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M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 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来,“岳阳楼将‘承包’给企业经营”的消息在岳阳炸开了锅。岳阳市政府网相关文 件显示,去年 11 月当地发布公告,对岳阳市辖区内两个重点旅游景区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招商,而岳阳楼景区并不在此之列。岳阳楼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岳阳楼景区虽不 在招商名单内,但眼下景区正在进行经营权转让。
景区景点被商业经营者“托管”的原因不外乎三类。一类是“公家”经营不善,亏损运营,人工、养护、开发等成本巨大又不堪重负。第二类不排除有谋发展、做大做强的意思。 一些地方守着景区景点的“金山银山”,因为自身不具有先进的管理和市场经验,亟待引进新的管理思维和运营模式将景区景点做得更好。当然也有一种迎合潮流的不负责的“托管”——看其他地方有这么干的,自己也“赶个趟”,打外包给“私人”,结果如何可能根本没有考虑。
将政府的景点景区“托管”他人,结局如何褒贬不一。“托管”型景区景点,因为托管的逐利因素,经营者往往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经营,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目的,一些托管景区景点不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对旧有设施设备却过度使用,维护维修资金投入不足, 更多的核算为利润等。这是多数托管景区景点的通病,结果就是一些地方托管出去的景区景点,政府没有赚到多少钱,景区景点却破坏损害严重,最终还得政府收拾“残局”。1999 年至 2003 年间,湘西 3 个景区的经营权先后由政府许可给外地公司投资开发经营,然而, 随着景区经营开发中暴露出的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品牌塑造力度不大、景区自身发展缓慢等问题,2009 年,湘西最终又将 3 个景区的经营权收回,就是一个不成功的典型例子。
然而,“托管”成功的也不乏其例。有的景区景点采取市场化的“托管”后,景区景点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营收益增幅巨大,成为一地的重要经济来源。凤凰县将所属的八大旅游 景区“托管”后,仅 2010 年,景区门票收入 1.51 亿元,整体旅游收入达 30.02 亿元,是先
前的 3 倍,同时景区景点设施也得到了巨大改善,等等。
新的社会形势下,景区景点管理需要新思维。以公办模式和“政府式管理”景区景点,
弊端多多,“浪费严重”“资源闲置”等问题同样令人诟病。在“托管”式经营景区景点日 益被社会关注和认可之时,一些地方探索这一新模式、大胆引进新的经营方式,这一理念和 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托管”景区景点带有诸多的时代特征和先进元素,其优势和潜力是
“公办”所难以比拟的,可以引进更高效的经营机制、科学的管理手段、成熟的市场品牌培 育和融资的便利。退一步说“公办”了几十年的岳阳楼始终“半死不活”,为什么不注入新 鲜血液,让“托管”模式试一把呢?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试一试”又何妨?
(摘编自光明网:《“托管”岳阳楼不妨一
试》)
1. 下列关于景区景点被“托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公家”经营不善,人工、养护、开发等成本巨大又不堪重负,采取市场化的“托管” 后,景区景点或许可以快速发展,经营收益增大。
B. 一些景区景点看其他地方这么干,为了迎合潮流,结果如何可能根本没有考虑,自己也
“赶个趟”,打外包给“私人”。
C. 无论是“公家”还是“私人”经营景点,都要运用市场手段,创新运营模式,力求做大做强谋发展。
D. 有的地方守着景区景点的“金山银山”,但自身不具有先进的管理和市场经验,亟待引 进新的管理思维和运营模式将景区景点做得更好。
2. 下列关于论述“托管”型景区景点结局惨淡的表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随着景区经营中出现的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品牌塑造力度不大、景区自身发展缓慢等问 题,一些当地政府将景区的经营权收回。
B. “托管”型景区景点的经营者往往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经营,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 大的目的,追求更多经济利益。
C. 一些地方托管出去的景区景点,政府没有赚到多少钱,景区景点却破坏损害严重,最终还得政府收拾“残局”。
D. 一些托管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对旧有设施设备却过度使用,维护维修资金投 入不足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湘西的 3 个景区曾由政府托管给外地公司,但经营开发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政府又收回, 说明政府意识到“托管”是根本行不通的。
B. “托管”岳阳楼这一理念和做法,可尝试景区景点新思维管理,因为带有诸多的时代特
征和先进元素,其优势和潜力“公办”难以比拟,是大势所趋。
A. 凤凰县所属的八大旅游景区“托管”后,景区景点得到巨大改善,旅游收入是先前的三倍,成为了一地重要的经济来源。
B. 经营者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往往会对旅游资源竭泽而渔,对一些景点进行吸血式开 发,最终得不偿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背叛”炊烟胡宗波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 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
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 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靠山吃山,靠山烧山,这是人类生存的不二法则。
人们要想烧熟一日三餐,烧旺日子,离不开添柴加火。为了孵化出炊烟,在每家每户的日常规划中,砍柴可不是小事。人们清楚,谁懈怠了砍柴,谁就是和日子过不去,必将遭 到肚子的报复。
我一直认为,我是炊烟喂养大的。少时的我,对炊烟的惦念近乎痴迷。甚至刚吃了饭, 就挂念起了炊烟,盼它早点站在屋檐上,手搭凉棚,呼唤我的乳名。
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 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
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营 养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肚子。
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他们能看懂炊烟的表情, 也能读懂炊烟的语言。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
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 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
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 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计,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 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
其间,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他 们将自己的讽刺和挖苦当“礼物”,总是不失时机地免费赠送。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向导。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
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
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 条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 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
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 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
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 冀的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
尽管,那些还对炊烟心怀感恩的人,就像我父母,还忍受着烟熏火燎,顽强地坚守着, 但他们培育的那点炊烟,不过蚍蜉撼树。
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
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
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 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
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 能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
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开头引出炊烟,总领全文,交代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且引出下文对炊烟的“背 叛”。
B. 全文包含了多处对比,例如,村人对父母为“我”设计的人生道路冷嘲热讽和父母的冷静 坚决形成了对比。
C. “背叛”炊烟是痛苦挣扎的结果,作者以悠远复杂的笔触通篇叙写了自己逃离故乡的全过程。
D. 作者将“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比作家书,将思念比作邮戳,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别致地 写出“我”对故乡的难忘之情。
2. 结合文本,赏析画线句子“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 改写”。(6 分)
3. 作者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我”“背叛”了炊烟,结尾又说,没有了炊烟也 就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长租公寓,是这几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租房市场上的“新物种”。这种针对工作不久的独居青年开发的公寓又名“白领公寓”“单身合租公寓”。区别于传统租房模式,长租公寓通常是由商业机构将业主房屋租赁过来,进行标准化装修改造,配齐家具家电,以单间形式出租给上班族,并提供各类标准化服务,租客的租赁期限一般为一年。在上海的中环沿线, 这样一个单间的月租,一般在 2500-3000 元之间。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长租公寓服
务商已超过 1200 家,房间单位数超过 200 万间,并以年均 30%的速度增长。
相比传统租房,青年公寓在私密性好、配套全、安全系数高、社交成本低等方面对年轻 租客更具吸引力,其中 73%的租客将私密性好作为首选因素,此外大部分青年租客较关注提高生活便捷度的公共配套,也有不少青年希望社区内具备书吧、咖啡厅、公共客厅、办公洽 谈等个性空间。以“V 领地青年社区”为例,在现有的公共区域中,社区的公共客厅最受租客欢迎,此外,多媒体室、健身馆、操场等区域也成了很多租客的休闲娱乐之所。
调查显示,居住在长租公寓中的年轻人十分愿意就近社交,在 App 上的活动、交易、求助等各项社交功能中,租户对活动功能热情较高。
(摘编自张斌《“独居时代”,年轻人都住哪里》)
材料二:
材料三:
独在异乡,独身居住,独自一人,“空巢”青年的数量正在一线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增加 着。“空巢”青年们第一个绕不过的难题就是租房。陌生的室友、老旧的社区、狭窄的社交 圈子让这一代人更显孤独。独居生活中,缺乏情感寄托、社交圈子窄、交流空间有限,是“空 巢”青年们最为普遍的三大痛点。
针对这些情况,国内众多长租公寓纷纷采取行动,希望用新的生活理念打破以往传统租房的局限,为年轻人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摆脱“空巢”的第一步就是让爱好各不相同的“空巢”青年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对此,长租公寓品牌“红糖里”主动承担了组局人的角色, 主动搜集起了住客们的爱好,并定期在公寓举办主题兴趣小组活动。每到周末假期,公寓还会组织各种城市探索活动、节日主题派对、明星住客分享会等,这些活动能帮助住户迅速找到兴趣相投的友邻,走出打破隔阂的第一步。不仅如此,“红糖里”在公共空间上也做足了功课,这对于进一步拓展“空巢”青年的社交圈非常有效。同时,“红糖里”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为住客以及创业者们提供了足够的社交空间和气氛,在这样充满创意的载体及环境 下,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想法就能碰撞出更多的机会与火花。他们可以在“红糖里”一边尽情地享受生活,一边和朋友们为工作努力拼搏。
(选自《长租公寓正在成为“空巢”青年的社交法宝》)
材料四:
日前,阿里巴巴旗下闲置交易平台“闲鱼”发布的《‘闲鱼’空巢青年租房数据》显示, 闲鱼租房用户中, 32%是空巢青年,在多个一线城市,空巢青年人均租房花费低于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大家同为空巢青年,租房却有着明显的差距,他们中的整租群体人均花费 2200
元租用整套房,而租用单间的每月只花 1200 元。数据发现,空巢青年对于租房有自己特殊的要求:没什么都不能没有 WiFi,便利店成了空巢青年租房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爱干净、单身、好相处等条件成了空巢青年选择室友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空巢青年中的“90 后”群体十分亮眼,虽然只租住单间,他们在房间朝南、独立卫生间、厨房、飘窗等方面的要求均高于“80 后”空巢群体,即便“蜗居一隅”,
“90 后”也在尽力活出生活品质。
(选自《“闲鱼”空巢青年租房数据:90 后爱租什么房》)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长租公寓服务商以年均 30%的速度增长,这与“空巢”青年的数量以极快的速度增加分不开。
B. 空巢青年是指独自一人在异乡居住的年青人,空巢青年普遍存在缺乏情感寄托、社交圈子 窄、交流空间有限的问题。
C. 空巢青年在租不同类型住房时的花费差距明显,而对租住的房屋也会有个性化要求,有没 有 WiFi 及便利店非常重要。
D. 材料三以“红糖里”为例阐述了长租公寓如何为年青人带来了更好的居住体验,材料四阐 述了空巢青年对于租住房屋的具体要求。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长租公寓是租房市场上的“新物种”,主要针对工作不久的独居青年开发,提供各类标准 化服务,租赁期限一般为一年。
B. 从材料二看,长期公寓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近年发展迅速,到 2025 年市场规模预期是
十年前的 4 倍多。
C. 无论是“红糖里”还是“V 领地青年社区”,都非常注意房客公共空间的建设,以满足他们对社交圈子的需求。
D. 即使“蜗居一隅”,“90 后”比“80 后”空巢青年更亮眼,他们只租住单间,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高于“80 后”同类群体。
1. 你觉得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增长长租公寓的吸引力?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
烝烝①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 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请辞 。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 用竖刁而虫沙③。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
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 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晋书·李密传》节选)
[注]①烝烝:孝德之厚美;纯一宽厚貌。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 皆很造诣。③虫沙: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 语岂然
B.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
/岂然
C.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 语岂然
A.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
/岂然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改醮:旧时婚俗之一。醮,古代原系酌酒之意,指单方面的敬酒,再醮即第二次敬酒。 周代作为礼俗除行于加冠礼和及笄礼外,亦为婚礼仪式之一。改醮(改嫁),再醮(再婚)。
B. 东堂:东厢的厅堂或殿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此处指官舍。
C. 安乐公:蜀汉后主刘禅。刘禅投降后,在一次宴会中,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 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所以被封为“安乐公”。
D. 从事: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都官从事: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 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 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 因此心怀怨恨。
D. 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 诺言。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2)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① 苏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党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②,未随埋没有双尖。
[注] 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诗人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十一月到任,正是寒冬季
节,此诗即作于此时。写此诗时诗人不到四十岁,已从京城赴地方任职三四年。②北台:即 超然台,在山东诸城。马耳:马耳山,因形似马耳得名,在北台的南面。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写黄昏时分细雨绵绵,夜里无风一片寂静,天气更加寒冷,营造了下雪前的气氛。
B. “不知”句中使用比喻手法,以盐喻雪,说自己不知道庭院中的雪越下越大,已堆积起 来了。
C. 尾联写诗人早晨起来扫除积雪,登上北台远眺,但见一片茫茫,只有马耳山露出了双峰 尖。
D. 本诗从黄昏写到了第二天天明,细腻地表现了自己对雪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诗人慷慨激 昂的心志。
2. 请赏析诗歌颈联两句。(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 《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飞鸟浑然一体。
(3)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陶渊明之后,痴迷于田园耕读的中国知识分子 。其中尤以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为代表。隐士陶弘景有一首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如今,随着历史的疾速发展,我们早已告别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着诗情和画意的传统的“乡土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 、精神焦虑的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以及信息时代。如今我们行走于钢筋、水泥构成的“都市丛林”,却愈加 那个云淡风轻式的田园牧歌生活。田园耕读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自然回归:( )。
寄至味于淡泊,发隐忧于日常,如今,我们谈论田园耕读生活,并不是要大家回归到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而是让大家能在喧嚣、浮躁的日常 生活之外,有所淡然,有所超越,能够亲近我们之前 的风景,沐浴阳光雨露,赏味山水林泉,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进而达到身心两安。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俯拾皆是 栉风沐雨 耿耿于怀 充耳不闻
B. 比比皆是 行色匆匆 念念不忘 熟视无睹
C 比比皆是 栉风沐雨 念念不忘 充耳不闻
D 俯拾皆是 行色匆匆 耿耿于怀 熟视无睹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田园耕读早已成为挥之不去的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理想情结。
B. 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C. 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早已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
D. 田园耕读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不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田园耕读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生活方式。
B. 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一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
C. 这种古典、智慧,闲适的田园耕读生活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
D 由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的田园耕读的生活方式是古典、智慧,闲适的。
4. 下面一则通知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通知
为更好地照顾到全校师生的就餐需要,学校后勤部打算在暑假期间对餐卡充值系统进行 升级。请广大师生于 6 月 23 日前与后勤部联系,退出卡中剩余的钱,并拿走新的餐卡。请大家相互转告,赶紧办理。
5. 下面是“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图,请把这个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 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 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 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二语文月考答案
1.C 题中 C 项,设问只针对“公家”被“托管”,不针对“私人”,也没分析原因。
2.B 题中 B 项,不是论述“托管”型景区景点结局惨淡的表现,是原因。
3.D 题中 A 项,“根本行不通”这个说法太绝对;B 项,“是大势所趋”文中不能推断出这个结论;C 项,文中表述的是“仅 2010 年,整体旅游收入达 30.02 亿元,是先前的 3 倍”。
4.C “通篇叙写了自己逃离故乡的全过程”错,文章前半部分写作者逃离故乡炊烟,后半部分写对故乡炊烟的思念和牵挂。
5. 运用拟人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故乡传统农耕生活必然逝去,最终被占据绝对优势的富裕、先进、现代化的生活取代。(3 分)这句话蕴含着作者对这种变化既欣慰、期望,又充满伤感、留恋的矛盾复杂的情感。(2 分)
6. 不矛盾(1 分)炊烟原本是故乡特有的景致,但故乡生活的艰辛、贫穷使得作者产生了逃离贫穷的家乡、以知识改变命运、追求富足的生活的念头,并付之行动。(2 分)而故乡的炊烟又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作者的根,是家和温暖的象征,没有炊烟也就没有了家和温暖。
(2 分)这样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爱。(1 分)
7. A “年均 30%的速度增长”的是房间单位数,而不是长租公寓服务商。
8.D “他们只租住单间”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即使只租住单间”。
9.①做好对租客群体喜好的调查,能及时了解租客们的租住需求条件。②对房间内的硬件设 施进一步改进,家具家电设置标准化,强调房间的私密化。③建设书吧、公共会客厅等公共 配套服务项目,强化就近社交功能,提高生活便捷度。④了解租客的交友爱好,为其寻找合 适的租房邻居,打造共同的兴趣空间。
10.C
11.B 此处指官舍有误,应指皇宫。
12.C“为人正直”文中没有说到;“未能调回京城任职”的原因是朝中没有人帮助他,而不 是“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
13.(1)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 一样的。
(2)下属官吏把他的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14.D 结合此诗的写作背景可知,诗人心境不佳,此诗隐含其怀才不遇之意。
15.(1)这两句写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使诗人误以为天亮了,其实只是半夜,直到天色放明,借着雪光,看到雪水凝成的冰柱挂在房檐下。(2)前句写因雪地反光造成的错
觉,后句使用通感,化抽象的寒冷为有形的“寒声落画檐”,写出了诗人对雪的独特感受。
(3)两句紧扣标题“雪后”,也引出了尾联登高观雪的内容。
16.(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7.B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行色匆匆: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头,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前者强调神色匆忙,后者偏重奔波的辛苦。 念念不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 耿耿于怀:事情在心理,难以排解。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前者偏重不看,后者偏重不听。
18.B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主客体颠倒。应为“田园耕读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成为 情绪”;二是语序不当。表所属的定语“中国知识分子”应放在数量词“一种”之
前。
19.A 括号前的内容主要表述的是田园耕读对人们精神的影响,从前文内容和标点符号冒号分析,括号的内容应该是诠释活着总结“田园耕读”的,表述顺序应该是“田园耕读是 ”,
由此判断,四个选项 A 最恰当。
20.(1)“照顾到”改为“满足”; (2)“打算”改为“计划”; (3)“剩余的钱”改
为“余额”; (4)“拿走”改为“领取”; (5)“赶紧”改为“及时”。
21. 在“素质教育冰山模型”时,包括技能、知识和行为范式在内的“显性素质”,只是显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包括思考模式和信念系统(信念、价值、规条)在内的“潜性 素质”才是冰山的主体。(6 分)
22. 审题限制性
1. “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 有偶像的年代。”材料要求考生厘清“英雄”和“偶像”两个概念,并针对当前人们对英雄 和偶像的认识来发表见解,针对性强。
2. 材料引用杜甫和辛弃疾的诗句,暗中界定了“英雄”一词的内涵:立足大我,胸有家国, 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为考生论证今天英雄的内涵和标准限定了方向。
3.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材料要求考生谈的是当今时代的英雄,不是古代的英雄。
4.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材料考查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和说理能力,暗中将文
体指向了议论文。开放性
1. “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考生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可以,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今天在各行各业中建功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可以成 为论证的事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劳动模范、身边爱岗敬业的榜样都可以写,这就给了考生选材的自由度和开放性。
解题
材料要求考生在时代洪流中厘清英雄的概念,为国奉献是英雄,见义勇为是英雄,科研专家是英雄,大国工匠是英雄,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 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只要怀揣一颗积极追求、不断超越的心,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要注意,英雄是一个大写的“我”,英雄必须头顶道义,肩杠民族,手托家国,英雄必须具有担当精神,这也正是英雄和偶像的一个区别之处。考生需要思考英雄的情怀与价值,反思当前人们对英雄的看法和态度,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英雄,用纯洁的心灵敬仰英雄,不要被吃青春饭的偶像遮住望眼从而看不清自己奋斗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本材料极具现实意义,今天确实应该高举英雄大旗,弘扬英雄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立意
1. 勿为偶像遮望眼,认清英雄才是真。
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
3. 英雄是时代的脊梁,英雄是国家的财富。
4. 新时代更需要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5. 民族大业的复兴靠的是各行各业的英雄。
6. 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值得尊敬。
7. 善待英雄,我们的民族才有未来。
8. 尊重英雄才能成为英雄。
……
范文展示
英雄虽被淹没,仍能重现其明
(概述现状,表明观点)
古往今来,人们的英雄情结从未停歇过,无论是辛弃疾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还是毛泽 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都或多或少表明了英雄的定义。而迈入数字信息化时代、人 工智能的 21 世纪,人们仿佛已忘了英雄的定义初衷,沉迷于数字化时代衍生的产物——偶像。(立足材料,联系现实,树起批判的靶子。)
戏子家事天下知,英雄坟前无人问。这是太多人的心声,如今年流量小生鹿晗与国民闺女关晓彤的恋情曝光,竟引发微博系统瘫痪,几天霸占热搜第一,更有鹿晗的小学中学生脑残粉宣称要跳楼。这真让人匪夷所思,网友更是刷了大波对此事的态度,不少人感叹“戏子家事天下知,英雄坟前无人问”。当时,只有极少人知道,这是袁隆平再次研究新型水稻的一天。 在这个快时代,人们仿佛被风沙迷了眼,一味崇拜偶像明星,无法自拔。这也是中国烂片横行的原因之一。惊曝某女星拍戏用替身片酬却几亿。人们只知偶像,却鲜知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这是人们的悲哀,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运用鹿晗和袁隆平的事例进行对比, 点明时代的悲哀:人们只知偶像,鲜知英雄。)
英雄被偶像覆盖,仍要奋力重见其明。对于明星这个暴利行业,也有一些值得尊敬的英雄, 明星的本质应当是演员、歌手。当时的四大天王,著名的影后章子怡,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明星本能回归本质,有所突破,可在这个讲求票房与粉丝基础的时代,很多明星沉不下心, 等不到有所突破的那一天便大肆接烂片,上综艺增加曝光率。真正的演员却日益磨炼演技, 不求大红,不求名利。这也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一些人随意行动便大红,一些人默默坚持, 却无人关注。偶像以颜值、性格作为基础,吃的是青春饭,然而岁月已逝,人谁能不老?若你没有过高的才华、扎实的功底,不消几年人们便会厌你、弃你,利弊初见端倪。(用四大天王、章子怡为例子,说明靠颜值吃饭的偶像难以长久,真正的明星必须沉心磨练演技。) 如果偶像明星能够少一些浮躁和急功近利,潜心磨炼演技,投身于公益事业,指导粉丝理性追星,那么偶像也能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英雄。粉丝应该把这样的偶像当做奋斗目标,像他一样更加拼搏努力而不是成天想着为偶像砸钱。娱乐圈歪风邪气渐压,广电系统也应提出制度性改革:多请实力派演员参演,降低片酬,把资金用于后期制作,提高影片质量。如果这样中国何愁没有大片,怎么还会被指责烂片横行。偶像若沉潜演技,磨练内功,为粉丝树起好榜样,偶像也能成为英雄。英雄,离我们便不再遥远。(更进一步,分析偶像成为英雄的发展之路,并点明偶像的积极作用——正面引导,促使更多英雄产生。
英雄成为国民的信仰,国家民族才有了希望。愿更多的英雄认清自己,为事业奋斗,为粉丝导航,积极传播正能量。愿我们以英雄为榜样,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不负青春,不枉此生。
如若英雄现其明以导引,人民见其光而追随,国家若不强大,未之有也。(收束全文,照应 题目,发出号召。)
点评
作者站在积极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出“英雄虽被埋没,仍能重现其明”的观点, 见解深刻。论证部分先立足“戏子家事天下知,英雄坟前无人问”现实,用鹿晗和袁隆平的事例作对比,引发读者思考。继而提出“英雄被偶像覆盖,仍要奋力重见其明”的见解,并以深刻的见解阐述了由偶像到英雄的发展之路。最后在强调英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重申观点、发出号召,收束全文。遗憾的是,在论证偶像成为英雄并发挥积极作用之处缺乏有力的论据,削弱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相关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摘录
中华文明之所以上下五千年灿烂不熄,是因为英雄们将文明的圣火代代相传;中华民族之所 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是因为英雄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中华民族敬 英雄、爱英雄,炎黄子孙英雄辈出;中华大地育英雄、造英雄,华夏儿女英雄代增;英雄故 事在我们脑海中萦绕、在山川回荡;英雄精神在我们血液中流淌、在历史中传递。
谁是民族英雄?
英雄者,乃胆识过人、聪明智慧、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汉代文学家刘劭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英雄者,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无不敬畏;英雄者,深明大义,救黎民于水火, 解百姓于倒悬。但是,无论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其本旨都离不开“国”“民”两字,头顶正义、肩扛民族、手托国家是英雄永恒的担当。英雄是时代的辉煌、历史的记忆, 英雄是国家荣耀、民族的偶像。
英雄不论成败、不问出处。在抗击外来侵略时,民族英雄是为捍卫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抗争的人;在民族和平发展变革时,民族英雄是为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习近平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 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
民族复兴大业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中国梦。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人的夙愿,体 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前 途命运都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为之共同努力。空 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团结各族人民。
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救。审视现在,全党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展望未来,全党也必须牢记,把蓝图变成现实,还将走很长的路。必须为之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 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2021-06-0622页
-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2021-06-0612页
- 金科大联考2020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2021-06-0627页
-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2021-06-0625页
- 【语文】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2021-06-0615页
-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2021-06-066页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的唐朝第2021-06-0610页
- 【语文】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1-06-0614页
- 同步练习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语文3-72021-06-065页
- 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让高贵与高贵2021-06-0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