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1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微案二 环境描写
微点突破一 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013·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峡 谷
阿城
①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
愈近峡口,便愈低。
②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黏汗。峡口处,倒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
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
在空中移来移去。
③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
一动不动。巨石上伏着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④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
向。
⑤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
布旗静静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⑥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
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⑦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
地垂着。
⑧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
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
颠。
⑨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
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
慢慢移来移去。
⑩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
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
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⑪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
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
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⑫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有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
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
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
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在柜里。
⑬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
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
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地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
在桌上冒气。
⑭一刻工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结猛一缩,又缓缓移下
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⑮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
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⑯阳光又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⑰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
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⑱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剖析 1.审题。题干的指向明确,写鹰表现了什么意图,即分析写自然环境的要素之一
——鹰——起到什么作用。“分别”二字要注意,意味着三次写鹰,作用各不相同。这就要
求我们准确抓住三处写鹰的文字,并联系各处的上下文做出分析判断。
2.找到三处写鹰的文字。第一次,在第②段;第二次,在第④段;第三次,在第⑨段。
3.联系鹰出现的背景进行分析。第一次出现是在描写峡谷空旷僻静的环境后,鹰的出
现更衬出峡谷的荒凉僻静。第二次出现,是在骑手出场前的环境描写中,鹰的“不见去向”,
暗示有人(骑手)来了。第三次出现,是在骑手出场后,天上自由翱翔的鹰与地上独来独往的
骑手相互映衬。
答案 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
特的背景。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
去”,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映衬,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技法透视
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景物的描写,从
自然环境自身承载的信息和人物个性信息、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等角度分析作用。
设问方式
1.(2013·山东高考)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2.(2011·江苏高考)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小说某处(画线处)的景物(环境)有何特点?
4.小说中几次写到某一景物,请概括分析。
5.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解题思路
概括自然环境特点及作用“二角度”
1.概括分析小说自然环境的特点
(1)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答题模板
模板一:自然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
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模板二:×××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
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了铺垫,
推动了×××的情节发展。
针对练习
(2018·广西崇左、桂林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芦苇荡
孙犁
①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
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
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小女孩子趴在
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叫了一声。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
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
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在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
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
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的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
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
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
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
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
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
大女孩子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
“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②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
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
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
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
投进嘴里去。
鬼子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
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
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
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③这里
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
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
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
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
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
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
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
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
雄的行为。
1945 年 8 月于延安
(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头子多次对两个女孩说“不怕”只是为了安慰她们,其实他是真的对自己很自信,
被鬼子发现,从他往船上蹿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
B.文中两次写老头子“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是为了强调人物悠闲惬意的状态,有
效地迷惑了鬼子,为后文鬼子轻易上当作了铺垫。
C.文中多处用了伏笔,使故事交代含蓄又能结构严密、故事紧凑,如写“日本人的水
式真不错”就是为后文鬼子轻易追上老头子设的伏笔。
D.本文虽然是描写战争,却用了朴素、清新、柔美的语言,淡化了对人物形象的刻意
雕琢,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使文章充满“诗意”。
答案 C
解析 鬼子追上老头子的船,并不是因为他们水式好。而是老头子故意让他们追上以把
他们引入自己的陷阱。
2.小说中的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自信,经历了大风大浪没有出事,以及多次安慰女孩“不怕”可以看出他对自
己的技术很自信;②要面子,女孩受伤后觉得“没脸见人”,没有立即送女孩到目的地,非
要给女孩报仇;③慈爱,自己无儿无女对两个女孩是真心喜爱,女孩受伤了自己很自责难过;
④临危不乱,有勇有谋,面对鬼子的封锁只凭一条小船来去自如,给女孩报仇时精心策划引
鬼子入圈套。
解析 抓住老头子的语言、行动等描写,来分析老头子的性格特点。①根据“不怕,小
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可以概括出自信的性格。②根
据“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我没脸见人”,可以概括出要面子的性格。③根据“自己没儿没
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可以概括出慈爱的性格。④根据“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
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可以概括出有智谋。
★3.小说多处描写了环境,请分别分析画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答:
答案 ①烘托出人物平静惬意的心理,与后文遇鬼子枪袭的紧张形成对比;②营造了一
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并告知读者鬼子下塘洗澡的原因,推动故事发展;③水的清澈和平静下
蕴藏着不平静,为鬼子不知不觉中了陷阱作了铺垫。
解析 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交代人物身份,表现
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象征和暗示;交代人物活动场所;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第①处
主要从刻画形象及赏析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②处从渲染气氛的角度分析,第③处从推动情节
的角度分析。
微点突破二 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014·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
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
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
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
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
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
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
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
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
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正对着的
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
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
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
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
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
一摞出来任他选。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
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要
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
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
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爸爸,老教授想看
看我们的族谱。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
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
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
一直在翻书,皮匠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一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
⑪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⑫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而同时被震惊
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
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一下子变
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
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⑬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
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
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⑭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有删改)
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
分)
答:
剖析 1.明确环境类型。第②段的环境描写属于社会环境描写。
2.抓住关键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五
千年的大家族”等,这些词语表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历史底蕴。
3.分析作用。联系下文来看,环境描写为塑造陈皮匠这个人物形象服务,也为陈皮匠
的活动提供一个环境依据,同时也为表现文章的主题服务。
答案 ①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历史底蕴。②为陈皮匠鲜明的性
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依据。
技法透视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而从
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从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
会关系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等角度分析其作用。
设问方式
1.(2014·江苏高考)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2014·重庆高考)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
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3.概括小说中社会/生活的特点。
4.分析某一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5.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概括社会环境特点及作用“二角度”
1. 概括分析小说社会环境的特点
(1)从人物活动的所在场所,看氛围。
(2)从环境中人物之间交往的关系(友善、冷漠等)总结特点。
(3)从人所处环境的感受角度感知社会环境的特点。
2.社会环境描写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具体如下:
答题模板
1.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2.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
针对练习
(2017·宜春二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老锁匠
曹杰
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客家古镇。镇上有一条老街,斑驳的青石板沿着
街道铺开,被时光和步履打磨得干净而潮润。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老街了,更不用说
老街深处这么一户锁匠铺了。
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变得越来越冷清了。虽然没有客人,老锁匠每天
早上还是会准时打开铺子,在门口泡上一壶茶,握着那把祖辈传下的壶,安静地品着祖辈传
下来的味道。
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口喝茶。这时,巷口来了个年轻人,路过锁匠铺时
停了下来。看着锁匠铺头上面挂着的老招牌,上门写着“制锁”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年轻
人马上兴奋了起来。
“大爷,您也喜欢收藏古锁?”年轻人试探性地问一下。
老人放下手中的老烟袋,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说:“我是做锁的。”年轻人一听,兴
奋了起来,“我去参观一下您的锁铺,行吗?”
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不瞒您老人家,我喜欢收藏古锁,今天能与您认识也是缘分……”
禁不住年轻人一番软磨硬泡,老人站起身来,带着他走进了尘封已久的锁铺。
只见老旧的房子里摆了六七个铜炉子,虽然炉灰早已冷却,但是那些炉壁、钳子、锉子
都擦得干干净净。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形锁,半圆锁,长方锁,还有八角形白
铜雕花锁,谐音就是“福禄”的葫芦锁。每把锁都是件工艺品,展示出老人精湛的制锁技艺,
看得年轻人目不暇接,连连竖起大拇指。
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正要向来者介绍古锁制作工艺的时候,年轻人突然来了灵感。
“这些锁都是锁上的吧?我应该不用钥匙就能都解开。”年轻人轻轻地说,但显然他是
很相信自己的解锁功夫的。
老人只是淡淡一笑,说:“我做锁一辈子,从来没做过不用钥匙就能解开的锁。”
“那我们就打个赌,要是我今天能解开,您就把这些锁送给我,要是解不开,我就拜您
为师。”
老锁匠正愁没有人延续这门技艺,今天一个好徒弟就这样送上门来了,年轻人的话正中
他的下怀。
“好吧,那你就试试看吧。”老锁匠淡然一笑。
年轻人解开包袱,从一个小套子里面取出一支笔一样的东西伸进锁孔,那笔滴滴地响了
好一会儿,年轻人时而咬牙,时而皱眉,但古锁仍然未开。
老锁匠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
“啪”!老锁匠那心爱的鎏金鱼形锁居然真的被打开了。紧接着,墙上的锁一把、两
把……全被解开了。
年轻人也不客气,解开一把就扔进包里,不一会儿解开的古锁就快要装满了年轻人的行
囊。
老锁匠的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愿赌服输,老人低下了头,自言自语地说:“都带走吧,都带走吧,一个也不要留……”
年轻人更显得有些轻慢了,笑着背起行囊就要走。
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年轻人的电话那边传来嘈杂的警车声。原来县城一
户人家发生了煤气泄漏,直接破门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需要他帮忙开锁。
年轻人一听是急事,就连忙往外走。
老锁匠拦住年轻人,说他在县城有亲戚,想搭他的顺风车去。看着失落的老锁匠,年轻
人有些内疚,也就没有推辞,与老人一起上了停在巷子口的车。
在车上老锁匠才知道,原来年轻人是以开锁为职业的新客家人,技术在城里数一数二。
老人的心稍微宽慰了一点。
事故发生在一处老居民区里,穿过楼道就能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发生煤气泄漏的房间门
口气味更是刺鼻,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样。
年轻人紧张地拿出开锁工具,生怕擦出一点儿火花。他把耳朵贴在锁边,豆大的汗珠不
停地掉在地上,可锁就像被焊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煤气味越来越浓,年轻人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完全没有了在
老人锁铺时的沉稳,可锁依旧纹丝不动。从眼神中能看得出,他是要放弃了。
“让我来试试吧。”老锁匠淡淡地说。
年轻人虽然有些怀疑,但他仍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从门锁边移开。
只见老锁匠蹲下身,屏住呼吸,从腰上悬挂的钥匙串儿里拿出一根钢丝,轻轻地探到锁
孔里。他眼睛注视着锁孔,轻轻地拨弄着钢丝,时间和空气像凝固了一样,让所有人都感到
很压抑……
时间又过去了一会儿,刺鼻的煤气味已经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嗒”,一声清脆的声音,锁开了!
年轻人怔怔地站在那里。
老锁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微笑着说:“这是我开的第一把锁。”
那以后,人们发现水寨古街的锁匠铺多了一个年轻人。而没过多久,市面上多了一种新
锁,锁型古雅大气,锁芯时尚精密,一时成为了顾客的新宠。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 年第 7 期)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轻人来到锁匠铺看到“制锁”的标记就马上兴奋起来,可见,这个年轻人对锁是
非常感兴趣的,也为后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B.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的生意惨淡,老锁匠只好闲下来,沉浸在祖辈的
技艺之中,这只能说明锁铺生意不好,有时代发展的因素。
C.小说巧妙地设置悬念,如写年轻人开锁时,先写他故意不打开古锁,而后再一把把
都打开,以向老锁匠炫耀,这样使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更有可读性。
D.同样是开锁,年轻人依仗先进的技术,结果不能打开发生事故屋子的锁,而老锁匠
却能打开,以此表现了应该继承、发扬传统技艺和人应该谦虚的主题。
答案 C
解析 年轻人开始打不开古锁并不是故意为之,这里也不能构成悬念。
★5.小说开头对水寨镇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描写了古镇的街道特点,为后面的故事叙述作了铺
垫。③介绍了锁匠铺,为人物出场作了铺垫。
解析 第一段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除了要考虑景物的作用(时间、
作用、人物身份、故事情节等),同时要考虑文章第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比如铺垫作
用。通过阅读第一段,再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故事发生在这个风光秀丽的客家古镇,同时
介绍了故事主人翁老锁匠的工作场所,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6.小说中写了三次开锁,开锁的人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
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
答案 ①第一次年轻人在锁匠铺开锁,写出年轻人开锁手艺的高明,表现了年轻人的得
意。②第二次是年轻人在事故现场开锁,最终他没有打开锁,表现了他在大事来临时的紧张。
③第三次是老锁匠在事故现场开锁,在危急关头,老锁匠打开了锁,表现了他高超的技艺和
谦虚的品格。
解析 分析三次开锁的故事情节,回到原文勾画出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即可。要分析作者
写这三次开锁的效果,仍然要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章主旨入手。三次开锁,前
两次是年轻人在开锁,最后一次是老锁匠在开,年轻人把老锁匠店铺里的锁都开了,扬扬得
意,同时为后文他接到电话去事故现场开锁埋下了伏笔;技艺高超的年轻人在事故现场却没
能打开锁,这说明他在面对大事时的紧张,而老锁匠在危急关头打开了锁,说明他拥有高超
的技艺,而在这之前他没有表现出来,体现出他的谦虚。
相关文档
- 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20-20212021-06-0617页
- 【语文】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2021-06-0621页
- 2018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春运家书2021-06-063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3课大2021-06-0620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课件专题7 考2021-06-0629页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实用2021-06-0610页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2021-06-0614页
-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省)学案2021-06-0623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9 压 缩 语 段全2021-06-0645页
-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2021-06-06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