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高三年语文科试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70分)
(一)文言文阅读(4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 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无误的一项是
A. 海运将徒于南冥 B. 其视下,亦若是则矣已
C.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 适莽沧者,三餐而返
2. 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 我決起而飞,抢榆枋 水浅而舟大也
C. 适百里者 南冥者,天池也
D. 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 下列对文中相关词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控于地”的“控”是控制的意思,“抢榆枋”的“抢”是碰、触的意思。
B. “腹犹果然”的“果然”是古今异义词,这里应解释为“饱足的样子”。
C. “野马也,尘埃也”意思是“野马奔跑以致尘土飞扬”。
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的“奚以 ……为”是表反问的句式,与“奚以知其然也”中的“奚以 ……也”用法与意思相同。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 25 -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这篇课文是高中十四篇中的一篇,要求背诵,因此选择正确句子很容易。
A项,“海运将徒于南冥”改为“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项,“其视下,亦若是则矣已” 改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项,“适莽沧者,三餐而返”改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积累,尤其是常见虚词的用法要多积累。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A项,代词,代指“鱼”/或许。
B项,修饰关系连词/转折关系连词。
C项,……的人/判断句标志。
D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翻译的基本能力。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
A项,“控于地”的“控”是投下,落下来的意思。
C项,“野马也,尘埃也”意思是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
D项,奚以:何必,哪里用得着。为:句末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奚以……”中“奚”分别是介词“以”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正常语序应该是 “以奚”,属于宾语前置。
故选B。
【点睛】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 25 -
参考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拜尚书韩州馥为冀州牧,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 25 -
!”叱毖令出,于外斩之。靖惧诛,奔伷。伷卒,依扬州刺史陈祎。祎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崖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既至交趾,交趾太守士燮厚加敬待。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或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流。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斗。”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4.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B.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C.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D.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弟,旧时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B. 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清廉的官员。
C. 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D. 五品,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靖年少成名,却遭排斥。他善于评判人物,受人称赞,但与从弟不和,受到排挤,生活艰辛。
B. 许靖仁义宽厚,慷慨善施。他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
C. 许靖临危不乱,先人后己。避难交州时,他让随从及亲属先走,自己最后离开,在场的人莫不赞叹。
D. 许靖奇伟不凡,才干盖世。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7.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5 -
(l)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2)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答案】4. A 5. B 6. D
7. (1)(让他)同许靖共同商议,举贬升降天下官员,淘汰清除腐败昏庸之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2)你要自勉啊!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本句句意为,“你们都说应当选拔任用品行高尚之士,我董卓听从你们的计策,不愿违背天下人心。而你们所录用的这些人,上任之日,就掉头来攻击我。我董卓哪里对不起你们!”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当拔用善士”是“诸君言”的内容,之间不断开,排除BD;
“不欲违天下人心”“天下人心”,即天下百姓的心,之间不断开,排除CD。
故选A。
【5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B 项,“廉,指清廉的官员”错误,廉,廉洁之士,可以是官员,也可以是儒生。
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项,“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错误,张冠李戴,原文“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可知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克蜀地,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刘备为汉中王,许靖又被拜为太傅。
故选D。
【7题详解】
- 25 -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注意:(1)“进退”,选拔黜退、升降、任免;“秽浊”,名词,污浊肮脏的人,腐败昏庸之官;“显拔”,显扬并提拔;“沙汰”,淘汰;“幽滞”,名词,指隐沦而未被擢用之士。后两句对举。(2)“勖”,勉励、努力;“称”,符合、适合、满足;“其”,语气副词;“秉德”,保持美德或保持德性;“怠”,懈怠,松懈;“焉”,语气词。
【点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参考译文:
- 25 -
许靖,字文休,是汝南郡平舆县人。他年轻时就与堂弟许劭一同成名,并且都有喜好褒贬评品人物的声名。但两人私下感情颇不融洽。许劭官任本郡功曹,排斥许靖并使之不得被录用,许靖只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颍川人刘翊担任汝南太守,就举荐许靖为掌管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负责察举孝廉,后又任职尚书郎,掌管官员的选用。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权,以汉阳人周毖为吏部尚书,让他同许靖共同商议,举贬升降天下官员,淘汰清除腐败昏庸之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于是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人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许靖本人则被提升为巴郡太守。他不就职,被改任为御史中丞。韩馥等人到职后,纷纷举兵反攻京城,打算杀掉董卓。董卓怒斥周毖说:“你们都说应当选拔任用品行高尚之士,我董卓听从你们的计策,不愿违背天下人心。而你们所录用的这些人,上任之日,就掉头来攻击我。我董卓哪里对不起你们!”喝令将周毖推出,在城外斩首。许靖害怕董卓诛杀自己,于是逃奔孔伷那里。孔伷死后,许靖又投靠扬州刺史陈祎。陈祎死后,会稽太守王朗向来与许靖交情深厚,因而前来保护许靖。许靖出于仁厚之心收养抚恤亲族乡邻,安排经营生计并接济他们。孙策东渡长江,人们纷纷逃往交州躲避战乱,许靖自己坐在江岸上,让随从人员乘船先走,亲属族人都出发后,自己才起身随后跟去,当时看到这一场景的人莫不赞叹。到了交趾郡,交趾太守士燮对许靖格外敬重厚加款待。陈国人袁徽也寄身交州,他给尚书令荀或写信说:“许文休乃英才伟士,智谋策略足以参与国家大事。自他流落交州以来,与众人生活在一起,每当遇到忧患危急之事,他总是先人后己,与亲族内外的人同饥共寒。他以人伦纲常对待同类,仁义宽厚,都很有收效”,只是无法一一陈述而已。”后来刘璋派遣使者征召许靖,许靖由此入蜀,刘璋任命许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南阳人宋伸子在荆州给蜀郡太守王商写信说:“许文休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之才干,您应当以他为楷模。”建安十六年,许靖调任蜀郡。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克蜀地,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刘备为汉中王,许靖又被拜为太傅。刘备即位称帝,即册封许靖说:“朕得以承嗣帝业,君临天下,日夜惶惶不安,惟恐不能平定四海。百姓未能亲附,五德不彰,你身为司徒,应当谨慎地布施五常教化,使其弘扬光大,以宽和为本。你要自勉啊!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许靖虽年过七十,仍然喜爱人才,奖掖后进,品评清谈不倦。章武二年,许靖去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鲁高堂生后也。少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郡督军与悌争论,名悌而呵之。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后去吏,避地济南。建安十八年,太祖召为丞相军议掾,后为历城侯徽文学,转为相。徽遭太祖丧,不哀,反游猎驰骋;隆以义正谏,甚得辅导之节。黄初中,为堂阳长,以选为平原王傅。王即尊位,是为明帝。以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帝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以为不宜为会,帝敬纳之。迁陈留太守。犊民酉牧,年七十余,有至行,举为计曹掾;帝嘉之,特除郎中以显焉。迁侍中,犹领太史令。崇华殿灾。诏问隆:“此何咎?于礼,宁有祈禳之义乎?”隆对曰:“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孝诫也,惟率礼修德,可以胜之。”迁光禄勋。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而天作淫雨,冀州水出,漂没民物。隆上疏切谏曰:“盖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谷帛非造化不育,非人力不成。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书奏,帝览焉,谓中书监、令,曰:“观隆此奏,使朕惧哉!”隆疾笃,口占上疏曰:“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臣百病缠身,稍微有点力气,就自己乘车出发,返回故里。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诏曰:“生廉侔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躬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隆卒遗令薄葬敛以时服 。”
(节选自《魏史•高堂隆传》,有删改)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5 -
A. 名悌之义而呵之 名:叫着、呼着……的名字
B. 仲尼历阶 历:登上
C. 作者万数 作者:写文章的人
D. 宜加愍恤 愍恤:抚恤
9.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生廉侔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躬/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舍/隆卒/遗令薄葬敛/以时服
B. 生廉侔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躬/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舍/隆卒/遗令薄葬/敛以时服
C. 生廉侔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躬/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舍/隆卒/遗令薄葬敛/以时服
D. 生廉侔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躬/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舍/隆卒/遗令薄葬/敛以时服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B. 黄初,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C. 翼州,汉籍《尚书・禹贡》九州之ー,传说中国上古时期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D. 结草,代指报恩,典故源自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语。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高堂隆恪守礼制,维护长官尊严。做泰山郡督邮时,面对郡里督军对太守的不礼行为,高堂隆很生气,按剑怒斥督军。
B. 高堂隆选贤举能,深受皇帝赞赏。做陈留太守时,见犊民酉牧有品行,就推举他做计曹掾,明帝用加官来表彰高堂隆。
C. 高堂隆重视礼义,劝谏皇帝修德。面对崇华殿火灾,他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劝皇帝要修行礼义与品德,以战胜灾祸。
D. 高堂隆心系苍生,反对大兴土木。明帝大肆修筑宫殿,各种劳役频繁,他上疏劝谏皇帝更应体恤民力,重视农业生产。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5 -
(1)帝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以为不宜为会,帝敬纳之。
(2)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
【答案】8. C 9. B 10. D 11. C
12. (1)明帝刚刚即位,众大臣有的人认为应该举行盛大宴会,高堂隆认为不应该举行盛大宴会,明帝恭敬地采纳了他的意见。(2)因此皇帝亲耕来劝导农民种庄稼,皇后采桑(养蚕)来织成衣服,这是用来正大光明地侍奉上天,虔诚地报答上天所施恩惠的方法。
【解析】
8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C项,句意为:参加建造的人数以万计。作者:建造的人。
故选C。
【9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
本句句意为,“先生的清廉赶上了伯夷,正直超过了史鱼,胸怀坚贞清白之心。忠直无私,为什么一点小病不能消除,就要退居故乡呢?”高堂隆去世,留下遗嘱要节俭办理葬事,用当时普通的服装入殓。”
“廉侔伯夷”“直过史鱼”,句式一致,之间断开,排除CD;
“敛以时服”“以时服”是“敛”的状语,状语后置,之前断开,排除A。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与不断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然后做出判断。
D项,“典故源自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语”错误,“结草”典故出自《左传》中魏颗的故事,用来作为报答恩人心恳的表示。
故选D。
- 25 -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面对崇华殿火灾,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错误,不是面对“祟华殿火灾”提出的观点,而是高堂隆病重时,口述奏书的观点。
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注意(1)“践祚”,即位、登基;“以为”,认为;“纳”,采纳;“飨会”,宴会;“或”,有的。(2)“劝”,劝导、勉励;“桑”,动词翻译,采桑;“所以”,用来……的;“昭”,光明正大、公开;“上帝”,天帝、上天;“告虔报施”,表达自己的虔诚,回报天帝的恩惠;或,虔诚地回报天帝的恩惠。
【点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 25 -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人,年轻时是个儒生,泰山郡太守薛悌任命他为督邮。泰山郡监督军队的官员和薛悌发生争执,直呼薛悌的名字喝斥他。高堂隆按着佩剑叱责那名官员说:“从前鲁定公受到侮辱,孔子登上台阶(维护他的尊严);赵王被迫弹奏秦筝,蔺相如就奉上缶(让秦王弹奏)。面对臣子直呼官长的名字,道义上要受到讨伐。”监督军队的官员大惊失色,薛悌吃惊地站起来制止他。后来,高堂隆辞职,到济南避难。建安十八年,太祖征召他担任丞相军议掾,后来担任历城侯曹徽的文学侍从,调任相国。曹徽在太祖丧期,不致哀思,反而纵马游猎;高堂隆用大义严正劝谏,很有辅佐诱导的才能。黄初年间,担任堂阳长,经选拔成为平原王的老师。后来平原王做了皇帝,这就是魏明帝。他任命高堂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明帝初登帝位,群臣中有人认为应该举行宴会,高堂隆认为不应该举行宴会,明帝恭敬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升任陈留太守。有个放牛的百姓酉牧,年纪七十多岁了,有很高尚的品行,高堂隆推举他任计曹掾;皇帝赞赏他这样做,特意任命他为郎中来对他加以显扬。高堂隆升任侍中,还兼任太史令。崇华殿发生火灾,皇帝下诏问高堂隆:“这是什么灾祸?在礼法上,有什么祈祷神明降福除灾的方法吗?”高堂隆回答说:“灾变的发生,都是上天用来显示教诲和告诫的方法,只有遵循礼义修养道德,才可以战胜灾祸。”高堂隆升任为光禄勋。皇帝更加扩建增高宫殿,雕刻装饰观台楼阁。各种劳役频繁发起,参加建造的人数以万计,公卿以下的官员直到学生,没有不来出力的,皇帝还亲自挖土来带动他们。天降大雨,冀州发大水,漂走淹没百姓的财物。高堂隆上疏恳切地劝谏说:“天地的最大恩德叫做生长万物,圣人的最大宝物叫做王位;靠什么守住王位?叫做仁德;靠什么使人聚合?叫做财富。”既然如此,那么士人和庶民是国家的基础;粮食布帛,是士人和庶民的命根子。粮食布帛没有大自然就不能生育,没有人的劳动就不能长成。因此皇帝亲耕来劝导农民种庄稼,皇后采桑羊蚕来织成衣服,这是用来正大光明地侍奉上天,虔诚地报答上天所施恩惠的方法。现在上下服劳役,疾病灾荒交加,耕种庄稼的人少,饥饿灾害接连到来,没有办法度过时光;应该对他们予以怜悯,解救他们的困苦。”奏书送上去后,皇帝观阅了它,对中书监、中书令说:“看了高堂隆的这份奏书,让我感到惧怕啊!”高堂隆病重,口述上疏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只是陛下一人的天下。臣百病缠身,气力逐渐衰弱,将要自己乘车出发,返回故里,如果死去,魂灵能有知觉,要结草回报陛下。”皇帝下诏书说:“先生的清廉赶上了伯夷,正直超过了史鱼,胸怀坚贞清白之心。忠直无私,为什么一点小病不能消除,就要退居故乡呢?”高堂隆去世,留下遗嘱要节俭办理葬事,用当时普通的服装入殓。
(二)诗歌阅读(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途中寒食
宋之问①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注】①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也因此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本诗即诗人被贬次年春所作。
13.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寒食,亦称为“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因距清明较近,人们把它们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B. 诗的首联使用互文手法,表现季至暮春,时逢寒食,诗人行走在被贬南方的行程之中。
- 25 -
C. “北极”和“南溟”,前者实写皇上所处的位置,后者说明逐臣将去之地,暗示距离遥远。
D. 尾联写令人伤心的故园想必又长出了新的柳条,也暗指人事的更替。
14.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C 14. ①放逐之悲:诗人被贬遥远的南方,难免有悲情。②思乡之情:途中思念故园,内心无限悲伤。③伤春之痛:暮春将去,时光易逝。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C项,“……前者实写皇上所处的位置,后者说明逐臣将去之地”错误,“北极”和“南溟”,是虚写,不能视为“皇上的位置”和“逐臣将去之地”,只是借此说明被贬之遥远。
故选C。
【14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翻译:在被放逐的道路上碰到了寒食节,眼看今年的春天将要在愁苦中过去了。可怜我在长江边回首北望,却看不到在洛阳的亲朋故旧。箸望着北极星,我思念君王,而自身却将被放逐到遥远的南海之滨。啊!我思念着北方的故园,那的柳条还刚刚抽绿呢!《途中寒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是作者在被贬路途中,正时寒食节,又在阳春三月年,提笔写给好友的。该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首联点地点时:“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马上”二字说明正在贬谪途中,“寒食”、“暮春”点明时节环境,中间以“愁中”二字相衔接,托出了处于环境中心的人物形象。“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遥觎洛阳城,诗人思念着温暖的家园,思念着亲人和友人。可怜长路漫漫、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与亲人相见。“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遥北极的天空,诗人仿佛看到了庄严巍峨的皇宫。“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在思念中,在远望中,诗人心灵的眼睛仿佛越过了千山万水,飞回了那令他肠断的故园。故园门前那翠绿的杨柳,柳条轻拂,似在等待着他的归来。诗中以柳条代指折柳送别的亲人,以“日夜柳条新”比喻故园的亲人在日日夜夜盼望诗人归来。这一联通过诗人想象中的故园情景,以物喻人,借景抒情,曲折地表达了诗人与亲人的两地相思之情,给人以余味不尽的感觉,尤为缠绵悱恻。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15.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
B. “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C. 颔联下句写诗人后悔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D. 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16. 该诗颈联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景物描写的角度与表达的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 25 -
不同点:①描写角度,本诗颈联化静为动,用动词“涨”描写满池春水,下句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白诗都是动态描写。②表达情感上,本诗通过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表达了归隐田园后的快乐之情,白诗主要表达对春天景色的喜爱。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错误,从“鹤疏”分析,主要反思的是当年不应该急于出去为官,不是没有早辞官。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情感、形象、表达技巧等的能力。本题是比较鉴赏题,可从意象意境、情感及表达技巧上分析两句诗的异同。从所描写的意象可概括出两诗句的相同之处。翻译:战乱之后大火烧毁了我几个书架土的图书,但是我依然喜爱山峰前的我的故居。如今回 到家乡遇到的人很少就不需要心机了,揽镜自看可怜自己当年太过着急等待诏书出去做官。 初晴的上午,有小岛的池塘已经涨满春水,小小的花圃中已经鲜花盛开。从此之后我要逃开功 名射禄、啸傲山林,过自由幸福的生活,没有必要在我家大门前停很多辆高官的车。此诗颈联写“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写的是春天到了,池塘的水涨满了,花圃当中鲜花盛开,雨后天放晴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意境。写景本是静态的景物,但上句使用了动词“涨”来展现春水满池塘的景象,更富表现力,下句是静态之景的呈现,所以写景是动静结合。白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都是动态描写。所表达的情感也有差异,虽然都流露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但此诗通过对最后两句“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的理解,诗人是借写美丽的春景传达出一种归隐田园的欢愉之情,觉得没有了官场俗事的打扰,让自己一身轻松。而白诗没有掺杂政治色彩,纯粹表现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点睛】古诗鉴赏一直是我们在平常作业练习和考试中遇到的难题,比分也比较重。
答题方法
1、捕捉信息
把握诗歌基本信息的要素
(1)诗歌的吟咏对象及特点
- 25 -
对象就是人、事、物、景。
(2)作者借助吟咏对象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3)作者表现吟咏对象及抒情言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列清单)
2、抓住关键词语
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关键词语。什么是关健词语?
诗中的名词(写景、写物、写人),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弄清它写了什么。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择吉”是中国人的一项古老习俗,以期趋利避害。《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能印证这一习俗早己有之。
(2)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化而来。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慨叹:“____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渲染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宫女不得秦王临幸的落寞心境。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刘裕故居的景况,给人苍凉之感。
【答案】 (1). 尔卜尔筮 (2). 体无咎言 (3). 寄蜉蝣于天地 (4). 渺沧海之一粟 (5). 故不积跬步 (6). 无以至千里 (7).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9). 别时茫茫江浸月 (10). 绕船月明江水寒 (11). 辘辘远听 (12). 杳不知其所之也 (13). 斜阳草树 (14). 寻常巷陌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筮”“咎”“蜉蝣”“渺”“粟”“跬”“辘”的书写。
- 25 -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三、语言基础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与“马踏飞燕” 了一个奔腾中的瞬间,静中有动。对于捕捉角色瞬间的动画而言,这些是难得的造型语言资源,可以成为动画造型的一个关键帧,每个雕塑都可以成为一个动画片场景中的道具,其构成部分,可以是动画的一个角色形象,也可以是动画角色一个动作,甚至是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
当然,这种思维还只是直接的“剪取”。要做到真正的 ,国产动画业者还要了解古代这些雕塑形象设计的文化脉络。比如,强大的骑兵曾是汉武帝时代反击匈奴血腥劫掠、保持边民安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故汉人酷爱骏马,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所以,汉代的雕塑是当时人们多年大漠追杀的肃杀与 的感情折射,是对战场厮杀、血脉贲张的烈马性情与行为细节的熟知与提炼。这些是如今的动画从业者无法亲见的。所以,( )。
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理解其神韵的由来与表达,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能移用外形。只有对中国传统艺术样式的感观、体验、临摹、记忆之后,并迁移到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中,其角色才能 ,而不只是一个单调麻木的外壳形象。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凝固 融会贯通 马革裹尸 栩栩如生
B. 凝聚 举一反三 马革裹尸 活灵活现
C. 凝固 融会贯通 赴汤蹈火 栩栩如生
D. 凝聚 举一反三 赴汤蹈火 活灵活现
19. 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是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
B. 熟悉汉代的历史就可以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C. 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的必要前提是熟悉汉代历史。
D. 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是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 25 -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移用外形,更能理解其神韵的由来与表达,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
B. 国产动画在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移用外形,更能理解其神韵的由来与表达,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
C. 国产动画在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理解其神韵的由来与表达,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能移用外形。
D. 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能移用外形。
【答案】18. A 19. C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凝固:固定。凝聚:集聚、积聚。从语境来看应选“凝固”。
第二组,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前面说“还只是直接的‘剪取’”,说明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没有融合贯穿,此处应填“融会贯通”。
第三组,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赴汤蹈火: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根据后句“战场厮杀”这一语境来看,此处应填“马革裹尸”。
第四组,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后一句说“而不只是一个单调麻木的外壳形象”的语境,此处应强调角色好像“活”的一样,此处应填“栩栩如生”。
故选A。
- 25 -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注意填充的句子是顺应前文汉代雕塑对后世艺术的影响,根据语境来看,补写的语句应突出“熟悉汉代历史”这个前提,因此应以“熟悉汉代历史”为落脚点,
BD两项都是以“转换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为落脚点,与上文不连贯,排除BD项;
A项,把“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和“熟悉汉代历史”的关系弄反了,排除A项。
故选C。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理解其神韵的由来与表达,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能移用外形” ,一是成分残缺,句子没有主语,可以把“国产动画”放在“在”的前面;二是语序不当,“不仅仅…………更能”表示递进关系,其后面的内容应该互换。
A项,成分残缺,句首滥用介词“在”导致全局缺少主语。
C项,语序不当, “不仅仅”与“更”后的分句内容应交换位置。
D项,成分残缺,句首滥用介词“在”导致全句缺少主语;语序不当,“表达与由来”应改为“由来与表达”。
故选B。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25 -
运动时运动者体内的水代谢要远远高于不运动时的水代谢,______。运动过程中,当肌肉收缩时,物质和氧气的需求量以及代谢产生的废物会急剧增加,水在这些物质的运输过程中必不可少。______?为了使摄入的水分充分参与身体代谢,运动时补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另外,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如果是一般性的轻体力运动,白开水、蒸馏水、矿泉水都可以,一些微酸的饮料可以增强口感,促进饮用,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______,最好选择运动型饮料。
【答案】 (1). 在运动时要及时给身体补水 (2). 运动时应如何科学补水 (3). 进行一些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语句补写通常补写三种类型的句子:总括句、展开句、总结句。本题所给语段的话题是运动补水,主要有两个层次:运动为何要补水和怎样补水。
第一处是写一个总括句,与前一分句形成因果关系;下文写的是运动过程中水的运输必不可少,由此可知第一处的意思是“运动中要及时给身体补水”。
第二处有一个问号,表明此处应补写一个问句。从下文写怎样科学地给身体补水来看,此处应对怎样给身体补水提问,应填“运动时如何科学地给身体补水”。
第三处是补写一个展开句。从前文说“一般性的轻体力运动”的情况来看,此处应填写高强度体育运动的情况,且句式要与对应位置的句式一致。
【点睛】语句连贯要求
1、保持话题一致。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连贯。
2、保持结构、句式一致。①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②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③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3、保持顺序的合理。连贯的句子之间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 25 -
4、保持氛围(意境)的协调。选用句式或所给语段一般有特定的情调和氛围,或热情奔放,或悲凉伤感,或明丽愉悦,或冷落萧条。感情上或喜或悲,态度上有褒有贬。
解题时,要整体把握语段的情调和氛围,注意保持选项中的景物及其特征与语段中所提到的景物及其特征的协调性。
22.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写出民办和公办幼儿园两者的变化趋势及比较情况。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50字。
【答案】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公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但是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多于公办幼儿园(或: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少于民办幼儿园)。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题干要求“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句子写出民办和公办幼儿园两者的变化趋势及比较情况”,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图表中“民办幼儿园占比”“公办幼儿园占比”分析,民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公办幼儿园数量逐年增长。但是,结合每年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占比数比较,如2017年的数据“民办占比62.9%,公办占比37.1%”2018年的数据“民办占比61.5%,公办占比38.5%”等分析可知,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仍然远远少于民办幼儿园。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o
- 25 -
“匠人”是人们对把某项手艺或职业做到极致的能工巧匠的尊称,如木匠、石匠、铁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了可鉴底色。“匠人精神”就是匠人不断修炼自己、打磨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行为习惯与精神风貌。新时代呼唤“匠人精神”,但也有人认为,提倡“匠人精神”不合时宜。因为匠人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很有可能养成某种固定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就是技术本身带给人的局限,越是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就越有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匠人精神”。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匠人精神
大家知道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谁吗?一个苏州人,他叫做蒯祥,明朝四代皇帝,都管他叫做“活鲁班”。蒯祥不仅像鲁班一样是一个杰出的木匠,同时他还是泥匠、石匠、竹匠和漆匠简称五匠俱全。蒯祥的身后是一个更为庞大群体叫做香山帮,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紫禁城就是蒯祥率领着香山帮共同打造。
机械的针脚是冰冷的,为了追求效率,机械纺织速度往往过快,这种暴力的纺织方式往往使刺绣图案的边缘发生皱缩和变形,而我们的绣娘却可以用她的指间和掌心的温度一一将这种皱缩和变形抚平。
但是,这种精神在工业化浪潮的洗礼下,好像渐渐地缺失了。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愿意等。我们可以忍受糙,却不能忍受慢;我们可以忍受丑,却不能忍受慢;我们甚至可以忍受劣质,却仍然不能忍受慢。在这种可以忍与不能忍之间,我们的大国工匠,风流云散,工匠精神变成了一种稀缺品,苏州的香山帮衰落了,曾经的大国工匠只能望着故宫的方向,远远地发出一声叹息。我们这个曾经如此崇尚工匠的民族,它的“工匠精神”去哪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工匠认知似乎是矮化的,认为他们单板、重复、认为他们只是在做一些拙劣的动作,甚至认为他们的执着没有价值,但是当我们把作品和工匠本人拿出来对比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工匠有的时候是在用他们的汗,他们的血,甚至是他们的生命来铸造自己手中的一个一个物件。
真正的工匠,穷其一生贡献出自己的生命,只为了赋予作品以血以肉,只为了作品能够拥有灵魂。而这种拙就是工匠精神魅力之所在。机械也许可以超越、可以超越我们现在工艺水平,但是工匠那里那种光芒精神是永远不会被超越的。
- 25 -
对于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工匠精神”是被认可的,那些踏踏实实又技艺高超的工匠们,他们是值得我们发自内心去尊敬的。也许有时候我们会怀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傻吗?这样的精神我们要不要淘汰它?不要!因为正看到这一代人发自内心的对它认可,希望它的回归。
其实“工匠精神”并一定完全都体现在这些高端神秘,甚至遁月飞天的浩大工程。往往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作品中,也体现了我们工匠精神。
机器不是工匠,但是工匠却被时代赋予了新的精神,在社会化进程的今天,机械给我们太多物美价廉的产品。甚至很多传统的工匠,都退出了这个历史的舞台。但是,这些了不起的匠人们,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却永远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工匠精神是什么?是坚守,是执着,是严谨,是精益求精甘与寂寞,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的专注,而这些就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从粗制滥造到大国制造之间只隔了一个工匠精神的距离。不要去相信认真你就输了,因为差不多你永远赢不了,每一个细节我们都不能放松,更不能放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大国工匠。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匠人精神”。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给匠人下了一个定义:把事情做好的欲望,是根植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冲动。换句话说就是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冲动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材料的后一部分认为在新经济时代,提倡“匠人精神”不合时宜,认为其有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从材料的出发点看还是肯定“匠人精神”或分析“匠人精神和改革”并不矛盾,二者相辅相成较好。
【立意】时代呼唤“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一种坚守、执着、严谨的精神;改革者要有匠人精神,匠人要有改革精神。
- 25 -
【结构】本文由紫禁城的建设者和绣娘提出话题“匠人精神”,“大家知道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谁吗”“而我们的绣娘却可以用她的指间和掌心的温度一一将这种皱缩和变形抚平”;然后分析现实社会中“匠人精神”的缺失并分析原因;然后分析“匠人精神”的内涵并分析时代需要“匠人精神”的原因,“真正的工匠,穷其一生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最后发出作改革中的“匠人”的呼唤,收束全文。
【素材】1.个人敬业专注的态度才能成就工匠精神。青年是国家进步的希望,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树立工匠精神,则国家实力才可彰显。巨晓琳从农民工成为为攻克一道道电气化铁路施工难关的“技能大师”,凭借是务实进取、刻苦钻研的敬业态度;孟剑锋凭借自己的执着与专一认真研习,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也成为技艺高超的工匠化身。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品德,无论是巨晓琳一样的青年还是孟剑锋一类的大师背后都是由敬业专注态度凝聚出的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发扬工匠精神,秉承敬业态度。
2.企业坚守专注专一才能传承工匠精神。日本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不下千家,正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使日本企业闻名于世界,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给全体员工写过一封名为“学习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的邮件,也是凭借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对企业品牌树立的执着,对产品质量的严苛,华为已经成为展现我国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民族品牌代表。可见,企业发展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要坚守工匠精神,发挥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不断精益求精,抓住市场需求机遇,秉持工匠精神创造更大利润。
3.文明社会构建才能弘扬工匠精神。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工匠精神”,这也是党和政府对国家和人民乃至全社会的召唤,呼唤弘扬工匠精神。当下社会,浮躁之风日盛,尤其是广大青年一代在追求速度的今天,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思想充斥其中,而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专一坚守则日渐式微,文明社会的构建,工匠精神的弘扬迫在眉睫,工匠精神的内涵,不仅是中国制造的需要,也是展示中国形象和实现中国梦的保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物质力量的积累,更需要精神财富的充实,而工匠精神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 25 -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25 -
- 25 -
相关文档
-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漳平市第一中2021-06-0627页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2021-06-0631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2021-06-0622页
-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2021-06-0611页
- 河南省新蔡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调研2021-06-0518页
-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2021-06-0531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2021-06-0510页
-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517页
- 江西省稳派教育2020届高三上学期调2021-06-0432页
- 【语文】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漳2021-06-03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