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大学附中 2019-2020 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冕 国粹 檄(xí)文 蹩(biè)脚
B.战栗 萧索 脊(jǐ)梁 倔(jué)强
C.迁谪 浮燥 句读(dòu) 乍暖还(huán) 寒
D.跬步 恬然 商贾(jiǎ) 阿谀(yú)奉承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
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
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
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 项,蹩(biè)应为“bié”。蹩脚,意思是指质量低劣的;不老练的或不圆滑的; 失意潦
倒。C 项,浮燥——浮躁;D 项,商贾 jiǎ应为“gǔ”,泛指商人。
故选 B。
2.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中间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声非加疾.:劲疾
B.君子不齿.:并列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有学问的人
C.举酒属.客:劝请 冯.虚御风:同“凭”,乘 知不可乎骤.得:一下子,很轻易地
D.崖限.当道者:门槛 苍山负.雪: 背、覆盖 阳谷..皆入汶:山北面的山谷中的水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
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
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 项,木直中绳,木头直的合乎墨绳。中:符合、合乎;声非加疾,声音没有更大。疾:强、
大。
B 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学者:古今异义,求学的人。
D 项,阳谷皆入汶,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阳谷:南面的山谷。
故选 C。
3.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拘于时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师不必贤于弟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
顾常考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每种句式的特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选择。例句,者……也
表判断,是判断句。
A 项,不被世俗局限,“于”字表被动,是被动句。
B 项,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
C 项,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定语后置句。
D 项,老师不一定比弟子有才能,“于”是状语后置标志,状语后置句。
故选 B。
阅读下面小段,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为什么会有唐宋之分呢?唐诗达到的炉火纯青的境界几乎人所公认,宋诗为什么不
能沿着唐诗的路子继续走下去呢?每个诗人都希望自己能写出优秀的诗篇,但是,只有创造才
是取得成功的途径。再优秀的东西如果被无数人模仿,最后也必定成为陈词滥调。所以,即
使是吸取前人的经验,也要在有所创新的前提下吸收。唐朝人似乎有着一颗专为作诗而生的
脑袋,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已经把诗歌推上了极致。宋代人看唐诗的
时候,就像仰望一座险峻雄伟的高山,通向山顶的大道已经被唐朝诗人们挤满了,为了使自
己不被挤下山去,只好冒着危险铤而走险,于是就有了和唐朝截然不同的风格境界,历史上
也就有了诗歌的唐宋之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诗注重意境创造,追求一种无法用理性思维解释的空灵美;宋诗长于议论,作诗也要
讲究学问。唐诗读起来像珠子一样圆润流利,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宋诗读起来却让人颇
费脑筋。从总体上看,唐宋诗歌的确是有差别的,但对唐宋的理解却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唐朝
或宋朝。在钱钟书的心目中,唐诗是一切崇尚意境的诗歌的统称,宋诗是一切注重说理的诗
歌的统称。像杜甫、韩愈、白居易、孟郊都属于能写出宋调的唐代诗人,而宋代的姜夔、永
嘉四灵等人都属于能写出唐诗风格的诗人。
选自阿涂的《唐宋诗歌的迥异风格》有删改
4.文段中画线的四个词语使用不当..的一个是( )
A.炉火纯青 B.陈词滥调
C.铤而走险 D.截然不同
5.下列文字是文章的第二段内容,其中最合理的排列顺序为( )
①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情
②钱钟书先生认为,唐诗宋诗的区别不在朝代而在风格
③前者像唐诗
④但是,什么是唐诗和宋诗区分的标准呢?
⑤有的人沉稳老成,行事理智
⑥它们完全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同时存在
⑦后者则像宋诗
⑧有的人性格开朗,充满激情
A.④②①⑧⑤③⑦⑥ B.④①⑧⑤③⑦②⑥
C.④⑧⑤③⑦②①⑥ D.④②⑥①⑧⑤③⑦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琵琶行》
是白居易被贬后所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B.《梦游天姥吟留别》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描绘
出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
C.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风格沉郁顿挫,显示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
程,被称为“诗史”。
D.《师说》的作者韩愈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师说》的“说”
是一种文体,与《马说》一样,都是说理辨析类文章。
【答案】4.C 5.A 6.D
【4 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
正误。这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
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
类型。
A 项,炉火纯青,意思是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
了纯熟完美的境界。这里形容唐诗的艺术境界,使用正确。
B 项,陈词滥调,陈旧、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这里形容模仿的结果,使用正确。
C 项,铤而走险,意思是指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这里形容宋诗为了区别唐诗所做的不
同的选择,不能说是“冒险”,使用不正确。
D 项,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这里形容唐诗和宋诗的区别明显,使用正确。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考查排序题。语境式排序题要看陈述对象,
考虑话题的一致性。话题统一是保持语言表达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说来,同一主旨的话
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
下;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就遭到破坏,语句也就变得不连贯了。命题者往往便会
据此出题,或抽去其中一句让考生选择,或改变其中一句叙述的对象要考生修改。保持陈述
角度的一致性,必然要做到几个句子的主语一致或围绕同一对象展开。
前文说的是唐诗和宋诗的不同风格境界,②④是亮观点,属于设问形式,④在②前;
①③⑤⑦⑧是运用比喻说明唐诗和宋诗的区别,①是总领句,⑤⑧中两个“有的”是对①的
具体解释,⑧是说唐诗,⑤说的是宋诗,⑧放在⑤前面;③⑦分别对应⑧⑤;⑥是总结,排
在最后。整个顺序为④②①⑧⑤③⑦⑥。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学常识,
特别是课下注释涉及到的知识,以及名家名作,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
D 项,“韩愈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错,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是元稹、白居易。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
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
时事的传统。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
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古文”,是对骈
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
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除唐代的
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故选 D。
二、古诗文阅读,共 42 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韩愈传(节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
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
及、梁肃最称深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洎举进士、投文于
公卿间,故相郑馀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
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
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①江陵府掾曹。
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时华州刺史阎济美以公事停华阴令柳涧县务,
俾摄据曹。居数月,济美罢郡,出居公馆,涧遂讽百姓遮道索前年军顿役直。后刺史赵昌按
得涧罪以闻,贬房州司马。愈因使过华,知其事,以为刺史相党,上疏理涧,留中不下。诏
监察御史李宗爽按验,得涧赃状。再贬涧封溪尉。以愈妄论,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
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
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今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
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
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论佛骨表》。
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裴度、崔群奏日:“韩愈上忤尊
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上曰:“愈
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刺②也?愈为人臣,
敢尔狂妄,固不可赦。”于是人情惊惋,乃至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
州刺史。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①量移:改任。②乖刺:悖谬
7.对文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愈生三岁而孤. 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
B.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 博士:指博学的人士。
C.作《进学解》以自喻. 喻:开导
D.愈素.不喜佛 素:向来
8.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是知名于.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愈因使过华,知其.事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要考进土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曾担任过宰相的郑馀庆很欣赏他,
因此韩愈在当时很快就出了名。
B.在徐州做张建封的幕宾的时候,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认可,说话越来越直率,不去刻意躲
避和忌讳什么。
C.在阎济美与柳涧的问题上,韩愈没有做充分的调查,就认为两个刺史相互袒护,上书朝廷
替柳涧开脱,最终被皇帝贬为国子博士。
D.从皇帝到百姓为了能求得凤翔法门寺中释迦文佛骨的保佑,都虔诚地信奉,韩愈因为向不
喜欢佛教,于是上了一篇《论佛骨表》,结果惹得皇帝大怒。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
行坚正拙于世务
B.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
行坚正/拙于世务
C.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
行坚正拙于世务
D.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
行坚正/拙于世务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2)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
【答案】7.B 8.C 9.B 10.D
11.(1)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2)然而如果不是由于内心忠诚,不回避罢黜、斥责,又怎能如此呢?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
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
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B 项,“博士:指博学的人士”错,博士,是一种官职,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
法知识等帮助判断。
A 项,介词,在;介词,比。
B 项,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并列。
C 项,两个都是助词,的。
D 项,代词,这;代词,他们。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
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
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 项,“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认可,说话越来越直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错,属于
强加因果,原文是“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这里的“愈”是
“韩愈”,不能理解为“越来越”。“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是韩愈的本性,与担任张建封
的宾佐没有关系。
故选 B。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
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
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撒除后,徐州张建
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
其中,“宰相董晋出镇大梁”主谓宾都全,“大梁”是“出镇”的宾语,不能从中间断开,
排除 BC 项;“请为其宾佐”是动宾结构,“为其宾佐”是“请”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 A 项。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尝,曾经;章,奏章;极论,极力劝谏;不听,前面要加出主语,
皇帝;怒,发怒。(2)非,如果不是;内,内心;忠恳,忠诚恳切;黜责,罢黜斥责;岂能,
怎能。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他的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的时候
父亲去世,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自认为是孤儿,小时候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像其他孩
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诱导。大历、贞元年间,文字大多崇尚古文,模仿杨雄和董仲舒的著作,
而独孤及和梁肃的作品最为深奥,儒士们都推重他们。韩愈和那一类人交往,刻苦钻研和模
仿,想成为当时有影响力的人物。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曾担
任过宰相的郑馀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因此在当时出了名。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撒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
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
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
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
谏,皇帝不但不听,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
元和初年,韩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升任都官员外郎。当时华州刺史阎济美因公事停止
了华阴令柳涧对该县政务的处理权,使他暂时担任掾曹之职。过了几个月,阎济美刺史一职
被罢免了,出入公馆的时候,柳涧便暗中煽动百姓拦路索要前年的军顿役直钱。后任刺史赵
昌查明柳涧的罪证上报,柳涧被贬为房州司马。韩愈因出使经过华州,了解了这件事,认为
这是刺史相互袒护,上奏章替柳涧辩护,皇帝将奏章留放宫中未作答复。皇帝下诏令监察御
史李宗爽审查这事,获得柳涧贪赃罪状,再次贬柳涧为封溪尉。韩愈因妄加奏论,又降为国
子博士。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我开解。
长安附近的风翔,有法门寺,法门寺中有座护国真身塔,塔中珍藏了释迦牟尼的手指骨
一节,传说这个宝贝三十年开启一次,每次开启会保佑庄稼收成好,人民幸福和谐。元和
14 年正月,皇帝让太监某某帅三十个人,去迎接佛骨,要在皇宫中保留三天,再送到各个
寺院。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施舍,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
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论佛骨表》。
表疏奏上,宪宗很生气。过了一天,把表疏拿出来给宰相看,准备对韩愈处以极刑。裴
度、崔群上奏说:“韩愈冒犯了皇上,确实应该获罪,然而如果不是由于内心忠诚,不回避
罢黜、斥责,又怎能如此呢?请求对他稍微赐予宽容,以引来谏诤的人。”皇帝说:“韩愈说
我信奉佛太过分,我还可以宽容他。至于说东汉信奉佛以后,帝王的寿命都短促,怎么能说
得这么悖谬呢?韩愈作为人臣,竟敢如此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人们都震惊惋惜,就连
国戚权贵也都认为对韩愈的惩处太重了,由于人们依顺事理求情,这才贬他为潮州刺史。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②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注】①端溪石池:指端溪砚。 ②行:将要。
1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诗人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第六句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
C.第八句紧承“复把酒”,形象写出诗人酒醉后恍惚迷离的神态。
D.结尾两句以“何时”发问,表达了早日收复祖国山河的愿望。
13.下列诗句与“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江总《雨雪曲》)
B.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杜甫《岁暮》)
C.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
14.陆游诗中的酒与笔,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实关国家之命运。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
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2.C 13.D
14.本诗中,作者以酒为旗鼓,把笔当作刀槊和军队,排兵布阵,纵横驰骋,最终扫尽逆虏、
取得胜利。把施于纸上的笔阵、墨阵想象成杀敌复国的军阵,充分体现了陆游的报国之志和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之情。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C 项,
“如见万里烟尘清”主要是写酒后的清醒,而不是恍惚迷离。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与“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表达的情感,
相近的一项,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答题关键词“情感”。 题中,A 项写的是自然之景,B
是写战后的混乱,渴望朝廷能有人出征,C 是写写征夫思念家乡,对战争的厌恶之情。D 是
写男儿壮志,收取河山之情,与题意合。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主要意象。题干“陆游诗中的酒与笔,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
实关国家之命运。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答题关键词“实关国家之命
运”“ 结合本诗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本题答题时,要将酒与笔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最后要点出陆游的爱国之情。
(三)名篇默写
15.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______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 ___________________,丘峦崩摧。洞天石扉,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
姥吟留别》
(4) 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___________________,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请写出《登高》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6)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
居易《琵琶行》)
(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
居易《琵琶行》)
(8)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9)爱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于其身也,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10)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
芙蓉》)
【答案】(1)虽有槁暴 (2)輮使之然也 (3)假舆马者 (4)而致千里 (5)列缺霹
雳 (6)訇然中开 (7)青冥浩荡不见底 (8)霓为衣兮风为马 (9)无边落木萧萧
下 (10)不尽长江滚滚来 (11)凝绝不通声暂歇 (12)别有幽愁暗恨生 (13)同
是天涯沦落人 (14)相逢何必曾相识 (1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6)择师而教之
(17)则耻师焉 (18)同心而离居 (19)忧伤以终老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
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 生 应 借 助 字 义 来 识 记 字 形 。 注 意 重 点 字 的 写 法 , 如
“有”“槁”“輮”“舆”“致”“訇”“萧”“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
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16.填空
(1)子曰:“道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从我者,其由与?”
(2)宰予昼寝。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______________。不
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4)《乡土中国》的作者是①____先生。书中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探讨对我们认识当今中国社
会仍有帮助。比如,在乡村的“熟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能不需要②___,但这
绝不能说是乡下人“愚”的表现;作者十分形象地用“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
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来作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 ③______格局;在男女有别的乡
村,家庭生活一般以④______为主轴,以异性为辅;而乡村的治理,一般情况下不靠法治,
而是靠来源于传统的⑤ _____等等。 这些发生在乡村社会的现象仍然会隐隐约约地出现在
当今的城市生活中。所以,作者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⑥_____ 性的。
【答案】(1)乘桴浮于海 (2)朽木不可雕也 (3)不贰过 (4)费孝通 (5)文字 (6)差序
(7)同性 (8)礼治 (9)乡土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多注意名著中那些典
型句子的识记,以及名篇的作者、内容的识记等,要注意细节,识记要准确。
前三题是对《论语》的识记,第四题是对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内容的归纳总结。《乡土中
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 14 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
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
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
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第(4)题②考查的是《文字下乡》,③考查的是《差序格局》,④考查的是《男女有别》,⑤
考查的是《礼治秩序》,⑥考查的是对全书的总结。
17.《论语》翻译(翻译画线部分即可)
(1)子曰:“①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②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答案】(1)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分恭敬。把仇恨暗藏于心,表面上却同人要好。
(2)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3)我从未见过看到自己有错误便能自我责备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
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
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
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巧言,用乖巧的语言来打动他人,花言巧语;令色,
令,美好,用美好的脸色来讨好他人,面貌伪善;足恭,足,足够,过分,用过分恭敬的态
度接近别人。匿,藏匿;怨,仇恨;友,同……要好。(2)德,品德高尚的人;邻,邻居,
志同道合的同伴。(3)见其过,看见自己的过错;内,内心;自讼,自我责备。
四、文学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中药芬芳
①2012 年阳春的正午,我走进这间叫做“春泽堂”的百年中药店,为病中的母亲取药。
此时屋外阳光灿烂,小摊小贩的叫卖声和车来车往的喇叭声全被隔在外面了。在中药店里,
能感受到一份安静和几丝安全。
②“春泽”,是取自“春天的光泽”之意。我坐在凳子上想,在春天中享受光泽,多好
啊。这样想着,我等候抓药的心情就比较悠然自得。我坐的长条凳,木板厚而重,上面的红
漆漆面斑驳,可凳子依旧是那样的结实。坐上这样一条凳子,心自然也会踏实了许多。
③装中药的木匣子,大小一致,上面一律用规规矩矩的正楷毛笔字写着药名,有数百种
药,可抓药的医生目光一扫药方子就能准确无误地走到装那味药的小匣子边,轻轻一抓,数
量常常是八九不离十,这就是熟能生巧啊!中药最是讲究配药的分量,多一分少一分则药效
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中草药的奇妙之处!我看着抓药的医生有节奏地来回走动,他时或来到
案板边看一眼医生开的药方子,时或轻轻拉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木匣子,取药,用小秤
称,轻轻地抖去一些,确保重量的准确,而后返回案板,将药倒在黄皮纸上或纸袋中,再返
回称第二味配药。他们的动作轻而柔,来来往往,脚踩在木地板上也从不会发出巨大空洞的
声响。看着这流畅的动作,病人的疼痛仿佛也一下就减轻了许多。在中药店看医生抓药,谁
都会赞同这样的说法:那抓药的医生本身也是一味药啊!
④药抓好了,医生朝空中轻轻一招手,“唰唰唰”就开始包药了。我暗自称奇,这多像
魔术般奇妙神秘啊!仔细看,禁不住哑然一笑,原来看似虚无的空中还垂着一根根的白线呢。
抬头望去,蓝瓦下的屋脊上还吊着一个个纺锤形的线圈呢。那些线垂在空中,医生们随手就
可包药了,一点也不用担心线会缠在一起解不开。这样的方法,既科学又节省时间,实在是
妙。
⑤中药包好了,配药的医生就大声喊出某人的名字。有人应声而起,取药离开,又有人
进来坐下。等待的过程,有些淡淡的焦急,也有些心安理得。我看不见医生白口罩后面的表
情,但那一双双眼睛却是同样的安静,同样的会说话,一如中药店里舒缓流淌的时光。与那
样的眼睛对视,人自然而然会放下心来。药到自会病除的!
⑥中药成为我眼中飘着草木气息的意象,是在 1980 年的早春。那年我 7 岁,跟随着祖
父,与中药结缘。祖父喜欢舞文弄墨,但常年的哮喘却让他饱受折磨。在早春的回潮湿气里,
祖父用娟秀小楷字体抄写的黄纸药方,带着发霉的味道。这些方子,在如今的我看来,是一
张张通往过去的车票。每忆起一张,就会想起一段缓慢的光阴以及光阴里散发的中药味道。
⑦祖父喜欢带着我走在午后的阳光里,拐过几条窄窄的街道,去“邱氏中药铺”拜访邱
伯。当祖父和邱老伯拉着家常聊着药方的时候,我就会偷偷溜进屋内。当我跨过中药铺那潮
湿的木门槛,一股浓厚而芳香的中药味道,总会扑鼻而来。陈旧的木屋,却藏着一个神秘的
世界。掉了金粉的牌區,风雨剥蚀的门联以及柔和光线穿过屋檐斜漏的瘦影,让我仿佛遁入
明清的旧宅里。我的额头在古老的光线里,闪着不谙世事的微光。黑色的地面,黏糊糊的,
像被捣稠的面糊。而黑色古朴的药架子,长满了深藏不露的抽屉。抽屉的表面贴着药材的名
称。一味味带着神秘感、可以救死扶伤的药啊!那些药名如同亲兄难弟,铺满了黄纸:半夏、
冬青、春不见、莲心、防已、相思子、怀熟地、咸秋石、雪里青……
⑧这些药名,有山野自然的气息,有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
⑨浓厚的中药味,有点呛人,但我还是闻个不停。我拿起药材,细细地品赏,就像欣赏
祖父铜皮盒里那些闪光的银元和铜钱。但这些稀奇古怪的药材比“光绪元宝”和“乾隆通
宝”可爱多了。那时候,我就想,将来我就做一个乡村的药铺郎中算了,那该是一件多么幸
福而有趣的事情。如今看来,我是低估了工业文明的力量,西药已经超越了中药,成为了看
病的主导。而我当药铺郎中的梦想,也在时间的过滤器里,被淘洗干净。现在我更多的是成
年男人的焦灼和忧虑,全然没有了当初站在药铺架前的豪情壮志。
⑩很长一段日子,我和祖父都是在“邱氏中药铺”的木屋度过的。邱老伯在中药铺的后
院,给祖父煎药。黑色的沙钵上面,升腾起一股温情的轻烟。当祖父喝下苦涩的中药,我觉
得仿佛一个个生命融入到祖父的血液里。之后,祖父的哮喘有所好转。我们去中药铺的日子
就渐渐少了。
⑪
最后一次去“邱氏中药铺”依旧是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掉了金粉的牌匾,在阳光
下异常醒目。幽深、阴暗的木屋,越加衰败,如同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孤独地站在阳光下。
我当时还不明白伤感之类的词语,但是一股难过的激流那时却在心中激荡。我感觉眼角有点
潮湿,带着孩子独有的敏感和单纯。几年之后,邱老伯先我祖父而去,他的中药铺也被一排
崭新的诊所和药房取代了。
⑫
周作人在《草木知秋》中说:“生病,吃药,也是现世的快乐呵。尤其是吃中药。”
读后我不禁感叹:世上居然还有一个人也如我般从草药中喝出快乐来!回想那些中药颗粒,我
就似闻到阵阵的草木芬芳,鼻息间的香气更浓重了。
⑬
时光渐逝,病中的我同样垂青于中药的疗效。冰片、半边莲、夏露、荭草、紫藤……
这些中草药的名字给我留下了绿色健康的记忆。每当我端着浓浓的中药汤,就仿佛看到草木
森森,每次喝下一碗中药汤,胸腔里会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妥帖感,浑身流动着阳光、雨水与
泥土的气息,肺腑间充满了绿色的血。生命应着四季的更替,没有死亡,只有不断的新生与
希望。
⑭
有时病中喝多了中药,我会带有一股淡淡的中药香。我特别喜爱那种药香,常抬起
衣袖闻闻那股草木的香气。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纤纤的中草药被时代换了筋骨,
把实用的沟壑填得满满的。即使我吞再多的中药胶囊,衣袖间也不可能挥出草木的香气,胸
腔间也唤不回喝中药那种妥帖温柔感了。
(取材于林文钦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即写在“春泽堂”抓药时所见景象,传递出中药铺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B.作者说抓药的医生“也是一味中药”,是因为他们非常熟悉中药药理而且医术高明。
C.“一张张通往过去的车票”,承载着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以及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
D.作者借周作人的话说明中药特有的草木香气带给人自然的生命气息,弥足珍贵。
E.文章以充满深情的笔触叙写了关于中药的丰富记忆与联想,怀念中不乏惋惜。
19.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的中药药名吸引人们编制了许多有趣的谜语,请结合第⑦段的中药
名为下面谜语选定谜底,将最准确的药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每空限写一个)
(1)五月既望:_____________ (2)低头思故乡:_____________
20.第 11 段的划线句是关于“邱氏中药铺”的描写,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
21.本文题为“中药芬芳”,“芬芳”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22.文章结尾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8.BC 19.(1)半夏 (2)怀熟地
20.①内容上:写作者最后一次去药铺看到的景象,写出古老中药铺衰败没落的近况和作者
的感伤;②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表达对中药命运的忧思做铺垫。
21.①中草药浓厚而芳香的味道;②与中药和中药铺相关的单纯美好的童年回忆;③中草药
带来的山野自然的气息;④中草药给人的新生与希望,和踏实妥帖温柔之感;⑤和缓的生活
节奏,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⑥从容安然的心境,相互亲近的人间温情;⑦日渐消逝但令人
难舍怀念的文化与传统。
22.作者的观点:对追求便捷、实用的工业文明的反感,对传统的怀念。赞同或反对均可,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是因为他们非常熟悉中药药理而且医术高明”错,作者之所以说抓药的医生“也是
一味中药”,是因为“他们的动作轻而柔,来来往往,脚踩在木地板上也从不会发出巨大空
洞的声响。看着这流畅的动作,病人的疼痛仿佛也一下就减轻了许多”,是因为他们轻柔的
动作,抓药的姿态,能起到抚慰人心的作用。
C 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错,文本中并没有直接体现这一点,本文是表达对“中药”
的痴迷与热爱的。
故选 B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及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抓住句子
中的关键词来分析其含义,然后结合含义从文中筛选与之有关的信息。
“五月既望”,“既”是“已经”;“望”是农历每月的十五;已经过了五月十五,也就意
味着夏天过半,因此谜底是“半夏”;
“低头思故乡”,“故乡”是“熟地”;“思”就是“怀念”,因此谜底是“怀熟地”。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作为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或段落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
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有时还要加上效果。题干问的是“第 11 段的划线句是关于“邱氏中
药铺”的描写,有何作用”,这是考查文章句子的作用。
先回归文本,看第 11 段在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然后再看这一内容在结构上与上
下文的关系,以及效果。
“掉了金粉的牌匾,在阳光下异常醒目。幽深、阴暗的木屋,越加衰败,如同一个历尽沧桑
的老人,孤独地站在阳光下”,写最后一次去药铺看到的景象,写出古老中药铺衰败没落的
近况和作者的感伤;结构上为结尾“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纤纤的中草药被时代换
了筋骨,把实用的沟壑填得满满的。即使我吞再多的中药胶囊,衣袖间也不可能挥出草木的
香气,胸腔间也唤不回喝中药那种妥帖温柔感了”表达对中药的忧思做铺垫。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表层含
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
题目“中药芬芳”,最浅层的含义是“当我跨过中药铺那潮湿的木门槛,一股浓厚而芳香的
中药味道,总会扑鼻而来”,即“中草药浓厚而芳香的味道”;
文章⑥⑦段,描写“我”童年时因祖父有哮喘而走进“邱氏中药铺”,与中药结缘的一段美
好的童年回忆,这回忆里有孩童的单纯“当我跨过中药铺那潮湿的木门槛,一股浓厚而芳香
的中药味道,总会扑鼻而来。陈旧的木屋,却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有人与人之间的亲近
“祖父和邱老伯拉着家常聊着药方”,因而“芬芳”的含义还有“与中药和中药铺相关的单
纯美好的童年回忆”“从容安然的心境,相互亲近的人间温情”;
文章第⑧段说,“这些药名,有山野自然的气息,有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因此“芬芳”
指“中草药带来的山野自然的气息”;
文章第⑨段说“如今看来,我是低估了工业文明的力量,西药已经超越了中药,成为了看病
的主导。而我当药铺郎中的梦想,也在时间的过滤器里,被淘洗干净。现在我更多的是成年
男人的焦灼和忧虑,全然没有了当初站在药铺架前的豪情壮志”,表达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怀
念,因此“芬芳”也指“和缓的生活节奏,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文章第
⑬
段说,“每当我端着浓浓的中药汤,就仿佛看到草木森森,每次喝下一碗中药汤,
胸腔里会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妥帖感,浑身流动着阳光、雨水与泥土的气息,肺腑间充满了绿
色的血。生命应着四季的更替,没有死亡,只有不断的新生与希望”,这“芬芳”也是指“中
草药给人的新生与希望,和踏实妥帖温柔之感”;
文章最后说“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纤纤的中草药被时代换了筋骨,把实用的沟壑
填得满满的。即使我吞再多的中药胶囊,衣袖间也不可能挥出草木的香气,胸腔间也唤不回
喝中药那种妥帖温柔感了”,“中药芬芳”,也代表“日渐消逝但令人难舍怀念的文化与传
统”。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句子含义要结
合关键词来理解;个性化解读这类题型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角度来回答,前提是自己要能理
解并认同,回答时能自圆其说,并结合文本时行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
本的内容。
“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纤纤的中草药被时代换了筋骨,把实用的沟壑填得满满
的”,“被换了筋骨的中草药”代表的是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胶囊”代表的是现
代工业文明、现代生活方式;“换了筋骨”“实用的沟壑”表达了对对追求便捷、实用的工
业文明的反感,对传统的怀念。
如果肯定作者的观点,考生可以从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对比中,批判现代文明的浮躁、逐利,
生活其中的人的压力太大,缺少了幸福感等角度分析;如果否定作者的观点,可以从时代进
步的必然性,一些古老的不适用的东西被淘汰或改进是必然的,不必过于怀旧和伤感等角度
分析。当然,像“中药”这样的文化宝藏,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它在新的时代中重新焕发
生机。
五、写作。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23.微写作: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所谓“诗中有画”。例如《梦游天姥
吟留别》中辉煌灿烂的仙境、《登高》中登楼所望的飘飞落叶。请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
象的语言把下面这句诗描绘成一幅画面, 150 字左右。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今年入冬以来,京城已有几场小雪降临,带给人们不少惊喜。雪后的附中校园,不仅是
一个美丽的世界,更带给我们一段美好的记忆。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一段雪中或雪
后(雪未化时)校园内课间休息时的场面,150 字左右。
【答案】(1)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
不飞,人不行。风雪苍茫中,一条小船,端坐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刚毅之嘴角,睥睨之眼
神,他兀傲风雪,不畏荒寒,雪中垂钓。雪山渺远,足迹尘封。这里惟有超然的孤独,惟有
生命的绝响,惟有精神的自由。一个人,端坐在寂寂的唐朝,钓着一江的寒冷,守候着最后
的一片洁白的孤独。
(2)下雪了,走进校园,像进了童话般的世界。你看,那一颗颗松树披上白色的雪衣,好
像一棵棵圣诞树;雪花在空中飘舞着,像一只只蝴蝶的精灵。雪越来越大,同学们玩起了游
戏。瞧,他们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在水上玩起滑冰。堆雪人的井井有条,打雪
仗的激烈无比。“看,我打中你了!”“呀,我的裤子湿了!”“啊,我中弹了!”,一阵
阵笑声在校园中回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
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
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
合理、得体。
(1)考查的扩展能力。这类题目要先找出诗歌中的所有“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用添加修饰语或者运用修辞的方法描述画面,要注意语言的美感。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作者通过描写凄冷的江乡雪景、孤寂的渔翁,从
而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苦恼,及自己内心的清高而孤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天地一片孤寂的背景下,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此句意境
清冷,不带烟火气,诗人通过刻画一尘不染,远离尘世的渔翁形象,来表达作者的那种摆脱
世俗、超然物外,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描述时要注意这些。
(2)此题要求描写一段雪中或雪后(雪未化时)校园内课间休息时的场面。描写时可以先描
写下雪的场景,校园的美景,给画面一个背景。然后着重描写同学们玩雪的场景,注意人物
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欢乐的场景。
24.大作文
握手,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
普通人之间的握手,意味着祝贺、勉励、关爱、化解隔阂;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意
味着和解、和平、合作、共谋发展。
握手时,你感受到的情感,虽然偶有淡漠、敷衍、傲慢,但更多时候是热情、真诚、温
暖……
握手的次数有很多,但印象深刻的也许只有几次:初次见面的激动,离别之际的不舍,
久别重逢的欣喜,误会消除、恩怨化解的释然……
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 700 字,叙事合理,描写生动。
【答案】例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
车窗外,路边的香樟树一棵接一棵地向后跑着。我坐在车内,看着车窗外的山野和农田,
吹着徐徐的清风,脑袋正放着空。
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在这里,刚停车,外公就像往常一样,拄着拐杖,安静地站在家门口
迎接我们。门上还是挂着一样的玉米棒,贴着一样的对联,只是在外公旁边,少了一个会伸
长脖子向路边看的你——我的外婆。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只有五岁,还在上学前班。那时的你有一头乌黑的短发,脸
上十分光滑,几乎没有皱纹,身板也很硬朗。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和你并不亲近,甚至不愿
和你讲话,只是一直躲在妈妈身后,看着时不时朝我微笑的你。你经常拿着几颗糖,蹲在我
面前,微笑着看着我,努力地用你那蹩脚的普通话对我说:“来,外婆给糖给你吃,你给外
婆抱一下好不好?”禁不住诱惑的我,经常两下子就向你妥协,投入你的怀抱。你抱着我,
握住我的手,笑着逗我说;“嘿!还挺重,当猪仔卖掉应该能卖挺多钱。”我在你的怀里,
吃着棒棒糖,看着你哈哈地笑,我也哈哈地笑。
第二次来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十岁了,上五年级了。虽然有五年没见,但和第一次见面相
比,我和你还是亲昵了许多。这时的你气色并不像五年前那么好,头发白了许多,脸上的皱
纹也多了许多,嘴里的牙也掉了几颗。我坐在你的身边,抱着你,笑着说:“外婆肯定是偷
吃了糖,牙齿都被虫蛀烂了。”妈妈坐在旁边,瞪我一眼说:“别胡说,你以为人人都跟你
似得。”你则在我身边哈哈大笑起来,握住我的手,一边拍一边用依旧蹩脚的普通话说:“哈
哈哈,是啊,外婆房间里可多糖了,今晚要不要和外婆一起睡啊?”“好呀好呀,妈,今天
晚上我就和外婆一起睡了。”我笑着对妈妈说,你则把我的手握的更紧了。
第三次来到这里是上一个暑假,我刚考完中考。可是这一次这里的气氛去不像上两次那
么和谐。你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原来乌黑的头发全部都变白了。我从门外走来,你看着我,
尽管你已经虚弱的没什么力气,却依然尽力的向我微笑,我走到你床前,坐到你身边,像你
上两次握住我的手一样握住你的手,。你笑着看着我,我也笑着看着你,彼此都没有说话,
就只是这么看着。
第四次来到这里,看着门口外公孤单的背影,想起我们以前见面的场景,想起你那和蔼
的笑容,想起你那蹩脚的普通话,想起你那随身携带的糖果,想起你那温暖的手。坐在车里
的我不禁泪流满面,把头埋进膝盖里失声痛哭起来。
我想握住你的手,继续看你的笑脸;我想握住你的手,继续听你的普通话;我想握住你
的手,继续吃你给的糖;我想握住你的手,就这么握住你的手,永远都不要放开。
相关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2021-06-0627页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2021-06-0614页
- 2018-2019学年山西省长治二中高一2021-06-0610页
-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2021-06-0610页
-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成长如蜕第2021-06-069页
- 2013年高考语文_备考冲刺之易错点2021-06-0623页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分宜中学高一2021-06-0619页
- 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2019-2020学2021-06-0625页
-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2021-06-0613页
-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0-2021学年2021-06-06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