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鹤壁市高级中学第一次模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天下”以来,传入了西方“人性恶”的人类哲
学思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因为人性本源是恶的,因此必须
配之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
这种关于“人性恶”的人类哲学观点,中国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早已有之,代表人物便
是诸子百家之一的荀子。荀子持“人性恶”观点,而同时代的孟子则持“人性善”的观点。
中国古代历史的各种哲学流派,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按故往历史中国十分惯常思维
的“大是大非”原则来看,人性的善与恶,是两个绝然相反的人类社会哲学元素,荀子与孟
子应被归为两个不同的学说流派。但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学术却把两位持泾渭分明哲学观点
的人,同称为“儒家”。不知两位已作古二千多年的大学者会不会在黄土之下跃骨而起?
仔细想来,把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们归于“一家”的文化现象,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
展情理之中。中国数千年实行的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与行政一统论相匹配的学术一元论,
也就不得不把为华夏人类思想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各流派人物都归入相同的彀中。在归入“一
家”之后,再予以分门别类,作内部清算,谓之“一家”之内的不同“路线斗争”,再或逐
“师门”,斥之学术叛徙、学术内奸。那个时代的这种学术的历史发展逻辑,同样与封建社
会一统皇权独裁之下的“羁縻”臣僚、清算各派臣僚的行政制度,完全匹配。但显然,两者
本来就不在一个学术流派中,而这正是符合近代以来人们认同的人类历史“学术多元论”观
点的。历史地看,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古代中国社会分科学说的产生,从而使古旧
读书做官的儒学成为通向文化一元论的单行线和独木桥,但人类思想(包括经济形态)本质
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术的“多元”,何必纳入一家?它实质是泯灭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哲学思
想的丰富多彩性。
春秋末期,早于荀子孟子一百年的孔子仅谈到了人类哲学“仁”的思想,而荀孟则开始
了人性恶和人性善的争论。众所周知,自后两千多年中国皇朝历史遵循了孔孟之道,而荀子
的“性恶”人类哲学思想早已被皇朝历史自我消弭于无形之中。有当代考古学家指出,人类
文明历史数千年以来,人们的物质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类的性情几无改变。
笔者以为,人类历史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人性现象:越是缺什么,便越是提倡什么。
- 2 -
这就像表决心发誓要克服自我一样。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提到孔子“仁”思想时
这么说:“按孔子的看法,一个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的念头,可见性恶来自
先天”(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
说性恶可使但凡是人都受到“性恶”遏制,说“性善”则可以使一部分“圣人”免于遏
制。这在今天的人看来,道理很简单。假如古人因受人类社会认识论的局限而偏入旁门(轻
视实践的古人先给予认知上的定义,再寻找“理”;现代人在实践中寻找“理”),那么,
今天的人如果再提“性善”论,则别有它图了——人类历史证明:提倡“善”的人就是“善
人”,那是一种是人都不信的鬼话。正如明代哲学家李贽所揭示:孔孟“其流弊至于今日阳
为道学,阴为富贵!”
(选自《关于人性的善与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方人是持“人性恶”的哲学观点的,与之相匹配的是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以
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
B.作者认为,“人性恶”和“人性善”是两个绝然相反的哲学观念,不应该将分别持有这
两种观念的代表人物荀子和孟子归属于同一个哲学流派——儒家。
C.把分属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归于“一家”是为了顺应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因为中国数
千年来实行的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学术一统论是与之相匹配的。
D.作者认为,现代人再提“性善”论,就是另有所图,而古人提“性善”论只是因为认识
论的局限,入了“先给予认识上的定义,而寻找‘理’的偏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以近代西方“性恶论”哲学思想流入中国为引子,探讨了“人性恶”的哲学思想在
中国悠久的历史。
B.作者在论证中国古代“人性恶”的哲学思想不应该被湮没时运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等多种论证方法。
C.作者引用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话是为了证明,儒家大师孔子从本质上讲也是持“人
性恶”的观点的。
D.作者指出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流派的“奇特现象”,是为了阐明“性恶论”在中国历史中
湮没无闻的政治历史原因:皇权行政一统论形成了学术一统论。
- 3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分科学说的产生;否则,
中国古代的文化哲学思想一定会丰富多彩。
B.人类历史从来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人性现象:越是缺什么,便越是提倡什么。作者认为
儒家提倡的“性善”论正是如此:人类缺少“善”,所以提倡“性善”。
C.中国关于“人性善”和“人性恶”的哲学思辨历史悠久。“性恶论”消弭于无形主要是
“性恶”论的理论缺陷:说性恶可使但凡是人都要受到“性恶”的遏制。
D.明代哲学家李贽认为,“孔孟‘其流弊至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指出儒家成
为某些人追求荣华富贵的工具,否定了儒家作为一个流派存在的必要性。
1.D【解析】原文是“假如古人因受人类社会认识论的局限而偏入旁门”只是假设,不
是事实,更不能绝对化。
2.C【解析】引用黄仁宇的话不是为了证明“儒家大师孔子从本质上讲也是持‘人性恶’
的观点”,而是为了证明“人类历史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人性现象:越是缺什么,便越
是提倡什么”。
3.B【解析】A“否则”太绝对;C“主要是因为‘性恶’论的理论缺陷”错,其消弭于
无形并非因为有“理论缺陷”,而“说性恶可使但凡是人都要受到‘性恶’的遏制”也
不是其理论缺陷;D“否定了儒家作为一个流派存在的必要性”错,属无中生有。
南阳一中第一次月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什么是美学?我个人的回答:审美就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没有实体性的美。审美是
人与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
中国到底有没有美学?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理
念的感性显现”。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没有美学,因为中国古代没有这样明确的表述。但是
我们中国肯定有自己的艺术的生存方式,有人和对象的审美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有自己的
美学。那么我们怎么概括?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概括叫“生生美学”。提出“生生美学”的动因
就是试图在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与英美哲学环境美学之外提出一种中国自己的生态美学。
梁漱溟将孔子学术之要旨概括为“生”,指出:“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
这个就知道所有孔家的话。”牟宗仁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儒道两家是中国所固有
- 4 -
的,后来加上佛教,亦还是如此。”这就是儒家之爱生——仁者爱人,道家之养生,佛家之护
生。《周易》中原有“生生之谓德也”一说。最高的道德是什么?是“生生”。“天地之大德曰
生”,天地给予人类的最大的恩赐是什么?是“生”。中国美学将“生生之德”转化为“生生
之美”,将“生”字重言,使其具有了“生命的创生”之意,中国的美学是生命创生的美学,
是创造生命的美学,这样就使“生生”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而生命直抵艺术之深处,所有
感动人的艺术都是具有蓬勃生命的艺术,具有美的内涵和美的含义。具有生命的艺术才是美
的艺术。
“生生美学”的文化特点到底是什么?第一个文化特点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天
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本源性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立场,此成为生生美学生成的主要文化背
景,决定其明德敬天、以德配天的文化传统。第二个文化特点是“阴阳相生”的生命美学。“一
阴一阳之谓道”之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艺术与审美的根本规律。中国艺
术通过笔墨、虚实、留白等形成阴阳对比,诞育生命,也诞育无穷的艺术意蕴。西方近代以
来也有著名的康德的审美的“二律背反”理论,“感性”和“理性”的二律背反,“感性”和
“理性”同时都有价值,但又相悖,这就形成一种审美。“这种美具有无比强大的张力与魅力。”
第三个文化特点是“太极图示”的艺术思维模式。“太极图示”是东方形态的古典现象学,所
谓“无极乃太极,太极动而生阳, 一动一静,互为本根”,是一种东方式的富有无穷生命力
量的圆形美学。第四个文化特点是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毕加索以前的西方古典艺术,比如
俄罗斯的油画等,它们都是焦点透视,用一个人的视点看物体。中国是总体透视,就是用一
个总的意境、总的理想、总的精神、总的神采把整个画统摄住。第五个文化特点是“意在言
外”的意境审美模式。这里面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美学和艺术有没有自己的逻辑性和
艺术理性?学术界,包括西方理论界有些人认为中国古代美学与艺术理论没有理性逻辑,但
我们认为,“生生美学”虽没有西方传统的工具理性逻辑,却具有“意在言外”的意境式审美
逻辑,是一种对于看不见的意蕴的追寻,是更高更深的艺术逻辑。
(选自曾繁仁先生于 2019 年 7 月 8 日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审美是一种经验性的情感体验,它抛开了审美对象实体性的美,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
一种特殊的关系。
B.“生生美学”是区别于鮑姆加登的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和黑格尔的英美哲学环境美学
的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C.“生生美学”中“生生”的概念来自于儒家哲学观,并且运用了重言,凸显了中国美
- 5 -
学生命的本体论。
D.中国艺术往往通过笔墨、虚实、留白等手法,遵循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
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文采用的是层层递进的结构,先从“生生美学”的提出原因出发,再论及“生生”
的概念,再论及文化特点。
B.文章第三段用大量引用论证,既论证了“生生美学”的内涵,又显得典雅厚重,有说
服力。
C.文章第四段中举俄罗斯油画的例子,意欲对比焦点透视与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从而
凸显出总体透视的优势。
D.文章第四段引用康德的“二律背反”的例子,用类比论证巧证“阴阳相生”既是相背
的,也是有审美价值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意境式的审美逻辑是高于工具逻辑的艺术逻辑,因此可以印证中国的“生生美学”的
逻辑性强于现象学生态美学和哲学环境美学。
B.《清明上河图》以“繁荣祥和”的意境统摄整个画面,“景随人迁,人随景移”,不依
某一人的视点来绘图,符合“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
C.中国之生生美学的起源、文化特点都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它的提出彰显了中国特色,
增强了文化自信。
D.“生生美学”是通过概括中国自己的艺术生存方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出的
中国生态美学概念。
1.D(A 项,“经验性的情感体验”,错误,原文为“肯定性的情感体验”。B 项,“鲍姆加
登的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和黑格尔的英美哲学环境美学”对应无据。C 项,“生生”的概念出
自于《周易》,不是儒家哲学观。)
2.C(误解文意,没有“凸显出总体透视的优势”的作用。)
3.A(“‘生生美学’的逻辑性强于现象学生态美学和哲学环境美学”推理于文无据。)
南阳一中第二次月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6 -
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
经济、生活甚至生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 1929-1933 年的大萧条。新冠疫情何
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但是,另
一方面,这也会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
往往首当其冲。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
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
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 N95 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
肘,无法有效供给。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
到东西。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
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
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
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
力可以概括为“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
的共同性,“风险社会”由此产生。一言以蔽之,全球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
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
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临的首
要问题。基于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间
截至 2020 年 4 月),不少西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
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已见阶段性成效。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率先全面复
工复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步成
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倡导“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理念,使得疫情暴发之初,西方国家在病
毒检测、公共医疗设施与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严重不足;各国政府政策不一,甚至各行其是,
缺乏统一连贯而有效执行的疫情防控政策,以致西方国家难以实现精准防控,新冠疫情从欧
洲到北美呈波浪式发展,且一浪高过一浪。反之,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的国家,
其治理图景呈现从波峰逐渐滑落至波谷的曲线趋势,虽然在某一阶段的数据会呈现高位,但
是随之不断下滑至谷底。因此,有效应对疫情,国家能力建构至为重要,东亚取得成效在于
其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以及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后者也体现于侨居海外华人的行为方
式之中。
- 7 -
对于这场全球性公共危机,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事实
上,政府的有效度体现于国家能力,即安全秩序的供给力和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两个重要层面。
同时,国家能力需要跳出“大政府、小社会”抑或“小政府、大社会”论争的窠臼,建构“强
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这是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
(摘编自陈辉《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之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新冠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对全球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
产生巨大影响。
B. 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人口拥挤的大城
市首先深受其害。
C.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国家的 N95 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断供,原因是疫
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
D. 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是因为东亚国家具有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能够实施精
准、 统一疫情防控政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问题,再深入分析全球化与技术化带来的影响,然后指出
应对新冠疫情的办法。
B. 文章把新冠疫情的影响与 1929-1933 年的大萧条进行对比,目的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
应对新冠疫情。
C. 文章既肯定了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指出了它的潜在风险,显
示了作者的思辨性。
D.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恰当,文章具
有很强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伦敦曾经因为城市地下水系统和卫生设施问题,而导致霍乱广为传播。但人们仍未意
识到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
B. “我害怕”代替了“我饿”,只要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
就会产生。
C. 没有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就难以在化解这场新冠疫情全球性公共
危机中获胜。
- 8 -
D. 作者认为,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应该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
的治理结构。
1.C A.扩大范围,原文是“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B. “推动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主观臆断,于文无据。 D.
以偏概全,“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还有一个原因是“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
2.B 目的不仅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还有“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
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3.A “导致霍乱广为传播”的原因还应该有“伦敦是一个人口拥挤的大城市”,是“全球化之都”。
信阳市罗山县第一次调研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孔子与崇尚天籁的道家和主张非乐的墨家相比是资深的高雅音乐爱好者,歌唱是作为春
秋文化的代表的孔子日常生活的常态,即使困厄如在陈绝粮,孔子也依然弦歌不绝。音乐不
仅是他情感的宣泄,还意味着一种信念和坚守。作为歌者的孔子,常常借音乐表达他内心的
情怀。音乐使孔子用感性的方式认知世界,用审美的方式思考人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思想。
孔子对周礼的倾心追慕和深入钻研,使他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歌诗、
鼓琴、击磬,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得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能够在
他那里得以升华。
礼崩乐坏之所谓乐坏,一方面表现为周代典章制度中用以昭示“以仪辨等”的用乐秩序
的混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贵族群体审美倾向的转移,即厌古乐而喜新乐。二者的实质,都
是乐与礼的分离,即雅乐精神的失落,孔子适逢这段文化裂变期的时空中心,对行将失落的
周代雅乐进行修复、改造和传播,是他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文化使命。
孔子的正乐是对《诗》的乐章和音律的规范整理,使之符合周礼对雅乐的要求,也是对
乐器使用制度的维护,乐音和乐器在孔子那里,不仅是供人欣赏、上下和合的表演艺术,也
是载礼之器、行礼之仪,因此孔子正乐的实质在于为乱世正礼,一提到正礼,总会有人把它
与简单机械的复古联系起来,仿佛孔子总在想以一己之力,紧紧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使其
倒返到西周时代。其实不然。孔子对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也是持批评态度的。孔子生活的春
秋末期,一方面礼崩乐坏,另一方面复兴礼制的呼声四起,特别是理性主义、辩证思想的集
中出现,为春秋士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和超越提供了历史依据。
在孔子看来,揖让周旋、羽龠钟鼓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内在的文化精神,礼乐的精神
- 9 -
实质不是强加于人的外在规定,而是主体在践习礼乐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人格提升和审美愉
悦,礼是知行合一的个人践履,乐是行有所得的内在愉悦。由此而来,乐不再仅仅是礼之用,
而是发展成为礼的内在精神。因而,孔子复礼必重正乐,两者同样不可或缺。
孔子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美学功能的人,他说,如果没有音乐,礼的仪式就会显得质朴无
文。孔子所说的文,是包含了审美的,没有文,也就没有审美,没有音乐参与的礼是素的,
是不文的,也就是不美的。美是音乐非常重要的文化功能,所以无论是评价《武》乐的尽美,
还是《韶》乐的尽善尽美,美始终是孔子关注音乐的重要视角。乐之于礼的功能,是礼在形
态世界中美的呈现。
(摘编自赵玉敏《孔子与音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爱好高雅音乐和深厚的品德修养使孔子升华了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
B. 孔子的正乐是提倡雅乐精神,让当时的音乐秩序回到《诗》的乐章和音律中。
C. 对待音乐孔子强调了音乐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并指出精神决定音乐形式。
D. 孔子始终关注音乐蕴含的审美特质,表现了孔子对音乐文化功能的高度重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使用对比手法解说孔子是资深雅乐爱好者,并举例证明孔子是一位歌者。
B. 文中从两个维度分析乐坏表现,接着总括乐坏的本质并论证孔子的文化使命。
C. 在论证正礼时,文章先列举周代典章制度的损坏,然后分析正礼的重要意义。
D. 在论证礼与乐的关系时,文章先分析音乐的审美功能然后分析乐的文化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孔子在陈绝粮而弦歌不绝说明他与道家和墨家对音乐作用的看法有本质不同。
B. 雅乐精神的失落表现在礼乐的分离上,孔子认为礼乐只注重哪个方面都不对。
C. 正礼与机械复古不是同一概念,孔子正礼但也对泥古不化的做法持反对意见。
D. 孔子评价《武》《韶》是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强词二者音乐审美上的完美。
1.D。 A 项,“爱好高雅音乐和深厚的品德修养”片面,根据原文的第二段,“对周礼的研究”
“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的认识”“丰富的艺术实践”等都是其原因。B 项,“回到《诗》的乐
章和音律中”错误,原文第四段说的意思是孔子规范整理《诗》的乐章和音律,使之符合周
礼,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周礼,不是全部,而孔子的正乐是让整个社会回归到周礼。C 项,“强
调了音乐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精神决定音乐形式”错误 ,原文有“乐不再仅仅是礼之
用,而是发展成为礼的内在精神”,意思是音乐不仅仅体现礼仪还是其内在精神,但没有说精
- 10 -
神决定形式。
2.C 。C 项,“周代典章制度的损坏”错误,文中说的是“以仪辨等”用乐秩序混乱,不是周
朝整个典章制度的损坏。
3.A 。A 项,“说明…”错误,第一段开头说孔子爱好的是高雅音乐,与道家、墨家对音乐的
态度、作用有所不同,但列举事例的目的是证明孔子把音乐当做了生活的常态。
洛阳一高9月月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礼记》通过规范礼乐活动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日常生活利益
分配的差异——贵贱有等、亲疏有别,由此可以明确与固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异。这些差
异有的是由于自然因素带来的,如年龄、性别、血缘等;有的则是由社会因素带来的,如身
份、等级、官职等。不管何种因素所带来的差异,礼乐制度都是表征这种差异的主要手段,
也是固化差异的主要途径。随着礼乐表征的差异而来的是权力以及生活利益分配的差异,由
形式上的差异带来了实质上的差异。这种实质上的差异意味着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从而
使得礼乐制度具有了政治意义。《礼记》以及其他礼书所强调的日常生活的形式差异,最终体
现的是权力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实质差异,这为古代中国政治生活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范式参照,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礼记》集中体现了儒家“生活政治”的政治哲学范式。
所谓“生活政治”,指的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意志在日常生活中泛化、日常生活被提升到政
治层面予以解读的一种政治范式。“生活政治”的展现路径是“政治生活化”和“生活政治化”,
前者指的是将政治价值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后者指的是将日常生活转化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活
动。“生活政治”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促使良善的政治意志为人们广为接受,成为促成社会凝
聚的途径;“生活政治”的消极意义是使得日常生活被“泛政治化”,导致社会生活中的公私
不分,使得社会逐渐失去自由和生动。汉语里所指的“生活政治”特别体现在传统的礼乐文
明中,礼乐制度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礼仪规范起来,在衣食住行中反映儒家主导的政治价值
观念。礼仪制度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标志着等级、身份、权力的礼乐制度以
日常生活为主要作用场域,并将政治价值通过礼乐仪式的载体,传递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日
常生活中巩固和强化等级、身份和权力差异的认同。
在《礼记》中,儒家理想政治秩序主要落实在日常生活规范之中,无论是庶民还是政治
人物,在衣食住行上的日常生活规范,都体现了儒家的等级秩序与尊卑差异。
- 11 -
饮食作为人类存在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是日常生活的中心内容,能够体现和
反映社会政治情况。在《礼记》所记载的饮食之道里,“吃还是不吃”“给谁吃”“吃什么”“怎
么吃”等日常问题,关涉了政治认同、身份等级、权力秩序以及社会公共交往活动等政治问
题。由此,在一定意义上饮食成为政治事务,成为权力、秩序的展示场,尤其成为等级制在
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标示物。《礼记》里所体现的饮食之道,正是通过围绕饮食问题的
礼仪制度性安排,将人们限制在不同的宗法等级、爵秩等级、官僚的秩品阶位等级等一系列
社会等级“框架”里。这种“生活政治”的色彩,使得我们不能仅仅从生存欲望的满足以及
饮食审美的角度来理解儒家的饮食之道,而应该关注到古典饮食之道背后的政治关切。
以《礼记》为代表的礼乐制度所展现的“生活政治”范式,在传统社会中起到了区分等
级、规范行为、维持秩序以及落实儒家伦理政治观念的多重作用,体现了传统社会的生活文
明和政治文明。历史地看,《礼记》中的“生活政治”范式,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政治传统,对
我们理解古典中国及现代中国,以及发掘古典中国日常生活之政治维度,有着一定积极意义。
(摘编自朱承《<礼记>中的礼乐制度与“生活政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礼记》通过规范礼乐活动来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以及日常生活利益分配的差
异。
B.《礼记》所强调的日常生活的形式差异,最终维护的是权力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实质差
异。
C.《礼记》中的官民在衣食住行上的日常生活规范,体现了儒家的等级秩序与尊卑差异。
D. 《礼记》所记载的饮食之道,关涉政治认同、身份等级及社会公共交往活动等政治问
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第一段运用因果论证的方法阐明了《礼记》通过规范礼乐活动体现儒家“生活政
治”范式这一观点。
B.第二段先从概念、展现路径、意义等方面对“生活政治”进行介绍,再谈其与“礼乐
制度”的关系,紧扣标题。
C.文章在论证“儒家理想政治秩序主要落实在日常生活规范之中”这一观点时,以饮食
为例,有很强的说服力。
D.文章肯定了以《礼记》为代表的礼乐制度所展现的“生活政治”范式在传统社会中所
起的作用及积极意义。
- 12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生活政治”的意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文章只做客观介绍,不带主观情绪。
B.理解儒家的饮食之道,在果腹及饮食审美之外,还应关注它背后的政治关切。
C.礼乐制度是用礼仪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衣食住行中体现儒家主导的价值观。
D.从历史的角度看,《礼记》中的“生活政治’’范式是我国古代政治传统的反映。
1.(3 分)D(A 项,原文是“《礼记》通过规范礼乐活动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以
及由此带来的日常生活嘉益分配的差异”;B 项,不是“维护”,而是“体现”;C 项“《礼记》
中的官民”表述不当,应是在《礼记》中,无论是庶民还是政治人物。)
2.(3 分)D(混淆概念,原文是“对我们理解古典中国及现代中国,以及发掘古典中国
日常生活之政治维度,有着一定积极意义”)
3.(3 分)C(“体现儒家主导的价值观”扩大了概念的范围,原文是“反映儒家主导的政
治价值观念”)
河南部分学校开学考试(一)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国历史,上,家教是促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对基层社会
治理起着有益的作用。如今,吸收借鉴古代家教在传承主流价值观方面的有益经验,对更好
发挥家教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十分有意义。
(一 )传承家训:主流价值观的通俗化。家训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家庭内部
施教,最主要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家训大都是训主结合个人成长生活经历对人伦亲情、世道
人心、社会变化做的深入阐述,说理透彻明了,读来亲切可感。历史上的很多家训,不仅对
训主一家一时产生了影响,且还泽被后世。
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誉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家训专著,内容十分
广泛。从中可以看出,文人士大夫著训立说的主要用意和家教的基本内容,也为后世家训树
立了样本。清人王钺曾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
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整体看来,《颜氏家训》体现了进德修业的
理念、知行结合的家教方法、重教崇化的价值诉求,对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遵行家礼:主流价值观的日用化。古人认为,“不学礼,无以立。”把学礼、尊礼
看作人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托。家礼是传统中国人优良教养的载体,我们常说一个人教养好,
- 13 -
是与家庭范围内遵礼行礼分不开的。家礼的内容不单涉及家庭成员行为处世的言行要求,且
还对家庭生活中的冠婚、丧、祭等事宜的具体开展、实施做出了仪式化的要求,说明了相关
的程式和具体操作规仪,这也是家礼中最主要的内容。古人制定家礼,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落
实“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和“纪纲人道之始终”,即夯实人伦亲情。古人认为要使人伦亲
情和谐有序,就需从家庭生活中的点滴言谈举止入手,通过时常练习行为规仪,方能做到临
事自然应对。对整个社会而言,千千万万家庭遵行家礼,有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
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
古代家礼文献中,朱熹所著的《朱子家礼》久负盛名,将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礼教做
了全面总结和说明,是家礼教育的集大成,影响早已超出家庭。
(三)制定家规:主流价值观的规约化。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是古人制度化的家教
方式,是硬性的伦理规范。在古代,制定家规的人多半是文人士大夫、饱学之士、士绅乡贤,
他们大都是社会的精英,也都受过主流价值观的教育熏陶,他们在制定家规时,自然都遵循
传统的纲常伦理,将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入家规的制定当中,这使得“家法必遵国宪,方为大
公”成了家规的显著特点。实际上,这种将社会价值观念、法律、道德融入家规的做法,也
起到了促进家庭成员社会化的作用。家规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违反家规的言行做出惩
戒性的规定,以教育家庭成员改过迁善,起到警示作用。“不孝不悌者,众执于祠,切责之,
痛责之。”家规影响所及是细致入微的,有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所不能企及的作用,较为直接
地将社会主流价值观下潜到千家万户。
历史上,有“江南第一家”之称的义门郑氏,其《郑氏家规》被视为古代家规典范。该
家规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了具体的惩戒措施,即便是一家之长,违背规定也不能例外。该
家规还特地要求入仕为官的子弟“须奉公勤政,毋蹈贪黩”,规定了义学的设置等相关事项,
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正因此,郑氏一门在家规的约束下,取得了突出的治家成效,屡屡
受到表彰,其家规也影响深远,为后来的家规或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借鉴。
(摘编自王永祥《家教传承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历史经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家训专著,因清人王钺的推崇而得以广泛流传。
B.家训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一般在训主家庭内部施教,其他家庭不可抄袭。
C.古代家礼既有对个体行为处世的言行要求,也包括了一些重大事宜仪式化的要求。
D.为了促进家庭成员社会化,家规的制定者将社会价值观念、法律、道德融入家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14 -
A.文章从家训、家礼、家规三个角度阐述了古代家教内容与主流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B.文章第二段围绕家训的内涵探讨了家训对主流价值观社会化的促进作用问题。
C.文章论述中以《颜氏家训》《朱子家礼》《郑氏家规》的巨大影响为论据,具有说服力。
D.文章从历史出发,旨在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显示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家训、家礼、家规不仅对古人治家有帮助,对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也起了有益的作用。
B.遵行家礼既是个人教养的体现,也有助于夯实人伦亲情,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
C.家规大都是由家族中受过主流价值观教育熏陶的精英人物制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D.家规能直接地对违反家规的言行做出惩戒,因而对家庭成员的作用比法律、道德更大。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因清人王钺的推崇而得以广泛流
传”于文无据,文章引用清人王钺的话只能表明他对《颜氏家训》的推崇。B 项,‘其他家庭
不可抄袭"说法错误,从文中“不仅对训主一家一时产生了影响,且还泽被后世”“凡为人子
弟者,当家置一册”信息可知。D 项,因果倒置,“家规的制定者将社会价值观念、法律、道
德融人家规”是“受过主流价值观的教育熏陶”的结果,而不是“为了促进家庭成员社会
化”。
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围绕家训的内涵”说法错误,应是
家训的特点。
3.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因而对家庭成员的作用比法
律、道德更大”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有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所木能企及的作用”,家规与
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互补关系。
河南省2021届新高三学期初第一次模拟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持续壮大这种力量,必
须提高文化产业内容原创能力,加快构建鼓励原创的制度。
原创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市场扩张的发展红利趋于
减小,简单地引进、模仿,甚至是抄袭,已被广泛诟病且已触碰底线。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
力,是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直以来国家基本的政策导向。现
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原创的政策,使之系统化、制度化。
- 15 -
构建鼓励原创的制度,就是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激励
作用,主要是针对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旨在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的
措施。要尊重内容原创,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调动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进行文化内
容原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释放蕴藏于其中的内容原创的巨大潜能。最重要的则是要构建激
励内容原创的动力机制,以确保内容原创者的合理利益,并使其能够合理分享所创内容二次
利用或多次利用的经济收益。
鼓励原创的制度,一是要强化原创内容的产业化支持。以文化创业者和小微文化企业为
对象,充分利用“双创”示范基地和各类众创空间,打造促使原创内容产业化的全程服务体
系,帮助更多的原创内容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后进入市场。二是要制定文化企业文化内容
研发的稅收支持政策。以文化企业为对象,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重视文化内容研发,加大相
应的投入力度。文化内容研发对于文化企业的重要性,正如科技研发对于一般企业的重要性
一样。应该比照科技研发投入的支持政策,建立文化企业文化内容研发投入的税收支持政策。
三是建立优秀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奖励和推广机制。整合各类政府文化奖项,以及各类主
旋律文化产品创 作计划,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
度,以引导文化产品 的创作生产和质量提升的方向。四是强化政府采购支持内容原创的机制。
根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规定,制定符合国际规则和国家相关要求的文
化内容原创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支持政策,加大对各类文化原创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扩大
文化原创产品和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五是推动构建文化产业上中下游企
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中,文化内容提供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度最大,
但是在产业链中相对于渠道企业的谈判能力又最弱,因此市场机制往往导致文化内容提供企
业的合理利益得不到保证,这严重影响了文化内容提供企业的原创动力。六是探索建立符合
文化产业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 制度。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正在加速向以数字技术为
基础的文化产业转型,文化产业 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更大,形势更为复杂。因此,不仅要完
善文化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 度,更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探索开辟数字文化
创意和数字文化内容等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新途径。
(摘编自贾旭东《用制度来保障文化原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化产业已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但遇到了持续发展的难题。
B. 提高文化内容原创能力是国家一直以来的基本的文化产业政策导向,也是必然选择。
C. 文化产业以引进、模仿、抄袭的方式扩张市场,这种发展模式受到社会广泛指责。
- 16 -
D. 制定文化企业文化内容研发投入的税收支持政策,可以参照科技研发投入的支持政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首段提出必须加快构建文化产业鼓励原创的制度,观点鲜明,针对性强。
B. 文章从原创能力不强的角度切入,强调目前关键是要完善政策,并使之系统化、制度化。
C. 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详略得当。
D. 文章从六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落实鼓励原创的制度,先主后次,思路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如果能构建激励内容原创的机制,就能确保原创者的合理利益,从而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B.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激励作用,能够破解文化产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C. 文化内容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中贡献度最大,但在产业链中谈判能力相对来说又最弱。
D. 文化产业正从以模拟技术为基础向以数字技术为基础转型,其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更大,技
术更复杂。
(一)
1. C
2. D
3. C
长垣县十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
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
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 1 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
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
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
样,成书于公元 6 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
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 17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
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
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
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
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
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
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
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
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空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
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
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
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
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
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 20 世纪初叶
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 30 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
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
旨。1935 年,《禹贡》开始以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
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
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
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 60 年代中
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
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
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
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
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
门 具 有 悠 久 传 统 的 学 科 迎 来 了 一 个 向 现 代 化 全 面 迈 进 的 新 阶 段 。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 18 -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
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
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
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地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
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
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
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
今已有 1000 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 4000~5000 年,从原始城址的
出现算起距今也有 3100~3600 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
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
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
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
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
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 1935 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
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
和研究领城的扩大。
- 19 -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
划提供重要参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1.D(A 项中,“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错误,材料一第一段只提到《禹贡》
“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汉书•地理志》则没有。B 项“是因为”错误,
材料一第四段中看不出选项中的因果关系。C 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
文无据。)
【点评】本题既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又兼顾了对经典绝对化表达的考查,如“都”
“一定”“全是”“因为”“之所以”“最”之类的表述,往往与原文不符,是判断的
重要参考。
2.C(“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扩大”错误。材料一第六段中提到
的我国历史地理学取得成就的原因不止学科分支开拓和研究领域扩大,也看不出二者是
“主要得益于”的依据。)
【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字面意义深层理解。
3.C(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沿革地理侧重于地理变迁和历史重要地名,而“隋
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不符合这两个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中牟一高高三第一次双周考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而关于
城市建设,传入我国的主要有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表现为“明天的城市”模式,
即按照理想兴建一个完美的城市,实现一夜之间的突变。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新中国的城市建设。第二种理论表现为“拼贴城市”模式,即不是完全去
掉旧的元素,而是在此基础上把好的、新的元素拼贴进去,使这个城市既有新的
元素,也有旧的元素。这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
启示。
这两种城市建设模式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明天的城市”模式的
思维方式是,生活是根据理性人为构建出来的。“拼贴城市”模式的思维方式是,
- 20 -
生活不是靠一夜之间的创造突破形成的,而是历史文化自然演变而成的。因而,
在前一种理论框架下,城市的历史只能是负担,是应该抛弃的;在后一种理论框
架下,历史却是宝贵的财产,是应该尊重和珍惜的。实践证明,一个城市要有独
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历史。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
设上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片面的,所想象的现代化城市都是以西方为蓝本,唯“洋”
是从,一度把钢筋、水泥、玻璃视为现代化的代名词,而对城市的历史视而不见,
甚至完全视为包袱。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造成了一
定程度的破坏,体现了城市建设模式的激进。
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建设向来是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智慧的。中国城市
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正如在《清明上河图》、平遥古城所看
到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丝毫不比西方逊色。甚至,它还是多元的,至少可以
分为三种城市群落。第一种,“宇宙之城”,天人合一的行政都会,以元大都奠
定基础的古代北京为代表。城市方正规则,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这代表着当时
中国人对当时城市的一种理解,他们认为城市的秩序是对宇宙秩序的复制,人间
的秩序要对应宇宙的秩序。这种城市建设就寄托了这样一种追求。第二种,“生
态之城”,道法自然的山水小城,以湖南凤凰为代表。整个城市依山傍水,依照
山水的自然曲线布局,充满诗意。这种城市建设体现了中国人对城市的另一种理
解,认为人应道法自然,城市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设计,山水自然,城市与人完
美融合在一起。第三种,“人文之城”,儒商精神凝聚的江南市镇,以杭州、苏
州、扬州为代表。明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江南城镇的发展。这些城镇是儒商聚居
的地方,形成了人文氛围浓厚的江南城镇群。这三种城市建设都体现了中国悠久
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
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历史文化上的
继承与发展,这需要我们的城市建设回顾历史并深入地反思与总结。城市发展要
搞好建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城市地标是什么?城市文化母体是什么?如果一
个城市地标模糊、母体过度损坏,那么这个城市就丧失了个性。在此基础上,我
们可以回答,什么是好的城市。
(摘编自许纪霖《优美是否离我们远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21 -
A“明天的城市”模式是按照理想兴建完美城市,而“拼贴城市”模式是对新
旧元素合理地取舍。
B 生活是由理性人为构建还是由历史文化演进而成,是由人类城市建设不同
模式决定的。
C 一个具有独特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不是将历史视为负担,而是珍视并传承
自己的历史文化。
D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人文精神,城市建设
呈现多元特色。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开篇对两种城市建设理论及模式进行阐释,指出新中国城市建设深受
第一种理论影响。
B 第二段通过两种城市建设模式思维方式的比较揭示了我国在城市建设中曾
经出现的问题。
C 第三段以中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城市群落为例,说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中
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D 文章在结尾处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的标准,强调处理好城市地标与城市母
体关系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新中国初期工业化进程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可见“明天的城
市”模式是错误的。
B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体现了环境与人的融合,实现了道家建设生
态城市的主张。
C 好的城市建设,首先要实现城市空间拓展,之后要完成对城市原有特色文
化保留与传承的任务。
D “拼贴城市”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有助于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对
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启示。
1. 选 B. B 项,“是由人类城市建设不同模式决定的”错误。根据原文第 2 段“这两种城
市建设模式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后一种理论框架下,历史却是宝贵的财产,
是应该尊重和珍惜的”可知,不是城市建设的模式决定思维模式,而是思维模式决定了城市
- 22 -
建设的模式,且本文只提到国外传入本国的两种模式,并不是人类城市模式。选项理解和分
析不正确。
2. 选 D. D 项,“文章在结尾处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的标准,强调处理好城市地标与城
市母体关系的重要性”错误。根据原文第 4 段可知,文章在结尾处不是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
的标准,而是告诉我们城市建设应该怎么做,应该更关注什么。同时,也不是强调处理好城
市地标与城市母体关系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城市地标与母体不可模糊受损。选项分析不正确。
3. 选 D . A 项,“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错误。根据原文第 2 段“新中国成立
后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可知,是“一定程度”并不
是“严重”,选项说法和原文程度不符合。同时,并不是说此种模式错误,而是激进之下的
此种模式错误。选项说法不正确。
B 项,“实现了道家建设生态城市的主张”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原文没有提到道家的建设主
张。选项说法不正确。
C 项,“首先要实现城市空间拓展,之后要完成对城市原有特色文化保留与传承的任务”错误。
根据原文第 4 段“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历史文化上
的继承与发展”可知,选项曲解文意,并不是先后顺序的关系,选项说法不正确。
中牟一高高三第二次双周考
(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产生于公元前 2 世纪的《礼记·乐记》,以儒家思想为主,同时吸收道家与
法家思想,是世界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也是最早论述礼乐教化即美育的论著。
《乐记》及其礼乐教化理论,以“礼乐交融”为其东方特色,以“正声”“德音”
为其艺术诉求,以“天人合一”为其文化理念,明显区别于西方的美育观念,彰
显光彩照人的中国精神,这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特别是美学与美育上的
成熟与伟大,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礼记》记载,当年周公通过制礼作乐而治理国家、统一天下中国古代的“礼”
起源于宗教祭祀之礼仪,发展为政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之人文礼仪
等;“乐”是乐舞歌诗的总称。礼乐教化是一种集政治、道德与审美等为一体的
整体性教育,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联性的特点,相异于西方文化区分性的特
- 23 -
点,强调发挥礼乐刑政交融互补的综合性治理作用。礼乐教化还可以发挥特有的
和合父子君臣族长乡里的团结教育作用,还有感染熏陶、移风易俗之用,所谓“乐
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总之,礼乐教化在传统社会中充分发挥
交融性与综合性作用,是治国之重器。
《乐记》言:“乐者,通伦理者也。”儒家学说认为乐与道德相通,乐音是
人与禽兽的区别,而对整体音乐的理解则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礼乐教化之乐教
包含乐德、乐语与乐舞等部分,所谓“乐德”指“中、和、祗、庸、孝、友”等
德性的核心内涵,是乐教最重要的成分。礼乐教化最重要的目的是弘扬德音与正
声,抛弃淫乐与溺音。《乐记》说:“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之纪纲。纪纲既
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
音。德音之谓乐。”又说:“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这
里将正声与德音提到“纪纲既正,天下大定”的政治高度,将奸声与淫乐视作扰
乱思想与破坏心术的负面现象。礼乐教化涵养德性的精神需要提倡与继承,以纠
正重利益而轻道德的价值倾向。
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哲学有其独特意蕴与魅力。《乐记》阐明礼乐与天
地宇宙相应相和的特点,从而带来四海之内自然宇宙与人类社会合敬同爱的结果,
充分强调礼乐教化沟通天地人的巨大作用。《乐 记》还阐述礼乐教化所形成的一
种礼乐交融、天地相合、阴阳相得、万物繁茂的生命之美,诚如《周易》所言 “生
生之谓大德也”这种生命美学体现于中国传统艺术与传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乐记》还强调礼乐教化与亲和天地的关系,诚如《中
庸》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万物一体。这些美育观
念不同于西方古代的人类中心论,具有重要思想价值。
中华美育历经几千年历史,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
需要立足中华文化立场,继承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发扬其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力
量,建设新时代美育精神。
(摘编自曾繁仁《珍视并发扬中华优秀美育传统——从〈礼记•乐记〉美育思
想谈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24 -
A.《乐记》以儒家思想为主,认为礼乐教化即美育,将“正声”与“德音”
提到治国的高度,又强调了礼乐教化与亲和天地的关系。
B.礼乐教化在传统社会中发挥着交融性与综合性的作用,体现了传统文化关
联性特点,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弘扬德音与正声。
C.乐包括乐舞歌诗,儒家学说认为其与伦理道德相通,有教化作用,都可以改
善人心,乐音可以区别人与禽兽,乐教最重要的部分是乐德。
D.生命美学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包含礼乐交融、天地相合、阴阳相得等
内容,体现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直接指出美学论著《乐记》的历史地位、内容
特性、价值意义。
B.文章主体内容分别论证了中华美育是家国天下的教育、涵养德性的教育和
天人相和的教育。
C.全文依次通过中西方美育观念的对比来突出中华美育的三个特点,强调中
华美育的成熟与伟大。
D.文中引用《周易》《中庸》里的话,是补充论证《乐记》中中华美育“天
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只是一种礼仪规范的礼不同,礼乐教化是一种融合了政治、文化和教育
的制度,具有综合治理、团结人心、移风易俗等作用。
B.如果发挥好礼乐教化的政治、道德和审美的教育功能,提倡与继承礼乐教
化涵养德性的精神,能有效纠正重利益而轻道德的倾向。
C.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指自然宇宙与人类社会是合敬同爱的,所以天地
与礼乐是相应相合的,礼乐教化能沟通天地人。
D.中华美育传承几千年,是今天我们美育工作的宝贵财富,需要全面继承,
并发扬其民族文化力量,建设新时代的美育精神。
1.C【解析】“都可以改善人心”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乐中也有奸声与淫乐,
而这些被视作扰乱思想与破坏心术的负面现象。
- 25 -
2.C【解析】“全文依次通过中西方美育观念的对比来突出中华美育的三个特点”说法错
误,文章第三段在论述中华美育以“正声”“德音”为其艺术诉求这一特点时没有与西方对
比。
3.B【解析】A 项,“礼乐教化是一种融合了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制度”说法错误,原文
表述为“礼乐教化是一种集政治、道德与审美等为一体的整体性教育”。C 项,因果关系颠倒,
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是“礼乐与天地宇宙相应相和的特点,从而带来四海之内自然宇宙与
人类社会合敬同爱的结果”。D 项,“需要全面继承”说法不当。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是
“继承其精华,扬弃其糟粕”。
相关文档
-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训练1:论述类文本2021-06-059页
- 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2021-06-057页
- 新高考二轮复习训练:提升练1 论述类2021-06-055页
-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论述类2021-06-0539页
- 2021版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课2021-06-0524页
- 2019届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2021-06-056页
-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增分精练辑2021-06-054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论述类文本阅2021-06-0510页
- 2021版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课2021-06-0524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2021-06-05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