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范家屯一中 2019-2020 学年高一上学
期月考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提笔忘字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
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
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
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
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
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
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
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
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
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
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
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
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
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
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
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
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
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
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
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
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
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
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
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
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
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
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
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
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
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3 分)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
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
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
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
战斗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韩少功:好小说要“始于情感,终于人物”
——《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韩少功
舒晋瑜
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因为他总能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变革的深层动因,并以
文字的形式、极端艺术化的手法诉诸作品。与 20 世纪 80 年代贴着“先锋”标签的作家不同,
韩少功算不得先锋派作家,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保持着先锋的姿态。
中华读书报:《孤独中有无尽繁华》和《夜深人静》,收入了一些旧作,但是阅读时,
不论翻到哪一页都能迅速吸引我看下去。我觉得这才是好小说。您对小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
韩少功:文无定法,很难有个好小说的行业标准。不过有些基础标准绕不过,比如标准
之一,我归结为八个字:始于情感,终于人物。什么叫“始于情感”?就是对笔下的东西有
感觉,有情感,有某种冲动,不是搬个理念或者技巧来哗众。什么叫“终于人物”?就是要
落实于人物,把人物写得鲜活、结实、丰富,不能成为一些华丽的影子和流行的标签。没有
这一条,玩结构、堆情节、秀文体,就都成了空中楼阁,画鬼容易画人难。
中华读书报:您是最重视文体探索的中国作家之一。是什么原因使您具有这样的探索精
神?
韩少功:西方文学是他山之石,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在 20 世纪,中国第一流
的作家和学者几乎都在学外语,都在做翻译,因此 30 年代至 80 年代的翻译质量总体上最高,
使中国文学创作受益匪浅。但后来的情况有些变化。一是出版社热衷于抢档期、拼市场,粗
制滥造者多。二是外语教学的应试化和功利化。我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才子,词汇量不算小,
语法点都精确,肯定能考出高分,但一旦离开课本,对很多寻常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常常是
一脸茫然。有一次我说到自己的知青经历,说“农村就是我的大学”,一个学西班牙语的博
士竟然拒绝翻译,似乎觉得这句话不通。这样的人来做文学翻译,岂不可怕?我这里的意思
是说,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眼下很多外语人才的文化修养不够。当年梁实秋建
议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来翻译一本外国文学,支了一招,但眼下实行起来太难。
中华读书报:在您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无论是
《马桥词典》《山南水北》或是《日夜书》这种思考,在不同的年代是否也有一些变化?
韩少功:当然会有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社会变化在产生逼压,也是自己知识和感受的
变化在促成变焦。两种变化交错,差不多就是古人所说“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
比如《爸爸爸》加上语言哲学,才会有《马桥词典》。《马桥词典》加上中国的城镇化,才
会有《山南水北》。正常的作家都在不断地做这种加法。写作就是吸收各种变化的过程,以
便把感受积累做成一些“有意味的形式”,做出各种文字的形式感。
中华读书报:您曾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对中国的文学评奖怎么看?会不会觉得遗
憾?
韩少功:我没把获奖的作品读全,但相信大多数是实至名归,受奖无愧的。即便有的写
得不够好,但得到一些鼓励也不是坏事。在这个圈子里混,得有平常心。同行们都不容易,
这是第一条。不用太多时间,哪怕只有一二十年,人们记忆中就没有奖不奖了,只会看作品
好不好,这是第二条。我也得过奖。得奖时多想想第二条,没获奖时多想想第一条,这就比
较好办。
中华读书报:如果请韩老师自我评价在文坛中的地位,您会将哪个点确定为自己的坐标?
在中国文坛中,您认为自己的作品有何独特的价值?
韩少功:文学生态需要多样性,大家各干各的事,不必要互相看齐。中国是一个世俗化
传统很强的社会,文学从来不缺烟火气,拿电视遥控器摁上一圈,你会发现一个个频道都充
满着高分贝的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纸媒和网络上也差不多。这大概算不上什么错。但能不
能更多关注精神的“上半部”,面对人和人性的一些难点,可能是我更有兴趣的工作。上要
着天,要有哲学和美学的远望;下要着地,有老百姓真情实感的和泥带水——我最喜欢读的
作品就是这种。至于写作,自己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谈不上什么“坐标”。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少功在创作上不喜欢那些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的内容,他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变革的
深层动因,并诉诸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B.韩少功认为语言不仅是 T 具,更是一种文化,学习西方文学,不只是要有西方的知识,更
要理解西方的文化,提高文化修养。
C.韩少功的作品在不同时代是有变化的,是一个循环过程,如他的《马桥词典》是在《爸爸
爸》上产生的,《山南水北》又是在《马桥词典》上产生的。
D.韩少功虽然并没有贴着“先锋”标签,但他不断地努力,在进行文体、内容等方面的探索,
很长时间都保持着先锋姿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本文是一篇人物访谈,访谈问题的设置符合被采访的人作为知名作家的身份,针对性强,
围绕作品创作等展开设问,设问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技巧性较强。
B.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长于思考,善于探索,他认为西方文学给他很多启发,是因
为 20 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大都在学外语做翻译。
C.韩少功从未停止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本身感受和认知的变化,和古人所说
的“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似。
D.韩少功对获奖抱有一颗平常心,对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并不在意,认为写得不够好
却获奖对作者来说是一种鼓励,时间长了,人们只会关心作品本身。
E.韩少功非常低调,说写作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但也有自己的兴趣,如关注精神的“上半
部”,关注哲学和美学的远望和老百姓平常的真情实感。
6.韩少功认为,小说应该是“始于情感,终于人物”,结合文本及现实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
认识。 (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扎满鲜花的吊桥
阿成
姑姑的第二故乡,在“白山王气,黑水霸图”的坡镇。那是中东铁路上的一个重要车
站。旅客站在月台上环顾四周,的确有一种东北大野的苍茫之感。
镇子中央,便是那条古时可以扬帆的蚂蚁河。蚂蚁河源自张广才岭,早年水势极壮,
清冽而湛凉。法国人产的三星啤酒,就是汲这里的水酿成,并从这儿运出去,享誉整个战乱
迭起的欧洲市场。
斗转星移,到了20世纪初,蚂蚁河的水势渐渐地小了,几叶扁舟,一域静水。于是,
便有了那“座”用数十根粗麻绳拉就的绳索桥。若女人在桥上面走,悠悠然,十分的俏——
这情景的确是坡镇的神来之笔。
到了盛夏避暑的季节,每值周末,照例会有一趟从省城哈尔滨驶向这里的旅游专列。
那些到伪满洲淘金的俄国人、波兰人、法国人,纷纷洗净一双双掠夺的手,领着自己的家眷
到山清水秀的坡镇来度假。
姑姑就住在蚂蚁河南岸的一幢俄式的铁路房里。
姑姑每天都要提一个很大的篮子,带着她的儿子,到阳光灿烂的南山坡上去采野花。
那时姑姑已经20岁了。20岁的女人在那个时代,似乎是很大很大的岁数了。不像现在这
个宽容而充满着同情心的年代,连40岁的女人依然可以甜甜地称自己是个“女孩儿”,并
在自己很时尚的坤包上系一个可爱的小浣熊。
姑姑是坡镇上出名的美女。几十年后,我去看望姑姑,仍然能看出来姑姑年轻时那美
人胚子的影子。
姑姑初到坡镇时,没人知道有关她的故事。单知道她的男人死了,带个儿子从她的第
一故乡博平,千里迢迢到黑龙江来谋生。
在坡镇人的眼里,姑姑是一个谜一样的女人。
那时的坡镇,差不多是俄国人的地盘。不会俄语,几乎无法在这里谋生。于是,姑姑
便进了当地俄国人开的女子中学。那时候姑姑只有18岁。两年后,姑姑已经可以讲一口流
利的俄语了。
……坡镇的南山坡,俨然一个天然大花园,姹紫嫣红,盛开着数不清的百合、芍药、
玫瑰、野菊花和达子香。姑姑要赶在省城来的那趟旅游列车到来之前,采满一大篮子的野花。
然后,带着儿子,去那个横跨蚂蚁河的绳索桥,把采来的鲜花,分别扎在长长的绳索上……
旅游列车到了,一下车,就能看见那个扎满着鲜花的绳索桥,它像一条锦龙似地拦江
而过,于是,那些来度假的洋人都欢呼起来。
这是姑姑的工作。由一家旅游公司付给她一点点微薄的工资。
有时候,姑姑用野花扎成一个个花环,卖给那些来这里度假的洋女人……
日月如梭,光阴如箭。蚂蚁河的水越发地瘦了,越发地憔悴了,只剩下深沟里的窄窄
一束,坡镇人甚至可以赤着脚趟过去了。
那座绳索桥已经不见了,似乎已无存在的必要了。每逢周末的旅游列车早就停了,过
去的一切恍如梦境了。
姑姑仍然住在蚂蚁河南岸的那幢铁路房里。姑姑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壮实得像头
牛,他完全有力气养活姑姑了。
姑姑老了,已经是满头的银丝了。每逢天清气朗的日子,姑姑照例要提个小篮子,去
阳光灿烂的南山坡采野花。
清和的南山坡上空旷无人。年迈的姑姑把采来的芍药、玫瑰、野菊花,扎成一个绚丽
的花环,然后戴在自己头上。
南山坡一下子变得神圣起来。姑姑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她也有一个女人的绚丽而
温馨的梦啊……
一次,成了男子汉的儿子突然向姑姑问起了他的父亲。
姑姑凝视着儿子,突然苍老地痛哭起来……
儿子望着窗外,望着那开满鲜花的南山,长长地叹气了。
(选自阿成《扎满鲜花的吊桥》)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品写姑姑在异地他乡为了生存,很快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俄语,不仅表现了姑姑的聪慧,
也表现了她的顽强,对命运的不屈服。
B.作品的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结尾写姑姑凝视着儿子,突然苍老地痛哭,是一种长久潜藏
于心底的情感宣泄,有一种苍凉的况味。
C.作品的结尾写长成了男子汉的儿子突然向姑姑问起他的父亲,这一内容是文本故事的合理
发展,也含蓄地交代了姑姑的身世之谜。
D.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姑姑艰辛抚养儿子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
而有意味的道理:苦难的生活泯灭不了美。
8.作品是怎样叙述姑姑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 分)
9.作品多处写到“绳索桥”和“南山坡的野花”,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
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
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
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
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
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
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
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
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
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
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
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
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
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
/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
觉/令对御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
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
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
故有此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
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
不足挂齿。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
力举荐他。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
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秋夜二首(其一)
孔文仲①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
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②。
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③。
【注】①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罢官。此诗写于被罢官
后。②苍鹯(zhàn):一种猛禽。羽翰:翅膀。③汍澜:流泪的样子。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句诘问夜晚为何如此漫长,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强烈表达出内心之愁绪。
B.首联以季节、时间和居所的环境来作衬托,突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况以及孤寂的心绪。
C.“雨声冲梦断”承“孤枕夜何永”而来,极写诗人难眠辗转反侧之苦;“霜气袭衣单”承
“破窗秋已寒”而来,极写寒气逼人之甚。可见清廉为官的诗人被罢官后的痛楚。
D.尾联写出诗人平生气冲斗牛,志存高远,想不到却遭遇此种黯然神伤的落寞结果。此联采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E.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颔联借秋夜冷雨打断睡意,抒发诗人衣单难以御寒的苦楚,
又如尾联借泪水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失望与痛苦。
15.请分析作者在颈联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登高》写诗人的羁旅之愁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北方的冬天是漫长而寒冷的,但北国的冬天又总是那么富有韵味,银装素裹,囊萤映雪。
常常令生长在南方的游客流连忘返。
②面对捧场的观众,导演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可以口耳相传,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
去电影院支持他的电影。
③远远的,一片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的宫殿映入眼帘,那便是闻名遐迩的哈尔滨“冰雪大世
界”。
④战争过后,城市成为一片废墟,尤其广场一带满目疮痍,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繁华的影子
已经荡然无存。
⑤中国杯首战,年轻的国足队员在上半场前半段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没能将优势转化为进
球但场面仍然占优。
⑥有些地方不是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更多的是拿来圈地设卡,建高档宾馆,设度假基地,
这种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令人痛心。
A.①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主办方表示,本届冬博会将免费开放,观众只要在网上注册就可以免费进入,此举能让更
多人感受运动的乐趣,提升冰雪项目的普及,助力北京冬奥会。
B.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众多是一个历史问题,通过各方的努力,到 2020 年,保证中国农村
按现有标准计算的贫困人口不超过 1400 万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C.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网络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大公司将携手网上购物平台,推出
不同的线上线下促销活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D.六年来,快报便民网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帮助本市百万家庭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种
种困难。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8 个字。(6 分)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作为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高端
应用,① ?现实中,医生已经感受到来自手术机器人的压力。不过,现
在说手术机器人将完全取代医生还为时尚早。手术机器人虽然更灵活、更精准,但是还不能
完成所有外科手术。另外,② 。首先是普及中的费用关。与传统手术
相比,机器人手术会多花上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其次是患者心理关。如果推广普及机器人来
做手术,③ ,“机器人会不会乱挥刀?”“万一程序被黑客入侵怎么
办?”更重要的是,现在手术机器人仍需医生操作,因为真正给患者安全感的还是操作机器
的医生。
21.根据下表内容,完成后面两小题。(5 分)
某产品统计一览
月份 产品价格(元) 销量(万件) 收入(亿元)
8 25 47 1.1
9 30 70 1.8
10 35 100 2.5
11 40 125 3.5
12 70 (第一周)25 (第一周)2.1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产品前四个月的发展情况。(2 分)
(2)请结合图表预测 12 月份该产品的发展情况。请分条解答。(3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
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
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砍红松!”
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
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
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
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
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
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
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答案】A(“提笔忘字”的原因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法用手机短信
或进行电脑打字)
2.【答案】B(“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文中的表述是“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
还会发出‘原来你写得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
3.【答案】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的,而只
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的;而且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
笔忘字”的现象。)
4.【答案】C (“是一个循环过程”错,原文只是说创作在变化,不断地做加法)
5.【答案】D、E (A“设问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技巧性较强”错,本篇访谈问题设置针对性
强,问题直接明了。B 强加因果,“20 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大都在学外语做翻译”
只是一种事实。C 原文意思是韩少功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的变化是受社会变化以及自
己知识和感受的变化促成的,而社会的变化和自己的变化与“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
关系相似,即社会的变化相当于“文料”,自己的变化相当于“文意”,而非单指自己的变
化。答对一项得 2 分)
6.【答案】“始于情感”指作者写作时要有某种冲动或情感,“终于人物”就是指要把人物
写得鲜活丰富。(2 分)韩少功认为这应该是好小说的基础。(1 分)只有作者在写作时有
某种冲动或融人情感,读者才可能被感动或产生共鸣;只有认为鲜活丰满了,读者才会从中
感受到一个立体的人物,而不是靠华丽的文字和流行的标签等。也就是说,作者需要用饱蘸
感情之笔创造鲜活而立体的人物。(2 分)
7.【答案】C(作品结尾写儿子向母亲询问自己的父亲,并没有交代姑姑的身世之谜。)
8.【答案】①以“我”的视角叙述人物零碎的生活片段,使姑姑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留下
了想象空间;②将人物的故事与情景描写相结合,有意淡化命运的残酷,便于揭示故事的人
性内涵,赋予故事以诗意美。
(第一点 2 分,第二点 3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答案】①“绳索桥”是过去年代的事物,象征了苦难的岁月和艰难的生存,它的消失暗
示了人物境遇的改变;②“南山坡的野花”芬芳鲜艳,生命力顽强,象征了人物乐观的态度
和坚忍的内心,烘托了人物的美;③“南山坡的野花”与“绳索桥”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营
造作品哀而不伤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10.【答案】C
11.【答案】B(《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12.【答案】C(王禹偁奏言,李觉不应该居史职,而非大力举荐他)
13.【答案】(1)译文: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
《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因”“张”“别”各一分,句意两分)
(2)译文: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
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意”“宿”“就”“叹伏”各一分,句意一分)
参考译文:
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
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
善大夫,掌管泗州,转任秘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校定。
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命令李觉布置将京东各州粮草运往幽州。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
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
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若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
忽然到这里,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疆土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
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样的地方哪里值得说呀!”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
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
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
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皇上讲学。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就登上讲说之
位呢。” 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
《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要旨,皇上非
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
不久李觉进献论时务的对策,皇上对他十分嘉奖。这年冬天,凭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
当值。右正言王禹偁进言说:“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样担任史官职务。”李觉
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赞许他,因此搁置了王禹偁
的奏章。淳化初年,皇上因为经书的版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
定。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判官。淳化四
年,升任司门员外郎,遭受疾病。请假期满,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直到去世。
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
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
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雉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繁琐,我能使计算
变得简易。”等到完成,果然精巧简便了。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
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
16.【答案】(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3)万里
悲秋常作客
17.【答案】B(①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
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此处望文生义。②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此处对
象语境不合。③流光溢彩:流光:流动、闪烁的光彩,溢彩:色彩象要溢出来。多用于形容
车灯、霓虹等,有时候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④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
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处不合语境。⑤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
加以圈点,也引申为事物值得称赞。⑥焚琴煮鹤: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
的事物。)
18.【答案】D A 搭配不当,“提升…普及”;B“不超过…以上”,成分赘余;C“近年来……
将”,逻辑关系不当
19.【答案】B
20.【答案】①手术机器人会不会有朝一日取代医生呢②手术机器人要普及还 需要跨过两
道关③还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每空 2 分。)
【解析】第一处注意问句,“取代医生”;第二处注意关键词“普及"、“两道 关”;第三处
注意上下文,扣“患者难以接受”或者“心怀担忧”。
21.【答案】(1)虽然该产品价格逐渐上涨,但销量却逐渐增多,收入逐渐增长。(2)因为价格
提高较多,产品销售量会有所减少,但收入会大大提高。
22.【答案】略
相关文档
-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小说2021-06-068页
-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2021-06-067页
-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2021-06-0627页
-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19-2020学2021-06-0615页
- 安徽省宣城市七校2019-2020学年高2021-06-0627页
- 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2020届高2021-06-0624页
- 【语文】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高2021-06-0614页
- 【语文】湖南省张家界市2019-20202021-06-0616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7山中与裴秀才迪2021-06-0629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小说阅读2021-06-06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