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共 10 页,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
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来,
是不大对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文体所能替代的。小说
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哲学能教咱们
“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
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产生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来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
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
小说。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原原本本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就是戏剧也
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
由描画。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让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
大小说,但是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
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
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况且一部小说。
有景有人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
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丰富的最好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
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决
定: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
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
者的态度严肃,关切人生;后者的态度随便,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
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
一部好的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得说。它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撑门面,作者
要怎样说,自然有个打算,但是这个打算绝不是把故事拉得长长的,好多赚几个钱。所以,
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去定好坏,而是要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
和怎样谋篇布局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
是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和文学修养都大有裨益。
(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材料二:
《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在北京专访《小说课》作者毕飞宇。
舒晋瑜:您以经典的标准选择篇目,《小说课》除汪曾祺的作品外几乎没有当代作品,
仅仅是篇幅和时间的限制,还是另有原因?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毕飞宇:当代作品讲得少是因为我缺少自信。讲过世的作家的作品相对来讲更安全,如
果我讲余华,他也许会告诉我,他可没那个意思,那我的脸还要不要?——这是玩笑了。其
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代文学里有非常好的作品,但它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经典,我
们都不知道。
经典的产生过程极其诡异,它需要内部因素,外部的条件也得具备,有些时候一部经典
作品的产生可能是历史给这个作家、这个作品带来了特别的机遇。
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认为当代文学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杰作,许多作品的品相比现代文学
的经典甚至更好,但是,当代文学的体量太大了,经典是一间小屋,它究竟能放多少东西呢?
没有人知道。
舒晋瑜: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
毕飞宇:我不记得是谁说的了,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鲁迅的代表
作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现在再读,还是有新的发现,还是能带来审美上的震撼。我对王
彬彬教授说,鲁迅的小说确实是太好了。过去我们过分在意鲁迅的思想。而实际上,这个作
家的文本意识特别强。我现在是这样看待经典重读这件事的,它在骨子里有一个年纪的问题。
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阅历已经很丰富了,这个年
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能力。等我
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这个时候你
对许多字句甚至是标点符号就会有新的感受。
舒晋瑜: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包括不
同版本的同部作品?
毕飞字:我阅读经典小说,基本不能用“阅读”这个词,对我来说这个词太正式,其实
我把玩的心更多,有点像玩古玩。我不玩古玩,我就把经典当做了古玩,很省钱的。我的重
点不在看,而在摩挲,把宝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读经典是这样的心态,非常快乐幸
福,我就是喜欢,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舒晋瑜: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毕飞宇:我看小说,有时候一页纸可能花半个小时,等我把这一页翻过去,才明白过来,
我的眼睛里并没有小说,我早就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
想象“飞”出去了。
舒晋瑜:您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毕飞宇:你也不是外人,那我就说了,我是土地上生长的艺术家,本质上我是艺术家,
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如果风调雨顺,我也可以结几个果子,好不好吃不关我的事。
舒晋瑜:《小说课》中的内容,跨度有多大?
毕飞宇:比较大,我的好友余亮替我算过了,从《水浒》到汪曾祺,六百年。
(摘编自《毕飞宇谈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老舍认为我们只有读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读哲学、历
史、戏剧等作品做不到这一点。
B.老舍认为分析一部小说内容的好坏,应主要从作者在作品中对社会人生和事件的态
度的角度入手。
C.华飞宇认为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随着阅历的丰富、理解力的长进,读者会具备
与作者对话的能力,不断有新发现、新感受。
D.“很省钱的”“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我的好友余亮曾替我算过了”等表现了
毕飞宇语言朴实幽默,使得访谈气氛更加融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老舍认为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复杂的物态心态,最恰当的文字形容人情物状的小说,
才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最好的小说。
B.老舍认为读小说时,只要我们关注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谋篇布局的方法,就一定
能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文学修养。
C.毕飞宇认为当代文学的诸多优秀作品不确定能否成为经典,这是他缺少自信而在《小
说课》中讲得少的重要原因。
D.舒晋瑜运用“追问”,从“不断重读”到“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再到“如何把玩一
部作品”,及时抓住新亮点,拓深、拓广访谈内容。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次访谈核心话题的一项是( )(3 分)
A.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B.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吗?
C.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者看吗?
D.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4.阅读小说时,老舍的“念着玩”和毕飞宇的“把玩”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析。
(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
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
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
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
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
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
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
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
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梁等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
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
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
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
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
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
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
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⑥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
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
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
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
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
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
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
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
信好友。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
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⑧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
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⑨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
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
不能买下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
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
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⑩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
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
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
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
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
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
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 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
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
⑪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
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
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
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
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
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
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
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
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
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
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
亲有变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好处。
B.“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
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
C.“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这既写出了父亲田间劳作时的“邋里邋遢”
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
D.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视频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
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他不适合干这个”到“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形成叙事转折。这
变化的背后,显示出“我”对父亲做微商的认可。
B.父亲发来的前两段视频,都是展现了他在忙活农活儿的情景,但文章描写侧重点的
选取有所不同,收到了“同中有异”的表达效果。
C.先写西藏的朋友怪“羊粪小米”不好喝,再写认可父亲的小米好喝,最后通过父亲
叙述交代背后原委,这种插叙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
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文章中的叙述人,起到串联情节作用;又是文章
中的重要人物,对父亲形象起到重要衬托作用。
8.本文第十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
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9.有人评论说本文中“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特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
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二、古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文段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
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
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
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节选自《赤壁赋》)
(文段二)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
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
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
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
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
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
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②,吾侪.
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
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
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改动)
(注) 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 岁死于狱中。
其母深明大义。②涂潦:泥水。③锸(chā):锹。
10.(文段二)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B.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C.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D.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11.(文段二)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文中写苏轼刚到成年就已博览群书。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礼部职能包括祭祀、教育、外交、官员考核评定等
C.“太守”战国时称郡守,汉改称太守,是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治民”等职。
D.“侪”是“同类,同辈的人”的意思,同义词还有“伦”“徒”“属”“辈”等。
12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段一)“客”想象了曹操当年的盛况,并以曹操自比,表达了“客”对英雄的敬
仰追慕之情。
B.(文段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句子,既描写了当时的景
象,又引出了话题。
C.(文段二)苏轼幼年时,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他既
聪明好学又有做良臣之志。
D.(文段二)苏轼成年时,已博通经史,勤奋读书,他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
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13.(一)翻译文段中划直线的句子(8 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二)翻译课内文言划直线句子(4 分)
(3)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14.苏轼在徐州领导人民抗洪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试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16 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诗描绘出一幅夜已深,灯已残,光线昏暗,影子摇晃不定的凄凉黯淡画面,渲
染悲凉气氛。
B.第二句中的“君”是指元稹的好友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琵琶行》有云“江
州司马青衫湿”。
C.“惊坐起”是写诗人听到好友被贬的消息,得知好友已处重病之中,诗人惊得坐起来
的神情举止,突出了消息的惊人。
D.此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
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
16.这首诗中诗人采用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环境氛围?(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
17.按要求补写句子中空缺部分(8 分)
(1)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达到了本质的飞跃:先写“__________”表现
忘记了空间,再写不知道东方日出表现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了“________”的无需钦羡
水月永恒的豁达超然之“乐境”。
(2)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加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先讽刺他们因为惧怕自己地
位卑微而耻于从师学习,再说“ ”来概括士大夫的心理,这心理使得从师学
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4)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6)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我是个诗人,却因为各种因缘,有机会走进很多地方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最使我震撼
的,是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历史文化精品展。那么多展品,或朴拙、或华美、或雄浑、或纤巧,
_____。它们都是各个历史时期我们这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瑰宝,大美不言,却
闪耀着无声的光华。偌大展厅的展品遵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
间,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辗转迂回间,我忽然明白,我看到的,其实都是时间。_____的展品,其实都只是时间
的各种幻象。最初的展品,其实是由自然做出的选择,散布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了有
形的博物馆,有了人为的拣选。我不否认人为拣选之于它们的意义。但我想,最终,时间依
旧是唯一的评判者。只有经历过时间______后,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被保留下来。或者,
再往遥远的将来想一想,最终,这些有幸保留下来的展品或许也会______。
( )是的,诗歌不是学术研究,不是论文,不需要缜密、翔实的考证,也不需
要确凿、科学、正确的结果。但是它需要有温度的感知,有个性的表达,需要独特的体验和
收获,我必须去感知、抓住并呈现它们。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不胜枚举 形形色色 洗心革面 风流云散
B.琳琅满目 形形色色 洗尽铅华 烟消云散
C.不胜枚举 形神兼备 洗尽铅华 风流云散
D.琳琅满目 形神兼备 洗心革面 烟消云散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偌大的展厅按照历史年代把展品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仿佛
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B.偌大展厅的展品按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我置身
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C.偌大的展厅遵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置身
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让人浮想联翩。
D.偌大的展厅按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我置
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想我应该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B.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最想做的。
C.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愿意用诗歌这种我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D.基于这样的理由,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自己应该有的想法。
21.好的广告词,除了写作技巧外,还包含着广告人的营销意识。请分别指出下面两则
广告词用语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分)
①我太满意,我太太满意,我太太太满意。——房地产公司广告词
②您的健康是天大的事情。——“天大”制药广告词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 70 个字。(5 分)
在 9 月 29 日结束的 2019 年女排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以 3:0 击败阿
根廷队,取得 11 连胜,以全胜战绩成功卫冕,夺得史上第五个世界杯冠军。在颁奖典礼上,
本届世界杯最佳阵容揭晓,中国队共有 4 人入选,分别是最佳主攻朱婷、最佳副攻颜妮、最
佳二传丁霞、最佳自由人王梦洁。同时,朱婷荣膺了本届世界杯最有价值球员,这也是她继
2015 年世界杯后再次夺得这一奖项,成为女排世界杯历史上首位蝉联最有价值球员的球员。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童话大王郑渊洁去参加笔会,有位作家在发言时,大谈自己读了很多书,此人在说完
一位外国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你知道这本书吗?”郑渊洁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世界那么大,知识那么多,谁都不可能全知道。“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
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或记叙相关的经历,或抒发相关的情感,或
阐述相关的观点。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题目,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答案】
1.A
2.D
3.A
4.①老舍的“念着玩”指随便一看,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只供消遣;②
毕飞宇的“把玩”指反复揣摩着读,把自己的想象融入到作品情境中去读。
5.①首先对错误的读书态度予以否定,说明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②进而谈论了小说
较哲学、历史、戏剧等其他文学类型的优势,点明小说在书籍里另成一格;③再教给我们阅
读小说的方法:学习它的文字,注意它的内容。
【分析】
1.A 项,“只有读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读哲学、历史、
戏剧等作品做不到这一点”说法绝对,原文“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
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
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强调的是哲
学和历史也能让人明白人间,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只是它们不如小说那么形象、有趣。
故选 A。
2.
A 项,“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复杂的物态心态,最恰当的文字形容人情物状的小说,才
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最好的小说”错误,原文“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
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
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是就读小说应该注重读什么内容而言,并没有说什么是最
好的小说。
B 项,“只要我们……就一定能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说法绝对,原文“我们读一本小
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去定好坏,而是要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谋篇布
局去定好坏”说的是读小说评价好好的标准。
C 项,“这是他缺少自信”错,“当代作品讲得少是因为我缺少自信”只是他的自谦之
说。
故选 D。
3.分析材料二,本次访谈的核心话题是“怎样读小说”,而“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
经典之间的距离”是由核心话题延伸出来的话题。故选 A。
4.老舍的“念着玩”,出现在文章第二段段尾“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
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指的是平常人读小说的态度,理解该词的语境
在第一段“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
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据此概括出答案即可。
毕飞宇的“把玩”的例句,首先找到文中对“把玩”的解读,语境是“我把玩的心更多,
有点像玩古玩。我不玩古玩,我就把经典当做了古玩,很省钱的。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
挲,把宝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看小说,有时候一页纸可能花半个小时,等我把这
一页翻过去,才明白过来,我的眼睛里并没有小说,我早就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
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飞’出去了”,再据此概括出毕飞宇的“把玩”指反复揣
摩着读,把自己的想象融入到作品情境中去读。
5.材料一共有五段,共分为三个层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
证思路进行分析。
第一段为第一层,开头亮明观点“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然后“平常人读小说……这
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对错误的读书态度予以否定;
第二段为第二层,“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
那么动人”“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
满生动,活灵活现”“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
描画”分别比较了小说与哲学、历史、戏剧等其他文学类型的不同,得出结论“于此,我们
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第三、四、五段为第三层,分别从“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
的文字”“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
插的惊奇与否去定好坏,而是要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谋篇布局去定好坏”三个角度
论述,教给我们阅读小说的方法。
文学类文本阅读
【答案】
6.C
7.C
8.①既是对上文中父亲微信朋友圈的视频的详细介绍,又为下文西藏朋友打来电话做
铺垫;②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为下文展开“卖小米”的故事做好
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突出父亲种谷子时的认真细致,真实自然,不辞辛苦,使人物
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典型性。
9.①“父亲”具有新时代农民先进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父亲”种“羊粪小米”,
卖各种地方农产品,特色鲜明。②“父亲”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父亲”
能够熟练使用微信,展示小米的种植和优点,让“我”帮忙宣传,这都是积极学习的成果。
③“父亲”更具有经营智慧,重视经营服务。“父亲”用三瓶矿泉水解决了西藏朋友的“米
不好喝”的问题,售后服务到位。
【分析】
6.C 项,“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表述不正确,根据“我气愤
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我”对父亲邋里邋遢不顾形象
的不满。故选 C。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综合鉴赏能力。
C 项,“这种插叙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表述不正确,此处先写西藏朋友怪米不好喝,
然后写认可,最后写父亲的叙述,从叙述时间来看是顺叙,而不是插叙。
故选 C。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要情节作用的鉴赏能力。
①第十段“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是对上文“有一
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
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
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
息”中父亲反复让我转发的朋友圈的详细介绍。又为下文“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
来电话”做铺垫;②“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为下文展
开“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做铺垫,推动
故事情节发展;③“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我知道
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
通过言行突出父亲的认真细致,真实自然,不辞辛苦,使人物勤劳认真的形象更加丰满,更
具有典型。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能力。
由“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可知,
“父亲”紧跟时代特色具有先进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由“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
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可知,父亲不仅卖“绿色小米”,
还卖各种地方特色农产品。
②由“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和让
我转发朋友圈,让我加微信帮忙宣传可知,“父亲”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
③由“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
我的米有问题”可知,“父亲”更具有经营智慧,重视经营服务。
文言文阅读
【答案】
10.D
11.B
12.A
13.(1)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
(2)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
全了徐州城。
(3)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
圆规。
14.(1)安定民心。及时阻止富裕的百姓出逃,安定了民心。
(2)动员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抗洪保城。
(3)科学施策,责任明确,率先垂范。
【分析】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泊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城南两山环绕,吕梁
狭窄,阻滞了泄洪,水汇集在城下,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流泄.城就要被冲垮了,富民们争着
要逃出城避水。
“河决曹村”中“决”后省略了介词“于”,这是状语后置句,之间不可分开;“泛于
梁山泊”承前共用主语“河”,也是状语后置句,“泊”后断开,排除 AC。
“富民争出避水”,“富民”作主语,这是主谓宾成分完整的单句,“富”前断开,排
除 B。
故选 D。
11.“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官员考核评定不属于其职能。
12.本题考查对原文相关内容、主旨、手法、结构的理解分析能力。
A 项,“‘客’想象了曹操当年的盛况,并以曹操自比”错误,没有自比。用曹操“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表示人世的无常和悲哀。
故选 A。
13.方法指导:
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
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
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
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
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14.本题考查概括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由“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
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可知,苏轼及时阻止富裕的百姓出逃,安定了民心。由“轼诣武卫
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可知,苏
轼动员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抗洪保城。由“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
全其城”可知,苏轼科学施策,责任明确,率先垂范。
参考译文: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
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吗?(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
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
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
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
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
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
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
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托寄在悲
凉的秋风中罢了。
(节选自《赤壁赋》)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
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
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
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
呢?”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
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
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
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
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
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
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
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又
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备洪水再来。朝廷听从
了他的建议。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改动)
古诗阅读
【答案】
15.C
16.失去光焰的残灯,幢幢的灯影,暗风、冷雨及寒窗,本诗选用这些意象,营造出一
种暗淡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满腹愁思。
【分析】
15.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C 项,“得知白居易已处重病之中”理解错误,此时处于重病之中的是元稹,不是白居
易。
故选 C。
16.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得知白居易遭贬之后。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
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
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诗中的“灯”,是失去光焰的
“残灯”;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风”,本来是无所
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
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
了。“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
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营造出一种暗淡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满腹愁思。
6.默写
【答案】
10.相与枕藉乎舟中 物与我皆无尽也
1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官盛则近谀
(4)风急天高猿啸哀
(5)赢得仓皇北顾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语言运用
【答案】
18.B
19.D
20.A
【分析】
相关文档
- 人教版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题语 文2021-06-0715页
-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2021-06-0714页
-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2021-06-068页
- 烟台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2021-06-0612页
- 2018-2019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2021-06-058页
- 辽宁省盘锦市盘锦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1-06-0518页
-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州中学2020-22021-06-0513页
- 语文卷·2018届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2021-06-058页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21-06-0511页
- 【语文】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1-06-0520页