一个胸有成竹的 魔术师,承诺在心,却秘而不宣。先是一个细嫩的芽儿,由鹅黄或嫩绿慢慢地演变着,然后 就是一棵苗、三棵苗、五棵苗……当一棵孤零零的小苗分蘖、滋生出一把攥不下的大簇稻秧 时,农人仿佛受到了巨大的赞许和鼓舞。此时,虽然心花怒放,但还不到开怀大笑的时候。 直到稻秧里流动着的浆液自下而上随时间慢慢传输,在穗子上、在稻壳里悄悄凝结成晶莹的 玉,他们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地终于兑现了承诺。那暗暗浮动的米香呵,如丝丝袅袅无 色无形的流泉,从农人的生命和大地的肌肤里源源不断地散发而出。 我一直相信,1671 年秋天的色彩和饱和度,一定不亚于今天。那时,这片黑土地还不属 于百姓,而是作为“龙兴之地”被皇家独自占据、严格监管着。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史上, 凡一方之最新、最好的物产,都要向朝廷交纳,供皇室享用,称之为皇贡。 康熙第一次东巡,也就是 1671 年的秋天,北方的金秋正壮美如画,但那时对于一个政权 初稳的年轻皇帝来说,还没有太多的闲情逸致去关注那里的美景与粮食。1682 年,他再一次 带着浩浩荡荡的巡查队伍来到既是故乡又是边疆的东北,考察当地民情。康熙第二次东巡, 前后历时 80 天,同行七万众,光是消耗的吃的,就数目惊人:从各大官庄征用猪 62 头,鹅 235 只,鸡 620 只,鸭 140 只,粳米 11.57 石,红白高粱米、燕麦等杂粮 10.57 石,白面 1974.5 公斤,芝麻油 501.4 公斤……队伍行至松花江之滨,皇帝享用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特意为他准备的一锅米饭。当一口晶莹如玉、香糯软滑的白米饭入口之后,吃遍了天下珍馐 美味和八方五谷的皇帝欣喜不已,叹为天赐神物,并即兴作诗一首:“山连江城清水停,稻花 香遍百里营。粗碗白饭仙家味,在之禾中享安宁。” 从此,松花江流域的稻米便成为专供皇宫御用的“贡米”。可怜的百姓,只能把出自自家 之手的“仙家味”悉数奉送给皇家,以至于很多人只听说过“粳子”之名,而不知粳米之味。 晶莹如玉又唇齿留香的米,连绵不断地自吉林这片苦寒之地流往繁花似锦的京都。京都的皇 帝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开心,便又兴高采烈地写起诗来,爷爷写,孙子也写,赞美大米, 抒发踌躇满志的情怀:“松江万里稻兴滔,碎碾珠玉降琼瑶。绵香宜腹还添力,慰我黎庶尽辛 劳。” 乾隆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赞美松花江流域大米的漂亮表象,很有想象力,也很贴切,优质 的粳米本来就如晶莹剔透的琼瑶美玉,但是后两句可就有一点铺排过当了。上好的米当然可 以“绵香宜腹还添力”,可是,米根本就进不了平民之腹,又怎么去慰“黎庶”的辛劳呢?当 一种东西成为紧俏、稀缺资源时,其出产之地和发端之人往往是得不到什么益处的,不仅如 此,有时还会罹患灾祸。其实,谁都不想这样,但人心的曲曲弯弯和世道的沟壑纵横,却总 是把千百年的历史逼进窄巷,呈现出的事实总是难免“这样”。绥德出硬汉,绥德就户户当兵 撂荒千里,不再有人种田;米脂出美女,米脂的男人就很难再娶到漂亮的媳妇;凤阳拼上了 三千年的内力出了个皇帝,那地方就穷得最后只剩下一曲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 原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尽管如此,不问世事的稻谷却按照春种秋收的规律岁岁归来,维系着人类与土地之间的 默契与信赖,温暖着耕种者屡伤不死的心。一代代朴实而倔强的北方农民,则在“谷丰年不 丰、谷歉两手空”的梦魇里死守着那片并不成全人的黑土地和从不富人的粳稻,前赴后继将 它们培育成更精更优的佳品,恪守并提升着昔日贡米的品质。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段中,作者善于使用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土地和稻米,表现了稻 种发芽成熟,大地兑现承诺的过程。 B.十多年间,康熙两次东巡,目的各不相同,因偶然吃到晶莹如玉、香糯软滑的吉林米饭 而欣喜不已,并写诗将其列为“贡米”。 C.作者认为,只要一种东西成为了紧俏、稀缺的资源,其出产之地和发端之人就得不到好 处,不仅如此,有时还会遭遇灾祸。 D.文章主要写贡米,提及绥德硬汉、米脂美女、凤阳花鼓,是为了证明人心与世道会将历 史发展逼进窄巷的道理。 E.文章书写了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对农民的压迫、盘剥,同时也赞美了淳朴农民在土地上辛 勤耕耘、不计回报的精神品质。 5.第四段中,作者详细地罗列康熙东巡消耗的食物,有什么作用? 6.鲁迅文学奖称任林举的写作“融叙事、抒情、沉思于一炉”,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D E 【答案】5.①内容上,点明皇家出行消耗巨大,以史料为依据,增强真实性。(2 分)②结构 上,为下文质疑、批判和分析历史做铺垫。(2 分) 【解析】 对于此类题目要认真审题。审题要点如下:一审清问的角度 ,看有无限定角度;还是综 合角度,即没有明显要求答题角度,此时一般从多角度思考。其中,题干中若有“艺术 表现”几个字,其实名义是限定角度,实则也是多角度。 二审清描写物象的范围。小说 描写物象的文字,不是统贯全文,而是限定在特定的区域文字中,需要把与该物象相关 的文字都找出来。规范答题:自身作用+环境作用+人物作用+情节结构作用+点题作 用。①“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 点、作用和审美价值。②“环境作用”,指的是它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 示,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③“人物作用”,指的是它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主要 人物的什么特点和性格。 ④“情节结构作用”,指的是它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如是 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用以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 置悬念,造成波澜, 形成线索等。 ⑤“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基本 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 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答案】6.①记叙方面,文章前半部分偏重叙述,书写的是稻米生长成熟,皇家享受贡米。 (2 分)②抒情方面,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大地、农人和对封建专制压迫的褒贬态度。(2 分) ③议论方面,文章后半部分转向议论,沉思的是皇家与民情,人心与历史。(1 分)④作者的 写作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融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为一体。 六、(2017·天津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小狗鲍比 马中行 小弟说,美国比中国先进了一个世纪,你来过过下个世纪的生活。来了个霸王请客,不 由分说,把机票寄来了。 我到纽约才发现,小弟住着一个套房,可他为了省钱,把里屋转租给一个阿拉伯人。 无可奈何,他为我找了一个中国女医生家,与她和她的 12 岁的小儿子阳阳做房客。 我刚走到她门口,开门扑上来的,是一只小不点儿的、全身长着长长的白毛的、小球球 似的狗。我生平最怕小动物,见了毛烘烘的猫、狗,我全身的毛孔都会竖起来,感到皮肤发 刺,心发紧。这回找了个养狗的户,还和人家合住。 我吓得够呛,女医生连忙“鲍比!”“鲍比!”叫着,把它轰开了。 小弟为了多挣钱要上两个班,只有星期六、星期天带我出去猛玩。平常我就关在家里, 女医生出门时总要关照我,有人按铃,你就拿起话筒问他是谁,屏幕上会现出来人的形象, 认得了,你再按开门的钮;还要我一定得把通凉台的玻璃门锁上。特别要警惕黑人。 纽约就这么吓人。 小弟为解除我的寂寞,给我租了好多录像带。 每回我要看录像,就和鲍比展开了沙发争夺战。它狗模人样,白天总是躺在正对电视机 的沙发上睡觉。 我看着它那侧卧着安然入睡的小样儿发愁,用录像带顶着它的脊背叫它挪挪窝。可它只 要见我坐在沙发上,就要把它毛烘烘的身体偎向我,睁着一双蓝蓝的洋眼睛。 它那小样儿挺招人怜爱,但我怕那一身的毛。当我轰它走开时,我看到它像小孩受到挫 伤一样,不胜落寞地逃向床底下阴暗的地方。 它大概像我一样,也感到寂寞吧。 一次,我陪女医生出去遛狗,碰上住在隔壁的矮墩墩的日本女人,她操着生硬的英语说, 白天我们不在家里,她常常听到鲍比哭。 它也会哭?而且失声地哭? 当它再偎向我时,我试着去抚摸一下它,它马上就来舔我的手,还用它那尖锐的小狗牙, 轻轻地咬住我的指头玩,舔我的脸,钻到我的腋下,爬到我的肩上,没完没了。 两个天涯沦落的灵魂,一个人,一个狗。 我们吃饭的时候,也是它最忙的时候,我坐在椅子上,它立起来正好够得着我的腿。它 把两只前爪放在我的腿上拍着要东西吃。我把一块肉从高处丢下,它总能准确无误地用嘴接 住,然后津津有味地、张大嘴嚼着。 我为女医生和阳阳表演我的拿手菜贵州鸡和红烧肉,阳阳一边大口吃着,一边抱怨他妈 不给他做。 顺便我们也喂鲍比点儿,谁知它的胃口越来越高,它先是不吃狗食了,然后是不吃面包 要吃香肠和肉饼,到吃过贵州鸡、红烧肉以后,它连香肠也不吃了。喂它吃的,它不再张开 嘴接,而要用鼻子嗅,是贵州鸡或红烧肉,它才张开嘴,否则一律不接。 别看鲍比如此矫情,它从不敢找阳阳要东西吃,不但不敢斗胆去拍他的腿,甚至不敢挨 着阳阳拍我或女医生的腿。阳阳其实非常爱鲍比,但他是顽童式的爱法,没轻没重地拍它一 下或吼它一声。鲍比坚决不接受阳阳这种爱的方式,总是远远避开他。只要阳阳一叫它,它 马上悄悄躲进床底下。 女医生因工作忙,无暇养狗,决意把鲍比送给在洛杉矶的女儿,无论阳阳怎么抗议、闹 情绪,女儿的朋友还是来接鲍比了。 女医生、阳阳和我三人送鲍比到机场,鲍比被关进了一个小铁笼子。我们三人决意要一 直把它送到登机口,和它一块儿通过 X 线检查。 我刚越过 X 线,看见迎面两个黑人女工作人员,捂着嘴、哈着腰笑得不可收拾。我一回 头,X 线口的工作人员和入口的乘客也都在哄然大笑。这时我才发现,在打开铁笼检查时,鲍 比跑了出来,此刻它正立起来竖在地上,为自己冲出铁笼洋洋得意地蹦跳。 他们又把它关进笼子,放在登机口,等候检票。 这时,阳阳突然说,鲍比在哭!我俯下身去,果然看见它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哼哼叽 叽地抽泣。我赶忙打开笼子把它抱起来。阳阳伸手要抱鲍比,可鲍比突然很愤怒地抗拒他, 咬他。虽然常和阳阳斗气,可从来没有真正咬过他,今天可没准,它是真的生气了,可能以 为自己被送进笼子全是阳阳害的。 送走鲍比,我们回到家,再也听不见它欢乐的吠叫,看不见它那蓝蓝的眼睛和嬉戏的娇 态、憨态。 没几天,女医生的女儿打来电话,说鲍比到洛杉矶后,天天都寻寻觅觅,似在找我们。 一天,带它上街,它远远看见前面一个妇人,以为是我,挣脱绳子,穿越马路,奔跑追去, 被一辆急驰的汽车撞倒,猝然死去。 一个孤独的小生命,为了寻求爱,惨死轮下…… (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弟弟强行邀请“我”去美国,“我”去了美国后弟弟却将“我”安排在别人家 居住,这说明弟弟的邀请是虚情假意的。 B.小说中的小弟为了生存玩命地工作,“我”这个姐姐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也 很少陪同,这表明美国社会里人伦关系的冷漠。 C.小说中,小狗鲍比对“我”给的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情节安排,仅说明鲍比对 “我”充满着一种信任与依赖。 D.小说在写我们去机场上送走鲍比时的情节中,运用了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来表现鲍 比被关笼中的愤怒、委屈。 5.在这篇小说里,“我”与小狗鲍比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化发展过程?请结合小 说简要概括。 6.这篇小说结尾的最后两段文字可否删去?请结合小说,从情节结构、形象刻画、主旨 表达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4. 【答案】 D 5. 【答案】 ①刚进女医生家门,鲍比就扑上来,“我”生平怕小动物,皮肤发刺,心 发紧;(害怕)②为看录像,与鲍比展开沙发争夺战,招“我”怜爱,轰它时,落寞逃向床底; (相争)③“我”与鲍比都感到落寞,亲近起来;(亲近)④吃饭时,总找“我”要东西吃,而 且胃口越来越高;(信赖或依赖)⑤机场送别时,鲍比抽泣,“我”抱起它,但最终还是送走 了它。(不舍)(答对一点给 1 分) 【解析】 本题题干的关键词是“变化发展过程”“简要概括”。这就是说概述小说情节时,可抓 住关键情节“刚进女医生家门”“看录像”“我与鲍比都感到落寞”“吃饭时”“机场送别 时”来概述。 6. 【答案】 示例一:不可以删去。(明确观点,1 分。如果仅有观点,不加以说明,不 得分)①从小说的情节结构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小说的整体结构、故事的结局显得很突 兀,也不完整;②从小说的形象塑造上来说,有这两段文字,小狗鲍比的孤单凄楚的形象更 深入人心,进而揭示出像小弟这样的外乡人为了生存拼命打拼的艰辛;(或者暗示“我”在这 样陌生的世界最终还是无尽的孤独亦可)③从小说的主旨表达上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小 说通过小狗鲍比为了寻求爱而惨死轮下这一悲剧来揭示当今西方社会中缺少爱,小说的主旨 表达就显得不够鲜明。 示例二:可以删去。①从小说的情节结构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小说的整体结构、 故事的结局仍然显得很完整,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悬念;②从小说的形象塑造上来说,删去这 两段文字后,小狗鲍比的形象并不受到影响,它的遭遇实际上折射出“我”的遭遇;③从小 说的主旨表达上来说,删去这两段文字后,读者可以通过小狗鲍比在女医生家的遭遇想见它 被送走后的情形,主题表达就显得含蓄。 【解析】 本题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结合小说内容,从“情节结构”“形 象”“主旨”三个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