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5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Ⅳ-4 班固\苏武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温庭筠《苏武庙》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
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jūdī)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
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
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hún)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
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
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yānzhī)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
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
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
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
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
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
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
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
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
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
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
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
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
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
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
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
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
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
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
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
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
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
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
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
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
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
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
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
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守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
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
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借父亲的职位而做官,兄弟几人一道做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
马厩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
后十余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对等的人数。 天汉元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
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通通使汉使路充国等人(回朝)。汉武帝赞许他的道义,于是
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
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
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陈列礼品赠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的姐
夫,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
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
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
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
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计划报告了阏氏及其子弟。单于
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
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
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
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
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单于派卫律召
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
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
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
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
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
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
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
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
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
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
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顺着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
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
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
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
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
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灭亡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
地穴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
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
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
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
猎。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
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人盗
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
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
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
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的棫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
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
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
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
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
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
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
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
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
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
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
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
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
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
无以复加!”于是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李陵不好意思亲自送礼物给苏武,让他的妻子赐给苏武几十头牛羊。 后来李陵又到北海,对苏武说:
“边界上抓住了云中郡的一个俘虏,说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丧服,说是皇上死了。”苏武听到这
个消息,面向南放声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达几月之久。
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
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
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
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
武等人的确还活着。”于是李陵安排酒筵向苏武祝贺,说:“今天你还归,在匈奴中扬名,在汉皇族中功绩
显赫。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图画所绘的人物,怎能超过你!我李陵虽然无能和胆怯,假如汉廷姑
且宽恕我的罪过,不杀我的老母,使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这就同曹沫在柯邑订盟可能
差不多,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记的!逮捕杀戮我的全家,成为当世的奇耻大辱,我还再顾念什么呢?算
了吧,让你了解我的心罢了!我已成异国之人,这一别就永远隔绝了!”李陵起舞,唱道:“走过万里行程
啊穿过了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老母
已死,虽想报恩何处归!”李陵泪下纵横,于是同苏武永别。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
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
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 81 年)春回到长安。昭帝下令叫苏武带一份祭品去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
庙。任命苏武做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任命
为皇帝的侍卫官,赐给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年纪大了,回家,赐钱每人十万,终身免除徭役。常惠
后来做到右将军,封为列侯,他自己也有传记。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
须头发全都白了。
【链接】
■ 汉书下酒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
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
《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 ,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
一大白。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另有:苏舜钦字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饮一斗为率。公使人密觇
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徂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不中!”遂满引
一大杯。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
此。”复举一大杯。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
[注]:觇:chān 暗中察看。遽:jù 立刻,马上。
■ 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
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
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
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注]:鞯:衬托马鞍的垫子。帙:书套,指书卷。按辔:按捺住马鞍。蹑:追随。识度:见识和气度。非
若等辈:不同于你们这些人。若,你,你们。结纳:结交。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
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
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李
密)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
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
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
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大业九年,玄感在黎阳举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字词整理
【注音】
1. 稍迁至栘(yí)中厩( jiù )监(jiàn) 2. 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 3. 汉天子,我丈人行
(háng)也 4. 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5. 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6. 阴相与谋,劫单
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7. 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8. 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9. 乃
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 10. 毕今日之驩(huān)
【通假字】
1.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6.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8.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9.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1. 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 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
13. 与武决去 决:通“诀”,辞别。
14.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女:通“汝”你
15.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县:通“悬”悬挂
【古今异义】
1.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
2. 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 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 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 独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 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 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 稍迁至栘中厩监。稍: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1. 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 会论虞常。论: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13. 以货物与常。货物: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 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归
(8)屈节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9)别其官署常惠等 别:使……分开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④食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4)给其衣食 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⑥乃
⑴ 见犯乃死,重负国 乃:副词,才
⑵恐汉袭之,乃曰 乃:副词,于是、就
【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宾语前置句 ,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课文鉴赏
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 127 年、
前 121 年、前 119 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
到公元前 100 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
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
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作者塑造苏武的形象相当成功。文章不是机械地铺叙历史事件,而是经过高度取舍剪裁,集中笔墨写
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及在异国十九年的种种遭遇和表现,主题鲜明,形象突出。李陵劝降和送别两节,
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刻画、烘托苏武,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节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
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
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
脉络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2 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
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
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
“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
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 3~7 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
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
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
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
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
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
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
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
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
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
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
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
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
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
长!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
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
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
读者共同的心声。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
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
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
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
结合起来。
自从班固的《汉书》问世以后,苏武的英名就反复出现在历代的诗词、散文、辞赋、戏曲、小说之中。
他的感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苏武传》附见于《汉书·李广苏建传》。《李
广传》基本上照录《史记·李将军列传》,《苏建传》只有短短几行,而《苏武传》则是班固倾全力为之的。
在《汉书》中,此传是最能显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之一。
全文共有十八个小节,外加一个赞语。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
分是第一、二两小节,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二小节,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
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第三部分共四小节,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赞语主要表彰苏武的
崇高品质。
苏武的出使,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
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
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
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
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
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
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
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可见其出发点并不是真正爱国。缑王
原是归附汉朝的匈奴贵族,他重新陷没匈奴中是因为汉武帝派他随浞野侯赵破奴去接应左大都尉。左大都
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这些不愉
快的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
冒险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苏武遇到了一道
事先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这道难题的过程中的表现,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
首先,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苏武是将门之子,禀性刚烈,
视死如归。他知道,自己是汉朝使臣,使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所以当他听到张胜报告以后,立即说: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在严重关头,不是考虑个人的得失,而是立即想到如何才能
不辜负国家的重托。“重负国”三字含意很深。不能预先发现和劝阻张胜所干的错事,一负国;马上要受
到敌国的审讯,给国家丢脸,二负国。这是严于责己之意。对于私自种下祸胎的张胜来说,苏武的话中还
包含着什么意思,心里不会不清楚,但他却像常惠一样来劝阻苏武自杀。苏武明白,这场乱子必须由他单
独来收拾了,因此只好暂时不死。暂时不死,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说明他在“死”的问题上还要权衡,
究竟如何“死”才能对国家有利。在卫律开庭审讯的场合,苏武对常惠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
归汉?”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白自己没有参与匈奴的谋反事件,而且也不赞成有人这样做;二是表
明汉廷没有指使他们这样做;三是教育副使张胜不要贪生怕死。在说过这番话以后再引刀自刺,情况就不
同了。他自杀的行动,大大增强了说话的分量。不仅足以为国雪耻,扭转外交上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赢得
了敌国的尊敬。这从后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可以看出。他把本来可能会导致国与国之间发
生误解与争端的危机大大缩小了。匈奴单独“收系张胜”一事,说明匈奴方面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其次,通过两次劝降,突出了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按理说,汉朝方面
既然没有指使苏武等人参与匈奴国中的谋反事件,预知此事的仅是副使张胜一人,这纯粹属于他个人的错
误行为,匈奴方面应该单独留下张胜治罪,而把苏武等人遣送回国才是。遗憾的是匈奴违背了两国通好的
宗旨,粗暴地把苏武等人一概扣留,而且要强迫他们投降,企图以此来羞辱汉朝。这时,理屈的已经不是
在苏武方面,而是在匈奴方面。苏武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坚持民族气节,拒绝投降,就能为国争光;丧
失民族气节,接受投降,必然给祖国丢脸。苏武坚定地选择了前者。为了让匈奴知道汉使的骨头有多硬,
他不再考虑死,而是要千方百计地活下去。匈奴对苏武的劝降使尽了解数。第一次让卫律出面。卫律使用
的方法比较拙劣。一是威吓。先将虞常斩首,造成恐怖气氛,然后胁迫张胜投降,最后硬说副使有罪,正
使应该连坐,遭到苏武驳斥后,“复举剑拟之”。想把苏武一举吓软,但苏武不为所动,威吓的伎俩遂告破
产。二是利诱。卫律恬不知耻地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后封王赐爵、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所谓“富贵”,并
说“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则不屑一顾,置之不理。利诱的一招也随之失灵。三是逼迫。卫律见
苏武不应,以为被说动了心,便进而逼迫说:“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对此人头
畜鸣的叛国者的丑恶表演实在无法保持沉默,终于狠狠地骂了他一通。卫律黔驴技穷,终于认输。第二次
由李陵出面。李陵使用的方法比较高明。他是以老朋友叙旧的方式进行的,着重于从感情上去软化苏武。
他的谈话内容,要点有三。一是极力挑拨苏武与汉武帝之间的感情,诉说苏武的兄长苏嘉和弟弟苏贤被汉
武帝逼死的经过,又说汉武帝“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即使活着回去,也“安危不可知”。
言外之意是说,汉武帝对不起苏家,又年老昏庸,不值得效忠。二是把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的消息告
诉他,又诡称苏武在汉朝的两女一男“存亡不可知”(事实上苏武的男孩当时未亡),断绝他对妻儿家室的
想念之情。三是宣扬叛徒哲学:“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其时苏武久处绝域,对来自国内的消息当
然是喜欢听的。李陵向他介绍国内情形和家庭状况,正好迎合了苏武的心理,加上言词娓娓动听,感情色
彩很浓,因此极易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但苏武仍不为所动。他除了针对李陵挑拨君臣关系作了必要的义正
辞严的答复之外,其余一概不理。当李陵再要饶舌的时候,苏武立即以死相拒,并称李陵为“王”(李陵
当时封右校王),一下子揭去了朋友间叙旧谈心的幌子,终于使李陵羞愧交加,无法再谈。第三,通过艰
苦考验的描写,表现了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磨的爱国意志。苏武在匈奴的十九年,从生活方面说,可谓
艰苦备尝。幽闭大窖时期,断绝饮食数天,苏武啮雪吞旃,顽强地活下来了。迁至北海时期,断绝粮食供
应,苏武掘鼠挖草,又顽强地活下来了。从精神方面说,可谓受尽折磨。先是单独监禁,后又单身流放到
无人之地,这已经是够残酷的了,何况又被判处终身流放:“使牧羝,羝乳乃得归。”但苏武仍然顽强地活
下来了。从遭遇方面说,可谓步步坎坷。好不容易地受到於靬王的赏识,过了三年温饱的日子,而於靬王
又偏偏短命而亡,卫律又指使人把苏武的牛羊抢劫一空。尽管如此,苏武仍然顽强地活下来了。作者特意
点出苏武在最困难的时候始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就告诉读者,强烈的爱国心是苏
武借以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坚强个性、民族气节、爱国意志三个方面是构成苏武形象的主要特征。作者在刻画这些特征时颇费艺
术匠心。
首先是剪裁得法。范晔称赞班固“文赡而事详”,“详而有体”(《后汉书·班固传论》),很为中肯。本
文详叙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经历而略叙回国以后的事迹,这有利于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苏武
在匈奴一共十九年,作者对这十九年的生活也没有采用编年纪的方式来描写,而是详写匈奴方面劝降、逼
降和苏武的拒降。至于苏武在匈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略提一笔。这同样有利于突出苏
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略写的第三部分,作者也不是一味简略,对于苏武身后得以画图麒麟阁的荣宠就写
得很详细。由此可见,本文不仅做到了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而且详中有略,略中有详,充分显示了
作者在剪裁方面的精思。
其次是对比鲜明。本文安排的对比主要有这样几处:一是与张胜对比。作者写张胜的见利忘义、丧失
骨气,衬托了苏武的深明大义和富于骨气;写张胜的遇事束手无策,对国家不负责任,衬托了苏武的临事
不惧、对国家高度负责。二是与卫律对比。作者暴露了卫律卖国求荣的可鄙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加突出了
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三是与李陵对比。李陵善于伪装。他装出满肚子委曲的样子,极力埋怨汉武帝对
待臣下太刻薄。宋代吕祖谦曾经指出:“当陵之海上说苏武,陵母固未诛也,而激切捭阖,指斥汉失,若
必欲降武者,则此言岂可尽信哉!”(《汉书评林》引)尽管李陵后来又装出关心苏武生活的样子,赐以牛
羊,但苏武确实没有相信他的话。李陵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而苏武则置
一家一己的恩怨于不顾,一心一意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两种思想,两种胸怀,有如天渊之别。李陵越说
得委婉动听,就越显得渺小可鄙;苏武越沉默寡言,就越显得可敬可佩。事情发展到后来,连李陵自己前
后的言行也构成了对比。开始时甘于充当一名无耻的说客,经与苏武多次交谈,方始认识到人间还有“羞
耻”二字,不得不自讼道:“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这是第一层对比。动员苏武投降时说
得头头是道,及至看到苏武回国时又哭得哀哀欲绝。这是第二层对比。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
蠢的事情。对于变节者来说,只配忍辱偷生,悄悄地苟延残喘,但他连这点自由也没有,必须身不由己地
去充当说客,结果是扮演了一个可怜虫的角色。当苏武的英名彪炳青史之时,正是他的叛国者的灵魂被公
诸于世之日。在李陵饯别苏武的宴会上,苏武不会片言不发,但作者却不着苏武一语,只是淋漓尽致地刻
画李陵悔恨、懊丧、羞惭的种种表现,对比的色彩异常鲜明。就苏武形象的塑造而言,这也可以说是“不
着一字,尽得风流”,因为苏武的光辉形象已经栩栩如生地活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链接】
■姜戎\苏武传的特殊背景:苏武为什么被扣十九年
2008 年 11 月 24 日 环球网读书频道
《汉书·苏武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
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之”,这样的大
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苏武传》里,大汉的使节苏武、张胜、常惠都是好人,而匈奴一边都是恶棍和奸贼。这是读课文《苏
武传》很容易达到的感情效果。《汉书》的编纂者班固,也正是带着这个目的而对关于苏武、匈奴的史料
加以处理的。
现代人看历史,最要不得的是傲慢与偏见,因为读史的目的,即在于加深对世界与现实的认识,并增
益智能。总之,我们的读史,终于可以不像古人那样“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了——请让我们翻开中国
与外国史书对这段历史的记载,比照看看“苏武牧羊”的真实历史背景。
苏武到匈奴出使时,正值汉匈战争最激烈的第一阶段刚刚结束。新即位的匈奴单于想用缓兵之计改善
与汉朝的关系,争取时间巩固内部,所以,主动提出双方互相释放扣押在己处的外交使节(间谍)。当时,
汉武帝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为什么呢?这里边就有玄机。而且,这个派苏武出使的时机,从后来的结果看,
是非常险恶的,也是苏武被扣押在匈奴长达 19 年的最根本原因。
因为,汉武帝当时正在策划一次对于匈奴的攻击,而且是规模空前的一次攻击,目的就是要把匈奴彻
底消灭。
而这次攻击的大的背景,则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战争——汉匈百年战争。
匈奴是漠北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在中原的春秋战国时代,匈奴还没有成大气候,与中原国家也没有
大的交手纪录。那时,北方的晋(后来是赵)、燕等国,主要对手是山戎;西方的秦国,面对的西戎也呈
一盘散沙的状态。
秦朝统一天下后,着力扩张,四面出击。其中,对北面用兵最狠,派蒙恬带精兵 30 万,携当时最先
进的复合兵器——弩机,把匈奴的部落驱赶出了其世代栖息的河套-鄂尔多斯地区,并在那里设郡筑城镇
守。
失去了水草肥美的家园,匈奴人只好在大草原里漂泊流浪,混了些年。然而后来,匈奴出现了轻骑兵
大军团战术,这种战术的精髓,就是人(智慧)、马(速度)、弓箭(远程杀伤)合一,呈现出强大的机动
性和杀伤力。本来,那时候没有马镫,骑手很难长时间驾驭马匹,但匈奴乘用的战马很特别,这种马身量
矮、耐力强、跑起来非常平稳。匈奴骑兵使用的战弓,大多数还是骨质箭头,对冶炼技术依赖不大。至于
匈奴人的战术,更是非常狠恶:利用旗号和诱击,牵引出你的主力,等你在追击中累得差不多了,也被他
们的游骑骚扰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他们利用天气、地形和箭力,突然把你挤进一个预先设置好的“窝子”
(屠宰场),然后就是匈奴主力的出击和宰杀。注意,此战术的精髓,不只是骑射,而是成千上万人组成
的骑射兵团的组合运用,和与地形、天候的密切配合。
这套战术和装备,从匈奴人一直延用到蒙古人,都非常有效,常把汉军的车骑混合部队玩得找不着北,
让欧洲的重甲骑士有劲使不出。汉族人索性修筑长城,步步为营蚕食土地,就是针对这一战术的。
后来,我在一本当代人写的畅销故事集里,发现了这种战法的灵感来源:原来,北方的战士们,是从
一种狡猾、强悍而且有点哲学味道的食肉动物身上得到灵感的,那本书名叫《狼图腾》。
靠着这一当时世上最强的战术,匈奴的大英雄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所有的骑射民族,并组建了多达 30
万人骑箭的主力兵团。
就此,匈奴迅速重新占据了河套故地,并伸出“右臂”,降服了西域各国,将当时占据河西走廊的月
氏人赶到中亚养骆驼去了;伸出“左臂”,消灭东胡,一直打到兴安岭以南。
然后,匈奴双臂合拢,准备拥抱中原,却发现新兴的汉朝十分难缠。
汉初,因为打楚汉战争而民穷财尽,所以,高吕文景四朝,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用美色和奢
侈品满足匈奴上层,延缓战端,同时,在国内不断积极备战。匈奴多次犯边掳掠,汉军都只是严防要塞,
坚壁清野而已。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到武帝时,汉朝已经可以一战了,两国迅速进入战争状态。本来,因为多年的和
亲,匈奴已经开始逐渐习惯了和平的局面(当然,这种和平是以汉朝的憋屈为代价的)。当时很多名将,
如韩安国、李广,都不主张以彻底灭掉匈奴为战略目标,而主张占据其南下中原、威胁长安的跳板——河
套地区就行了。可是,汉武帝是一个性格很极端的人,力排众议,干脆任用了自己的国舅和家奴,像卫青、
霍去病这样的人为统帅,给他们最精锐的军队和无限制补给——就像有钱人玩网络游戏,用重金买最好的
装备,以“无敌模式”进入游戏界面一样——卫青、霍去病连续对匈奴发动了不计成本和伤亡的攻击。卫
青夺取河套-鄂尔多斯,霍去病占据河西走廊,打通了通往西域的大门。而且,从霍去病开始,汉军开始
对匈奴境内的人口采取了“犁庭扫穴”式的攻击,也就是开始了对非战斗人员的灭绝式杀掠。匈奴没有办
法在漠南立足,于是,全部避往漠北,等待反扑时机。
两国间大的战事基本停下来了。
因为,匈奴已经没有实力威胁汉朝了:战斗人口锐减,河套和河西走廊丢失,西域各国纷纷倒向汉朝。
匈奴在军事、经济上都已经失去了战争潜力。而汉军要与匈奴开战,必须将几十万军队和民夫开到大漠以
北,靡费巨大,并且即使汉军胜了,也没法在漠北立足,还得退回来。
汉武帝几次派兵到漠北,连匈奴的人影都没见到,于是,开始用外交手段,以派使节交涉的方式,侦
察匈奴的虚实,搜集北方的气候与地理情报。
到苏武出使前夜,武帝已经掌握了匈奴的虚实和位置,已经准备动手了。
还有一个微观的背景,就是那时汉不光在打击匈奴,促使匈奴人大批来降,像昆邪王、休屠王,以及
后来武帝的托孤重臣金日磾[dī],其实,还有大批的汉人混杂在匈奴中间。汉初,北方几个诸侯作乱,失
败后逃入匈奴。汉使到匈奴,被扣押后投降成了“汉奸”的也不少:出身胡人的大将赵信,投降匈奴后非
常受宠信;卫律投降后成为单于心腹,被封“丁令王”;宦官中行说被强迫做了文帝朝和亲公主的陪嫁奴
仆,到了匈奴立即被“重用”,成为单于的作战高参。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武出使到了匈奴,而且,其副使张胜等还要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导致两国外交
形势急剧恶化。在屠刀面前,张胜投降,苏武不屈被扣。两国就此事件展开激烈交涉。
而正在这时,不按牌理出牌的武帝,却突然发动了对匈奴的新一轮攻势。当时,霍去病已经早殇,武
帝就任命了新统帅李广利。此人是武帝新宠李夫人的哥哥,新得势的国舅。卫青当时还健在,但因为卫子
夫已经失宠,大将军卫青只能负责对东、西、南三面的战线,不再参与对匈奴的作战了。李广利的军事水
平并不次于卫青,但为什么他的战绩不如后者呢?因为,当时汉的军事潜力和后勤供给能力,都已经远远
不如卫霍的时候了。
新的一轮攻势兵分两路:主力由李广利率领西进,出河西走廊,直扑匈奴与西域的结合地带,意图要
扫清匈奴对汉朝准备占据的西域地区的威胁;李广之孙李陵,率领一支步兵(所有好马都已经拨李广利使
用),北上进入匈奴境内牵制单于主力。
这一战汉朝失败,李广利先告败绩,李陵也基本全军覆没。李陵本人投降后,成了匈奴的大将。
苏武因此更不可能回到汉朝。汉朝接下来连年进攻失利,匈奴失去西域的大部分,也感觉疲惫,于是,
两国较量的核心环节开始从直接军事对抗,改为主要在西域各国做外交对抗。武帝晚年,国内民穷财尽,
上层祸起萧墙,内耗不断,国家陷入深重危机。主帅李广利的家眷,因为国内的“巫蛊之祸”被灭,广利
本人投降匈奴,被单于当作了祭天的牺牲。而匈奴内部也同样还是天灾人祸不断,并没有因为李广利作了
“牺牲”就有了改善,反而天灾更剧烈。
古人云,大战之后,必有凶年。穷兵黩武的汉匈双方,也逃不脱这个规律。
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
苏武还活着。当时,匈奴的单于已经换了好几茬,两国和议也达成了,为什么还不愿释放苏武?
因为,苏武在北海(贝加尔湖地区)牧羊,那里正是匈奴与丁令(即后来的铁勒)的边界。我们惯常
的认识,是苏武牧羊的地方非常荒凉,没有人迹,兔子都不拉屎。其实不然。那里有包括丁令在内的很多
游牧民族,水草肥美,鸟语花香,草原上歌来歌往,热闹得很。后来,蒙古的数次西征,出发点都离那里
不远。
苏武在北海生活多年,当然就非常了解匈奴的生态、气候与虚实。匈奴给苏武娶了媳妇(当然是匈奴
人),苏武在那里还有了小孩,其中有个孩子名叫苏通国,后来随汉使回国,为苏武延续了香火。在匈奴
看来,男丁就是战士,生育人口当然也就是国防建设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上说,也算是苏武变相给匈奴
做出了“贡献”。
这时的匈奴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掌握了匈奴虚实与规律的汉使们,回到汉朝,再带着汉军来攻打他们。
尤其是苏武这样的杰出人物,回到汉朝,他就是又一个博望侯张骞了。
但是,苏武的部下,小年轻常惠,偷偷把苏武的情况通报给了汉使(这次会面竟然能实现,说明了汉
在匈奴安插了有效的“内鬼”),这样单于不得不放归了苏武。
苏武、常惠回国以后,理所当然成为汉制定对匈战略的高参。常惠后来搞了一个“匈奴包围网”,包
括匈奴西边的乌孙、东边的鲜卑、北面的丁令、南边的汉朝,都趁一次匈奴内部衰落而发起了对匈联合军
事动作。其中,常惠本人作为乌孙军的参谋长,指挥乌孙军重创匈奴。这一战直接导致匈奴内乱分裂,呼
韩邪单于南下投降(王昭君嫁的就是此人)。常惠因此功被升为右将军,厉害吧。
这就是苏武一行在匈奴的后期,继续被扣的主要原因,两国的前仇倒成了其次了。
几乎同一时代,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罗马帝国不择手段,终于灭了迦太基并屠城。相比之下,匈奴
人的命运稍微还能好一些。
还有一个疑问:汉匈之间真的不能和解吗?也不是。
西汉与匈奴和议达成后,两国间实现了多年的和平。曾经的杀场变成了共同开发的乐土,直到王莽篡
汉。王莽机械地依照儒家经典中的“华夷之别”,错误地在外交上打压匈奴(将人家的国名改为“降奴”),
而且因为匈奴是亲汉室的,所以匈奴与莽新政权的关系也全面破裂,直到东汉中后期才开始修复。
到东汉末期,匈奴衰败,一分为二,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入塞投汉。霍去病曾声称“匈奴未灭,何以
家为”。按照霍生的理念,这应该算是匈奴的“灭”了。可是,结果又如何呢?内迁的匈奴等部被安置在
内地与当地人混居,汉人始终将其列为“劣等人”。压迫、奴役、歧视、贩卖,这些苦难都落在了内迁胡
人的头上。而霍去病这个阶层的后人们,却过起了骄奢淫逸的生活。当时执政的司马氏,内战不断,西晋
王朝从内部崩溃。原先被压迫的各种异族纷纭起事,造成了中原“五胡乱华”、北方衣冠大部南渡的乱局。
那么,北方呢?匈奴之后还有鲜卑,鲜卑之后还有柔然,柔然之后还有突厥,突厥之后还有回鹘,回
鹘之后有契丹,有女真,有蒙古……只要中原王朝守着“华夷之别”的文化成见,不能平等对待之,不能
与之同存,而始终以敌视、蔑视的套路来对立北方,那么北方的所谓“边患”问题就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
直到清朝建立,统治者使用多元共存的思路弥合“长城裂痕”,才真正构成了今天民族大融合,多民族国
家巩固的基础。
■《苏武牧羊》歌词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帷。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能使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从《汉书·苏武传》中一窥秦汉人的精神风貌
苏武诗曰:“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李陵诗曰:“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长者久远之辞,言
行人久戍,寄书以遗所思也。“长相思”由来已久。而今以长相思为题,此长相思非彼矣,相思的是那已
久的秦汉之风,源远流长,而今遥相企望。秦汉之际的文人风貌,有一种豁然萧飒的气派,而今天我想就
《汉书·苏武传》这个文本,来一窥其中所体现的秦汉人的精神风貌。
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多数人在儿时就已听过。其不屈的民族气节已深入民心。公元前 100 年,苏武出使
匈奴,并被匈奴扣留。匈奴以迫害、利诱等方法,要苏武投降,苏武威武不屈。留匈奴十九年,黑发去白
发还。班固的《汉书·苏武传》中,对苏武留于匈奴十九年的来龙去脉的多个情节进行了描述。汉武帝时,
武使匈奴,牵及刺杀单于之事,深感负国,几欲自刺。单于欲使使劝降,苏武不应,并愤言骂律。单于愈
益欲降之,于是就有了众人皆知的牧羊的情节。单于仍不甘心,这次是苏武的老友已经降匈奴的李陵,“人
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此时,已在北海牧羊的苏武仍一片豪言恳切,李陵只得泣下沾襟。无功而返。
昭帝即位,汉求武等。临别之际,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
士众灭兮名已颓。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苏武十九年的匈奴生涯终得结束,归返故土。
我想说的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威武不屈的豪情,而是这豪情背后的时代,这个时代所造就的这样一个
人。当然,也许会有疑问。同样的时代,同朝为官的李陵就负国降匈,是不是与其时代不符甚至相悖呢。
实际上,李陵的悲苦也有个中缘由,“虽欲报恩将安归!”的浓情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清的。另外,匈奴是
不是就真是所谓的邪恶的野蛮民族呢?大汉是不是真的就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呢?这个时代的人与物,事
与情,不单单是在汉朝的疆土,而是受到整个大中华影响的广泛地域之中,是不是有它典型的风貌和气格
呢?
一、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出使背景,武帝时的汉匈之争
李泽厚先生曾提出“历史行程的二律悖反”,认为“历史总是在这种矛盾中忍受痛苦”。而汉武帝时期
对疆土的扩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原王朝的文明程度要远远高于周边民族
地区,中原王朝向周边地区的拓展,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开发与进步。因此这种拓展具有积极作用。如果从
周边民族地区的立场上来看,中原王朝的介入。对当地是一种侵略,对当地政权造成威胁,甚至导致当地
政权的灭亡,于是必然受到当地土著居民的顽强抵抗,而这种抵抗无疑具有正义的爱国性质。如此一来就
出现了尖锐的逻辑矛盾,当今的史学家称其为“历史悖论”。
古人固然不会考虑这么多理论性的悖反,他们正是身处于此种悖论之中的,苏武更是不例外。苏武是
一名汉使,一个中间人的角色,也同样是一个无用的中间人的角色。实际上,汉匈的关系并不取决于这样
的一个或者一批连接人,甚至联姻的礼数也未必管用,苏武的“信仰”是大汉朝、是国。负国则亡;汉尚
在,苏武就有气力活下去,苏武活着,并不是为了“羝乳乃得归”的可能(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没有可能的),
苏武活着,只是因负国欲死不得,留有心中那一片对大汉的遥望,向死而生。当生死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的
时候,苏武的活着更像是一个符号。
盛世中人,或于风口浪尖随波逐流,或自负一派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在此种感情的驱动下,显得尤为
不屈。苏武不甘降匈奴,骨子里那为人歌颂已久的气节,糅合了其刚毅的个性、家族的恩怨,重要的是对
大汉的决心与信念。这一点也是李陵所没有的。李陵对大汉无常法令的不安,是其自保的原因之一。
二、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苏武与李陵的个人情感
苏武与李陵的感情是复杂的,或者说是深重的。虽然。二者一个是守节不屈的典范,一个背负投敌卖
国的骂名:仍无法磨灭两人相交时的光。
李陵置酒贺苏武归汉,起舞作歌,“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
名已颓。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歌舞对情感的表达,在此处得到了渲染和升华。《礼记》云:“嗟叹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可见“歌”与“舞”之间,本就有着天然的联系。此处情感的低回宛转无法单一表达,非歌之舞之无法极
尽表达。
李陵降匈奴之事,追查史实,似乎也并无定论。在当时的大汉朝堂之内,也有不同的声音。司马迁的
宫刑之辱恰是因表露了几分对李陵的同情而招来的。李陵无疑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士,但李陵自负将门之
后,又对自己的军事才能过分的相信。他本人曾率八百骑兵深入匈奴势力地区两千里侦查地形,颇有当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风范。李陵夸下海口“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而汉武帝又
好大喜功。也可能这位年轻将军让他想起了霍去病。“上壮而许之”。但是,兵家之事,万不可掉以轻心,
稍稍变动的军事部署就有可能遭至杀身之祸。也许是战略部署上本就有的疏漏,也许是李陵本身的豪气太
盛,也许是战争期间未能察觉的小插曲,总之在一气以少胜多的胜利之后。李陵兵败降敌。对于这样一位
骁勇之将来说,不知心中作何滋味。
“今足下还归,扬名予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
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此番一言,似倾吐出李陵胸中未能解的
结。更有后人猜测,李陵原本是想降匈奴,潜伏单于身边,伺机刺杀归汉的。而汉武帝杀他老母,灭他满
门,逼他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李陵,一个战场上的血性汉子,一个离家万里的儿子,一个无家可归的游
子,心中的痛,无处诉说。而此时,最能体察他的感受的,恐怕只有同在大漠十余载的苏武了。
于是,李陵苏武诗就这样的流传了下来。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我国古代曾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大类,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而“中行”介于
二者之间。无疑,苏武应是“狂士”,放逐大漠十九年,苏武的一生有着一种侠义的色彩。“今游侠,其行
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
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诸焉。”苏武一生坚信报国的理想,“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苏武大漠
惶惶,牧羊已生,“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长相思,相思于生死之间的那一份坚持;长相思,相思于人
情之间的那一份冷暖:长相思,相思于古今之间的那一份遗失已久的情怀。
【探究】
1.缑王、虞常谋反牵连汉使情形,头绪繁复。试理其线索。
缑王是匈奴昆邪王姊之子。缑王降汉,后随汉浞野侯赵破奴击匈奴,兵败被俘降匈奴。虞常原为汉长
水校尉,亦降匈奴。二人皆有归汉之念。卫律原为汉官,与协律都尉李延年善,延年犯罪,卫律惧并诛,
降匈奴,得且鞮侯单于信任,受封丁灵王,负责统领汉之降匈奴者,虞常居其下。缑王与虞常的谋反计划
是,利用单于出猎机会,诛杀卫,劫持单于母阏氏归汉。因人告发,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战,虞常受
缚——这本是匈奴內部事务,然虞常谋杀卫律,副使张胜资助;事发,虞常攀引张胜,累及苏武及汉使团。
2.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苏武选择“死”与“不死”是基于何种考虑?
汉使卷入谋反事件,苏武两次选择自杀,是认为自己“屈节辱命”重负国家卫律、李陵劝降,苏武两
次以死明志,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匈奴扣留苏武“绝不饮食”,苏武“卧啮雪,与
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单于徙之北海,扬言“羝乳乃得归”,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
十九年。苏武忍受绝非常人可以忍受之“穷厄”,选择不死,出于对汉廷的坚定信念。苏武是一个十分珍
重生命的人,然而,为了国家利益,又可以毫不犹豫献出生命。苏武的生死择基于一个信念:国家利益高
于一切!“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范成大《会同馆》)
苏武精神之影响最大者,即在其生死价值观。
3.卫律、李陵劝降方式有何不同?苏武拒降态度又有何不同?
卫律主动叛国,投身匈奴,厚颜无耻。先欲加之于罪,苏武据理力驳;复欲胁之以死,苏武岿然不动;
继则诱之以利,苏武严辞痛斥。苏武直斥卫律“畔主背亲”的无耻行为和“欲斗两主”的叵测居心,卫律
自讨没趣,无可奈何,道义上完全败。
李陵被迫投降,屈身匈奴,良心未泯。劝降苏武乃奉命行事。先是晓之以理,指出武帝刻薄寡恩,国
已负武,武不负国;复欲动之以情,宣扬人生譬如朝露,不必自苦若此;继则析之以势,直言汉廷法令无
常,大臣安危莫测,苏武即令归汉,前景难以逆料。李陵所言,俱为事实。苏武避开具体问题,告以儒家
君臣大义,表达忠臣死节之志。在苏武的浩然正气面前,李陵真情毕露羞惭自责。
4.《苏武传》“叙次精彩,千载下犹有生气”(赵翼《廿二史札记》)。课文成功运用对比烘托手法刻画苏武
形象,试做分析。
《苏武传》善用对照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其一,与张胜对照。匈奴突发事变,副使张胜卷入其中。
事败,张胜惊惶失措茫然失计,苏武痛责自己屈节辱命。虞常被斩,张胜心惊,卫律“举剑欲击”,张胜
觍颜“请降”。反观苏武,卫律“举剑拟之”,苏武岿然不动。同为使者,一个看重名节视死如归,一个急
功近利贪生怯死,两人之素质有霄壤之别。其二,与卫律对照。卫律本是汉朝叛徒,“召武受辞”,自我炫
耀趾高气扬不知人间羞耻。对卫律,苏武先是据理反驳,卫律理屈词穷,复又厉声痛斥,卫律颜面扫地。
一个忠心赤胆大义凛然,一个色厉内荏恬不知耻,两人如冰炭之不能同炉。其三,与李陵对照。李陵不同
卫律,苏、李在汉“俱为侍中”,相处深厚。李陵矢尽道穷,被迫而降。李陵所言句句是实,虽心如铁石
者亦难不为所动。苏武却置个人恩怨于不顾,以儒家君臣大义却之,以死明志折服李陵。一个坚守节操矢
志不渝,一个大节亏损自惭形秽,两人在生命价值的取舍上高下立见。正是在这种鲜明对比中,突出了苏
武的气节。
5.《苏武传》的人物描写向为后人推崇,如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皆有可圈可点之处。试选
择一个角度,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如:苏武的语言极有个性特点,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苏武获知真相,语副使张胜:“事如此,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对同僚的婉转告诫,尽见语中。
面临审判,苏武语假吏常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言毕即自刺。坚持民族气节,勇于为国
献身,以言为范以身作则,气凌霄汉义薄云天。同卫律交锋,苏武詈骂其人“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一段
话,富有表情性和动作性,忠贞刚烈咄咄逼人,令叛徒心惊胆战不敢贸然相犯。“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
钺汤镬,诚甘乐之!”答复李陵的这番话,更是掷地作金石声,千载而下,仍令志士扼腕长叹。人物形象
的塑造,得力于人物的语言,正是这些个性化的语言,令苏武的高风亮节感动了千年历史。
6.从李陵送别苏武的场面分析李陵之心态,比较苏、李之为人。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
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
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
下数行,因与武决。
李陵置酒相送,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其情感十分复杂。一是对苏武气节之仰慕:称其“扬名于匈奴,
功显于汉室”。一是申明降时“曲线报国”之心志:宿昔不忘,欲效“曹柯之盟”(曹刿劫齐桓公)。一是
表示而今对汉廷之失望:“为世大戮”,“尚复何顾”。一是明确已绝日后归汉之意念:声名已无颜归乡。李
陵自剖心迹十分真实,容易引起人们对这位降将的同情。
苏、李诀别,只记李陵之言,无一言正面写苏武,却以李陵的敬和悔烘托、凸现了苏武气节。“不著
一字,尽得风流”,《苏武传》叙事之峻洁高妙正见于此。(惜乎此段删去。)苏、李之为人,钱穆《现代中
国学术论衡》有一评判:“同一时同一事,而参加之人不同,人与人之相比,是非高下,最易从此等处显。
李陵以五千步卒当匈奴八万骑,可谓不世出之将才矣。苏武北海牧羊,事若平易……以事论,则海上牧羊
与两军抗衡难易不能相比。以人论,则李陵之与苏武,一相比确见其为两人。”
7.阅读温庭筠《苏武庙》,结合本传,对颔联描写的画面作拓展性描述,并简析尾联刻画的苏武形象。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云边雁断胡天月”是一幅“望雁思归图”。大漠深夜,旷野阒寂,天际高悬一轮明月,苏武望着雁
群从北方飞来,又目送雁群向南方飞去,一直到雁阵消失在南天暗云之中。这幅图画,表现了在音讯隔绝
的岁月里苏武的故国之思。“陇上羊归塞草烟”是一幅“边塞归牧图”。昏暗的傍晚,连天的塞草,远近山
峦笼罩在一片荒烟之中。从丘陇上走下杖节的苏武,孤身一人,相依为伴的只有羊群。这幅图画,展示了
在人烟稀少的北海苏武的孤寂凄苦。
读《苏武传》可知,汉武帝对苏武一家是刻薄寡恩的。末联写苏武归国后至茂陵拜墓情形。苏武面对
秋天的流水哭陵,惋叹先帝已不能见其封侯印信。这种追思之情,是融忠君和爱国为一体的真实情感。武
帝之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此联将一个带有一定历史局限的爱国志士形象,真实感人地展现于读者面
前。
■附:温庭筠\《苏武庙》赏析
苏武魂销汉使前, 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武帝天汉元年(前 100)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
多次逼降,他坚贞不屈。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直至昭帝始元六年(前 81),才返回汉朝,前后长达十九
年。这首诗就是作者瞻仰苏武庙后追思凭吊之作。
首联两句分点“苏武”与“庙”。汉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到匈奴后,得知苏武尚在,乃诈称
汉朝皇帝射雁上林苑,得苏武系在雁足上的帛书,知武在某泽中,匈奴方才承认,并遣武回国。首句是想
象苏武初次会见汉使时的情景。苏武在异域渡过漫长岁月,历尽艰辛,骤然见到来自汉朝的使者,表现出
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这里有辛酸的追忆,有意外的惊愕,悲喜交加,感慨无穷,种种情绪,一
时奔集,难以言状,难以禁受。诗人以“魂销”二字概括,笔墨精炼,真切传神。第二句由人到庙,由古
及今,描绘眼前苏武庙景物。“古祠高树”,写出苏武庙苍古肃穆,渲染出浓郁的历史气氛,透露出诗人崇
敬追思之情。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茫然即渺然久远之意。古祠高树两茫然,是
说祠和树都年代杳远。这就为三、四两句转入对苏武当年生活的追思缅想创造了条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这是两幅图画。上一幅是望雁思归图。在寂静的夜晚,天空
中高悬着一轮带有异域情调的明月。望着大雁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又向南方飞去,一直到它的身影逐渐消
失在南天的云彩中。这幅图画,形象地表现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
的深刻痛苦。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在昏暗的傍晚,放眼远望,只见笼罩在一片荒烟中的连天塞草,和丘
陇上归来的羊群。这幅图画,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
日夜夜,环境、经历、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
颈联遥承首句,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
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上句说苏武十九年后归国时,往日的楼台殿阁虽
然依旧,但武帝早已逝去,当日的“甲帐”也不复存在,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
对武帝的追思。史载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李陵《答苏武书》中也有“丁年(壮年)奉
使,皓首而归”之句。下句说回想当年戴冠佩剑,奉命出使的时候,苏武还正当壮盛之年。“甲帐”、“丁
年”巧对,向为诗评家所称。此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诗评家称之为“逆挽法”,认为可以“化
板滞为跳脱”(沈德潜《唐诗别裁》)。其实,由“回日”忆及“去时”,以“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
慨。一个历尽艰苦、头白归来的爱国志士,目睹物在人亡的情景,想到当年出使的情况,能不感慨欷歔吗?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末联集中抒写苏武归国后对武帝的追悼。汉宣帝赐苏武爵关
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天
的流水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史载李陵劝降时,苏武曾说:“武父子之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兄弟
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回国后,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武帝
园庙”。这种故君之思,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最后一笔,把一个带着历史局限的爱国志士的形
象,更真实感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是时代的需要。杜牧《河
湟》诗云:“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温庭筠这首诗,正塑造了一位“白发丹心”的汉臣形象。
(刘学锴)
8.教材练习引用了李陵《答苏武书》部分文字(全文见《古文观止》)。苏东坡早已指出,《答苏武书》“正
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文”(《答刘沔都曹书》)。前人辨此信为伪作,主要有三点理由:文体不类,
西汉无此种四六骈体;用语蹈袭,《报任安书》后出,而《答苏武书》类之;《汉书》不录,此书果为李陵
所作,班固立传断无不引之理。试运用《苏武传》材料,佐证《答苏武书》为伪书。
《答苏武书》的思想核心是李陵为自己的变节行为辩护。第一,《苏武传》中,李陵劝降不成,乃生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之感叹,言为心声,李陵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认识,不致出尔反尔,作此书为己
辩护。第二,武帝时,兄弟自杀,妻子离散,苏武闻之,不为所动不改其节;昭帝时,苏武封官晋爵身居
高位,更不可能为李陵挑拨君臣关系之言辞打动:李陵对苏武心志早有准确的价值判断。《答苏武书》指
责汉廷薄待苏武之言,明显表现出作伪者对苏、李关系的陌生甚或为情造文故作扭曲。第三,李陵之送别
诗“径万里兮”五句,“纯是武人质直粗笨口吻”(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而《答苏武书》文辞
典雅语义深曲,可见诗、文非出一人之手。《答苏武书》既不能真切表现李陵心态,也不能翔实反映苏武
际遇,证以本传,判为伪书,宜矣。
■附:李陵\答苏武书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讬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
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
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鞲毳幙,以御风 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
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
成群,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
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
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 弃君亲
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 蒙明察,孤负陵心,
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 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
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 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秖令
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
入 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灭迹扫
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 矣。 匈奴既败,举国
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 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
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 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
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 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
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 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 乃得免。况
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 陵,岂偷生之士,而惜
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 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
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 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
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何图志未 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
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zū hǎi),晁错受
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
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
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
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
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mán mò)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
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
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
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言陵忠 诚能安于死事。而主
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 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
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 下生死辞矣!
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 德音!李陵顿首。
【注释】[1]自从初降:指李陵兵败后投降匈奴。[2]异类: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贬称。此处指匈奴。 [3]
韦韝(gōu沟):皮革制的长袖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射箭或其他操作。毳 (cuì脆)幕:毛毡制成的
帐篷。[4]羶(shān山)肉:带有腥臭气味的羊肉。酪(lào涝)浆:牲畜的乳浆。[5]玄冰:黑色
的冰。形容冰结得厚实,极言天气寒冷。[6]胡笳:古代我国北方民族的管乐,其音悲凉。此处指胡笳吹
奏的音乐。[7]嗟(juē撅)乎:叹词。[8]独:反诘副词,有难道的意思。[9]临年:达到一定的年
龄。此处指已至暮年。[10]鲸鲵(qíngní情泥):鲸鱼雄曰鲸,雌曰鲵。原指凶恶之人,《左传·公
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此处借指被牵连、诛戮的人。[11]先君:对
自己已故父亲的尊称,此处指李当户。当户早亡,李陵为其遗腹子。嗣:后代,子孙。[12]戎(róng
荣)狄: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贬称,与前面“蛮夷”均指匈奴。[13]蒙:受到。明察:指切实公正的了解。
[14]孤负:亏负。后世多写作“辜负”。区区:小,少。此处作诚恳解。[15]刺心:自刺心脏,意指自
杀。 [16]已矣:表绝望之辞。已,同“矣”。[17]攘(ráng瓤)臂:捋起袖口,露出手臂,是准备
劳作或搏斗的动作。《孟子·尽心下》载,晋勇士冯妇能杀猛虎,后来要做善人,便发誓不再打虎。可是,
一次遇上众人制服不了老虎的险情,冯妇虽然明知会因违背做善人的诺言(不打虎)而受耻笑,仍然“攮
臂下车”去打虎。文中暗用冯妇之典为己开脱。[18]忉怛(dāodá刀达):悲痛。[19]子卿:苏武,
字子卿。
【翻译】
子卿足下:
您辛勤地宣扬美德,为官于太平盛世,美名流传四方,真是值得庆幸啊!我流落在远方异国,这是前
人所感悲痛的。遥望南方,怀念故人,怎能不满含深情?以前承蒙您不弃,从远处赐给我回音,殷勤地安
慰、教诲,超过了骨肉之情。我虽然愚钝,又怎能不感慨万端?
我从投降以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整天看不见别的,只见到些异族之人。我戴不
惯皮袖套,住不惯毡幕,也只能靠它们来抵御风雨;吃不惯腥羶的肉,喝不惯乳浆,也只能用它们来充饥
解渴。眼看四周,有谁能一起谈笑欢乐呢?胡地结着厚厚的坚冰,边塞上的土被冻得裂开,只听见悲惨凄
凉的风声。深秋九月,塞外草木凋零,夜晚不能入睡,侧耳倾听,胡笳声此起彼伏,牧马悲哀地嘶叫,乐
曲声和嘶鸣声相混,在边塞的四面响起。清晨坐起来听着这些声音,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水。唉,子卿,我
难道是铁石心肠,能不悲伤?
同您分别以后,更加无聊。上念老母,在垂暮之年还被杀戮;妻子、儿女们是无罪的,也一起惨遭杀
害。我自己辜负了国家之恩,被世人所悲怜。您回国后享受荣誉,我留此地蒙受羞辱。这是命中注定,有
什么办法?我出身于讲究礼义的国家,却进入对礼义茫然无知的社会。背弃了国君和双亲的恩德,终身居
住在蛮夷的区域,真是伤心极了!让先父的后代,变成了戎狄的族人,自己怎能不感到悲痛。我在与匈奴
作战中功大罪小,却没有受到公正的评价,辜负了我微小的诚意,每当想到这里,恍惚之中仿佛失去了对
生存的留恋。我不难刺心来表白自己,自刎来显示志向,但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自杀毫无益处,只会
增加羞辱。因此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周围的人,见我这样,用不中听的话来劝告
勉励,可是,异国的快乐,只能令人悲伤,增加忧愁罢了。
唉,子卿!人们的相互了解,贵在相互知心。前一封信匆忙写成,没有能够充分表达我的心情,所以
再作简略叙述。
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携带着供征战
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之外,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万敌军;指
挥疲敝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依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清残敌时,
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暗以为,此时的
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单于亲临阵前,
指挥对我军的合围。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称,步兵与马队的力量更加悬殊。疲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
但仍然带伤忍痛,奋勇争先。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
持稳兵器。但是,我只要振臂一呼,重伤和轻伤的士兵都一跃而起,拿起兵器杀向敌人,迫使敌骑逃奔。
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光着头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去。在这时刻,天地好像为我震怒,
战士感奋地为我饮泣。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师,不料叛逃的邪臣管敢出卖军情,于是
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
以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天断
粮,只不过勉强脱身而已。何况像我这样的人,难道就容易有所作为吗?而当权者却议论纷纷,一味怨责
我未能以死殉国。不过我未以死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会有背离君
亲、抛弃妻儿却反而以为对自己有利的人?既然如此,那末,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
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答恩德。
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
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
计划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
您又说道:“汉朝给功臣的待遇并不菲薄。”您是汉朝之臣,怎能不说这种话?可是,以前萧何、樊哙
被拘捕囚禁,韩信、彭越被剁成肉酱,晁错被杀,周勃、魏其侯被判罪处刑。其余辅助汉室立下功劳的人
士,如贾谊、周亚夫等人,都确实是当时杰出的人才,具备担任将相的能力,却遭受小人的诽谤,他们都
受迫害、屈辱,其事业也告失败。最终使有才之人遭到诋毁,才能无法施展。他们二人的遭遇,谁不为之
痛心呢?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
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这就是功臣义士手持兵刃叹息不止的原因。怎么能说待遇“不
薄”呢?您过去凭着单车出使到拥有强兵的敌国,逢上时运不佳,竟至伏剑自刎也不在乎;颠沛流离,含
辛茹苦,差点死在北方的荒野。壮年时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归,老母在家中亡故,妻子也改嫁离去。这
是天下很少听到的,古今所没有的遭遇。异族未开化的人,尚且还称赞您的节气,何况是天下的君主呢?
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可是,听说您回国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封官不过典属国
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封赏,来奖励您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
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像这样,
汉朝因为我未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赏,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
效命,这实在是难以办到的,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事却不觉得后悔。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
了我的功德。前人说过这样的话:“即使忠诚之心不被世人遍知,也能做到视死如归。”但如果我能够安心
死节,皇上难道就能对我有眷顾之情吗?男子汉活着不能成就英名,死了就让他埋葬在异族之中吧,谁还
能再弯腰下拜,回到汉廷,听凭那帮刀笔吏舞文弄墨、随意发落呢?希望您不必再盼着我归汉了。
唉,子卿!还有什么话可说?相隔万里之遥,人的身份不同,人生道路也迥然相异。活着时是另一世
间的人,死后便成了异国鬼魂。我和您永诀,生死都不得相见了。请代向老朋友们致意,希望他们勉力事
奉圣明的君主。您的公子很好,不要挂念。愿您努力自爱,更盼您时常依托北风的方便不断给我来信。李
陵顿首。
9.读《汉书·李广苏建列传》,以“李陵的悲剧”为题,写一篇短论。
一种看法,李陵悲剧值得同情。李陵走上不归之路,有多方面原因。李陵才堪大用,而武帝任人唯亲,
不予信任。李陵以步卒五千对抗匈奴骑兵八万,矢尽道穷拼死力战,战至最后时刻,全军覆没力尽而降,
对得起朝廷。投降之初,李陵的确是身在匈奴心在汉,欲有所作为,而武帝听信公孙敖谎言诛杀李陵全
家……凡此种种,说明李陵走上不归之路是被刻薄寡恩的汉武帝逼出来的。司马迁为李陵作无罪辩护,班
孟坚对李陵寄一定同情。世易时移,融合胡、汉民族关系的王昭君受到空前赞美,那么,客观上促进民族
和解、文化融合的李陵也不应背负千古骂名。作家张承志在散文《杭盖怀李陵》中如此评说李陵:“当他
无家可归,祖国执行不义的时候,叛变也许是悲壮的正道。”
另一种看法,李陵行为不值得同情。比起其祖李广的不甘受辱愤然自裁,比起副将韩延年的力战不屈
宁死不降,比起五千战士的殒命沙场癌骨荒野,李陵被俘,投降,娶匈奴公主为妻,终身不复归汉,应当
受到谴责。千古艰难唯一死,作为汉朝蒙受国恩的将军,过不了生死这一关,也就背叛了平素尊奉的民族
文化传统和基本价值观念。李陵的悲剧是一种人格分裂的悲剧。“已缁之素不可复白”,王夫之《读通鉴论》
对李陵的这一评价应为不易之论。“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既为降将,只能执行单于旨意,充当
不光彩的劝降工具,甚至成为穷“追汉军”“转战九日”(《汉书·匈奴传上》)的凶狠敌将。李陵变节之后,
也曾“忽忽如狂,自痛负汉”,但这种心态可以说明其人良知未泯,却不应成为同情其变节行为的理由。
狐死首丘,叶落归根,是汉民族的基本文化观念之一。在汉昭帝赦免李陵罪过之后,李陵依然不思归汉,
这种汲汲于个人恩怨的行为更见出李陵人格的丧失。
■附:《汉书·李陵传》
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
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不见虏,还。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
数年,汉遣贰师将军伐大宛,使陵将五校兵随后。行至塞,会贰师还。上赐陵书,陵留吏士,与轻骑五百
出敦煌,至盐水,迎贰师还,复留屯张掖。
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见武台,叩头自
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
兵,毋令专乡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
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因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
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
必禽也。”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
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诏陵:“以九月发,出庶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
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陵于是将
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步乐召
见,道陵将率得士死力,上甚说,拜步乐为郎。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
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
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
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
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
皆剑斩之。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
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
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是日捕得虏,言:“单于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
毋有伏兵乎?’诸当户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
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
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
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
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成安侯者,颍川人,父韩千秋,故济南相,奋击南越战死,武帝封子延年为
侯,以校尉随陵。单于得敢大喜,使骑并攻汉军,疾呼曰:“李陵、韩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
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
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
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
“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
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
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升米,一半冰,期至遮虏
鄣者相待。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
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后闻陵降,上怒
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
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其短,诚可痛也!
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
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
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初,上遣贰师大军出,财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
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
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
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其后,
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
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
降,而单于客遇绪,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
氏死乃还。
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卫律为丁灵王,皆贵用事。卫律者,父本长水胡人。律生长汉,
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匈奴。使还,会延年家收,律惧并诛,亡还降匈奴。匈奴爱之,常在单
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
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
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
胡服椎结。立政大言曰:“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以此言微动之。
陵墨不应,孰视而自循其发,答曰:“吾已胡服矣!”有顷,律起更衣,立政曰:“咄,少卿良苦!霍子孟、
上官少叔谢女。”陵曰:“霍与上官无恙乎?”立政曰:“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字立政曰:“少
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语未卒,卫律还,颇闻余语,曰:“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范蠡遍游天
下,由余去戎人秦,今何语之亲也!”因罢去。立政随谓陵曰:“亦有意乎?”陵曰:“丈夫不能再辱。”
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李恩江\再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是非及汉武帝判以重刑的心理原因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所作《史记》,彪炳千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①。可是,他的一生并不顺利,遭际不偶,四十八岁时竟因李陵事被处以残暴的宫刑②,
《史记》就是在这种极其屈辱的情况下励志发奋而最终完成的,他为后人树立了一个穷且益坚,同命运抗
争且取得辉煌胜利的典范。
司马迁受刑事,其《报任少卿书》叙之较详。论者通常以为起因于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之辩护。
其实,当时李陵是否真正投降,大可讨论;说到“辩护”,更非绝对正确,因为司马迁意不在此。他说:“陵
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
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
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
适会召问,即以此旨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③“推言陵之功”是手段,目的在于
“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从文意着眼,这两个目的亦有主次之分,前者为主,后者为副。但是,“广
主上之意”并不一定要“推言陵之功”,“塞睚眦之辞”则非“推言陵之功”莫办。自然,推言就意味着辩
护了。糟糕的是,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发生了矛盾,司马迁的满腔忠忱尚“未能尽明”,就被汉武帝指斥
为“为李陵游说”,移交廷尉审讯。武帝毫不理会臣下进言本意的武断处置当然是不正确的,但其所下结
论却未始全然不合逻辑,关键就在“推言陵之功”上。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是耶非耶?以往的讨论者大抵泛泛谴责武帝、同情司马迁的不幸遭遇,未曾过细
研究,特别是对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文化心理因素,缺乏周密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我们认为,
在历史研究中,透过文献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是十分重要的,不如此就无从着手。本文试图在较充分占有资
料的基础上对当事者的历史文化心态进行剖析,就正于方家和同道。
一、司马迁何以为李陵辩护
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呢?而今,武帝召问的原始记录、廷尉机关的诉讼案卷,早已无存,我们
只能就其自述,再查证一些有关史料,据以归纳。概括起来,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首先,李陵平时注重自身修养,洁身自好,大有国士之风,甚得司马迁好感。他以为“李陵素与士大
夫绝甘分少,能得人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这样的人决不会真正降敌。对于李陵之日常表现,《汉
书·李陵传》亦称其“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正因其信义素著,和那些“全躯保妻子”
的小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赢得了司马迁的悉心推重和同情:“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
士信,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
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
而酶蘖其短,仆诚私心痛之。”在司马迁看来,李陵的兵败被困陷敌,只不过是举事不当的过失,并非叛
国投敌的罪恶,他不相信他的投降会是真的。然而,是陷敌还是投降,在当时是无法证明的,司马迁只不
过是就常理推断,意必而已。可是,其时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已被弄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为之辩诬,
大担干系。
其次,李陵此次出征匈奴,“斩首虏万余级”④,虽因亡救而败,司马迁仍以为功不可没,“其所摧败,
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他满怀热情地称赞道:“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
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毡裘之君长咸震怖。
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
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将士勇毅若此,实足为
汉室增光。那么,司马迁所言是否溢美呢?非也。官准的修史者班固也于《李陵传》中叙述道:天汉二年
⑤九月,李陵受命出征,“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⑥止营,举图所过山川地
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步乐召见,道陵将率得士死力,上甚悦,拜步乐为郎。陵至浚稽山,与单于
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阵,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
‘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
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
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引兵东南,循故
龙城道⑦,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
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是日捕得虏,言‘单于
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诸当户⑧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
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
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杀伤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侯⑨管敢为校尉所
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
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单于得敢大喜,使骑并攻汉军,疾呼曰:‘李陵、韩延年⑩趣降!’遂遮道急
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未到鞮汗山(11),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
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
不得行。昏后,陵更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
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
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
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一半冰,期
至遮虏障(12)者相待。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
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
闻。”由上述可知,李陵等的战绩是辉煌的,假如军中没有管敢的叛变,假如边境上安排有部队接应,未
必就败;即败,也不至如是之惨。然而,誓死不降的汉子李陵终究投降了,是损兵折将惧怕武帝之诛?还
是真的听从军吏的意见要效法浞野侯?这在当时都是无从确知而又很值得深长思之的。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司马迁认定李陵的投降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身虽陷败,彼观其意,
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对于“彼观其意”的“彼”,人们的解释或有异同,比如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
释曰“指匈奴”,与之相配套的《古代汉语讲授纲要》则释曰“指李陵。观,示,显示给人看”。后一说,
文意似顺,但是,事前事后,李陵并没有或是尚未来得及显示出假投降的意思,因为任何些微的公然流露,
都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司马迁无从引以为据。况且,“彼”为远指代词,有轻视意味,司马迁之于李陵,
推崇有加,似不会用以为称。如果是指李陵,按照他行文的习惯应该说成是“陵观其意”。前一说,较为
符合实际,像李陵这样的死对头忽然投降,不被信任自是情理中事,比如在一年有余之后,仍有人对他放
心不下,“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13)当时或许有一些胡人怀疑李陵的消息传入
长安,正好与司马迁的推断吻合,所以他视为的据。至于“得其当而报于汉”,当时的政策是容许的。其
实,此类事史不绝书,比如李陵出事之前一年,赵破奴就从匈奴归汉。赵破奴,《汉书》有传,称其“居
匈奴中十岁,复与其太子安国亡入汉”。十岁不确,“十”应为“四”,音近致误。据《汉书·匈奴传》载,
太初元年(14),”汉使浞野侯破奴将两万骑出朔方北二千余里,期至浚稽山而还。……浞野侯行捕首虏数
千人。还,未至受降城(15)四百里,匈奴八万骑围之。浞野侯夜出自求水,匈奴生得浞野侯,因急击其军。
军吏畏亡将而诛,莫相劝而归,军遂没于匈奴。”其事与李陵是颇为相类的,史家于破奴不言“降”,殆纵
其生平、察其本心、笔底施仁罢了。否则,当时的军吏无从援以劝李陵。由此可知,司马迁推断李陵将伺
机立功归汉,并非背情越理、惊世骇俗。
二、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是与非
从以后发生的事实看,李陵却真的投降了。但是,促成其事者正是武帝自己。《李陵传》载:“陵在匈
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无功而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
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16)妻子皆伏诛。……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
‘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
陵曰:‘乃李绪,非我也。’……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可见,李陵陷敌之始,并无真心事
敌。由于武帝过听传言,处置失当,才把他逼上了邪路。古时君臣义合(17),际会之间,除了文死谏、武
死战的教条之外,还讲究“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武帝之于李陵,出征,质其母妻(18);兵败,
囚其老母;传闻事敌,族其家。恩义寡浅,威刑有加,纵是忠义之士,也难免产生叛离之心,“朕即国家”
的武帝不仁如是,足断其乡国之思。
在此之前,李陵的无心事敌,可从《汉字·苏武传》记录的两段话约略窥其心迹。一段是劝降苏武时
说的:“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19),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
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负疚、思母、惧诛,思绪万千,萃
于一身,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会真心事敌的。另一段是送别苏武时说的:“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
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
乎曹柯之盟(20),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
异域之人,一别长绝!”并且起舞作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矣
名已。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凄怆、怨怒、愤悒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李陵的肺腑之言,绝非矫
情之语,足证陷敌之初,他是身在匈奴心在汉的。古人讲忠孝,李陵是飞将军李广长子当户的遗腹子,母
子情深,可想而知,名将家风,砥砺忠烈,不言而喻。身陷匈奴,已自声名有玷,武帝杀其母,更将其逼
入叛臣逆子的境地,君臣之道遂绝。此是李陵终生憾事,直到汉昭帝时,朝廷派其故人任立政等三人前往
相招,他仍以“丈夫不能再辱”为辞。李陵之陷、之降,自有其主观的贪生怕死,丧失民族气节的问题在,
理所当然地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谴责和批判。但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司马迁对李陵的了解,远比武
帝正确。如果其时武帝采纳正确意见,政策和策略不犯错误,李陵的历史或将重写,亦未可知。
司马迁之对武帝问,是心口如一且十分中肯的,充分体现了一位史学家实事求是的品格。然而,他毕
竟不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并不善于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护自己。从明哲保身的角度说,他的错误有二:
一是“不自料其卑贱”,居然天真地给皇帝就此事出谋划策。在当时社会,对于像李陵这样的“叛臣”的
处理意见,自应乾纲独断,并非臣下所宜言的。二是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势下忽视了表明自己忠于民族、
忠于君主的基本立场。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对于驱逐匈奴的战争,他是采取歌颂的态度的(21),处
处洋溢着同仇敌忾的激情。可能是他认为提出具体意见比泛泛表态更重要,也可能是他认为召问之际一味
表态文不对题,因而,在“群臣皆罪陵”(22)的气氛中竟奏出了似乎为之辩解的不谐和音。罪陵者中自有
“全躯保妻子”的小人在,但其言其行武帝听着顺耳、看着悦目。政治化了的皇帝深得政治游戏之三昧,
知道政治宣传对巩固自身地位的重要。司马迁的不合时宜给自己招来了杀身大祸,伴君如伴虎,一片赤诚
换来个一命呜呼,恐怕终其一生也没能弄明白个中奥秘,关键就是这种典型的知识分子政治痴呆症作崇。
三、武帝惩处司马迁的心理原因
司马迁言不称旨,武帝怒发雷霆,“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对于最后两句,王力主编《古代汉语》释曰:“狱吏因而
定司马迁为诬上之罪(应处宫刑),武帝最后同意了狱吏的判决。”大概是根据《李陵传》“上以迁诬罔,
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臆解,其实,史家叙事简括,好多细节是省略了的。封建社会,“诬上”
的大罪是要处死刑的,要想免死,只有二法:一是赎(23),然而司马迁“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二是
宫,汉景帝中元四年就规定:“死罪欲腐者,许之。”(24)司马迁接受宫刑只不过是死刑的替代措施。同时,
司马迁这样的钦犯远非小小狱吏所能审判得了,“下于理”的“理”当指当时国家的最高司法机构廷尉机
关;“从吏议”的“吏”亦非胥吏之比,当指廷尉及其属下的廷尉正、左右监、左右平等主要负责官员,
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看着皇上的眼色相机行事。王国维根据《史记·太史公自序》推算,其遭受宫刑是天汉
三年的事情,约略与屠戮李陵之母弟妻子同时。汉律,十二月处决犯人,司马迁之死刑改宫刑恐怕亦在此
间。由此传言,铸成了李陵“生降”的冤案,因为迁怒,司马迁亦难幸免。
当然,司马迁的获罪是冤枉的。武帝所指控的罪状,并不能完全成立;即或成立,也罪不至诛。是什
么原因促使武帝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呢?《史记·太史公自序》裴骃集解引东汉卫宏《汉官旧仪》注云:
“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
言,下狱死。”《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西京杂记·卷六》所述亦与此略同。可是,汉时太史令是单“掌
天官”(25)不管记事的,司马迁作《史记》纯为私家著述性质,生前未必进呈御览,王国维已指斥武帝削
《史记》之说纯为无稽之谈(26)。况且,“举李陵”,于史无征。此殆为后人附益之小说家言,是当不得信
史的。然而至今仍有人以此为其获罪的宿因,殊堪骇怪。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剖析武帝较深的心理
层次。
对于罪状之一的“沮贰师”,王力主编《古代汉语》释曰:“天汉二年,武帝派李广利征匈奴,令李陵
为助。李广利出兵祁连山,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居延北,以分散匈奴兵势。李陵被围,李广利却按兵不动。
此次李广利功少,武帝就以为司马迁存心诋毁李广利。”这是不确的。第一,李陵、李广利此次出征,是
各自为战,谈不上谁统帅谁。据《李陵传》记载,武帝开始是有“以李陵为助”的意思,可是后来又作罢
了,“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27)。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召见武台,
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才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28)
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向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耶!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欲
以少击众,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况且,出征者中也不只他们两支人马,还有因杅将军公孙
敖等,《汉书·匈奴传》载:“汉又使因杅将军出西河(29),与强弩都尉会涿邪山(30)。”三支部队并无统
属关系。第二,李广利自顾尚且不暇,并无坐视不救事。《汉书·匈奴传》载:“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
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几不得脱。汉兵物故十六七。”同时,三支
部队各有自己的进、退军路线,相隔悬远,亦无从救援。
此次出征,东路军“亡所得”(31),无功而还;西路军李广利失亡多,得不偿失;唯独中路军李陵所
杀过当,如果单计战功,确实非常显赫。而李陵步卒五千,竟与匈奴单于接战;李大利骑兵三万,对手只
是其右贤王,两相比较,将帅才能的优劣悬殊,有如霄壤。可是,李广利是武帝当时宠妃李夫人之兄,爱
屋及乌,武帝对之恩宠有加。加之,二年之前,“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之
歌”(32),好大喜功的武帝很高兴了一阵子。其时,对于这员爱将他是舍不得申斥的(33)。司马迁有没有
批评李广利的意思,而今无从揣测,但只要将李陵事实话实说,就足以触动武帝之心病了。
同时,武帝称之“沮贰师”,还藏有更深的机心。由于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文臣武将之间,主和和
主战的分歧日趋激烈,武帝以司马迁作法,足以给主和派一个下马威,为自己的战争政策张目。只要朝野
上下一派主战的呼号,就没有谁敢公然反对战争政策、追究他这个战争总策划者的责任了。加之,借此可
以将矛盾下移,挑动大臣之间、文武之间的纷争,使其互相克制,自己坐收渔人之利。“沮贰师”充其量
是个诽谤大臣的罪名,罪不至死,武帝罗织此一条,其目的在于将司马迁置于比刑诛更甚的心诛的境地,
皇上一言九鼎,举朝哗然,侧目而视,以之为众矢之的。一个小小的秩仅六百石的太史令(34)居然敢于诋
毁开疆拓土的功臣,那还了得。司马迁下狱之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足可看出这一妙着的
妙用。
至于罪状之二的“为李陵游说”,罪名似可成立,因为只要“推言陵之功”,不管主观动机如何,都会
给人一个“为之游说”的印象。但是,司马迁只是召对失旨,和主动建言有别;况且身为低级文职官员的
太史令并不承担军事胜败的责任,即使所言非是,也不过是认识糊涂,武帝出人意料地予以严惩,自有复
杂的心理动机。
首先,正像李陵的最后投降是由于武帝的错误处置所造成的,李陵出征的失败他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任。将帅的任用、兵力的配备,武帝是大权独揽的,李广利的失利是因其人缺乏将才,李陵的失败是因为
兵力不足,两者都反映了武帝的措置失当。李陵之最后全军覆没,主要原因是“救兵不至”,其地去塞仅
百余里,只要有少许救援,就足以反败为胜,可是未尝有一兵一卒。据《李陵传》载,出征前,武帝曾诏
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但是,“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
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出东西浚稽,可必禽也。’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
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
道。’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35)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
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因路博德上奏而疑心李陵“悔不欲出”,
是冤枉好人;因疑心李陵“悔不欲出”就命其孤军远征,是暗藏杀机;强调自己“欲予李陵骑”而李陵拒
绝“欲以少击众”是事先就为自己推脱责任,况且这本身就是撒谎。对此,李陵知而难言,其败、其降,
皆由此而起。从其劝降苏武的话中完全可以体会出,他对武帝的疑忌暴虐是深有体会的。然而,武帝对于
自己的过失讳莫如深,在这方面从不给人以讨论的余地,所以,不等司马迁把话说完,就断然处置,以儆
效尤。其实,对于自己的举措失当武帝有时也是懊悔的,《李陵传》载:“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
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不过,自己懊
悔可以,别人批评不许,而且懊悔的结果也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就是皇帝!
其次,两国交战,反对投降,是任何一方统治者都要坚持的原则。即使是陷敌而未能死节,亦往往在
口诛或腹诽之列。对于尚未事敌的陷敌分子,他们或许会尽力争取,但绝不会以之为样板大力提倡。武帝
是个民族沙文主义者,极居扩张野心,更容不得投降。在他看来,陷敌亦是失节,对于此类人,他是采取
大节不保以前功劳一笔勾销的极端态度的。司马迁的”推言陵之功”,适逢其怒。在武帝心目中,这就是
为之游说,就是宣传投降,就罪不容诛。而对于司马迁的初衷,则或许是真的“不晓”,或许是根本不欲
晓,也或许是晓而不计。他是只看重客观影响,不管主观动机如何的。司马迁受刑之后,为中书令,“尊
宠任职”(36),足证武帝并没有将其视为异己,是事后原其本心、珍惜其才、法外施仁呢?还是事前有意
显诛、借以弹压臣民左右舆论呢?如果是后者,或者有后者的成分在,以一个小臣的身家性命为儿戏来实
现某种政治宣传目的,用心就可谓良苦、良毒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司马迁一言之失,竟遭大祸。司
法官们也确实能够仰体圣意,小题大作,定为“诬上”之罪,仅此一举,就足以在朝廷内外乃至举国上下
造成轰动效应了。
武帝其人,既非昏君,亦非庸主,文治武功,略有可称(37),但他是个秦始皇一样的暴君(38),家天
下,私天下,刚愎自用,作威作福,连后世之小说家言也称其本性暴、淫、奢、酷、贼(39)。这样的人一
意孤行,是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的,暴戾恣睢、阴鸷少恩、权谋机诈。笃诚有加的司马迁遭逢这样的君
主,是其人生的莫大不幸。忠言获罪,惨遭宫刑,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人极大的同情。
封建社会,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政见的不同、利害的冲突乃至个性的差异都会反映到宫廷
斗争中来。人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当时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而这种种关系,往往体现为特定的社会
文化心态。只有充分地占有材料,深入研究,把握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的种种关系,才能在自己的头脑里
复制历史,立体地呈现其本来的动态面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民族矛盾和民族战争,历来都是最敏
感的政治问题,其间的任何细枝末节,都无不牵动着最高统治者的神经。司马迁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一
片忠忱,结果事与愿违,原因就在于误闯禁区,就敏感的问题说三道四。封建独裁者是不愿将此问题交付
舆论公决的,臣民们只有唯命是从、慷慨山呼的份儿。至于其是非功过,那是历史学家们要讨论的事情,
不过,必待成为历史之后。
[注释]:①引自鲁迅《汉文学史纲要》。②参看清·王国维《观堂集林·太史公行年考》。③引自《报任少
卿书》,以后凡引此文者,不再注。④引自《汉书·武帝纪》。⑤即公元前 99 年。⑥浚稽山,分东西,地
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图拉河和鄂尔浑河之间。⑦龙城,亦称龙庭,为匈奴祭天大会诸部处。因其游牧,地
常迁移。其时,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所谓龙城故道,指原来通往龙
城的道路。⑧匈奴官名,参看《汉书·匈奴传》。⑨维持军纪的军官。汉制:大将军营五部,部下有曲,
曲有军侯一人。⑩韩延年,颍川人,其父击南越战死,荫封成安侯,其时以校尉随陵。(11)鞮汗山,日·青
山定雄《中国历代地名要览》称地在“故甘肃塞北”,唐·李泰等《括地志·甘州》曰:“长老传云:障(遮
虏障)北百八十里,直居延之西北,是李陵战地也。”当为其处。(12)遮虏障,即居延城,为汉路博德所
筑,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其地有东西二泊,名居延海。(13)引自《汉书·李陵传》。大阏氏,
单于之母。
■卓昊洋\遥想苏武在匈奴
凌厉的风,从遥远的后方吹向遥远的前方,从未停歇。随风飘摇的草叶,青了又绿,绿了又黄,在一
遍遍的轮回中承受着沉浮。
使命犹存乎?这又是第几个年头了呢?
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倚着一块饱经风雨的石头,凝视一望无垠的草原,在心里轻轻地问。
苍苍茫茫,在这荒无人烟的塞外,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能回答。只有他手中紧握着的节杖上,那没
了旄牛尾的丝绦,随风摇曳,似在轻声应和着:很多年了,已经很多年了啊……
这个名叫苏武的孤独者,从前拥有锦缎织就的坐席,也拥有舒适温暖的家。
但是,在许多年前的一个日子里,至高无上的大汉天子选择了他,持旌节奔赴屡起战火的荒蛮之地寻
找可能的和平。于是,当年的中郎将苏武毅然上路了,以正使身份出使匈奴,去做一件天子期待,有利社
稷,造福百姓,泽被四方的事情。
出发的那天,送行的场面真是盛况空前。长安城内,十里长街鼓乐喧天,大汉天子执手相送——这是
多么大的恩宠!百官把酒相贺,亲朋吟诗唱和——这是多么高的荣誉!百姓自发相送,妇孺含泪祈祷和平
——这是多么神圣的使命!
认识的、不认识的送行者,溢于言表的期盼、艳羡或嫉妒,犹如长安街官道上新铺的黄土,一一掠过
他的眼帘。车里,他静静地坐着,任凭车身颠簸摇晃,任凭思绪随风飞扬,却依稀看到了阳关之外,前路
丛生的荆棘和险隘。节杖被牢牢抱在怀中,那是皇帝托付给他的代表国家使命与责任的象征;一簇簇蓬松
轻柔的旄牛尾仿佛重若千斤,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车别长安,转头回望,天是湛蓝的,只有几缕缠缠绵绵的云缭绕在长安城门金碧辉煌的飞檐上,依依
不舍,像他的一怀离愁,欲言又止,欲去还留;一出阳关,毕竟难觅故乡、故土、故人啊……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时隔太久,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咩——咩——”
调皮的小羊羔,在快乐地跳跃着,试图追逐过往的大雁。
那人字形的一列大雁,可是冬去春回的大雁?是否来自我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长安?他们是否看到了
我的国,我的君,我的家?是否栖息过大汉天子红色的宫墙?是否看到了长安街上歌舞升平的景象。
雁,无言,落寞地飞走了,而那寒风激起的千万思绪,却久久地萦绕在他的心头。
我的君王,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你们是否还记得,在这遥远荒蛮的塞外,还有一个孤独的牧羊人,
在眺望家乡?
从出使到被扣留,劝降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威逼利诱了一次又一次。降,也许仅需一种态度,就意
味着自由;而守,需要舍身求义的凛然,结局则将是客死他乡。一进一退之间,天壤之别呀!
然而,身为大丈夫,贵为和平正使,苏武岂可舍义求降?死又何足惧?只是,对于常人来说,也许选
择生容易,选择死难;而对苏武而言,慷慨赴死易,不辱使命难啊!
在这远离故土、人迹罕至的流放之地,如何像晏子使楚那样完成使命?这种去国怀乡的愁绪,如久降
不歇的飞雪,染白了他的眉须;这种日思冥想的胸臆,似岁岁枯荣的野草,生长在他的残生;这种壮志难
酬的痛苦,像关外的严寒,折磨得他生不如死……
我的君王,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你们是否知道,在这遥远荒蛮的塞外,还有一个默默守着使命的人,
在渴望着达成心愿?
饥寒交迫的冬夜里,世交故友李陵来了。听到一声长安乡音,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风开始呜咽,草
也会抽泣。乡遇故知啊,白眉苏武像婴儿般失声恸哭,老泪纵横。
“人生如朝露,你又何必如此啊!”李陵的眼眶湿润了,“你还在坚持什么?你被选出来,又被遗弃,
你还要选择毫无希望的忠诚吗?”
原来李陵也是来劝降的。
“那是他们的选择,我无法改变。我所能做的是,坚守一个游子对故国的信念,坚守人臣对使命的承
诺。我宁可玉碎,也决不瓦全!”牧羊人的心或许已经破碎,但依然坚如磐石。
李陵羞愧啊,仰天长叹:“嗟呼,义士!”
风停下匆匆的脚步,草歇息了飘浮的摇摆,黎明的曙光虽然迟缓,却终于来临。苏武目送渐行渐远的
故友的背影,掉头凝视南方,依稀看见了前方逶迤而来的故国疆边。
■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
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
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
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
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
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
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
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
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
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
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
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
才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
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12 苏武传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
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
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
络清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 1、2 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
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
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
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
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 3~7 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
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
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
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
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
匈奴的险恶用心。他手握汉节──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
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
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
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陵在劝苏武时曾说:“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
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是《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
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澜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
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
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
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生不过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长!
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
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而虽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
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且荣归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
读者共同的心声。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苏
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
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
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
来。
二、问题探究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首先,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
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
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
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
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
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
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
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
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
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
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
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
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
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
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
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
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
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
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
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关于练习
一 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题意图:此题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结构,然后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参考答案:
课文按苏武一生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 1、2 段,写苏武在胡、汉两国关系微妙时期奉汉武帝旨意
出使匈奴,以通两国之好,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第二部分是文章第 3~8
段,主要写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先写苏武出使匈奴
时遇到的意外变故,再写卫律威逼利诱,苏武被幽禁并流放到北海牧羊,以及李陵来劝降等事件。第三部
分是第 9、10 段,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先写汉与匈奴和亲后,苏武终得重见天日,重归祖国。
2.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设题意图:史传文学要求作者将史学性与文学性很好结合起来,本文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
物形象,使人物在差别中更鲜明。学生应注意到不仅有正反之间的对比,还有同类之间的对比。在体会其
对比时能通过人物言行概括其思想特点。
参考答案:
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坐”,来胁迫他,
遭拒绝后,又“复举剑拟之”来威逼,然“武不动”。威逼不成,又以“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富贵如此”来利诱。而李陵则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指
出汉朝的薄情,其父兄都被汉武帝害死;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太夫人已不幸”“妇年少,已更嫁”“独
有女弟二人,两男一女,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又以切身体会说明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
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所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若此?”显得推心置腹,委婉通
情。二人的劝降方式之所以不同,一是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卫律原来是
汉朝的武将,被匈奴俘虏后投降的,本是无气节的武夫,希冀献功的小人,并无是非标准,惟利是图,所
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而李陵是一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后,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寡不敌众战败
投降,被汉武帝诛灭家族。所以在劝降时用攻心法,而且在看到苏武的大义凛然后能“泣下沾襟”,可见
尚存羞恶之心。
3.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设题意图:一是要学生注意体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二是要学生注意语言描写与细节描写。
参考答案:
首先,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原来是汉人,但已经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
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虽然也已投降,但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
子卿素厚”,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苏武的回答方式也不相同。卫律手段卑鄙,态度
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
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
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
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
格。
二 许多词语在古代汉语中的某些义项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往往不一样。请仿照示例,从文中找出古今异
义的文言词,填写下表。
设题意图:培养学生古今语言比较意识,启发他们注意发现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演变现象,为以后阅读文言
文积累文言词语。这里只是举例,可不受此限。
例字
例句
课文中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
假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临时充任
虚假
稍
稍迁至栘中厩监
渐渐
稍微,些许
当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抵押
正在(某时某地)
遗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送给
丢失,落下
会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正当,适逢
聚会,集合
三 相传苏武归汉后,曾致书李陵,望其归汉,李陵作《答苏武书》回复。下面即其中的一段文字。试结
合课文和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设题意图:本题希望学生能通过独立分析多种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全面的人物形象,立体的人物性格,
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避免局限于一文一传,将历史人物简单化的倾向。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讨论题,可以着重谈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赞颂他将个人恩怨与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
也可以谈封建时代君主对臣下的刻薄寡恩。能有一定创见,反映出自己心得即可,不必求同。
参考答案:
① 李陵劝降苏武时,曾对他诉说过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这一点在这段材料中得到印证。以“当享茅土之
荐,受千乘之赏”之功却“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同时,李陵在衡量人生价值时是以个人利益
得失为标准的,而苏武则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苏武明知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还是要归汉,
是因为在他心中,君国一家,他抵死也要作汉臣,其实是忠于祖国。所以,汉帝给他多少赏赐他并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自己终于完成了使命,维护了国家民族尊严。这样,两人的境界高下便很分明了,更能说明苏
武的伟大。
② 《苏武传》中塑造的苏武这个形象是成功的,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一位爱国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伟大的
民族气节。但我们对他生活中别的侧面不是很了解。这段文字向我们展现的是他自己归国后不忘故友,因
为在李陵劝降苏武时,苏武看到李陵尚存爱国之心,而李陵自己也曾说“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所以
苏武归国后希望能帮他“改邪归正”,让他回归到节义的道路上来。这是他由己及人、不忘旧情的表现。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人物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的句子,认真研读,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
生动入微的细节对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作用。
二、可以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
所取得的成就。
三、突出弘扬爱国主题,组织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也可单就“气节”问题展
开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精神的重要内核。
有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
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窥探观察(对方情况)。匈奴先后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
共十余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者作为抵押。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为王,害怕汉朝袭击,就说:汉天
子是我的长辈啊。把路充国等人都放回汉朝。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
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苏武和副使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充
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士卒和侦察敌情的一百多人出发了。到了匈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给单于,单于更加
倨傲了,并不是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
汉朝正要打算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匈奴国内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缑王是昆邪王的姐
夫,与昆邪王一起投降汉朝,后来又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
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正赶上苏武等来到匈奴,虞常在汉朝的时候,平时与副使张
胜交好,私下里对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朝私下里用弩弓射死他,我母亲和
弟弟都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赏赐。”张胜答应了,送了一些财物给虞常。
一个多月后,单于出去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动手,他们当中一个人夜
里跑了出来,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派士兵与他们战斗。缑王等人都死了,虞常被活捉。单于让卫律处
理这件事,张胜听说后,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话泄露,把情况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
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想自杀,张胜、常惠拦住了他。虞常果然
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们商议,想要把汉朝的使者都杀了。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
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单于派卫律召苏武去受审讯。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于节操
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苏武拔出刀来自杀,卫律大惊,急忙抱住苏
武,派人骑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了个坑,放进无焰的火,把苏武背朝上放在火坑上,踩他的背使其
出血。苏武已经气绝了,半天才又能呼吸。常惠等哭了,将苏武抬回营帐。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
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身体日渐好转,单于又派人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用剑斩杀虞常
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应当处死。单于招募投降的人免罪。”举起剑想要杀他,张胜请求
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苏武说:“我本没有参与密谋,又不是他们的亲
属,为何要受牵连?”卫律举剑作势要杀苏武,苏武神色不改。卫律说:“苏先生,我先前背叛汉朝投奔
匈奴,幸而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称王,有几万手下,满山的牛羊,富贵到这种地步!苏先生今天投
降了,明天也会这样。白白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苏武不理他。卫律又说:“你通过我
的关系投降,我就和你结为兄弟,要是不听我的话,以后再想见我就难了。”苏武大骂说:“你本是汉朝大
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单于信任你,让你来判定人
的生死,你不公平处理,反而想借此使汉天子和单于相斗,自己幸灾乐祸,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
两国互相攻打,匈奴的灾难,从我苏武开始了。”
卫律知道终究无法迫使苏武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更想让他投降了,就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中,不
给他吃的,喝的。天降大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过了几天都没有死。匈奴人视之
为神,就把他放到北海边无人区,让他放公羊,公羊产奶了,才放他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
分别投放到别的地方。苏武到北海后,不给他粮食。他只好掘野鼠,收草籽来吃,拄着汉朝的旌节牧羊,
每天起来就拿着,节上的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在北海打猎。苏武能结网
纺缴,矫正弓弩,於靬王很喜欢他,供给他衣食。三年多,於靬王病重,赐给苏武牛马,生活用品,帐篷
等。於靬王死后,其手下都迁移到别处去了。这年冬天,丁灵人偷走了他的牛羊,苏武又陷于困境。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是皇帝的侍从。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不敢访寻苏武。时间过了很久,
单于派李陵到北海。李陵为苏武置办酒席,安排歌舞。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你一向关系很好,所以
派我来劝你,(单于)准备以礼相待。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知道您
对汉朝的信义呢?前些时候您大哥做奉车都尉,跟随皇帝到雍城的棫阳宫去,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碰
到柱子上把车辕折断了,被指控为“大不敬”,伏剑自杀了,皇上赐给二百万钱给他安葬。您弟弟孺卿跟
随皇帝去河东后土祭祀,一个宦官和黄门驸马争船,把驸马推入河中淹死后逃跑了。皇帝派孺卿去抓捕,
没有抓到,他因害怕而喝毒药自杀了。我临来时,你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妻子还很年轻,听说
已改嫁了。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你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又过去了十多年,也不知他们是否还活在世
上。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你又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好像发狂一样,痛心自
己对不起汉朝,加上听说老母被拘押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难道还超得过我?再说皇帝现在年事已高,
法令无常,大臣们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即便回国也是吉凶难测,你又为谁守节呢?听我的话吧。
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们父子几人本没有什么功劳才能,全靠皇帝的栽培,为将封侯,兄弟三人
都成为皇帝的侍从,常常希望为朝廷献身。现在能有机会牺牲生命报效朝廷,即使被杀,也是心甘情愿,
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为父死,不会有怨,请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连饮数日,又说:“请你听一听我的话!”苏武说:“我早已是该死的人了!大王一定要逼我投
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我就死在大王面前!”李陵见他是真的不会投降,感叹道:“唉,你真是一
位义士!我李陵和卫律的罪行无以复加。”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汉昭帝即位后几年,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却谎称苏武已死了。后来汉使又到匈
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见汉使,得以夜里见汉使,自己详细地陈述这几年的情况。教使者对
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射下一只雁,脚趾上系着一封信,说苏武等人在某大泽中。使者大喜,
按常惠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环顾左右,大惊,对汉使者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
单于召集苏武的随行人员,除了已降和已死的外,跟随苏武回国的还有九人。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首都
长安。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壮年出使,等回国时,头发和胡须都已变白了。
二、课文鉴赏(吴汝煜)
自从班固的《汉书》问世以后,苏武的英名就反复出现在历代的诗词、散文、辞赋、戏曲、小说之中。他
的感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苏武传》附见于《汉书·李广苏建传》。《李广
传》基本上照录《史记·李将军列传》,《苏建传》只有短短几行,而《苏武传》则是班固倾全力为之的。
在《汉书》中,此传是最能显示班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之一。
全文共有十八个小节,外加一个赞语。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第一、二两小节,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二小节,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
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第三部分共四小节,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赞语主要表彰苏武的崇高
品质。
苏武的出使,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
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
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
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
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
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
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可见其出发点并不是真正爱国。缑王原是
归附汉朝的匈奴贵族,他重新陷没匈奴中是因为汉武帝派他随浞野侯赵破奴去接应左大都尉。左大都尉是
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这些不愉快的
往事,本该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不再重演,但缑王的思想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仍然重复上一次的冒险
行动,结果兵败被杀,虞常被生擒。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了汉朝的使臣。苏武遇到了一道事先
没有想到的难题,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苏武在解决这道难题的过程中的表现,刻画了他的光辉形象。
首先,通过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苏武是将门之子,禀性刚烈,
视死如归。他知道,自己是汉朝使臣,使臣受辱,就是国家受辱,所以当他听到张胜报告以后,立即说: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在严重关头,不是考虑个人的得失,而是立即想到如何才能
不辜负国家的重托。“重负国”三字含意很深。不能预先发现和劝阻张胜所干的错事,一负国;马上要受
到敌国的审讯,给国家丢脸,二负国。这是严于责己之意。对于私自种下祸胎的张胜来说,苏武的话中还
包含着什么意思,心里不会不清楚,但他却像常惠一样来劝阻苏武自杀。苏武明白,这场乱子必须由他单
独来收拾了,因此只好暂时不死。暂时不死,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说明他在“死”的问题上还要权衡,
究竟如何“死”才能对国家有利。在卫律开庭审讯的场合,苏武对常惠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
归汉?”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白自己没有参与匈奴的谋反事件,而且也不赞成有人这样做;二是表
明汉廷没有指使他们这样做;三是教育副使张胜不要贪生怕死。在说过这番话以后再引刀自刺,情况就不
同了。他自杀的行动,大大增强了说话的分量。不仅足以为国雪耻,扭转外交上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赢得
了敌国的尊敬。这从后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可以看出。他把本来可能会导致国与国之间发
生误解与争端的危机大大缩小了。匈奴单独“收系张胜”一事,说明匈奴方面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其次,通过两次劝降,突出了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按理说,汉朝方面
既然没有指使苏武等人参与匈奴国中的谋反事件,预知此事的仅是副使张胜一人,这纯粹属于他个人的错
误行为,匈奴方面应该单独留下张胜治罪,而把苏武等人遣送回国才是。遗憾的是匈奴违背了两国通好的
宗旨,粗暴地把苏武等人一概扣留,而且要强迫他们投降,企图以此来羞辱汉朝。这时,理屈的已经不是
在苏武方面,而是在匈奴方面。苏武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坚持民族气节,拒绝投降,就能为国争光;丧
失民族气节,接受投降,必然给祖国丢脸。苏武坚定地选择了前者。为了让匈奴知道汉使的骨头有多硬,
他不再考虑死,而是要千方百计地活下去。匈奴对苏武的劝降使尽了解数。第一次让卫律出面。卫律使用
的方法比较拙劣。一是威吓。先将虞常斩首,造成恐怖气氛,然后胁迫张胜投降,最后硬说副使有罪,正
使应该连坐,遭到苏武驳斥后,“复举剑拟之”。想把苏武一举吓软,但苏武不为所动,威吓的伎俩遂告破
产。二是利诱。卫律恬不知耻地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后封王赐爵、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所谓“富贵”,并
说“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则不屑一顾,置之不理。利诱的一招也随之失灵。三是逼迫。卫律见
苏武不应,以为被说动了心,便进而逼迫说:“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对此人头
畜鸣的叛国者的丑恶表演实在无法保持沉默,终于狠狠地骂了他一通。卫律黔驴技穷,终于认输。第二次
由李陵出面。李陵使用的方法比较高明。他是以老朋友叙旧的方式进行的,着重于从感情上去软化苏武。
他的谈话内容,要点有三。一是极力挑拨苏武与汉武帝之间的感情,诉说苏武的兄长苏嘉和弟弟苏贤被汉
武帝逼死的经过,又说汉武帝“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即使活着回去,也“安危不可知”。
言外之意是说,汉武帝对不起苏家,又年老昏庸,不值得效忠。二是把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的消息告
诉他,又诡称苏武在汉朝的两女一男“存亡不可知”(事实上苏武的男孩当时未亡),断绝他对妻儿家室的
想念之情。三是宣扬叛徒哲学:“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其时苏武久处绝域,对来自国内的消息当
然是喜欢听的。李陵向他介绍国内情形和家庭状况,正好迎合了苏武的心理,加上言词娓娓动听,感情色
彩很浓,因此极易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但苏武仍不为所动。他除了针对李陵挑拨君臣关系作了必要的义正
辞严的答复之外,其余一概不理。当李陵再要饶舌的时候,苏武立即以死相拒,并称李陵为“王”(李陵
当时封右校王),一下子揭去了朋友间叙旧谈心的幌子,终于使李陵羞愧交加,无法再谈。第三,通过艰
苦考验的描写,表现了苏武坚韧不拔、历久不磨的爱国意志。苏武在匈奴的十九年,从生活方面说,可谓
艰苦备尝。幽闭大窖时期,断绝饮食数天,苏武啮雪吞旃,顽强地活下来了。迁至北海时期,断绝粮食供
应,苏武掘鼠挖草,又顽强地活下来了。从精神方面说,可谓受尽折磨。先是单独监禁,后又单身流放到
无人之地,这已经是够残酷的了,何况又被判处终身流放:“使牧羝,羝乳乃得归。”但苏武仍然顽强地活
下来了。从遭遇方面说,可谓步步坎坷。好不容易地受到於靬王的赏识,过了三年温饱的日子,而於靬王
又偏偏短命而亡,卫律又指使人把苏武的牛羊抢劫一空。尽管如此,苏武仍然顽强地活下来了。作者特意
点出苏武在最困难的时候始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就告诉读者,强烈的爱国心是苏
武借以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坚强个性、民族气节、爱国意志三个方面是构成苏武形象的主要特征。作者在刻画这些特征时颇费艺术匠
心。
首先是剪裁得法。范晔称赞班固“文赡而事详”,“详而有体”(《后汉书·班固传论》),很为中肯。本文详
叙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的曲折经历而略叙回国以后的事迹,这有利于突出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苏武在匈
奴一共十九年,作者对这十九年的生活也没有采用编年纪的方式来描写,而是详写匈奴方面劝降、逼降和
苏武的拒降。至于苏武在匈奴娶胡妇生子的事情只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略提一笔。这同样有利于突出苏武的
爱国主义精神。在略写的第三部分,作者也不是一味简略,对于苏武身后得以画图麒麟阁的荣宠就写得很
详细。由此可见,本文不仅做到了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而且详中有略,略中有详,充分显示了作者
在剪裁方面的精思。
其次是对比鲜明。本文安排的对比主要有这样几处:一是与张胜对比。作者写张胜的见利忘义、丧失骨气,
衬托了苏武的深明大义和富于骨气;写张胜的遇事束手无策,对国家不负责任,衬托了苏武的临事不惧、
对国家高度负责。二是与卫律对比。作者暴露了卫律卖国求荣的可鄙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加突出了苏武的
崇高的民族气节。三是与李陵对比。李陵善于伪装。他装出满肚子委曲的样子,极力埋怨汉武帝对待臣下
太刻薄。宋代吕祖谦曾经指出:“当陵之海上说苏武,陵母固未诛也,而激切捭阖,指斥汉失,若必欲降
武者,则此言岂可尽信哉!”(《汉书评林》引)尽管李陵后来又装出关心苏武生活的样子,赐以牛羊,但
苏武确实没有相信他的话。李陵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而苏武则置一家一
己的恩怨于不顾,一心一意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两种思想,两种胸怀,有如天渊之别。李陵越说得委婉
动听,就越显得渺小可鄙;苏武越沉默寡言,就越显得可敬可佩。事情发展到后来,连李陵自己前后的言
行也构成了对比。开始时甘于充当一名无耻的说客,经与苏武多次交谈,方始认识到人间还有“羞耻”二
字,不得不自讼道:“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这是第一层对比。动员苏武投降时说得头头
是道,及至看到苏武回国时又哭得哀哀欲绝。这是第二层对比。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情。对于变节者来说,只配忍辱偷生,悄悄地苟延残喘,但他连这点自由也没有,必须身不由己地去充当
说客,结果是扮演了一个可怜虫的角色。当苏武的英名彪炳青史之时,正是他的叛国者的灵魂被公诸于世
之日。在李陵饯别苏武的宴会上,苏武不会片言不发,但作者却不着苏武一语,只是淋漓尽致地刻画李陵
悔恨、懊丧、羞惭的种种表现,对比的色彩异常鲜明。就苏武形象的塑造而言,这也可以说是“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因为苏武的光辉形象已经栩栩如生地活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7 年版)
三、相关评论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卫律为丁令王使人盗之,以困武。冀其终降,以分谤也。(王必欲降武)时陵为
右校王,故因其称。(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士未有不廉而能著节者也。(〔清〕何焯《义门
读书记》卷十七)
如以后世史法论,图画麒麟阁功臣事,必当属之《霍光传》后矣。此知班氏犹得《春秋》“微而显”“志而
晦”之旨也。苏武唯此一事,足以伸眉身后,故班氏特以此事系之传后,以慰千载读史者之心。良史用心
之苦,非晋、宋以后史家所知。(李慈铭《汉书札记》)
相关文档
- 高考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精选2021-06-0614页
- 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2021-06-0613页
-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训练卷112021-06-068页
- 2018届高三语文第01期好题速递分项2021-06-0650页
-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有趣的语言翻2021-06-0638页
-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被手游围困的2021-06-064页
-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2021-06-0613页
- 【语文】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1-06-0619页
- 高考语文阅读题精练: 庄学精神2021-06-062页
- 全国百强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2021-06-06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