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50 KB
  • 2021-06-06 发布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杭西高 2019 年 12 月高二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胚.胎(pēi) 创.痕(chuāng) 强.颜(qiáng) 长歌当.哭(dàng) B. 龟.裂(jūn) 筵.席(yán) 骄横.(héng) 更.相为命(gēng) C. 粗犷.(guǎng) 纤.维(xiān) 挨.打(ái) 殒.身不恤(yǔn) D. 菲.薄(fēi) 汲.取(jí) 坳.堂(ào) 恰如其分.(fèn)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 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 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 项,强颜(qiáng)——qiǎng;项,B 项,骄横(héng) ——hèng;D 项,菲薄(fēi)——fěi。故选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副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 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B. 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 亲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C. 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置疑 “团结就是力量”的 概括。 D. 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 条不是费尽心思粘上去的,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 平时所积累字形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A 项,“篇副”中“副”应改为“幅”; B 项,“亲睐”中“亲”应改为“青”; C 项,“置疑”中“置”应改为“质”。 故选 D。 - 2 -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冰雹活动 ① 与天气系统有关, ② 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③ 很大。我国地域辽阔, 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 ④ 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⑤ 使大气环流也变得复杂 了。 ⑥ ,我国冰雹天气波及范围大,冰雹灾害地域广。 A. 既 也 / 而且 因而 所以 B. 虽然 但是 也 因而 / 总之 C. 不仅 而且 也 加之 / 因此 D. / 它 当然 况且 所以 因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处主要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能力,关联词往往有其 固有的功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着自身的搭配关系,作答时要把握词性,区分用法,若 成对出现,要注意对应搭配,同时要辨明语句之间的关系。 本语段开头是总领句,谈的是冰雹活动与天气系统有关,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很大,而后面 语段的论述中心是我国的地形、地貌对冰雹活动的影响,所以首句中的表达重点应放在后面 的地形、地貌的影响上,故关联词可以用“虽然……但是……”或“不仅……而且……”排 除 AD。语段的第④处,“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与“我国有世界上最大 的高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排除 B。 故选 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因为自然科学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所以科学家们就会利用其研究成果为人类谋求利 益。 B. 音乐剧《诗经·采薇》向社会传递正义的力量,显示了《采薇》最原始的作者创作的目的, 给当时 残酷的社会注入一股清泉,让人们在失望中寻找到希望。 C. 由于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的暖湿化,高原湖泊面积增大盐度降低,近年来,国 家不断加大对青藏高原水环境的保护力度。 D. 我们只有对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比较和叙述,才能得到良好的结 果。 【答案】C 【解析】 - 3 -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 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 项,不合逻辑,照应不周,前面有“双刃剑”,后面只说了一面,可以改为“科学家们既要 利用其研究成果为人类谋求更多好处,又要避免一些人利用其研究成果危害人类”; B 项,偷换主语,“显示了《采薇》最原始的作者创作的目的”的主语不再是“音乐剧”,在 “显示了”前加主语“这种力量”; D 项,语序不当,“比较”和“叙述”的语序不合理,将其进行对调。 故选 C。 【点睛】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相矛盾 例如: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突然”和“渐渐”矛盾。) 2.范围不清 例如: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3.强加因素 例如: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如: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5.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让她签上一个名。 C.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 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 应用。A 项,中间问,问号放到句尾,房到“同志们”后;B 项,或和顿号不能连用,去掉一 - 4 - 个;C 项,为疑问,问号改为逗号。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通指二十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 B.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C. 朝菌不知晦朔.. 晦朔: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C 项,应为“晦指农历每月的最 后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故选 C。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通称为《诗三百》,汉代时被儒家尊为经典。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 道路。《诗经》的“六义”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重章叠句是它常用 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 B.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从情节主题来看, 戏剧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哈姆雷特》《雷雨》都是悲剧。 C.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其代表作《离 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属于楚辞体。诗人写到自己喜欢把江离和芷草披在身上,把 秋兰结成饰物挂在身边,这突显了他喜欢花草、热爱自然的品性。 D. 词产生于隋唐,兴盛于宋朝,是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按段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单 调、双调、三叠、四叠等。按作家风格流派,宋词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代表作家(词人) 分别是苏轼、柳永和李清照、辛弃疾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 如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字号别称等,考生在平时就要对一些经典文学常识知识做好积累。 A 项,“《诗经》的‘六义’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错误,《诗经》 - 5 - 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C 项,“突显了他喜欢花草、热爱自然的品性”错误,这主要表达屈原对美好的品格追求; D 项,“其代表作家(词人)分别是苏轼、柳永和李清照、辛弃疾等”错误,分别是苏轼、辛弃 疾和李清照、柳永。 B 项正确,故选 B。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记 牢作者名字、书名、年代、国别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物象、名言警句等。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B.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 C. 月仄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黄庭坚) D. 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主要考查比喻修辞的辨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 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 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 正确的选项。本题中, A 项,将人生留下的踪迹比作飞鸿踏雪泥。使用了比喻手法。 C 项,将月亮比作金盆。使用了比喻手法。 D 项,将焰火比作千树开花。使用了比喻手法。 故选 B。 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B.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C.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D.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案】C 【解析】 - 6 -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 场合,把握语体特征,明确关键词的谦敬和语意轻重,仔细判断。 C 项,“敝校”错误。称自己可以用“敝”,但从情感上讲,不能说自己的学校是“敝校”, 该改为“母校”。另外,“躬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故选 C。 【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 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 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得当等。此题主要是考 虑词语的运用对象和场合。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刘夙婴.疾病(缠绕,被缠绕)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 B. 或凭几学书.(写字) 余扃.牖而居(关闭) C. 受物之汶汶..者乎(皎洁的样子) 鼓枻.而去(船桨) D. 曩.者辱赐书(从前) 则仆尝前辱之责.(责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 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 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 项,“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察”如解释 为“考察”,则与语境不合,后面的“孝廉”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前面的“察” 应解释为“察举”。C 项,“受物之汶汶者乎”中“汶汶”如解释为“皎洁的样子”,则与语 境不合,这句话是说“蒙受外物的玷辱呢”,句中的“汶汶”应解释为“玷辱”。D 项,“则 仆尝前辱之责”中“责”如解释为“责任”,则与语境不合,这句话是说“这样我就补偿了 前番下狱受刑所遭到的侮辱”,“责”同“债”,指下狱受腐刑。故选 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 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 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 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7 - A. 则.刘病日笃 儿之成,则.可待乎 B.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谨拜表以.闻 C.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D.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室西连于.中闺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 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题中 A 项,则:连词,却;副词, 就。B 项,以:连词,表目的。C 项,之:助词,不译,表停顿;代词,他。D 项,介词,被; 介词,和。故选 B。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青雀黄龙之轴 臣生当陨首 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C. 其翼若垂天之云 子非三闾大夫与 D. 及罪至罔加 四美具,二难并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 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 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 题中 A 项,陨——殒;B 项,邪——耶;C 项,垂——陲,与——欤;D 项,罔——网。故选 C。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 俨骖騑于上路.. C. 辩乎荣辱..之境 D.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古今异义词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积累, - 8 - 同时联系文言语句的语音停顿、语义翻译等来给他确定词语是否是古今异义词。 A 项,“往往”古义为“到处”,今义为“常常”; B 项,“上路”古义为“地势高的路”,今义为“①动身,②上轨道”; C 项,“荣辱”古今义都指“光荣和耻辱”; D 项,“口语”古义为“说话”,今义为“有别于书面语的口头语言”。 故选 C。 【点睛】解答古今异义词类的题可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 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也 可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 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还 可利用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 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齐.彭殇为妄作 A.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 宾主尽东南之美. C. 襟.三江而带五湖 D. 屈.贾谊于长沙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 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题中例 句和 C 项为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以……为衣襟;A 项,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B 项,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人;D 项,使动用法,使……委屈。故选 C。 1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A.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B.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 奚以知其然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 - 9 - 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 要求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为定语后置句,“宇宙之大”为“大宇宙”, “品类之盛”为“盛品类”,意思是“仰首观览到浩大的宇宙,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 物”。A 项,为被动句,“于”表被动,意思是“至于被正义和公理所激奋的人,则不是这样, 那是因为有所不得已的缘故”。B 项,宾语前置句,“莫之夭阏者”为“莫夭阏之者”,意思 是“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什么能阻挡它了”。C 项,为定语后置句,“身之察察”为“察察之 身”,意思是“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D 项,为宾语前置句,“奚以” 为“以奚”,意思是“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故选 C。 16.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而彼且奚适也? C. 《齐谐》者,志怪者也。 D. 彼且恶乎待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 判断句,ABD 宾语前置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 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 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 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 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 对用“于”“以”引导。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睡眠是人体生理现象之一,人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当我们无法保证一 次完整的 6-8 小时睡眠时,稍稍打个盹的确可以缓解疲劳,但是持续这样就不能达到高效休息 的目的。用这个办法代替睡眠,是一件 的事情。这种睡眠方法破坏人体的昼夜节律,剥 夺人的正常睡眠需求。当人无法正常睡眠时,情绪紧张、 、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应症状 就会悄然降临,即使当时没有感到身体不适,健康风险也在潜滋暗长。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 - 10 - 就会暴发疾病,让人 。因此,我们要遵循睡眠规律,听从脑内生物钟的指令,养成良好 的作息习惯。理想的状态是:睡足觉,不透支。提高睡眠质量,首先要对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 的使用进行限制,睡前一小时尽量不要玩手机,可以选择听音乐、看书来替代刷手机。其次, 白天坚持锻炼。不仅锻炼会减少我们的压力,而且能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我们的健康。但需 要注意的是,( )。睡前可以做一些和缓的伸展运动,让身心慢慢平静下来,有助于 更快地入睡。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小失大 心力交瘁 一筹莫展 B. 得不偿失 筋疲力尽 一筹莫展 C. 得不偿失 心力交瘁 措手不及 D. 因小失大 筋疲力尽 措手不及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锻炼不仅会减少我们的压力,而且能提高睡眠质量。 B. 不仅锻炼将我们的压力减少,而且睡眠质量能提高。 C. 锻炼不仅会减少我们的压力,而且睡眠质量能提高。 D. 不仅锻炼会减少我们的压力,还能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肾上腺素会让你保持清醒状态,所以睡前 3 小时不要锻炼。 B. 睡前 3 小时不要锻炼,因为肾上腺素会让你保持清醒状态。 C. 睡前 3 小时如果进行锻炼,肾上腺素会让你保持清醒状态。 D. 睡前清醒是因为肾上腺素,所以睡前 3 小时不要锻炼。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得不偿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 的损失。“因小失大”指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此处表示得到的抵偿不了损失的之 意,而不是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大的利益,应选“得不偿失”。第二处:“心力交瘁”指精神 和体力都极度劳累。“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此处表示由于睡眠不 足,精神和体力都很疲劳,而不是一点力气也没有,应选“心力交瘁”。第三处:“措手不 - 11 - 及”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一筹莫展”指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来。此处表示突然暴发疾病时的慌乱,应选“措手不及”。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 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 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文中画线句前后主语一致应将主语“锻炼”放在“不 仅”的前面,排除 B、D 两项。前后句式结构保持一致,应是“减少我们的压力,提高睡眠质 量”,排除 C 项。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从话 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 括号前面的文字是“需要注意的是”,说明该句一开始就要开门见山地提出主张。A 项先说原 因,后说主张,与上文不衔接。C 项为假设关系的复句,与上下文不衔接。D 项为因果复句, 但没有先提出主张,与上下文不衔接。 故选 B。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静虚村记(有删节) 贾平凹 (1)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 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2)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3)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是火车东站,北去二十里地,又 是一片工厂,素称城外之郭。奇怪台风中心反倒平静一样,现代建筑之间, a 就空出这 块乡里农舍来。 (4)村子并不大,屋舍仄仄斜斜,也不规矩,像一个公园,又比公园来得自然,只是没花, 被高高低低的绿树、庄稼包围。走进去,绿里 b 见村子,又 c 被一道土墙围了。 (5)拢共两条巷道,其实连在一起,是个“U”形。屋舍相对,门对着门,窗对着窗;一 家鸡叫,家家鸡都叫,单声儿持续半个时辰;巷头家养一条狗,巷尾家养一条狗,贼便不能 - 12 - 进来。几乎都是茅屋,并不是人家寒酸,茅屋是他们的讲究:冬天暖,夏天凉,又不怕被地 震震了去。从东往西,从西往东,茅屋撑得最高的,人字形搭得最起的,要算是我的家了。 (6)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味,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必答,比比划划了一通, d 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才觉得惬意。 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眼却极清楚。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煎炒,但没有 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端了碗出来,却蹲不下,站着吃的,只有 我一家,其实也只有我一人。 (7)我家里不栽花,村里也很少有花。曾经栽过多次,总是枯死,或是萎琐。一老汉笑 着说:村里女儿们多啊,瞧你也带来两个!这话说得有理。是花嫉妒她们的颜色,还是她们羞 得它们无容?但女儿们果然多,个个有桃花水色。巷道里,总见她们三五成群,一溜儿排开, 横着往前走,一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我家来后,又都到我家来, 这个帮妻剪个窗花,那个为小女染染指甲。什么花都不长,偏偏就长这种染指甲的花。 (8)啥树都有,最多的,要数槐树。从巷东到巷西,三搂粗的十七棵,盆口粗的家家都有。 槐花开放,一片嫩白,家家都做槐花蒸饭。没有一棵树是属于我家的,但我要吃槐花,可以 到每一棵树上去采。 (9)最妙的是巷中一眼井,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味长。水抽上来,聚成一个池,一抖一 抖地,随巷流向村外,凉气就沁了全村。村人最爱干净,见天有人洗衣。巷道的上空,即茅 屋顶与顶间,拉起一道一道铁丝,挂满了花衣彩布。最艳的,最小的,要数我家:艳者是妻 子衣,小者是女儿裙。吃水也是在那井里的,须天天去担。但宁可天天去担这水,不愿去拧 那自来水。吃了半年,妻子小女头发愈是发黑,肤色愈是白皙,我也自觉心脾清爽,看书作 文有了精神、灵性了。 (10)门前的那棵槐树下,有横躺竖蹲的十几个碌碡,早年碾场用的,如今有了脱粒机, 便集在这里,让人骑了,坐了。每天这里人群不散,谈北京城里的政策,也谈家里婆娘的针 线,谈笑风生,乐而忘归。直到夜里十二点,家家喊人回去。回去者,扳倒头便睡的,是村 人,回来捻灯正坐,记下一段文字的,是我呢。 (11)来求我的人越来越多了,先是代写书信,我知道了每一家的状况,鸡多鸭少,连老 小的小名也都清楚。后来,更多的是携儿来拜老师,一到高考前夕,人来得最多,提了点心, 拿了水酒。我收了学生,退了礼品,孩子多起来,就组成一个组,在院子里辅导作文。村人 见得喜欢,越发器重起我。每次辅导,门外必有家长坐听,若有孩子不安生了,进来张口就 骂,举手便打。果然两年之间,村里就考中了大学生五名,中专生十名。 - 13 - (12)天旱了,村人焦虑,我也焦虑,抬头看一朵黑云飘来了,又飘去了,就咒天骂地一 通,什么粗话野话也骂了出来。下雨了,村人在雨地里跑,我也在雨地跑,疯了一般,有两 次滑倒在地,磕掉了一颗门牙。收了庄稼,满巷竖了玉米架,柴火更是塞满了过道,我骑车 回来,常是扭转不及,车子跌倒在柴堆里,吓一大跳,却并不疼。最香的是鲜玉米棒子,煮 能吃,烤能吃,剥下颗粒熬稀饭,粒粒如栗,其汤有油汁。在城里只道粗粮难吃,但鲜玉米 面做成的漏鱼儿,搅团儿,却入味开胃,再吃不厌。 (13)小女来时刚会翻身,如今行走如飞,咿哑学语,行动可爱,成了村人一大玩物,常 在人掌上旋转,吃过百家饭菜。妻也最好人缘,一应大小应酬,人人称赞,以至村里红白喜 事,必邀她去,成了人面前走动的人物。而我,是世上最呆的人,喜欢静静地坐着,静静地 思想,静静地作文。村人知我脾性,有了新鲜事,跑来对我叙说,说毕了,就退出让我写, 写出了,嚷着要我念。我念得忘我,村人听得忘归;看着村人忘归,我一时忘乎所以,邀听 者到月下树影,盘脚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一醉半天不醒,村人已沉睡入梦,风止 月瞑,露珠闪闪,一片蛐蛐鸣叫。 (14)我称我们村是静虚村。 [注]:静虚村:即方新村,位于西安郊外,静虚村是作者对村子的命名。 20. 简析第(1)段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1. 根据文意,填入 abcd 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选项是( )。 A. 竟、已、全、还 B. 咋、才、尽、又 C. 偏、才、尽、还 D. 偏、一、全、总 22. 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第(6)段说“站着吃的只有我一人”,强调了“我”与村人在文化上的隔膜。 B. 第(7)段“这种染指甲的花”喻指村中女儿们,比喻贴切巧妙,新鲜独特。 C. 第(8)段中槐树描述,表明静虚村的特点之一及“我”被村人接纳的喜悦。 D. 第(11)段中划线句表明即使如世外桃源之地也难避纷繁现实的侵扰。 E. 本文多次用“最”字,流露出作者对静虚村的喜爱之情及惬意之感。 F. 本文写了很多村居生活,多用白描手法,朴实自然,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 23. 纵观全文,概括村人所具有的特征。 【答案】20. 对比,突出强调现代生活中清净拙朴之地的可贵。 21. C 22. AD 23. 厚诚近乎傻味;质朴;乐观;崇尚文化人。 【解析】 - 14 - 【20 题详解】 本题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此类题目的解答,首先需要看清题目要求,是要分析修 辞手法,还是要看其表达效果,其次找到要分析的段落,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对象+特点)。本 题中,原文“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 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中,“热闹”“清净”“繁华”“拙朴”采用对比的 修辞手法,对比的表达效果就是突出强调,联系文段内容,可知,突出强调的是现代生活大 城市中很难找到清净拙朴之地,更加突出现代生活中清净拙朴之地的可贵。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处主要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能力,关联词往往有其固有的功 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着自身的搭配关系,作答时要结合文本具体的语境,注意对应搭 配。 文中,第一空,原文“现代建筑之间, a 就空出这块乡里农舍来”中,现代建筑与农舍 是相对的,应该表示转折关系,而“竟”,表示出乎意料;“咋”是口语,表示疑问;所以 A、 B 项排除。第二空,原文“走近去,绿里 b 见村子,又 c 被一道土墙围了。”原文要表 达的意思是刚刚见到一点点村子又全都被土墙遮挡住,是一种欣喜又失落的感情在里面,所 以应是“才”“尽”,排除 A、D 项。第四空“比比划划了一通, d 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 主要是根据下文“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才觉得惬意”得知, 应填“还要”,保持一致。 故选 C。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分析与理解的能力。此类题目作答时需要分析和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点, 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 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本题中, A 项,“强调了‘我’与村人在文化上的隔膜”错,从原文“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味” 可知村人很厚诚、热情,开头第二段“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可知,“我”是 后搬来的,对于村人“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这样的用餐的 习惯只是还不太适应。 D 项,“即使如世外桃源之地也难避纷繁现实的侵扰”错误。原文“后来,更多的是携儿来拜 老师”“一到高考前夕,人来得最多,提了点心,拿了水酒”,可以看出,作者与乡邻们相 处融洽,以及乡邻们的淳朴善良的品质。 - 15 - 故选 AD。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 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形象的特征,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 举文中反应该形象特征的事例。 本题要求概括村人所具有的特征,这是考查群体形象的特征,它大都以特定时代的社会为背 景,描写不同阶层,职业、性别等人物群像,从不同角度较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概 括本文中村人所具有的特征,首先要明确这群人的身份,从文中看,这群人是城外之郭的村 民,在文本第六段“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味,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必答,比比 划划了一通,还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 才觉得惬意。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眼却极清楚。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 煎炒,但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由此可见,这群村人生活 质朴,厚诚近乎傻味。第七段“巷道里,总见她们三五成群,一溜儿排开,横着往前走,一 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我家来后,又都到我家来,这个帮妻剪个窗 花,那个为小女染染指甲”,从这里可以看出村人乐观、热情。第十一段“更多的是携儿来 拜老师,一到高考前夕,人来得最多,提了点心,拿了水酒。”“村人见得喜欢,越发器重 起我。每次辅导,门外必有家长坐听……”此处可以看出村人崇尚文化人。学生作答时,可 以先筛选出这些相关信息,然后按类分点概括即可。 【点睛】以描写群体形象为特征的文章。它大都以特定时代的社会为背景,描写不同阶层, 职业、性别等人物群像,从不同角度较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作品中没有一个贯穿全 书的中心人物,不同人物各自活动,有的也只在某些事件中偶然相遇。这类人物的分析,要 注意不同人物形象的代表性,依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 出人物的形象特征,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 16 -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4. 下列语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或因寄所托.. 所托:爱好的事物 B. 放浪..形骸之外 放浪:任性不羁,放荡,放纵 C. 况修短随化.. 随化:听任安排 D. 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这此(集会)的诗文 25. 下列语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B. 及其所之既倦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26.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写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生命之痛。 B. 第二段交代作序目的,同时凸显兰亭集会的盛大。 C. 作者深入思考生死的问题,否定人生虚妄的观点。 D. 语言骈散结合,以散为主,音节齐整又富于变化。 【答案】24. C 25. D 26. B 【解析】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辨析文言实词解释的对错。此类试题解 答时,一般应将各个选项中的文言实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理解,来判断各个选项的对错。 C 项,“况修短随化”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况且寿命长短听凭自然造化”,所以“随化”,听 凭自然造化、听从命运的安排。 故选 C。 【2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此类文言虚词题,解答时,一般要 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是否相同。此处主要考查文言虚词“之” 字的意义和用法。 - 17 - 例句“夫人之相与”中“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A 项,“感慨系之矣”中“之”,代词,它; B 项,“及其所之既倦”,用在所字结构中,动词,往、到达; C 项,“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到达; D 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两个“之”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故选 D。 【2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 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这类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 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 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 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本题, B 项,“凸显兰亭集会的盛大”错误,无中生有。选文第一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 生短哲,盛事不常。第二段说明作序的缘由,两段中都没有凸显兰亭集会的盛大。 故选 B。 【点睛】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 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 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 息说成必然等。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是,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参考译文: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 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 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 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 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 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 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 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 - 18 - 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 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默写 2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 恨相见得迟,___。 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2)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 (4)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5) 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_____,是以见放。 (6)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 (8)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怨归去得疾 (2). 柳丝长玉骢难系 (3). 落霞与孤鹜齐飞 (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 潦水尽而寒潭清 (6). 众人皆醉我独醒 (7). 萍水相逢 (8). 尽是他乡之客 (9).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0). 置杯焉则胶 (11). 通古今之 变 (12). 成一家之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 生 应 借 助 字 义 来 识 记 字 形 。 注 意 重 点 字 的 写 法 , 如 “疾”“骢”“鹜”“僮”“潦”“萍”“覆”“坳”“胶”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 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 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 但得不到分数。 四、写作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尚早,永远不要认为为时已晚。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4)不抄袭、套作。 【答案】寸金难买寸光阴 - 19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瑞士人在为自己的刚出生的孩子填写户籍卡上“财 产状况”这一栏时,写的全是时间。(是的),把握住了时间方能成就自我,创造财富。 人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已成历史,明天还孕育在暮色之中。唯一能抓住的,只有 今天。抓住了今天,也就抓住了创造明天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日月匆匆,年华如流水,生命的闪光点都是在这微乎其微的分分秒秒中凝聚而成的。鲁 迅先生一生能写出如此多的优秀作品(这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与他善于“挤”时间是 分不开的。早在幼年,一次他上学迟到,为了给自己敲响警钟,他在自己的桌面上刻了个“早” 字,以鞭策自己要珍惜时间。他的作品不是“涌”出来的,他的人生的财富也不是上天给予 的,而是“挤”出来的——“时间像海绵里的水一样。要是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这就 是他自己对他所获得财富的缘由的最有力的解释。 时间就是生命。只有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在生命旅途中不断跋涉,才能创造出财富来。 珍惜时间上,朱自清先生算是最懂时间的一位智者了。他谈及说:“洗手时候,日子从 盆里过去;吃饭时候,日子从饭碗过去;凝眸时,时间默默地便从凝然的双眼过去……天黑 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等我睁开眼和太阳见面,这算又溜走了一 日”。 人生中只有一个时间最重要,那就是今天。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唯一能够 有所作为的时间。中外许多名人之所以能收获他们人生财富,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现在、今天: 善于利用“零布头时间”的数学家苏步青,善于挤时间的大文豪鲁迅,计算着时间的著名学 者朱自清;每天统计时间支出的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巧取时间的法国作家雨果,珍惜 时间刻苦攻读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是船,就要英勇地与风浪搏击。我们既不应该沉湎于过去,也不要寄托于明天,而是要 在自己理想的指导下,珍惜比金子还珍贵的时间,从今天就开始积极进取,奋发拼搏,将自 己人生的船划向前方。赢得今天的人就是赢得了财富!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材料,然后找到立意的 角度,材料内容是两句意旨非常明显的告诫:“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尚早,永远不要认为为时 已晚。”这两句话中的三个关键词是“时间”“早”“晚”,强调了人们在“时间”的 “早”(充裕)与“晚”(不足)的情况下应当持有的态度。“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尚早”说的是: 做事要早作打算,尽早动手,占得先机。由此可以立意为“时不我待”“未雨绸缪”“抢占 先机”等;后一句“永远不要认为为时已晚”说的是:对紧迫甚至窘迫的时间要坦然面对, - 20 - 接受严峻的现实,但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知难而进,奋起直追,力争后来居上。由此可以立 意为“不要自怨自艾”“老当益壮”“知不可为而为之”等。综合两句话全面考量,可以立 意为“抓住当下”“从现在做起”等。行文时首先要确立文章的主题,再展开论述;论述中 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为论据,让文章思想深刻,说服力强。行文时可提出论点“珍 惜光阴”,然后可采用并列的结构论述,如可从“成就大业的人一般都珍惜光阴”“珍惜光 阴要从点地做起”“珍惜光阴要多从现在做起,不要认为为时已晚”三个角度论证。 古今中外关于“早”和“晚”的名言、故事数不胜数:祖逖闻鸡起舞,鲁迅将“早”字刻上 课桌,白石老人六旬画技日增;古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师旷的“少而 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 乎”,刘禹锡的诗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等等,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尽早”诚可 贵,“晚勤”价亦高!琳琅满目的名家名言和众多典型事例会为我们的文章增色添彩!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 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 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 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 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 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 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 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 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 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 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 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 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 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 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 21 -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