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必修一
一、古诗文阅读(48.5分)
(一)默写及课内文言文考查(30.5分)
1.名句名篇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康河里水草多情可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佾》中孔子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越礼行为持“________,______”的态度。
【答案】 (1). 怅寥廓 (2). 问苍茫大地 (3). 谁主沉浮 (4). 软泥上的青荇 (5).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6). 士皆瞋目 (7). 发尽上指冠 (8). 是可忍 (9). 孰不可忍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怅”“寥廓”“苍”“青荇”“招摇”“瞋”“孰”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 (2)卒起不意_______________
(3)使使以闻大王_______________ (4)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
(5)因人之力而敝之_____________ (6)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__________
(7)就有道而正焉_______________ (8)居其所而众星共之_____________
【答案】 (1). 延伸,扩张 (2). 通“猝”,突然 (3). 使……听到;让……听到 (4). 已经 (5). 损害 (6). 谢罪,道歉 (7). 靠近,看齐 (8). 同“拱”,环绕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的能力法。此处主要是课内文言实词的识记与理解,解答时,要将各个句中的文言实词,带入原文中进行理解,根据所学解释相关的加点词义。如“又欲肆其西封”的意思是“又想扩张他西面的疆土”,故“肆”,扩张、延伸。“卒起不意”的意思是“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故“卒”通“猝”,突然。“使使以闻大王”的意思是“派遣使者来告诉大王(使大王知道)”,故“闻”,使……听到、让……听到。“既东封郑”的意思是“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故“既”,已经。“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意思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故“敝”,损害。“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的意思是“荆轲回头看秦武阳,对他笑了笑,并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故“谢”,谢罪、道歉。“就有道而正焉”的意思是“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故“就”,靠近,看齐。“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意思是“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故“共”同“拱”,环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李之往来 B. 樊将军偏袒扼腕而进曰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此题主要是考查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而且是课内知识,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辨析。A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B项,“扼腕”,古今意思相同,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奋、愤怒、惋惜等情绪。C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D项,“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故选B。
【点睛】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部分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只需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来降低记忆难度。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 ②函封之 ③夜缒而出
④樊於期乃前曰 ⑤ 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使使以闻大王
A. ①④/②③/⑤/⑥ B. ①②④/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词类活用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①④名词作动词,“军”驻扎;“前”,走上前。②③名词作状语,“函”,用匣子;“夜”,连夜、在夜晚。⑤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厚”,变雄厚。⑥动词的使动用法,“闻”,使……听到、让……听到。故选A。
5.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 何厌之有
C.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D. 是寡人之过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对句式知识的积累情况,抓住标志性的词语进行判断。例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和D项“是寡人之过也”都是判断句;A项“皆为戮没”,被动句;B项“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C项“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状语后置句(省略介词“以”)、定语后置句(数量词作定语后置)。故选D。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C. 大夫,古代官名。古代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为上、中、下三等。
D. 中国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凄凉悲壮。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名家名篇思想、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B项,“《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错,“纪传体”应为“国别体”。故选B。
【点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犯请击之
A. 使工以药淬之 B. 学而时习之
C. 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D. 愿大王少假借之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此类文言虚词题,解答时,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是否相同。此处主要考查“之”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之”是代词,代秦军。A项“之”,代词,代匕首;B项“之”代词,代学习的内容;C项“之”,结构助词,的;D项“之”,代词,代他。例句与A、B、D项都为代词;C项是结构助词。故选C。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案】(1)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事情)。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
)中补上主语晋惠公或他;“朝”“夕”,名词作状语,早上、晚上;“济”,渡河;“版”,防御工事;“而”,连词,表顺承;“所知”,名词性短语,所知道的(事情)。(2)中“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曹利用,字用之。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父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帝语利用曰:“契丹南来,不求地则邀赂尔。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利用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帝壮其言。利用驰至契丹,契丹母曰:“晋德我,畀我关南地,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利用曰:“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擢忠州刺史,赐第京师。
知宜州刘永规驭下残酷,军校乘众怨,杀永规叛,陷柳城县,围象州,分兵掠广州。帝谓辅臣曰:“向者司天占候当用兵,朕固忧远方守将非其人,以起边衅,今果然。曹利用晓方略,尽心于事,其以为广南安抚使。”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岭南平,迁引进使。
利用在位既久,颇恃功。天禧二年,辅臣丁谓、李迪争论帝前,迪斥谓奸邪,因言利用与之为朋党。利用曰:“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迪坐是免,而利用进尚书右仆射。章献太后临朝,而利用以勋旧自居,太后亦严惮利用。利用奏事帘前,或以指爪击带鞓,左右指以示太后曰:“利用在先帝时,何敢尔邪?”内侍罗崇勋得罪,利用去崇勋冠帻,崇勋恨之。会从子汭为赵州兵马监押,而州民赵德崇诣阙告汭不法事。奏上,崇勋请往按治,遂穷探其狱。汭坐被酒衣黄衣,令人呼万岁,杖死。及汭诛,谪左迁知随州。又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命内侍杨怀敏护送,行至襄阳驿,怀敏不肯前,以语逼之,利用投缳而绝。以暴卒闻。
利用性悍梗少通,然在朝廷忠荩有守,始终不为屈,死非其罪,天下冤之。
(《宋史·曹利用传》,有删节)
9.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B.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C.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D.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时或指京师,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而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华”含义相同。
B. 改,古代官职调动,文中的“补”“迁”“擢”“进”“谪”“贬”等都有职位调动之意。
C. 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结成小集团,后指在政治斗争中结合成的相互倾轧的派别、团体。
D. 临朝,指皇室女性如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行使皇权,处理政事。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利用年少时好辩论,胸有大志。面对契丹的无理要求,誓死报国;出使契丹,能慷慨陈词,想出用财物补助契丹的方法,与契丹定下和约。
B. 曹利用通晓作战方略,处事机变灵活。出使契丹,能冷静睿智地解决问题;岭南骚乱,他能针对敌军情况智击贼人,最终平定叛乱。
C. 曹利用功绩显赫,深得皇帝器重。他办事尽心,屡立大功,多次被提拔嘉奖;宰相李迪说他与丁谓结党为奸,但皇帝并不相信。
D. 曹利用强悍耿直,但却恃功而骄。他一直以功勋老臣自居,在向太后奏事时动作轻浮,遭来非议。后因得罪罗崇勋,受侄子牵连被贬,途中被逼迫而死。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利用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帝壮其言。
(2)利用曰:“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迪坐是免。
【答案】9. D 10. B 11. A
12. (1)曹利用说:“他们如果妄图有所贪求,我绝不敢活着回来。”皇帝认为他的话很豪壮(或“很欣赏他的豪言壮语”)。
(2)曹利用说:“凭借一纸文章受到君主的赏识,我比不上李迪;舍弃生命地进入凶险不测的敌军之中,则李迪比不上我。”李迪因此被罢免。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句中根据前面语境可知“(叛)贼”是宜州的而非武仙县,应是“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其中“遇贼武仙县”是状语后置,应为“(于)武仙县遇贼”,排除A、B项;根据前面语境“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应是曹利用让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先将盾牌砍破,才将强盗斩首示众,“巨斧”与“长刀”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D。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补”是指官有缺位,选员补充,并非指官职的调动。故选B。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A项,用财物补助契丹的方法并非曹利用想出来了,从上文“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可知,早有这样的先例。故选A。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的“妄”,妄图;“求”,贪求;“生还”,活着回来;“壮”,以……为壮,认为……豪壮。(2)中的“以”,介词,凭借;“片文”,一纸文章;“遇”,受到赏识;“不测之虏”,凶险不测的敌军;“不逮”,比不上;“坐”,由……而获罪。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曹利用,字用之。曹利用少年时喜谈善辩,胸怀大志,刚正有节操。父亲曹谏死后,他补任殿前承旨,后改任右班殿直。景德元年,契丹侵犯河北。皇帝对曹利用说:“契丹人南下入侵,不是要夺取土地便是想求得财物。关南一地归属中原已久,不可答应给契丹,汉代用玉帛赐给匈奴单于,是有先例的。”曹利用说:“他们若妄图有所贪求,我绝不敢活着回来。”皇帝很欣赏他的豪言壮语。曹利用飞驰到契丹,契丹国母说:“后晋感激我,送给我关南一地,后又被周世宗夺取,今天应还给我。”曹利用说:“后晋人把地送给契丹,后周人又把地夺回,对此我大宋朝不知道。像每年求取一些金银玉帛之类来补助军费,尚不知我们皇帝是否同意,至于割地的请求,我曹利用根本就不敢向皇上报告。”契丹估计不能使他屈服,便定结和议,曹利用带着和约归国。后被提拔为忠州刺史,并赏赐一套在京师的府第。
宜州知府刘永规用残酷手段治理部下,有个军校利用部众对知府的怨恨,刺杀刘永规,发动叛乱,攻陷柳城县,包围象州城,又分兵攻取广州。皇帝对辅佐大臣说:“先前司天监占候说应当用兵打仗,朕就担忧远方守将不行,会引起边远地区的灾祸,如今果然如此。曹利用这个人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一定要任命他做广南安抚使。”曹利用前往岭外,在武仙县遏上强盗。强贼手持锐利的标枪,护着彩色的盾牌,衣服盔甲坚实,锐箭也射不进。曹利用让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先将盾牌砍破,才将强盗斩首示众。岭南平定后,升任引进使。
曹利用执政时间长了,很有些仗恃自己的功劳而无所顾忌。天禧二年(1018),辅佐大臣丁谓与李迪在皇帝面前争论,李迪指责丁谓是奸臣,并说曹利用与丁谓是同党。曹利用说:“凭借一纸文章受到君主的赏识,我比不上李迪;舍弃生命地进入凶险不测的敌军之中,则李迪比不上我。”李迪因此被罢免,而曹利用则进职为尚书右仆射,章献太后临朝执政,而曹利用以功勋元老自居,太后也非常忌惮他。曹利用在垂帘前陈奏事宜,有时用手击打束带,大臣们指给太后看说:“曹利用在先帝时,怎么敢这样呢?”内侍罗崇勋犯罪,曹利用摘掉了罗崇勋帽子和头巾,从此罗崇勋对他怀恨在心。适逢侄子曹汭任赵州兵马监押,赵州百姓赵德崇到京城控告曹汭违法乱纪的事情。上奏给朝廷后,罗崇勋请求前去查办,于是对案件穷追不舍。曹汭因为喝醉酒穿黄色衣服,让人高呼万岁,被杖打至死。等到曹汭被杀,曹利用被贬为随州知州。又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朝廷命内侍杨怀敏护送他,走到襄阳驿,杨怀敏不肯前行,并且用语言逼迫他,曹利用就上吊自杀了。杨怀敏用暴病身亡上报给朝廷。
曹利用生性勇悍,但很少圆通,但他在朝廷中能忠诚有操守,始终不屈服,无罪而死,天下人都说他冤枉。
(三)古诗文阅读。(6.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宋)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①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 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C. 尾联巧妙地借用船工捕鲤一事,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巧妙引出了下文烹鱼取书的情节,表达了诗人思乡念家之情的热切深沉。
D. 全诗以行舟为线索,从挂帆离家开始,到吴地烹鱼结束,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14.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冻”字的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13. D 14. 颔联描写到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是一派凄寒苍茫的深秋江景。天空有日,却说云“冻”,既写出了云的阴沉、滞重,也写出了诗人离家远行时心情的抑郁黯淡,以景写情,造语新奇。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到吴地烹鱼结束”错,作者还在行舟途中,没到吴地。故选D。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第一问要注意规范作答,首先,概括景物所呈现的整体特征。然后,从意象入手,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有概括、有描摹,总分结合。第二问属于鉴赏诗歌语言的炼字题,颔联描写的是阴冷的天气和汹涌的水势,画面是凄寒苍茫的。句中的“冻”字是客观景物特征和诗人主观感受交互作用的体现,“冻”有“凝滞”之义。天空“有日”,云不应冻,但“云犹冻”,可见“天寒”,可见日色晦暝,云也仿佛凝滞,增加了惨淡的气氛,表现了诗人离乡远行时那黯淡、凄凉的心境。学生作答只要能体现景物和心情两个方面,进行恰当合理的分析即可。
【点睛】解答炼字类题型切忌将该字孤立起来、割裂理解,而应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此类题型解题步骤通常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顺带指明手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指出该字在写景状物方面的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指出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8.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医生的职责
斯蒂芬凯伦(澳大利亚)
①诺顿将新来的病人领进诊室,对索勒大夫说:“大夫,这个病人好像受到了惊吓,总是惶恐不安。他是保加利亚人,英语说得不好。因为你也是保加利亚人,院长让我把他带到你这儿。”
②“交给我吧。”索勒大夫点点头,诺顿便离开了诊室。新来的病人白发苍苍,他佝偻着身子站在那里,不一会儿全身就哆嗦起来,然后他颤巍巍地举起左臂遮住了自己的脸。
③索勒医生操着保加利亚语对他说:“请坐,你不用害怕。我叫索勒·格鲍尔,你的主治医生。”
④熟悉的乡音使病人感到宽慰,他坐下来,探过身子低声地问道:“真高兴听到我们自己的语言,大夫,你是我们的同胞吗?”
⑤“我也是保加利亚人。”索勒医生点点头。
⑥“谢天谢地!”病人舒了口气。紧接着他又变得惊慌起来:“索勒大夫,他们穷追不舍,想杀死我。我吃不下、睡不着。昨天有人跟踪了我一整天,他们也许会对我下毒。索勒大夫,救救我,我不想死……”
⑦“你在这里很安全,没人想杀死你!”索勒大夫平静地告诉他。
⑧“他们会的,他们一定会杀死我!”病人坚持说道。
⑨索勒知道要想解开病人的心结,就应该了解问题的实质:“他们是谁?”
⑩“是那些犹太人!我是科洛内尔·扎卡洛夫,当年曾是索菲亚一个集中营的司令官,这些犹太人一直追踪我来到了澳大利亚,他们要杀死我……”
⑪索勒大夫默默地坐在那里倾听着病人近似呻吟的诉说,过了一会儿,他大声地对病人说道:“好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你可以走了!”
⑫“谢谢,谢谢!”扎卡洛夫很感激。索勒大夫起身按铃,诺顿进来领走病人。病人刚一离开,索勒大夫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全身上下情不自禁地颤抖了起来。当年他和家人在集中营里惨遭迫害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他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就像当年在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的集中营里目睹亲人惨死时那样无声地抽泣着。那个时候他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亲眼看到了爸爸、妈妈和姐姐被处死的情景。也不知哭了多久,索勒慢慢地抬起头来,咬牙切齿地说道:“苍天有眼,这个该死的恶魔终于落到我的手上,我要亲手杀死他,为死去的亲人报仇!”说着,他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柜子,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药瓶,把它和一管注射器放进一个小盒子里。可是他抬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那幅《希波克拉底誓言》,不禁愣住了,脑中又闪出了在医科大学宣誓的那个场景,他想:“我是一名医生,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他现在是我的病人,我怎么能害死我的病人呢?”索勒医生痛苦地揪着自己的头发。整个下午,索勒大夫一直坐在那里没动,内心深处,医生的职责和复仇的欲望交织在一起,让他不能自拔。
⑬临近下班,索勒医生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取出盒子里的药瓶和注射器,把它们放回原处,然后收拾东西回家。
⑭这天晚上索勒大夫彻夜未眠,少年时代在集中营里遭受的苦难像演电影一样出现在脑海里。天快亮的时候,他才迷迷糊糊地闭上眼。忽然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把他惊醒。索勒大夫打开门,看到诺顿站在那里。“不好了,新来的病人出事了!”诺顿惊慌失措地说道。“他怎么啦?”“我想可能是我的话刺激了他!”诺顿说。“到底怎么回事?”索勒大夫很着急。“昨天下午我送他回病房,曾经比划着告诉他,你当年曾在索菲亚的集中营里呆过。他似乎听懂了我的话,问我你为什么被关进集中营。我告诉他是保加利亚的纳粹分子把你一家投入了集中营,因为你是犹太人。”
⑮“他听后什么反应?”索勒大夫问。“他一声不吭,不过脸色非常难看,当时我也没在意。今天早上我去他病房,发现他倒在血泊中。他割断了自己的静脉,身边还留着一张纸条。”
⑯索勒大夫接过纸条,只见上面用保加利亚文写着:“假如有来生,我再也不会做过去的那些事情了,医生,对不起,请饶恕我们这些罪人吧!”尽管索勒大夫有一种解脱感,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内心深处多少也感到了一些内疚,他赶紧对诺顿说:“快带我去他那儿,我们要救活他,绝不能让他死!”
1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言行、心理描写,刻画了索勒医生这一典型的战争受害者的形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的心理创伤。
B. 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用近似呻吟的语气诉说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表明他年老体衰,惊恐万分,并对自己曾经的罪行感到愧疚。
C. 临近下班,索勒医生取出盒子里的药瓶和注射器并把它们放回原处,这一细节表明他已经彻底地原谅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
D. 诺顿告诉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索勒医生是犹太人而且是集中营幸存者,只是无意中说出索勒医生的犹太人身份,并没有为了让科洛内尔·扎卡洛夫感到内疚的意图。
16.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索勒医生这一人物形象?
17. 文章第⑪段,索勒医生在听完病人扎卡洛夫自叙身世后大声让他离开,请从情节设置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效果。
【答案】15. C 16. ①坚守职业道德。索勒医生哪怕知道病人是杀害自己亲人的仇人,最终还是放弃了复仇,并在得知病人割腕后履行医生的职责,赶去救治。②善良,富有宽容之心。索勒医生得知仇人割腕自杀后,没有感到高兴,还打算救活仇人。③细心。索勒医生通过简单的观察和谈话就发现病人有心结,并试图了解问题实质来解开心结。
17. ①为下文揭示索勒大夫及其家人就是当年在集中营里惨遭迫害的犹太人埋下伏笔。②为下文索勒想要杀死病人扎卡洛夫替家人报仇作铺垫。③使得小说的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解析】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C
项,这一细节表明索勒医生内心医生的职责暂时占了上风,实际上他仍然对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的罪行耿耿于怀。故选C。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索勒医生这一人物形象”,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身份、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从“索勒慢慢地抬起头来,咬牙切齿地说道:‘苍天有眼,这个该死的恶魔终于落到我的手上,我要亲手杀死他,为死去的亲人报仇!’说着,他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柜子,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药瓶,把它和一管注射器放进一个小盒子里。可是他抬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那幅《希波克拉底誓言》,不禁愣住了,脑中又闪出了在医科大学宣誓的那个场景,他想:‘我是一名医生,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他现在是我的病人,我怎么能害死我的病人呢?’”“索勒医生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取出盒子里的药瓶和注射器,把它们放回原处,然后收拾东西回家”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坚守职业道德”的性格特征。“尽管索勒大夫有一种解脱感,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内心深处多少也感到了一些内疚,他赶紧对诺顿说:‘快带我去他那儿,我们要救活他,绝不能让他死!’”表现了索勒医生的善良和宽容。“索勒知道要想解开病人的心结,就应该了解问题的实质”索勒医生通过简单的观察和谈话就发现病人有心结,可见其细心的一面。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设置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时要先明确问题指向,文章第⑪段,索勒医生在听完病人扎卡洛夫自叙身世后大声让他离开,题干要求从情节设置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效果,作答时围绕“情节设置”的作用来考虑,情节设置的作用一般有线索、照应、伏笔、铺垫、突转等,文章第⑪段,索勒医生在听完病人扎卡洛夫自叙身世后大声让他离开这一情节,使得小说在平淡的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与上文索勒医生平静地与病人扎卡洛夫说话的语气形成对比,也为下文揭示索勒大夫的家人当年在集中营里就是被扎卡洛夫迫害埋下伏笔,并引出索勒大夫想要杀死病人扎卡洛夫替家人报仇这一情节,但小说在结尾写索勒医生得知仇人割腕自杀后,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感到了一些内疚,还打算救活仇人,使得小说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点睛】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坚守职业道德”“善良,富有宽容之心”“细心”的角度概括人物形象,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3分)
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胫而走 对簿公堂 白驹过隙 不稂不莠
B. 嗷嗷待哺 沧海一栗 蚕食鲸吞 不容置喙
C. 筚路蓝缕 得陇望蜀 耳熟能详 哀鹄遍野
D. 不落巢臼 顶礼膜拜 豆蔻年华 不愠不火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对于字形类题目,考生要着重记忆自己容易出错或习惯性出错的字形,特别是形近字,注重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本着记少不记多的原则。B项,栗——粟;C项,鹄——鸿;D项,巢——窠。故选A。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②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③他的发言,头绪纷繁,逻辑混乱,始终叫人不可理喻。
④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坊间传言核辐射会污染海水,海盐也会受到核辐射污染,于是人们杯弓蛇影,我国许多地方发生疯狂抢购碘盐的现象。
⑤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⑥时过境迁,文化传统或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A. ②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望文生义。“沧海一粟”,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这里将“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相比,符合语境。“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针对“态度蛮横,不讲理”而言,而非“头绪纷繁,逻辑混乱”,此处不合语境。“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符合“传言”“发生疯狂抢购碘盐的现象”语境。“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抱残守缺”,抱住残缺的东西,不肯放弃。比喻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与前面“与时俱进”相对,并符合后面“化为明日黄花”语境。故选B。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四、作文(40分)
20.请以“假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假象
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阵风掀起深蓝色的窗帘。窗外的枯叶落花伴着尘土胡乱飞舞。一面断了线的风筝垂在枝头,像那些摇摇欲坠的黄叶儿似的有气无力。窗帘轻轻地扫过发梢,恢复另一片沉寂。
我不停翻动着桌上的卷子,反反复复十几回,一声比一声急促,一声比一声刺耳,似乎每一声都将紧接着清脆的“咔嚓”声,却丝毫没有笔触与白纸摩擦发出的细碎声响。空白的格子,恼人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而心中激起的却是越来越大的问号。终于没有力气再去翻它,整个人瘫软在桌上。失意就像墨水渍,掉在整个透明的心情里,最中间形成一小块蓝色的烟雾,挥之不去。
考试落下帷幕,残破零落的答案,就像窗外倾泻一地的花瓣。我没有赶上它们消失的速度,也握不住离别时残留的温度。它们,就这样消失在了答卷上。
后排的两个女生窃窃私语,似乎在议论着什么不为人所知的秘密。细碎而又刺耳声响时不时侵犯我的耳膜,闯入我的神经。声音时而稀稀疏疏,时而像银铃般叮当作响,时而又没有一点声响。我似乎还能感受到她们指着我后背画圈圈,脊梁骨一阵冰凉。疑惑像墨一般浓郁化不开的黑云,将我笼罩在这一片令人窒息的阴暗中。我好想转过头来,试图将这块厚重的帘幕撕裂,终因怯弱,像棉花般瘫软在桌上。渐渐地,似乎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有一只手在背后不停地画圈圈。静静地摘掉眼镜,眼前一片模糊,浮现出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我自己的一片天地,再也看不见画圈圈的手,听不见那些冷嘲热讽。将头深深地埋在胳膊肘里,用心享受自己的世界,那些仅剩的点点温暖。
突然,一只陌生而又熟悉的手搭在肩上,“你怎么啦?”一阵暖流瞬间浸入每一个细胞,激荡在血液里,充盈周身。抬起头,扶起之前随意丢在一旁的眼镜,一张充满怜惜的脸霎时印入眼帘。关爱的眼神冲破紧闭的毛孔,充斥全身。顺势望向周边,丝毫没有多余的手对着我指指点点。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谈笑风声。后排的女生依旧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清脆悦耳。
又一阵风吹来,窗帘拂过脸颊,窗外的风筝顺着风儿在半空中舞蹈跳跃,几乎消失……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命题方式:命题作文
审题要点:假象的具体内容指向,生活中有哪些假象;面对假象应持什么态度,如何去做;假象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等。
具体过程:命题作文要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虽然题目上没写,但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同时要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主旨。本题应围绕“假象”选材;作为记叙文,应选择什么叙述人称;想应借助“假象”表达什么主题思想。
立意:勇敢地面对假象、揭示假象、寻找真实;在假象中感受温暖;善意的假象;丑恶的假象,美丽的现实;美丽的假象,丑恶的现实;不用被假象蒙蔽。
素材:
(1)现实生活不是那么美好,很多人在假象中不懈的寻觅,就像这是真实中的美好一样,假象让自己变得虚荣,让自己不忍揭掉实用而又厌恶的假面。
(2)寓言故事: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3)幸福的假象:一旦达到目标之后,我们经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当我们有这种错觉时,我们不由自主地就对这种生活方式屈服了。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是它绝不应该被等同于幸福。
(4)不用被成功人士光鲜亮丽的外表迷惑,要看他们背后的艰辛与努力。
结构:记叙文可以采用总分式结构,即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中心,是总起;而放在写人叙事的结尾处加以强调,是总括。或并列式结构,即无论是记叙一件事的多个侧面,还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来展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常常需要从多重内容和多个角度来写人叙事,表现人物和主题。或对照式结构,即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公与私等对立的两方作对比,如本次作文中可将“假象”与“真想”进行对比。
【点睛】命题作文注意点:(1)要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相关文档
-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613页
-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2021-06-0616页
-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2021-06-068页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1-06-0614页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一中学2021届2021-06-0613页
-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2021-06-0633页
- 黑龙江省哈三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2021-06-0614页
-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六扫描版2021-06-0612页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19-2022021-06-0624页
-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6-06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