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50 KB
  • 2021-06-07 发布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第6课 1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 Word版含解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 一、夯实双基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一贫如洗(形容贫得一无所有)‎ 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B.趁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 千篇一律(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C.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合)‎ 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 开天辟地(从有人类开始)‎ D.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恰如其分(办事说话正合分寸)‎ ‎【解析】 指宇宙开始。‎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近年来,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公众普遍感到旅游景区越来越让工薪阶层去不起了。‎ ‎②他的天赋很高,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③领导带头遵纪守法,就会产生上行下效的积极效果,形成良好风气。‎ ‎④老李今年六十多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⑤在阿富汗反恐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⑥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他总是能在舞台上展现出刚柔相济的形体美,给观众带来极高的艺术享受。‎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 ①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使用正确。②师出无名:是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比喻做某事没有充足的理由。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③上行下效:属于中性词,意思是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使用正确。④短小精悍:a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b形容文章、戏曲等篇幅不长而有力。使用正确。⑤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语境不对,使用错误。⑥‎ - 7 -‎ 刚柔相济:指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使恰到好处,多用来指精神气质方面的对象,而不能用来形容“舞者形体”。使用错误。故选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也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 B.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自驾游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及选择性与季节性。‎ C.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降低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D.像《中国新歌声》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任何一个拥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敢于创造奇迹。‎ ‎【解析】 A项,结构混乱,“基于……基础上”句式杂糅,可改为“在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语序不当,后两个分句应改为“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也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B项,成分残缺,应在“季节性”后加“的特点”。D项,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可删掉“是否”。‎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 A.面对刚刚走到证券营业厅问询处的李雷,服务员小红连忙问道:“请问您有什么要垂询的吗?”‎ B.小王对文坛泰斗老王说:“这是我的大作,可能不入您老法眼;如能得您斧正,我不胜感激。”‎ C.百年校庆,他向自己的母校发函称:“敝校百年大庆,本人因冗事在身不能亲临,实在抱歉。”‎ D.老汪在给好友老李的信上说:“正月初五将为令爱举行婚礼,希望您能携带家人光临,不胜荣幸。”‎ ‎【解析】 A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使用正确。B项,“大作”是对别人作品的敬称,不能用来称自己的作品,可以换成“拙作”。C项,“敝”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用在此处不妥,可以换成“母校”。“亲临”用于自己欠妥。D项,“令爱”是对对方女儿的爱称,用错了对象,这里可以换成“小女”或“爱女”。‎ 二、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7题。‎ 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金庸 金庸,学名查良镛。后来写小说,把“镛”字拆开,笔名“金庸”。我国香港著名报人、武侠小说家。金庸出生在以海潮出名的浙江海宁,祖父是光绪时进士,父亲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受过西洋教育。先天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书香中度过了童年时代,从而也培养了他终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 7 -‎ 他头上戴有报业巨子、武侠小说大师、社会活动家等桂冠。鲜花和掌声把他送上了“金庸神话”的巔峰。在这诸多炫目光环的背后,他终其一生,骨子里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文人。他的小说、政论,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产物。‎ 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既有香港社会高度商业化、市民化、娱乐化、通俗文学的特征,又包含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地理背景、人情风俗,具有较丰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文化品位。金庸小说,卷舒历史风云,感慨苍茫人生,其背景大都是易代之际(如宋辽之际、元明之际、明清之际)。此种关注国家兴亡的思路,既有基于他本人早年乱世经历的体验思考和政论家的人生感慨,又反映了世间的人生真实,充满人道关怀。他通过系列栩栩如生的侠义人物,洞察人性的幽微变化曲折,刻画人性的复杂丰富,揭示了中国传统儒家的精神价值和政治理想。不同的人看他的小说有着各不相同的视角,侠义、情爱、历史、政治等。但最终他们都能在千百个不同类型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中,读出中国文人追求真善美的传统美德、安身立命的人生哲理、浓厚强烈的家国情结、深入骨髓的人文情怀、启迪后人的历史智慧。这是他在浓郁商业化氛围中写作的武侠小说风行不衰的根本原因。‎ 武侠小说不是金庸的全部。《明报》和他的社评,在他生命中无疑占据更重要地位。那是他一生的事业。仅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没读过查良镛的社评,看到的是一个不完整的金庸。在金庸的黄金岁月,他两手写文章。白天在渣甸山书房写小说,擒扬千古侠风;晚上在《明报》办公室写社评,褒贬现实政治。写武侠小说,最初只是出于商业动机,为了招徕读者,扩大报纸销路。后来报纸打开局面后,他就把兴趣集中到写社评上,评论国家大事,剖析世界风云。金庸的社评,秉承中国近代王绍、梁启超办报“文人论政”的传统,以他锐利的“新闻眼”,谈史论政,纵横捭阖,深具见地,独步文林,表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气节和远见卓识,实现了“文章报国”的初衷,为海内外识者称颂,开启了以政论闻名的查良镛时代。‎ 办了一辈子报纸,写了17年小说,年过花甲的金庸,又倾注极大的热情,参与全国政治,为香港推行“一国两制”构想尽心尽力,贡献自己的政治智慧。在此期间,金庸还利用他的特殊身份,为实现中华民族和平统一而忙碌奔走。他不仅是台湾的常客,而且三度成为中南海的座上客。1981年与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会见,1984年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会见,1993年与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会见。其后发表之谈话记录,无不流露出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生和民族命运之情操。‎ 金庸是个色彩斑斓、具有多重性格的人。他身处文学、新闻、政治三大江湖,应付自如。他生在商业时代,身处商业社会,作为一个世俗中人,他属于红尘,不属于天国,无法超越尘世的网罗,无所逸于对功利和金钱的追求,使自己成为商业社会成功的报人、作家和企业家。但从更深层面看,他又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从小在儒家经典熏陶下成长,从遗传密码和士族的生活方式中,摄取了大量关于中国士大夫文化的隐蔽信息。他身上有类似古代士大夫那样根深蒂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儒家尊崇的“立德立功立言”‎ - 7 -‎ 三不朽的情怀。他一生博览,坐拥书城,学贯中西。他对中国传统的儒学、佛学甚至琴棋书画,都有相当精深的造诣,具有浓厚的文人情结。‎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综观金庸先生其人其文其行及其作品折射的精神世界,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生命底色包裹的还是一颗传统的中国文人的心灵。‎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金庸生于文宦之家,他在书香中度过了童年时代,其终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与他先天优越的家庭环境紧密相关。‎ B.金庸小说的背景大都是易代之际,关注国家兴亡,反映世间的人生真实,充满人道关怀,所以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 C.金庸在浓郁的商业化氛围中写作的武侠小说能够风行不衰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从他的小说中读出中国文人追求真善美的传统美德、安身立命的人生哲理、浓厚强烈的家国情结、深入骨髓的人文情怀、启迪后人的历史智慧。‎ D.要想了解一个全面的金庸,不光要读他的小说,更应该读他的社评。他写武侠小说,最初只是出于商业动机,而《明报》和社评则是他一生的事业。‎ ‎【解析】 B项,“金庸小说的背景大都是易代之际,关注国家兴亡,反映世间的人生真实,充满人道关怀,所以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错误,选项强加因果,从文中来看,金庸小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与金庸小说的背景和内容无关。故选B。‎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以一个中国传统文人为中心展开对金庸人生的叙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重点叙述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 B.金庸的小说、政论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产物,所以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文人。‎ C.金庸晚年倾注极大的热情参与全国政治,多次成为中南海的座上客。为香港和澳门推行“一国两制”构想尽心尽力,贡献自己的政治智慧。‎ D.金庸纵横文学、新闻、政治三大江湖,应付自如。既有其无法超越尘世的世俗的一面,更有中国传统士大夫具有的浓厚的文人情怀的一面。‎ ‎【解析】 A项,“文章……重点叙述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错误,“武侠小说不是金庸的全部。《明报》和他的社评,在他生命中无疑占据更重要地位”“办了一辈子报纸,写了17年小说,年过花甲的金庸,又倾注极大的热情,参与全国政治”从文中来看,文章并没有重点叙述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B项,“金庸的小说、政论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产物,所以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文人”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他终其一生,骨子里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文人。他的小说、政论,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产物”,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C项,“……为……澳门推行‘一国两制’构想尽心尽力,贡献自己的政治智慧”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五段说的是“为香港推行‘一国两制’构想尽心尽力,贡献自己的政治智慧”,并没有提到金庸为澳门推行“一国两制”‎ - 7 -‎ 尽心尽力,这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 ‎7.文章说:“他的生命底色包裹的还是一颗传统的中国文人的心灵”,金庸先生传统中国文人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_①金庸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情结。他出身士族家庭,在儒家经典熏陶下成长,一生博览,对儒学、佛学甚至琴棋书画,都有相当精深的造诣,他身上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传统情怀。②金庸小说和社评体现中国文人的关怀。金庸小说关注国家兴亡,追求真善美,有浓厚的家国情结和人文情怀。金庸的社评褒贬现实政治,评论国家大事,剖析世界风云,表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气节和远见卓识。③金庸晚年倾注极大的热情参与全国政治。表现出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生和民族命运之情操。__‎ 三、高考热点 ‎8.按下面的提示答题。‎ 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词汇尤其丰富多彩。同样一种现象,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人就会运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假如你“说话写文章善于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欣赏这种做法的人会说你精于“引经据典”;觉得你喜爱卖弄文采的读书人会说你“_掉书袋__”;认为你不忘表演,时时显示自己的“新新人类”就会说你“_作秀__”。同样,假如“两个人彼此一样,不分上下”,若强调“力量相当”可用“势均力敌”来形容;若用词追求典雅,则可说他们“_难分伯仲(伯仲之间)__”;若用词通俗且带有贬义,则可说他们“_半斤八两__”。‎ ‎9.假如你的朋友要开车从太原上高速到张家口,但他根本不清楚路线。现在请你从下图中选择必要的信息加以组合,给他发一条简洁的手机短信,告诉他最佳的行驶路线。不超过65个字。‎ 短信内容:北向直行至忻州向东北右转,经五台山,一直往东,过阜平天生桥到顺平,再往东北方向行驶至涿州,转西北直行即可。‎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冷水珊瑚,特别是竹珊瑚,是记录长时间尺度海洋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与能生存几千年的扇珊瑚相比,__①__,能活几十年到几百年,但短有短的好处。如果把竹珊瑚切断,__②__。随着海水环境的不同,这些纹层的生长状况、化学组成也会不同。所以我们通过对纹层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__③__。‎ - 7 -‎ ‎【答案】 _①竹珊瑚的寿命较短__②就能看到像树轮一样一圈一圈的纹层__③就可以得到海水环境的变化特征__‎ ‎ 四、读写创新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2016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说:“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 ‎2018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 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立足自身,放眼天下,据此写一篇文章,作为以“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为主题的班会的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这是一篇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所选材料切合了近期较为热门的话题,都是国家领导人对于青年人和奋斗者的寄语。写作任务十分明确——阐述自己对于“青春为何,青春何为”的观点。“青春为何”,就是说青春应该怎样度过,青年人要追求什么;“青春何为”就是说青年人为此应有怎样的姿态和行动。“立足自身,放眼天下”,考生可以就自身的梦想来谈,也可以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谈,无论切入点如何,只要观点明确,自成其理,都可视为考场佳作。另外,对于班会发言稿的语境要求也不可忽视。‎ 综合材料和写作任务,可以提供以下参考立意:‎ ‎(1)侧重“青春为何”。‎ 角度一:青年人要争当模范,敢做先锋,不做人生的“过客”“看客”。‎ 角度二:青年人要拥有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 ‎(2)侧重“青春何为”。‎ 角度一:青年人要为梦想而奋斗,因为奋斗的青春最富足,奋斗的青年最幸福。‎ 角度二:青年人要为梦想而持续奋斗,因为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追梦之路并非坦途。‎ ‎(3)综合角度:青春为何,青春何为。‎ 追梦圆梦,奋斗不止。‎ ‎【佳作赏读】‎ 砥砺奋斗,不负芳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 7 -‎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砥砺奋斗,不负芳华”。(言简意赅,点明主旨,点明作者的身份和读者的身份。)‎ 青春为何?“青春”是一个洋溢着活力的名词。“青”,给人以青绿、青翠之感;“春”,春天,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正处于青年时期、正青春的我们,就似化学反应中的活化分子,有着火一般的激情与永不停息的热情,那跳动的脉搏,奔腾的血液中无不彰显我们的能量与活力。(直奔关键词,用语生动,并以同学间耳熟能详的理科概念为喻,恰如其分地展开论证。)‎ 青春为何?青春,也是一段弥足珍贵而又飞逝的岁月。日本作家渡边和子曾言:“我看见那些岁月如何奔驰而过,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日子就在这春冬的交替更迭中悄然流逝,似掌中沙、梦中境。同样地,正值芳华的我们,也不会青春常驻。如何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绝代芳华,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奋斗!‎ ‎1939年,毛泽东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今人时常谈论价值,那么有价值的是什么?是财富?是健康?是亲情?诚然,这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价值不菲,但是,依愚之见,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一个人为了追寻他心中的价值而奋斗不止的过程。而青春,正应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引用名言,很容易失之肤浅,本段在两段具有深刻含意的名言间补缀解析,使论述体现了思维的动态性,从而引人入胜。)‎ 青春何为?奋斗!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安德烈·纪德在《人间食粮》一书中写道:“你不知道,为了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其实,不仅仅是生活,我们周遭的一切事物,其本质上都是物质,物质是乏味的、无趣的。于是自然地,一个人的内心的满足感以及幸福感将会直接取决于他为了使这些物质变得有趣、变得有意义付出了多少,换言之,他奋斗了多少,同理,青春也需要我们用矢志不渝的奋斗来为其增光添彩。(此段深入浅出地说理。)‎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诺贝尔奖的各奖项获奖人员依次揭晓。其中纵然有已逾高龄的日本科学家,可也不乏来自美国加州理工的年轻女科学家。一位女性,青春对她意味着什么,我想大家都明白。而唐娜·斯崔克兰和阿诺德毅然将自己的宝贵年华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奋斗,这样的青春,难道不比花容月貌更有意义,也更值得称赞吗?(在强大的理据论据之后,事实论据顺势而出。)‎ 习近平同志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所以,让我们一起砥砺奋斗,不负芳华吧!(回扣材料,体现任务驱动作文要义。)‎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与开篇称谓语、问候语呼应,体现班会发言稿要求。)‎ ‎【名师点评】 全文从“青春为何”角度展开说理,有理有据,放眼天下,视域宽广,语势强烈,具有极强的鼓舞性,算得一篇有热度、有气度、有深度的发言稿。‎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