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19 KB
  • 2021-06-07 发布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 12 简阳市阳安中学高 2021 届高三上期 12 月月考 语文试题 出题人:付云燕 戢俊英 吴家俭 审题人:温光芬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语》开篇《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句“弟”通“悌”,指出了孝与悌是为人的根本。 “本立而道生”,生生不息的人道,其根源在于孝悌。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从人伦关系和 人伦次序来说,“孝”一般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孝敬,指的是上下两代人的纵向人伦关系,“悌”指的则是兄弟姐妹 间的横向人伦关系,“一纵一横”所形成的“十字形”的人伦构造,无疑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悌文化在其 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具体体现为三个“有利于”: 其一,有利于个人的修养成才:悌作为对兄长的敬爱,与孝具有天然的联系性。将对兄长的敬顺扩大至父母便 成了孝。同时,维持兄弟姐妹关系的和睦本身也是孝的一个方面,“兄弟睦,孝在中”。义与悌更是紧密联系。“义 之实,从兄是也。”义为行事得宜,分寸得当之意。幼弟对长兄的得当行为正反映了义的内容和要求。孝悌作为个 人修养的核心,做好它,仁义礼智便能顺其自然,唾手可得,故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者也”。 其二,有利于家庭的和睦与团结:悌对于“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的强调,在家庭内部确立了普遍认同的同辈 兄长核心和井然秩序。弟弟要时刻为兄长考虑,日常中尊敬顺从兄长。兄姐要用“友”回报“悌”,关心爱护弟妹。 在孝悌思想的指导下,古人崇尚同居共财,甚者有十世同居,几千人吃一口大锅饭,而不闻争吵之声。即便兄弟成 年后分家,悌友的思想也为财产划分添上了温情脉脉的色彩。分家之后各支仍旧相互扶持,荣辱与共,兄弟姐妹之 间的悌德成为家庭家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因素。 其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悌德明确长幼秩序,强调长幼两者各守其道,各安其分。与强调父子关系的孝相结 合,培养出每个人的伦序意识与伦理关切,“孝以事君,弟以事长,示民不贰也”。用悌道来侍奉尊长,在法治不健 全和政权不下乡的社会中,孝、悌思想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局稳定。 今天,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悌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为现 代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以一颗友好善意的心来面对所有熟人和陌生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 如今社会上出现的许多人情冷淡的现象,正是因为对陌生人缺乏兄弟般的热情,而习惯用冰冷的利益衡量人际间的 关系所致。将悌道贯彻于社会中,不仅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能推动社会更好的进步与创新。 当然,我们需要正确辨别与对待悌道,在重视与弘扬悌道的重要价值与作用的同时,也不能走向极端。兄弟姐 妹之间的悌道,只是人伦关系之一,不能是占据人的存在的全部或主导层面的人伦关系。 ——摘自丁成际《悌之道》(《光明日报》2020 年 3 月 21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子女对父母的孝和兄弟姐妹间的悌“一纵一横”地组成了中国的人伦关系。 B. 悌对于“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的强调,确立了兄长核心,使兄弟相互扶持,荣辱与共。 C. 在当今社会中,用悌道来侍奉尊长,孝、悌思想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局稳定。 D. 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悌道面对所有熟人和陌生人,在此基础上能建立融洽社会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开篇以《论语》和孟子的话说明了“悌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地位。 B. 文章采用层层递进的思路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悌文化在中国人伦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C. 文章联系社会人情冷淡的反面现实,论证了悌文化为现代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思路的观点。 D. 在论述悌文化的作用与重要性的同时,文章也指出在弘扬悌道时也不能走向极端,具有辩证的思维。 - 2 - / 12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兄弟睦,孝在中”,对兄长的敬顺扩大至父母便成了孝,因此,“悌”与“孝”联系紧密。 B. 孝悌作为个人修养的核心,只要做好了孝悌,就能顺其自然地做到仁义礼智。 C. 今天,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悌”的对象也应该由兄弟姐妹扩大到陌生人。 D. 因为悌道只是人伦关系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在弘扬悌道时走向极端,效果会适得其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 由来已久。它是城市里的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登堂入室。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高学历、技能要求;失败风险低,船小 好调头,从业者即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摊经济也是如此。地摊经济由于属于边缘经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 影响。如流动商贩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对合法经营商户构成不公平竞争,妨碍交通,各种扰民以及售卖假冒 伪劣商品,等等。 (摘自《百度百科》,有增删) 材料二: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治理的方 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让一些市民买东西路途更远,价格更 贵了。同时,“地摊经济”的不断消失,也让街道变得冷清,少了一些生活气息。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已经迈出了“地摊经济”的步伐。成都市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浙江也 提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场所,鼓励灵活就业等等。这些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灵活政策,得到了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 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务实、灵活的举措,也将引导各地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 当然,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是说一放了之,重走老路,而是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加强 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保证场地卫生, 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 年 5 月 28 日) 材料三: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到此摆摊的商铺注册时必须出示营业执照、货品资质证明书,以及个人有效证件等。” 呼和浩特某物业管理人向谷河传媒表示。 “其实,政府部门加强资质管理应成为地摊经济的基础。低门槛是地摊经济的标签,加强资质管理不仅为政府 管理提供了渠道,也让经营者感受到了平等与保障,让他们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意,更愿意提升产品 与服务的质量。”金台咨询报道称。 “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济活力、 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让地摊经济尽 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第一财经日报》消息称。 “我觉得还要提升摊主的公共素养,按照规定有序经营,保障食品质量,自觉维护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多方 相互协调才能让地摊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呼和浩特一市民向谷河传媒表示。 (摘编自《以史为鉴,地摊经济如何发展长久?》) 4.下列对“地摊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形式,自古以来就有,是一种原始的、充满生命力的商业活动形式。 - 3 - / 12 B.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独特的创业优势,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C.由于极大的负面影响,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的重点整治对象,被中央文明办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 内容。 D.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一放了之。如何把握“放”与“管”的分寸,考验着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分析事物发展规律,辩证思维必不可少。虽然地摊经济有诸多利好,但是也不要忽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 B.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让城市街道变得冷清,少了生活气息,还增加了部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一些群 众失去一条生存之路。 C.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省市积极支持地摊经济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者治理观念的转变和 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D.只要城市主管部门担当起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在公共服务管理上下足功夫,科学引导,就能平衡好地摊 经济与规范管理的关系。 6. 如何保障地摊经济更加科学有序、健康长久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三幅画 宗璞 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 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是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 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老实说,在 1986 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 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四十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 过戏。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 样儿。哥哥穿一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 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是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 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时光一晃过了四十年。八十年代初,《钟山》编辑部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万顷碧波,洗去了 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我坐在船头上乘风破浪,十分得意,不断为眼前景色欢呼。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 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入枕边书。”我曾要 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五年,仍清晰地留在我记忆 中。 1986 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得知为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又有 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 道。 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初夏时, - 4 - / 12 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果子似乎很酸,所 以小鸡在琢磨罢。 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 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下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人间存一角, 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 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 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忽又寄来第三幅画。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 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一行小字: 为纪念陈澄莱而作,寄与宗璞。 把玩之际,不觉虚欷。谢谢你,汪曾祺! 澄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五十年代最后一年,澄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 况比我们苦得多了。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相见。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 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澄莱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认识! 澄莱于 1971 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原由。我曾为她写了一篇《水仙辞》的小文。现在 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那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开, 还要写一幅。 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我常说的“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 了。性情中人不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人,必有真性情。 三幅画放到 1987 年才送去裱,到 1988 年春节才取回。在家里再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赫然存在焉。我只能笑 自己的糊涂。 7.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回忆了挚友汪曾祺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在浓墨重彩的叙述和描写中展现了汪曾祺真实坦诚的性情 中人的形象。 B.小鸡思果图"仿佛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观察和思考着社会和人生,汪曾祺借这一可笑的 形象,批评宗璞单纯幼稚。 C.作者写道,“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这里的“真性情”,既包含着真实、真诚、真挚,更有对至美人 性、人情的赞美和追求。 D.第二幅画上的空白处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我”送裱时“嘱裱工保留此洞”,意在提醒汪曾祺少抽烟,体 现了对挚友健康的关心。 8. 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三幅画》,请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6 分) 9. 有人认为,文章所写内容并不限于三幅画,但以“三幅画”为题,远胜“汪曾祺其人”“我与汪曾祺”等标题, 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 5 - / 12 五人墓碑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 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 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 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 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 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 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 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 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余是夕宿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 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 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 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 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 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盖念南海也。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 (节选自梁启超《谭嗣同》) 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 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 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 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节选自林觉民《与妻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 的的非吾所忍 B.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 的的非吾所忍 C.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 的的非吾所忍 D.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 的的非吾所忍 - 6 - / 12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记”:记是一种文体,这里的“记”指刻在碑上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B.“丁卯”:天干地支纪年的一种方式,即天干地支各取其一,以“甲子”起,依次往后推演。按照此法,“丁 卯”下一年是“戊寅”年。 C.“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是旧时官宦的装 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D.“蓼洲周公”:“蓼州”是周顺昌的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 号常见于籍贯和官职,“周蓼州”的“蓼州”即周顺昌的籍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四段文字刻画了五义士慷慨就义时的从容,表现了舍生取义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突出了他们嫉恶如仇 的高贵品质。 B.林觉民在给妻子的心中表达了对妻子的深爱,但也说明了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会选择为国而死。 C.谭嗣同劝梁启超东游,其目的是“图将来”,可见谭嗣同不是鲁莽行事之人;而自己留下,目的是“酬圣主”, 为了变法的成功,他已抱定必死之决心。 D.三篇选文中的主人公五位平民英雄、谭嗣同和林觉民,他们都愿为国家的巨大变革与进步而勇于献出自己宝 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来谱写历史前进的华章。 1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 5分,共 10 分)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2)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 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题义公①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②净,方知不染心。 【注】①义公:唐代高僧。②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亦指《莲花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诗为题赞诗也是山水诗,义公禅房点明了身份地点,与义公习禅呼应。 B. 空林是禅房背景,空寂的山林为义公安心修禅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C. 禅房驻足,可仰观高峰,可欣赏深壑,所见之景气象宏大,雄奇壮观。 D. 连绵雨后,夕阳斜照,翠影斑驳,庭院阴冷,义公禅房略显空寂落寞。 15.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 分) - 7 - / 12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6分) ⑴《论语》中有较大篇幅在讨论学习的问题,其中谈学习的“三重境界”依次深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生动描摹当时宋代村民节日的活动,凸显淳朴民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古代文学作品里保存有古人的生活痕迹,其中《氓》里生动再现婚事前人们祷告、占卜这一神巫文化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①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第二十三个“世界阅读日”前夕,一些商家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 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 进,( )。 ②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 松地接触经典。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 的“知识付费”。通过缴纳一定的费 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移动互联时代的经典 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释放出 的魅力。 ③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兴 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 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满足他们的阅 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④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的动态一项思想活动,还将是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 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 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 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 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有一定年龄的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摇着蒲 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作 品。 ⑤因此,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前几天, 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 的一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 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 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 ,大部分风靡一时的流行读物都成了泥沙。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 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 ⑥书林新叶催陈叶。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正以裂变般的速度更新,人们期待更多经典作品。今天,我们阅读前 人经典,更要成就当代“今典”。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善加运用, 让久远的经典面目可亲,让优秀的当代作品脱颖而出。 17. 与文中“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明朝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载,黄道婆因辛苦织布而积劳成疾,返回乌泥泾数年后便猝然谢世,村民“莫 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 B.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C.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8 - / 12 D.“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络绎不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鱼龙混杂 B. 风起云涌 延绵不绝 家喻户晓 泥沙俱下 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鱼目混珠 D. 粉墨登场 空前绝后 举足轻重 差强人意。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动态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文化生产。 B.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思想活动,还将是动态的一项文化生产。 C.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D.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个体的一项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个体的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20. 下面是某人给即将结婚的朋友发的一则微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喜闻愚兄大婚,婚礼场面想必是高朋忝列、喜庆祥和,舍弟本已拨冗前往面贺,无奈航班延误,恐难莅临了。 谨借微信红包遥祝二位新人幸福美满。 21. 下图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 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2020年7月23日,湖南耒阳某留守女生以676分的高考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她也因为选择了相对冷门的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迅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有人担心考古专业就业范围窄、赚钱少,有人建议她应该选择更热门的 大学专业,也有网友鼓励她笃定信念,坚持所爱。面对记者的提问,该女生坦言自己喜爱历史并被“敦煌女儿”樊 锦诗的故事深深打动,所以最终决定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近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写信鼓励她“不忘初 心,做胸怀天下的新青年,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生涯规划,给这 位女生写一封信,表达你的认识和看法。 - 9 - / 12 阳安中学高2018届高三上期12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 D(A 项,“组成了中国的人伦关系”错,根据语文“‘一纵一横’所形成的‘十字形’的人伦 构造,无疑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可知,“孝”和“悌”是中国人伦关系的重要构造,不是全 部内容。B项,“确立了兄长核心,使兄弟相互扶持,荣辱与共”错,根据原文“悌对于‘先生为兄, 后生为弟’的强调,在家庭内部确立了普遍认同的同辈兄长核心和井然秩序”可知,“悌”确立的是 家庭内部普遍认同的同辈兄长为核心,不是所有兄长都可以。C项,“在当今社会中”错,根据原文, “用悌道来侍奉尊长,在法治不健全和政权不下乡的社会中,孝、悌思想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 局稳定”可知,用悌道来侍奉尊长,孝、悌思想很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政局稳定,是在法治不健全和 政权不下乡的社会中,而当今社会法制健全。) 2. B(B 项,“层层递进的思路结构”错,根据原文“其一,有利于个人的修养成才”“其二,有 利于家庭的和睦与团结”“其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这三个“有利于”是属于并列结构,并非层层 递进。) 3. B(B 项,“只要……就”过于绝对。根据原文“当然,我们需要正确辨别与对待悌道,在重 视与弘扬悌道的重要价值与作用的同时,也不能走向极端。兄弟姐妹之间的悌道,只是人伦关系之一, 不能是占据人的存在的全部或主导层面的人伦关系”可知,我们要辩证的对待悌道,做到仁义礼智, 除了悌道,还需要其他。) 4. 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由于极大的负 面影响,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的重点整治对象”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及“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环 境卫生的重点整治对象”是“由于极大的负面影响”,说负面影响“极大”也并不准确,文中只是说 “一定的负面影响”;“重点整治对象”于文无据,原文说“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 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 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另外,“被中央文明办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的 是“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笼统说是地摊经济也不准确。故选 C。) 5. D(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只要……就能……”说法绝对,结合 “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 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 的管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政府要加强 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保 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等分析,“平衡好地 摊经济与规范管理的关系”不仅仅是城市主管部门的责任。故选 D。) 6. ①政府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从业者资质管理,出台便民政策,通过科学治理,让“地 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②城市管理者要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精细管理,引导规范经营,维护经营环境。 ③经营者要提升公共素养,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规范、有序经营,保证 商品质量,保持环境卫生。 7. C(A 项,“在浓墨重彩的叙述和描写中”表述不当,本文风格淡然,笔法简洁,多用细节描 写和白描手法,后面汪曾祺的形象概括不够全面。B项,“这一可笑的形象”和“批评宗璞单纯幼稚” 表述不当,“小鸡思果”这一形象可爱而不可笑,且汪曾祺对宗璞绝无批评之意。D项,“意在提醒汪 曾祺少抽烟,体现了对挚友健康的关心”表述不当,作者“嘱裱工保留此洞”,透露出文友之间的理 - 10 - / 12 解和深挚情谊。) 8. 先写从荣宝斋取回字画,交代其中有三幅画,为汪曾祺所作,点明标题,领起全文;接着宕 开一笔,叙写汪曾祺演戏和赠诗两件事,展现其多才多艺的形象,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然后详写三幅 画的有关情况,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最后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一 点 2分,两点 4分,三点 6分) 9. 文章以三幅画开篇和结尾,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2 分)汪曾祺的“真性情”主要是通 过三幅画而得以表现的,写演戏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2 分)以“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 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范围过大,不能像“三幅画”那样突出“真性情”的主题;(2 分) “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而“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过于 直白,一览无余。(2 分)(任选三点 6分) 10. A(在断句时特别要注意:①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②句子结构的对称性。 ③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④句子成分的省略。⑤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11. B(应该是戊辰年。) 12. D(五人不是为了国家的巨大变革,而是为了社会的正义。) 13. (1)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 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望”“之”“以”各 1分,大 意 2分) (2)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 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 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于”“杜”“视”各 1分,大意 2分) 【参考译文】 (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 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 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 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 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天启七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 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 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 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 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 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 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 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偌大的国家,能有几个人呢?但这 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 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 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 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 - 11 - / 12 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 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 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 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 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 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 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 重要的作用啊。 我这个晚上就住在日本使馆,谭嗣同整天不出门,等待逮捕他的人。逮捕的人结果没有来,就在 那第二天,进入日本使馆,和我相见,劝我去日本,并且携带了他所著的书和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信 一箱,托付给我。说:“没有出走的人,就没有办法谋取将来的事,没有牺牲的人,就没有办法报答 贤明君主。现在康先生的生死不能预料,程婴杵臼、月照西乡,我和您分别充当他们。”于是互相拥 抱一下就分别。初七、八、九三天,谭嗣同又和侠士们商议救护皇上,事情终于没有成功。初十日, 就被捕了。被捕的前一天,有几位日本志士苦苦劝他去日本,谭嗣同不听;再三劝他,他说:“各国 变法,没有不经过流血就成功的,现在中国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是国家不富强的原因 啊。有流血牺牲的,请从谭嗣同开始吧。”终于没有离去,所以遭了祸。谭嗣同已经囚在监狱里,在 监狱壁上写了一首诗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在挂念康南海(康有为)啊。在八月十三日这天,在刑场上被害,享年三十三岁。 14. D(“庭院阴冷,义公禅房略显空寂落寞”错,应该为清幽。A由题目、首句和全诗景物描写 可知正确,B由第二句可知正确,C由第三、四句可知正确。) 15. ①对义公禅房及周围美景的喜爱之情。②对义公追求禅境、超凡脱俗情怀的赞美。③对隐逸 生活的向往之情。(每点 2分,言之成理即可) 16. 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⑵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⑶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17. D(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能力。原文中“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的引号用法为 表示特定称谓,A项用法为表示直接引用的话;B项用法为表示讽刺和否定;C项用法为表示特殊含 义,需要强调;D项用法为引用表示特定称谓。) 18. 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风起 云涌”,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 连续不断。“寿终正寝”,旧时指年老病死在家中。比喻事物的消亡。“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 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第一处,是说“知识付费”发展迅速,故应使用“风 起云涌”。“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延绵不绝”,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 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名垂青史”,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声永留史册。“空前绝后”,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也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第二处,是说移动 互联时代的经典作品释放出的魅力,应使用“延绵不绝”。“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 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 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举足轻重”,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第三处, 是说中国家家都知道的作家,应使用“家喻户晓”。“鱼龙混杂”,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泥沙俱下”,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既可指人,也可指物。“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差 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第四处,是说经典化的过程中好作品和坏作品混杂在一起,应使用“泥沙 - 12 - / 12 俱下”,故选 B项。) 19. C(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句子,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 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有了大众 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动态的一项思想活动,还将是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文化生产”,“动态的一项 思想活动”“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文化生产”搭配不当,“动态”应修饰“文化生产”,“个体的、静穆 的”应修饰“思想活动”,可以把这两处的修饰词互换,且“动态的一项思想活动”“个体的、静穆的 一项文化生产”定语语序不当,“一项”作为数量词应放在“动态的”“个体的、静穆的”的前面,多 重定语的排列顺序如下:领属性+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名词+中心词。A项,“动态的思想活动”“个 体的、静穆的文化生产”搭配不当,B项,“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思想活动”“动态的一项文化生产” 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D项,“个体的一项静穆的思想活动”语序不当,应把“一项”放在“个体的” 前面,“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前面是“个人的的思想活动”,后面的“文化生产”不应还是“个 人的”,故选 C项。) 20. 参考答案:①“愚兄”改为“兄长”或“兄台”;②“忝列”改为“满座”;③“舍弟”改为 “愚弟”;④“拨冗”改为“即刻动身”或“即刻”,或删去;⑤“莅临”改为“参加”。。 (“愚兄”是谦辞,不能用来称呼别人;“忝列”是谦辞,不能用来形容别人;“舍弟”是对自己 弟弟的谦称;“拨冗”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莅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21. 参考答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当然主要由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 (答题时要注意确定叙述顺序,不能遗漏方框里的词语,注意箭头走向,适当增补字词等。由图 可知,核心素养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合作,且 主要由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 22.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