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00 KB
  • 2021-06-06 发布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滚动天天练14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实用类文本阅读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保分滚动天天练(十四) 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值:43 分) 一、语言基础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 蚂蚁一般的虫豸。 ②作家观察人物,对外表行动固然要注意,但更重要的是了解人物的内心。要像母亲一 样,身临其境....,将心比心,体贴入微。 ③最近,湖南张家界大峡谷高空玻璃桥成功合龙,但很多专家认为其危险性近似与虎谋... 皮.,不值得其他旅游景点效仿。 ④近几年,国家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隔三差五就听到落马贪官在狱中或庭上痛定思痛.... 式的忏悔,试问:“这忏悔又警醒了谁?” ⑤西方大国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一个小国,培育个“典范”,但对中国这样的潜在战略对 手它们是不可能真心相帮的,遏制与落井下石....倒更符合它们的逻辑。 ⑥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靠拿云捉月....的管理者或依赖于源源不断的外来资本,唯有遵循企业 和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内涵式发展才是正道。 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④⑤⑥ [解析] ①芸芸众生:指众多的平常人。只用于复数或集合概念,不能用于单个人。② 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可改为“设身处地”。③与虎谋皮:跟老虎商量取下它的皮 来,比喻所商量的事跟对方(多指坏人)利害冲突,绝对办不到。望文生义。④痛定思痛:悲 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以前的痛苦。⑤落井下石: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⑥拿云捉月: 形容本领极高。 [答案] D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为了防止抢票软件不被破解,12306 网站将不断更新登录的图形验证码,这让一些 网购车票的旅客大伤脑筋。 B.从 11 月 27 日开始发生在华北地区的这轮大范围严重污染过程,已持续 4 天,为今 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天气。 C.近日,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不同阶段的任务, 有利于统一全军官兵的思想,凝聚大家的共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D.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施工总承包了湖南长沙中低速磁浮铁路工程,将于近期开通试 运行。乘客从长沙高铁南站搭乘磁浮列车,只需 10 分钟即可到达黄花机场。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 项,不合逻辑,应删去“不被破解”中的“不”。 B 项,搭配不当,主语“过程”和宾语“天气”不搭配。D 项,偷换主语,可将“总承包了” 中的“了”改为“的”。 [答案] C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长期以来,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____①____对图书馆崇 敬有加。然而____②____,“宝库”和“殿堂”____③____好,但它们离普通百姓很远,____ ④____很遥远。普通百姓往往敬而远之。一些人从不进图书馆,恐怕同这种心态不无关系。 图书馆____⑤____“宝库”“殿堂”,____⑥____“知识公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似乎 / 虽 甚至 不应是 而应是 B 似乎 / / 甚至 不应是 而应是 C / / 虽 / 不仅是 而且是 D 似乎 / 虽 / 不仅是 而且是 [解析] ①根据前后文句意,这里有揣测的意思,用“似乎”较好。③“但它们离普通 百姓很远”表转折,前面应该用“虽”搭配。⑤⑥“不应是……而应是……”表并列关系, “不仅是……而且是……”表递进关系,根据语境,应用“不应是……而应是……”。 [答案] A 二、语言运用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大家最好多进行一些鲜活生动的探索,而不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有 人向你描述了一种景色,你来到这里的时候,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他人 的观点很可能会影响你自己的判断,因为每个人的描述都有自己的影子。你必须亲自去经历 它,看到它,感受它,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先听了别人的描述后再去探索 ②头脑里带着那些描述 ③才能真正获得 属于自己的真相 5.根据下面的图表提供的信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务工行业分布的特点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语意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6 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农村转移劳动力集中分布于低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制造业和建筑业, 此外是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与日常生活有较大联系的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等。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 6~7 题。(11 分) 双调·卖花声·悟世 乔吉 肝肠百炼炉间铁,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清灯竹 篱茅舍。 双调·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兴为催租败,欢因送酒来,酒酣时诗兴依然在。黄花又开,朱颜未衰,正好忘怀。管甚 有监州,不可无螃蟹。 6.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这是两首元曲,都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的认识和看法。第一首“肝肠百炼炉间铁,富 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运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写出了富贵和功名是虚幻的。 B.作者通过“枕上蝶”“酒中蛇”告诫世人,富贵和功名不值得人们追求,不如多读书 “肝肠百炼炉间铁”只有“炉间铁”这样的真才实学才有用。 C.第一首最后三句写景,描写出了即使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但是我还要“掩清灯” 在破旧的“竹篱茅舍”里刻苦攻读,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 D.第二首元曲“黄花又开,朱颜未衰”作者直写胸怀:你看菊花又当秋盛开,我自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还未衰老,正好把世事忘怀。虽然催租人来了,扫了自己的诗兴,但是有酒,于是诗兴又勃 发。 E. 第二首曲的最后一句“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运用典故,写出了自己此时此刻 的人生态度:管他有什么监州来碍手碍脚,只要有螃蟹朵颐,便是我平生一快。 [解析] B 项,“枕上蝶”“酒中蛇”指的是富贵和功名是虚幻的, “炉间铁”指的是 自己内心像炉间铁一样不为富贵和功名所动。正确和错误信息杂糅在一起。C 项,最后三句 写的是作者生活窘迫的状况,表达了作者蔑视世俗,安于清贫的情感。正确和错误信息杂糅 在一起。 [答案] BC 选 B 给 2 分,选 C 给 3 分。 7.两首曲表达的情感和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第一首曲的后三句和第二首曲的后 两句的内容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情感及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答案] 第一首曲后三句以形象化的描述,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窘状,(1 分)表达了作者 蔑视世俗、安于清贫的情感。(2 分)第二首曲后两句直抒胸臆,(1 分)表达了作者对权贵的 蔑视,(1 分)也表达了及时享乐的情感。(1 分) [诗歌鉴赏] 第一首:开头即用三个比喻,指出了自己的肝肠就像久经锻炼后出炉的钢 铁,而富贵功名则宛若枕上蝶和酒中蛇,虚幻飘渺。接下来的三句写景:风雪旋飞,严寒刺 骨,然而一贫如洗的我在竹篱茅舍中,只有一盏清灯照着利酒残肴。它通过对知识分子饥寒 交迫的现实生活的描绘,引发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更为悲惨命运的思考。 第二首:起首二句,将古代两则著名典故巧妙地做成了对仗。两句中前一句是衬,作者 的生活中未必真有如潘大临那样“催租人至”的扫兴遭遇,这里的“兴为催租败”,只不过 是对俗务中其他不如意事的借称。“适兴”而先言兴“败”,目的是突出“欢因送酒来”,即 刻画出作者好酒酣酒的狂态。第三句主要讲尽管不如意事如催租般拂人情兴,但只要有酒大 醉,借助其神奇的功力,结果“诗兴依然在”。这一起笔,便将诗人的豪情和盘托出。作者 的酒兴、诗兴,都是摒除人世干扰,“忘怀”的结果。结尾又添上了两句豪语。这是欧阳修 《归田录》所载宋人钱昆的一则典故,颇为疏狂放逸的文人所称道。作者将钱昆有螃蟹、无 监州的条件略作改动,“管甚有监州”,说明就是有监州在旁也没有什么了不得,显示了蔑视 官场桎梏的气概。而“螃蟹”是重阳节令之物。本曲中的“不可无螃蟹”,正是“欢因送酒 来”的重申和补充。全曲活用典故,一气呵成,其豪放,深得散曲曲体的意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12 分) 徐光宪:他的世界“祖国最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王庆环 5 月 6 日,“稀土之父”徐光宪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他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告别的时刻,感念先生作为一代科学巨匠 走过的一生,人们发现,他留给科学世界的宝贵财富是如此厚重与绵长。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正是这一信念,支持徐光宪在朝鲜战争爆发后, 放弃留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和科研前景,放弃妻子高小霞一两年后可能得到的博士学位,毅然 回国。 回顾徐光宪先生的一生,爱国,不仅是他个人崇高的情感,更成为他科学工作的最高准 绳。他常说“科学研究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目标”,国家需要你改变方向时,科学家应该服从 国家需要。他曾在科学研究中四次改变科研方向,先是从量子化学转到络合物化学,再转入 核燃料萃取方向,接着是稀土分离,最后又回到量子化学方向。 这种情怀,让徐光宪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一方面, 他强调要思考纯科学研究如何衍生出应用价值,考虑其远期的应用背景,使基础研究的成果 尽可能应用到实际中去,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他又特别强调基础研究,他常说, 没有基础研究,引进国外的技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自己的基础研究不行,就没能力 消化,更谈不上创新。“他这么做,完全站在‘祖国最大’的高度上,非常了不起,所以我 们看他,觉得他就是黄河,就是泰山,就是北斗。”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说。 徐光宪生前经常讲他年轻时一段“塞翁失马”的经历。1939 年夏,徐光宪从宁波高级 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毕业,有机会获聘成为昆明铁路局的铁路练习工程员,铁路局派来一个 人,把徐光宪及其他 7 名同学带到上海,并安排他们住进一家小旅馆,谁知这个人却带着 8 个人的路费趁着兵荒马乱跑了。没办法,徐光宪只能投奔在上海当初中教师的哥哥,得以有 机会备考上海交大。每次回忆这段往事,他都会感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生活小事中也能看出哲学意义的徐光宪,在科学道路上有着非常宽广的学术视域,十 分关注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对科学史、传统文化均有所思考,其中哲学思考更是贯穿其一 生的科研工作。 徐光宪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对化学哲学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自然科学家之一,结合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经典理论,他在 20 世纪 50 年代对“物质和运动”进行 了考察,其成果属于中国化学哲学最早问世的一批成果。 科学发展史也是徐光宪感兴趣的领域,他善于从科学史的重大发现中来获取科学研究中 的科学方法,他的许多分类学与方法学思想即从科学史当中获取灵感。他的报告,让人有醍 醐灌顶之感。 徐光宪自美国留学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既从事科学研究,也从事教学工作, 两项工作都做得十分成功。他常说,作为教师,讲课比天大。徐光宪上课从不迟到,他曾说: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对我的讲课是满意的,我就感到很高兴,很幸福。” 就像他做科学研究一样,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来都不“单纯”。 正是因为意识到逻辑思维训练与科学创新的重要性,他编写的讲义与教材,都特别注重 习题练习与训练,课前五分钟的习题测验,是他上课的特色。他希望学生做完习题,能够在 潜移默化中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他的课程一般 都是与科研需要结合起来的,在教学中引入自己研究的新成果,介绍研究领域所需的基本理 论和知识,并及时反映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徐光宪非常关心青少年的科学教育,1999 年 8 月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初建时,他是 俱乐部第一批学术指导中心导师。“那时徐老年近八旬,亲自做讲座、答疑,让我们尽情享 受了科学的魅力与活力,那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已经毕业多年的俱乐部老会员闻讯来 到灵堂祭奠,并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我对老师最突出的感受是他的为人,他特别乐于助人。物质上,捐钱捐物的事情做得 真不少,帮助困难职工和学生;精神上,凡是向他求教的人,无论是不是他的学生,他都热 心帮助。他对年轻人特别好,担负责任,给予帮助,让年轻人放手去干,成长起来。还有, 他无论做什么都坚持不懈,遇到困难用几年的时间去解决也不怕。”黎乐民院士说。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 20 多年前,国外稀土行业的跨国企业,被迫经历过一次巨变,他们称这次巨变为 “中国冲击”。中国终于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为 此,徐光宪被称作“稀土界的袁隆平”。(余玮《徐光宪:举重若重的“稀土之父”》) ②“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 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徐光宪的学生严纯华 院士说。 (马荣真、彭广舟《“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逝世: 一生“扎根”稀土》)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徐光宪的“祖国最大”的爱国情怀,让他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 刻的认识,一方面他强调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B.徐光宪是率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化学研究的人,对化学哲学相关问题有所思考, 他对“物质和运动”进行考察后取得的成果,属于中国化学哲学最早问世的一批成果。 C.本文提及徐光宪年轻时的一段“塞翁失马”的经历,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交代徐 光宪在科学研究之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二是说明徐光宪能够从生活小事中看出哲学意义。 D.文章引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老会员的话,属于侧面描写,突出了徐光宪对青少 年的科学教育的关心,也表现了他做讲座时的个人魅力之大与课堂气氛之活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率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化学研究 的人”于文无据。C 项,“交代徐光宪在科学研究之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说法错误。D 项, “个人魅力之大”说法不准确。 [答案] A 9.徐光宪被称为“稀土之父”,可是文中并没有突出他在稀土方面的贡献,原因是什么?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文中找传主在研究方面的 内容。文中说徐光宪多次改变研究方向,可知在稀土方面的成就只是他成就的一部分,不必 特意突出,由此可得出第一点答案。从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角度分析,可得出第二点答案。徐 光宪既然被称为“稀土之父”,则其成就早已尽人皆知,由此可得出第三点答案。 [答案] ①徐光宪多次改变研究方向,在每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稀土方面的成就只是 其中之一,不必单独介绍。②从文章标题中的“他的世界‘祖国最大’”可以看出,文章的 主要内容是讲徐光宪的精神世界的,没有必要突出他在稀土方面的成就。③徐光宪在稀土方 面的成就巨大,其他报道已很多,不必细说。(每点 1 分,答对 3 点给满分) 10.徐光宪“留给科学世界的宝贵财富是如此厚重与绵长”,他留下了哪些宝贵财富? (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宝贵财富”,从原文第二段的“斯 人已逝,精神长存”和文章主要内容可知,这里的“宝贵财富”主要是指人物精神方面的财 富。 [答案] ①以祖国需要为研究方向的爱国精神。他四次改变科研方向,都是因为国家的 需要。②在科学研究中引入哲学思考的思想。哲学思考贯穿其一生的科研工作,他在科学道 路上有着非常宽广的学术视域。③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经验。他编写 的教材和讲义,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④良好的科学家风范。他乐于助人, 勇于负责,坚持不懈,这些品格都影响着同事与学生。(每点 2 分,答对 3 点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