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1-06-06 发布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教案1 人教版必修4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武传 ‎【教材分析】‎ ‎《汉书》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之”,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班固及《汉书》。‎ ‎2.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 ‎3.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所写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3.把握文章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品味历史传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教学难点】‎ 评价传主的人格、精神。‎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分析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0‎ ‎1.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2.走近作者 班固,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时年61岁。那时,《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写成,后由妹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 家庭: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史书有《汉书》(《前汉书》);辞赋有《两都赋》;诗有《咏史诗》。‎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从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3.《汉书》的价值 史学价值: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4.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 汉民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秦汉之际,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文帝、景帝时代,汉一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一朝力量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一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10‎ 三、正音辨形 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四、翻译检测 信义安所见乎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羝乳乃得归 见犯乃死,重负国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空以身膏草野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五、疏通全文字句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思路 ‎1.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后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 10‎ ‎“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8段):重点记叙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抑制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 具体描写到的匈奴招降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 第二次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斗争。‎ 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所表达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第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叙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的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的时光都在前列中渡过,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持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 ‎2.本文写了苏武出使匈奴的哪几件事?详写了哪几件事? ‎ 明确:共写了匈奴出使匈奴的10件事情,详解了第3到第8这几件事情。‎ ‎(1)出使匈奴,以求通好 (2)缑王谋反,殃及汉使 ‎ ‎(3)张胜语武,恐负国 ,欲自杀 (4)卫律审武,引刀自刺 ‎ 10‎ ‎(5)卫律劝降,威逼利诱,宁死不屈 (6)幽禁窖中,饮雪吞毡 ‎ ‎(7)牧羊北海,持节不渝 (8)李陵劝降,忠心表白 ‎(9)汉匈和亲,请还汉使 (10)历尽艰难,白发归汉 ‎ 二、研习第1段 ‎ 本段主要介绍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这样的背景暗示了什么?‎ 明确: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三、研习2~8段 ‎ 这一部分重点记述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1.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情形和说辞有何不同?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明确:卫律威逼利诱,软硬兼施(逼降、诱降),如:“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而李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降),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区别,是因为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而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招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为什么有不同?有何不同?‎ ‎(1)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主动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他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虽然也已投降,但是对汉朝还有感情,还有羞耻之心,苏武和他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2)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 10‎ ‎,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先自陈心志,晓以大义,后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小结: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3.苏武不愿意投降,匈奴是怎样对待他的? ‎ ‎ 明确:(1)肉体折磨。“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啮雪,咽毡毛”、“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等。(2)精神折磨。“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等。总之,在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情况下企图以贫贱移其志(迫降)。 ‎ ‎4.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1)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所以要自杀避祸、避辱。在被卫律审讯时,他大义凛然,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刀自刺,以死明志、为国雪耻。‎ ‎(2)匈奴在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的情况下,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求死而变成了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为尊严而生,为荣誉而生,为使命而生。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四、研习9~10段 ‎ 这一部分重点记述汉匈和亲,苏武白发归汉。‎ ‎1.苏武“留匈奴凡十九岁”,靠的是什么? ‎ ‎ 明确:靠的是忠诚、信念与意志,靠的是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 ‎2.课文最后一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10‎ 明确:(1)叹惋、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坚守信念,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2)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荣归故里。‎ 五、分析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1.文章如何从语言、行动、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 明确:出场人物的语言基本上做到了毕肖其人,而且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口气也在发生变化,这特别表现在两次劝降的描写上。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无耻劝降,苏武的回答义正词严,语气极为激昂,骂得可谓是酣畅淋漓!而面对老友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却变得诚恳委婉,柔中有刚,简短的言辞包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致使李陵因自愧而泣下沾襟。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回答,完全符合苏武和卫律、李陵二人的关系。同是劝降,卫律的语言粗俗而直露,李陵的劝降却是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娓娓动听。李陵劝降时层层进逼,从声名存没、家庭安危、人生苦乐到皇帝恩宠,一一加以否定,极具说服力,恰与卫律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 ‎2.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 ‎3.文章如何从环境烘托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 10‎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这些典型环境中,社会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 而自然环境,充满着悲剧色彩,把苏武推到了极其恶劣的境地,在困苦中更显其坚强的性格和气节。‎ 六、总结 ‎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班固的史笔,虽被范晔称之为“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得体,使读之者亹亹(形容勤勉不倦)而不厌(《后汉书·班固传》),但其大部分篇章,与司马迁充满激情的叙写比较起来,总显得有点“质木无文”,《苏武传》则较好地克服了文学性不强的弱点,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位忠君爱国之士的高大形象,而且也影响了其他文学形式,如戏剧、诗歌。《苏武传》的苏李诀别、鸿雁传书等情节,早已成为典故,被后来的文学作品反复引用,其影响之大、之广,在《汉书》中首屈一指。‎ 七、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本文的语言现象,进一步进行考点知识梳理。‎ ‎1.通假字 ‎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 ‎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⑦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⑧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⑨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⑩与武决去   决:通“诀”。‎ ‎2.古今异义 ‎ 10‎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 ‎③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 ‎④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 ‎⑤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 ‎⑥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 ‎⑦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 ‎3.词类活用 ‎ ‎①意动用法 ‎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 ‎②使动用法 ‎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③名词活用 ‎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 ‎4.特殊句式 ‎ ‎①倒置句 10‎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 ‎②判断句 ‎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 ‎(2)非汉所望也。 ‎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③被动句 ‎ ‎(1)见犯乃死,重负国 ‎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3)皆为陛下所成就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