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1 KB
  • 2021-06-05 发布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审题)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02 课 典型例题 例一:(2017 新课标全国 1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 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 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佳作欣赏】 丝路驼铃 驶向和平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 的中国。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 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 21 世纪的关键词 ——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 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 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 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一带一路,是中国 21 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 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 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一 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 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 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 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 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 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 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 互信。一支支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 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高铁,是我所认识的 中国。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家,正躬逢着属于她的 大时代。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却也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由 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国担当 而倍感荣光。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 摇响自信中国。 【点评】 这是一篇忠实记录“我所认识的中国”的散文。 作者抓住“一带一路”和“高铁”两个关键词,以极具文学感染力的“沙漠甘泉”和 “钢铁巨龙”来类比,生动贴切地勾勒出自己眼中的中国形象。作者对于两个关键词的理解 是到位的,能透过“新丝路”这样的中国战略,以及“高铁制造”这样的中国技术,看到发 展与和平的强国方向,看到担当与自信的大国精神。 全文语言流畅灵动,结构清晰紧凑。作者以“丝路驼铃”和“和平高铁”统领标题、开 头和结尾,同时,又以“我所认识的中国”一句贯穿文章主体,将关键词所体现的中国精神 和中国形象有机融合,既有个人情感的融入,又有国际视野的解读,同时兼顾时代特色和科 技特征,显示了作者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文学表现力。可以说,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的都 是作者的骄傲和自信。诚如文中所言“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一个 强大的国家必定是由无数个幸福个体构成,个人骄傲和国家自信,从来都是密不可分。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12 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 “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 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 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 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 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 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 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 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 生的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 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 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 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 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 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 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 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通过以上努力,本题既给考生提供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构,从而极大提高 了测试的区分度和效度。 例二:(2017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 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佳作欣赏】 借有字之书品人生 人生必读书目中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而我却言人生 只需“有字之书”。 歌德曾有言:“有读书经验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东西,一只眼 睛看到纸背后的东西。”对待读书问题,先贤早有预见。“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早已刻 在“有字之书”的背后,只待有经验有智慧之人前去寻觅。 在我的理解之中,读三本大书的观点似乎显得刻意与褊狭。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 之书”的骨血,又为何要生生将其剥离以显示专业与高深。“因为我读过书,油墨早已融入 我的风骨。”一身才气是一个人最好的修饰。这些隽永之句早已阐释了“有字之书”对人的 风骨的涵养和熏陶,又何须那看似高深实则无用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究其原因,作家似乎过分强调了“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而忽略了“有字之书” 背后的深刻意蕴。进一步讨论,则更是民族性格与社会环境“作祟”。中国人骨子里的精明 让我们忽略了“大智若愚”,更“强迫症”般地一定要将概念完全厘清。掩藏在各种“定 义”“概念”之下的其实是一种谬误,其以支理性、支逻辑、支秩序为特点,在美学中被称 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被称为“虚无主义”。而社会环境更是其有力帮凶。各类“心灵 鸡汤”“成功的十大秘诀”“一百个生活智慧”等层出不穷。盲目地屈从人们的喜爱而不加 以辨证的社会环境会将我们的国家带领到何处? 韩少功在《另一片天空》中写道:我们的观光旅游不过是将电视媒体和他人口中的场景 来一次现场的印证与残渣式的咀嚼。书莫不如此,人生的智慧早有镌刻于“有字”的经典之 中,何以要舍弃有价值的“有字之书”而去追求无形的荒谬的“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当然我并非否认“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重要性,只是他们早已融入在“有字之 书”中。那么何以要舍弃我们易于亲近的文化母体,反而盲目追求他人的咀嚼残渣。 范雨素的命运的确将她装订得其为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时的读“有字之书”的经历,她 也许早已沦为平庸中的一员,一生平庸。反观周有光先生,他对学问的孜孜以求也使得他一 生有光。 《乌合之众》中有言“群众的意识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了” 。当众人一味沉浸“三本大书论”,我们更应该擦亮双眼,借有字之书品味人生百态。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有字之书”绝非放在玻璃橱窗里供人观 赏的文物,而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命脉。 且慢虚无之术成生活,借以有字之书品人生。 【点评】 本文观点新颖,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作者认为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早已镌刻在有 字之书中了,读了有字之书也就读到了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了,其余两本书早已融入“有字 之书”的骨血中了,没有必要生生将三者剥离以显示自己专业与高深。 根据《2017 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类、论述类、文学类) 要求,针对近年来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 构感、空疏而有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浙江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 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论述类文章,围绕 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性的 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段话,引 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这既能检测考生对文体的审题能力,也体现浙江省高考作文命 题思路的延续性,更符合浙江省高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预期。当然,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原 则,考生写成其他文体,只要能表达自己看法,根据作文分项分等评分办法,也可以得到相 应的分数。 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 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 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 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 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 等等。总之,具有可写性,让学生有写作的欲望, 能展开论述。 例三:(2016 新课标全国 2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 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 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 【佳作欣赏】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 语文,在有的人眼里是简单而又深奥的两个汉字,在有的人眼里是一本印满了晦涩难懂 句子的课本,在有的人眼里只是一门需要划定分数的学科。实际上,语文是生活,更是一种 素养,是一种品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从我们出生开始,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 涵养着我们的生活。 从牙牙学语时的一声“爸爸妈妈”,到幼稚少年背诵文章的流利熟练,到坚毅青年洋洋 洒洒的妙笔生花,再到成熟中老年时的满腹经纶……你所看到的每一个字,发出的每一个音 节,写下的每一个笔画,都是语文素养积淀下来的结果。想要成为一个有气质而不低俗的人, 首先就要学好语文,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有人认为,语文课上无需听老师枯燥无味的讲解,课下花点时间看看就行,“画画字词 句,考考试不难”。但是认为只凭自己的“看看”就可以掌握课文内容,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老师在课上尽心尽力地讲解,是“听”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回答问题,同学交流,更是自己 “说”的有益练习。朗朗诵读,深深思考,与老师对话、互动,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提升语文素养。你有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融入社会, 经历在学校中不曾经历的事情,并且在心中对这些事情做出评价。老人家过马路有学生搀扶, 你会感到生活的无限美好,在写文章时,心中充满温暖。发现、思考、总结;观察能力、思 维能力、组织能力、情感能力提升——这就是语文素养积累的过程。 然而,最重要的,莫过于阅读。有位作家讲过一个故事:秘鲁一座小城的警察脾气暴躁, 市民意见很大,市长想了一个办法,让警察用三天假期读三部文学作品,果然,警察们的脾 气有了改善,于是,市民们的怨气也减少了很多。可见,阅读不仅能丰富人的文学底蕴,更 能提高人的总体素质。仔细想一下,你不曾渴望过在书的缥缈仙云中漫游吗?打开《诗经》,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意境会让许多渐渐远去的日子回到眼前;翻开《史记》,领略那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浑气魄,见证历史上一幕幕的波谲云诡;浏览《山海经》, 在“山中奇谭,海外奇观”中漫步,随着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自由翱翔。“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惆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警醒……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都是人类绵长的情思和惊人的智慧, 每每阅读这些美丽的文字,都能让我们汲取无限的存之不易的人类文明精华,从而让我们的 语文素养得到升华。 酒曲经过长时间的酿造才能制成美酒,同样,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不在一朝一夕间,需要 长年累月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捧一本书,揣摩字句间的深意,体会 从书页中流淌出的情感,配一盏清茶,言谈举止间流露出不同于常人的气息,岂不美哉? 【点评】 本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论据来论证论点,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尤其是对中国古诗文和 名言警句的大量引用,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文学素养之深。行文思路清晰,从每个人都离不开 语文学习谈起,娓娓道来,从容不迫。分别从在课堂跟老师学习、同学交流到社会实践,再 到大量的经典阅读几个方面来论证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进而论述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以及通过社会实践,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积累,完成质的飞跃,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针对任何一点去做分析都不难,难的是,三个线头要拧到一起,结成一股绳。 这就要求考生需要有大局观,简单地说,选择一个成功的文学作家成名之路,参照他是怎么 在三者之间游刃有余的,结合自己的体会,串联起来;复杂地来,三者合一,择优录取,通 过三个不同的示例来完成自己的作文,三者之间不可分离,各说各的,就会落下成;冒险地 来,可以三条途径选其一或者其二(更推荐其一)重点论述,另外的途径做支撑,主次分明。 综合评价,因为题目限制是“语文学习”,针对性较强,选择事例时要说“语文圈”里 的。供参考的立意角度和写作思路: 立意角度:语文素养源于做生活的有心人 写作思路:文章开头先提出论点,并简要分析语文素养的意义和表现,然后列出两个分论点 来论证中心论点。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要从一字一句开始认真学习积累,多读书,多思考; 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要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感受,并经常地记录生活和反思自己。 立意角度:没有源头活水,哪来语文素养的提高 写作思路:从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出论点。然后从 “源头活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论证。 立意角度: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写作思路:围绕阅读的内容纵横想象,描绘一个缤纷多彩的阅读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 的心灵得到净化。可以散文诗的形式、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描写。 立意角度:语文素养就是诗意地生活 写作思路: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写一个富有诗意的文学家的故事,通过文学家的形象将生活和 文学素养的关系镶嵌文中。注意选取与语文素养相关的故事。 例四:(2015 新课标全国语文 1 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韋。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 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 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 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 阐 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 一 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佳作欣赏】 致陈先生的一封信 陈先生: 您好!您的遭遇,我在网上略有了解。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般对您进行 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 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下面请允许 我和您谈一谈: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古诗十九首》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个人都 只是这天地逆旅中的暂住之客,我们的生命脆弱而又短暂,无法重新来过。也正因如此,我 们才更应该对自我的生命心怀敬畏,不因任何外因而失去对它的尊重。不由想起了那个“职 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残疾作家史铁生,当他说出“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时,当 他穷四年之功利用透析后的残存时间写下《病隙碎笔》时,当他在《命若琴弦》中塑造了千 弦弹断希望不灭的盲人琴师时,陈先生,希望您能够懂得,正像当代诗人郭小川所说,“但 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敬畏自我的生命,可以让我们无悔此生。 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我们每个个体都与其他无数生命紧密相连,而这些 与我们相关的生命,都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需要对它们心怀敬畏。看,那为了让独居的 母亲颐养天年而辞官奉母的潘岳挂起的官印,它提醒我们,敬畏亲人的生命;触,那落在为 了给发烧的妻子降温而只穿单衣站在雪地中的荀粲肩上的雪花,它告诉我们,敬畏爱人的生 命;听,那重病在床的元稹在听到挚友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吟出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 雨入寒窗”的诗句,它教导我们,敬畏友人的生命。陈先生,您一定明白,只有当我们因敬 畏而为与自己相关的生命负起责任时,我们才可以俯仰无愧,坦然前行。 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我想,如果我们还可以对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存敬畏,则我们的生命一定可以更加崇高,正 像尼采说的那样:“我的灵魂清澈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如韩愈一般,为了天下苍生 不受蛊惑,上《论佛骨表》,被贬潮州仍“肯将衰朽惜残年”;如东林学派一般,为了黎元 百姓乐于樵苏,发出正直呼喊,惨遭屠戮却成为“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如新东方学校 一般,为了汶川同胞重振希望,捐款支教,耗费巨大终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陈先生, 相信您十分清楚,这些人之所以值得我们敬佩,正是因为他们都能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生命 心怀敬畏,方能普施大爱,让自己的生命清澈而崇高。 这红尘,太污太苦太紧促;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陈先生,您可以看到,当今时代, 食品安全隐患多多、医患矛盾逐渐升级、老人跌倒无人搀扶,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似乎越来越 淡漠。然而,越是在这时,我们越应该不断自省:对自我的、与自己相关或无关的生命,我 们都要心怀敬畏。大儒张载说:“为生民立命。”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对 生命的敬畏放在心头,毕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毕竟,我们等过了无尽黑暗才睁开 了双眼;毕竟,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又不知何时会告别的世界。 陈先生,您说呢? 明华 【点评】 作者论述的层次非常清晰,从“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 此生有责”“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三个层次,层层深入来谈对生命的敬畏的 意义。除此之外,语言流畅,多用排比和引用,语言富有文采;阐述深刻,层层推进。本文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论据来论证论点,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尤其是对中国古诗文和名言警句 的大量引用,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文学素养之深。 今年的高考作文相比于去年的作文应该容易一些,去年的角度(遵守规则和打破规则) 比较集中,今年作文虽然事件比较集中,但其要求从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三个角度来写 一封信,写起来自然可以随性随情一些。再加上要求以书信的形式去写作,自然可以渗有浓 浓的情意,估计今年的高考作文会有很多的感人的优秀作文。 这次的作文题目,要求是写一封信,可以写给小陈、老陈、或者其他相关方。首先要特 别注意格式。在格式上来说,必须是信的形式,这个有别与普通作文格式。题目没有做要求 可以自拟,可根据你的立意拟一个贴切的题目,也可以直接写“给 XXX 的一封信”。注意材 料中特别提醒,写信人姓名为“明华”。 立意上看,可以写给老陈,也就是材料中的父亲。从感情上来说女儿报警了,表面上看 是大义灭亲的行为,但是实际上是对父亲换一种方式的关心。提醒父亲,注意行车安全,这 既是对父亲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其他行人负责,是为了父亲和更多人的安全。所以写给父亲 老陈的信,可以从责任这个角度来写。可以提醒父亲,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可以 违反交通规则,不可以在开车的时候打电话。 可以写给小陈,也就是材料中的女儿。女儿举报父亲,对她这一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呢。 写给小陈的信中,你可以对她的行为理解并赞同甚至拍手叫好,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坚信 女儿的做法正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爸爸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不是因为是父亲就无尽 纵容,而是找到一种可以有效的方式给父亲提醒。“小陈的做法还是有些欠妥,虽然爸爸开 车打电话有些违章,但违章的是自己的爸爸,万一被交警扣留几天怎么办?”你也可以对她 的行为不理解甚至嗤之以鼻,怎么可以这样对待父亲,可以更加宽容或者找其他方法帮助父 亲开车不接电话,而不是以这种“极端”的方法。 也可以写给其他相关方。比如写给交通管理者。要求他们严格执法,对这种违反规则的 行为,进行惩罚。多做“摒弃交通陋习、倡导文明出行”的宣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