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1 KB
  • 2021-06-06 发布

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6子刘子自传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6 子刘子自传 鲜花艳极了整个春夏,却无法摆脱秋风中的凋零,因为他曾经有的张扬,给人以叹惋和 遗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而绿叶却永远矜持着自己的色彩,因为内敛,纵然飘落也 只会引起人的怜思。 美 字 体 晴 空 一 鹤 排 云 上 , 便 引 诗 情 到 碧 霄 。 赏美文 刘禹锡诗文背后故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洛阳才子刘禹锡的这篇脍炙人口、充满哲理、让人读后为之击掌的《陋室铭》,被人们赞誉为 古今绝唱之作。但在刘氏文章背后,却有着一段辛酸而有趣的故事。 刘禹锡博学多才,是唐代的大诗人、哲学家,还精通医术,他的诗词豪迈旷远,人称他为“诗 豪”。刘禹锡 18 岁考取进士,后不断擢升,历任监察御史、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等职。他为人 正直,气骨高遒,在朝内反对宦官的腐败和藩镇的割据势力,后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被 一贬再贬,逐出洛阳长达 20 余年之久,最后降职为安徽和州县刺史。 按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州县太爷是个“势力眼”,看人下菜,给他安 排到城南临江的三间民房居住。对此,能屈能伸的刘禹锡毫不在意,搬了进去。他环视住地有一种 新鲜感,便提笔写了一副“面对大潢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信手贴在寝门上。知县看 了对联,认为他因革新降职,对被贬到和州县还不服气,一心想着争辩。为了教训他,又把刘禹锡 的住所迁到较远的德胜河边,并把住房面积减半。 刘禹锡搬到新居,看到那里依山傍水,岸柳婆娑,杂花争艳,芳菲宜人,怡然自乐。于是,他 又撰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看了又恼火又害怕,恼他仍执迷不 悟,怕他惹出麻烦牵连自己,又下令将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屋, 看他还怎么接待鸿儒们来此聚会。果然因室内无立足之地,门前逐渐寂寥。绝处的努力,往往有逢 生的回报,逆境使诗人的灵魂更加高洁。这时他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碑刻后竖于门外。此精 妙短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又发人深思。铭文也充分显示出作者的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及安贫乐道 的生活态度。 知县本来怕他惹事,结果此文面世后,路人争相传抄吟诵,一时间小城沸沸扬扬,赞赏之声不 绝于耳。有人说,假如刘禹锡不参与当年的革新,不得罪宦官,官运亨通,深居洛阳,恐怕也就写 不出这篇传世之作了,更不会有后来的数百篇美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这些通俗 清新、富有民歌色彩的诗篇,如潮涌,似火燃,在唐诗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他的哲学著作《天 论》,立言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有力地驳斥了当时盛行的“因果 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 一、内容梳理 二、把握主旨 刘禹锡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出身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 认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研究中唐历史的可贵资料。 三、艺术特色 1.选材集中,感情沉郁。 本文是一篇自传,选材集中于“永贞革新”一事。回望“永贞革新”是自传的中心内容。 刘禹锡临终前写的这篇自传,既是为王叔文辩护,也是为自己辩护,表明自己参加“永贞革 新”的正确性。 2.记事为主,语言平实。 作者语言质朴、平实,叙述了自己的生平经历。先回顾自己的出身,然后围绕“永贞革 新”一事,写了自己革新前的政治经历、参与革新的经历、革新失败后自己遭贬的经历,一 点也没涉及自己在文学哲学方面的成就,以事件为中心,为自己的志节辩护,重点突出,给 人鲜明的印象。 1.《子刘子自传》名为自传,为何一点也不涉及文学哲学等个人成就?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自己给自己写传,本来不多,偶尔有人写自传,也大多是自我调侃一番。而刘禹 锡的自传严肃严谨,且一点也不涉及文学哲学等个人成就的内容,是中国文化中罕见的“政 治自传”。作者因为参加了“永贞革新”后屡遭贬谪。晚年回顾一生,抱病写下这篇政治自 传,公开为自己参加“永贞革新”辩护。文中回望“永贞革新”,“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 非”既是为政治盟友辩解,也是一篇自辩文章,表示自己志节不渝。《子刘子自传》收笔后, 刘禹锡卒。 2.文末的“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你如何看待刘禹锡的官场生涯?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文末的“铭文”对未能实现自己的革新主张感慨万分,表明了自己一生都是光明 磊落的,但同时也流露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痛苦心境。刘禹锡一生的转折就在于“永贞 革新”,以至后半生长期流放,颠沛流离,但他并不后悔自己参与了这场改革,相反,在经 历了一系列人事变迁之后,他在 71 岁高龄时,仍在为“永贞革新”辩护,“宫掖事秘,而建 桓立顺,功归贵臣”,一句话,便道出了革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对人世的参透, 才有了一生的豁达。即使命运多舛,也坦坦荡荡,无愧于心。 3.思维争鸣: 有人说,刘禹锡的悲剧根源是腐败的朝政;有人说,刘禹锡的悲剧根源是文人参与政治 又缺乏政治斗争的手段。你是如何看待刘禹锡悲剧根源的? 观点一:悲剧根源是腐败的朝政。刘禹锡具备非凡的才华,高涨的爱国热情,本应在唐 代的历史舞台上有一番作为,但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淹没了他的才华,剥夺了他的机会。 观点二:悲剧的根源在于缺乏斗争的手段。作为文人,没能从社会现实着手去改造社会, 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为“靖”, 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七世祖刘亮,在北朝做官,担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上迁都到洛 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以儒学做官,祖先的坟墓原在洛阳北山,后来因为地方狭小不 可依凭,就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 幼有序。曾祖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祖父刘锽,开始任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一年期 满,转任殿中丞、侍御史,追赠为尚书祠部郎中。父亲刘绪,也因儒学在天宝末年考中进士。 后遭遇“安史之乱”,全族向东迁徙,以避祸患灾难,于是被关中以东的节度使所聘用。后 来担任了淮西从事。在淮西府又兼任盐铁副使,后转为殿中省官员,在埇桥主持政务。后来 罢官回到浙西,行到扬州,病故。我接受父亲平日的训示,秉承他的遗教,孤独一身,侍奉 母亲不敢自毁。后来我在朝廷任职,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泽,父亲被多次追赠,直到吏部 尚书。母亲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追赠为范阳郡太夫人。 当初,我二十多岁,应考进士,幸而一次得中。隔了一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 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我官事清闲,有时间侍奉父母,问寒问暖。我当时年轻,名 声超过实际,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及至父亲去世,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因而得了久治 不愈的病。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来互 相了解,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我捧着任命的文书告母亲,母亲说:“我不喜欢江淮一 带地方,你从开始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我就禀告丞相,以请求照顾。丞相说:“可以。”我 过了几个月离开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还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 前约得以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第二年冬天,我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当时有出身寒微、才华出众的王叔文, 因擅长下棋,得以进出太子的宫苑。因有机会与太子李诵谈论时事,李诵非常赏识他。他们 这样交往很久了,众人都不知道。到这时王叔文由苏州府属官,破格提拔为起居舍人,充任 翰林学士。于是他密荐丞相杜佑,任度支、盐铁等使。第二天,王叔文以翰林学士及起居舍 人兼任度支、盐铁副使。不久,又特升任户部侍郎,皇帝赐他紫服,贵振一时。我以前已由 杜丞相奏请委派为崇陵使判官,任职一个多月,到这时改任屯田员外郎,兼管度支、盐铁等 方面的公事。当初,王叔文是北海人,自称是王猛的后代,具有远祖的风度。只有东平吕温、 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认为确实如此。这三位都和我交情深厚,日夕相处,称赞王叔文 的才能。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法治的道理,能以口辩服人。得到重用后,从春到秋,他所采取 的革新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皇帝经常遭遇疾病,到这时病情加剧。下诏让位,自为太上皇,死后谥为顺宗。太子李 纯即皇帝位。这时太上皇顺宗久病卧床,宰相、大臣和百官都不得召对。宫廷事情诡秘,像 东汉桓帝和顺帝那样,拥立新君的功劳完全归于宦官。于是,王叔文首先被贬到渝州,后来 又诏命赐死。宰相韦执宜被贬到崖州。我被贬为连州刺史,走到荆南,又被贬为朗州司马。 过了九年,召回朝廷,复授连州刺史,自连州历任夔、和二州刺史,后升为主客郎中,分司 东都。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贤殿学士,转任苏州刺史,赐金印紫绶,改任汝州刺史兼御 史中丞。又改任同州刺史,兼本州防御使、长春宫使。以后遭遇足疾,改为太子宾客,分司 东都,又改任秘书监,分司东都。一年,加官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活了七十一岁。在 这患病的时候,自己写的铭文说: 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天赋的才能,不让 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我到了终期啊。葬近祖坟, 还像活着一样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刘禹锡,洛阳人,被称为“诗豪”。他笔下的文字,无论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 常百姓家”,还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抑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 不在深,有龙则灵”,都有一种隽永脱俗的魅力,令人品味再三,百读不厌。如果说,李白 的豪气,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放之气,那么刘禹锡的豪气,就是“晴 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昂扬之气。 刘禹锡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有积极进取的锐气,又有开朗豁达的心态。这 一点,值得古代人学习,更值得现代人玩味。 他的血脉中,回响着洛河的涛声;他的脑海中,沉淀着龙门山的厚重。所以,他聪慧、 达观、坚忍、豪迈,官场逐猎,诗国驰骋,豪气冲天,行走人间。 [写作运用]适用于“魅力”“豪气”“心态”等话题。 示例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就像一粒小小的尘埃,在风雨中缥缈,在阳光下微笑,在 春秋冬夏的轮回里,品尝着酸甜苦辣的滋味,用喜怒哀乐的表情,表达着聚散离合的悲悲喜 喜。几分无奈,几分执着,在岁月的长河里起起落落,在曲曲折折的千回百转里,沉淀着自 我,也升华着自我。 ——题记 光阴荏苒,怀一颗淡然的心看世间百态,心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让聚散离合犹如 月缺月圆那样寻常,得失利弊犹如花开花谢那样自然。不计较,也不刻意执着,让生命中各 种的喜怒哀乐,就像风儿一样,来了,不管是清风拂面,还是寒风凛冽,都报以自然的微笑, 不拒绝,也不躲避,坦然地接受命运的馈赠,让每一次风过后的痕迹,都成为生命中不可缺 少的历练。 用一颗素心面对尘世纷纷扰扰,在心中修篱种菊,任凭红尘喧闹,我自守一方清宁。看 山是山,看水是水,一路走来,历经雨雪风霜,笑纳世态沧桑,多少是非恩怨,爱恨情仇, 都在心中看作是牵牛花的藤藤蔓蔓,纠缠到最后,都会开出一朵娇美的花。 哭和笑,成与败,都是双生花,人生就是笑泪交织的一个过程,成与败往往是一线之差。 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考验,在绝望中把心放宽,用不息的梦想,给自己一个不 息的希望,在最艰难的时候,给自己找乐子,讲一个笑话给自己听,当自己破涕一笑的时候, 在意念中告诉自己,幸亏命运安排走到这一步绝境,要不然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得到这样的经 验。在失望中,让眼光透过层层的阴霾,看到九天以外的阳光,放飞乐观的翅膀,飞过黑暗, 飞过阴霾,带着自己飞到春暖花开的地方。 示例二: 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 一份坦荡的胸怀……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 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 而化为酒香。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 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玲珑小贝和神 秘念珠。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 追求……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拥有世界和自己。 示例三: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 让一代代的人不停地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 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 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 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 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 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 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 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 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 个“排”字,所蕴含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 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 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 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 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免丧.. 免丧:免穿孝服 B.时上素被.疾 被:遭受 C.德宗新弃天下... 弃天下:指去世 D.是时,太上久寝疾.. 寝疾:卧病 解析:免丧:丧服期满。 答案:A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官司..闲旷,得以请告奉温凊 B.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C.后忝登朝,或邻郡,蒙恩泽.. D.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 解析:A 项,官司,古义指官署;今义指诉讼。B 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指今年 的下一年。D 项,宾客,古义为属官;今指客人。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士林荣.之 A.遂及大乱,举族东.迁 B.所短.者巧也 C.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 D.能以口辩移.人 解析:例句和 C 项都是意动用法,荣,以……为荣;奇,以……为奇。A 项,东,方位 名词作状语,向东。B 项,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欠缺。D 项,移,使动用法,使……改变, 说动。 答案:C 4.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因为东诸侯所用 B.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 C.宰相贬崖州 D.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 解析:D 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余三项是被动句。 答案:D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完成 5~8 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岳时退 居洛中,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 叟足矣。”故名之温叟。汉祖南下,温叟自洛从至郑州,称疾..不行。及入汴,温叟久之方至, 授驾部郎中。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 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温叟与张昭同修汉隐帝及周祖实录。恭帝即 位,迁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 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 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 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 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 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 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 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 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 事 B.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 事 C.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 事 D.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 事 解析:根据文学常识,“礼部侍郎”是官职名称,所以应该在“礼部侍郎”后断开,排 除 B、C;根据文意,应该是“帝怒,罢黜十二人”,不是“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排除 D。 答案:A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唐”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都洛阳。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文中“汉祖(南下)”指“后汉高祖(南下时)”。 B.“称疾”,是古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托词,当事人本身或许没有生病,却以生病为由, 以回避某事某人,文中“称疾不行”暗示传主的微妙心态。 C.“祭酒”,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 主管官。刘温叟当时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国子监主管。 D.“丁内艰”,是指遭遇父亲去世。丁忧就是遭遇父母亲去世。古代朝廷官员,无论任 什么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一段时间。 解析:丁内艰,指的是遭遇母亲去世。内,指母亲。 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温叟很有文才。他七岁就能写文章,后来还与张昭共同修撰后汉隐帝及周太祖实 录。 B.刘温叟公正无私。他曾主持贡举,录用的进士中 12 人被斥除,但后来他们还是考中 了进士。 C.刘温叟爱惜名誉。御史府旧例,赏赐若公用不足则以罚款补充,温叟拒绝取用这样 的赏赐。 D.刘温叟清廉有加。宋太宗当晋王时派人给他送去钱和物,他都不肯接受,使者不得 已将其载回。 解析:“他都不肯接受”理解错误,原文是“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视西舍封识宛 然”,说明刘温叟接受了太宗的钱物,但是没有使用。 答案:D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直接经过(没有参拜陛下)的原因,是想向人暗示您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 (2)从前接受下来,这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他坚守节操(的行为或品 质)更加明显。 三、创新语用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近年来,老年人投资被骗的案例时有发生。所以,对老年人要进行金融、法律知识的宣 传普及,①____________________。要告诉老年人,高利润、低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② ________,尤其是签订相关书面协议时,③____________________,必要时可委托律师对投 资做出风险提示,以免上当受骗。 答案:①帮助老年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②投资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③务必要认真阅读 各项条款(基本意思吻合即可。) 1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健康是幸福的重要保证。拥有健康,就拥有了幸福;失去健康,经常疾 病缠身,也就谈不上幸福。对于国家来说,人民健康是强盛之基。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则取决于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人民健康与国家经济增长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①拥有健康不一定拥有幸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并不取决于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 ③人民健康与国家 经济增长二者并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大意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